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更新时间:2023-03-28 16:46:01 阅读量: 说明书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高职高专)

课程名称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53生化与药品 所属专业类名称 5302 化工技术

所属专业名称530201应用化工技术;530206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课程负责人 王焕梅

所属学校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举办单位 甘肃省人民政府 推荐单位 甘肃省教育厅 申报日期 2007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七年四月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

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

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

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2.承担实践教学 化工工艺实训 实训课 136 学时/班 3届 学生总数约为 150 人 化工装置仿真实训 实训课 136 学时/班 3届 学生总数约为 150 人 毕业设计 实训课 136 学时/班 3届 学生总数约为 50 人 3.教学研究课题: 2003 年参与完成《石油化工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院级教研课题; 2004 年参与《石油加工与计算机专业的开发与实践》省级教研课题; 2005 年 参与《化工原理》省级精品课建设, “高职《化工原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 年作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项目负责人之一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示范性建 设项目 4.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教学工作要有的放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01 “针对成人特点组织教学”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03 5.教材建设: 主编《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讲义 1998 年 7 月开始在校内使用,2004 年进行了修订 参编《加油站站长培训讲义》8 万字,2000 年在甘肃省内培训使用 参编《油库员工培训讲义》10 万字,2001 年在甘肃省内培训使用 主审《化学化工信息检索》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主编《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国家“十一五规划”规划教材 2007 年 1 月高教出版社 主编《石油化工工艺基础》教材,预计石化出版社 2007 年 8 月出版 6.获奖情况: 曾多次获得院级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案奖、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并获得教 学成果一等奖。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 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 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 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 1. 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 “凹凸棒石基复合型脱硫催化剂的装备及其应用研究”荣获 2006 年甘肃省环境杯科 技奖一等奖,本人排名第六;

1 -3 技术 服务

“低温沼气发酵催化剂的研制”2006 年通过省教育厅立项,本人排名第四名。 2.发表学术论文: “我国蓖麻油生产现状及发展

” 《润滑油》1999 年第 5 期 第一作者; “润滑油金属清净分散剂的质谱研究” 《润滑油》2003 年第 5 期 第三作者; “双螺杆挤出丁苯透明抗冲树脂溶液脱挥工艺” 《合成橡胶工业》2005 年第 5 期,第 二作者。 “糠醛精制变压品油工艺优化研究” 《润滑油》2006 年第 6 期第四作者 “变压器油脱酸剂技术研究”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 年第 3 期第四作者3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3.教学研究课题: 2004 年参与完成《石油加工与计算机专业的开发与实践》省级教研课题; 2006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参与炼油技术国家示范性高职专业建设项目。 4.教材建设: 2006 年参编《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编《石油化工中试实训》教材 2004 年开始在校内投入使用。 5.获奖情况: 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被评为 2003-2004 年度学院优秀教师;被评为学院 2004-2005 年度优秀教研室主任。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

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 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 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表彰/奖励 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 1.完成科研成果: “亚磷酸二烷基酯的合成与应用”2004 年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立项,本人排名 第二; “二烷基二苯胺合成工艺研究”通过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立项,本人排名第 三。

2 ⑴- 3 技术 服务

2.发表学术论文: “亚磷酸二烷基酯合成”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08,第一作者; 《 “2-叔丁基-4-甲基苯酚的合成条件优化研究” 《石油化工技术与应用》 2004/06 第 一作者; “La2(SO4)3/C 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07,第一作者; “催化裂化外取热器应用技术探讨”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报》 1999/02, 第一作者。

5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2. 主讲教师情况(2)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3.教材建设: 参编《焊接生产检验》七万字 规划教材 1996 年 5 月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编《化工中试实训》教材 2004 年开始在校内投入使用。 4. 获奖情况: 获院级 2005 年度科研教研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2006 年度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2006 获全国“南化杯”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两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 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 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表彰/奖励 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 1.完成科研成果: 2000 年 1 月《MNL 型金属膜片联轴器的研制与应用》获甘肃省科学技术成果鉴 定证书,结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登记号 2000007,本人排名第二。 2004 年 10 月《高效低成本联轴器金属膜片的疲劳设计及研究》获甘肃省科学 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结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甘肃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成果登记 号 2004339,本人排名第二。

2(2)2(2)-3 技术 服务

2.发表学术论文: “夹套搅拌反应器裂的补焊” 《电焊机》2000.3. “500KN/30m 动臂桅杆起吊应力的试验测试” 第一作者; “金属膜片联轴器圆环式膜片的应力分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5.2. 第二作者; “联轴器圆环式膜片的疲劳寿命计算” 《化工机械》2005.4. 第一作者; “三向网格扁球面网壳的非线性固有频率” 《科技资讯》2006.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

《起重运输机械》2000. 4.

