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吴镇烽:晋公盘与晋公盆铭文对读

更新时间:2024-06-01 18: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

(首發)

吳鎮烽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清代吳榮光《筠清館金文》第三卷著錄一件晉公,是一件非常著名的青銅器,原稱周敦,其實爲盆,自名爲,故稱爲晉公。此後的主要金文著錄書均有收錄,郭沫若、楊樹達、唐蘭、李學勤、謝明文諸先生都做了很好的研究,有許多精闢的見解。但由於該有兩處老補丁,許多關鍵字掩泐不清,致使各家說法不一,特别是作器者是哪位晉公,至今沒有讓人信服的結論。

近見某私家收藏的晉公盤資料,甚爲重要,有助於搞清上述許多問題。該盤通高11.7、口徑40、兩耳相距45釐米。淺腹平底,窄平沿外折,腹側有一對附耳,耳內側有一對橫樑與盤沿相連,耳飾重環紋,盤底的邊緣設置三個圓雕裸體人形支足。裸人雙膝跪地,雙臂向後揹負着盤體。盤內壁飾四條浮雕魚紋,外壁飾無目竊曲紋;内底中央飾一對浮雕龍,相互盤繞成圓形;雙龍的中心有一隻立體水鳥,雙龍之外有四隻立體水鳥和四隻浮雕烏龜,水鳥與烏龜相間;再向外有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1/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四隻圓雕跳躍青蛙和四條游魚,青蛙與游魚相間;最外圈有四隻蹲姿青蛙、三隻浮雕游泳青蛙和四隻圓雕爬行烏龜,青蛙、烏龜相互相間。這些圓雕動物都能在原處360度轉動,鳥嘴可以啓閉,栩栩如生,頗富情趣(圖一)。盤內壁刻銘文七處,每處三行,共184字左右(其中重文1,合文1)(圖二)。

圖一 晉公盤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2/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3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2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1

頁碼:3/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7 6 5 圖二 晉公盤銘文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4

頁碼:4/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圖三 晉公(集成拓本)

圖四 晉公(小校拓本)

該盤的造型、裝飾與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太師盤(又稱子仲姜盤)有諸多相似之處,盤腹較淺,兩個附耳甚高,並且切近盤沿,盤腹裝飾無目竊曲紋,內底裝飾浮雕、圓雕的游魚、青蛙、水鳥和烏龜,立體的均可轉動,只是太師盤壁裝飾有圓雕的兩隻攀緣曲角龍,晉公盤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5/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和天下,以答揚文武之光訓。”“協燮萬邦”與《書·堯典》的“協和萬邦”《顧命》的“燮和天下”相同,是說安和所有諸侯國。

宋代出土的秦公鎛銘文中有“燮百邦”和“乍(作)盄(淑)龢鎛,氒(厥)名曰邦”,“”讀爲“柔”,“柔燮百邦”相當順暢。同銘中的“”再讀爲“柔”,似乎就不太可能了,所以將它讀爲“協”是比較合適的,把鐘鎛命名爲“協邦”,就是取“協和萬邦”之意。

銘的“

”《大系》釋爲“譣”,拙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

圖像集成》亦從此釋。釋“譣”與拓本此字不類,謝明文釋爲“

是對的,盤銘正如是作,但漏鑄重文符號。謝氏以爲“”是“哀”的繁體,“

”讀爲“殷殷”。“殷殷”,眾多貌。《文選·左思〈魏

都賦〉》:“殷殷寰內,繩繩八區,鋒鏑縱橫,化爲戰場。”李善注:“殷,衆也。”“

”馬承源讀爲“渒滂”,解釋爲形容功業盛大。

(哀哀)莫不日

郭沫若讀爲“卑讓”,謝明文讀爲“卑恭”,“

(卑)(恭)”是說衆邦沒有誰莫不日日恭順於晉邦。我讚同謝說。

銘:乍(作)馮(凴)左右,保(乂)王國 盤銘:乍(作)馮(凴)左右,保(乂)王國

“乍(作)馮(凴)左右”,多數釋者均將“馮”讀爲“凴”,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21/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董珊先生認爲應讀作“三壽作朋”的“朋”[12],即國君友其賢臣之意,似更妥帖。

