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ipo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4 21: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石油IPO融资案例分析

单 位: 吉林大学 商学院 班 级: 2005级 财务管理 制作组:“斗牛,要不要”小组 组 员: 秦莉 王宏 卢薇 李娟

【摘要】:中石油这艘“巨型航母”的归来,不但引起各界的关注,同时也为我国A股市场带来了一番新的景象。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中石油及其此次IPO的相关情况,我们从其行业背景、经营状况入手,结合该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指标,详细阐述了中石油IPO融资的具体情况,以及对中石油自身和中国股票市场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中石油 IPO融资

一、研究背景

石油,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点话题,这不仅是因为石油资源一直是各个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更是源于这几年石油价格的波动异常。近几个月来,由于美元相对欧元和日元汇率一次次的创出新低,同时也把国际油价一再推上新高。进入4月中旬以来,国际市场原油延续上涨态势,不断刷新历史高点。于是随着油气资源储量的日渐减少、石油产品需求旺盛以及油价的不断高涨,便促使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普遍加紧了勘探投资,但油气投资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由此可见,石油行业所面临的竞争与挑战也是越来越严峻。

二、行业背景

石油行业是一个资金投入高度集中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几乎都是上下游一体化、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大石油公司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回报水平各不相同。在石油工业的整个生产链中,上游的勘探开发、中游的管道运输、下游的炼油与销售以及化工业务在不同时期的项目投资回报水平差异也十分明显,这决定了石油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具有极大的选择性。如何充分、合理地确定投资规模以及资金投向,求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是石油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中国国内石油行业的两大巨头为中石油和中石化。而它们的区别在于:中石油的主营业务中,上游的石油开采所占比重较大,并且业务主要在黄河以北区域;中石化的主营业务中,石油的炼制和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占的比重更大,且业务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区域。而在此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在前不久大规模上市融资的中石油企业。 三、公司现状

中石油,全称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ADS代码为PTR,香港联合交易所股

票代码为857),2007年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1857)。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公司86.29%的股权。

上市以来,公司以完善的公司治理、较强的盈利能力赢得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2007年,在由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的“2005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居第七位;在由《商业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商业周刊》亚洲50强”企业中排名第一位;在由全球能源领域权威机构普氏能源公布的“2006年全球能源企业250强”中列第六位,连续五年居亚太区第一位;并当选《亚洲金融》杂志公布的“2006年亚洲最盈利公司(第一名)”。

了解了中石油的基本情况后,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石油业的龙头——中国石油公司。 (一)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以下四个板块:勘探与生产板块——从事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炼油与销售板块——从事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销售;化工与销售板块——从事基本石油化工产品、衍生化工产品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天然气与管道板块——从事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的输送及天然气的销售。在公司的四大业务板块中,油气开采和天然气管道业务在国内处于绝对霸主地位;炼油销售和化工业务排在国内第二,仅次于中国石化。虽然未来将面临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国际石油巨头的冲击,但公司目前的行业地位不会受到影响。2006年上述四大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38.6%、50.3%、7.4%和3.6%,毛利比重分别为83.4%、9.1%、4.5%和3.3%。目前阶段,勘探与开采构成公司的最主要盈利来源。 1、勘探与生产

中国石油是我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油气资源在国内占显著优势地位,拥有大庆、辽河、新疆、长庆、塔里木、四川等多个大型油气区,其中大庆油区是我国最大的油区,也是世界最高产的油气产地之一。中国石油的原油和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分别为116.2亿桶和15140.6亿立方米,分别占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合计的70.8%和85.5%,2006年中国石油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8.3亿桶和449.5亿立方米,分别占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合计的66.4%和78.5%。从油气储量上来看,中国石油不仅是国内最大的公司,在世界排名中也仅次于埃克森-美孚(XOM),居世界第二。

公司在我国境内拥有的勘查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184.0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采矿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6.6万平方公里。为了进一步开拓公司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生产,公司已经向国土资源部申请我国南海南部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查和采矿许可证,以进行海上的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生产工作。

油田方面来看,长庆油田、新疆、塔里木和吉林油田是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大庆、辽河油田则是产量逐年递减,大庆油田的产量年递减率平均在3%左右,辽河略低一点,也在2.6%左右。气田方面,除了大庆气田产量保持稳定以外,其他气田产量都保持了较快的增加,塔里木、长庆和四川是天然气产量主要的增长来源,尤其是塔里木,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投产,产量出现了飞速的增长。

目前石油勘探以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等主要沉积盆地为重点,加强精细勘探和甩开预探力度,寻找优质高效储量接替区,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和发现。天然气勘探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四大气区为重点,寻找大发现,为天然气持续快速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最近一年的勘探发现不断,包括06年4月的英买力气田,探明地址储量为656亿立方米,07年5月的南堡油田,地址储量达到10亿吨,天然气储量达1400亿立方米,另外还有龙岗气田,潜在天然气储量7000亿立方米。正如我们之前所指出的,国内油气储量进入了发现高峰,中国石油作为中国石油行业的旗舰,将显著的受益于这一过程。随着储

量的增长,产量的增长也将加速,预期到2010年中国石油的油气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2、炼油与销售

中国石油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已形成了多个大规模的炼厂,其中包括3个千万吨级炼厂,并具有覆盖全国的成品油终端销售网络。目前中国石油一次蒸馏总能力为9.4亿桶,占全国的37.7%;生产的汽油、柴油和煤油约为6831.8万吨,占全国的38.6%,并销售7490.4万吨以上产品,约占全国的43%。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国石油拥有加油站共18630座,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中国石油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不断上升。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中国石油成品油零售量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9.0%、31.8%和34.7%。

中国石油目前旗下三个千万吨级炼油厂分别为大连石化、兰州石化和抚顺石化,它们均地处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大型油田附近,兰州石化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在中石油拓展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成品油销售市场的计划中具有战略地位。中国石油通过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已进入了西南地区市场。2006上述三家炼油厂一次蒸馏能力合计约为每年3.0亿桶,约占中石油所有炼油厂一次蒸馏能力的31.7%。中国石油目前新建的广西石化和扩建的独山子石化也均为千万吨级炼油项目。

