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2018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测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27 13: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现在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必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说明( B )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 ③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约束、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④自由离不开法治,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表明( A )

A.公民的自由权利是受法律约束的 B.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公民的自由 C.每个国家的公民都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D.法制越健全,人们的自由权利就越少 3.风筝在空中的自由,靠线的束缚而获得,一旦系着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这告诉我们( B )

①公民享有的民主自由权利不真实,受到了非法限制 ②离开了法律,公民就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③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和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民主自由权利的时候,要受到法律约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某纺织厂200多名下岗女工,因生活暂时困难,在未经市公安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到市政府门前静坐示威,要求市政府出面解决工作问题和工资待遇。她们不听公安人员的劝阻,静坐时间长达20小时,阻碍了交通,影响了市政府的工作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C )

A.她们在依法行使示威的自由权利

B.静坐示威是她们的自由权利,只要不妨碍他人就可以行使

- 1 -

C.她们不按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D.她们的方式和程序是合法的,但没有示威自由权利

5.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要求我们( A )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②运用刑罚严厉打击 ③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④树立特权意识,谋求最大利益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有人说:“吃糖的是穷人,尿糖的是富人;耕种土地的是穷人,买卖土地的是富人;种稻的是穷人,种草的是富人;养猪的是穷人,养狗的是富人。”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恰当的是( D )

①是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一种讽刺 ②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追求 ③体现了人们对平均社会的追求

④实现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平等,任重而道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B )

①就业歧视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②政府应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 ③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规范用人机制 ④个人要增强维权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河南“大头女孩”秋子,在上海求职中遭遇相貌歧视,随后她向上海相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劳动部门两次调解后,秋子获得了三年的劳动合同。这说明( A )

①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 ②法律必须保证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 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④公民可以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合法权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 -

9.关于平等(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②只有维护全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平等不等于平均,平等是相对的 ④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我国某著名长跑运动员因查出服用了兴奋剂,而被取消了第一名的成绩并被禁赛两年。有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查处( A )

A.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是正义行为 B.会遏制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竞争 C.不利于维护运动员的自尊心 D.太过于严厉,是非正义行为

11.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公平与正义的有( D ) ①国务院批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②国务院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④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养老保险试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民法总则草案在审议中多次修改“减免救助人责任”条款,最终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你认为这一条法律规定的价值是( D )

A.唤起社会良知,鼓励人们无条件地予以救助 B.解除见义勇为者的忧虑,保护受助人合法权益 C.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13.《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第十六条: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人员报考学校或者应聘就业时,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单位应当优先录取、录用。这一正义的规定体现了对见义勇为者的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正义制度与公平的关系是( B )

①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的保障 ②正义的制度能根除不公平的现象 ③没有正义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④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制度的支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维护正义需要有一颗同情心。下列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C )

A.晓军给他人起绰号讥笑其生理缺陷 B.晓亮将变质的月饼送给路边的乞丐 C.晓虎热情主动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 D.晓华听见溺水者喊救命却偷偷离开 15.2014年8月29日中午,90后的周传金在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的进站大厅,

- 3 -

发现一个小偷正在窃取一个女孩身背的双肩背包里的一部手机。周传金没有丝毫犹豫,冲了上去,左手死死抓住小偷的衣领,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把小偷往旁边的地铁站站务窗口拉。气急败坏的小偷掏出一把刀,对准周传金的左手狠狠地连砍两刀,致周传金手部肌腱断裂鲜血喷涌而出。对此,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 )

①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②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③有正义感的人,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④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智”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4分)材料一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 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底提升2.9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将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将达55.9%。网络成为言论传播的一种新方式。有人认为在我国,借助网络这种自媒体,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珍惜言论自由的表现。

材料二 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犯某死者名誉权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二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

阅读两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评析一下材料一中“借助网络这种自媒体,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珍惜言论自由的表现”的观点。(8分)

①认识到公民应该珍惜言论自由,是正确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每个公民都应树立主人翁意识,珍视自由。②但认为借助网络可以随意地发表观点,是不正确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利用网络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应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6分)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论现

- 4 -

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17.(1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课堂上,同学们关于“平等”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差异和不平等。”第二种观点是:“每个人由于家世、机遇、权力、财产等方面的原因,根本不可能达到平等,所以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尽管现实生活中存在差异和不平等,但我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努力追求平等。”

(1)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8分)

赞成第三种观点。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②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2)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6分)

①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18.(14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谈如何维护公平正义,下面是一个论坛上发的帖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hl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