中国茶道
更新时间:2023-10-05 21: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茶道
主讲人:朱海燕 副教授 第一章 茶道基础
第一讲 茶的本质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 一、茶的物质属性 1、顺应人体生理需求 2、有益人类健康长寿 3、无可替代的自然风味 人在草木中。——打一字 二、茶的文化属性 1、洁性不可污 2、俭德可行道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立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刘贞亮《饮茶十得》
3、示礼致和乐 第二讲 茶道的内涵 一、茶道之说
日本“茶道”——中国茶文化的次生文化。
中国的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母亲,日本茶道是中国茶道为母的孩子。——日本·仓泽行洋 中日茶道的区别: 1、思想体系不同
中国茶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体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大道精神,倡导廉、俭、敬等道德理念以及和谐的思想。而日本茶道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禅宗思想,它以和、敬、清、寂四规为主旨,倡导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
2、表现形式不同(严谨的日本茶道 随和的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的是一种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道更崇尚自然随和之美。 3、普及层面不同(全民践行的中国茶道 尚未普及的日本茶道)
中国茶道渗入到社会的各阶层,全民皆是茶道的践行者。而日本茶道,它虽然有许多著名的世家,在民众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它的社会性和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而深入的程度。
二、道的概念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对传统古书中“道”的理解:
1、“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如马致远《秋思曲》“古道西风瘦马”; 2、“道”:法则、规律、方法等;
3、“道”:形而上的道。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
道,途径方法,也解释为法则、规律、人生观、世界观、思想体系以及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现代汉语》
三、茶道理解
中国茶道是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面质量规范,包括事茶活动中的技术之道、礼仪之道、修身之道。其中技术之道是指茶园生产、采制加工、贮藏保管、冲泡饮用等技术规程;仪礼之道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敬茶答谢等;修身之道是在茶事活动中,“内省修行”,陶冶情操,怡养品德。
静。何谓“静”,“清”除内心不必要的“争”扰就是静。静能生慧,静能开悟,品茶需要在静中,排除干扰,洞悉万物,静思人生。
净。再次用水洗去纷“争”,净至清,清至明。茶道不仅要洗净茶具,澡雪心灵,求得心灵的纯洁,体味饮茶之奥妙。
敬。如若“苟且”,则鞭之。对天地,对自然,对生命,心怀敬畏,人人皆应以“三省吾身”的精神,承担责任,拼搏奋斗,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体自我的和谐。
第二章 茶道之源
第三讲 茶道萌芽 一、茶的应用广泛 1、药用 小贴士: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朝政府颁行,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国外最早的药典——《纽伦药典》,1546年由纽伦堡政府刊行的。
2、食用 3、饮用 4、仙用
二、茶的称呼多样 三、烹制技术不一 四、茶文化初现痕迹 1、茶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
杜育《荈赋》: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2、茶的运用具有文化意味
陆纳“以茶养廉”、齐武帝“以茶为祭”、孙皓“以茶代酒” 第四讲 茶道出世
陆羽《茶经》问世,将茶道从技术层面和精神层面创造了全面的质量标准和行为规范。
一、陆羽《茶经》问世之因 1、社会大环境
唐代由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都长安,唐太宗登基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直到唐玄宗开创了开元、天宝盛世。
(1)社会繁荣富强,百业俱兴 (2)茶叶生产发达,消费增长 2、陆羽成长经历
(1)陆羽师徒对茶的偏痴与悟性; (2)陆羽丰富的实践体验与考察; (3)陆羽战乱时势下的成才之路。 小贴士:
野无遗贤:语出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书·大禹漠》:“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为“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天宝六年(747),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音译京应试”,即就是想达到“野无遗贤”的目的。
二、陆羽首创中国茶道
陆羽创立中国茶道之功:他在总结众家成果基础上,首次规范了茶道技术标准并创立中国茶道精神。
1、茶道技术标准
为饮最宜精:“精”始终贯穿茶叶生产与品饮的整个过程。 小贴士:
“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语出《论语·乡党》以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
(1)环境
土壤: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光照:阳崖阴林。 (2)采摘
季节: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天气: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
优劣: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3)制作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4)贮藏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5)烹煮
器:茶器二十四事。 火:其火,用炭,次用劲薪。 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炙: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
末: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煮:初沸调盐,二沸出水,环激汤心,投茶,育华?? (6)品饮
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2、茶道精神规范 (1)器以藏礼
鼎食,有着严格的级别制度,天子九鼎,诸侯是七个,大夫五个,其余官员三个。 《茶经》“二之具”“四之器”将茶具与茶器分开描述,是按照“器以藏礼”的原则而定。 (2)器以载道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王夫之:“无其器则无其道。”