2005和2006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滞后,导致炼油业务连续两年亏损。未来该板块能否盈利要看国际油价走势和成品油价格改革,但关键还在于后者。成品油价格向市场化方向改革是大势所趋,同时,我国仍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过去16年中国的汽油柴油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6%和9.6%,成品油的消费增速今后仍将保持在6%左右,这将给炼油业务带来可观的利润。据测算,公司销售的汽柴煤油平均价格每上涨100元/吨,将提高每股收益约0.02元。

目前,公司加油站数量急速扩张,与中国石化的差距越来越小。假以时日,将可与中国石化并驾齐驱。 3、化工与销售

中国石油也是我国主要的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旗下化工厂绝大多数为炼化一体化企业,有利于确保原材料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生产的灵活性,从而增强成本竞争力。中国石油生产的乙烯、合成树脂等化工产品在我国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目前中国石油的乙烯产能为263万吨,占全国的26.6%;2006年中国石油生产乙烯206.8万吨,占全国的22.0%。

2007年7月,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无偿并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与中国石化相比,中国石油在精细化工领域比较薄弱。精细化工具有技术密集程度高、设备投资小、产品附加值率高等特点,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成熟能源公司的主要竞争领域。中纺院对中国石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将有实质性帮助。2006年,中纺院五套国产化聚酯装置均实现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其中包括印度JBE大型聚酯工程总承包项目。该公司还在福建佳龙、济南化工、重庆蓬威、逸盛大化等重点项目中取得突破。通过重组中纺院,中国石油将弥补精细化工领域的短板,未来股份公司有望从中获益。

目前,国内外有一批炼油化工一体化的大型装置在建,这些装置一旦建成并完全达产,将对化工产品的未来价格构成较大压力。2006年,中东地区乙烯总产能超过1,200万吨/年,到2008年将增至2,047万吨。其中,沙特阿拉伯为888万吨/年、伊朗为641万吨/年、其他国家,包括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等,为518万吨/年。预计到2010年,中东乙烯总产能至少将达到2500万吨/年。届时中东地区占全球总产能的比例将从目前的9%上升至19%。由于中东石化产品产量的70%-80%将用于出口,且主要目标市场为亚洲,因此,届时将对亚洲,包括中国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4、天然气与管道

中国石油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运输和销售商。中国石油拥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在我国天然气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基本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区域天然气供应网络,有利于抓住我国天然气市场迅速增长的市场机遇。中国石油拥有并经营的天然气管道长度为20590公里,占全国的77.8%。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量约384.2亿立方米,较2005年增长29.0%,占全国的73.6%。此外,公司在原油和成品油管道运输方面也处于市场领导地位。拥有并经营的原油和成品油管道长度分别为9620公里和2413公里。

目前中国石油拥有7条天然气管网干线,分别为川渝环网、西气东输、陕京一线、陕京二线、忠武线、涩宁兰线和连接西气东输与陕京二线的冀宁县。随着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逐步增加,中国石油的天然气管网资源的价值将得到提升。

中国天然气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受益明显。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2005年年底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保障了未来天然气价格上涨的趋势;二是主要气田的开和输气管线的建设将使公司天然气的产量迅速上升。2006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仅为3%,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这一比例将在2010年提高到3.5%。

预计公司的天然气销量在未来五年能保持15%以上的增长,到2011年产量达到534.9亿立方米,2011年以后仍能保持10%的增速。由于天然气产量增速远高于原油,天然气在油气产量中的比例将迅速上升,从2006年的22.9%上升到2010年的36%,到2015年有望上升到44.5%。同时天然气占油气销售收入的比例也将上升,从2006年的6.3%上升到2010年的16.4%。

和国际大型一体化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具有很大的潜力去提升天然气的产量和价格。2006年天然气仅占全部油气产量的22%和油气销售收入的6%,远低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价格为2.46美元/千立方英尺,也远低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5美元左右的水平。而中国石油目前的天然气储采比为39年,远超过国际同类公司15到20年的水平。高的储采比意味着公司可以快速地增加天然气的产量。

据媒体报道,中国石油已经在四川发现了一个比普光气田规模更大的天然气田。该气田名为龙岗气田,预计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这一消息虽然未经官方正式确认,但可信度较高。原因在于,中国目前已有三个比较大的天然气盆地,分别是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其中,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达3.6万亿立方米,可探明地质资源量为3.5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2.28万亿立方米。另外,公司董事长蒋洁敏在8月10日股东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天然气业务发展良好,2006年四季度在四川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第一口井,数据显示非常好。但要得到国家储量委员会的审批,大概需要一段相当长时间。

公司的经营涵盖石油石化行业的各个关键环节,从上游的原油天然气勘探生产到中下游的炼油、化工、管道输送及销售,形成了优化高效、一体化经营的完整的平衡业务链,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降低了成本。公司目前炼油厂所需原油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中石化的原油70%-80%须进口),这种一体化的优势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特别是在对未来油价高位震荡判断之下,中国石油整体抗风险能力突出。

中国石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着力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立安全环保节能长效机制,着力建设和谐企业,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能源公司。

(二) 海外扩张

国内相对贫油的状况促使石油上升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截止到2006年底,世界原油探明储量1.2万亿桶,其中61.5集中在中东地区,其次是欧洲及欧亚的12.0、非洲的9.7、

中南美的8.6、北美的5.0以及亚太地区的3.4。可见国内储量地位之贫乏。因此,中国大力发展与俄罗斯、哈萨克、苏丹、伊朗、土库曼、委内瑞拉等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国家的外交关系,并普遍建立了油气合作的政治经济基础,公司无疑是最大受益者。公司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劳务成本以及大型一体化项目运作经验,已经充当了国家能源外交的先锋。尤其是在国外石油资源国有化风险加大的趋势下,公司的项目运作技巧,已经给国内外同行树立了典范。