“保”的“”各家大都隸定爲“辥”,並不十分準確。該字還見於晉姜鼎和楚大師登鐘,字從辥從月,薛明文隸寫是準確的。“”是辥的別體,同乂,治理之義。晉姜鼎:“魯覃京(師),(辥—乂)我萬民。”毛公鼎有“命女(汝)辥我邦我家内外。”《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賢鄙溉辥,祿立(位)有續孰暋上?”等等,不勝枚舉。“保乂”意爲治理使之安定太平。《書·君奭》:“率惟茲有陳,保乂有殷。”孔傳:“以安治有殷。”“保乂王國”是說以安治有周王朝,表明晉公維護周天子地位的政治態度。

銘:刜票(暴)(舒)盤銘:刜

”,郭沫若云:“刜,

(迮)

《大系》將銘這四個字隸定爲“刜

擊也。,今作票,叚爲暴。即舒字。當是迮迫字之本字。暴者擊之,受迮迫者舒之,猶言弔民伐罪或除暴安良矣。”,各家皆從其說。但細觀銘各拓本,第二字上部確從向下的雙手,但中部從今從冊,下部從雙手上舉,明顯不是“”字,當隸定爲“”。盤銘則作“”,原篆爲“”上部省去雙手,中間所從草頭的“冊”與公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22/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盤的“”字上部所從相同。該字與銘的“”應爲一字之異構。與該字相近或者相同的字還見於Ⅱ式鐘和簋。在簋中原篆爲“”,是用作人名。鐘中原篆作“”,用作動詞,銘文是“克明氒(厥)心,疋(胥)尹?氒(厥)威義(儀),用辟先王”。同坑出土的?簋銘云:“?皇且(祖)考?(司)威義(儀),用辟先王。”可證“”與“司”的詞義相同。

“”即“捵”字,通“腆”,指國主。《書·大誥》:“殷小腆誕敢紀其敘。”孔穎達疏:“鄭玄云:‘腆,謂小國也。’王肅云:‘腆,主也。殷小主,謂祿父也。’”或通“敟”、“典”。“”、“”也可能就是“典”的別體,義爲主,主持,掌管。《書·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聯三禮?僉曰:伯夷。”孔穎達疏:“掌天神、人鬼、地祇之禮。”《周禮·天官·序官》:“典婦功”,鄭玄注:“典,主也。典婦功者,主婦人絲枲工官之事。”《說文·攴部》:“敟,主也,從攴典聲。”李富孫《說文辨字正俗》說:“戴氏侗曰:典之以治人,故從攴。今相承通用典冊字。”徐鍇《說文解字繋傳》云:“敟,今作典。”段玉裁注:“凡典法、典守字皆作敟,經傳多作典,典行而敟廢矣。”

“刜”,讀爲“拂”或“弼”。《漢書·王莽傳上》:“方今天下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23/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聞崇之反也,咸欲褰衣手劍而叱之。其先至者,則拂其頸,衝其匈,刃其軀,切其肌。”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五》:“拂,讀爲‘刜’。刜,斫也。”“拂”亦有輔助、輔佐之義。《晏子春秋·雜上二十》:“好則內無拂而外無輔,輔拂無一人,諂諛我者甚衆。”《墨子·耕柱》:“我何故疾者之不拂而不疾者之拂?”于省吾新證:“拂、弼古字通??弼謂輔助也。”漢袁康《越絕書·越絕請糴內傳》:“胥聞之:拂勝則社稷固,諛勝則社稷危。”章炳麟《秦政記》:“武帝以降,國之輔拂不任二府,而外戚竊其柄。”

第三字《大系》隸定爲“”,謝明文隸定爲“”,都不確。此字在盤銘中爲“”,銘拓本也明顯可以看出雨字頭,其下左旁從火中間是“鬼”字,右旁“戈”字鏽蝕後僅留下部,應與盤銘爲同一個字。這個字不見於字書,音義不明。

第四字《大系》隸定爲“”,以爲迮迫字之本字;謝明文隸定爲“”,從尸聲,認爲是“胙”字的早期異體,但都認爲在此讀爲“迮”。從銘拓本看謝氏隸定無疑是正確的,“”上並不從“爪”,郭老把泐痕當成了筆畫。但是,盤銘的第四字爲“”。

”或可讀爲“畏忌”。“”字從“”,“”即“畏”

