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提纲

更新时间:2024-01-14 08: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讲 课 提 纲 (2010年10月) 一、宜城的基本情况

宜城位于鄂西北部,汉水中游,版土面积2115平方公里,辖11个镇(办、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8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 宜城名片:(新)楚国鼎盛时期的都城、辞赋文学鼻祖宋玉的家乡、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旧):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殉国地、国际铁人三项赛举办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县市。

宜城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科普示范市、基础教育先进市、民政工作先进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市),全省平安县市,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大县,全省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先进县市,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襄樊目标考核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特点

可以概括为“三个相对有利,两个明显不足”。 “三个相对有利”即: 农业基础条件较好。有耕地面积76万亩,土质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沛,是全国较早的“吨粮田”、“双百棉”市。2008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大县。

交通区位比较便利。境内有焦柳铁路、襄荆高速、207国道、汉江水道,距襄樊机场仅40多公里。

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宜城历史悠久,文化厚积,楚汉文化、三国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一城:楚皇城;二址:宜城郭家岗遗址,宜城胡岗遗址;三台:郾子台,倒马台,杜康台;四水:汉江,蛮河,百里长渠,鲤鱼湖;五物:铜敦,铜盏,铜盖豆,玉人,铜瓶;六艺:赶飞蛾,“大象舞”,宜城兰花筒,宜城花鼓,楚康王与拔河运动,伍子胥与攻皇城游戏;七迹:宋玉故里,张自忠将军殉国处,冠盖里,善谑驿与淳于髡墓,庞居洞,朝阳寺,石圣山;八景:龙潭春涨,西刹钟声,东郊柳色,北陇农歌,云水秋澄,龙潭渔火,苏湖渔唱,赤山夕照;九酒:略;十王: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楚灵王,楚平王,楚昭王;十二个名人:宋玉,王逸,马良,马谡,向朗,向宠,段成式,邱瑜,王万芳,觉先上人,胡天经,张自忠;十五句成语典故:略;二十道典故菜:略) “两个明显不足”即:

资源比较单一,除了农业几乎没有其他大宗资源。各种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品种不多,储量不大,品位不高。

工业起步晚、基础差。过去长期以农业为主,除三家“三线”国有工业企业外,再没有其他较大工业企业,直到1999年引进燕京啤酒公司,工业经济才开始有所改观。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宜城的发展目标、工作布局和工作保障

1、“两翻番一冲刺”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宜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分析宜城发展的现状、近十年来的发展历史、最近几年的发展势头、今后几年发展的机遇,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两翻番一冲刺”的奋斗目标(经过艰苦努力,三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四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奋力冲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20强),

3、“五个围绕”的工作布局:一切围绕经济干,经济围绕工业干,工业围绕项目干,项目围绕招商干,招商围绕环境干(一)一切围绕经济干。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坚决反对干扰中心、冲淡中心、游离中心的行为。真正把政府的资源、党建的优势、干部的精力向经济工作集中,做到抓经济工作不摇摆、不懈怠、不折腾。(二)经济围绕工业干。牢固树立“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始终把工业作为要务中的要务、重点中的重点、

中心中的中心来抓,集中领导、集中精力、集中政策、集中资源,拼全力发展工业经济。工业化是我们无法逾越的阶段,必须补上工业化这堂课。我们应当知道,农业经济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工业。如果分别对农业、工业各投入1万元的话,那农业产生的GDP是0.7万元,而工业产生的GDP要达到3万元。我们还应当知道,工业化反映的是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对劳动力、资金、土地、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从而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相对集聚和滚动扩张,为三产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据测算,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将带动就业0.73个百分点,提高城市化率0.35个百分点。(三)工业围绕项目干。始终把项目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把项目建设作为决定宜城未来的重中之重。坚持做到只要不污染环境,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项目不分大小,产业不分轻重,能做多大做多大,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先把总量做大,先把总量这个主要矛盾解决好,做到服务企业盘活存量,项目建设引发增量,存量加增量扩张经济总量。同时,抢抓扩大内需机遇,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四)项目围绕招商干。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金钥匙”、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动机”,要求广大干部放开步子、放开思路、放开政策、放开胆子,通过敲门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提高招商层次和成效,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招真商的浓厚氛围。(五)招商围绕环境干。始终把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命线”,着力打造宜城的“环境洼地”。