公司的海外业务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截至2006年底,中国石油的海外原油及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到其相应总储量的5.5%和1.5%。在产量方面,2006年,海外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当年原油总产量和天然气总产量的6%和3%。预计到2010年境外油气产量比例将上升到10%左右。预计2010年前公司海外业务油气当量总产量有望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17.3%。公司海外业务的布局有利于公司获取可持续的油气资源和稳定的市场,并提高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公司已获得的海外业务主要有四次重大收购项目。2002年4月完成收购代文能源印度尼西亚公司(Devon Indonesia),2003年4月收购赫斯印度尼西亚控股公司(Hess Indonesia Holdings),2005年8月收购中国石油集团部分境外勘探与生产业务,2006年12月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etroKazakhstan,简称“PKZ”)。这些收购在中国石油的海外扩张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非洲:全面拓展业务。主要在苏丹、阿尔及利亚、乍得、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突尼斯和利比亚等9个国家执行24个项目。苏丹是公司在非洲最重要的产区,其主力区块为1/2/4区块和3/7区块。其中1/2/4区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亿吨,建成年产1500万吨大油田;3/7区项目为千万吨级油田。在乍得:2003年12月,中国石油与瑞士Cliveden公司就乍得“H”区块风险勘探签订购股协议。2004年在乍得Bongor盆地钻探的第一口探井Mimosa-1井获得重要发现。在利比亚:2005年12月7日,中国石油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签订17/4区块风险勘探合同。

中亚地区:哈萨克是重点。主要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家执行16个项目。原油产能1800万吨/年,天然气产能50亿立方米/年,炼油能力600万吨/年。主力油田有哈萨克斯坦PK、中油阿克纠宾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哈萨克斯坦PK产量达到了1000万吨,中油阿克纠宾股份有限公司为590万吨。此外2006年8月30日,与乌兹别克斯国家油气公司等5家公司,签署了咸海水域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产品分成协议。咸海项目勘探面积在乌境内为1.2万平方公里,属乌斯丘特尔盆地,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美洲地区: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秘鲁和厄瓜多尔。主要在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加拿大等5个国家执行16个项目。公司在委内瑞拉拥有卡拉高莱斯油田和英特甘博油田开发项目、奥里乳化油合资项目,以及苏马诺油田开发合资经营和奥里诺科重油带胡宁4区块开发合资经营等项目。公司在秘鲁拥有塔拉拉油田6/7区、1-AB/8区生产项目和111/113区块风险勘探项目。其中1-AB/8区全年生产256万吨。在厄瓜多尔,公司接管了加拿大Encana公司在厄瓜多尔的资产,2006年全年原油作业产量522万吨。

中亚和亚太地区:中东地区主要在叙利亚、阿曼、伊朗等国家执行7个项目。主要在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和蒙古等国家执行7个项目。 (三) 财务分析

公司近三年负债71.76%以上都是流动负债,公司资产负债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公司截止2007年6月31日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18、0.73、29.7%,显示公司有非常强的短期、长期偿债能力,财务结构稳健。公司2007年1月-6月及2006年、2005年、2004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1,121.77亿元、2,054.42亿元、2,095.48亿元、1,455.06亿元,显示公司有大量的经营性现金流入。

2006年末公司在与中石化的对比中,流动比率为0.91、0.68,速动比率0.49、0.24,资产负债率30.37%、53.43%,长期、短期偿债能力特别突出,财务结构稳健,偿债能力特别优异。

2006年、2005年和2004年,本公司及其子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05.04、151.46和131.18,2004-2006 年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一直保持在较快的水平。本公司及其子公司发生的应收账款大多是在客户信用期内,回收情况良好,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低。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23、5.10和4.82,2004-2006年存货周转速度较快,存货的流动性较强,资金占用水平低。

公司2006年、2005年、2004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7.37%、49.91%、53.71%,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上游勘探生产业务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收入下降,此外生产规模扩大以及原材料、燃料、水、电等价格上涨导致勘探与生产板块支出增加,对利润的贡献率降低;但未来随着人民币升值,炼油销售部门的采购成本下降,将有望逐渐扭亏为盈。 公司在与中国石化的对比中,综合毛利率和主营利润率都大幅领先。近3年来,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稳定,资产负债率较低,财务状况安全,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成长性,公司未来天然气及下游业务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公司利润的长期增长点。公司2006年的净利润达到1362亿元,是亚洲盈利最多的公司,显示了公司强大的盈利能力。公司一直保持了45%的分红比例和一年两次的股利分配,至2007年中累计分红达到3055亿元。公司稳定的分红将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现金回报。 (四) 盈利预测及估值

07、08、09、10年每股收益及估值分别为0.718、0.785、0.815、27.6-31.6(申银万国)0.85、0.92、0.92、28-32(招商证券)0.807、0.845、0.896、23.4-29.3(长江证券)0.81、0.89、0.95、26.40-30.80(海通证券)0.89、1.00、1.10、33.64-37.18(银河证券)0.82、0.87、0.93、20.63-35.56(德邦证券)0.84、0.86、0.90、30-35(广发证券)0.85、0.92、0.92、28-32(方正证券)0.83、0.90、27.31-35.36(国盛证券)0.79、0.90、0.99、39.50-43.45(平安证券)0.813、1.008、1.133、27.81-32.64(国金证券)0.846、0.964、1.125(江南证券)0.86、1.06、1.13、16-21(国都证券)0.84、0.97、1.02、26.20-32.01(天相投资)0.761、0.866、1.066、36.76-41.36(长城证券)。

(五) 主要风险

1、炼油与销售板块继续亏损的风险

公司炼油与销售板块所用原油的绝大部分为勘探与生产板块按照市场价格供应,所炼制的成品油是以国家发改委规定的价格对外进行销售。但是2005年及2006年原油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虽然国家发改委多次提高成品油的价格,炼油与销售板块实现的收入仍低于其营业成本及相关费用的支出,从而导致公司炼油与销售板块分部利润2005年与2006年分别亏损190.51亿元和267.89亿元。

国内汽柴煤油的零售中准价由国家发改委控制,近年中国石油的炼油业务亏损就是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所致。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中国石油的炼油毛利抵御国际一体化公司。由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还没有明确的预期,因此成品油定价政策风险是影响公司业绩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从中长期来看,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将不断加大。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成品油的需求增速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成品油销售业务的增长前景良好,原因如下:我国农村人均消费量偏低,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将大幅提升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汽车消费在我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汽车保有量在未来若干年都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将对成品油需求构成有力支撑;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得农用柴油需求快速增长。

2、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由于公司业绩支撑主要来源油气开采,如油价大幅回落,则公司利润将有所降低。从业绩对油价的弹性来看,公司的业绩弹性比较中庸。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则中海油的收益更大。如果看好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接轨,中石化收回程度明显高于中石油。但在成品油价格不变和原油价格在60以上的背景下,较低的特别收益近起征点是中国石油不能分享到原油价格上涨的机遇,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净利润会减少16.5亿,折合EPS为0.009元。 3、汇率因素

