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与禅修

更新时间:2023-09-18 00:41: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静 坐 与 禅 修

现代人静坐不外乎有下列几种因素和目标,诸如:身强体健、身心安谧、发掘潜能、增进脑力,以及深具宗教情怀的天人合一、出神入化、通天彻地、特异功能、四禅八定,还有具备佛教观的超凡入圣、三明六通、明心见性、解脱涅盘、证悟菩提??等。其中明心见性、解脱涅盘、证悟菩提才是佛教静坐禅修的目标。

静坐即是以坐的方式来让自己的身心安静下来,进而修习禅观来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心性,渐次开发自己的心智。倘若静坐是导向获得深邃的禅定,乃至天人合一、三明六通,就非佛教静坐禅修的目标了。

静坐禅修只是佛教整体修行内的一项工具而已;虽是极为重要,但非唯一。佛教的整体修行是以「戒、定、慧」三学建构成完备的轨则;其中「定学」以静坐为启蒙,主要重点在「禅观」,即是将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任何对象(自己、他人、环境),都拿来做为修行的素材,非独挶限在静坐部份。

佛教禅修的主因是起源于:

1.自己感苦而意欲离苦,此为解脱心,属于「利己行」。

2.然而,睹见众生如己苦而不忍之,急欲拔度,此为慈悲心,属于「利他行」。所谓:发起菩提心(即称发心)而达「自度度他」;终极目标是趋向「亲睹诸法实相」而「证悟菩提」。

我们是要依止佛法(禅修)来淡化与断除自己心中触境衍生的贪、瞋、痴、慢、疑、邪见等恶质的心性与负面的情绪,精进地训练自己的心绪犹如无波水而清澈不染;除此以外,都不是我们学习静坐所要的,因此必须舍弃、必须远离。这种目标完全契应现今世人趋向开发自己的「情绪智能(EQ)」与「心灵智能(SQ)」,相异点在于我们是用「佛法」来开发与增强。

静坐与禅修的关联

静坐虽然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安静下来。然而,当我们不静坐时,面对眼前的各种境况,以及内心的思绪与情绪,却经常会落入惯性模式,或者依旧烦恼不断。此时此刻,静坐似乎毫无功效。因此,除了学习静坐之外,还必须升进到「禅修」的领域。也就是要广及到走路时、吃饭时、说话时、工作时、睡觉时??做任何事时,都要能将「静坐心法」运用上去。

是故,静坐只发生在“坐”的时候,而「禅修」却是无时无刻都在修行,对象包罗眼前所遭遇的一切人事物境,以及内心所衍生的心思与情绪。

最初的禅修对象是自己的惯性思惟和负面情绪。负面的情绪与不确实的思惟,必须要运用「正念」来观照;因此,「正念」的养成就成为当务之急。

佛教静坐的最初目标,就是培养自己的正念。

- 1 -

美国心理治疗师塔拉?班奈特说:「觉察情绪是第一步。原因是,当人生中的事件引发某些情绪习惯时,除非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并挑战它,否则这些习惯将支配我们的认知和反应。」

又说:「当情绪习惯的支配力量越来越大,它们就会反复重现,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以及对自己的基本认知更形复杂。」。这就是缺乏「正念」或失却「正念」,而无法运用「正念」来观照当下所致。

已往生的泰国当代尊者阿姜查曾说:「修行的直接方法是去拥有正念。去拥有正念就是去了解你自己,去了解你心灵的状况和你的生命。」

泰国当代高僧佛使比丘也说:「无论如何,尝试控制自己不要随着情绪走,在佛教中是个很重要的原则。调伏身心,使它们不会随着情绪走,那并不是受苦,反之,它是克服苦的方法。」

培养正念

佛教原始经典《杂阿含经784经》对正念的定义:「何等为正念?谓:念随顺,念不妄、不虚。」

「念」指心识的思念,即是意识内剎那相续的念头。「念随顺」就是将精神集中在每个念头上,亦即念念相续而不间断;如此就能产生「忆持力」。当我们专心在某件事情时,经常会有「念随顺」的现象显发。「念不妄不虚」就是产生的念头不是迷妄的、也不是虚假的、也不是不务实的,更非执拗的。因此,「正念」就是与现前的真实相完全契合的心念。

阿姜查尊者对正念如此定义:「正念是忆持力,正知是自我觉醒。」 捷克籍的南传比丘性空法师在所著《念住之道》说:「念的特相是念念分明,把心稳定在所缘上,就像石头沉入水中。」

将佛教的正念禅修引入精神治疗的美国心理治疗师塔拉?班奈特如何定义正念呢?「正念的意义是:认清事物的本质而不试图改变。」

阿姜查尊者说:「在修习正念中,什么是必须的?那就是:经常“觉醒”我们的所思、所做、所说。我们将“觉醒”放进我们的行、住、坐、卧中──放进所有的威仪中。??觉知什么呢?觉知什么是对和什么是错──无时无刻。??你应该了解那些状况──哪些该被舍弃,哪些该被培养。」

「每逢心经验到一种感觉时,我们仍然执着它吗?我们仍然绕着它制造问题吗?我们仍然在它上面感受快乐和憎恶吗?简单地说:我们仍然迷失在我们想法里吗???如果我们不喜欢某种事物,我们反应出憎恶;如果我们喜欢它,我们反应出快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仍然有过失,我们仍然不完美,我们仍然有工作做。那必须有更多的放弃和更多的持续培养。」

- 2 -

在禅修养正念的过程中,我们持续学习如何放下与现实脱节的想法和感受,坚持地专注在「当下的真实体验」;倘若因为受到某些干扰而造成暂时的扰动、迷失或慌乱,藉由持续地专注和觉知,将会让自己回归到「觉醒的明朗相」。

阿姜查尊者说:「如果我们只是让我们的感官去行使它们的自然功能,问题会在哪里生起呢?不会有问题!」→这就是当下的正念。

禅修的功能

佛教的禅修必能导向正念的培养,伴随正念而正知也能更坚固;具备「正念」与「正知」,将在面对一切境况时,能以「正见」洞见当下对象的本来面貌,以及自己真实体验的明朗相,这是一种清净的醒觉。

塔拉?班奈特说:「正念是透过禅修获得的觉察力,它培养人在每一个当下,都有认清事物本质的能力。平时,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到处游荡,举凡各种妄念、闪过脑海的回忆、令人心神荡漾的幻想,以及所见、所闻或知觉的事物,将我们耍得团团转。相较之下,正念不受任何事物干扰,而是持续专注在心性的变动上。正念既不随顺,也不受制于想法或感受,而是沉着地旁观想法和感受的生灭。」

当显发的「正念」越坚固、越强壮时,会形成一股「念力」,就能包容所有的情绪反应与讨厌人事物境的冲激。于是,早期对这些冲激、感受自然衍生的惯性反应就会产生良善的改变──自己能够以更开放的心胸来面对内心的纷扰,很多早期无法跨越的荆棘,此时都会迎刃而解。

拥有这股「念力」,我们就能深入觉照累世积留的恶习性与业障起因,持续了解而断除自己的烦恼,以及终止生死的轮回。

静坐对今生的实质效益

每个人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动荡不停、变化多端的环境里,每天都必须应付接踵而来的事情,每一分、每一秒由脑海里漂流着无量无数的念头,根本就没有停止或喘息的机会,紧张、焦虑、烦燥、忙乱、急迫、失落、怅惘等恶魔,吞蚀了我们每一寸肌肤,占据了我们清静心田的每一分空地,主宰了我们每一世的命运,延伸而成的是虚伪、冷漠、排斥、逃避、愤怒、争斗、自私、痲痹、懒散、迫害、嫉妒、猜疑、谄曲、五逆十恶等丑恶的行为表现。

无可讳言的是,我们实在无法藉由行动中、忙乱中来让自己静下来,我们尚未让自己拥有在动中取静而不乱的能耐,而我们又必须具备此种能力。这将如何呢?

- 3 -

当务之急,就只有先强迫自己暂时停止一切活动,让自己坐下来,慢慢地放松每一寸肌肉和神经,以及放开每一丝闪过的念头(而非斩断或逃避每一丝念头),真正的静下来。

我们无法看清楚一杯晃动的污水里面的东西,所能见到的都是一些脏东西,或是一片黑;这些脏、黑,就像是自己的坏念头、坏习惯、负面情绪、邪恶的观念和认知。现在,我们将这杯污水放在静止的桌子上,让水停止晃动,参杂在水中的脏东西,就会慢慢地沉殿下来。此时,我们就能很清楚的发现「微尘粒子」,乃至看见水底的泥垢。

当我们发现到杯底的泥垢时,就等于是看到了自己沉积已久的劣根性,也就是「假我」:贪爱、瞋恨、傲慢、自私、猜疑、嫉妒、虚荣、偏见、自卑、散慢、懒惰、不服输、不敢面对现实??等。此时,静坐的功能就开始生效了;再次进入「止、观」的禅修领域里,以「静观其变」而永不介入、不逃避的方式面对这些「假我」的生生灭灭,终使自己的本来清净心浮现出来。在彻见自己「清净觉性」之后,身心才算是干净的,往后才会有过滤脏东西的能力。

虽然,藉由禅观逐部发现假我,清除微尘、泥垢,进而令心水澄清,本性透澈。可是,我们却不能永远的定止在当下静谧的内心世界里,何况万法无常。是故,在身体及心思都是动态的情况之下,又如何让已经沉淀的微尘不会受到晃动而再次混浊?甚至于,运用流动的水,来清理心底的泥垢呢?以及,让业已清净的心湖,拥有过滤的功能,而不再遭受二度污染呢?

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运用打带跑也能凑效的方法来处理了。即是,不但要能静坐,还必须要能静行、静立、静卧??等;这就是禅修功能的开展。

当我们运用禅修的功能,来面对周遭的环境时,就不会再有逃避、埋怨或冷漠的行为出现。并且,也能平等、慈悲地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样物及每一种现象的变化,无论它们变迁得多么快、多么复杂,睹景而不被其所乱。进一步地,日久功力增强之后,就能清楚地洞澈事态及万象的本质。此时,当然能实实在在地生活在每一分、每一秒之中,当然也会过得很自在、很优闲、很快乐;而这些优质的心境却非建立在自己拥有哪方面的满足。这就是「活在当下」而不再造下任何恶业,今生的运势必定亨通顺畅的,乃至心想事成。

◎ 必需注意的事项?

静坐前,必须将环境(噪音、湿气、空气、人为??)、心情(烦心事、担忧、祈盼??)、肢体(病痛、柔软度??)等状态处理妥当,尽量排除这些状态可能带来的干扰,最好让其不会发生在静坐的时段。

1)空气要流通,窗户不要紧闭,禁止燃烧任何香料(包括香烛、香环、盘香)。 2)光线适中,没有人为或噪音干扰,湿气要能适应。

- 4 -

3)刚坐时身体不要有过冷或过热的感觉。尤其是后颈项、肩膀与背、腰不可有凉意或寒冷。

4)情绪要稳定,没有烦心事或不去攀缠,没有病痛缠身;倘若有烦心事、心情欠佳、病痛难耐等状况都不可静坐。不去担忧尚未发生的事,不过度祈盼任何人或事,不要自己吓自己。

5)臀部要垫高,双膝要触地并用毛巾覆盖。盘腿与否,均可。 6)解除身上的任何束缚,包括:眼镜,手表,腰带,鞋袜,手镯,耳环,项链??等,还有要卸妆。

7)暖身动作要做,至少要让手脚、胸腰都不会紧绷。下坐后,要做脸面与手脚的按摩;最好能走一走。

◎养成定时静坐的习惯

1)每次都限定自己至少静坐30分钟,最终目标要能静坐达50分或90分钟。起坐后,倘若时间未到,不论外境或身心产生何种状况,都不要放弃而提前下坐。 2)每天至少静坐一或二次,越多越好;并且选择晨起坐或睡前坐,清晨五点左右的时段最佳。

3)虽然事先防备都做了,但在静坐中依旧会遭受「内因」的干扰。最大的「内因干扰」首推「胡思乱想」;因此,必须用「数息法」克制。就是持续利用「依数」与「安住数」,一直达到「念数」的境界后,才可谓培养初步的专注力;往后只要保持住即可。倘若掉了,必再回到原点,无须气馁,一察觉到,就赶快「依数」、「安住数」??。

4)在长期坚持「安住呼吸」的训练下,会培养出「正念」;接着,依旧带着「正念」持续地专注「每个当下」,就能显发「念力」而清晰洞察眼前事物的本质,不会被表相内貌所蒙蔽,牵引得自己落入负面情绪的漩涡里。 禅修七步骤