之別體,故“”可讀爲“畏”。“”從“尸”從“”,“”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24/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當爲聲符。“啓”通“起”,可見“”與從己聲的字相通,所以“”可以讀爲“忌”。王孫誥鐘:“(畏)(忌)趩(趩趩),敬厥盟祀。”鎛:“余(彌)心畏誋(忌)”,配兒句鑃:“余(畢)(恭)威(畏)(忌)”,復封壺:“戠(識—畢)龏(恭)威(畏)諆(忌)不(墜)”。陳簋蓋:“(畢)龏(恭)(愧、畏)忌”,邾公華鐘:“余(畢)(龏)威(畏)忌,盄(淑)穆不(墜)于氒(厥)身。”傳世文獻均作畏忌,如《儀禮·士虞禮》:“孝子某孝顯相,夙興夜處,小心畏忌,不惰其身。”漢張衡《陳事疏》:“恭儉畏忌,必蒙祉祚。”畏忌猶如謹慎。

“刜

”就是“拂敟畏忌”,是說小心謹慎地輔佐國君。“刜

”依文例意思應該相同。“”似應讀爲

”與“刜

“怍”,慚怯之義,也與小心謹慎意近。

銘:不(丕)(嚴)虩若否 盤銘:台(以)(嚴)虩若否

此句《大系》釋爲“□攻雝者(都)否”,並將“否”字連下句讀,《銘文選》亦從郭釋,《集成》(增補本)釋爲“攻虩者否”,亦把“否”字連到下句,均有誤。此釋與銘字形不合,與文意不通。謝明文釋出“(嚴)虩若”三字,且將“否”字連讀,十分正確。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25/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家。”毛傳:“之子,嫁女也。”《孟子·告子下》:“逾東家牆而摟其處子。”趙岐注:“處子,處女也。”

銘:整(乂)爾家,宗婦楚邦。 盤銘:(敕)(乂)爾家,宗婦楚邦。

第一句各家均釋爲“整辥(乂)爾容”,謝明文改釋“整(乂)爾家”。從拓本看,第四字釋“家”是可信的,盤銘亦爲“家”字。但第一字是否是“整”字,值得懷疑。從盤銘看,此字爲“”,從言敕聲,應是“敕”的異體。從銘的幾個拓本對照來看,此字也是“”字,“束”和“攴”的中間是“言”字而不是“正”字。盤銘“言”字在“敕”字之下,與銘稍異。敕,整飭,治理。《爾雅·釋詁》:“敕,理也。”秦公簋:“萬民是敕。”《韓非子·主道》:“賢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窮於能。”陳奇猷校注:“此謂賢者理其材,以備君之任用。”《漢書·息夫躬傳》:“可遣大將軍行邊兵,敕武備,斬一郡守以立威。”顏師古注:“敕,整也。”“”,同乂,治理之義。敕、辥爲同義詞,故可並列連用,如作冊封鬲的“諫(敕)辥四或(國)。”“敕乂爾家”是說治理好你的家室。

“宗婦楚邦”兩銘無異。“宗婦”謂大宗子之婦。“宗婦楚邦”是說作楚國的宗婦,也就是做楚國國君的嫡妃。從這一句可知孟姬是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31/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嫁給了當時在位的楚王。

銘:烏(於)(昭)萬年,(晉)邦隹(唯)雗(翰) 盤銘:烏(於)(昭)萬年,(晉)邦隹(唯)雗(翰) 銘“烏”《大系》、《銘文選》讀爲“於卲”,謝明文讀爲“於昭”。盤銘第二字與銘結構稍異,從尸從,應隸定爲“”,當爲聲符,亦當讀爲“昭”。該字中部似爲匕,實爲卜字的訛變。“於昭”就是明顯,顯著,顯揚。“於昭萬年”,就是顯揚萬年。

“翰”,輔翼之義。盤銘“翰”字所從的“隹”刻畫有些變形。《詩·大雅·崧高》:“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唐顏真卿《郭公廟碑銘》:“昔申伯翰周,降神於維嶽;仲父匡晉,演慶於筮淮。”“晉邦唯翰”一語楊樹達認爲“晉當爲楚之藩翰”,《銘文選》認爲“晉國是你的楨榦”,吳闓生、于省吾、謝明文則認爲銘文說的“是以楚爲晉之藩翰”。李學勤先生也認爲“意即爲晉國的輔翼”。謝說:“‘晉邦唯翰’的‘晉邦’應看作是‘翰’的受事者, 晉公 之女則 是‘翰’隱含的施事。‘晉邦唯翰’應即‘翰晉邦’,可能是爲了與上句‘年’合韻且湊成四字句,所以把‘翰晉邦’說成‘晉邦唯翰’。”謝氏之說完全正確,在這裏晉侯不可能把自己的國家說成是楚國的“翰”。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32/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銘:永(康)寶。 盤銘:永(康)寶。