人民币持续升值虽然可以降低公司的原材料和设别的进口成本,但将不利于公司的下游产品定价。 4、国外政治风险

由于公司在海外有5800万吨的作业当量油气,一旦遭遇国有化浪潮、武装攻击等,公司可能被迫减产甚至关停部分权益产量。特别收益金在公司实现原油价格超过40美元时,即对超额部分征收20%,每升高5美元,征收比例分段上升5%,到60美元以上时征收40%,意味着油价涨幅的40%将收归国家所有。

(六) 解决措施

1、针对原油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公司积极采取了以下措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成本上升可能对盈利的影响:(1)完善内部管理,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招投标制度的建设,充分运用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和油田服务费用。(2)优化生产,减少低能高耗油田的生产。(3)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 2.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积极通过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等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提升炼化加工能力,提高原油资源内部加工比例,从而将原油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在公司内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消化。其次,加快建设成品油、化工产品销售网络,形成灵活、高效、协调的现代营销体系,大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零售比率,从而增强炼化实力,提升盈利水平。

3、针对由于汇率问题引起的定价不便,公司积极采取适当的两步走战略,一是根据自身因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的下降幅度,来合理的制定价格的调整幅度,二是通过与同行业内其他公司的优劣势比较分析,决定适当的定价范围,最后综合两点来进行定价。 4、针对海外投资的一些风险,公司除了严格遵守海外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并同当地政府和工商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以保障公司的利益得到合法保障。此外还建立了海外业务危机应急预案,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海外业务风险。 四、基本结论

综上可知,中国石油公司在其行业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面对自身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也有其深刻的认识,并能相应的提出解决方案。但在这个市场波动较大,竞争较为激烈的环境中,中石油还应不时的调整步伐,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五、中石油IPO融资案例分析 (一)理论部分: 1.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指依法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获得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交易部门审查批准后,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般特点。 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广泛地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中场占有率。 2.企业上市的动因

(1)发现并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

公司在上市前,可能尽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健康的财务状况,但由于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公司的价值并没有被市场充分发掘出。通过上市发行,一般由于是溢价出售股票,上市的融资往往会接近甚至超过企业原有的资产,企业的价值可以在市场上得以充分体现。 (2)拓展融资渠道,以收购其他公司,实现产业整合

如果上市运作得当,取得成功,则会给企业在短期内通过股票销售募集到大笔投资性的、不可随意撤出的流动资金。企业可以运用这笔资金,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收购其他公司,进一步进行产业整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上市后,公司也可以采取股权置换的方式,进行收购的运作。 (3)给雇员以福利的变现

企业将公司股权作为一项福利低价售予职工,一般职工通过股票分红来获得利益。但在公司上市以后,这些股权的价值往往会增加很多,从而给职工以福利的变现。进而可以利用股票期权等方式实现对员工和管理层的有效激励,有助于公司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4)分散公司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

在国企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很明显。通过上市,尤其是在境外上市,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分散公司经营风险。同时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提高公司的管理绩效。 (5)提供已控股股东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资产变现的机会

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自身需要,希望将自己在公司的资产变现,从而通过公司上市将股权在市场上抛售,实现资金的抽离。

(6)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声望

上市后,由于公司的信息必须及时披露,运作更加透明化。公司的市场信誉也会得以提高。而如果在境外上市,则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公司的国际知名度,为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奠定基础。

3.企业上市的缺点

(1)信息披露使财务状况公开化,且披露成本较高; (2)股权稀释,减少控股权; (3)上市的成本和费用较高;

(4)高级管理人员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公司将面临严格的审查; (5)经常会产生控股败诉。 4.股票发行价格确定的方式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是股票发行计划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发行人与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后的表现。若发行价过低,将难以满足发行人的筹资需求,甚至会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而发行价太高,又将增大投资者的风险,增大承销机构的发行风险和发行难度,抑制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并会影响股票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因此发行公司及承销商必须对公司的利润及其增长率、行业因素、二级市场的股价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确定合理的发行价格。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当通过向特定机构投资者(以下称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询价对象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投资者。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刊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和发行公告后向询价对象进行推介和询价,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

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首次发行的股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不再进行累计投标询价。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在发行价格区间和发行价格确定后,应当分别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并予以公告。

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可以通过询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也可以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发行价格。但要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有关规定。 5.证监会对IPO的相关规定

(1)对发行人的要求

a.主体资格:A股发行主体应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有限责任公司在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b.公司治理:发行人已经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度,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发行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已经了解与股票发行上市有关的法律法规,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

c.独立性:应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资产应当完整;人员、财务、机构以及业务必须独立。

d.财务要求:发行前三年的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人民币;发行前三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超过5,000万人民币或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无形资产与净资产比例不超过20%;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过去三年的财务报告中无虚假记载。

e.其他要求:发行人最近三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发行人的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发起人或者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发行人的生产经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最近三年内不得有重大违法行为。 (2)程序

a. 发行人董事会应当依法就本次股票发行的具体方案、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及其他必须明确的事项作出决议,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b.发行人股东大会就本次发行股票作出的决议,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 本次发行股票的种类和数量; (二) 发行对象;

(三) 价格区间或者定价方式; (四) 募集资金用途;

(五) 发行前滚存利润的分配方案; (六) 决议的有效期;

(七) 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发行具体事宜的授权;

(八) 其他必须明确的事项。

c. 发行人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制作申请文件,由保荐人保荐并向中国证监会申报。

d. 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发行人应在6个月内发行股票;超过6个月未发行的,核准文件失效,须重新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发行。

e. 若股票发行申请未获核准的,自中国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6个月后,发行人可再次提出股票发行申请。

(3)询价制度

询价对象及其管理的证券投资产品(以下称股票配售对象)应当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接受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询价对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设立,最近12个月未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相关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受到刑事处罚; (二)依法可以进行股票投资;

(三)信用记录良好,具有独立从事证券投资所必需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健全的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并能够有效执行,风险控制指标符合有关规定; (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被中国证券业协会从询价对象名单中去除的,自去除之日起已满12个月。

主承销商应当在询价时向询价对象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发行人、主承销商和询价对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披露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内容。

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对影响发行人投资价值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一)发行人的行业分类、行业政策,发行人与主要竞争者的比较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二)发行人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分析; (三)发行人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分析; (四)发行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分析;