觉照法门「参究本心」部份分为七个步骤次第实践,计有:

八式暖身法→七支盘坐法→身心松弛法→九字吐音法 四步数息法→四步随息法→五步下坐法→经行觉观法

从初学静坐开始,必须渐次熟练这七个步骤,乃至进入启蒙阶专修或更深层的禅修,依旧遵循这七步骤。其中,只是第五步的心法,有所改变而已。

第五步骤的心法:先修持数息法,在实证修持目标后,才进级至随息法、止息法,乃至升进到入门阶段的「观呼吸」。这些都是「觉照法门」前三阶段的「心法」,也就是「参究本心」的基础功课。

- 5 -

禅修原则 依止专业的善知识 持续对所修的法门产生耐心与热诚 开放心胸,保持欢喜心 不躐等而进,不因循旧习 不落入见闻觉知 禅修是要学习如何放下心中的任何执取 禅修是要看清楚自己的恶习性而净化它 因此不需打击别人,却要征服自己的“心” 坚持舍弃在修持过程所衍生的一切心相 完全「无所求」而持续修行 ※ 觉照法门

觉照法门」是由《金刚三昧经》八品的义理开演而出,本部经典蕴含着「般若体」、「中观性」、「唯识相」、「禅那用」、「地藏愿」、「菩萨戒」、「如来藏」等思想,为法性与法相的融合,契合「事事无碍」的境界。

全经的义趣可体悟出七项修行纲领:

1)总持无相2)无住无离3)解脱道断4)性如无起 5)真性空智6)无缘寂灭7)一体无性

但要具体实践,尚须就「戒律」与「止观」二项法门下功夫。先依止原始法门来圆满「三聚净戒」,进阶导向「中观」或「弥陀」为契机应理者而修持大乘禅观,辅以透彻五蕴、八识等心相的剖析;趣入地藏愿、普贤行,而安住在「缘起性」的中道上,来世归向弥勒净土,还入娑婆应化有情。(或发愿往生弥陀净土)

「觉照法门」的重心着力在「无生禅观」,依无生禅力而显发「无生般若」,凭借「无生禅」与「无生般若」的修行绩效于生活中历缘对境而能「无住、无离」,自然发挥「无生忍」的具体事用。(当行者开始进修第四阶时,真实体验「破无入空」而亲证「无生禅」。接续升进第五阶修持时,就可「破空入假」而让「无生般若」现前了。)

「无生禅」与「无生般若」的内修,是由知心(解)→觉心(行)→观心(悟)→照心(证)等四步法,如实舍弃障碍清明的任何心念,破除我法二执,证悟中道义,大悲心自然流露而发起地藏无尽愿。

然而,行者开始修持「无生禅」之前,必须先圆满修持「三聚净戒」,让身口意三业清净;因此就要勤修拜忏(礼无相佛)与施舍(无相清净施),进而修持「奢摩他(止)」与「毘婆舍那(观)」。率先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间,自然显露清明、豁达、自在的言行举止。

- 6 -

具体的次第:就是藉由静坐禅修,率先了解自己的呼吸,接着了解自己的想法(或念头),进而了解自己的情绪,最后了解自己的心性。

整套法门分为六个阶段:

1)启蒙阶(启信发愿)2)入门阶(体验气息)3)念住阶(体验生命) 4)觉观阶(体验烦恼)5)无生阶(体验业境)6)菩提阶(体验无住)。

每阶段各以1.持戒礼忏、2.参究本心、3.闻思教理三科实修证悟。

前三阶段以「解脱道」原始法门为主所依,属于“觉观法”,培养历缘对境的「觉观力」与「觉照力」。后三阶段则以「大乘三系」为主所依,属于“照寂法”,培养「寂照力」。“觉观法”与“照寂法”是完全不同的禅修方法,具足密切的相续性,若非宿业已成者,将无法不落次第而直截修持“照寂法”的。

1)觉观法:分三个阶段完成。初阶段专修「数息观」,为「奢摩他(静止)」的禅修,先培养「正念」和「正见」,导向“正定”的境界,阶段目标为淡化欲贪与瞋恚,过「八正道」的生活。二、三阶段专修「四念住」或「念佛观」,为「毘婆舍那(内观)」的禅修,导向「觉支」和「缘起」的体悟。

此其中,尚须具足四法以「守护正念」而产生「觉观力」,以及显发「觉照力」而「把握当下」。四法者:守护六根、如理作意、观照、三心(精进、正知、正念)。

2)照寂法:分三个阶段完成。依「三止三观」、「唯识观」、「金刚三昧」循阶专修「三摩钵底」,为「定慧等持」的禅修,导向“无住无离”的体悟。

「觉照法门」终极目标与定名的构思 ,取决于《金刚三昧经》第四、本觉利品。其内文云──

无住菩萨而白佛言:「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入庵摩罗?」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依缘而起性,所生为缘而非性)」

世间男女从出生后,既怀着欲望,可谓带着欲望来世间(情欲、感官欲、物质欲、名利欲??),过一辈子的享福或折磨全视个己造化,到头又无限落寞地带着未满足的欲望离别世间。欲望就是「情识」,讲白一点,就是七情六欲,脑内所思所愿都离不开「情」、舍不掉「爱」,当然身业、语业与观念、知见(意识)必然是不清净的(烦烦恼恼的)。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试问,目前 E 时代的 Internet 正蓬渤发展,充斥在网站(WWW)上,以及市面上的商品,非建立在满足欲望的又占百分之几?少之微不足道。这就是无住菩萨请示佛陀的本意:要用何法来牵引世人将情欲升华到离欲的意识呢?

- 7 -

佛陀答以「觉」法。觉什么?何谓觉?如何觉?觉者,本觉也——本来具足的清净性,不变不易、无尘无染的清明心。简单讲,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念、身心、气息都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无论遭遇何种境况(包括人、事、环境),都能始终保持身心的清净无尘。此则是谓「空寂无生」、「本无有动」,既非生灭,亦非缘起,世事、人为、运势如何顺逆变迁,都不会因而由内心衍生诸多「心绪」,然而依旧明了于心,而非浑然无知或假言不生、强说无念。

由此,「觉照法门」因而定名。诸有情始于「不知不觉」或「半知半觉」,透过今世精进不懈地禅修观心,由内发现自己原本存在的清净心,这就是转「不知不觉」而为「先知先觉」——是谓「始觉」,亲睹真见「如」——俗名「真理」。

无住菩萨言:「一切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

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有欲或无欲,都隐含着「识」的作用(所谓,有欲的识名「阿赖耶识」,无欲的识名「庵摩罗识」)。而一切「识」的作用,都是攀缘外在的环境而产生作用,又何言说「心念不动」呢?

佛陀开示:外在的所有环境,其根本性质是无法自主、无法不变易的,此谓为「空性」——「空无自性可言」。环境的自性是「空」(变易而无主),攀缘环境衍生而成的「识」,当然亦是「空」——「无自性」;既然,境空、识空,自性本空,如何会存在可攀缘的自性呢?既无可攀的自性,哪会有「缘起」!

一切境、一切识,都是自己迷失本性的清净——惑心妄见所产生的「幻相」。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如何言见?」

佛言:「见即为妄。何以故?一切万有,无生无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见!」

对呀!一切内外境皆空,又怎会有所谓的「见」?

有所「见」,既是「虚妄」。其理何在?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其本身并不能自己来安名分类,都是为了人事相互的理解而由他设置的,所安立的名相果真能表达主体的本质吗?非也!科学的进步建立在推翻前人所论,人事自然已非往昔,变迁之快之广,又如何守住个「名」或「见」的呢!因此没有一样是其自身自己命名的——本不自名。请问,有谁出生落地就能自己取名字的?没有。请问,有谁从襁袍期就懂得名文言语词汇,一切世间的零零总总呢?没有,都是大人教的。这就是「本不自名」;既然无法自名,其自性当然是空寂的。如何体会?倘若自性不空,就是具足自性,请问还会有改变的空间吗?人

- 8 -

一出生,就会自个说话告诉大人「我叫某某某」;乃至前生姓什么?这辈子也会姓同一宗族的。常闻人曰:「此人本性不改」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都是虚无话。

所谓「一切万有」,包括诸法——自己的身心、外在人事环境、社会轨则??,一切都是空寂。既然,身体的感受全无,哪还会有什么「见」——包括眼见、心见??等,其所见的皆为妄见、幻相。

佛陀开示这段文,正是契应《金刚般若经》内所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着实给执取禅修中各种感应者的一记棒喝。禅修中所生的「境」纵是何等的殊胜曼妙,也抵不过现实环境中所见所闻的实际;罔论现实中的一切,都还是幻化无常的。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

佛言:「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故。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

既然境空、身空、识空,那么「觉」也空了?

无住菩萨所问真是后代禅修者的良音,太多修持坐禅者(不论佛教、道教、非宗教、在家、出家)都缠缚在「境空、身空、识空,觉亦空」的盲点上。

忆及1994年开始教人静坐时,常听到「坐空」或「只管打坐而什么都不要想,让脑筋完全空白」的话语,当初都用「很容易就空!空!空!」的俏皮话揶揄对方,这不正是此处的陷阱吗!

佛陀开示说,「觉」者,是决定性的,此即是「本觉」;是不毁不坏的。既然是不毁不坏,又怎会因为外境、内身、意识的空寂,也随其空寂呢!因为「觉性」不变不易,完全超越「空、有」的范畴。倘若「觉」会因由境身识的生灭而生灭,则依旧是自性空,是生灭性,非无生灭。前面佛已说「决定本性,本无有动」,此即是「觉」——本觉也;是在境空、身空、识空,如宝珠露现而出的,这才是清净本性。倘若吾人透过禅观的策进,在亲睹清净的本性之后,怎会再依持自己的「意识」而任其缠缚呢!(其实,在触境动身中也不会有意识的生起,在无生念中却有「觉」。意识是空寂的,而不空的是「觉」并非「识」;基于下手处而强说「识」——庵摩罗识或如来藏识。)

这就是「觉照法门」,初修「觉观法」的理论依据。依持知觉、内观的实际禅修(当然从静坐数息起步),先达到「境空、身空、识空」,「觉性」显露后;再守住「觉性」,莫令其消失,乃至于待人接物、穿衣吃饭间,依旧保持「正念:守住觉性」。至此田地,依本人的体验,不论时空、坐卧、语默间,由内心自然涌现弥陀佛号,终日都自在愉悦;时而稍微专心呼吸,气息自然绵长深入丹田,连冬风薄衣却不觉寒。

- 9 -

无住菩萨言:「诸境亦然!非空相,非无空相???觉亦如是,无有处所!」

佛言:「如是!觉无处所故清净,清净无觉。物无处所故清净,清净无色。??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何以故?色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眼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止,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性无有觉,觉则为觉(本觉)。」

无住菩萨替代末世(指今世)有情请示佛陀「觉」法,至此做了个体悟心得。所有一切境况,其实都超越「空、有」、「生、灭」,因为「无有处所」,「觉」也是如此——虽然是「决定性,不毁不坏」。讲到这里,各位可能又听不懂了,此乃当自己未达「觉观」的境界,「觉性」未现,是无法理解(甭说心领神会)「觉亦如是无有处所」及「觉无处所故清净」的义涵。

编撰「觉照法门」的动机及修持的愿力,则取决于《金刚三昧经》第五、入实际品,其内文云──

如来作如是言:「诸菩萨等,本利深入,可度众生。若后非时,应如说法 ;时利不俱,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引诸情智,流入萨婆若海(佛智海),无令可众挹彼虚风;悉令彼庶,一味神乳。」

修持觉照法门所发起的动机必然建立在「用」上——先运用于自己, 再运用到他人,即是己他同利,这就是修行的心愿。

佛陀的这段开示有四项重点,同时也内具次第,不可先后错乱的:

1) 本利深入,可度众生。 「本利」即是前篇讲过的体验到「本觉」的利益。「本觉」是由「始觉」升华而成,「始觉」是由「不觉」升华而成,唯独亲证「本觉」,才可谓为「深入」;此时才能度化众生——三界六道诸有情。

「本觉」是唯独佛陀具足的,因此必先成佛而后才可度化众生?其实,这是一说!当年释尊在菩提树下仰头瞥睹流星闪过而顿悟「缘生法」,即是「本利深入」, 彼时尚未圆满佛果。进而入世化导有情,四十九年周游印度列国,而后功德圆满,才可谓成佛。大彻大悟后的化众,正是菩萨的行径,释尊奠立了在彻悟(亲身体验)后力行度化的实绩。因此,今世的修持,必先要发起「愿心」,在体验到「本利」(拆字解义为本身的利益),即是倘若自己以经建立正见,产生正念,身心都升华了,当然就可以入世与有缘者分享——美其名为度化众生——这也是「本利深入,可度众生」。