4、“三个贯穿始终”的工作保障:坚持用实绩考核的办法,把调动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贯穿于跨越式发展的始终;坚持用制度机制建设的办法,把凝聚全市上下谋发展、干发展的合力贯穿于跨越式发展的始终;坚持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把做好事关全局的关键工作贯穿于跨越式发展的始终),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变。 四、近几年宜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几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宜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各项工作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五个新)

一是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与2007年我市换届时 相比,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 %,达到8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8%,达到2.7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6%,达到44.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由81家增加到151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9家增加到22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3.4%,达到103亿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8.5 %,达到5742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8%,达到102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2 %,达到606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2.4:37.7:29.9变为26.9:45.8:27.3。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位中一年进了14位,由2008年的41位进到27位。

同时,抓住国家扩内需和保增长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过去我们很多想干而没有能力去干的事情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目前,投资18亿元的雅口航电枢纽、投资2亿元的207国道市区段西移、投资4亿元的蛮河堤防整治等一批大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民生问题有了新改善。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先后投入10多亿元,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电、路、气、院、校、居、保(障)等民生问题,缓解了广大群众的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保障难,使群众共享了发展成果。2007年,在襄樊各县(市)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城乡主要交通干道基本改造一遍。全部建有村级活动室和甲级卫生室、全部解决了61所寄宿制学校的吃饭、饮开水、入厕“三难”问题,基本解决了8万多群众吃水不安全问题。全市95.6%的农民参加了新农合,95%的农村五保得到了集中供养,城市低收入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

三是城乡面貌有了新变化。三年投入3个多亿,先后完成了楚都大道延伸段、中华大道延

伸等29项城市重点工程,绿化美化了六条城市大道,改造了40公里的城区下水管网,建设了六个大型住宅小区,启动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配套完善了宜城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建设雷河·大雁工业园区思路,启动了雷雁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区、开发区一体化进程。今年以来,又开工了四星级大酒店、光彩大市场、

新汽车客运站等一批项目全面加快建设速度。

城区面积扩大了5平方公里, 达到近2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5%。同时,整合支农资金8000多万元,区域推进襄南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宜城片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力实施集镇面貌整治工程和一镇一村“清洁家园”活动,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社会管理有了新突破。以创建“平安县市”为抓手,严厉整肃政法队伍,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了三级综治维稳联动中心,搭建了综治维稳、信访接待、便民服务“三心合一”的基层工作平台,实现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警务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加大人防技防投入力度,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活动,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以处置突发性事件为重点,突出解决信访积案,有效化解公共危机,信访稳定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截止目前,全市赴京、赴省、赴襄樊上访批次、人次均呈大幅度下降态势。与此同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民族宗教、土地管理等几项基本国策和“一票否决”的关键事项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是党的建设有了新起色。先后建立健全了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碰头会制度,市委常委会工作制度,市“四大家”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市“四大家”领导独立分工、重点工作打通分工制度,市“四大家”领导包保乡镇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机制,搭建了沟通、解决问题的平台,增强了工作协调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出台了实施“三优一统”工程、系统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在洪湖召开的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上,宜城作了典型发言,在襄樊市召开的基层组织建设会上,宜城也介绍了经验。全面实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八项制度,着力解决玩性大、“拖劲”大、“眼眶”大、借口多、标准低等问题,促进了干部作风好转,提升了服务水平,改善了发展环境。与此同时,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关键事项又有新的突破,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继续在襄樊保持领先水平,其它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