(五)发行人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比较;

(六)宏观经济走势、股票市场走势以及其他对发行人投资价值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业公认的估值方法对发行人股票的合理投资价值进行预测。

初步询价结束后,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的,或者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50家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不得确定发行价格,并应当中止发行。 (4)募集资金的使用

募集资金应当有明确的使用方向,原则上应当用于主营业务。 除金融类企业外,募集资金使用项目不得为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发行人应当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 (二)案例引入

1. 行业分析:石油行业是一个资金投入高度集中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几乎都是上下游一体化、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大石油公司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回报水平各不相同。在石油工业的整个生产链中,上游的勘探开发、中游的管道运输、下游的炼油与销售以及化工业务在不同时期的项目投资回报水平差异也十分明显,这决定了石油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具有极大的选择性。如何充分、合理地确定投资规模以及资金投向,求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是石油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中国国内石油行业的两大巨头为中石油和中石化。而它们的区别在于:中石油主要业务中,上游的石油开采所占比重较大,并且业务主要在黄河以北区域;中石化的主要业务中,石油的炼制和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占的比重更大,且业务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区域。而在此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在前不久大规模上市融资的中石油企业。 2. “亚洲最赚钱的公司”:2006年中国石油盈利超过1422亿元,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尽管

炼油业务亏损,但勘探业务上巨额盈利支撑了中石油漂亮的业绩。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我国实施的特别收益金制度(即“暴利税”),中石油共上缴财政部289.14亿元。中石油借此二度登上了亚洲最赚钱企业宝座。据悉,中石油在2005年以1333亿元的盈利首次超过汇丰成为亚洲最赚钱公司。

3. 公司简介:

?大纪实

1999年11月5日成立 2000年4月境外H股发行

2007年11月5日 A股上市

中石油,全称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凭证及H股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ADS代码PTR,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857),2007年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857)。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公司86.29%的股权。

?经营范围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以下四个板块:勘探与生产板块——从事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炼油与销售板块——从事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销售;化工与销售板块——从事基本石油化工产品、衍生化工产品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天然气与管道板块——从事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的输送及天然气的销售。公司的四大业务板块中,油气开采和天然气管道业务在国内处于绝对霸主地位;炼油销售和化工业务排在国内第二,仅次于中国石化。虽然未来将面临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国际石油巨头的冲击,但公司目前的行业地位不会受到影响。2006年上述四大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38.6%、50.3%、7.4%和3.6%,毛利比重分别为83.4%、9.1%、4.5%和3.3%。目前阶段,勘探与开采构成公司的最主要盈利来源。

?行业地位

上市以来,公司以完善的公司治理、较强的盈利能力赢得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2007年,在由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的“2005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居第七位;在由《商业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商业周刊》亚洲50强”企业中排名第一位;在由全球能源领域权威机构普氏能源公布的“2006年全球能源企业250强”中列第六位,连续五年居亚太区第一位;并当选《亚洲金融》杂志公布的“2006年亚洲最盈利公司(第一名)”。 4.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少数股东权益合计 2007/6/30 8,794.73 2,613.37 286.77 2006/12/31 8,151.44 2,475.49 261.28 5,414.67 2005/12/31 7,254.14 2,251.80 239.96 4,762.38 2004/12/31 5,710.58 1,682.04 93.09 3,935.4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5,894.59 截止07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8,794.73亿元,较06年12月31日的8,151.44亿元增长7.9%,截止06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较05年12月31日的7,254.14亿元增长12.4%,截止05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较04年12月31日的5,710.58亿元增长27.0%。

(二)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2007年1-6 3,927.26 1,059.34 1,062.94 2006年 6,889.78 1,923.25 1,897.90 1,362.29 2005年 5,522.29 1,893.69 1,850.29 1,278.67 单位:亿元 2004年 3,886.33 1,417.12 1,390.12 972.8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58.82 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上升,07年1-6月营业收入为3,927.26亿元。06年营业收入为6,889.78亿元,较04年的5,522.29亿元增长42.1%。07年1-6月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8.82亿元,06年为1,362.29亿元,较05年增长6.5%,05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8.67亿元,较04年的972.81亿元增长31.4%。

公司发行前三年累计净利润为3613.77亿元人民币;而IPO中规定发行前三年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人民币。

公司发行前三年累计营业收入16298.4亿元人民币;而IPO中规定发行前三年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

综上,中国石油满足IPO中对此两项财务的要求。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单位: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 2007年1-6 1,121.77 (573.51) (320.16) 4.02 232.12 2006年 2,054.42 (1,621.52) (753.78) (2.58) (323.46) 2005年 2,095.48 (948.29) (450.44) (4.58) 692.17 2004年 1,455.06 (1,030.24) (424.09) —— 0.73 07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1,121.77亿元。06年公司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2,054.42亿元,比05年下降41.06亿元,其主要原因为支付的各项税费的增加。05年其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2,095.48亿元,较04年的1,455.06亿元增加640.42亿元,其主要原因是当年净利润增加342.80亿元并且应付账款增加154.09亿元。

公司发行前三年的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为5604.96亿元人民币;而IPO中规定发行前三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超过5000万人民币。

由此可知,中国石油满足IPO中对此项财务的要求。 (四)主要财务指标 A. 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报表) 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 07/6/30 29.72% 0.6% 1.18 0.73 87.35 06/12/31 30.37% 0.7% 0.91 0.49 165.46 05/12/31 31.04% 0.6% 1.16 0.75 221.80 04/12/31 29.45% 0.5% 0.96 0.58 117.23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与行业均值相比是偏低的。此外,由该表可知:中国石油一直以来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都小于1%;而IPO中规定:无形资产与净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20%。显然,中国石油满足此项财务要求。

B. 经营效率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存货周转率(次) 总资产周转率(次) C. 主要的每股财务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每股净资产(元/股)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2007/6/30 0.13 3.29 0.42 2006/12/31 1.15 (0.18) 3.02 0.76 25% 2005/12/31 1.17 0.39 2.66 0.72 27% 2004/12/31 0.83 0.00 2.24 0.55 25%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元/股) 0.63 2007/1-6 31.56 2.78 0.46 2006年 105.04 5.23 0.90 2005年 151.46 5.10 0.83 2004年 131.18 4.82 0.72 总体来看,经营能力较行业值高。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13% 现金流较行业偏高,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5. IPO前后的股权结构 总股本、本次发行的股份