- 10 -

2) 若后非时,应如说法。 第二项与第三项,是在化导有情时必备的精神与毅力。倘若自己尚未「入实际」(相当于第八地阿毘跋致以上的菩萨)就入世度众,将会有这些困难——此即是断除了见思惑, 还有尘沙惑未断。虽则,仍可仗依「大悲心」来深入社会,力行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的实务。

所以,在自己尚未达到「阿毘跋致——不退转」的境界前,修持菩萨化众的法门,就必须具备「非时应如说法」的毅力。

何谓「非时应如说法」?「非时」是指说法的时机不适当。时机会不对,定是说法的对象与所说的法不相应,或是自己弘法的技巧不高明所致。此时又将如何?要「应如」而说,是根本原则。

何谓「应如」?即是「相应真如」,所说的要符合「真理」、「真实」的佛法,万不可为了顺应大家的流行风潮或文化转变的趋势而大开方便,渐次与「真实法」背道而驰。

3)时利不俱,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

在弘化期间,尤其是当今个人色彩浓厚、价值观多元的时代, 宣说佛法是否契应现况,倍增重要。因此,要能坚守「相应如说」的原则,无论所遭遇的境况是顺遂、违逆,或相不相应、契不契机与否, 始终守住「如」而不变。在「应如」的基础上,随顺当代根机而开前方便,作为引导诸有情渐进升华心性,以达到「如如」的境界。

然而,尚未达到「本利」的凡夫菩萨, 又如何能确认自己所说的是「应如」而说,是真实的佛法呢?当然,必须以佛教的「经、律、论」为标准了。此处, 隐含个问题:自己有否错解经论义理而成自读自解呢?个人在尚未亲睹自己的「清净心」之前——所谓「明心见性」,错解佛法的机率是瞒高的。也唯独在自己的体验真正符合「三藏十二部」的义理,才可谓为「佛法」,纵然如此,也只是属于「本利深入」的部份;接着,尚须依止真如法,观机逗教随顺同异,如实而说、慈悲而化;历经先后两期的由己而他,才可谓为「应如而说」。

修持佛法,真正的学程是在显菩萨身(此处指活生生的人而非幻化的感应)而广化诸有情的阶段,倘若执守必先成就自己而后化众的盲点, 终究是停留在「阿罗汉」或「辟支弗」的阶段,还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大段距离呢!因此,菩萨化众就必须深契佛陀的这段开示;否则, 总会在「真实」与「方便」间迷失。

- 11 -

3) 引诸情智,流入萨婆若海,无令可众挹彼虚风;悉令彼庶一味神乳。 最后的重点是化导众生的目标:「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就是「佛智」,佛陀的智慧澔瀚广如无边际的大海,谓其为佛智海。当我们显发出「佛智」, 就能如同佛陀一样的「无所不知、无有畏惧」了。

正在实践菩萨道的大乘行者,始终莫忘引导大众流入佛陀的「般若海」——「悟佛所悟、入佛所入」。纵使遭遇前面所讲的「时利不俱」、「非时说法」,也不改初衷地适度抑制众生泛滥的情识,浅移默化、随顺缘起地以「佛味」哺养心智羸弱的诸有情,尤其是当今现世。

在我们拥有自己所需、如己所愿、满己所欲之际,快乐欢悦跟着自己,感觉很幸福;然而,所需、所愿、所欲都不具足,或有些缺乏时,试问我们的快乐与欢悦是否依旧存在呢?这就是修持「出世法」的主因。倘若依旧怀有「内心的安详欢悦是取决于充配拥有、身体强健或遭遇顺利、随众围绕」的念头,那么清净的智慧是不会显发出来的,纵使做尽无量善事、广学一切善法、精进修持佛法,都还是停留在「法不入心」的阶段,仍是未悟(甚至是纵欲)的凡夫,并非「本利深入」、「应如说法」的菩萨。

佛言:「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以染尘故,名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是境虚妄,从心化生,心若无妄,即无别境。」

佛言:「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则无所见。」

- 12 -

参究本心前三阶段实修次第表 阶段 实修次第 1.依数 数 2.安住数 息 3.念数 法 4.守数(心息相近) 5.念随息 随 6.随顺住 息 7.养正念 一、启蒙阶 法 8.身受淡(守息) 启信发愿 1.相续念 2.安住息(知分明) 3.念念数(身轻安) 止 4.念念息 息 5.念念心(心轻安) 法 6.安住念 7.念住觉明 8.守正念(入一心) 观1.觉知入出 息2.觉知短长 法 3.觉知粗细 4.觉知名色 5.体验五蕴 二、入门阶 体验气息 转6.体验生灭 修 7.体验无常 法 8.体验无我 念 9.体验离欲 住 10.体验灭随 11.体验舍弃 1.体验喜受 受 三、念住阶 2.体验乐受 念 体验生命 3.体验心行 住 4.安定心行 禅定 发慧 日用力 身松、息顺 无 无 境空、忘身 境空、身轻、息绵、无 心静 专注力 欲界定 (近行定) 正念 境身皆空、息淡、识不空、觉不空 警觉心 初禅 (安止定) 念觉支 境身皆空、息止、择法觉支 识不空、觉不空 觉知力 念力 初禅或以上 境身息皆空、识名色分别智 觉观力 淡、觉不空 - 13 -

第四、觉观阶(体验烦恼)起,依「大乘三系」修持。即:(4)觉观阶:修持天台三观与中观,(5)无生阶:修持唯识观,(6)菩提阶:修持金刚三昧。

数息法实修偈颂

息来数一呼出二,一入一出尽头十;

管吸管呼两相宜,吸静呼松数数字。(1.依数) 随顺呼息松筋骨,吐吶形松安住数;(2.安住数) 妄念纷飞身境扰,攀缠失念不得数。

过失莫慌重头来,吸息念数随气入,(3.念数) 呼息念数筋骨松,依数松静身息心。

境身散乱扰数失,莫急莫弃守数息,(4.守数) 住数守窍莫安头,丈夫安丹妇安心。 数字妄念并行起,强吸醒脑增警觉, 妄念境身狂嚣歇,昏沉不请自来探; 警觉心弱再失念,得失轮转莫忧虑, 数数吐吶警觉生,心息相近身形松。

数息法的目标:体验\心息相近身形松\,即是「身松」、「息顺」的禅境。必须每次静坐均能维持这种体验。

随息法实修偈颂

念吸念呼双选一,气弱体衰单选吸, 神情亢奋选呼息,选吸选呼莫交错。

吶吸静气脑门清,念随入息数数字,(5.念随息) 守窍松形息尽出,吶气数息呼不数。 或住呼息吐浊气,守窍松形数字数, 吐尽返吸念随息,气入丹田守住数。

入出息间莫主宰,息长息短随顺住,(6.随顺住) 身境妄念昏沉扰,专注数息养正念。(7.养正念) 警觉心弱再失念,莫随得失莫放纵, 妄念身境终消歇,又来杂念并昏沉; 莫急莫弃不放逸,纵令重头亦不忧, 妄念杂念转正念,正念即是数息念。

息数相依妄念亡,妄亡息长身受淡,(8.身受淡) 息入息出不失念,守息数数身心静。

- 14 -

随息法的目标:体验\守息数数身心静\,即是「境寂、身轻、息绵、心静」的觉受,亲证「身息合一」的禅境。

止息法实修偈颂

一气呵成十念息,管吸管呼依前法,

身松心静息亦长,安般相续绵绵密。(1.相续念) 女守膻中男守丹,或守鼻头静观息,

感知气息随顺住,凝注心数一至十。(2.安住心息) 妄念杂念内外境,自然生起自然灭, 了然于心不攀随,安住心息增警觉。

心思所显森罗象,门头影事知分明,(知分明) 当知累劫烦恼魔,莫拒莫迎默然住。

心息相依念念数,一息十念莫间断,(3.念念数) 吸来呼去数数明,不觉身轻心息顺。(身轻安) 念念数来念念息,心息合一身受失,(4.念念息) 身亡数数自然歇,空魔气动莫随顺,

破魔止动觉知现,念念息来念念心。(5.念念心) 由数转随喜心生,莫攀心喜入轻安,(心轻安) 喜心轻安放舍尽,安住念头细分明。(6.安住念) 身数全失息深细,息细莫慌亦莫作,

念住觉明禅相生,瞰守禅相疑情起;(7.念住觉明) 疑情入思当回互,静观变现守正念,(8.守正念) 心念色身无常谛,生灭随观入一心。(入一心)

止息法三个细部目标

1.体验\不觉身松心息顺\,即是「身轻安」的觉受,增长「警觉心」。 2.体验\念念息来念念心\,即是先后体验到「心轻安」的觉受,养成「觉知力」。

3.体验\生灭随观入一心\,即是「心息合一」的觉受,亲证「剎那定」的禅境。

(「剎那定」详见南传《清净道论》)

- 15 -

启蒙阶段:参究本心的总目标──

禅定体验:一坐中「境寂、身寂、息淡、心止」的现象始终不退失。 亲证境界:自然觉明「心息合一」,而静坐中强烈于日常对境时。 日用力:于历缘对境中,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自然具足「觉知力」,能事先制伏将起的「杂染心」(然而制伏力只是暂时性或间断性)。 禅 修 原 则

一、 依止专业的善知识

目前仿间盛行静坐的教学,有些是着重在医治病症而强健身体,有些是着重在潜能的开发,有些是着重在化解冤孽业障,有些则是宗教型的灵修,??种类不胜枚举。然而,莫论学习静坐的起因、目标为何,正当要学习静坐时,必须寻找真正内行者求教,切勿购买书籍而自行盲修瞎练。当然,在这里静坐,是学到佛教的静坐法,因此就要建立「修定」的基本概念。

与善知识的互动有需要建立几点正确的观念: 1.不要因为面子或善知识的威严而裹足不前,应该主动地去亲近你的善知识,确实地去思惟及实践所教授的方法。勿高傲狐疑、好高骛远、狼吞虎咽、因噎废食或不理不睬。

2.在实行的过程中,无论发生任何困难、任何阻碍,都应主动、积极地请求解除,切莫对自己或对善知识失去信心。但是,也不要过分依赖善知识。

3.如教实践:诚实地将你的问题告诉教导的善知识,并确实遵循指引的方法而去实践它。

4.不要迷执:在自己尚未体悟或充分了解前,切莫盲目地相信所得到的讯息──不论此讯息的性质及传播者是谁。如果在你尚未真实体悟就完全相信,这是迷信而非正信。所谓「迷信」:乃指举凡人、事、物、理念、知识??等,在尚未真正了解或证实前,就完全不怀疑地信奉,这就是「迷信」。

5.合理质疑:应当以正确和理智的怀疑态度,对所接触的新理念和教导方法,实事求是地去充分了解,切莫碍于面子或某种因素,而不去做合理的发问及适度的质询,只一味地狼吞虎咽的接纳尚且不懂的问题。

二、持续对所修的法门产生耐心与热诚

初学者对所教的方法必定生疏,因此应当常与善知识针对方法与实践做双向沟通。最重要的是,必先对善知识建立信心,接着才能对所教的方法生起信心,经由身体力行和双向互动,最后自己对禅修也会产生信心。因此,初学静坐禅修,「耐心」与「热诚」是很重要的二项利器。

- 16 -

为了让自己能永续禅修而不中途退失道心,有需要建立几点正确的观念: 1.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坚定自己的意志,不要轻意地去听信他人的异论或执取某方面的感应效果;同时也不要任意传播自己的感应──纵使是好的或真的。最重要的是:切勿因产生某些从未有的感应,而沾沾自喜地穿凿附会,以为自己已经修定有成。

2.莫以往昔的成见,和抱持本位主义的心态,用批判、排斥、邪疑和刁难等方式来否定所吸收到的不合己意或无法理解的知识。

二、 开放心胸,保持欢喜心。

人们一向认为外在环境和身体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心情,尤其是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主宰着自己的欢喜心是否常在。然而,佛陀告诫我们,环境和身体并非是主宰,“心”才能主宰身形,自己的“心”主宰着所遭遇到的一切。因此,只要坚定地开展心胸,带着「欢喜心」去面对一切;那么,这个「欢喜心」将会改变自己的造化。尤其在禅修期间特别重要,它才是决定禅修质量和成效的主要因素。

