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 螺旋分选机的结构对分选效果影响的研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30 16: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螺旋分选机的结构对分选效果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the Structures of Spiral Separator for Separating Effect

二○一二年十二月

螺旋分选机的结构对分选效果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the Structures of Spiral Separator for Separating Effect 二○一二年十二月

摘 要

螺旋分选机是一种分选细粒煤的分选设备。新庄选煤厂目前有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来分选原煤脱泥产生的原生煤泥,但分选效果不同,造成精煤灰分不稳定,影响精煤回收率。

本文分总结了国内外对螺旋分选机研究,分析了影响分选效果的螺旋分选机结构特性、结构参数、不同横截面分选对比三个方面,同时针对结构参数从螺旋槽截面、螺距、圈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新庄选煤厂两台正在生产的螺旋分选机取样试验研究,分析了两台螺旋分选机入料煤质和各自的分选效果,剖析了原生煤泥在两台螺旋分选机螺旋槽内的粒度和密度分选对比情况,探讨了原生煤泥在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的分选对比情况。通过对比研究,表明:①从分选效果看,1#螺旋分选机各粒度级I值小于2#螺旋分选机;②从分选过程浓度对比,1#螺旋分选机随着圈数的增加,螺旋槽外缘物料浓度降低,而2#螺旋分选机由于重产物干扰,造成外缘物料浓度先减小后增大;③从分选过程粒度对比,随着圈数的增加,1#螺旋分选机各个粒度级轻产物产率增加,而2#螺旋分选机在每圈螺旋半径400~500mm见出现分选干扰,造成轻产物产率降低;④从分选过程密度对比,2#螺旋分选机在第4圈时,各个螺旋半径处出现分选的干扰,造成螺旋半径处分选密度升高,而1#螺旋分选机在第4圈实现完全分选,分选密度稳定,分选效果较好。

本文对两台螺旋分选机进行取样试验结果对比研究,找出了适合新庄选煤厂原生煤泥分选型号的螺旋分选机,为新庄选煤厂日后螺旋分选机更换提供参考依据。

该论文有图14幅,表90个,参考文献51篇。

关键词:螺旋分选机;结构;筛分试验;浮沉试验;分配曲线;分选效果

- I -

图清单

图序号 图1.1-1 Figure 1.1-1 图2.1-1 Figure 2.1-1 图2.1.1.1-1 Figure 2.1.1.1-1 图2.1.1.1-2 Figure 2.1.1.1-2 图2.1.1.1-3 Figure 2.1.1.1-3 图2.1.2-1 Figure 2.1.2-1 图2.2-1 Figure 2.2-1 图2.2-2 Figure 2.2-2 图2.2-3 Figure 2.2-3 图2.2-4 Figure 2.2-4 图4.1-1 Figure 4.1-1 图4.1-2 Figure 4.1-2 图4.1.2-1 Figure4.1.2-1 图4.1.2-2 Figure 4.1.2-2 图4.2-1 Figure 4.2-1 图4.2-2 Figure 4.2-2 图4.4-1 Figure 4.4-1 图4.5-1 Figure 4.5-1 图名称 原生煤泥分选工艺流程图 Primary slime process flowsheet 螺旋分选机的几何特性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for spiral separator 螺旋槽断面形状对分选的影响 Influence of the shape of cross-section on process 各种规格椭圆截面的螺旋分选机的选别指标的比较 Contrast between different shape of cross-section 螺旋槽圈数对分选粒度为0.07~0.2毫米矿物回收率的影响 Influence of laps on rate of recovery for 0.07~0.2mm particle 直径为500毫米的螺旋设备选别分级的物料其指标依螺旋槽横截面形状发生变化的情况 Relation shape of cross-section to index for diameter of 500mm spiral separator 拖曳力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受力分析图 Drag force analysis on mineral particle 重力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受力分析图 Gravimetric analysis on mineral particle 流体动压力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受力分析图 Hydrodynamic pressure analysis on mineral particle 惯性离心力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受力分析图 Centrifugal force analysis on mineral particle 取样工具 Sampling tools 取样示意图 Sampling Sketch 1#入料可选性曲线 1# Particle washability curve 2#入料可选性曲线 2# Particle washability curve 两台螺旋分选机试验系统设备流程图 Equipment flowsheet of two spiral separations test system 两台螺旋分选机试验系统实物图 Practicality disposal picture of two spiral separations test system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粒级矿物产率变化曲线 Distribution rate curves of varied size fractions mineralsfor spirals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半径处煤泥体积浓度 Volum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slurry for two sprials - VII -

