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精选课后测试试题[8
更新时间:2024-03-13 17: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精选课后测
试试题【8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选自《满井游记》) 【小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土膏微润 (2)波色乍明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冻风时作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D.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此地空余黄鹤楼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小题4】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抓住了这一季节的 的特点?作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2分)(1)肥沃(2)初,始,刚刚。 【小题2】 (2分) A
【小题3】(3分)不能够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公事,潇洒地在山石草木之间游玩的,就只有我这个官了。
【小题4】初春景象。乍寒还暖、万物复苏的特点。情感:略。见八下课文206页。(每点1分,共3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A项中的“之知”“之有”都是倒装句,意为“知之”“有之”,“之”为代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 堕”“ 潇然”“惟”,本句中的“夫”为发语词,无义,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第一段文字和文中的景物描写内容,即可知晓所写季节为初春。本文是所学课文,作者表达的情感是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可以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回答,即对官宦生活的厌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4分) (1)期 (2) 去 (3)委 (4)顾 【小题2】翻下面的句子。(6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小题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2分)
【小题4】“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2分)
【小题5】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
【答案】
【小题1】(4分)(1)约定(2)离开(3)丢下,放弃(4)回头看
【小题1】(1)不是人来的,跟人约好了一起外出,丢下人家就自己走了。 (2)等您很久您都没到,他已经走了。 (3)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 【小题1】要做一个守信的人。(2分)
【小题1】(2分)(1)朋友是一个不守信、无礼貌的人。 (2)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1】(2分)(1)对。不过分。元方用机智和果敢的行动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对父亲的朋友失信、无礼应当教训)。(2)不对。过分。不给人改过的机会。(既然朋友道歉了,承认错误,就应原谅他,有宽容的心)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非、期、相委、信”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小题1】这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如:从“期日中,过中不至”看出“朋友是一个不守信、无礼貌的人”;学会用原文来理解内容。 【小题1】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文言文阅读。(8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
①
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②③
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小题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⑵日月广明之道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小题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小题4】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1)A (2)B(2分,每小题1分) 【小题2】D(2分) 【小题3】C(2分)
【小题4】①博览群书 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乃博览群籍 (于是) 凡三往,乃见 (竟然) B.以《易》为宗(把) 虽不能察, 必以情(根据) C.忽于眠中 (在) 皆朝于齐(到)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的) 实是欲界之仙都(的)。
【小题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来分析“吕蒙”的好学即可。
4.阅读《伤仲永》,完成文后题目。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未尝识书具 尝: (2)宾客其父 宾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翻译: (2)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
【小题3】作者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
【答案】
【小题1】(1)曾经(2)以宾客之礼相待 每题1分 【小题1】(1)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2分 (2)(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2分 【小题1】受于人者不至也 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5.【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厉王虐,国人谤①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②,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⑤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⑥,为民者宣之使言⑦。……”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有删节) 注释:①谤:公开批评指责。②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③目:用眼睛看,表示敢怒不敢言。④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⑤壅(yōng):堵塞。⑥为川者:治水的人。导:疏通、畅通。⑦宣:开导。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 (2)期年之后 ( ) (3)吾能弭谤矣( ) (4)乃流王于彘(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小题3】甲乙两文都是写大臣的进谏,两位君王对于进谏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又分别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分)
【小题4】根据上面两则文言材料,简要概括齐威王和周厉王各自的特点。(2分) 【小题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纳谏,这种比喻说理方法,情理兼备,非常贴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B.乙文的召公谏词的中心论点是“为民者宣之使言”。用“防川”来喻“防民之口”,说明民言不可堵。又用“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喻,说明用高压手段堵塞民言将会产生的危害有多大。这些比喻自然贴切,使说理形象生动。
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者,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D.从思想价值来看,乙文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思想,是古时臣子向君主提出的建议,这在今天已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
【答案】
【小题1】1)偏爱 (2)满一年(3)阻止,消除(4)流放(4分,每小题1分)
【小题1】(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的人开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每句2分,共4分。漏掉词语或翻译不准确,酌情扣分。)
【小题1】齐威王的态度:称“善”,开门纳谏,广开言路,而且大加奖赏;结果: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周厉王的态度:“怒”“不听”,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王的人,堵塞言路,进而屠杀谤者;结果:“国人莫敢出言”,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4分)