7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近五年发表论文: 1.《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1-2) ; 2.《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08) ; 3.《炼化一体化企业新标准清洁汽油技术》2003 全国石油炼制技术大会交流; 4. 《轻柴油质量标准与生产技术对策》2003 全国石油炼制技术大会交流; 5.《原料油中铁对重油催化裂化的影响》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9) ; 6. 《我国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需求及发展方》 ,石油规划设计(2005-5) ; 7. 《兰州石化公司汽油质量升级方案探讨》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5-4) ; 8《低成本低碳烯烃研究》 ,当代石油石化(2006-14).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 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 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表彰/奖励 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

完成技术成果: 完成技术成果: 1. “ZRP-5 择形分子筛工业化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 2002 年获兰州石化公司技 术创新三等奖; 2. “LBO-12 降烯烃催化剂开发与应用” 研究项目 2002 年获中石油技术创新二等奖;

2 ⑶- 33.“新型 FCC 汽油降烯烃系列催化剂工业化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 2003 年获中石

技术 服务

油技术创新一等奖; 4.“全白土抗钒助剂 KRV-1 的开发与工业化应用”研究项目 2003 年获兰州石化公 司技术创新一等奖; 5.“新型 FCC 汽油降烯烃系列催化剂的工业化卡发与应用”研究项目 2004 获国家 科技部技术创新二等奖; 6.“兰州石化公司汽柴油质量升级方案”研究项目 2005 获兰州石化技术创新三等 奖; 7

. 炼化一体化生产低成本化工原料”研究项目 2005 获兰州石化技术创新三等奖。 “

9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4. 主讲教师情况(4)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2.承担实践教学 VB 语言实训 化工装置仿真实训 石油化工中试实训 毕业设计 3.教学研究课题: 2006 年参与炼油技术国家示范性高职专业建设项目。 4.教材建设: 参编《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讲义 2004 年 7 月开始在校内使用。 参编《石油化工中试实训》教材 2004 年开始在校内投入使用。 5.获奖情况: 2004 年获学院多媒体课件制做三等奖;2005 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 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 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表彰/奖励 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

表的论文: “原油蒸馏过程中的环烷酸腐蚀分析研究” 《广州化工》2007/01,第一作者; 实训 实训 实训 2 届 500 人 3 届 300 人 2 届 300 人 3 届 90 人

2(4)-3 (4)技术 服务

“兰州市车用天然气发展现状” 《甘肃科技纵横》2006/03 第一作者; “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跑损原因分析”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06,第一作者; “绿色基础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的主要用途” 《甘肃科技纵横》 2006/04, 第一作者; “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 《甘肃科技》2005/04,第一作者; “高职院校 VB 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甘肃高师学报》2005/05,第一作者; “非化工专业的化工类电子课程开发”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04,第一作者。

11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3. 教学队伍情况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1.教学改革主要包括: ①紧紧围绕石油化工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专业教学计划; ②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训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实训课独立设课; ③以“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配置教学内容,并完善了教学大纲; ④围绕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制定了实训项目卡和项目运行标准; ⑤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 ⑥将学生职业技能取证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将其融于专业教学计划,形成了“多 证制”人才培养模式; 2.针对性地重点完成了以下教学研究成果:

3 -3 教学改 革与技 术服务 /培训

①完成学院《石油化工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项目; ②完成省教育厅级《石油加工与计算机专业的开发与实践》教学研究成果; ③出版《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加工生产技术》2 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 材,《石油化工工艺基础》也即将出版。(石化出版社预计 2007 年 8 月) ④根据本课程实训要求,编写了针对性较强的《化工装置仿真实训》《石油化工中 试实训》《化工工艺实训》等校内使用讲义,经过 2 年的试用,效果很好。 3.技术服务(培训)项目 ①参加了广西北海合浦公司的技术改造工作; ②参与了兰州石化公司的酚精炼装置的部分技术改造工作; ③组织和参与了兰州石化公司的员工技术培训和技能取证工作;(10 批,1000 人) ④组织了厦门腾龙芳烃、浙江华联三鑫、青海盐湖文通、内蒙古伊泰、广西北海合 浦、新疆广源等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培训人员达 800 人左右。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组织专业教师下厂实习锻炼; 2.分别选派 4 名教师到高校进修; 3.扶持 4 名教师完成了在职攻读硕士(双学士)学位;