心胸开展与否?欢喜心是否能常在?这是由自己来主宰的,不要轻易地将自主权拱手让人而由他人或环境来牵引。泰国当代阿姜?查尊者就开示我们:「大多数时候,我们热衷从别人而来的支持」,因此我们让别人或环境来决定自己能否保持欢喜心。然而,「不论他人做了什么,都是他们的事」,与自己是毫无关系的,只因攀缘于「我们说某件事物是好的,或责难某件事物是不好的,那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喜和恶的关系」。一切终归于自己被喜恶的心魔缠缚住,这就要仰赖自己持续坚持对阻碍「心胸开展」与「欢喜心常在」的人事物说「不」,并且「善守」自己的欢喜心。

四、不躐等而进,不因循旧习。

「觉照法门?参究本心」最初所学的「数息法」,共有七个步骤,每一步骤又有很多小细节,在尚未纯熟前,必须依次第确实地完成;不论以前禅修的经验如何,每次都要重新体验。

同时,在自己尚未亲证方法以前,针对法门的内容不要否定、不要批判、不要抗拒,也不要阳奉阴违或完全不去理会;当然事前是可以相互讨论或请益。

相对于自己曾经有过的实修经验,在每次静坐中,都要重新再体验,不可省略某些步骤;因为,相同的方法,依旧会显发新的禅修经验,万不可因循茍且。

- 17 -

五、不落入见闻觉知。

何谓「见闻觉知」?「见」为眼识作用,「闻」为耳识作用,「觉」为鼻舌身三识作用,「知」为意识作用。眼、耳、鼻、舌、身为我们的五根(器官),加上「意根」(头脑)共为「六根」;这六根触碰外境的反应均传入大脑内,产生认识的作用,谓其为「见闻觉知」。这是与生俱来个体与外界互动的模式,并非自己的清净本性,反而蒙蔽自己的清净心。因此,要洞彻清净性,是必不可透过「见闻觉知」来达成,必须离心、意、识地直截参究。

「见闻觉知」并非我们的「本心:真心」,是意识形态的成品,即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主宰「第八识:阿赖耶识」牵动前六识对境时衍生的身心反应,其中就存在着「染污性」,是一种「染识」,必须要舍离。在禅修中,为了不被「见闻觉知」所缠缚,因此完全不可运用头脑或知识、经验来修持。即是坐禅时,必须舍弃运用分析、判断、比量、记忆、思考或冥想等方式,而只是随顺本能地专注「禅修方法」。

六、禅修是要学习如何放下心中的任何执取。

《心灵资粮》序言:「心的训练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仅只阖起眼睛坐着或使禅坐技巧熟练这么一回事,而是如阿姜?查所说的“绝大的舍离!”。」

《为何我们生于此》第91页:「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我们是在练习“放弃”,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东西”。」

前面二段节录文,都是泰国当代尊者阿姜?查的开示,这是在告诉我们,佛教的禅修目的是学习放下心中的任何「执着」和「欲求」。有执取,就会带来痛苦;相对地,在乎“不去执取”,也会是另一种痛苦。

为何会有执着与不执着呢?缘由于我们自己的「欲望」──应该说「欲贪」;过度在乎、惦念自己的期待、喜恶、感受??等等身心境的反应。

《为何我们生于此》第64页:「任何不稳固的事物,我们却希望它们稳固,就会造成我们受苦。我们希望事物符合自己的欲求,但我们必然会受苦,因为事物并不是那样的;这就是一颗不清净的心的影响。」

七、禅修是要看清楚自己的恶习性而净化它。

每个学习静坐的人,都会有或异或同的期望和祈求,诸如:求取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感应通灵、禅定神通或成佛作祖。虽然,这些并非全都不好,但却无法修正自己的性格与情绪,当然就无法转化所累积的「业障」,充其量在这辈子拥有健康的身体,或某些特异功能而已,至于智能、EQ、SQ是否增长?造化与果报是否会转化?就不得而知了!总说,这些都还是身外之物,依旧在

- 18 -

死后带不走的。唯独在今生此世藉由静坐来训练自己的“心”,开发自己的「觉性」,真正转化自己的恶习性,改变自己的知见;如此,才可能显发「般若:出世的智慧」而消匿业障,让来生更有福报。

在禅修期间,虽然「正念」尚未培养出来,最好能针对自己的「不良嗜好」和「贪染」先做一番调整,不要让这些惯性漏习障碍自己。同时,应当减少俗务,不要攀取外缘,只安守自己的本份,克尽家庭和职业的责任。(不良嗜好涵盖抽烟、酗酒、嚼槟榔、赌博、玩乐透、炒股票,以及沉迷风花雪月的休闲,甚至吸毒。)

倘若又能做到「降低对物质需求的欲望,乃至不求而能随遇以安」,如此必定有助于禅修的进展。

八、因此不需打击别人,却要征服自己的“心”。

《心灵资粮》第3页:「在佛法的修习中,我们不须要打击别人,反却是征服我们自己的“心”;耐心的忍,并且抵抗我们所有的情绪。」

同页:「在修习佛法时,我们不心怀愤恨和敌意,反要放下在我们自己行为、思想上不同形式的恶意,使我们免于妒嫉、瞋怒和怨恨;怨恨只有透过不记仇、不怀怨才能被克服。」

如何征服自己的心呢?阿姜?查告诉我们:「别依靠你的贪欲做决定」。具体地说:「如果欲望或忿怒、憎恶在心中生起,别不在意它们;我们不要只是弃它们于后,而是要抓取它们,并且观察,看它们如何生起、从何而来?假若如此这般的情绪早已存在我们的心中,那么我们就要思惟,看看它们是如何运作而违抗我们自己。我们清楚地看到它们,并且了解,自己会造成困境是由于相信、顺从它们。」,这就是在做「征服自己的心」的工作。

九、坚持舍弃在修持过程所衍生的一切心相。

舍弃的意思是:不希冀、不畏惧、不顾虑、不否定、不议论。

「一切心相」:指禅修期间,所显发出来的任何「禅相」。这些「禅相」或称为「感应」,都是自己累劫所积聚的「知见」,像沉淀海底很久的「拉圾:门头影事」,在透过禅修而自然浮现出来,当然是污秽的、是不可取的,而且也很虚幻,像极了计算机的虚拟景观。

《金刚般若经》经末偈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包括有形、无形的所有事物、景观、现象等,由身心显发的「心相」──「禅相」也算在内。这些有为法,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地短暂,是因缘

- 19 -

所生的「生灭法」,是不可取、不可执。倘若,执取这些不确定的现象,将会让自己落入「魔境」,相对带来的是「极度痛苦」。

《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五》言:「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则无所见。」

禅修中衍生的「禅相」,都是自己的“心”虚幻变化出来的。因为,自己「欲求」禅修要有感应,期盼修行要有成果,当然,就会不经意地力求有所显发。倘若,自己压根地就「无所求」,始终不带着「欲望」在修行,纵使「禅相」显发出来,也不会去执取,与没显发是一样的。

十、完全「无所求」而持续修行。

无所求的意思是:在禅修期间,始终不宣说自己的修行成果,或任意教导他人禅修;也不沾沾自喜或期盼静坐的成果,相对也不羡慕或嫉妒他人的成就。

在此提供几则泰国?查尊者的智能语录: 「别依靠你的贪欲作决定。佛法并不是透过依循你的欲望便会达到的。」 「修行的增长是为了要舍弃、为了要放下、为了要停止、为了要根除,而不是为了要再生到任何特殊的境界而修行」 「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很简单地就是要我们能够放下,既使你达到平静,也要将平静丢掉;如果智慧生起,也须将智慧丢掉;如果你知道,那就知道。可是,如果你将知道当作是你自己的,那么,你就会认为你懂些什么,接下来,便会认为你比别人了不起。」 「为什么我们会无法放下这些呢?因为我们对它们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并没有以它们的本来面目来看待它们。我们仍然无法清楚地见到害处;我们的了解是有过错的,那是愚昧;那就是我们不能放下的原因。」 这十项禅修原则能让自己在修持静坐禅观时,顺利而没有「出偏」的担忧,或落入外道(指鬼神道或神仙道)的途径。然而,一位初学者是无法立即产生深挚的认同与坚定的信受。因此,在尚未认同信受与自建「禅修原则」之前,最好抱持「宽广豁达」与「重新体验」的清净心,经常护持共修的道场和亲近依止的善知识,最好能再加行礼佛忏业、行善施舍。

重要的是:尽快养成每日「静坐数息」的习惯,直到每次静坐都能达到「身松、息顺」的绩效,才算是建立「参究本心」(禅修)的基础;同时,还要经常复习禅修原则与本书所教方法的要领。否则,「一曝十寒」地进行,或者内怀「休闲逍遣」、「等万缘具备才开始」的心思,这也只是在今生结个「善缘」而已;倘若演变成持续静坐的道心退失,这不就是「坐失良机」?蛮可惜的!

- 20 -

息一曝十寒,夹杂兼修世俗福德,还自谓为「福慧双修」。更有甚者,善行圆融人际世交,则一呼而学佛,一呼而学密,一呼而学道,一呼而学武术,反正都是在修静坐嘛!总揽吐吶、数息、练拙火、运河车等诸法于一身,所谓「一以贯之」,此般还真是天生骄子耶!又何能有成呢?

7)耳闻声乱:遭遇声音干扰而无法排除或改善环境,导致心浮气躁。 8)地点不佳:静坐的地点欠妥,例如:人事纷扰、声音吵杂、光线不适、空调不佳(过热、过冷或过闷)、磁场不适合自己的体质??等环境扰动。如此,应另行择地静坐,不可强坐。

9)气息喘急:呼吸喘急的原因有六:四大病变,运动过后,情绪亢奋,烦忧心事,搞呼吸,欲壑填膺。烦忧心事或情绪过度亢奋,不可静坐数息。倘若强行静坐,都将导致禅病(诸如,胸口闷胀、心神不宁、易忧、易悲、易怒、躁郁)。

10)饮食过量:吃太饱或过饿,都不适宜静坐。吃太饱将使胃部气机缓慢滞碍,容易造成昏沉或筋骨酸痛。因此,释尊制约僧侣晚餐禁食,而以坐禅来调转,一面可让胃腑完全消化食物而充份休息,一面又可修心断惑而成就法身慧命。

11)身疲体累:精神力不足,过度疲累,不适宜静坐。倘若强坐,将易入昏沉或坐着睡觉或呵欠连连,毫无质量可言;更甚者,往后养成习惯,每当静坐,就昏沉或坐睡。

【具体的化解法】这些「不得数」的原因,释尊开示吾人应依照二法化解:经行与读经。至于,是经行效用,抑或读经效用,此则有待个人一一去尝试,可择一运用,或二者交互活用。倘若自己不会落入“迷执神迹”或“偶像崇拜”或“祈求庇佑”,尚可礼忏拜佛,如礼拜八十八佛、三昧水忏等宗教仪式。

●「不得数」的原因汇整可分为生理、心理和环境三类──

1.生理方面包括肢体、脏腑、呼吸、气脉、新陈代谢等范围,这方面的问题,不可用读经、诵经、拜忏等方法解决,而经行也只能化解静坐后的部份问题。倘若是宿病,就必须循正常管道医治化解,虽然静坐也可以治愈,但在尚未得益前,却是一种障碍。至于,诵经、拜忏是用来化解非生理的问题,根本无法用来医治四大的病痛。

2.环境的因素也是要实际去改善,而非用诵经、拜忏来解决。例如:冷热、湿度、噪音、气流、磁场、空间等。

3.心理方面的因素,例如昏沉有时是四大引起的,就无法用诵经、拜忏来化解。然而,大部份心理或业力的因素,是可以用诵经、拜忏来化解的。

- 46 -

4.另外,「方法不得力」的因素,就必须主动请益善知识了。其实,不论

何种因素,只要养成静坐的好习惯,「不得数」的现象应该会很少发生的。

【静坐的好习惯】

?静坐前,必定确实完成「暖身运动」。 ?静坐中,必始终保持筋骨松弛、心情开朗的状态;若有不松不悦的感觉,必须立即排除。

?静坐后,必须完成「下坐按摩」,以及经行10分~20分钟,户内户外或直行绕行均可。

(2)散乱、掉举、昏沉的因素

1.若为散乱或掉举,以「安住数」对治。 2.若为昏沉,以「长吸法」对治。

●长吸法:闭眼、闭口、低颚,慢慢由鼻孔吸入一口气,心念随入息由鼻孔先向额头,再向后脑徐徐灌下。接着,自然吐气,同步松弛筋骨、头脑与放下专注。此法亦可用来排除偏头痛或一般头痛、头胀的症状。

※此法有四项重点:

?慢慢吸气,不用力吸气,也不控制入息变长,能吸多长就吸多长。 ?心念必须专注入息──依息而安住息,不依数或数息。

?吸气时,由鼻孔进入,经过眉间鼻顶,朝向后脑枕部灌入。吐气时,放下专注力与完全松弛脑筋、胸口、心情、四肢。

?循环做到脑清为止,不可只吸几口气即止。

(3)强吸醒脑增警觉

静坐数息中,警觉的对象是妄念、杂念、外境与身体,不让这些因素障碍、中断自己对数息的专注。“警觉心”是用来快速地察觉妄念或其它非法心识的产生,在未蒙其扰之前即刻转移对彼等的攀缘,并且同时增强对“方法”的专注力。然而,初机行者往往会去攀缘妄念或身境,甚至受彼等缠缚而无法摆脱,根本毫无警觉心可言。

【具体的对治法】

1.增强对数字与气息的专注力,来和妄念、境身做拉扯抗衡。切记:专注中,必须要放开心胸与脑筋,否则将造成头痛或胸闷的害处。此法不得力者,请改用下一法。

- 47 -

2.单守数字:将所有心思安住在数字上,专心数数字,一心一用──即

是完全「依数」而「安住数」。用工一阵子之后,不觉妄念灭少时,自然进修「念数随气入」和「念数筋骨松」;此时,警觉心必然产生。是以,警觉不生的本因,实为自己心攀妄念、身境,又缺乏耐心在方法上下工夫所致。

※单守的要领:是单守入息和数字,或单守出息和数字,而数字全由1~10。即是「依数」的第二种方法。

1.对治昏沉:专守入息,并刻意让吸息变长,一吸数一,由1数到10,出息则不数而放松专注。倘若昏沉很强,可改采「逆数法」而由10倒数到1。

2.对治掉举或心浮气躁:专守出息,并刻意让呼息变长,一呼数一,由一至十,入息则不数而放松专注。

三、心息相近身形松

当你达到「念数」,乃至「守数」,就不会再发生「不得数」的现象,而能「不数而数」,这就是修持「数息法」的终极目标。

「心息相近」特指不再坐着打妄想或妄念纷飞,并非“身息合一”或“心息合一”。「心息」是指心念和鼻息。

(在数息法的阶段,所感受的鼻息尚未转为身内气息,要到随息法的「随顺住」步骤,才能感受到内息。)

如何才是「心息相近」呢?

在吸气数“1”,呼气数“2”,由“1”数到“10”,轮转数息之间,心念都能专注在“数字”与“气息”上,虽然时而有“杂念”生起,但已经没有“妄念”或“打妄想”,也不再受到身痛或外境扰乱。大概有九成以上可以「念数随气入,念数筋骨松」,同时入出息自然变长、变慢,直觉到自己的心念与气息、数字相依共存。此时,自然也会感觉到筋骨、关节等身体每个部位都很松弛,这就是「身形松」的境界。因此,当「心(念)息相近」后,肢体、筋骨才能真正的松弛;此时此景,纵使「境未空」、「身未空」,外境与身体的感受也都淡薄了。

- 48 -

◎圆满「心息相近、身形松」的标准:

1)入出息已变得很顺、长、慢,但尚未变细。

2)在呼吸、数数间,已经能感觉到气息的出入、冷热、缓急、长短、粗细等现象,但尚未很清晰。

3)百分之90以上能同步专注“鼻息”与“数字”。 4)不再妄念纷飞,杂念时而生起,但已有些许警觉心,所以不会「失念」。 5)全身筋骨、关节、肌肉已完全能松弛。 6)对外来的声音和身体的触感都很淡薄。

以上六种现象,必然全数亲身体验到,并从起坐10分~15分钟起,就一直维持到下坐为止;最低限度,也要能在一坐中维持20分钟以上,而非剎那生、剎那灭。倘若只是部份体验到,或只是几秒钟、几分钟体验到,都还不算已经达到标准。乃至,纵使此次静坐达到标准,并不表示以后每次静坐都能达到;因此,莫沾沾自喜于或一或多次的体验,谨防形成「有所念」的过失,而障碍下次静坐的质量。

其实,这些也只是奠立「参究本心」的禅修基础而已,就连「正念」都尚未培养出来,当然谈不上「日用力」了;或许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比以前增添几分「专注力」。

第六步:下坐按摩法

当心念想要下坐时,应依照次第循序进行,切莫冒然草率;否则,将有妨下次静坐的质量,甚至可能会形成禅病而困扰一生。倘若一坐中,1.达到「欲界定」以上的境界,或2.密集禅坐期间,或3.静坐时间超过二小时以上,就要确实完成坐后的每项运动。

(一)心攀他缘:将心念释放出来而去攀执身体、声音与外境等感受。攀执外缘时,将令心境由「寂静」转入「扰动」,由细相转为粗相,让「心息」归元。此时,若觉双脚疼痛,尚不可任意放下,当暂忍些时。

- 49 -

(二)吐气开眼:

1)吐气:闭眼,做9个长吸呼。长呼时,开口吐气,同时观想身中百脉皆在放气。

2)开眼:顺逆各转眼球18圈,再慢慢张开眼睛。

(三)摇转身体:

1)摇身:左右摇身9次,再前后摇身9次。

2)转身:顺转身9圈,再逆转身9圈。由小圈转到大圈。

(四)动指松腿:

1)动指:放开结印。循环握紧、松开手掌18次。 2)松腿:将盘着的双脚慢慢放下。

(五)按摩肢体:1.摩眼点睛→2.捏揉双耳→3.搓摩鼻梁→4.推摩脸颊→5.摇转头颈→6.转摆肩头→7.推转手臂→8.按腿转脚→9.揉腹转腰。(本项动作可简略处理,但详细的动作却必须完全熟练)

(1)摩眼点睛:

1)推眼眶:弯曲食指,用指侧由内向外推摩上眼眶骨18下;再由内向外推摩下眼眶骨18下。

2)压睛明:双手同步用食指腹按压睛明穴18下。

3)刷太阳:双手同步用拳头刷摩太阳穴18下;接着,用双掌轻拍太阳穴18下。

(2)捏揉双耳:

1)搓双耳:双掌用力搓揉双耳,直至耳朵发烫为止。

2)捏耳骨:用拇指及食指捏揉耳背、耳骨、耳垂,由上而下做18下。 3)压听宫:张开嘴,耳口旁会有凹陷(即是听宫穴),配合咬动牙齿,用双手拇指按揉听宫穴18下。此法可改善听力减弱者。

(3)搓摩鼻梁:竖直食指与中指,双手同步用指腹上下轻搓鼻梁两侧,直到温热为止,小心不要摩破皮肤。患有鼻病、鼻塞、感冒者,要多做本法。

- 50 -

第一步:八式暖身法

倘若要达到优质的静坐,以及禅修中减少「禅病」的机率,坐前暖身运动万万不可省略。当然日常生活是否规律化?个人嗜好是否利益身心?这些也都是重要的一环。

我们初静坐时,全身由上至下的每个关节部位都应当是松弛舒缓的,否则紧绷的肌肉、筋骨和关节将障碍「气机」的运行,日久恐将造成气滞而发病。一般自我检验的方法,不外是肩、胸、背、胃、腹、腰、臀、腿等处是否达到松弛舒缓。倘若「八式暖身法」仍旧无法让某些部位松弛,或者练习后面的「身心松弛法」也无法完全放松,那就必须在平常勤练调身运动,诸如:礼八十八佛、正念觉拜、游泳、慢跑、健身操、瑜珈术、太极拳或一般通俗的气功;同时,也要善用中药或食补来调养身体。

一、站姿

(1)前俯弯:

1.双脚张开至最大宽度,身体向前。

2.双手十指交握,拇指相触,掌心朝身,平放在下腹前。 3.吸一口气,同步将双掌提至胸口膻中穴,掌心朝身。

4.徐徐呼一口气,同步慢慢向前弯腰,直到手指触地(无法触地时,不要强行),但拇指要保持交叉。

5.慢慢吸一口气,同步起身,双手保持交握并回放在腹前,掌心朝身。 6.呼气或换气。

7.继续从3.开始「呼弯、吸挺」,如此反复做6次~10次。 ●呼气弯腰,双手触地细分为三个目标:

?前弯时,手指触地,拇指保持交触,练习1周~2周。接着,进升下个目标。

.前弯时,双掌压地,拇指保持交触,练习1周~2周。接着,进升下个目标。

.前弯时,手肘与小臂触地,练习1周~2周。 (2)左侧弯:

1.双脚张开至最大宽度。

2.身体与头脸转向左侧,十指交握,拇指相触,掌心朝身而放在下腹前。 3.吸一口气,同步将双掌提至胸口膻中穴,掌心朝身。

4.徐徐呼一口气,同步慢慢向左身侧弯腰,直到手指接触脚掌(若无法触及时,不要强行),拇指要保持交叉。

5.慢慢吸一口气,同步起身,双手保持交握并回放在腹前,掌心朝身。

- 21 -

6.呼气,或换气。

7.继续从3.开始「吸挺、呼弯」,如此反复做6次~10次。 8.自然呼吸,朝前方转身,保持握掌置于腹前。 ●呼气左侧弯,细分为二个目标(右侧弯亦同):

?侧弯时,指尖触碰脚掌,拇指保持交叉,练习1周~2周。接着,进升下个目标。

?侧弯时,头脸贴紧膝盖,双手抱脚侧,练习1周~2周。 (3)右侧弯:

1.双脚张开至最大宽度。

2.身体与头脸转向右侧,十指交握,拇指相触,掌心朝身而放在下腹前。 3.吸一口气,同步将双掌提至胸口膻中穴,掌心朝身。

4.徐徐呼一口气,同步慢慢向右身侧弯腰,直到手指接触脚掌(若无法触及时,不要强行),拇指要保持交叉。

5.慢慢吸一口气,同步起身,双手保持交握并回放在腹前,掌心朝身。 6.呼气,或换气。

7.继续从3.开始「吸挺、呼弯」,如此反复做6次~10次。

8.自然呼吸,朝前方转身,保持握掌置于腹前。也可将双脚收回,活动膝盖,暂时站立休息一下。

※女众在生理期间,不可做左旋侧弯与右旋侧弯。 (4)左旋侧弯:

1.双脚张开至最大宽度。

2.分开双手,掌心相对,身体朝右。

3.吸一口气,搭配吸息,身体先向右后方弯腰,朝左后方转圈;转圈时,双手要高举微弯,掌心相对。

4.转至左方时,徐徐吐一口气,同步展开双手,掌心向前;身体向左侧弯腰,让右手指触碰左脚掌,头颈转向左方注视左手掌。 5.慢慢吸一口气,同步起身,保持身体朝左,双手举起。 6.接续做下一式。 (5)右旋侧弯:

1.延续前式的姿势。

2.吸一口气,搭配吸息,身体先向左后方弯腰,朝右后方转圈;转圈时,双手要高举微弯,掌心相对。

3.转至右方时,徐徐吐一口气,同步展开双手,掌心向前;身体向右侧弯腰,让左手指触碰右脚掌,头颈转向右方注视右手掌。 4.慢慢吸一口气,同步起身,保持身体朝右,双手举起。 5.继续转回第(4)式「左旋侧弯」从3.开始。 6.如此(4)→(5)反复做6次~10次。

- 22 -

7.自然呼吸,朝前方转身,收回双脚,活动膝盖,轻松站立,准备继续做下一式。

二、坐姿

※不要坐蒲团,直接平坐在地上。 (6)交臂托天:

1.坐下,双脚轻松靠拢,不要交叉互压。双手仰掌各置于大腿内侧。 2.徐徐吸一口气,双臂同步各朝左右身侧开展,掌心向下;接着,各朝头顶举臂,掌心向上;最后,十指在头顶交握。

3.徐徐吐一口气,同步将交握的双手翻掌,并尽量朝天伸直,背脊竖直,臀腿同步尽量向下坐。为了预防憋到气,可开口将气吐出来。 4.接着,吸一口气,保持高举双手,放松手臂肌肉。

5.徐徐吐一口气,同步分开双手各朝身侧放下,掌心朝身,放至腹前,仰掌各置于大腿内侧。

6.继续从2.开始,如此反复做6次~10次。

7.双掌分开,仰掌各置于大腿内侧,指头并拢,手臂放松。 (7)翘掌展臂:

1.吸一口气,同步将双手各朝身侧伸展,要翘掌,手指并拢,掌心各向身侧。

2.徐徐吐一口气,同步尽量向两侧伸直手臂,指掌尽量向内翘。

3.再吸一口气,同步运用肩头力量微收双臂。接着,徐徐吐气,同步伸直手臂,指掌尽量向内翘,掌心朝外,指头并拢。如此反复做6次~10次。 4.吸气,同步放下双臂,掌心朝下;各安放在大腿内侧,掌心朝上。接着,吐气,放松手臂。

