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复习笔记
更新时间:2024-06-03 13: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音乐史重点笔记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国音乐史复习笔记 第一讲:原始社会音乐文化
一、原始社会音乐(9000余年前——公元前2070年) 四夷之乐: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1、原始乐舞: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音乐的最早形态。
1)《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黄帝时期创作,说明古代人们用竹制的弓,发出泥制的弹丸以追打动物。是反映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狩猎为生的歌曲。见于《吴越春秋》。
2)《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译为:三个人拿着牛尾,踏着脚步,唱着八首歌。见于《吕氏春秋》。
3)《朱襄氏之乐》:用来求雨之乐(天旱)。见于《吕氏春秋》 2、原始社会乐器
1、籥(龠yue):一种原始管乐,主要为乐舞《大夏》伴奏,歌颂大禹治水有功。 2、离磬:将几个音高不同的磬编成一组。
3、苇籥(龠):伊耆氏时,用芦苇编排成的吹奏乐器。
4、骨笛:1987年5月,在河南省舞阳县新石器时代遗地出土的骨笛,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距今约有9000年的历史,将我国原有的
5、陶埙: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土的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原始吹 奏乐器,是我国特有的民族闭口吹奏乐器,以一空和二空居多。
6、陶响器:是原始乐器中有特使节奏色彩的乐器,以小巧玲珑和多种奇特的形状为 其特征。
远古时期的乐器已有:打击乐器——土鼓、钟 管乐器——埙、龠 二、夏商的音乐文化(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 1、六代乐舞
《云门大卷quan》 黄帝 祭天神 《咸池》(《大咸》) 尧 祭地神 《韶》《大磬》 舜 祭四望 《大夏》《夏籥》 禹 祭山川 《大濩》 商汤 祭先妣 《大武》 周 祭祖先 2、商代的乐器和乐律 1)乐器:①铜铃
②虎纹特磬: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是商代晚期遗物,该磬通体饰以虎纹,发音略高于﹟C,同墓室还随葬24名乐女,反映统治者的冥界意识和享乐观念。 3、商代的音乐教育机构称为“瞽宗”(gu zong)。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1)礼乐制度:是指古代为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而建立的一套文化典章制度,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以礼仪和音乐等级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礼仪制度包括礼节和仪式。音乐等级体现 和乐悬。 指乐舞行列。乐悬是指钟磬多少的规格。(天子四面悬挂、诸侯三面悬挂、卿和大夫两面悬挂、士一面)
“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是宴请宾客用的音乐。 2)新乐和古乐
①古乐:就是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表演的乐舞和演奏的音乐,是取其歌辞典雅纯正之意,雅乐分大雅和小雅,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祭祖大典中。小雅接近于民歌加工改编而成,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
雅乐的特点:A:多为男性表演的队形变化的群舞形式。 B:音乐表演有一定的程式规范。 C:有特定的内容和历史内涵。
D:具有修身养性、和睦家庭、安定社会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②新乐:又叫郑卫之声,是黄河流域一带郑国、卫国、齐国的民间歌曲,后世儒家贬为 “淫声”、“靡靡之音”,是一种娱乐性观赏性极强的歌舞与艺术形式,也有滑稽的成分,是为了适应新型地主阶级享乐需要而建立的新的音乐内容与形式,它的问世加速了“礼崩乐坏”的进程。新乐和古乐的对峙反映当时社会变革中音乐领域内新旧势力相互交替的客观事实。特点:表演为女性或侏儒、舞蹈动作夸张、音乐放纵没有节制、没有内涵和内容。
3)周代的音乐教育机构——大司乐
①性质:是周王朝音乐机构的名称,也是这个机构中最高掌管者的职称。有1463 人工作人员,大司乐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 音乐表演机构。
②分工:乐师、大师、中师、小师、鼓曚。乐师教国子小舞,大师和小师分别教乐律、音乐和各种乐器演奏,鼓曚配合大师及担任弦歌诵诗的任务。
③培养对象:贵族的子弟(王和诸侯的长子——世子;公卿大夫的弟子——国子);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
④教育内容:乐德——音乐伦理;乐语——演唱;乐舞——舞蹈 ⑤ 最高掌管者掌管:音乐行政、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⑥目的:让贵族子弟学习礼与乐,懂得礼乐制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有效措施。 4、周代的乐器