成75亿元,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42.2%;税收收入1.45亿元,增长47%,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规模工业总产值115.7亿元,增长74%;规模工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增长58%;外贸出口5400万美元,增长37%;工业用电同比增长22.85%;新增工业用地1100多亩;新增贷款余额5.9亿元,增长18.4%;新增存款余额8.1亿元,增长12.4%。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呈快速增长态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同时也出现了以往没有的一些新变化和新特征。

一是经济总量的做大给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今年以来,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相对容易了一些,究其原因,一方面经过这几年的招商实践,我们经验更加丰富,套路更加熟悉,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另一方面,过去我们什么结构都没有,这几年通过招商引资,逐步形成了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几个主导产业,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企业关联度、产业集聚度逐步提高,我们围绕产业聚集抓招商的措施更具体,企业进入的成本更低,企业之间的联络和推介力度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好。1-9月,全市有12个项目竣工投产,投资总额15.4亿元;有27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投资总额26.4亿元;有16个项目签订合同,投资总额61.3亿元。以上三类项目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有18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有22个。从这些项目看,大企业大项目逐步向纺织、化工、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业聚集的趋势很明显。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0503户,同比增加813户;各类企业1819户,同比增加59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52家,同比新增41家,年底达到180家,问题不大。

二是产业的聚集初步展现了一些新的变化。2009年以前,我们抓招商、上项目、干工业,可以说是逮着什么要什么,但从今年开始,这个情况有些变化,逐渐向纺织、化工、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机械制造业等行业聚集,且大企业大项目越来越多。今年以来,纺织板块先后有鸿海纺织、07服饰、红升棉业、天舒纺织、云锦织造、富亿服饰、天王服饰、雅丽家纺、森语纺织等一批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开工建设,投资总额达25亿元;楚风纺织、国杰纺织、丹飞制衣、专业印染等一批企业已签订投资合同或意向性协议,年底即可新增35万锭的纺织能力,加上存量,很快会过50万锭;两年内纺织企业达到30家,产值突破百亿元把握很大。化工板块先后有大为磷化、新楚钟磷化、龙祥磷化、诺鑫化工、雪龙浆粕、共同药业、东方鑫鑫、普星特试剂、红飞生物、水泥助磨剂等一批投资过5000万元的企业开工建设,投资总额达25亿元;阿泰克糖化工、旭日精细化工、诚鑫化工等一批企业已签订投资合同或意向性协议,加上目前的存量化工企业,两年内化工企业达到30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也没有多大问题。食品加工板块先后有襄大冷鲜肉、上海大山合集团、宇帆面粉、万利香菇、康发食品、津南德调味品、万锦蔬菜、海红蔬菜、楚谷香粮油、美加旺食品、港宜食品等一批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开工建设,投资总额达22亿元。目前在谈的食品加工项目还有大山香菇系列产品加工、木本油

料加工、玉米深加工、万吨基酒等,加上目前的存量食品加工企业,两年内食品加工企业达到60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也是大有希望的。机械制造板块有奥德车桥、汽车半轴、汽车低压线束、万洋通用机械、银轮冷却模块、富亿农机、万盟异型钢材加工、华建提送泵等一批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开工建设。目前,我们还有朝工机械、汇丰车桥、显德汽配、厢式半挂车、智能电梯、玻璃幕墙等一批项目,正在跟踪洽谈,年内至少还能签约10个机械类加工项目。有了这些机械加工项目,我市轻重工业倒挂的现状将有一些改变,加工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将逐渐加大。

同时,由于我们长时间在外抓招商,我们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上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今年,我们按照差异化管理的办法,要求每个镇(办)按照工业化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确定和启动一个特色产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鄢城办事处引进湖北现代名优花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在207国道沿线种植花卉苗木;孔湾镇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宜城万锦实业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郑集镇依托楚台食品公司这个龙头,计划新增肉鸭养殖基地100个,年养殖规模达到300万只以上。