综上可知,中石油满足先前所说的IPO融资的财务条件。

中国石油集团是本公司唯一的发起人,目前拥有本公司88.21%的股权,是本公司的控股东。其在2000年4月7日在合并募集后发行了17,582,418,000股股票,其中13,447,897,000股为H股,41,345,210股为美国存托凭证(每一股美国存托凭证等于100股H股)。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于2000年4月6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ADS代码PTR)。H股于4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857)。2005年9月,公司又以每股港币6.00元的价格增发了3,196,801,818股H股。

截止到A股发行前公司的总股本约为179,020,977,818股。(附:满足IPO中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的规定。)

07年10月下旬,公司以每股16.7元人民币的发行价格公开发行了40亿股A股股票,筹集资金668亿元人民币。

07年11月5日,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次发行前本公司的总股本为179,020,977,818股,假设本次发行股数按上限40亿股计算,本次发行前后本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

发行前 发行后

股东名称 股票数量(股) 持股比例 股票数量(股) 持股比例 中国石油集团(SS) 157,922,077,818 88.21% 157,922,077,818 86.29% 公众投资者 21,098,900,000 11.79% 25,098,900,000 13.71% 其中:A股 - - 4,000,000,000 2.18% H股 21,098,900,000 11.79% 21,098,900,000 11.53% 合计 179,020,977,818 100% 183,020,977,818 100% 注:SS代表State-own Shareholder,指国家股股东。 (三)融资情况

1.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股票种类: 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 人民币1.00元

发行股数: 4,000,000,000股,占本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约2.18%

定价方式: 发行人和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通过向询价对象进行初步询价确

定发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向配售对象进行网下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每股发行价格: 16.70元

发行后每股盈利: 0.74元(按本公司2006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发行市盈率: 22.44倍(按询价后确定的每股发行价格除以发行后每股盈利确定) 发行前每股净资产: 3.29元(按本公司截至2007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除以发

行前总股本计算)

发行后每股净资产: 3.58元(按本次发行后净资产与股本总数之比计算,其中净资产按

本公司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净资产和募集资金净额之和计算,未考虑2007年下半年的利润影响;股本总额按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发行市净率: 4.66倍(按发行后每股净资产计算)

发行方式: 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发行对象: 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必须遵守的其它监管要求的自然人、

法人及其它机构

承销方式: 由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牵头组织承销团对本次公开发行的A股

采用余额包销方式承销

募集资金总额和净额: 66,800,000,000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66,243,292,224元

发行费用概算: 共556,707,776元,其中承销费及保荐费501,000,000元;审计费

6,900,000元;律师费6,912,251元;股份登记费3,033,700元;

发行手续费5,740,179元;印花税33,121,646元 2.有关发行的重要时间安排

询价推介时间 2007年10月22日——2007年10月24日 网下申购及缴款日期 2007年10月25日——2007年10月26日 网上申购及缴款日期 2007年10月26日 定价公告刊登日期 2007年10月30日 股票上市日期 2007年11月5日 3.中石油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 比价效应

经过路演询价,中国石油公布了A股发行价格区间为15元至16.7元。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及保荐机构表示,该价格区间是根据A股初步询价情况并综合考虑发行人基本面、所处行业、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及市场情况确定的。

按照中石油2006年0.76元的每股收益,如果最终发行价确定在16.7元,发行市盈率将低至21.95倍,远低于中国神华34倍的发行市盈率。同时也创出了发行规模在10亿股以上的大盘股的最低发行市盈率。

截止到07年11月5日,即中石油A股上市那天的数据可得,上海市场股票动态市盈率为43.54倍,深圳为47.73倍。因此有关市场人士认为,此发行价格区间的确定显示出管理层进行宏观调控、借中石油上市拉低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的意图。 4.筹资用途

本次A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包括: 约68.4亿元用于长庆油田原油产能建设;

约59.3亿元用于大庆油田原油产能建设;

约15.0亿元用于冀东油田原油产能建设;

约175.0亿元用于独山子石化加工进口哈萨克斯坦含硫原油炼油及乙烯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约60.0亿元用于大庆石化120 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

若实际募集资金数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多于以上项目资金需求总额(377.7亿元),则多出部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其他一般商业用途;若募集资金数额(扣除发行费用后)不足以满足以上项目的投资需要,不足部分公司将通过银行贷款或自有资金等方式解决。 从募集资金的金额和投向来看,此次募集对中石油的经营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到400亿左右的融资额计划只占到了公司06年净利润的26.7%。此次发行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国内优质股票的供给,以及使国内广大的投资者能够有机会分享这种优质公司成长带来的价值。

(四)结论评价

1. 如何看待中石油航母回归A股市场?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登陆A股市场,开盘价48.6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91.02%,收盘价43.96元/股,比发行价上涨163%。

至此,中石油A股总市值已超过7万亿元,加上H股市值,总市值一举超过埃克森美孚目前的4000多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和中国A股市场第一大权重股。 A股市场结构进一步合理

根据其市值测算,中石油上市后将对上证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其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达到20%以上,将撬动包括电力、煤炭、石油化工行业在内的能源板块加速升级,成为挑战金融股绝对权重地位的又一主流板块。

“中国石油的上市,将使金融板块在A股市场中所占的权重从39%下降到30%左右,下降约9个百分点。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占权重总和为25%。这有利于影响股市的行业权重的分散。”

中信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中石油的回归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目前比较充裕的流动性,给国内投资者一个更加优质的投资选择,并将进一步壮大优质工业蓝筹股在市场中的比重,使原有的大盘蓝筹股的定位更趋合理,对稳定国内资本市场将起到促进作用。

为我国石油产业注入活力

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近几年中国石油业务加速发展,资金投入量巨大,在A股上市也为中国石油进一步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

在A股首发募集的资金中,将有377.7亿元用于公司的原油产能建设和炼油、乙烯装置建设项目。从所投资的项目可以看出,中石油的目的是要加大上游原油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司炼化一体化方面的竞争优势,公司上下游均衡发展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中石油A股上市将有利于提升国内油气资源供应能力和炼油加工能力。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中石油上市将改变石油产业与其他行业在资源配置上不平衡的局面,进一步拓展石油产业的发展空间。 国内投资者可参与分享中国石油业绩增长