页码 2 2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6 16 16 16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5 25 27 27 图4.6.1-1 Figure 4.6.1-1 图4.6.1-2 Figure 4.6.1-2 图4.6.1-3 Figure 4.6.1-3 图4.6.2-1 Figure 4.6.2-1 图4.6.2-2 Figure 4.6.2-2 图4.6.2-3 Figure 4.6.2-3 图4.6.3-1 Figure 4.6.3-1 图4.6.3-2 Figure 4.6.3-2 图4.6.3-3 Figure 4.6.3-3 图4.6.4-1 Figure 4.6.4-1 图4.6.4-2 Figure 4.6.4-2 图4.6.4-3 Figure 4.6.4-3 图4.7.3-1 Figure 4.7.3-1 图4.7.3-2 Figure 4.7.3-2 图4.7.3-3 Figure 4.7.3-3 图4.7.3-4 Figure 4.7.3-4 图4.7.3-5 Figure 4.7.3-5 图4.7.3-6 Figure 4.7.3-6 +0.50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布曲线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curves of the +0.50mm minerals for spirals +0.50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带情况曲线 Density zonation curves of the +0.50mm minerals for spirals +0.50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同一螺旋半径处的密度变化曲线 Density variation curves of the +0.50mm minerals at the same radius for spirals 0.5~0.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布曲线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curves of the 0.5~0.25mm minerals for spirals 0.5~0.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同一螺旋半径处的密度变化曲线 Density variation curves of the 0.5~0.25mm minerals at the same radius for spirals 0.5~0.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带情况曲线 Density zonation curves of the 0.5~0.25mm minerals for spirals 0.25~0.1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布曲线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curves of the 0.25~0.125mm minerals for spirals 0.25~0.1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同一螺旋半径处的密度变化曲线 Density variation curves of the 0.25~0.125mm minerals at the same radius for spirals 0.25~0.1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带情况曲线 Density zonation curves of the 0.25~0.125mm minerals for spirals -0.1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布曲线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curves of the -0.125mm minerals for spirals -0.1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同一螺旋半径处的密度变化曲线 Density variation curves of the -0.125mm minerals at the same radius for spirals -0.125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带情况曲线 Density zonation curves of the -0.125mm minerals for spirals 1#螺旋分选机分配曲线 1# Spiral separator particles distribution curve 2#螺旋分选机分配曲线 2# Spiral separator particles distribution curve 中煤段分选粒度与I值之间的关系 Relationship of particle size and I value for middlings 矸石段分选粒度与I值之间的关系 Relationship of particle size and I value for rejects 矸石段分配曲线 Reject particles distribution curve 中煤段分配曲线 middlings particles distribution curve - VIII -

30 30 32 32 32 32 36 36 37 37 38 38 41 41 43 43 43 43 47 47 48 48 49 49 54 54 55 55 56 56 57 57 58 58 58 58