※女众在生理期间,不可做下一个弯腰礼佛的动作。

(8)弯腰礼佛:

1.双掌分开,手指并拢,手臂放松,掌心朝下,各按握在膝盖上。 2.徐徐吸一口气,同步耸肩、翘头。

3.徐徐呼一口气,同步慢慢向前弯腰,要弯到最大极限,双手不动,耸肩而低头。为了预防憋到气,可开口将气吐出来。

4.再吸一口气,保持耸肩、翘头,同步挺起身体,头脸恢复原状。 5.继续从2.开始,如此反复做6次~10次。

- 23 -

第二步:七支盘坐法

佛教静坐的姿势实行「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即是善巧安置身体的七个部位,包括头、眼、舌、肩、背、手、足等七项,此法完全顺应人类的生理和气机等运作的自然法则。

初学静坐者,应当注意姿势的正确性,每一项均力求完美与正确,却勿草率马虎。倘若养成错误的姿势,将难以纠正,且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此,终其一生也无法调心得定;甚者,造成肢体上的后遗症,诸如:坐骨神经痛、尾椎骨刺、关节炎、驼背、肠胃功能不良??等。

一、 足腿

安置双足的方法有四种:

(1)结跏趺坐,俗称双盘,有二种坐姿。

?降魔式(又称金刚座):先将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再将左脚安放在右大腿上,让两足踵分别抵触双腿的内侧股关节,双脚掌向上仰,此式较适合右脚长者。

?吉祥式(又称莲花座):先将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再将右脚放在左大腿上,让双踵分别抵触双脚的内侧股关节,双脚掌向上仰,此式较适合左脚长者。

(2)半跏趺坐,俗称单盘,有二种坐姿。

?左脚弯曲抵住右股关节内侧,再将右脚放在左大腿上,此法易使身体偏向右侧,较适合右脚长者。

?右脚弯曲抵住左股关节内侧,再将左脚放在右大腿上,此法易使身体偏向左侧,较适合左脚长者。 (3)如意坐,俗称散盘,有二种坐姿。

先弯曲右脚而贴近左脚股关节内侧,再弯曲左脚而靠近右小腿,但不放在右腿上,双脚的腿背和膝盖尽量贴住地面。当然,也可先弯左脚,其方法同前。 (4)正襟危坐。

?此法适合脚受伤者、无法盘腿者、利用椅子静坐者,此为平常坐在椅子上的正确姿势。

?将双脚放下,接触地板上,大腿腹贴住椅子,手、头、眼、舌、背、肩皆同盘坐时一样,但背部不要靠紧椅背。

- 24 -

二、 头面

头正对前方,不偏不倚。后脑稍微向后仰,以不会压迫到后颈椎神经为佳;前颚轻轻向内收而非低头。放松脸部的肌肉,面带微笑。

三、眼睛

先睁眼正视前方,再将让眼睑放下而呈似闭还开,勿低头、勿下视,此即是俗称的「三分眼」。倘若,用此法会感到眼睛难受,或者无法静念,则应闭上双眼。反之,若易于昏沉,则应睁大眼睛平视前方,并连续做几次深长的吸气。

初学静坐者,较不易静念,可采「闭眼式」。或者用眼过甚者,以此法让眼睛真正休息一下。睁眼或闭眼,全由自己视情况而善巧运用。

「三分眼」较适合静坐已入门者运用,有助入定。行此法时,视线应定住前方,眼球不可用力向前瞪眼而要放松地向前视,眼睑自然垂下,让眼睛感受到「一线光」,但不可去下视此「一线光」。

四、口舌

紧闭双唇,唇角稍微上扬,呈微笑状;牙齿微开。舌抵上颚(即上牙龈),若有口水,则缓缓咽下。 五、肩胛

扩张胸腔,双肩平开放松,但非下垂、耸起、向后扩张。

六、背脊

将腰向前推,自然地竖直脊椎骨而不弯曲,但非用力挺直,只要腹部及胸腔不受压迫即可。

七、手掌

安置双手的方法有三种: (1)三昧印,又称法界定印。

两手心向上,让左掌压在右掌上,双手的大拇指相抵,再将相迭的双掌贴近小腹,安放在双脚踵上,最后放松双臂。 (2)弥陀印。

- 25 -

让食指与拇指相触,其余三指伸直,食指要竖立,手心向上;靠拢双掌,让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双手竖立的食指靠紧、拇指紧触。接着,将双掌向身体回缩靠拢,安放在双脚踵上,贴近小腹或肚脐。最后,放松双手上臂的肌肉。 (3)自在印。(释宗印安立)

手心向上,五指张开,双掌交叉合并,大拇指相触。接着,将交叉的双手随意闲放在双脚踵间,放松上臂,虚扩腋窝。

八、胸腹与提肛

除了前列的七支外,尚有胸、腹二腔与提肛也是非常重要的。 (1) 胸腹二腔

胸腔包含心、肺二脏,负责人体的呼吸与生机,对静坐者尤为要紧;倘若胸腔未能达到完全舒展放松,胸口未能完全开展,则一坐后,可能导致胸闷、胸痛等禅病。因此,心胸必须要放松开朗,所谓让心胸「空无一物,含包太虚」。

腹腔包含胃、膀胱二腑及子宫,对人体而言,是生命的原动力,生机的储藏库,「丹田」就在其中心。腹腔又分为上腹和下腹,中间以肚脐串接。因此,肚脐也是人体的一个生机点(穴位);肚脐口朝下者,表示肠胃功能不良,生机能较弱。上腹含容脾脏与胃腑,为人体化物熟养肌骨的工厂。俗称的「丹田」在下腹的中心点,为生机能的总仓库。上下腹放松,有助脾、胃、丹田的气机开展;尤以女性尚可调达内分泌腺,有助生理健康顺适。

(2)提肛

提肛是以三分力紧缩肛门、七分意念来感受,而非如忍粪式地紧缩肛门;其实只是微微地感觉肛门有点缩紧。提肛的用途在开展「会阴穴」,让前身「任脉」的气机易于绕过「会阴穴」,不会停滞在耻骨周围或阴部,「督脉」的气机也易于上行。提肛做得巧及搭配内守「命门穴」,将帮助气机的发动;当气机由「督」走「任」运行时,再回守「气海穴」(女众回守肚脐),可令「丹田」早日成形,充沛精气神与帮助入定。

胸腹二腔与肩头等三个部位,及稍微提肛,是静坐者经常忽略的;还有面带微笑与舌抵上颚,更是最容易忘记,连老修行也不例外。因此,一坐中,应当经常检查自己的肩、胸、腹、臀是否放松,以及提肛、微笑是否忘记。

- 26 -

●盘腿技巧有二个重点: ?慎选坐垫。坐垫的高低影响足腿的承受度,以及坐骨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当你盘腿(不论何种方式)坐妥后,膝盖要能接触到地面;倘若膝盖无法触地,则须加高坐垫,不要在旋空的膝盖下加垫。 ?不要强迫自己「双盘」而造成腿痛难耐。可以采渐进的方式慢慢适应,先由「散盘」开始,时间由分、分渐至分、分或更长,并且养成平常随时以盘腿而坐的习惯。 ?切记:静坐的目的是在调心,腿势只要让自己感到舒适就好了。倘若你能适应「双盘」,则一开始就用「双盘」也无妨。当然,最后的目标是采取「双盘」的坐姿来静坐。 〔禅修不在腿,佛法不在嘴,一切尽在清净心〕

九、拉筋练腿法

每位静坐者都会经历一段蛮长的腿痛时期,等到双脚的气机完全打通顺畅,才得以不受腿痛的困扰。因此是必要先学习一些减轻腿痛与适应双盘的方法。在此将学到三种实用的练腿技巧:1.长跪礼佛、2.躺卧曲腿、3.并腿俯身。

甲、 长跪礼佛

用站立的姿势,双脚平行张开,与肩膀同宽,弯腰、蹲跪、趴下、伸手等动作,均与平常「礼佛」时一样。所不同的是,臀部须坐在张开的双脚中间的空地上,借着坐下的力道来松弛双脚的筋脉。

刚开始做这个动作时,你的臀部当然无法完全触地,但勿过分勉强,尽力而为即可。只要经常练习,日子久了之后,自然就能做到。

本法应制定为每天的固定功课,你可选择「88佛」或某部经典为对象,每次礼拜之。最好每天早、晚均能以此法礼佛百次以上。如此,一、二个月下来,不仅对双脚有帮助;同时,也会令身体产生良好的效益。诸如:减肥、消除关节酸痛、筋骨柔软、心脉增强等。

乙、躺卧曲腿

躺在床上或地板上,脸部向上,双手各放在身体的左右两边,手掌心向下触床面或地面,头部可放在枕头上,将双脚向内弯曲,左脚在内或右脚在内均可;亦即是躺卧着身体做散盘的姿势。倘若,膝盖无法接触到地板,莫去理会,

- 27 -

只要将精神统一专注在呼吸或念佛之上,眼睛可以闭着,将肩膀、手臂、腰部、腿部及全身的肌肉完全放松。纵使睡着了,也没有关系。

维持这种姿势,直到你感受到双脚酸麻得无法忍受时,才缓缓地伸直双脚。若无法使力伸直时,可用手帮助拉直弯曲的双脚,双脚伸直后,默默地去享受酸麻的乐趣;等酸痛过后,站起来走动或躺着休息均可。

此法适合在睡觉时或躺卧时练习,每次维持的时间长短,当采取渐进的方式,由短而长,切莫过于心急或因无法忍受而放弃。

常行此法,将有利于盘腿的功力,且可令你睡得安稳舒适。当你日久工熟之后,可以单盘或双盘的方式,躺卧身体来练脚。

丙、并腿俯身

伸直双脚,靠拢站立,身体向前、向下弯腰。弯腰时,双脚不可弯曲,应用力伸直,双掌互握翻掌,配合着弯下的趋势伸向地面,尽量让手掌接触到地面。重点在于让双脚之小腿肚及腰部感到吃力和紧迫。

此法可同时配合呼吸。其方法为: 1.在站立时,深吸一口气,随着弯腰的动作,徐徐缓慢弯下;同时,慢慢地呼出体内的废气。 2.当身体完全弯下,且压迫到腹部时,你也将气完全呼出。 3.起身时,再配合缓慢的动作,慢慢吸一口气,直到站直身体后,才将气吸饱。 4.停止吸气,转为呼气、弯身,如前一样循环运作。 5.呼气及吸气的速度,应该配合身体弯下、起身的速度,以愈慢愈佳。

第三步:身心松弛法

一、打开心胸

?吸一口气时,顺随入息挺扩我的胸腔,并感受“心胸已开启”。 ?呼一口气时,随顺出息放松我的肩头、下腹和臀部,并感受“筋骨已松弛”。

(连续做10个呼吸,更多无妨)

二、酝酿喜心

?保持微笑!我正在微笑,并且让心情真的感觉欢悦,因此默念「我要喜悦」。

?要「如理作意」去专注自己的微笑,才能牵引自己的喜悦产生。 酝酿喜心必须搭配呼吸,以及同步开合胸腔。要领是专注感受“心”的喜悦,实际上会产生“心胸开朗”的明显感觉。这是透过呼吸与肢体动

- 28 -

作刻意创造出来的「喜心」,虽然不是自然产生的而且很短暂,但却对初步静坐有很大的帮助。

(连续做10个呼吸,更多无妨)

三、松弛筋骨

「松弛筋骨」,顾名思义就是要完全放松自己全身的关节、骨头、筋络,松弛到几乎不存在,此时全身的气机自然能畅通活络,体内的病毒也容易藉由毛孔、穴位、窍门(眼、耳、鼻、口、大小便处)排到体外。