蒋洁敏说,回归A股有利于扩大中国石油在国内的影响,并可以使国内投资者分享中国石油业绩增长带来的好处。

2006年,中国石油以1300多亿元净利润蝉联《亚洲金融》“亚洲最盈利公司”。净利润相当于A股1500多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30%以上。但由于中石油一直没有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中石油这一依托国内经济蓬勃发展的亚洲最赚钱公司,并没有给国内投资者带来多大收益。中石油A股的回归,让国民有更多可能得以分享蓝筹成长收益。 2. H股回归A股

a.对内地资本市场的重大影响:

1.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稳定了内地股票市场信心,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新里程碑。

2.改善内地市场的资本结构,改变了中国股市的现有格局,使股指更准确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面貌,并真正成为我国经济的“晴雨表”。 3.中国石油将成为上证综指第一大权重股,对A股市场施加足够的影响力,改善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促进A股市场更加成熟,从而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促进A股市场的稳定。 4.不仅刷新了内地IPO融资纪录、最大市值及冻结资金纪录,更重要的是中国石油属于国有资产的骨干企业,其回归A股市场是对内地股票市场信心的体现。 b.对中石油的意义非凡:

首先,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实力和回报能力。 其次,有利于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此外,回归A股还可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投资者基础,提升公司形象。 3. 中国石油调入对上证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的相关影响:

(1)对上证综指影响巨大:23%的权重将显著牵制指数走势

中国石油成为第一大权重股(23.62%),由于其权重之大,会对上证综指产生显著影响。紧随其后的三大权重股分别为工商银行(7.81%)、中国石化(6.20%)、中国人寿(5.00%)。由于中国石油的计入,其它大市值股票的权重略有下降。相应地,上证综指成份股的行业权重也有一定变化,作为第二大权重行业的采掘业权重大幅上升至37.59%,成为第一大权重行业;而原来的第一大权重行业金融保险业的权重大幅下降至30.17%,位居第二。当然,金融保险业虽权重略低,但其成份股同质性与联动性要显著强于采掘业。

假定按照2007年11月19日收盘价,在保持目前中国石油权重情形下,中国石油股价每变动1%,将带来上证指数约12.65点变化;若中国石油涨停(跌停),则上证综指将变动约124.37点,其变动对上证综指举足轻重。

(2)对沪深300指数影响有限:为第七大权重股(1.8%)

中国石油计入对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权重变化的影响相对有限。目前中国石油为沪深300第七大权重股,权重占比为1.86%。相应地,中国石油计入指数对行业权重分布有一定影响,金属、非金属行业的权重由第二降为第三位,采掘业权重上升至13.21%,位列第二,金融、保险业仍居第一,但权重有所下降。

由于上证50、上证180指数采用与沪深300相似的编制原则,因此中国石油调入对这两只指数有一定影响。

4. 中石油在美国、香港、中国大陆筹资的数额比较 上市时间 发行种类 美国 2000年4月6日 美国存托股份 (ADS) 16.44美元 41,345,210份 香港 2000年4月7日 H股 大陆 2007年11月5日 A股 每股发行价格 发行数量 筹资净额 股权比例 1.28港币 13,447,897,000股 16.70元 4,000,000,000股 662.43亿元 2.18% 203.37亿元 11.53% 本公司发行的ADS和H股分别于2000年4月6日和2000年4月7日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

本公司H股首次发行情况:根据本公司1999年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0]1号文)批准,本公司于2000年4月完成股票全球公开发售,以每股1.28港币(每份ADS16.44美元)的价格共发行17,582,418,000股H股(其中包括41,345,210份ADS)。该次发行的17,582,418,000股H股包括由本公司发行的15,824,176,200股股份,以及由中国石油集团公开出售其持有的本公司1,758,241,800股股份。通过该次发行本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约203.37亿元。

该次H股发行完成后,本公司总股本175,824,176,000股,H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0%,中国石油集团持有本公司90%股份。

本公司H股增发情况:根据本公司2004年度股东年会和2005年8月召开的董事会决议,并经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增发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国合字[2005]23号)批准,本公司于2005年9月以每股港币6.00元的价格增发了

3,196,801,818股H股。国资委于2005年8月18日作出决定,同意中国石油集团在本公司增发新股时同步减持319,680,182股国家股。通过该次增发本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约为196.92亿元。该次H股增发完成后,本公司总股本179,020,977,818股,H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1.79%,中国石油集团持有本公司88.21%的股份,仍为本公司的控股股东。 5. 股利派发情况对比

中国石油前几年在海外豪派红利,内地股民无福消受;2008年终于分到了每股0.15元现金,却连弥补股价亏损的零头都不够。

早在此次年度分红之前,2007年中,中国石油在香港市场分红2毛钱,因A股尚未上市,A股投资者并未享受那次分红。中国石油A股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深深受伤的散户不认为1毛5是个\合理\的补偿,而更令其焦躁不安的是中国石油前几年有着高额的海外分红。

中国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而上市四年累计分红高达119亿美元。 联合证券分析师肖晖表示,中石油在美国发行的是存托股份,一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100份港股。“存托股份并非真正的股票,它的发行并不增加股本。迄今为止,中国石油仅在A、H股发行股票。但是持有存托股份在分红上享受着与A、H股股东相同的权利。在分红上,中国石油并没有什么问题。”

在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的高低,往往是投资者选股的一项重要依据。2000年,中国石油香港上市,\股神\巴菲特大量购入。巴菲特看重的多个方面中,中国石油承诺每年以净利润的45%分红即重要指标。

中国石油年报显示,公司董事会同意将截至2007年底1456.25亿元净利润的45%用于年度股息派发,金额约在655亿元。而2007年中期,中国石油已经在香港市场派送了每股约2毛的股息,以当时约1790亿总股本计算,派发股息金额在360亿元左右。用年度净利润的45%与中期派发股息金额相减即2007年度末期拟分配的股利287.08亿元,以期末1830亿股总股本计算,每股派发1毛5符合上述45%的分红指标。