1)八音:周代乐器的分类方法和名称,周代乐器数量增多,为了便于学习和认 识,依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共分成八类:金(钟)、石(编磬)、土(埙)、革(鼓)、丝(琴瑟)、木(拀)、匏(笙)、竹(萧)。 2)曾侯乙墓及钟鼓管弦乐队的编制
1978年6月,在湖北省随县发掘的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125件乐器,其中有65枚编钟,编磬32个。乐器集中在大墓的中室和东室,每个编钟上都刻有铭文,均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音,所能发出的两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大三度或小三度。可达五个八度,并由此可以明确钟鼓管弦乐队是按照八音分类法进行,并由13人编制。 5、周代的乐律
1)伶伦作律:出自《世本作篇》例举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的名称,这是中国乐律史上最早的关于十二律和七声音阶的记载。
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 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i)、应钟。
2)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即确立了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春秋时期出现,它所产生的各律形成一种律制,称为三分损益律。作者为管仲,记载在《管子·地员篇》中,三分损益法采用五度相生律的求律方法生出宫、商、角、徵、羽五音。 6、音乐作品
1)《易经》中的商周歌谣,亦称《周易》《易经》是一本古巫之书,儒家经典之 一,表现爱情、婚嫁、劳动、友情等内容。
2)《诗经》:是周代采风制度的直接成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风”“雅”“颂”三类诗歌,共305首。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3)《楚辞》:是战国时期南方流行的一种歌曲体裁,在楚国民歌基础上经文学家加 工后形成的音乐形式,也是战国时期楚人屈原“骚”体类作品的一个 总集,其中歌词大部分可以入乐歌唱,在音乐上使用了“乱”“少歌”
“倡”等新曲式结构形式。《楚辞》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民歌创作活动的成果之一。
4)《荀子·成相篇》:是战国时期荀子参照民间歌曲的结构编写的歌曲,成相最初是一种周代的劳动歌曲,后成为中国说唱音乐的远祖。
5)《九歌》是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共有21首歌曲,是一部多神崇拜 的大型祭祀歌舞,音乐生动活泼,旋律性强,富于激情的特点,是世 界目前最完整的祭神歌舞的是个篇章,标志我国大型歌舞音乐的开端。 7、周代的音乐家
歌唱家:薛谭、秦青、韩娥(战国时期韩国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演奏家:伯牙、师旷、师涓、师襄、师文 8、音乐思想及著作
①儒家——提倡音乐和肯定音乐,代表人物:孔、孟、荀
孔子——充分肯定音乐对于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和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最高境界“仁”与“乐”。 孟子——提出“五与民同乐”
荀子——认为音乐能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调和各方面的矛盾而求同统一,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
荀子—《乐论》,目前所知我国成书年代最早的先秦音乐美学专著。
②墨家——墨子提出非乐,对音乐持否定态度,认为音乐不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 问题。
③道家——老、庄提出大音希声,代表没落的贵族阶级的意识,认为人籁不如地 籁,地籁不如天籁,提倡自然神话的音乐。 9、《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该书成书于西汉,是我国最早一部较完整体系的音乐论著。原有23篇, 现存 11篇,完整总结的秦代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和成就。
①核心内容是系统的论述了儒家礼乐思想,并对礼乐的社会功能第一次进行全 面系统的总结。
②对于音乐的本质理解有一定深度,肯定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是一种朴 素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③强调音乐反映国家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 ④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把音乐的和谐看成是宇宙万物的和谐体 现,并把音乐与道德、法律、政治同等看待。
⑤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指出音乐必须接受政治伦理的制约
⑥对音乐美感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不 可缺少的,而且要用音乐的美感来教育人感染人。对音乐的审美的认识是以雅乐 为最高标准,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第二讲:歌舞乐伎时代
一、秦汉音乐 1、音乐机构——乐府