(一)简易松弛法

1)简易式:将身体区分为:头面→胸腔→胃脘→腰腹→大腿→膝盖→

脚掌等七个部位。

进阶式:将身体区分为头顶、眼睛、嘴巴、喉咙、胸口、胃部(横隔部)、

腰部、肚脐、下腹(膀胱)、臀部、两阴、大腿、膝盖、小腿、脚踝、脚底等16个部位。

※初学者可先练「简易式」,熟练后,再练「进阶式」,最后练「三段松弛法」。

2)由上→下逐部松弛,如此算一轮,每次至少做三轮。

3)具体松弛法:吸一口气时,专注部位并默念部位名称。呼一口气时,

随顺呼息转向掌心专注,并且默念「松了」。每一个部位连续「吸守呼松」做3息。

4)倘若静坐中,自觉身体紧绷、沉闷、亢奋或难受,应当返回本步骤

再做,直到松弛为止。

※简易松弛法熟练后,完整的「三段松弛法」也可加以练习,让自己全身筋骨、肌肉达到整体的调达。

(二)三段松弛法

第一段、前身体位:自头顶→前额→眼鼻→前颈→胸口→胃脘→肚脐→

下腹→大腿→膝关节→小腿→脚踝→脚背→脚趾,最后专注大脚趾外侧的隐白穴。

第二段、后身体位:自头顶→后脑→枕部→后项→背胛→脊椎中间→腰

际→双臀→腿腹→膝盖窝→小腿腹→脚踵→脚底,最后专注在脚心涌泉穴。

- 29 -

第三段、侧身体位:自头侧→颈侧→肩头→上臂→肘关节→小臂→手腕

→手掌→十指,最后专注在中指的中冲穴。

※三段松弛法必须搭配「呼吸」和默念部位名称。

(三)搭配呼吸与默念

1)采惯性呼吸,闭眼比较能专注。

2)吸气,专注部位并默念名称。吐气,默念「放松」,同步放松部位

并转移专注下个部位。

3)最后,在「停止部位」上轻轻专注,连续做3个呼吸。 4)完成一段后,再换另一段。

5)最后三段全部完成,专注丹田(女性专注肚脐),连续做6个呼吸。

四、活用松弛法

(一)以坐姿行持

依照「七支坐法」的体姿坐妥,散盘、单盘、双盘择一行持。每次静坐时,先完成暖身运动,安妥坐姿,接着行持本法,让每寸筋骨确实松弛。

依「简易式」→「进阶式」→「三段式」的顺序练习。在练习「三段式」时,三段体位都要依循次第全数行持,细部参考「三段体位」与「呼吸法」行持,侧身部份松弛到双掌处,因为结手印的缘故而改为专注相触的大拇指上。

刚开始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好采渐进式,一坐中做1轮或3轮;熟练以后,可增至6轮,乃至一坐中专修本法。

本式适合健康者、静坐者;尤其可让高血压、脑神经衰弱、长期头痛(偏头痛)、晕眩头痛、气机冲顶、失眠、心悸、心神不宁、掉举散乱、情志亢奋、内分泌失调、脑震荡后遗症等症状的患者行持。

(二)以卧姿行持

实行平躺的方式,使用枕头与否均可。头脸朝上,双手各放在身侧,手掌向下覆盖,手指头自然伸开,眼睛可以闭上,莫须担忧会睡着。

依「简易式」→「进阶式」→「三段式」的顺序练习。在练习「三段式」时,三段体位都要依循次第全数行持,细部参考「三段体位」与「呼吸法」行持。

- 30 -

的:先培养内在的专注,再培养警觉于外,而后培养觉知(即是同步专注与警觉),此时「正念」会显现雏型。 ●具体的方法是: 1.先专注自己的“鼻息” 2.专注气息通过体内的感受 3.专注四肢、筋骨、脏腑、脉络传来的感受 4.专注自己的思绪、念头 5.专注突发的情绪。 ※专注的速度,由慢而快,当自己能达到“快速专注”时,也就是「正念」的显发。 ●对内身的专注、警觉与觉知,在渐次加强之后,对应外在各种境况的「正念」(警觉心)也能自然产生。实际上,只要持续地练习「静坐禅修」,日常生活的历缘对境自然会愈来愈圆融的。 5)终极目标:知晓自己的嫉心、瞋心、痴心的轻重,而让这些恶习性淡化或消匿。

(3)数息中,心思扰乱而数不好,应当明了是入息扰乱,抑或出息扰乱。

1)若为吸息急促纷扰,则起因外在恶缘。恶外缘指自己曾触犯杀生、偷盗、邪淫、两舌、恶口、绮语、妄语等或一或多的过失,因为这些恶缘会让自己入息扰乱。

除了专注数入息之外,要再加行「受持五戒」和「谨言守口」,养成「少话少欲」、「不长舌」、「不埋怨」的美德。

2)若为呼息急促纷扰,则起因内在恶缘。恶内缘指自己的恶习性:嫉贪、瞋恚、迷痴,因为这些习性过重而扰乱呼息不顺。

外缘为七,内缘有三,外恶多于内恶,当然必先净除量多的外恶,因此先数入息、后数出息。

二、随顺呼息松筋骨

将心思随顺“出息”与“数字”,同步放松全身的筋骨、肌肉、头脑,所谓的「吸静呼松」。

初始盘坐数息,行者常感入出息短促,有时尚带着“喘”;此时在“出息”上的专注力要比“入息”强,所谓「入息短,出息长」(不可刻意控制,是在持续地专注呼息与放松之下而自然形成的)。如此,呼吸自然渐进缓慢,身心也能静松下来。

- 36 -

●先让自己的出息增长,四肢、筋骨、肩臂、胸腹能够松弛,脊椎要能轻松地直立。

1)长出息:保持惯性呼吸,不改变呼吸的长短、快慢,持续专注偶数和出息,让出息自然慢慢变长。

1.先用默念偶数来抓住自己的注意力,

2.再同步注意偶数和出息, 3.最后完全专注出息。

2)松弛肢体:在专注偶数和出息时,放松自己的脑筋、肩胸、腰腹、大腿、心情,要记得保持微笑,并善巧随机挺胸并竖直脊椎,以让胸窝膻中穴的气机能通畅,如此就不会有“胸闷、胸胀”的禅病。(膻中穴是否畅通?对一位静坐数息者或练气养生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三、 无所从念为道意,有所念为罪

随顺呼息数数字时,不须刻意地专注,而是轻轻的感觉,即是「无所从念」的意思。如果「有所念」就会引生执取与忧虑,将形成“搞呼吸”、“练吐吶”,与“道”远离。

第五步:数息法(2)安住数

以“数字”来引导自己注意“呼吸”,入息出息间,将觉知安住在“数字”与“气息”上。 ●熟练「住数随气入」:全神贯注在入息的进入点→通行点→终止点,心思随顺吸息而入;吸尽后读数,心念终止在丹田处(女众在肚脐)。 ●建立「守数筋骨松」的概念,可先试练。 ●日常生活中,也要随时训练自己「专注呼吸」;尤其是心绪不稳定时,更要能记得活用数息法。

一、意着在数

- 37 -

(1) 将心思专注在“数字”上

「意着在数」或「心系在数」即是「安住数」。初学者必须以“数字”来引导自己注意“呼吸”,亦谓要让自己能够专注鼻孔的气息,必先以“专注数字”来建立基础;但非用头脑记住数字。

(2)安住数的要领

1)标准法:安住鼻孔前,先专注入息,吸尽后,在心内读奇数(不是用头脑记忆数字);自然呼出气息,呼尽后,在心内读偶数;逐次而行。此即是「一不数二,二不数一。在一数一,在二数二」。倘若初学者对此法难以行持,可先改持「方便法」一阵子,再换回此法。

2)方便法:开始吸入气息时,即读奇数,让数字与入息合并,依读数(心读而非脑记)随着入息进入;吸尽后,转为呼出气息,同时读偶数,依旧专注偶数与出息,从身内向外呼出。入息出息间,将觉知安住在“数字”与“气息”上,暂时莫管气息进入那里,由那里出去,也不要分心去在乎气息的状况,更不要分心去随顺或攀缘身痛、境扰、妄念,一味地专心觉知“数字”与“气息”。

行持“标准法”不得力者,可改行“方便法”,但终究要再回归行持“标准法”;否则,将让自己死执“数字”不舍而本末倒置。

二、断诸思诸觉

(1) 心系在数,断诸思、诸觉

思觉者:欲思觉、恚思觉、恼思觉,亲里思觉、国土思觉、不死思觉。欲求净心,入正道者,先当除却三种麤思觉,次除三种细思觉。欲、瞋、恼觉是三,名麤病;亲里、国土及不死觉是三,名细病。

初学数息依数字而安住数字,是要断除粗细的思绪,即是断除「散乱」、「妄想」、「妄念」和「杂念」等四种扰乱数息的内因。

(2)身息心常见的感受

甲、身受(指对四肢筋骨的感觉)

1)境扰:噪音(尤以人声为最)、空气、环境、气候、人事等干扰。

- 38 -

2)身痛:长期隐藏的或显露的疾病(包括四肢或脏腑方面的病痛),盘坐衍生的腿痛或坐骨痛。

3)气动:经脉内气流动而产生的刺、胀、震、紧、酸、痛、麻、痒等反应,起因穴位的通塞程度自然引起气滞或气结。

1.气结者:会有胀感、紧感、重感,带来的是痛受;日久未化解,将发展为肿瘤。

2.气滞者:会有刺感、震感、轻感,带来的是酸、麻、痒等触受;日久未化,将发展为气结。

“气结”严重于“气滞”。不论气滞或气结,由个人体质或病因的差异,会有或冷或热不定状的现象。这些都是「内气流动」,发生在体内的,称为「内动」──「外静内动」。

另有一种内气狂乱至外放而产生不规律或规律的肢体动作,称为「外动」──「内外均动」;诸如,身体晃动、手舞足蹈、拳打脚踢、离地盘旋??等。此种「外动」生起,若当事人未入定,都能感觉到;倘若入定,是全然不知的。能感知到的外动,经常会带给禅行者麻烦,必须由「真善知识」给以化导;否则倘若形成「走火」,甚至严重到「入魔」、「出窍」、「附体」,必将遗憾终生(因为禅病造成的身心现象,目前依旧是中西医感到棘手的病症),这都是不依师而自行「盲修瞎练」的果报。 不论内动或外动,“气动”本身实质上是无碍且无害的,主因当事人不明究理而自然生起畏惧、欣喜、忧虑等心绪,或先前吸收丹道、练气等的观念,导致令单纯的“气动”衍生成复杂的问题。倘若禅行者始终能专注在“方法”或“心法”上,一味地视其(气动)如幻如化,任其生而任其灭,完全不攀取、干涉,终究是安然无事的,无奈又有几位禅行者能做到呢!因此,倘若“气动”生起,还是需要有「真善知识」化解的,万般都不得马虎。

乙、息受(指对呼吸的感觉)

1)风:呼吸间感觉空气进出时,带有风的声音,鼻孔也感受得到气流。 2)喘:呼吸间感觉气流很急促,却没有风声,心肺也没有震动感,只是单纯感觉呼吸有些滞碍不顺而产生急促。

3)气:呼吸间感觉得到气流,但无声、不滞碍、不急促。

4)息:呼吸间只有微薄的气感,听不到呼吸声,也感觉不到急促的气流窜动,呼吸自然顺畅而感觉似有似无,气息很细又绵密。

丙、心受(指对心念的感觉)

- 39 -

1)妄念:“妄”字,有“虚妄”的意思。指思绪散乱无章,无以自主,甚至不自知而随顺攀缘或受其缠绕不断,通常都是漫无目标的天马行空;有时“随妄起想”而成为无法断除的绵密妄想或狂想。妄念若不立即断除,将泛滥为狂想、妄想,衍生为「欲望」,导致心思散乱不已而坐立难安。

「妄念」、「妄想」、「散乱」三者,以及「掉举」等四,同为杂乱无章或思网密布。但妄念细于妄想,妄念与妄想都具足主题性的思绪,妄想的结构扎实绵密,比较难觉并难破;妄念的结构较松弛,易于察觉并易破。当妄念或妄想被破除后,可能暂时消失,过阵子会再重整而以「杂念」的形态出现。

至于散乱与掉举,都让行者静坐中断而难以继续,倘若无法排除,必须下坐经行,不可强坐。其中「散乱」严重于「掉举」。「掉举」只是心思浮动上扬,有些心浮气躁,通常只要专注数息一阵子后,就能排除。当未能排除妄想而形成欲望,就会导致散乱,心思也会随着掉举,当然就心浮气躁了。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唯独初坐时会发生,就是坐中当气机内行到「会阴穴」或后脑部时,都可能引动淫欲或邪思,此时必将扰动得行者再次妄念纷飞,终成欲望难化;若化解不得力,当然就「前功尽弃」,是必重新另起炉灶了。

2)杂念:“杂”字,有“和杂”、“参杂”、“间杂”的意思。指思绪不散乱,成线状接续的数个念头而有主题,这些成线或成片的「念头」,却与呼吸无关,也并非在「参公案」或「看话头」,更非「思惟修」。这些「杂念」,时而现、时而隐,很容易发现;当发现时,只要「看」它一下,即会自动消失;若不消失,当加强专注,对它呵责一下,即可消除。有时「杂念」会窜起而成为「用工的方法」,有时与「方法」并行,但都不难察觉,也比较能排除。