道是器的内涵,器是道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依共存。 (3)俭德为本 第五讲 茶道大行 一、茶道在国内的传播
(一)饮茶之风向各个阶层的深入 1、深入底层——饮茶盛行民间 2、上达皇家——宫廷茶风繁荣 (1)恩赐臣民,调和关系 (2)对外交流,和邻睦邦 (3)以茶教化,治国之道
“三清茶”贡茶佐以梅花、松子、佛手、雪水冲泡而成。 3、文人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事典故:墨茶俱香
4、道士僧侣——悟道参禅通灵饮 (二)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1)茶叶生产规模扩大,茶叶商贸繁荣。
(2)茶税种确立。 二、茶道向世界的传播
中国茶道向世界各地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交流、赏赐馈赠、贸易往来。
日本茶道:中国茶道是源,日本茶道是流,是在吸收了中国的茶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日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发展而成的,“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茶道形式。
韩国茶礼:韩国“茶礼”以“和、敬、俭、真”为根本精神,侧重于礼仪,强调茶的亲和、礼敬、欢快,把茶礼贯彻于各阶层之中,以茶作为团结全民族的力量。
英国下午茶:始于19世纪的下午茶之风沿袭至今,成为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是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参加者穿戴讲究,仪礼优雅,在享受美味的点心、欣赏精致的茶具、品饮可口的红茶的“三步曲”中,轻松快乐地度过美妙的下午茶时光。
第六讲 茶道演变 一、茶类的演变
唐代:团饼茶为主→宋代:团饼茶为主,名品众多→明清:散茶为主,茶类丰富 宋代——龙凤盛世
六大茶类: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红茶、白茶。 二、烹饮方式的演变
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清瀹饮→多姿多彩
唐代煎茶程序:炙茶→碾茶→罗(筛)茶→候汤→一沸加盐→二沸舀水→环击汤心→倒入茶粉→三沸点水→分茶→奉茶
宋代点茶程序:炙茶→碾茶→罗(筛)茶→候汤(烧水)→烘盏(烘茶盏)→调膏→注水→击拂→奉茶
点茶法与唐代的烹茶法最大的不同之处: 唐代 茶末放在锅里去煮 添加食盐 宋代 茶末 茶盏,再注水击拂产生泡沫 不添加食盐,保持茶叶的真味 明代瀹饮程序:备器→择水→候汤→涤器→投茶→冲泡→品饮
土家族擂茶、基诺族凉拌茶、壮族打油茶、傣族竹筒茶、纳西族龙虎斗茶。 三、茶器(具)的演变
唐代“尚青瓷”、宋代“尚黑盏”、明清“景瓷宜陶”的兴盛、明代中后期宜兴紫砂壶盛行
明清工夫茶的“茶房四宝”:孟臣罐(茶壶),以紫砂陶为佳;玉书碨(烧水壶),“铫”,小口瓮腹;潮汕炉(茶炉),高一尺二、三寸;若琛瓯(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四、茶道精神的丰富
1、茶与道教的结合→养生贵生、返璞归真 2、茶与禅的结合→茶禅一味 茶之“三德”:提神;消食;清心。 第七讲 识佳茗
茶树的四喜四怕的特点: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 第八讲 备妙器
紫砂壶的养护:沸煮、浇淋、抚摸、洁净。 第九讲 择好水 第十讲 巧冲泡
择茶→选具→洁具→候汤→置茶→润茶→冲茶→出汤→分茶→品茶→收具 择茶三原则:个人喜好、身体状况、气候时节。
投茶方式:1、下投法就是先投茶叶然后注水;2、上投法就是先注水然后投茶叶;3、中投法就是将杯里面先注三分之一的水,然后再投茶叶,再进行注水到七分满。
泡茶三要素:投茶量、泡茶的水温、浸泡的时间。 第十一讲 懂礼仪
茶具展示→温杯烫盏→鉴赏茶叶→执权投茶→温润茶叶→浇水冲泡→茶汤出壶→分茶入盏→敬奉香茗→闻香品茗
着装要注重以下几点:整洁、含蓄、得体。 鞠躬礼根据弯腰的程度分为三种:一种是15°左右称之为草礼;第二种欠身大约30°到45°左右称之为行礼;还有一种鞠躬程度几乎要达到90°称之为真礼。
奉茶礼的要点:用手托起茶托,然后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眉毛),然后弯腰。 回旋礼:逆时针方向。 叩手礼 凤凰三点头 注目礼
第十二讲 善品鉴
赏茶名 赏茶形 赏茶舞 赏茶色 品茶香 品滋味 赏叶底 第十三讲 茶道审美基础知识 一、“美”的简述 1、美是难的
2、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从字源学考察中国对美的认识
许慎“羊大为美” 萧兵“羊人为美” 《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4、美是普遍愉快的对象 5、美感的产生
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 审美活动 ↑ ↑ ↑
具有一定审美能力 审美主体认识和 审美时产生的复杂的、具体的、 与审美标准的人 审美创造的对象 动态的个体心理活动过程 二、茶道之美(感官愉悦﹢精神愉悦)
茶道之美包括人们在栽培生产、采制加工、烹煮冲泡、品味茶汤的一系列过程中所获得感官快感和精神愉悦。
1、茶园之美
茶,生于山涧,是一道自然风景。 2、采制之美 3、茶之美 4、环境之美 5、品饮之美
三、茶道审美的特点
茶道审美是多方位的综合审美。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情感体验。 1、视觉之美
茶品 人物 器具 2、听觉之美
音乐 流水 语言 3、嗅觉之美
清香 花香 果香 4、味觉之美
醇厚 滑爽 回甘 5、触觉之美
茶品 茶具 物件 6、情感之美
真诚 纯洁 感恩
正在阅读:
中国茶道10-05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范例五篇08-17
《折线统计图》教学案例12-08
百日安全生产活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03-06
劳动仲裁办案小结07-05
教案:我的一天10-07
人防工程技术特点11-04
《巧用歌词 扮靓作文》教学设计- 副本01-20
物联网工程技术绪论03-20
锦州市招商引资“百日会战”实施方案12-0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茶道
- 中国
- 关于家乡—汨罗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报告 - 图文
-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 两新组织后进党组织整改方案
- 破产法案例分析
- 桑植县玉家台汽车站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 风管阻力计算公式方法
- 模拟法庭案例 -
- 四大怀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范文)详细编制方案
- 西方文化名著导读2019尔雅答案100分
- 模拟法庭案例
- 课外文言文语段训练自测
- 330KV吉祥变监理规划
- 易燃液体的不同分类比较
- 牙体牙髓练习题
- 教师个人五年职业发展规划
- 学前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之浅见
- 2018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计划
- 光学设计实验指导书2012完整版要点
- 清洁生产复习题
- 从混合汽过稀故障实例谈燃油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