虽然在分红上中规中矩,但是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认为,以股息计算,投资者在中国石油股票上的回本时间较长。在股价48元之时,年度分红要高达9毛多,才能在50年内回本;年度分红如果低于4毛,回本时间则要超过100年。如果没有突发性暴涨,投资者需要在该股上苦熬多年。再者,计算中国石油目前息利,以3毛5除以2007年3月20日21.9元的收盘价,年息利仅1.6%,低于目前银行存款年利4.14%。“买进价格不同,回本的时间也不同。而与银行年利息的比较,也可以作为投资者的一个参考,这里剔除了股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6. 二级市场上IPO以后股价的表现

A股上市表现—隆重出场

中石油上市首日大涨163.23%,收报43.96元(开盘即报48.6元,涨幅191.02%)。

11月5日,中石油今日上市,开报48.6元,涨幅191.02%,集合成交95.11亿元,换手率6.52%。

A股上市表现—飞流直下

11月6日中石油大跌9.03%,收报39.99元,成交140亿元,换手率11.43%。 12月17日中石油收盘跌破30元,收报29.99元,开盘报30.55元,跌0.56元,跌幅为1.83%,盘中最高价为30.55元,最低价为29.98元,成交18亿元,换手率为2%。

3月24日中国石油:跌破20元 收盘大跌5.71%。

A股上市表现—最近表现

中石油在首日套牢700亿资金后一路下跌,最低跌至15.35元,跌幅达到1/3,至今股价仍在破发边缘,被称为A股“第一熊股”。

截至到2008年5月13日中午,受到12日四川大地震和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的双重消息影响,作为权重股的中石油,今天开盘报17.33元,跌了0.53元,跌幅为2.97%。截至到中午,股价为17.39元,跌幅为3.75%。

【参考文献】:

1.《中石油A股招股说明书》 2.《中石油2007年中期报告》

附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油气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负债及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2007/6/30 77,191 4,606 16,399 25,995 65 690 12,828 84,327 6 222,107 29,595 232,148 262,804 82,407 6,006 280 16,504 11,568 12,949 813 657,366 879,473 2007/6/30 15,833 856 83,808 10,204 12,594 22,670 236 85 2006/12/31 54,070 2,844 8,488 12,664 81 13 10,515 76,038 4 164,717 30,361 231,590 270,496 64,652 8,664 279 16,127 11,194 14,391 813 650,427 815,144 2006/12/31 15,156 1,045 77,936 11,590 11,368 24,174 200 95 2005/12/31 86,024 3,028 4,630 12,593 8 174 9,261 62,733 58 178,509 10,389 215,518 231,318 51,582 3,651 268 13,250 8,270 10,515 1,116 546,905 725,414 2005/12/31 13,364 829 53,274 10,142 9,670 25,171 148 122 2004/12/31 12,704 4,824 2,662 10,779 - 109 40,066 45,771 - 116,915 7,546 196,634 186,718 34,338 2,463 229 10,306 5,286 7,728 1,495 454,143 571,058 2004/12/31 11,268 1,810 37,865 7,207 7,382 22,809 66 38

预计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递延收益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股东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少数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合计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114 11,900 13 187,554 17 37,497 4,597 50 675 19,186 11,628 133 73,783 261,337 179,021 59,733 89,928 261,443 (666) 589,459 28,677 618,136 879,473 115 20,407 12 180,465 - 30,401 4,645 50 737 18,481 12,480 290 67,084 247,549 179,021 59,797 89,928 213,255 (534) 541,467 26,128 567,595 815,144 120 15,230 15 153,470 - 39,630 4,280 50 755 14,187 12,533 275 71,710 225,180 179,021 61,963 76,573 158,970 (289) 476,238 23,996 500,234 725,414 88 15,942 - 121,753 - 35,608 2,850 51 456 - 7,154 332 46,451 168,204 175,824 53,790 57,575 106,356 - 393,545 9,309 402,854 571,05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净额 资产减值损失 加:投资收益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07/1/1-6/30 392,726 (223,140) (26,853) (19,075) (21,475) (1,656) 2,317 3,090 2,593 105,934 1,441 (1,081) (289) 106,294 (25,997) 80,297 75,882 2006年 688,978 (362,590) (51,692) (35,050) (44,429) (1,322) (2,914) 1,344 1,253 192,325 1,645 (4,180) (1,962) 189,790 (47,043) 142,747 136,229 6,518 0.76 0.76 2005年 552,229 (276,622) (19,768) (28,381) (36,284) (833) (2,758) 1,786 1,628 189,369 1,341 (5,681) (2,333) 185,029 (51,785) 133,244 127,867 5,377 0.72 0.72 2004年 388,633 (179,880) (16,370) (20,171) (24,895) (1,308) (5,279) 982 1,344 141,712 2,434 (5,134) (3,481) 139,012 (40,048) 98,964 97,281 1,683 0.55 0.55 少数股东损益 4,415 五、每股收益(基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合并净利润)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42 0.42 注:(1)同一控制取得子公司在合并日前实现的净利润2005年为4,698百万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 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税费返还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2007/1/1-6/30 2006年 444,524 536 445,423 (210,590) (21,200) (80,234) (333,246) 112,177 2,731 1,200 820,389 728 821,318 (368,323) (37,670) (156,416) (615,876) 205,442 407 4,092 348 4,847 (139,167) (27,832) (4,095) (166,999) (162,152) 1,492 1,492 44,378 260 46,130 (45,925) (75,323) (3,033) (260) (121,508) (75,378) (258) (32,346) 80,905 - 48,559 2005年 666,091 351 671,175 (282,427) (28,248) (112,870) (461,627) 209,548 35,675 2,595 920 39,190 (127,130) (6,889) (2,019) (134,019) (94,829) 20,146 454 46,926 1,326 68,398 (53,704) (58,781) (1,486) (957) (113,442) (45,044) (458) 69,217 11,304 384 80,905 2004年 470,225 669 473,648 (187,912) (21,853) (91,418) (328,142) 145,506 8,630 1,416 815 10,861 (96,857) (17,028) - (113,885) (103,024) 2,145 2,145 39,403 210 41,758 (44,483) (38,090) (277) (1,594) (84,167) (42,409) - 73 11,231 - 11,304 处置固定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512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4,443 购建固定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60,420) 投资支付的现金 其中:回购上市子公司股票所支付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1,374) (86) (61,794) (57,351) 266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 266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28,408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64 28,738 (28,931)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31,638) 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 (1,895)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加: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收购炼化业务和中油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的影响 六、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185) (60,754) (32,016) 402 23,212 48,559 - 71,77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f6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