表清单

表序号 表1.1-1 Table 1.1-1 表1.1-2 Table 1.1-2 表1.1-3 Table 1.1-3 表4.3.1-1 Table 4.3.1-1 表4.1.2-1 Table4.1.2-1 表4.1.2-2 Table4.1.2-2 表4.4-1 Table 4. 4-1 表4.4-2 Table 4. 4-2 表4.5-1 Table 4.5-1 表4.6.1-1 Table 4.6.1-1 表4.6.1-2 Table 4.6.1-2 表4.6.1-3 Table 4.6.1-3 表4.6.2-1 Table 4.6.2-1 表4.6.2-2 Table 4.6.2-2 表4.6.2-3 Table 4.6.2-3 表4.6.3-1 Table 4.6.3-1 表4.6.3-2 Table 4.6.3-2 表4.6.3-3 Table 4.6.3-3 表4.6.4-1 Table 4.6.4-1 表名称 两种结构螺旋分选机的技术特征 Spiral separator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different structure 螺旋分选机分选过程抽样表 Spiral separator sample result 两组不同结构螺旋分选过程抽样表 Spiral separator sample result for different structure 螺旋分选机入料粒度组成 Spiral separator’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esults 1#入料浮沉试验结果 1# Particle float-and-sink analysis results 2#入料浮沉试验结果 2# Particle float-and-sink analysis results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粒级煤泥的产率计算结果汇总表 Distribution rate of varied size fractions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粒级矿物的灰分计算结果汇总表 Ash of varied size fractions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半径处煤泥体积浓度表 Volum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slurry for two spirals 两台螺旋分选机+0.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分布表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0.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两台螺旋分选机+0.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灰分分布表 Density-ash distribution of the +0.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0.5mm粒级煤泥颗粒在螺旋槽面上的密度分带情况表 Density zonation of the +0.5mm minerals in the spiral 两台螺旋分选机0.5~0.2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分布表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0.5~0.2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两台螺旋分选机0.5~0.2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灰分分布表 Density-ash distribution of the 0.5~0.2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0.5~0.25mm粒级煤泥颗粒在螺旋槽面上的密度分带情况表 Density zonation of the 0.5~0.25mm minerals in the spiral 两台螺旋分选机0.25~0.12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分布表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0.25~0.12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两台螺旋分选机0.25~0.12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灰分分布表 Density-ash distribution of the 0.25~0.12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0.25~0.125mm粒级煤泥颗粒在螺旋槽面上的密度分带情况表 Density zonation of the 0.25~0.125mm minerals in the spiral 两台螺旋分选机-0.12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分布表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0.12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 IX -

页码 2 2 3 3 3 3 18 18 19 19 20 20 23 23 24 24 26 26 28 28 29 29 32 32 34 34 35 35 37 37 39 39 40 40 43 43 45 45 表4.6.4-2 Table 4.6.4-2 表4.6.4-3 Table 4.6.4-3 表4.7.1-1 Table 4.7.1-1 表4.7.1-2 Table 4.7.1-2 表4.7.1-3 Table 4.7.1-3 表4.4.2-1 Table 4.7.2-1 表4.7.2-2 Table 4.7.2-2 表4.7.2-3 Table 4.7.2-3 表4.7.2-4 Table 4.7.2-4 表4.7.3-1 Table 4.7.3-1 表4.7.3-2 Table 4.7.3-2 表4.7.3-3 Table 4.7.3-3 两台螺旋分选机-0.12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灰分分布表 Density-ash distribution of the -0.12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0.125mm粒级煤泥颗粒在螺旋槽面上的密度分带情况表 Density zonation of the -0.125mm minerals in the spiral 螺旋分选机取样总灰汇总表 Spiral separator ash results 1#螺旋分选机精煤>0.125mm浮沉试验结果综合报告表 Cleaned coal of 1#Spiral separator float-and-sink analysis results for >0.125mm 2#螺旋分选机精煤>0.125mm浮沉试验结果综合报告表 Cleaned coal of 2#Spiral separator float-and-sink analysis results for >0.125mm 01#螺旋分选机产品粒度组成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esults for products of 01# sprial separator 02#螺旋分选机产品粒度组成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esults for products of 02# sprial separator 1#螺旋分选机产品浮沉试验结果综合报告表 Products float-and-sink analysis results for 1# spiral separator 2#螺旋分选机产品浮沉试验结果综合报告表 Products float-and-sink analysis results for 2# spiral separator 螺旋分选机产品分配率计算表 Spiral separator particles distribution results 两台螺旋分选机分配曲线特性参数对比表 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distribution curve for two spiral separators 两台螺旋分选机分选评定指标 Separation performance for two sprial separators 46 46 48 48 50 50 51 51 51 51 52 52 52 52 52 52 53 53 54 54 55 55 56 56

