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2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更新时间:2023-05-09 14: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3-2 化学平衡的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2. 能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教学难点:

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化学平衡状态是否一成不变,又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看看浓度、温度与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我们看一下实验:

【活动?探究】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分析】Fe 3+ + 3SCN- Fe(SCN)3

浅黄色红色

温度一定时,K是一个定值。

改变条件浓度时:

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正向移动

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当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逆向移动

通过以上可知: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板书结论】

(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练习】1.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 H2O 2CrO42- + 2H+

(橙色)(黄色)

分析加入NaOH溶液(6mol/L)或稀H2SO4溶液有何现象?

2.Cl2 + H2O HCl+HClO达平衡后:

A.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平衡如何移动?

B. 加入少量HCl平衡如何移动?

C. 久置氯水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D. 为什么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过渡】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比较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活动?探究】2.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学生先预习,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实验现象】2NO2(g) N2O4(g) △H = -57.2kJ?mol-1

【分析】

吸热 2NO 2(g) N 2O 4(g) 放热

红棕色 无色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向放热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向放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向放热方向移动;

【板书结论】

2.温度的影响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练习】化学反应:2A+ B

2C ,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时,C 的量增加,此反应( )

A.是放热反应

B.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

C.是吸热反应

D.原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教师】大家预习一下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学生】看书,讨论

【补充】在讲到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时,大家要注意:压强只对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的平衡有影响。因为压强对固体或液体的影响不大。那么气体的压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先来补充一下有关气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可知:

温度一定,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时: P = nRT V , 即:P 1P 2 = V 2V 1

(1) 温度一定,体积一定时: P = nRT V = cR ,即:P 1P 2 = n 1n 2 = c 1c 2

(2) 温度一定,压强一定时:V = nRT P ,即:V 1V 2 = n 1n 2

(3) 对于aA (g )+bB (g )cC (g )+ dD (g )这个有气体参与和生成的反应:现定义气体物质系数的变化值△v g = c+d-a-b

【交流研讨】填表

【实验现象】A→b→c红棕色先变红后变深

【分析】对于N2O4 2NO2

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一倍,浓度增大一倍,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故红棕色先变深;随后,平衡左向移动,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故后红棕色变浅。

【实验】迅速将活塞有5cm3处拉至20cm3处,

【现象】红棕色先变浅后变红

【分析】对于N2O4 2NO2

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浓度减小,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故红棕色先变浅;随后,平衡右向移动,向气态物质系数增加的方向移动。故后红棕色变深。

【举例】再如:4500C时N2与H2反应合成NH3的数据

N2(g) + 3H2(g) 2NH3(g)

【练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N2+3H2 2NH3,讨论以下情况下的平衡如何移动。

(1)使容器的体积减小

(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N2

(3)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NH3

(4)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He

【总结】只涉及固体或液体的反应,忽略压强改变的影响。

对于气体,改变压强,就是改变浓度,若改变压强没有引起浓度的变化,那么平衡也不一定。

【板书结论】3.压强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v g≠0,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方向移动

改变压强一定要改变浓度,否则平衡不发生移动

【练习】1.分析下列两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当改变压强平衡是否移动?怎样移动?

①H2 + I2(g)2HI ②CO2 + C(s) 2CO

【答案】

【板书】△v g=0,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练习】2.已知NO2能形成二聚分子2NO2(g) N2O4(g) △H = -57.2kJ?mol-1。现在要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适宜条件为( A )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板书小结】化学平衡移动规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v g≠0,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方向移动

△v g=0,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教师】介绍“勒?夏特列原理”,也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够减弱(不是消除)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举例】aA(g)+bB(g)cC(g)+ dD(g)△H>0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若a+b>c+d:

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

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若a+b=c+d:

注意:其适用条件:封闭体系中只改变一个条件。而用KQ的大小比较判据时,一切条件都可适用(改变两个以上的条件都可以)。

【练习】1.某一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C.增大生成物浓度 D.升高反应温度

2.已知化学反应2A(?)+B(g) 2C(?)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D )

A.A是气体,C是固体 B.A、C均为气体

C.A、C均为固体 D.A是固体,C是气体

板书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

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2,温度的影响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v g≠0,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v g=0,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4.小结:化学平衡移动规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v g≠0,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v g=0,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5.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教学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能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在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i5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