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词
更新时间:2024-02-19 01:1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七夕诗词
七夕诗词
1、七夕 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2、七夕赋咏成篇 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
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3、七夕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4、七夕曹松
1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5、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鹊桥仙 (七夕) 卢炳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
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
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
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2
7、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8、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七夕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10、七夕(乐府诗)
3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七夕 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2、七夕赋咏成篇 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
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3、七夕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4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4、七夕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5、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鹊桥仙 (七夕) 卢炳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
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
5
篇二:唐代七夕诗
唐代七夕诗主要内容:1、七夕乞巧的习俗,活动内容丰富,民众的参与热情高,有穿针乞巧、蛛丝卜巧等。(民俗性)
如崔颢《七夕》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如王仁裕《开元天宝逸事》云:“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2、对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的歌咏, 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别多聚少的的漫长离恨和一年一度始得一夕相会的片刻欢愉,引发了无数诗人深切的同情。(颂扬性)
如白居易《七夕》云“: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诗人立意双星相会时必有久别重逢的欢情和哭诉不尽的的离恨,欢情与离恨的交织,既相反相成,又增添了情真意切的艺术魅力。
3、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远游求仕的艰辛、时局动荡的扰攘和背井离乡的痛苦,砥砺了诗人们的灵魂和情感,从而使他们以七夕节俗和牛女故事为触媒创作出来的诗篇,视野更为开阔内涵也更为丰富。(思辨性)
如孟浩然《他乡七夕》云:“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4、从对牛女怨别的同情和七夕乞巧的同趣转为对二者的批判。(批判性)
如杜甫《牵牛织女》云:“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诗人摈弃众诗家爱情咏叹的老调,转而注重耕织,强调机杼,借助于对传统节俗的反思和批判,阐释并宣扬了儒家的伦常规范,反映了一代诗圣忧国忧民、务求实效的现实主义精神。
5、对宇宙意识的体现和流露。(思辨性)
如刘禹锡《七夕二首》云:“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6、关注自身的生活和感受,利用七夕题材寄托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时代性与爱国性) 如李商隐的《七夕》云:“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既可以认为对七夕的珍视,也可看作为一种嘲讽,为了一度来,就得付出无期别的代价。
卢殷的《七夕》云:“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吐露了对死别的揪心之痛。”
李商隐的《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写焦点转向自身的际遇。
宋代七夕词的主要内容:1、对七夕乞巧民俗的描写。(民俗性)
如京锉《满江红·壬子年成都七夕》“见几多,结彩拜楼前,穿针女”、辛弃疾《绿头鸭·七夕》“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以及张先《菩萨蛮.七夕》“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
2、反对乞巧(批判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如郭应祥在《鹊桥仙·七夕》一词中说:“罗花列果,拈针弄线,等是纷纷儿戏。巧人自少拙人多,那牛女,何曾管你”,认为世人的乞巧都是儿戏,牛女没有心思理会。这是从
推理的角度说明乞巧无用。
(2)如赵长卿《菩萨蛮·七夕》“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对人世间尔虞我诈的世风的批判。
把“巧”视为带有贬义色彩的机巧、投机取巧之巧,而不是技艺、心灵手巧之巧,进而进行批判。
(3)如京镗《好事近·次卢嘈国华七夕韵》“不须乞巧拜中庭,枉共天孙悦。且信平生拙极,耐岁寒霜雪”。京镗青年时代满怀报国热情为国效力,性格刚直,不馁权贵,官拜左相,亦“不变其素守,于国事漫无所可否,但奉行胃风旨而矣”他的这首七夕词正是通过对巧拙进行哲理的思辨,在批判机巧之风的同时,主张应当回归内心的拙朴与率真,对
自己的一生自我解嘲,抒发自己在时代压抑下的人生苦闷。这是对巧和拙进行哲理的反思,抑巧扬拙。
3、描绘七夕传说。(颂扬性)
如杨无咎《雨中花·七夕》:“乘鹤缑山, 浮槎银汉, 尚想风流”
吴文英《诉衷情·七夕》:“西风吹鹤到人间, 月凉满缑山。银汉万里秋浪, 客槎远” 更多的是描写牛女爱情故事。
一是对牛女相思别离之痛的同情。
如如张先《菩萨蛮·七夕》,陈东《西江月·七夕》, 辛弃疾《绿头鸭·七夕》, 李弥 逊《花心动·七夕》等, 咏牛女七夕之会, 结合世态人情, 慨叹人间有情人的分离之悲。 二是对牛女亘古如一爱情神话的赞美。代表作是秦观的《鹊桥仙》。上片写相见之欢, 下片以议论结尾, 翻出新意, 揭示天上人间男女爱情的真谛。 4、将典故的新意义引入词中(思辨性)
如苏轼《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用其表达思乡之念。黄庭坚的《鹊桥仙·次东坡七夕韵》“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通过此典表达归隐之意,意义更延伸了一层。苏轼《渔家傲·七夕》词中通过“清光长送人归去”一句,表露了词人心中暗藏着的“归去”之志,薛瑞生将此词列入“乌台诗案”之前,这说明早在彼时诗人已存“归去”之想。
5、抒发词人的爱国情感。(爱国性、时代性)
如李清照的《行香子》,抒写的是个体在七夕时节的感受,把自己与丈夫身处异地、远隔千里的别恨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编织在一起,而这种情绪与当时广大人民丧乱流离的普遍情绪联系在一起,折射出时代衰微的风云气息;后来随着南宋国势更趋砧危,陈东、辛弃疾等的七夕词则代表了冷酷现实中群体的悲痛,是七夕主题的横向开拓,染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篇三:七夕诗词选
七夕诗词选
七夕夜女歌(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秋夕(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正在阅读:
七夕词02-19
报刊编辑学思考题09-23
一位老人的思念和回忆作文300字06-26
秋天的变化作文400字07-04
析胎儿权益的民法保护06-30
专业学位申请系统操作说明(申请人)05-08
《特殊的电话号码》教案03-08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单位)范本07-27
2015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04-19
地震教学设计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