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3-03-08 05:52:4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实施的可能性,评价一体化教学的效果,结合实例阐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课程体系的修订、“一体化”教学场所的构建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钳工;\一体化\教学;钳工实训;实践;思考 技工院校以造就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其培养目标。其中不少专业都将钳工技术设置为学生主要专业技能。作为机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由于实习内容是简单手工常规操作,实训条件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多年来一直被落上落后、陈旧、脏累的“帽子”。学生普遍认为钳工技术与时下高速度、?{精度、高可靠性的机加工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而这种错误认识也招致钳工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学生对钳工技能的接受趋于被动。

钳工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综述

(一)“一体化”教学运用于在钳工教学中实施的可能性

从教学设置上看,“一体化”教学以实习课题为主线,

只是对原有的实习教学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对理论课程和实习教学进行了整合,选择了实用性强,与实习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因此从课程设置上看,可行。从教学时间上看,“一体化”教学理论课程融于实习教学中,虽然每个课题的实施时间变长,但这里多出的时间实际是由理论教学分解而来,总体的教学时间仍与分开教学的时间相当。这样的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从教学场地看,“一体化”教学要求场地能在理论和操作功能上兼而有之,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实习场地进行简单改造,配置一个可实施理论教学的场地,即在原有设施上添置课桌椅、黑板和多媒体设备。而这样的条件不少实训车间早已具备。因此,实训条件也是可行的。从“双师型”教师的资质看,技工院校已经培养出一批兼具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于一身的专业课教师。 (二)评价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与传统课程模式相比较,能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理论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弥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相应的实操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割裂,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思维,激起了学生活力,激活了课堂气氛。具体而言,“一体化”将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及钳工工艺课程与钳工实训整合为多个模块,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完成 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改历来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

主体作用展露无遗。 实践做法

(一)编写一体化教材

“一体化”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取决于由技能的需求,目前技工系统没有与之对应的配套教材。《钳工工艺学》和《钳工技能训练》是之前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使用的主要教材,而在钳工实习过程中还涉及到《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机械制造工艺》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为此,笔者和教研组同仁一起以上述教材为蓝本,编写了《钳工一体化教学试用稿》, 根据企业要求和专业特点,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将钳工教学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呈现。一共围绕钳工实训要求设置18个课题,每个课题都安排成工作页格式,包含有“理论工作页”、“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评分页”的子项目。编写时以书本知识为基础,理论围绕实践,保持一定比例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删繁就简,注重内容的广泛性、趣味性、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二)修改课程体系

“一体化”教学需要改变原来的课程体系,这一点毋庸置疑。根据工具钳工的课程特点,重新修订教学计划,编制出适合“一体化”的教学大纲。“一体化”教学大纲要建立

在对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深入剖析,着眼于工具钳工基本技能要求,立足于对各种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典型常用工件的加工方法,对《钳工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和《极限与配合》等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和汇编。重要课程的变动情况(部分)见表1。

(三)“一体化”教学场所的构建

传统钳工教室是普通教室和实训车间构成,前者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后者提供实训场所,这样的布局割裂了理论与实践,很难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不利于一体化教学的进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在地点上的分割格局,建设一体化钳工实训中心。提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钳工一体化教室的布置思路,具体做法是在原有的实训车间的基础上对车间进行重新规划,开辟出理论教学区域,但这绝不是单纯的将教室和车间结合放在一起,而是更注重真实性、综合性和整体性,除常用的实训设备和课桌之外,教科书,工具书等专业资料,可以随时上网的计算机。以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为例,笔者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和通过网络资源分别获取方法,再相互对照,在培养查表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使用多种方法获取答案。 结语

实践证明,钳工一体化教学符合当前技工院校的教育规

律和学生特点,是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的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广大钳工指导教师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我,积累更好的教学素材,摸索新的更好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发展,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彭军,仪征技师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i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