3 -44.带动青年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和教研项目;

师资 培养

5.组织专业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6.对新引进教师指派副教授以上骨干教师开展业务导师制培养。通过以上途径和 措施,使得本课题组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和教研、科研能力全面提高,目前本团队成员成为学院国家示范性建设的核心力量。13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工学结合的改革及实际效果 1.历史沿革: 学院成立于 1955 年,1956 首期招生时,就开设了“有机化工”专业, 《有机化工工艺学》成 为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后随着专业的变更和专业群发展, 《有机化工工艺学》逐步开始向 其他相近专业延伸,1992 年开始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开设《石油化工工艺学》课程,在 非化

工类专业开设了《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程,1997 年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增开了《有机 化工工艺》课程。1999 年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独立设置高职学院,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要求,将此门课程更名为《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2.工学结合的改革: 改革前: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虽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主要还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较 多,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只是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实践教学时数不足总课 时的四分之一。 改革后: ①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训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架,采取《理论教学》→《化工工艺实训》→《石油化工中试实训》→《化工 装置仿真实训》→《定岗实习》的过程,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先到校内实验室小型生产性装置上, 通过 4 周的《化工工艺实训》进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然后到校内中型放大车间进行 2 周的《石 油化工中试实训》 ,学习生产操作和了解产品的研发与放大过程,接着到仿真机房,进行 4 周的 《化工装置仿真实训》 ,在计算机上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生产操作,最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 12 周《定岗实习》 ,学习规定岗位的生产实际操作。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训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使 学生岗位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②以职业标准配置教学内容 从生产装置岗位能力要求入手,以“化工总控工”“反应工”等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采用 、 倒推的方式,先提炼岗位知识、技能点,进而提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最后根据专业实践能 力要求,来整合配置理论教学内容。 ③理论教学采用校内外工学结合方式 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方式,一部分理论在校内讲授,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请兼 职教师在现场讲解,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岗位需要基本吻合。 ④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 以校企高度融合, 搭建工学结合平台、 落实学生定岗实习为目的, 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 同时在稳定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学生《定岗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并将实习时 间由原来的 4 周不断增加到 12 周。

14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3.实际效果: 经过课程体系的有效整合, 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程体系, 突出了工学结合开展教学的新内容, 扬弃了原课程中高深难懂不实用的理论内容,增加了培养技能的实训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及时 将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引进本门课程,使其尽可能跟上企业工艺技术发展的步 伐,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这一改革结果得到企业专家和学生的认可。(见 4-5 评价) 在实践教学内容中,具有生产性特点的实训内容占

到了一半以上,体现了工学结合开展课程 改革的初步成效, 独立开设的 《化工装置仿真实训》 、 《化工工艺实训》 、 《石油化工中试实训》 、 《定 岗实习》 等课程, 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从近年毕业生签约企业反馈信息看, 我院的这一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化工职业素养受到用人企业的肯定和认可。 并将 “化工总控工” 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的要求纳入课程教学和考核,将教学与学生职 业技能取证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近三年学生取证率都超过 92%,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化工操 作岗位的要求。 从近年毕业生签约企业人才质量反馈信息来看,我们的“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改革与建 设富有成效,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学生的化工职业素养和岗位操作技能受到社会的 普遍肯定和认可。为近年学院开展的精品课建设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专业课开展课程改 革与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积累了经验。 虽然“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经过反复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我 们所确定的课程改革建设目标还没能够完全实现。兼职教师的授课比例还不够高,网络教学内容 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15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4-2 理论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课程目标 目前学校的办学定位在石油化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 具备国内一流 的石油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条件和实力。按照这一办学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和 造就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一线准工艺师或准技师, 使得我院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在具备扎实专业理 论知识的同时,有较强的现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是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专业基础课后,开设的一门 主干专业课,是学生取得职业证书和选择就业岗位的关键课程,在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形成方 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七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苯、 甲苯、二甲苯、甲醇等)及它们的衍生产品的性质和用途、生产方法的选择,生产原理,操作 条件的确定原则、工艺方案的择优、开停工操作步骤等内容, 具备“必须、够用”的扎实理 论基础。同时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逐步在实验室小型装置操作→中型放大装置操作→仿真模 拟现场操作→现场实际操作,将所学理论与实训完全融合起来,达到培养