3)念头:呈现「点」状的思绪,每一点都是个「念头」,断断续续地,念头间都有间隔,专注够强的话,将可发现念头间还有微细的「迷你」念头。此时,呼吸均转为「息相」,因此可以从气息间再数出微细的气息。

「看话头」就是「看念头」,专注每个「念头」生起的源头,定止在原处,所谓「坐断两头(前头与来头)」。若为数息,即是「止息」的阶段,此时才是开始「观呼吸」(即是「观息」)。

4)欲望:此指坐中因为「气动」或「妄念」导引而产生欲望,大都挟杂着邪贪、瞋恚、淫佚等成份,这些欲望(力道弱的称为欲念)将犹如狂风纷起,扰动得行者贪心或瞋心大发,将败坏或退失行者的法身慧命与道心。

丁、数息中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应

1)身受:境扰、身痛。 2)息受:风、喘、气。

3)心受:散乱、欲望、妄念。

- 40 -

四、 无所从念为道意,有所念为罪

在数息中,欲、恚、恼,亲里、国土、不死等思觉都是「有所念」,都是“罪”而非“道”,必须以“数字”作意对治。

第五步:数息法(3)念数

当你自然进入「念数」时,要将心思专注在“气息”,随顺吸息和呼息,数字只要轻守即可。 ●一入一出之间,心念始终先专注在“气息”上,而后读数字;而且要能做到「过失莫慌」。 ●日常生活中,也要活用「随顺呼息松筋骨」的诀窍,譬如:在紧张、烦燥、心虚、生气时。

一、吸息念数随气入

(1) 将心思专注在“气息”上

心念随着吸息进入体内,入息尽后,数奇数,轻轻守住当下的数字,再自然转为呼息。心念依旧随着气息吐出,吐尽后,数偶数,轻轻守住当下的数字,再自然吸入下口气。如此一入一出之间,心念始终先专注在“气息”上,而后读数字;息与数相依并存,刚好以“数字”来隔绝妄念的生起,这就是「知气出入」、「数息复行相随」义。

※这是由专注数字,自然转向专注鼻息,当然终极目标是时时刻刻专注在自己的气息上。

(2)念数的要领

念数必先要「安住数」,同时要随顺吸息与呼息。吸气时,要能「随气入」;呼气时,要能「筋骨松」。即是吸时心静,呼时身松,所谓完全达到「吸静呼松」的境界。而让“心静身松”的媒介,却是“气息”本身,而非“数目字”。因此,持续「念数」将会自然形成「守数」的状态。

当达到「守数」时,就是从“数字”转为“气息”的专注;此时,心(念)、(气)息自然就会相近了──数字必能自然涌现。当清晰地觉知自己的气息(是一种醒觉,而非后感)时,自然就能觉知到自己的心念(是对内的,而非外在

- 41 -

的)。这是从专注数字转为专注气息,而后能觉知到鼻息和心念;也就是进升到「守数」,自然就转进「念随息」、「随顺住」,接续修持「随息法」了。

(3)随气入的要领

1)必须要能做到「过失莫慌」,才能放下忧心而「重头来」。每位初学数息的行者,除「宿植德本」者外,都经常「不得数」──数过头或掉失数而「重头来」(不得数在「依数」和「安住数」中更为明显),几经一番挫折后,在永不气馁的耐心与毅力下,终究会克服「不得数」的障碍,而转入「念数」的境界。

何谓「过失莫慌」?“过”,指数字数过头,数超过“十”还不自知。“失”,指忘记数到哪个数。过与失,都是「不得数」的现象,造成的原因有11种之多,后面有详细的解说。

每位初学者,必先经历无数次的“过”或“失”,当进展到「念数」时,发生「不得数」的现象才会明显地降低。因此,当数息时产生“过”或“失”的现象,只要每次都重“1”开始,不气馁、不忧虑、不躁郁、不放弃,始终持续地「安住数」,终会自然达到「念数」的地步,乃至进入「守数」而圆满数息法;此时,万万不可听从“罢坐”的心念而中途断翼。

2)「念数随气入」的诀窍:之前已经熟悉专注数字的方法(即指「依数」和「安住数」)。现在进展到「念数」,依旧持续将心念专注在入息上,由鼻孔徐徐带入,而后读数字;好像将心念、吸息、数字三者绑在一起,同步带入体内。此时,心念是同时觉知入息与数字,同时“息”与“数”通过体内的感受也能不假用心轻松地觉知。

二、呼息念数筋骨松

呼息时,也要念数,但不要随气出,而是「筋骨松」。 (筋骨松与松筋骨的差别:“筋骨松”是指筋骨与四肢随着气息呼尽而同步松弛,注意力是放在呼息上,亦即数字、呼息、筋骨三者同步完成。“松筋骨”,则是以松弛筋骨为主,将呼气用做松弛筋骨的工具,是有心刻意达成的。“筋骨松”只有在数字、呼息、筋骨三者一体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我们刚开始数息时的「身心松弛法」和「随顺呼息松筋骨」是在做松弛筋骨的工作,此法可用做平常身心突遭急变而失去安稳时的调理良药。)

吸息念数,心念自然就安静下来。呼息时,心念要专注呼息和数字,同时藉由呼气松弛全身的筋骨与脑筋;尤其是下腹、横隔、腰臀、胸口、肩臂等部位。

- 42 -

当进展到「念数」时,将会在专注呼息和偶数中,又能同步感受到身心的松弛。亦即是在数偶数与安住呼息时,很自然地感受到肢体、心情是松弛而安详的;同时气息、数字愈来愈合一而清晰。倘若没有这些感觉或是流失掉,你必须再回到「安住数」的步骤重做,甚至也有可能回头去做「身心松弛法」。

三、数息复行相随

「随气入」是将心念专注在气息的进入点→通行点→终止点,当外气吸尽后,自然显现奇数字。

接着,从“终止点”呼出,心思也同步「随气出」,反向由终止点→通行点→出口点。在「随气出」时,同步自然感觉身心的松弛;或者立即放下身心所传来的任何讯息,包括妄想、妄念、杂念,或酸、痛、麻、痒,或冷、热、轻、重。最重要的是对外在环境的状况,必须维持不去注意、不作响应,始终将心思向内专注。

四、无所从念为道意,有所念为罪

在数息中,欲、恚、恼,亲里、国土、不死等思绪都是「有所念」,都是“罪”而非“道”,必须以“数字”作意对治。

第五步:数息法(4)守数

一、莫急莫弃守数息

(1)何谓「守数」?

所谓「守数」,就是无须很用心地专注数字,而数字自然涌现出来,很容易地转为注意“鼻息”。虽然轻松地在觉受鼻息,并没有在数数字,数字却存在着,形成一种「不数而数」的现象。

初学者在「依数」而「安住数」时,并非就能一帆风顺地守住数字,反倒是经常会被境扰、身痛与妄念障碍,或多或一地随时出现,扰动得行者经常「不得数」。然而,只要始终保持「莫慌而重头来」与「莫急莫弃」的原则,一直行持「安住数」而「念数随气入」与「念数筋骨松」,不论得、失、难、易,自然熟能生巧而后水到渠成似地能守住数字与鼻息了。

- 43 -

(2)住数守窍莫安头

行者一直「安住数」,始终「念数随气入」与「念数筋骨松」,自然会将注意力转向身体的某个部位──俗称为「窍穴」,例如:脑内、百会穴、眉心、鼻头、胸口、肚脐、丹田、会阴穴等。这些窍穴因时因人而在安住上是有所不同的,并非每个穴窍都能随意守住。

数息行者,正当吸息时,心念安住数字而随气入,其窍穴是由“鼻孔”经过“气管”,止于“胸口(膻中穴)”;男性则再经过“胃部(中脘穴)”、“肚脐(神阙穴)”,止于“腹部(气海穴)”。

【实际做法】是将心念守住“奇数”与“入息”,由“鼻孔”开始,一路专注下去而停于终点窍穴;气进入到那里,就到那里,不须去延长或阻挡。正当转为呼息时,心念依旧守住“偶数”与“出息”,随着呼息反方向而一路出去,此时只能用一半的心念,另一半心念反而要随呼息而松弛筋骨、脑神经与心情。──这是「住数松筋骨」的方法。

如此,入息若为“一分心力”,出息就须增强为“二分心力”,重点在增强对呼息的专注力,契合释尊所说的「入息短,出息长」的特点。

然而,当数息形成「念数」后,自然会产生「守窍」的状况,此时就要小心出偏了。因为要依止数字对治散乱的思绪,所以必须安住数字,有人就将数字记忆到脑里,以免忘记;如此坐着记忆数字,徒增脑神经的负荷,不但无法松弛,反而造成头痛、头胀、太阳穴胀刺等反效果。若未能放弃记数字,日久将产生脑部方面的禅病,所以说「住数守窍莫安头」。其实,倘若行者在数息中,刻意地去执死某个窍穴,久守之后,仍旧会出状况的。在此所谓的“守窍”,是随顺气息的进出而暂时安住而已,并非如丹道家死守窍穴。

(3)数字妄念并行起

学数息不外乎要「避乱意、断诸思觉」,乱意即是散乱,诸思觉即是妄想、妄念、杂念等,这些都是「心」、「念」的显发作用,亦是「识蕴」的作用。然而,心念(识蕴)不会单独显发的,必是攀附外境或身体而生起的(所谓「缘境生心」,既是正当对应外境时而「依境生心」);实则心识与境、身始终是息息相关的。综观而解,似乎心识作用是由外境或身体引发的,其实不然!若自心对应境与身毫无任何觉受,纵使境在当前亦无所感,譬如入定或熟睡。(入定中,虽然自感超凡脱俗,全无境、身与息的觉知而无境亦无身,其实依旧是身历其境,肉体好端端地坐在这个空间内。)

倘若心识在“依他境缘自心”时而能不随生,境、身的存在与否就无关紧要了。真正要处理的是本身的心识,而非外境或身体,外境与身体四大只是在尚未能「心念不生」前,影响心识的旁因而已;虽是旁因,却是与生俱来而

- 44 -

形影不离的。每位初学的行者都将与“依他缘自”而起的妄念缠斗一阵子,修持数息一阵子后,身体、心念与数字、气息几乎达到契合统一时,妄念、杂念还是会时而出现的。因此,对妄念或杂念莫须太在意,却要保持警觉而不形成妄念纷飞。

行者经过「念数」的修习后,身心将会安静下来,对生理、气息与心念的专注力也会增强,「不得数」的频率也会降低。此时,妄念纵使窜生,不但能觉察到,也不会与它攀缠,不再如前昔在意,因此妄念与数字会并行而形成两条无交集的并行线。产生这种现象以后,倘若放纵而不化解,久行之下,将再演变为两种情况:

?妄念强过数息而再「失念」──「不得数」。

?昏沉取代妄念与数息,时久不自知,比起「不得数」还更严重。

三、 得失轮转莫忧虑

对数息的绩效,虽然时而得、时而失地轮转不已,但要能莫慌、莫急、莫弃、莫忧、莫虑。

●如何确实达到?必须先了解干扰数息的因素有那些?具体可行的排除法?

(1)不得数的因素。(不得数即是失念,失去数息念,或称遗失方法。) 数息时,常会不得数,加总释尊在《大安般守意经》的开示共有十一项原因:

1)失本意:虽然安住在数字上,仍须自警不可喜贪顺缓的气息或得力的工夫,当谨记:息入虽为“有”,却是“暂时有”,已入身的气息必再呼出──留不住呀!所以是「息,出亦灭、入亦灭」,始终都是执取不着的,纵令不念无常,其原本就「无常」,万般都留不住的。「失本意」即是因为失察而不经意地去执取气息的顺适、细缓,或攀求用工得力,或喜乐身心的安静??等,全然忘却修持的要领。(「失本意」不是「失念」,而是造成失念的原因之一。)

2)意有所念:所念的又为何物呢?不外乎是疑惑数息法是否有效呀!担忧数不好或挫折感很重呀!随顺外境或思绪迁流不止呀!搞呼吸、练丹田呀!喜贪静态或顺势呀!??等等与“方法”无关的意念。

3)罪到:任由妄念纷飞而不去制止,或执住「有所念」,这些都是「罪到」。

4)计较生死:正当数息时,却攀念「生死事」,患生患死的,或念生念死的,却将数息事忘却掉。

5)方法不得力:尚未熟悉数息的方法,还不会活用,抓不到诀窍。如此,应当与善知识保持经常性的请益,确实了解。

6)不精进:放纵自己的情绪或喜恶,随兴修持;或杂修数息──有时数息、有时念佛,更甚者,有时还持咒,所谓崇尚「禅净密三修」。有人修持数

- 4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h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