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金奖作品

更新时间:2024-04-26 09: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金奖作品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金奖作品 生活四章

日子,总是要过的。人总是要在不断迁徙的生活中有些变化,生活,像一张网,如心之千千结,其中蕴含了春播、秋收、夏放、冬藏。一些也许不应该发生某些的事物,也会凑在一起享受生活,过日子,有春的姹紫嫣红、夏的激情奔放、秋的恬淡冷静、冬的思考与探索,这其中,就包含着共和国60年的脚印…… 第一章 春书

因春挥笔书胸臆。我把春和书连在一起。70年代初期,第一眼看到的书,是上世纪爸妈用枕巾包裹的语文和算术。

孩子,你明天就要上学了。爸妈只一句教诲就忙别的了。临春时节开学,我5岁,学的第一节课是语文:毛主席万岁;学的第二节课是算术:1加1等于2。每天上完一页书,我就用手从书角卷起,慢慢的两本书就不成形了,到放假,连书毛也没有影儿了。

1985年,考到省城读书,一下子发了19本书。不过,再也没有用过书包。搂着书放到床头,上啥课拿啥书。那时,我特别爱看书,也特别爱惜书。沐春陶冶情操,读书洗心清脑,呼吸新鲜的春光,非常惬意。

现在,有了书房,靠墙的书架排满了书。虽然儿子经常向我推荐电子书,但我还是愿意到书店去,淘几本自己喜欢的带回来。 第二章 夏车

中学时代,骑着单车,永久牌的,到杉木林读书,不用下车,一片腿,坐后座,俩脚一支,伏座读书。一垫脚,就可打道回府。

我们家和车有缘。1973年以前,爸爸拉板车,据说,东家借西家凑,买了辆板车,有时一趟活,来回需要好多天,用双脚踩出300多华里。后来,爸爸开上了小江淮,成了当时县城里第一批驾驶员。再后来,爸爸不停换车:小江淮、罗马布切奇、大江淮、大黄河,到当时他所在单位唯一的一辆小车,飞虎牌小货车。

1992年,我想要部好一点的车子接新娘子,排队将近一个月才有机会,当时全县才两部桑塔纳。

今夏,我拿出了积蓄买了辆斯柯达,停在机关大院,望着它,我想起了当年的伏尔加,想起了开了一辈子车的爸爸。 第三章 秋桥

只要在秋,就能想起疼我爱我的外婆。幼年,我和外婆就在涡河的一个小叉叉上,一个被称为渡口的地方摆渡,其实渡口旁边有座木桥。

只要下雨,那座千疮百孔的木桥,肯定遭受灭顶之灾。即便天朗气清,好多老人和孩子也是坐船。

1976年,我上初中了,木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带有栏杆的水泥桥,连架车、拖拉机、甚至大汽车都能过了。

好多年后,旧地重游,我发现那水泥桥旁边多了个伙伴,当时人们称之为双桥,一条东去,一个西来,桥上车水马龙。见到儿时玩伴,他现在高速公路的收费员,伙伴告诉我,再也看不到当年的风景了,中央财政拨付了14个亿的资金专门治理涡河。是啊,秋风和煦,恬淡平静。桥上车多了,人少了,我心里也在祝福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第四章 冬房

当年,爸妈用几个藤编的煤筐,在板车棚里把我和全部家当圈起来,成了小屋。小屋的旁边是个很大的花园,爸妈出门拉车,我每天就和邻居在一起,听故事,学象棋,采草药,

捉迷藏……

一段日子过后,爸妈每天下班拉一车土,慢慢的我们在坑边有了一间土房,慢慢的我们又有了一间砖房,旁边还多了一小间我的小屋,那时被叫做防震庵子。直到改革开放,那三间屋才重新翻盖成了一体。

有儿子那年,我们家盖了个两层小楼。去冬,在市里又买了一套房子……

闲时,我总是有一种冲动,喜欢用文字来表达一种成就,一种个体在社会大发展中的成就,我想,千千万万个人应感同身受吧。 女孩和她的故事

女孩一出生,就注定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首先,她出生在她的国度;其次,她和她的生日,是同一天。

女孩的一声啼哭,沙哑而洪亮,像个男孩子。

很多叔叔阿姨前来祝贺,他们为这个小生命喝彩的同时,还会夸赞女孩的母亲,为她选择了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降临人间。

正因为这样,女孩那像极了男孩子的名字,和她有关。

正因为这样,女孩在每一次自我介绍时候,习惯地说上自己名字的来源。

正因为这样,女孩在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会挺直胸膛,比任何小朋友都有激情,特别是当老师指着黑板上她的旗帜和徽章的时候,女孩想,自己和它们的关系,比其他小朋友都会接近!

正因为这样,女孩在每次升旗的时候都会把那首代表她的歌唱到最大声,虽然她的嗓音不怎么动听。 ……

女孩的成长路上,和她有关的记忆,总会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11岁的春天,女孩第一次来到北京,在清晨的天安门广场,用她小小的身躯冲破一道道人墙,站在了看升旗队伍的最前方,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她又激动起来了,甚至有些发抖。感觉离她好近,仿佛能触摸到她的呼吸。

那时候,彩绘在公交车上的新北京新奥运标志,穿梭在北京大街小巷,也深深吸引着女孩的眼睛,她开始,爱上了这座城市。

11岁的夏天,女孩和爸爸妈妈一起熬夜看申奥,家里突然停电,爸爸又扭开了收音机,终于等到了萨马兰奇的那声北京。在黑暗中,女孩欢呼雀跃,竟从床上跃下,幸好那床不高……从那时起,考上北京的大学,做一名奥运会志愿者成为了她的梦想。

11岁的夏末,女孩升入市里最好的初中,那年冬天,她写信给校长,要求做一名每周一早晨都出现在操场升旗仪式上的护旗手。却很不幸的得到校长的安慰——升旗手和护旗手都是男生,而且是初二,你要好好学习。

好吧,那就好好学习,女孩一直接受着这样的教育——好好学习是爱她的最好表达。女孩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考上了市里最好的初中,然后是市里最好的高中。为了她,也为了那个梦。

女孩是个乖孩子,一直很谦逊,但也曾经在高中的政治课上跟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为了力挺她的前途,她的制度……

别人都说女孩是个很红的孩子,女孩想了想,说,是因为自己出生的日子吧,她认为,那应该是让她与众不同的原因。

17岁的夏天,女孩来到了北京,在一所团中央直属的高校读大学。但是,圆梦不太完美。由于太重视奥运场馆志愿者的选拔而在面试官前紧张的发抖,18岁的夏天,女孩只能作为一名奥运城市志愿者,地铁站的客流量很大,工作很忙,每次回学校,她都嗓子沙哑、腰酸背痛。因为她有一个习惯——站起来微笑着回答问路和咨询,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h3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