学生现场操作技能的 目标。最终目标是: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有较强的现场实际操作能力。

4-2-2 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选取依据《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共 60 学时 ,具体如下: 内容模块 课程介绍及基本常识 石油烃热裂解 裂解气的分离 丁二烯的生产 石油芳烃的生产 甲醇的生产 乙烯系产品的生产 丙烯系产品的生产 碳四系产品的生产 芳烃系产品的生产 甲醇系产品的生产 合计 学时数 4 6 6 4 6 4 8 6 4 8 4 60

课程内容的整合依据: 从生产装置岗位标准和能力要求入手, “化工总控工” 以 、 “反应工” 等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采用倒推的方式,先提炼岗位知识、技能点,进而构架理论和实践教 学体系,最后根据专业能力培养体系要求,来整合配置理论教学内容。

16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的重点是七大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 操作方法、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结构和性能等 难点是工艺条件的选择及流程的组织,因为这些内容与现场实际联系紧密。 解决方法:第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力度。第二,改进教学方法, 一方面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抽象变为具象,如多媒体教学和仿真教学手 段应用;另一方面加强完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部分内容在校内讲授,与实际联系紧密的 内容,聘请兼职教师承但校内教学任务和直接现场教学;第三,加强实践应用教学和培训,在 实践实训中掌握所需的理论和技能。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体系, 建立理论与实践模块相互衔 接,紧密融合,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形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与专业 课配套的实践教学课程组合成有机的系统。在实训教学方面,采取独立设课、 “步进式”考核, 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到位,考核到位,保证质量。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 队协作能力,达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实训教学体系和考核 手段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到用人企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17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实践(实训) 4-2 实践(实训)课教学内容 4-2-1 课程目标及设计思想课程目标:在理论学习“必须”“够用”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完善“工学结合”教学,强化 、 实践实训教学, 采用专业教学和岗位取证培训相结合教学过程, 使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 有很大的提高, 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同时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设计思想: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体系, 建立理论与实践模 块相互衔接,紧密融合,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形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技能培养上能够 形成逐级强化,要求学生在《化工工艺实训》后,能学会小型装置的操作,通过分析手段确 定生产出合格产品;在《石油化工中试实训》后,能学会中型放大装置的开、停工操作,并 生产出产品;在《化工装置仿真实训》后,能够熟练掌握化工装置的开、停车及事故处理等 操作;在《定岗实习》后,能够对某一岗位操作完全了解,这样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工作岗 位的需要。

4-2-2 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训或实习项目名称和学时)及选取依据《化工工艺实训》 《石油化工中试实训》 《化工装置仿真实训》 《定岗实习》 4 周 (136 学时) 2 周 (68 学时) 4 周 (136 学时) 12 周(408 学时) 学习小型生产装置的实际操作与分析过程 学习中型放大装置的操作 在机房模拟化工装置开、停车及事故处理等 在现场学习岗位操作技能

选取依据:从生产装置岗位能力要求入手,以“化工总控工”“反应工”等国家职业标 、 准为依据,采用倒推的方式,先提炼岗位知识、技能点,进而提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4-2-3 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效果1.课程实施: ①采取集中实训(几个星期都在实训室), 独立设课, 学生必须取得实训课学分才能毕业。 ②每天没有固定实训时间, 《化工工艺实训》和《石油化工中试装置实训》 ,因为要出产 品,有的产品 7~8 个小时可以生产出来,中午不休息即可;但有的产品可能需要 10 个小时 以上,学生和老师晚上也要加班,有时采用倒班制,所以只要在规定的教学周内完成实训项 目,每天实训时间不固定。 ③仿真机房全天开放,由于仿真实训危险性很小,所以全天为学生开放,经常出现学生 排队等座位的情况。 2.教师指导: ①校内实训教学每门课有 2 位指导教师, 主指导教师为专职实训教师, 负责实验室管理、 实训准备及指导学生等工作, 副指导教师多为理论和实训双肩挑教师, 主要协助主指导教师 完成学生辅导和实训报告批阅等工作。 ②校外《定岗实习》采取兼职教师指导和岗位师傅传授相结合的方法。 3.教学效果: 通过四大模块的实训教学, 使学生的岗位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企业专家评价及用 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都可以看出, 本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训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岗位技 能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也为专业课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i3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