- X -

变量注释表

α β Rf R αf d ρm Δ Fc FD FG Fp FT f fX fY g H h i j Px u ux μy uz v vx vy vz β1 δ δ δ25 δ75 δ ε ζ μ φ γδ±0.1 纵向倾角,° 横向倾角,° 最外侧螺旋线的曲率半径,mm 螺旋半径,mm 最外侧螺旋线的纵向倾角,° 矿物颗粒的当量直径,m 矿物颗粒的密度,Kg/m3 水的密度,Kg/m3 惯性离心力,N 拖曳力,N 微元流体的重力,N 流体动压力,N 摩擦力,N 摩擦系数 纵向方向上摩擦系数 横向方向上摩擦系数 重力加速度,N/kg 螺距,mm 流深,m 矿物颗粒的密度,g/cm3 矿物颗粒的密度,g/cm3 加权平均密度为x的矿物颗粒在不同螺旋半径处的分布率,% 水流速度,m/s 纵向方向上水流的运动速度,m/s 横向方向水流的运动速度,m/s 垂直槽面方向上水流的运动速度,m/s 矿物颗粒运动速度,m/s 纵向方向上颗粒的运动速度,m/s 横向方向颗粒的运动速度,m/s 垂直槽面方向上颗粒的运动速度,m/s 螺旋分选机槽面法线平面上的横向倾角,° 理论分选密度,g/cm3 拖曳角,° 重产物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25%的密度,g/cm3 重产物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75%的密度,g/cm3 拖曳角,° 循环角,° 循环角,° 液流粘滞系数,Pa·s 。 矿浆阻力系数 分选密度邻近物含量 - XI -

δp1 δp2 δ25 δ75 E I ζ 精煤实际分选密度,g/L 矸石实际分选密度,g/L 重产物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25%的密度,g/L 重产物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75%的密度,g/L 可能偏差,g/L 不完善度 标准方差

- XII -

1 概述

1 概述

1 Introduction

1.1课题来源(Project Origin)

本课题来源于河南神火煤业有限公司新庄选煤厂现场生产。

新庄选煤厂为河南神火煤业有限公司新庄矿配套矿井型选煤厂,年入选能力300万吨,主要洗选产品为灰分≤11%的、供高炉喷吹使用的末精煤。新庄矿主要可采煤层为二2煤组和三2煤组,二2煤属易选的优质无烟煤(邻近密度物含量去矸后为6.42%),三2煤属极难选煤(邻近密度物含量去矸后为83.06%)。从2006年后,由于新庄矿二煤组的深层开采以及三煤组的开采,原煤可选性变差,目前入洗比例二煤:三煤为4:6,原生煤泥含量也增加,-1mm煤泥约占选煤厂原煤入选量20~35%,有时更高,灰分23%左右。目前选煤厂生产工艺为:原煤预先分级脱泥+块原煤重介浅槽+末原煤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原生煤泥螺旋分选机+细煤泥浮选床+尾煤压滤机,末精煤由重介精煤、螺旋精煤、浮选精煤组成。原生煤泥分选系统流程为:原生煤泥经泵送入水力分级旋流器浓缩后,底流入螺旋分选机分选,螺旋精煤再经泵送入德瑞克高频细筛进行脱泥,然后入离心机脱水,成为最终的末精煤产品;水力旋流器溢流、德瑞克细筛筛下物、离心机离心液进入浮选系统进行处理;螺旋中矿和尾矿入中矸磁尾桶回收。原生煤泥分选工艺流程图见图1.1-1。煤泥能否有效分选关系到选煤厂最终精煤产率高低、灰分能否满足用户要求、洗水能否闭路循环,以及企业经济效益。

为此,2009年,新庄选煤厂先后购置两组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每组四台,每台两头)对原煤经脱泥浓缩后的粗煤泥进行分选,回收灰分≤13%的粗精煤。一组为中国矿业大学研制开发的ZK-LX1100型螺旋分选机,一组为山东新泰市有限公司生产的MPLX1100型螺旋分选机。两组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技术特征见表1.1-1。从表1.1-1可以看出,虽然两组螺旋分选机处理能力相同,但螺旋槽外径、螺距、圈数不同,同时两组螺旋分选机槽面也不同,即螺旋槽横断面形状不同。中国矿业大学研制开发的ZK-LX1100型螺旋分选机,螺距为450mm,每台入料头数为2头,两个头入料口布置在同一垂直面上,圈数为5圈,且螺旋槽横断面形状为抛物线形溜槽断面;山东新泰市螺旋分选机加工公司生产的MPLX1100型螺旋分选机,螺距为400mm,每台入料头数也为2头,两个头入料口对称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圈数为5/4.5圈(一个头圈数为5圈,一个头圈数为4.5圈),且螺旋槽横断面形状也为抛物线形溜槽断面,但倾角不同。

两组螺旋分选机正常投用后,经过测试,德瑞克高频细筛和离心机可使分选出的螺旋精矿降灰2%左右,所以要求螺旋精煤灰分≤15%,便可保证符合一级精

- 1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原生煤泥分级 旋流器组-+尾矿中矿 螺旋 分选机精矿 德瑞克 高频细筛--+煤泥 离心机+去中矸磁尾桶粗精煤泥产品去浮选系统图1.1-1原生煤泥分选工艺流程图