1)乐府:设立于秦王朝,西汉统治者将秦朝的理念和制度上得以继承的音乐机构。 2)职能:①编写各种宫廷仪式音乐,包括祭祀、宴飨等;②采集、整理、改编曲 调和歌词;③编配乐器;④编写军乐;⑤训练军乐队;⑥研究音乐理论; ⑦组织演唱或演奏活动
3)规模:与周朝大司乐人数相当,也有上千人。
4)代表人物:李延年,协律都尉的领导职位;创作《乐府新诗》
5)意义:汉乐府对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促进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 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汉乐府撤消之后,许多专业的音乐家流落 到民间,对我国各地民间音乐的发展与提高起到一定影响。
秦汉时期音乐是以歌舞伎乐为主流形态的历史时期,歌舞伎乐与乐舞不同之处在于,他已脱离了乐舞阶段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早期形式,而在歌舞器乐独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歌舞艺术,更为生动细腻的艺术表现力,是音乐艺术进入更高层次的一种形态。 2、宫廷音乐
洛庄汉墓乐器群:1999年7月在济南章丘市枣园镇洛庄村发掘汉墓乐器138件,连同腐烂的乐器共149件,是继曾侯乙墓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 3、民间音乐
1)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既有原始的民间歌曲,又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它有三个发展过程:
①徒歌——只有清唱,无伴奏;②但歌——清唱+帮腔③“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即成熟形态的相和歌)——清唱+帮腔+伴奏
成熟形态的相和歌有三种调式“平调”“清调”“瑟调”称为相和三调。 常用节、笙、笛、琴等伴奏。
2)相和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大型歌舞曲,其艺术结构由三部分构成:①艳—引子;②多节歌曲—主体部分;③乱—结尾部分;并对唐代相和大曲产生重要影响,唐代的相和大曲分为艳、解、趋、乱四部分。相合大曲的流行和形成是中国音乐进入以歌舞乐伎为主流形态的新历史阶段的标志。 3)鼓吹乐:汉代采自民间,又供奉官府,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的演奏形 式和乐种。最初由李延年根据西域的音乐特点创作,后来充当了军 乐。[包括横吹(马上演奏);鼓吹(排箫、笳);骑吹、铙歌]因而 鼓吹又称“短箫铙歌”,主要演奏乐器是排箫、笳。
4)百 戏:汉代中国戏曲最早的源头,对后来宋、元戏曲有重要影响。百戏是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包括杂技、角抵、幻术、武术、杂戏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表演中一般都有音乐伴奏或伴唱,还有带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表演,可以看出已具有初期戏剧的某些因素。百戏从汉代到宋代一直都很盛行。 4、古琴曲
1)《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该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 表现了战国时期铸剑工匠的儿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杀汉王,然后自杀的悲壮 故事,谱中有刺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小标题。此曲是我国现存的琴曲中唯 一的一首具有戈矛杀伐的乐曲。嵇康;汉魏时期
2)《胡笳十八拍》;蔡文姬;东汉;琴歌 3)《酒狂》;阮籍;魏末 5、乐律
1)声曲折:汉代歌曲演唱所使用的一种弯弯曲曲的表示声音高低的记谱法。
2)“京房六十律”:京房是我国第一个从理论上发现“仲吕不能还生黄钟”的律学家,实际上是用三分损益律从第十三律起继续往下推算直至第六十律。
3)京房准:京房采用弦律,制造了十三弦律准。准是弦律的正律器。 二、魏晋南北朝的音乐文化
1、民间音乐——清商乐(华夏正声)
清商乐: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和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总称,但主要成分是南方音乐,它承袭了汉代的相和歌,又吸收了南方的歌曲—吴歌、西曲。包括三类:1)中原旧曲;2)吴歌(江苏一带);3)西曲(湖北一带)
沿用平、清、瑟三调,用钟、磬、瑟等伴奏。 2、音乐家
1)嵇康:三国时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在政治上正义感和反抗性,他反对晋代统治者司马氏的统治,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他弹奏的《广陵散》最富盛名,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称之为 “嵇氏四弄”。
《声无哀乐论》是他所著的一本美学著作,基本观点是: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声讨儒家思想的檄文,他提出“心与声明为而无”的著名论断,他认为音乐是客观的实体,哀乐是情感的表现,两者没有关系,否定音乐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但他肯定音乐的娱乐作用,美感作用,否定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德作用。