【小题1】齐威王: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知错就改,从谏如流,有所作为。周厉王:暴虐凶残,专横而愚蠢,刚愎自用,拒不纳谏。(2分) 【小题1】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两位君王对于进谏的态度分别以及分别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齐威王和周厉王的描写来分析两个人物的形象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中提出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6.阅读文言文《论语》、《童趣》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2分) 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鞭数十
【小题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观之,兴正浓
D.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三句中任选二句)(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60字以内)(3分)
【答案】
【小题1】①多次进行自我反省 ②用鞭子打 【小题1】B
【小题1】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③ 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都被它吞了进去。 【小题1】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B是“结构助词,的”,其他的都是“代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言之有理即可。
7.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弗之怠 ( ) (2)走送之 ( ) (3)未尝稍降辞色 ( ) (4)俟其欣悦 ( )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B.弗之怠(指代抄书) D.益慕圣贤之道(的)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4】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
【答案】
【小题1】(1)懈怠(松懈、怠慢)(2)跑 (3)脸色(神色) (4)等待(等到、等)(4分,每小题1分) 【小题1】C
【小题1】(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些知识)。(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小题1】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2分,答出“学习刻苦”或“求学诚心”给1分,答出“尊敬老师”或“守信用”给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C项中“之”的意思为“代词,代接的书”。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即可。
8.任座直言(8分)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中山:中山国。②击:魏文侯之子,即魏武侯。 【小题1】解释字义(4分)
①克之 ② 趋出 ③向者 ④反之 【小题2】句子翻译(1分) 臣是以知之。
【小题3】翟璜为什么说文侯是仁君?(1分)
【小题4】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领悟出怎样的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攻打, 快走, 刚才, 返回(各1分) 【小题1】我因此知道您是个仁君。(1分)
【小题1】翟璜说文侯是仁君的理由是“君仁则臣直”,任座在文侯面前能直言,说明文侯是仁君。 【小题1】文侯“怒”是因为任座的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之言;文侯“悦”在于翟璜讲究了一点说话的技巧,由此可见,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要讲究言辞的技巧。(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此题只要结合文章、围绕文章主旨、说法合理即可。
①
②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多角度把握作者的对人物的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文言文的同时,培养迁移的能力。
9.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题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____ 。(2分)
【小题3】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答案】
【小题1】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小题1】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小题1】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由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10.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的划线词。(2分)
①尝射于家圃( ) ②无他,但手熟尔( ) 【小题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 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D徐以杓酌油沥之。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小题3】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3分) 【小题5】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 看到卖油翁“但微颔之”,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 的心理。(4分)
【小题6】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 (1) 曾经 (2) 罢了 【小题1】 B C 【小题1】熟能生巧 【小题1】放下爱不释手等
【小题1】他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意思对即可)狂妄、自负或骄傲自大 【小题1】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意思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14分) 景公使烛邹主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释】①主鸟:主管养鸟。 ②弋:此处指射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景公好弋 ( ) ②而亡之 ( )
③使诸侯闻之 ( ) ④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 )
【小题2】下列句中与“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中“以”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治水必躬亲》) 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②
①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小题5】你认为选文中的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喜欢(1分) 失去,丢失(1分) 让 (1分) 看重、重视(1分) 【小题1】C(2分)
【小题1】使/ 吾 君/ 以 鸟 之 故 杀 人(2分)(如在“以鸟之故/杀人”处停顿也可得分) 【小题1】(1)(晏子)列举完烛邹罪行,请求(齐景公)处死他。(2分)
(2)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分)
【小题1】晏子善于辞令、机智善辩(1分),以国事为重(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解析】略
12.(共18分)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6分) ①渔人甚异之 ( ) ②未果,寻病终( ) ③蝉则千转不穷( ) ④争高直指 ( ) ⑤阡陌交通 ( ) ⑥横柯上蔽 ( ) 【小题2】翻译。(6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小题3】请结合《关雎》,谈谈《诗经》的艺术特色。(2分)
【小题4】《桃花源记》中前文极力渲染桃花源中的人和事是真实的,最后又说不可寻,为什么?(2分)
【小题5】《与朱元思书》中,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概?(2分)
【答案】 【小题1】
①渔人甚异之 ( 对…… 感到诧异 ) ②未果,寻病终( 实现 )
③蝉则千转不穷( 同“啭”,鸟婉转地叫。这指蝉鸣) ④争高直指 ( 向 ) ⑤阡陌交通 ( 交错相通 ) ⑥横柯上蔽 (树枝 ) 【小题2】
①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②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③像老鹰飞到天上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息下来。 【小题3】1赋比兴;2重章叠唱