三是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县域经济是块状经济,需要龙头企业来支撑。2009年,我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燕京啤酒、大山现代、楚天化

纤、雅新家纺等24家。今年上半年,产值过亿元企业有17家,年底预计将达到34家,净增10家以上。过去我市的企业是燕京啤酒一家独大,如今销售收入超过燕京啤酒的有东方、金源、襄大、葛洲坝水泥、襄樊大山、诺鑫生物等13家企业,其中,东方、金源、襄大、天鑫、葛洲坝水泥等5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已达到5亿元以上。随着骨干龙头企业的快速崛起,其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市纺织、化工、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分别网络企业53家、30家和16家,数量占规模工业总数的65%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0%以上;襄大冷鲜肉项目的建设,带动我市发展万头养猪场11家,年出栏生猪150万头以上;楚台食品利用合同养殖,带动农户发展养鸭500万只以上。

四是经济发展的外向型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的是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与内生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招来的主要是外来企业、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去年我市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企业33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仍完成外贸出口5742万美元,同比增长9.2%。预计年底出口企业将达到40家以上,外贸出口将突破9000万美元,有望进入湖北省前三强。

五是财政解套松绑状况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县域经

济最突出的是财政,最难的也是财政。我市是农业大市,过去税源较少,是典型的“吃饭财政”。2007年、2008年、2009年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73亿元、2.17亿元和2.78亿元。今年1—9月,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42.2%;税收收入1.45亿元,增长47%,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预算收入比重也由以前的38%提高到54%。照目前态势,年底达到3.6亿元,应该没有问题;明年实现5亿元的目标,也是大有希望的。

五、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宜城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我市科学跨越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刻把握宜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后危机时代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特点,以及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认真理清基本思路,精心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加快前进步伐。

(一)发展阶段

今后五年宜城将进入一个“甩掉包袱、轻装上阵,依托襄

樊、整合资源,立足开放、突出工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发展定位上要更加突出一个“快”字,继续谋求在总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变。

(二)发展原则

贯彻上述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必须更加注重拓展视野、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空间定位与布局、更加注重关注民生、更加注重产业关联性,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原则:

1、坚持跨越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保持经济稳定

增长。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

2、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强化统筹协调理念,更加注重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

3、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共享发展。把民生建设作为“十二五”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富民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5、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引领产业升级,实现创新与转型的有机统一。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

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30%;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35%;外贸出口突破2亿美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GDP占襄樊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7.5%提高到9%。

(四)发展重点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四个百亿产业。 一是纺织产业。在已形成的50万锭的纺织能力基础上,

以裕源达印染、楚风纺织、雅丽家纺等重点企业为依托,以产品高端化、品牌化为突破口,在产业链条上横向加粗,纵向拉长,逐步形成棉花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巾、被)产业链条,真正形成产业集群。到2015年,棉纺能力达到100万锭,床上用品产量达到1000万套,毛巾产量突破1亿条,服装达到500万套(件),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二是食品加工产业。以襄大农牧、天鑫油脂、大山合集团、楚谷香粮油等企业为龙头,以规模化、品牌化为突破口,打造100亿、10亿元集团(企业)。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三是化工产业。依托新东方、金源、新楚钟、诺鑫生物、雪龙集团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四是机械制造产业。以银轮机械、厢式半挂车、奥德车桥、汽车半轴、富亿农机等为依托,在规模上和种类上实现突破。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同时,积极运作已经在谈的项目资源,快速实现光电工业的突破。

第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四大板块基地。 一是生猪养殖基地。依托襄大农牧,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和各类大型养殖场,形成以刘猴、板桥为中心的养猪基地,巩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畜牧大县”地位。到2015年,

万头以上养殖小区达到20家,生猪出栏量达到120万头。

二是禽蛋生产基地。依托楚台食品、港宜食品等生产企业,规划建设鄂西北禽蛋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大禽类养殖规模,形成以郑集、小河为中心的禽蛋生产加工基地。到2015年,年出笼家禽1500万羽。