2)阮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代表作《乐论》,《酒狂》记载于 《神奇秘谱》。《乐论》表面上继承了儒家音乐的观点,实际上是借批判“郑卫 之声” 来鞭挞马氏家族的骄奢淫逸。
3)萧衍:南北朝梁朝的皇帝——梁武帝,是中国佛教音乐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佛教音乐作曲家。 4)沈约:南朝梁文学家,代表作《梦溪笔谈》
5)曹妙达:北齐宫廷中的西域乐人,著名琵琶演奏家。 6)苏祗婆:北周一位龟兹乐人。 3、乐律
1)“荀勖的笛律”:晋代,制作出十二支笛,每笛适合吹一律,运用这种方法找到了“管口校正”的差数。并运用于清商乐三种音阶(古、新、俗音阶)
2)“何承天的新律”:东晋时期,一种十二平均律早期阶段的律制,比朱载堉早1100年。消除了十二律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宫转调”的缺憾。
3)钱乐之三百六十律:南朝宋太史钱乐之提出。是在京房六十律的基础上继续用“三分损益法”往下生律,生出三十组不同率高的十二律。 4、乐曲
1)《碣石调幽兰》;丘明;梁代;已经发现的古琴记谱年代最早的手抄文字谱。“碣石调”源于相和歌“瑟调曲”中的《陇西行》。“幽兰”是乐曲所表现的风格内容。
3、声乐创作:声乐创作集中在早期和中期两个创作阶段: 1)早期主要有《台湾山地同胞歌》 2)《渔翁乐》《凤阳花鼓》等合唱作品。 3)中期创作一部声乐套曲《林庚歌曲集》。 4、综上所述:
尽管由于政治的原因,江文也一生艰难曲折、经历坎坷,其作品自50年代以来很 少得到演出和出版的机会,创作成就在生前鲜为人知。但是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 的贡献和成就还是不可抹煞的,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中,他坚定不移的通过自己艺 术实践,不断加深自己对祖国文化,对人民的了解和热爱,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五、歌剧艺术探索及理论著作 1、《王昭君》作曲张曙
2、《扬子江暴风雨》独幕歌剧,田汉编剧,聂耳作曲。 3、《荆轲》陈田鹤作曲 4、《乐话》青主作 5、《音乐通论》青主著 6、《中国音乐小史》许之衡著 7、《中国音乐史》王光祈著 8、《旧乐沿革》萧友梅著
第四讲:20世纪40年代音乐创作
一、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马思聪,中国近现代小提琴家、作曲家,被誉为“中国的音乐神童”。 1、小提琴方面:
1)1937—1938年写下了闻名中外的小提琴独奏曲《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 《西藏音诗》《第二回旋曲》《山歌》等独奏曲,《内蒙组曲》中第二曲《思乡曲》 的基本主题就是引用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首民歌《墙头上跑马》的曲调。 2)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又称《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2、管弦乐方面:
《欢喜组曲》和《山林之歌》,一部小提琴协奏曲《高山组曲》以及为话剧《屈 原》所写的配乐及其乐队组曲等。 3、大型声乐套曲:
小提琴独奏《阿美组曲》,声乐套曲《阿美山歌》,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写了《抛 锚大合唱》《石鼓大合唱》(未完成)《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 等;建国后写了《工人组曲》《鸭绿江大合唱》《淮河大合唱》等。同时也努力 将民族音乐的音调和群众歌曲的气质引入这种源自欧洲的传统声乐体裁中,从 而大大丰富了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器乐性的思维。
马思聪晚年以较多精力和时间投入舞剧《晚霞》和歌剧《热碧雅》的创作。 4、意义:
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卓有成就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演奏和作品对中国小提琴 事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其他管弦乐作品在民族风格和西欧作曲家法的结合 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他立足于民族根基,追求作品的独源——民族风 格的特点。作品中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体现了驾驭各种创作体裁的创作能力。
二、谭小麟的音乐创作
谭小麟,1939年赴美国学习,1942年师承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 大师亨德米特,并成为亨德米特的得意弟子。 1、室内乐创作:
《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弦乐三重奏》;为小提琴与竖琴而写的《浪漫曲》; 长笛、单簧管、木管的《木管三重奏》;特征:这些作品得到亨德米特及美国音 乐节的高度赞赏,以其音乐风格的鲜明和作品的民族特色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 象。谭小麟的这些作品是我国近代室内乐重奏音乐创作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风格 的影响开始走上一条艺术创新之路的标志。 2、艺术歌曲:
1)前期除民乐合奏《湖上春光》外,都为声乐作品,男生二重唱《金陵城》;男 声独唱《春风春雨》,无伴奏女生三重唱《清平调》,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江夜》; 2)后期大多在亨德米特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如《自君之出矣》《鼓浪矶》《正气 歌》《别离》《小路》等。 3、意义及影响
