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3-05-14 23: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

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摘 要: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纵观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学中缺乏情感教育,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美在其中,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感情来浸润心灵。可与花草对话,与鸟虫共语,与作品同呼吸,与作家寻共鸣,赋情感与万物,用爱心去关心人,用惊喜去感悟变化与更替。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之中,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成因

纵观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低,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关系,缺乏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投入身心与学生交流,培养感情,实施情感教育,是扭转目前中职学生厌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古人云:“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①可见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丰富与净化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开展道德教育、情操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使情感教育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

二、 加强中职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作为承担着重要育人任务的语文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已成为每个语文教师迫切思考的问题。加强中职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教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第二、加强中职学生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必然需要。有情感、善思索,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情感教育归根结底要“面向人”,以人为本,情感为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父母情、师生情、朋友情、同学情、爱国情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都是人的需要、寄托和追求。

第三、加强中职学生情感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民族的素质优劣决定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情感发展不一定成正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物质的丰富,会出现人心浮躁,精神匮乏的现象。因此,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显得弥足珍贵。

三、 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是充满灵气生机的空间,既是教师引导学生与作者心灵的交流,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语文教学是在知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

识教育和情感教育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②。把握学生的心灵,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情感目标和谐渗透知识目标,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力,是加强情感教育的前提。“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地、艺术地教语文。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教学,尤其应该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所以,只有不断探索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饱满的状态进入新课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创造开展情感教育的机会。

2、要引导学生做情感丰富的人

“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的激情是需要培养的,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必须饱含激情,找准课文和学生的情感点,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鸣。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③一些名篇佳作,往往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体验作家情感,学习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是加强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

3、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因而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动脑学习、积极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的过程。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要使自己输出的各种信息学生乐于接受,要克服自己的“自我中心”、“教师本位”的权威心理,防止我令你行的强迫教育。作为教师来说,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一些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平平不受重视的学生,改变他们对人、对学习冷漠的态度。因此,教师要用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丰富情感,使课堂弥漫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感氛围,达到加强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

4、要善于寻找情感切入点。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语文教学同样也缘于情。“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为动力,把文中之情挪移到学生心中,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使教师情感、文中情感、学生情感产生共振”。由此,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情感教育作用,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情感资源,找准情感的切入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

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本是古今中外的文章精华,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为一炉,鲜明优美的形象熏陶,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得到愉悦、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感知、体味作品,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联想和想象。因为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要靠语文教师的眼睛和心灵去感知。

5、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加强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协调课堂的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既是指教师与学生,也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积极的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又促进了学生情感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品格的形成。正如赞可夫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效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语文教学只有辅以必不可少而又形式灵活的情感教育,才能使语文教育日益接近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学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的境界,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情感与认知是相互相承的,情感越深,认知将越高、越牢固,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

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越浓。加强情感教育,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还原了语文教学的本性,同时也满足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只有巧拨琴弦,以心换心,以情激情,师生才能共同奏出语文教学动人的情感乐章。

[注释]

①《毛诗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刘永康、翟启明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天地出版社

③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j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