三是食用菌基地。依托上海大山合集团华中加工中心,进一步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在东西两山大力发展大棚食用菌,实现食用菌的四季生产。同时,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建设食用菌批发交易市场,实现年加工食用菌2万吨,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把宜城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名气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食用菌流通集散地。

四是蔬菜基地。围绕襄樊城市发展对蔬菜消费的需求,依托万锦冷链物流、海红蔬菜公司,在孔湾、南营、郑集、鄢城、流水等镇(办事处)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发展特色蔬菜产业。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形成以孔湾为中心的蔬菜种植加工基地。

第三,提升城市功能,实现与襄樊的四个对接。 一是基础设施对接。加快推进雅口航电枢纽建设,从汉江水域上实现与襄樊的对接;加快推进207国道快速通道建设,力争把207国道宜城至襄樊段变成城区快速通道;推进襄樊自来水、公交线路的延伸,加快宜城、襄樊的一体化进程。

二是城市功能对接。围绕打造襄樊后花园的目标,加快推进鲤鱼湖新城、滨江新区和小河片区建设;大力发展宾馆、餐饮、休闲娱乐业,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使宜城在城市功能上成为襄樊的一部分。

三是产业对接。接受襄樊的辐射,围绕为襄樊工业配套服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宜城开发区和雷河大雁工业园区的整合力度,尽快建成30平方公里的工业生产基地,使宜城两个工业园区成为襄樊大工业的补充和有机整体。 四是城乡对接。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力度,切实做到“农村按城市来建设、

城市按农村来美化”。着力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第一,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化为中心,按照打造鄱湖有机农业第一县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着力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大力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行业协会,努力提升农业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和竞争力。实施“农业进城”工程,大力发展适应

城市消费需求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与襄樊消费市场的紧密对接。

第二,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把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作为新农村社区来建设,采取结对共建的措施,重点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乡村道路、卫生厕所、清洁能源、通广播电视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统筹抓好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稳步推进以“四个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推进人居向城镇社区集中。牢固树立经营的理念,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对城镇社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积极引导农民集中建房。在经营理念上,改变城镇建设政府投入、无偿使用的传统模式,遵循“政府引导,村民主体,民主管理,干部服务”的原则,开门经营城镇,实行资本运作,变政府单一投资为多方集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社会共建,实现城镇自我积累、自我增值。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个创新”、“三个保障”、“四个下乡”工程。

“一个创新”,即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以现有的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矛盾调处中心、维稳联动中心为基础,进一步延伸功能,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构建社会管理与服务网络,实现对县域社会的有效管理。同时,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等新的传媒,积极为社会管理服务,逐步使社会管理做到科学、规范、方便、快捷。

“三个保障”,即加大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使城乡困难群体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力度,发展城乡统筹的各类医疗集团,确保城乡居民病有所医;加大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力度,积极探索居家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模式,解决城乡居民老人的后顾之忧。

“四个下乡”工程,即医院下乡,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组建医疗集团,使城乡共享医疗资源,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供水下乡,组建供水集团,接管乡镇小水厂,延伸城市供水管道,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交通下乡,加快通组公路和断头路建设,开通乡村客运线路,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文化下乡,加速鹞子山广播电视塔建设,推进有限电视网络、互联网向村组农户延伸,提高无线电视信号和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率。

多少例子已经证明,当外界对这个地区的吸引力、感染力建立起良好直觉反应的时候,当这个地方的民众对所在地的发展认同感与忠诚度被呼唤凝聚起来的时候,当这个地方的实践折射出这个地方管理者的智慧与情怀的时候,就会释放出锻造这个地方美好愿景的巨大能量,所有的力量都会朝着正向生长,受益的将是生活在这个地方城乡的每一个人。

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宜城,实现十二五目标,我们可爱的宜城

就:

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经济更发展、社会更和谐、城市更美丽、群众更满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g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