Figure 1.1-1 Primary slime process flowsheet

表1.1-1 两种结构螺旋分选机的技术特征

Table 1.1-1 Spiral separator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different structure 指标 名称 单位 ZK-LX1100型螺旋分选机 MPLX1100型螺旋分选机 mm 1100 1000 螺旋溜槽外径 mm 170 170 螺旋溜槽内径 2 2 头数 头 mm 450 400 螺距 5 5/4.5 圈数 圈 入料口布置 垂直 水平对称 3.5-5 3.5-5 t/头.h 干煤泥处理量 7-10 7-10 t/台.h 12-15 12-15 m3/头.h 矿浆处理量 24-30 24-30 m3/台.h

煤灰分要求。新庄选煤厂2010年在螺旋精矿总出料口、离心机出料口进行采样监测(见表1.1-2),发现分选出的螺旋精煤灰分在14~16%波动,经过德瑞克高频细筛和离心机处理后,灰分在12~14%,影响末精煤整体灰分,造成重介精煤(粒度13~1mm)“背灰”。为此,对两台螺旋分选机分选出的精煤进行分别采样化验(化验结果见表1.1-3)。从表1.1-3比较可以看出,在入料灰分相同的情况下,型号为MPLX1000型螺旋分选机分选出螺旋精煤灰分高于1#螺旋分选机。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新庄选煤厂现场实际生产需要和螺旋分选理论,把这两组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过程及结果对比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找

- 2 -

1 概述

到造成两台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不同的原因,找到适合新庄选煤厂煤泥分选的螺旋分选机。

表1.1-2 螺旋分选机分选过程抽样表 Table 1.1-2 Spiral separator sample result 入料灰分 螺旋精煤灰分 (分配器取样) (精矿桶出口取样) 24.10 15.85 22.57 15.28 23.91 14.93 24.33 15.16 23.54 15.39 24.83 16.01 22.55 14.98 23.71 15.14 螺旋精煤灰分 (离心机下料口取样) 13.61 12.88 13.27 13.34 13.22 13.98 13.32 13.56 抽样时间 7月5日 7月16日 7月22日 7月26日 8月8日 8月14日 8月20日 8月25日

表1.1-3 两组不同结构螺旋分选过程抽样表

Table 1.1-3 Spiral separator sample result for different structure 入料灰分 ZK-LX1100型螺旋精煤灰MPLX1100型螺旋精煤灰分(分配器取样) 分(精矿桶入口取样) (精矿桶入口取样) 22.81 14.42 16.21 21.99 14.31 16.18 23.08 14.03 16.94 23.15 14.25 16.65 22.87 14.37 15.89 24.07 14.93 15.15 23.44 14.35 15.78 22.56 14.46 16.15 抽样时间 9月3日 9月6日 9月12日 9月16日 9月18日 9月24日 9月27日 9月30日

1.2选题意义(Topics Significance)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并应用的粗煤泥分选设备有螺旋分选机、煤泥重介旋流器、TBS分选机等。TBS分选效果虽好,但购置价格昂贵。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尚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中需要采用超细粒的磁铁矿粉,价格昂贵;难以解决细粒分选时介质的回收、再生及高介耗问题;需要一套单独的介质净化回收系统,工艺复杂;调节困难,密度波动大,分选效果差。而螺旋分选机作为粗煤泥分选设备,本身没有运动部件,不需要动力,没有辅助设备,操作管理极为方便,运行成本极低。综合以上因素,新庄选煤厂研究决定继续选用螺旋分选机进行原生煤泥分选。而国内外都有对螺旋分选机分选研究,但设计的螺旋分选机大部分侧重分选金属矿物,针对分选细粒度煤设计的螺旋分选机种类较少。

作为高炉喷吹工艺的主要原材料,新庄选煤厂洗选主产品末精煤深受宝钢、马钢等高炉喷吹工艺企业青睐。为保证钢铁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末精煤

- 3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灰分≤13%。由于现有螺旋精煤灰分波动,造成重介精煤“背灰”,选煤厂年经济损失将达千万元。

