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与图形面积 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03 22: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反比例函数与图形面积 教学设计

广州市凤凰城中英文学校 初三数学 谭伟鹏

设计意图:反比例函数是历年中考数学的一个重要考点章节,常常结合三角形、四边形等相关知识综合考察。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也是其中一块很重要的知识章节,由此进行的变式和拓展是每年中考的热点。这类考题大多考点简单但方法灵活,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数学图形思维。本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k几何意义这一知识要点,灵活解决面积相关问题,熟悉常见考察方式和解题思路,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模式化、简单的问题,渗透转化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提高思维能力和技能、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k的几何意义,能找到应用几何意义的矩形和三角形,能综合运用适当方法双向解决反比例函数与图形面积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层设置问题、一题多变、几何画板辅助教学,经历探索反比例函数与图形面积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在数学应用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学会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渗透化动为静、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建模等重要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过反比例函数图形与性质,能较熟练解题,但对特殊的面积问题接触少,没有形成方法,解面积问题比较慢,故有必要上这节专题课。本班学生层次不一,故问题设计和讲解由易到难,有梯度,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得,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结论。

教学重点:探索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与图形面积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灵活、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面积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简单例子引入,把k与面积联系起来,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动态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k学生口答,教1.点(2,?3)在反比例函数y?上,则k=_______. x师引导得出k6的几何意义。 2.点(m,n)在反比例函数y?上,则mn=_______. x教师用几何k画板演示不k的几何意义 :过反比例函数y?(k?0)上任一点同情况的面xP(m,n)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A、B,则积与k的关系。 ,SS?_______?S?_______. 矩形OAPB?OAP?OBP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1.如图1,A、C、E是函数y?1 图像上任意三点,作师生共同完这3题较为x基础,是层次一。 前2题是性质的直接应用,第1题从k得面积,第2题从面积得k,易错点在于忽视k的正负号。 第3题联系去年中考题,是性质中面积的不同变形之一。 成,提问学生△ABC、△COD、△EOF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回答。 共同归纳注S2、S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意点和易错 点, 2.如图2,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作PA⊥x轴AB⊥y轴于B,CD⊥y轴于D,BF⊥x轴于F.记 于A,PC⊥y轴于C,若阴影部分面积为6,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3.(2015广州改编)如图3,已知反比例函数y?m?7的x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一象限,O为坐标原点,点A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若△OAB的面积为6,则m=_________. 图1 图2 \\ 图3 4.如图4,点A在是反比例函数第一象限的分支上,过点学生探究,根A作AB⊥y轴于B,点P在x轴上,若△ABP的面积为1,据时间可进行小组交流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和上台展示, 教师点评。 4变式1.(2009广安)如图5,在反比例函数y??(x?0)x的图象上有三点P1、P2、P3,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2,3,分别过这三点作x轴、y轴的垂线,记阴影部分面积依次为S1、S2、S3,则S1+S2+S3= . 变式2.(2012黑河)如图6,点A在双曲线y?1上,点x 这3题难度中等,是层次一。 考查了面积的变换,第1、2题是等积转化,第3题是面积割补,同类题型在课后练习中继续作为补充出现。本题也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B在双曲线y?3上,且AB∥x轴,C、D在x轴上,若x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 图4 图5 首次引入了2个反比例函数,为第5题变式3作了铺垫。 归纳方法:盯住图形,寻找与k有关的矩形和三角形,若没有就自己创造。 图6 5.如图7,正比例函数y?ax(a?0)与反比例函数 学生探究,小ky?(k?0)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作AB⊥x轴于B,组合作,展x示。教师运用连接BC,则△ABC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 几何画板动 态演示,揭示变式1.如图8,正比例函数y?ax(a?0)与反比例函数问题本质,师ky?(k?0)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AB⊥x轴于B,生共同归纳。 xCD⊥x轴于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_。 图7 图8 变式2.如图9,A、B是反比例函数y?k(k?0)的图象x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任意两点,AC∥y轴,BC∥x轴,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 变式3.(2014东营)如图10,函数y?13和y??的图xx象分别是l1和l2.设点P在l1上,PC⊥x轴于C,交l2于点A,PD⊥y轴于D,交l2于点B,则△PAB的面积为__________。 第5题和3个变式由易到难,是层次三。 从基本图形进行一次次变换,用几何画板演示更多的变化,师生共同提炼这类问题的本质,如何在变化中抓住不变量,与k联系起来。 变式2引入坐标法,为变式3作铺垫,体现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用确定的式子表示变化的量,体现了化动为静、数形结合、转化和化归等重要思想方法。 图9 图10\\ 运用坐标法解决证明问题(第6题第1问),并结合k的几何意义以及面积关系解决第2问,第3问留作课后思考。 回顾小结,形成方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2011莆田改编)将一矩形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E是边AB上的 学生探究,教师引导,学生k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E的反比例函数y?(x上台展示。 x >0)的图象与边BC交于点F. (1)如图1,当点E运动到AB中点时,求证:点F是BC师生共同回顾本课,小结的中点; 方法。 (2)在(1)的条件下,四边形OEBF的面积是_________; 连接EF,△BEF的面积是_________. (3)如图2,若OA=2.0C=4.则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EF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图1 图2 见学案 课后作业与课堂练习对应,巩固所学知识,熟练解题方法,形成解一类题的技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fw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