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史》课程教改的意义 美与时代

更新时间:2024-04-22 19: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艺术设计史》课程教改的意义

摘要:通过艺术设计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创

造是艺术的生命力的体现,教给学生怎样发挥生命力是本课程的宗旨。 关键词 设计史 教改

一、《艺术设计史》课程教改在我国具有紧迫性

此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是20世纪20年代世

界第一所真正的现代设计学校——包豪斯设计学院开始,30年代形成雏形,70年代设计史作为一门专业的教育和研究最早在英国形成和成长,艺术设计史就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理论核心课程,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Design History Society),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设计理论、设计史的研究蔚为大观,而我国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研究依然十分薄弱落后于国外,艺术设计史教学更是问题多多,相当多的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没有安排艺术设计史的教学以至于学生连“包豪斯”、 “功能主义”、“国际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等这些名词都搞不清楚。目前该门课程教材老化、内容繁冗、教学方式陈旧,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长期存在“重技法、轻理论”的严重弊端,所开设的现代设计史课程很多是泥古不化,很难做到以古开今,教师与学生都对该课程感到沉闷无趣,在高校扩招,经过高考指挥棒学习而考进大学的艺术生对艺术史论知识匮乏,教师上课还得先跟学生补课,专业教师都不愿担任此课程,所以这门课往往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鸡肋课程,在有些院校为了评估就列为选修课!生动的、发展的、多元的设计史教学在整个设计教学中已固化为一种样式程式化,设计史教学在不少高校已流于形式。

二、艺术设计史教改必须在内容、目标上下功夫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传统的艺术设计史课程教学方法在很多院校设计史教学都是这样,按照时间的演进发

展开教学,从时间上把设计史划分为不同设计风格分章节安排上课,教授从古到今的设计历史,教学方式采用灌注式,让学生去背,教与学都是模块化、平面化、单向性,考验教学效果做出反应就是记忆,不需要思考,更不会导致教师学生去研究,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权威性阻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艺术设计史》学习的重要性旨在使学生了解设计发展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经典作品以及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向。对于吸取历史文化精华,借鉴已往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专业设计的未来都有积极的意义。本课程教改是为了全面提高师生设计史论知识与修养,参与分析设计语言,感受、思考设计家对造型设计基本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提高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在名作鉴赏中,理解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探索创新观念。通过艺术设计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系统的艺术设计史知识是有限的,要通过有限的设计史知识案例的讲解指导学生如何去解读各门类的设计史,如何去观看和分析艺术设计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并通过这种研究能更好的认识艺术设计,促使学习者做出好的艺术设计。

在艺术设计史课程教改上首先应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国内不少院校把此课程定格为“现代设计史”,如某高校精品课程《艺术设计史》竟然没有中国艺术设计内容,西方国家的设计也是从现代设计讲起,一部艺术设计史没有中国艺术设计史教学内容不是完整的学科体系,世界艺术设计史就是由不同民族艺术为前提的不断追逐并充分体现人类艺术设计互融与演进的过程,丰富多彩的民族性造就了艺术设计世界的丰富多彩、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艺术设计。在“全球化”浪潮中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互渗、同化与被同化会日益频繁、深化和广化,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既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也要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设计传统,使中国艺术设计与时俱进健康发展。一部外国设计史也应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中世纪、文艺复兴等时期的设计,现在国内的艺术设计史教材大部分定格为现代设计史,名为《外国设计史》的课程不讲古

希腊的三大柱式、古罗马水道、凯旋门、竞技场、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等设计,我认为这不是一门完整的外国设计史。艺术设计边缘学科的性质使得该学科涉及面广,该学科发展目前相对不成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统合仍在探索中;“ 设计design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的定义最初系统地形成时,设计一词的界定同现代“设计”概念一样,其含义时宽时窄。设计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drawing),”①由于设计史与美术史至为重要的关系,我们在做设计史研究时有时离不开美术史。传统上来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可见设计作为美术与建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有着深厚的理论传统。艺术设计发展与科学密切结合的特征要求教学手段紧跟科学发展。修订艺术设计教学运行计划中艺术设计史课程的性质、内容、学时、学分等是目前急需的。 三、课改的可行性与实施方法

首先应突出课程形象化的特色:

将理论讲述和形象资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历史上各种设计风格、流派和典型作品有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弥补国内教学传授国外知识缺乏直观认识的不足。从分利用网络课件,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动态教学突破了先前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教学的局限,全面地展示设计历史发展的文化背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了部分历史上经典的工业设计作品,使学生可以生动地、立体地进行深入分析。教学中采用多元化,使用多媒体教室,扩展教师的授课方法,利用感性的影音、图片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制作精美课件,力求视觉感官美,播放影像资料,参观博物馆、设计展览,邀请资深设计师、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运用多媒体、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的历史影像、图片、虚拟现实和富于时代感的音响素材,构成一种立体的授课方式。

其次要 建立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现代艺术设计史资料库,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现在的影音资源非常丰富,如中央十台和探索发现频道的科教节目有很多都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教师要收集整理和研究图像资料。通过艺术设计史资料库的建设,学生可以依据人物、流派、风格、公司类型等主题进行检索、分类,方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研究。

第三在线性思维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发散性思维方法:

从一种艺术设计风格辐射到其它风格,比较出艺术设计风格之间的差异。我们期待有一本不同的抛开习惯的、传统背诵式的艺术设计史教材,按照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方针充实教案,纠正传统的讲述模式,参以辨析的、思考的而非记忆的方式来编写的教材,使阅读是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与成长。

第四鼓励学生自选课题进行研究

通过教学要求能掌握设计历史的研究基本方法,在今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能不断地研究和把握设计潮流和风格的发展趋势,统合多学科的知识。本课程的考核以专题研究和论文为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就现代设计史的相关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以幻灯演示和讨论会的方式进行交流。

然后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以专题讲座深化和拓展课程内容。由于课内课时有限,只能有重点地讲授设计发展脉络的主线,不可能对所有的内容做详尽的讲解。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使同学们有机会对感兴趣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促进交互式的教学。

总之根据艺术设计学科的最新发展和艺术设计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原有教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全新的调整和充实,努力提高教学互动质量,使其内容和形式都更加完善。按照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践行教学任务,实行教学改革。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能

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要按照国家标准制定也要融入地方院校教学特征。教改实施计划是可行的,也是迫切的。根据学生心态,解析学科内容,力图从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两方面着手建立适应的教学模式。

注释①《设计学概论》 P41 尹定邦

邵阳学院 艺术设计系 聂世忠副教授

湖南科学出版社2006.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i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