“永寶”與秦公鎛的“(其)康寶”,語例相同。盤銘的“寶”字所從的“貝”刻成了“杲”。《銘文選》將“”讀爲“康”,解作“安,安好。“永康寶”,就是“永遠安好保守此器”。

竊以爲“康”通“庚”。“庚”有賡續,繼續之義。《詩·周頌·天作》:“彼作矣,文王康之。”陳子展直解:“古文康、庚字形相似,音相近,故得通叚也。”《詩·小雅·大東》:“東有啓明,西有長庚。”毛傳:“庚,續也。”黃侃《春秋名字解詁補誼》:“古文賡從庚,庚亦續也。”“永康寶”就是“賡續不斷地永寶此器”,也就是“子子孫孫永寶用”之意。

總之,晉公和晉公盤都是晉公爲其長女孟姬出嫁所作的媵器。兩銘除器名部分字不同外,其餘基本相同。銘文可分爲三個段落。第一段從開頭到“孔嘉晉邦”,是晉公述說始祖唐公和父親憲公的功業,第二段從“公曰”到“(協)(順)百黹(職)”,是晉公自述,表白自己的作爲,第三段從“(唯)今小子”到結束,是晉公對女兒的告誡和祝福之辭。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33/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現語譯如下:

在周曆的某年正月初吉丁亥這天,晉公說:我的始祖唐公,接受了大命,輔佐他的父親武王,以威嚴的戒令管理衆多的非華夏部族,開拓疆域,達到大廷之國,衆多方國莫不臣事天子。成王命唐公建都於京師,在衆多被征服的部族的土地上做主宰,建立自己的國家。??。我顯赫的父親憲公??顯赫的神靈在天上??,讓晉國甚爲美好。晉公說:我這個小子,效法先王,秉持其德肅敬如常,安和所有諸侯國,衆邦沒有誰莫不日日恭順於晉邦。我收羅才俊之士,友其賢臣,以安治有周王朝,小心謹慎地輔佐天子,國事不管好壞,都以敬畏之心待之。鑄造大女兒孟姬的嫁妝(銘:四件。盤銘:祭祀用的盤)。孟姬你這孩子,(嫁到楚國後)整治好你的家室,作楚國國君的嫡妃,昭顯萬年,藩翰晉國,世代不斷地永寶此器

最後要討論的就是作器的晉公是誰的問題。

唐蘭、郭沫若、楊樹達诸先生依據銘文有晉公自稱“余今小子”認爲“”當讀爲“午”,史載晉定公名“午”,故認爲作器者就是晉定公。李學勤先生將“余今小子”改釋爲“余蜼(唯)今小子”,認爲“蜼”讀爲“唯”,不是人名,否定了定公說,並提出平公說。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34/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認爲晉公嫁其元女,“宗婦楚邦”即爲楚王夫人,在春秋時期歷史上是一件大事,是一次政治聯姻。《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即位不久的楚靈王派椒舉到晉國,表示願與諸侯結歡,同時請婚於晉,晉平公許之。次年,晉平公親自送女出嫁楚國。楚靈王得位於弒君,爲了鞏固自己地位有意與諸侯結好,特別想拉攏晉國,而晉國這時已走向衰落,也願乘機與楚國消除爭端。在此背景下晉、楚聯姻。所以,他定此晉公爲晉平公彪。作器年代是晉平公二十一年(前537年)。

晉公盤出現後,明確作器的晉公之父爲憲公。晋定公之父是頃公,晉平公之父是悼公,這就否定了作器者平公說和定公說。上面已經講過,“憲公”即“獻公”,他比頃公早了八代一百三、四十年,比悼公早了六代一百多年。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載:“晉獻公娶於賈,無子。烝於齊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歸生奚齊,其娣生卓子。”另外還有三個兒子,一共八個兒子,太子申生在立儲的變亂中自殺,重耳逃到狄國,夷吾逃到梁國。晉獻公二十六年(前651年)九月去世。十月,里克在守喪的草廬裏殺死了奚齊(15歲)。荀息立公子卓(2歲)爲君。十一月,里克在朝堂上殺死了公子卓。齊隰朋率軍隊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35/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in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