谭小麟力图摆脱欧洲浪漫派与印象派过分强调主观感情与色彩对比的影响,基 本上冲破了欧洲传统音乐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的调式格局的束缚,根据内容 的要求自由运用一定音响材料,做各种层次不同的音乐线条的结合,形成一个 严密、精致的艺术整体,总体来讲,谭小麟的音乐偏于淡泊清秀而又神骨隽永, 在当时我国音乐界中是独树一帜的。
丁善德:我国近代著名作曲家、作曲家、钢琴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新中国交响曲》、《长征交响曲》、交响诗《春》、钢琴曲《春之旅组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理论著作《单对位法》、《作曲技术探索》
新音乐社:是40年代初成立于重庆的由共产党领导的音乐社团,曾在昆明等 地建立分团,主要领导人李凌、赵沨等并出版《新音乐》月刊。 三、新型歌剧
1、《白毛女》的艺术特点
《白毛女》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大型的新歌剧,剧本执笔适贺敬之、丁毅,作曲 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等。
1)对剧中人物形象有着具体而细致的刻画。
2)作曲家在这部歌剧创作中,不仅吸取了民歌音调如河北民歌《小白菜》等;并且 还开始有意识地广泛吸取说唱、戏曲等民间音乐的音调。
3)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创造性地借鉴了近代外国歌剧的某些传统形 式和经验,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也可以说是在新秧歌局和秧歌剧的基础上 产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的歌剧作品。
4)在乐队伴奏上,成功的运用了管弦乐队来为民族音调的歌剧刻画人物性格。 5)意义:《白毛女》的作者总结了自秧歌剧《兄妹开荒》到《周子山》的经验为创 造一种真正的适合我国广大群众的新型的歌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就是为什么后来 人们都称这种歌剧为“新歌剧”的主要原因,歌剧《白毛女》的成功,使这种综合 性艺术形式,在我国整个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真正发挥出它的重大影响。《白毛女》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较成熟的大型歌剧,成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典范。
2、新秧歌运动
1)含义:1942年文艺整风以后,以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最先掀起了深入群众深 入生活向民间学习的热潮,1943年春节,以“鲁艺”为主在延安举行了盛 大的新秧歌演出,他们在秧歌中加进了工人、农民、学生等新时代的人物形 象,“鲁艺”的演出很快影响了延安陕甘宁边区的各个专业文艺团体,并且 促使工厂、农村、部队、机关、学校都普遍的自发组织起各种秧歌队,其他 各抗日根据地的新秧歌运动也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2)代表剧目:《兄妹开荒》,是以陕北民间音调作为基础而创作的;马可《夫妻识字》 主要是以眉户的曲调加以改编而成的;刘炽《减租会》中的曲子之一《翻 身道情》。
3)新歌剧(中国近代歌剧的发展),对歌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十多部儿童歌舞剧是中国歌剧发展最早的一批成果。 B:20年代聂耳曾写了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进一步探索体裁。 C:30年代末冼星海创作了《军民进行曲》。
D:1942年后,根据地的音乐、新秧歌运动和进行秧歌剧的创作实践才逐渐找到了新 歌剧这种艺术体裁。1945年在延安成功演出了歌剧《白毛女》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 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
4)新秧歌运动及秧歌剧发展的重大意义:
1)它是边区“文艺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得到 具体贯彻的产物,它是当时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如何与群众结合,如何更好的以文艺 为武器来为当时的斗争服务,提供具体的途径,积累了经验。
2)它为原来利用民间艺术的形式创造了新的民族艺术形式,并为后来新歌剧创作的 成熟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3)它为根据地革命文艺的蓬勃发展训练了一支新的文艺队伍,因而对其他各种文艺 形式体裁的民族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广东音乐
发展: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小调为基础又吸收了粤剧、粤曲以及外省的民间音 乐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初期著名的艺人有严老烈、何 柳堂、吕文成等,作品有《旱天雷》《小桃红》《雨打芭蕉》《连环扣》《赛龙 夺锦》《倒垂帘》《步步高》等。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高胡。 5、左翼:
1921年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了团结这批革命的文化力量,为了重新开辟白 区的文化工作,以及为了反击反动派所进行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和重新向国统区广 大群众指明革命的前途,于1929年秋开始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很快 又成立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等8个左翼文化组织,并同意在中国 共产所直接领导的左翼文化工作者总同盟,简称“文总”。整个“左翼”音乐运动和救 亡歌咏运动的初期,还有大量的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孙慎《救亡进行曲》、贺绿汀《工 人的歌》《心头恨》《春天里》《四季歌》、沙梅《打柴歌》《船家女》、阎述诗根据光未 然的尝试所写的《五月的鲜花》、张寒晖的《松花江上》。 四、中国近代钢琴发展脉络?
答:(一)五四时期萧友梅的钢琴曲《哀悼进行曲》、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偶成》
(二)1934年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比赛: 1、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摇篮曲》 2、陈田鹤《序曲》获二等奖;另有《血债》 3、刘雪庵《中国组曲》获得好评; 4、老志诚《秋兴》
5、江定仙《摇篮曲》获二等奖;
6、桑桐的小提琴和钢琴《夜景》,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可以说是我国近代音乐 史上最早的完全运用自由无调性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 (三)江文也的钢琴创作(早中晚)
(四)瞿维的钢琴曲《花鼓》,丁善德的《新中国组曲》 五、中国近代管弦乐发展脉络? 答:1、萧友梅《新霓裳羽衣舞》
2、黄自20年代创作的音乐会序曲《怀旧》
3、30年江文也的四部《台湾舞曲》《北京点点》《孔庙大晟乐章》《汨罗沉流》
4、40年代贺绿汀的《晚会》《森吉德玛》;现行海的《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 交响诗《阿曼盖尔达》;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线也《中国狂想曲》 5、马思聪管弦乐组曲《欢喜组曲》《山林之歌》
6、解放区马可的管弦乐《陕北组曲》,晨耕的吹奏乐曲《骑兵进行曲》 富连成班:中国近代京剧科班,1904年创办于北京。原名“喜连成班”, 于1912年更名为“富连成班”。社长是叶春善,他共办了七科,培养学生700 多人,分别以喜、连、富、盛、世、元、韵作为每个一人艺名中的第二个字。 富连成班是我国京剧发展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科班。 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明、高庆奎、马连良 四大花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正在阅读:
中国音乐史复习笔记06-03
注重思维训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0-07
幼师爱岗敬业心得体会11-05
国体版-八段锦编创者杨伯龙教授谈习练要点08-07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05-26
地连墙钢筋笼吊装验算书03-05
(1)2009年度工作总结07-18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05-07
禁止教师乱办班承诺书精选03-20
X-ray and Near-IR Variability of the Anomalous X-ray Pulsar04-0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音乐史
- 中国
- 复习
- 笔记
- 心理咨询室学生档案记录表1
- 浅析通海银饰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 - 图文
- 基础会计期末复习试卷总论(含答案)
-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2.第二单元 春天的脚步(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自来水公司管理制度大纲
-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读
- 南京大学语文(本)第一次作业
- 六年级下册句子练习题(1-21)答案
- 第12章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试(一)
- 浅析傣族打击乐器与舞蹈活动
- 浅谈我国侵权责任中的补充责任
-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 食品包装的多样性及其形式表达毕业论文 - 图文
- 小学5年级下册汉语教案(普通版-母语班)
- 2009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卷
- 某县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
- 2018年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6B)期中试题
-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政策法规学习》第二讲测试
- 英语六级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