【小题4】1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2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社会批判。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
【小题5】1作者对山水的热爱2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3避世退隐的高洁智趣。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异”是“对…… 感到诧异”的意思,“转”是通假字,注意解释的格式,“交通”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交错相同”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句子通顺即可。翻译第一句话注意“妻子”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绝境”指的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第二句中“足”是“值得”的意思;第三句中“戾”是“至,到”的意思,“息”是“平息”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通过对《关雎》的学习,可以知道《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作为“歌”,《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增加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4】
试题分析: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那个社会的人所期望所向往的生活环境,所以从渔人到官吏再到道德高尚是都极力寻找,但毕竟那个社会是黑暗的,所以它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作者要
渲染的是人们所向往的环境,并不是说是真的,只是要点出人们渴望美好和平安逸的生活,文章在最后点明了这一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
试题分析: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仔细阅读文章内容,可以知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句是全文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理想感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刘桢以石自喻
刘桢性敏①善辩。曹丕尝请诸文学②,使甄夫人③出拜。坐者皆伏,桢独平视如故。武帝④闻之,大怒,命收⑤之。后免死,输作磨工。武帝尝辇⑥至尚方⑦观作者,见桢匡坐正色,磨石不仰。武帝问曰:“石何如?”桢因得喻己,跪对曰:“此石出自荆山⑧,外有五色之章⑨,内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莹,调之不增文。天性坚贞,受之自然。”武帝顿悟,顾左右大笑,即日还宫赦桢,复其官。(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文学:文学上有造诣的人。②甄夫人:指曹丕妻子。③武帝:魏武帝曹操。④收:逮捕。⑤辇:用人推的车。⑥尚方:官署名,专为宫中制作器物。⑦荆山:在楚国境内,相传卞和氏在荆山得璞,后琢成和氏璧。⑧章:花纹。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刘桢性敏善辩_______ (2)顾左右大笑_________
【小题2】武帝为什么“还宫赦桢,复其官”?请结合文意回答。
【答案】
【小题5】(1)敏:聪明;(2)顾:看,环视;
【小题6】因为武帝觉得刘祯就如那块荆山之石,也具有这样的品行:天性坚贞、坚守自然本性(大意对即可给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敏”“顾”都与今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全文,读懂内容,了解文中所述事件,根据武帝的行为来分析其形象特点,解答本问题。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不亦说乎 说:______ (2)温故而知新 新:_________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 (4)博学而笃志 笃: _________ 【小题2】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C.下车引之
B.学而时习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案】
【小题1】(1)通“悦”,愉快 (2)诚信 (3)这里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4)坚定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
(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 (2)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B.C三项均为代词,D项是动词,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C项“逝者如斯”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用在句中不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嵇康传(节选)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尝与向秀共锻①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②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 【注释】①锻:打铁 ②造:拜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康早孤(_______) ⑵而锻不辍(_____________) 【小题2】与“康不为之礼”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苦秦久矣 C.外结好孙权
B.轻寡人与 D.天下缟素
【小题3】第二段钟会见嵇康的故事体现了嵇康怎样的性格?
【答案】
【小题1】幼时丧父停止 【小题2】D
【小题3】恃才放旷 不慕权贵 率真自然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选自:《晋书》作者:房玄龄年代: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孤:幼时丧父。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词语的特殊用法,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语。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D项。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小题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通过仔细阅读原文可以看出嵇康的性格是恃才放旷,不慕权贵,率真自然。
正在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精选课后测试试题[803-13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07-09
句子成分11-30
专升本英语语法与词汇08-30
保健之足底按摩【附足底穴位图】05-10
《可编程控制器》大作业06-13
竞聘电信公司经理竞聘演讲稿07-25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2知识点讲解06-26
经典美文摘抄300字02-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言文
- 历史事件
- 知识点
- 课后
- 试题
- 语文
- 初中
- 精选
- 测试
- 阅读
- 钟点工教学大纲
- 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详案版)
- 二叉树和二叉树的遍历教案打印
- 生产车间工作危害分析
-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主要途径初探-2019年教育文档
- 物流管理完整教学计划(中职三年) - 图文
- 心理测量学练习题
- 国庆节语文老师给家长的一封信
- 道德经--论不争
- 复印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其中的一些思路,打印机值得学习)
- 遵义动物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武钢二炼钢易地改造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及其研究
- 钢铁产业污染及其对人的危害
-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
- 2017 - 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5节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集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研究
- 2013-2018年中国铜氧化物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机场服务概论资料大整理
- 英汉花园小径句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