为此,从两种不同结构螺旋分选机中找出更适合新庄选煤厂原生煤泥分选的螺旋分选机,稳定螺旋精煤灰分,控制在≤14%,保证末精煤整体灰分合格,避免重介精煤“背灰”,对新庄选煤厂乃至神火集团长远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4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Z轴,建立三维笛卡尔坐标系[48]。

1)摩擦力FT

摩擦力是煤泥颗粒与螺旋槽表面运动时产生的,作用方向总是与颗粒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FT的大小取决于重力FG、惯性离心力FC、流体动压力FP和拖曳力FD在Z轴的分量的合力N与摩擦系数f的乘积:

煤泥颗粒受到的摩擦力主要是由于其与螺旋槽面接触产生的 [13],它只作用于那些与螺旋槽面直接接触煤泥颗粒。而对于那些位于水流表层的颗粒来说,由于其不与螺旋槽面直接接触,不再受摩擦力的作用。在分选槽底部,煤泥颗粒在纵向和横向方向运动时与槽面接触,因此,摩擦力FT在Z轴方向上不存在分量,只在其它两个轴上存在分量。

2)拖曳力FD

煤泥颗粒在螺旋分选机槽面运动时,受到其它煤泥颗粒的剪切力作用,由于颗粒在槽面不同区域运动特性差别,因此,在槽面拖曳力FD的方向和大小也不大不相同[13][46]。拖曳力FD是颗粒剪切力在运动过程中的外在表现,颗粒的粒度d、密度?m和流深h决定力的大小。在螺旋槽面内缘煤泥颗粒的体积浓度、密度很高,粒度很大,单一颗粒受其它颗粒的影响大,拖曳力FD对颗粒的运动影响也较大;而在外缘,水流近视紊流流态,水流的流深很大,并且体积浓度较内缘低的多,低密度颗粒居多,单一颗粒受其它颗粒的影响较小,此处的拖曳力FD对颗粒的运

FT?fN?f(FG?FC?FD?FP) (2.2-1)

a—层流区上层;b—层流区下层;c-紊流区上层;d-紊流区下层

图2.2-1 拖曳力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受力分析图 Figure 2.2-1 Drag force analysis on mineral particle

- 10 -

2 螺旋分选机结构研究现状

动影响小。因为螺旋槽面内缘与外缘相比,颗粒的密度、密度和体积浓度的差异较大,在螺旋分选机槽面内缘拖曳力FD对矿物颗粒的运动的影响不可以忽略,而在分选槽外缘其大小可以忽略,因此在整个分选过程中应考虑了拖曳力FD对颗粒运动的影响[48]。拖曳力FD的计算公式如下:

?FD?d2?mghsin? (2.2-2)

4矿物颗粒所受的拖曳力FD分析图如图2.2-1所示。

根据图2.2-1从中可以看出,拖曳力FD在不同区域作用方向不同,它与矿物颗粒所受的流体动压力的作用方向相反,对颗粒的移动存在阻碍作用。

3)重力FG

重力影响煤泥颗粒的运动,在重力场中,其数值和作用方向都是不变的。但由于螺旋分选机槽面在不同区域的螺旋角不同,因此,在不同位置处,颗粒所受到的重力的径向和切向的分力也是变化的。单一颗粒在水中的重力FG计算公式为:

?FG?d3(?m??)g (2.2-3)

6?—水的密度,式中:d—颗粒的当量直径,m;g/cm3;g/cm3;?m—颗粒的密度,

g —重力加速度,N/kg。

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重力FG分析图如图2.2-2所示,重力FG受万有引力的影响,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垂直向下。由于槽面的断面形状,重力在X、Y、Z三个方向均有分量,由此可以看出,重力是迫使煤泥颗粒沿螺旋槽面上进行分选的动力之一,对颗粒的密度分选影响较大。

图2.2-2 重力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受力分析图 Figure 2.2-2 Gravimetric analysis on mineral particle

4)流体动压力FP

- 11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由于水流的流速大于煤泥颗粒的运动速度,因此水流对其中的煤泥颗粒会产生动压力作用,但是水流在螺旋分选机槽面不同区域内的流速和流深不同,在螺旋槽内缘,水流的流速慢,近似层流;而在槽面外缘,水流液流很深,流速也相当高,呈现紊流状态[44][49]。由于水流流态的多变性,致使流体动压力表现形式也不同,在不同区域不仅力的大小不同,并且力的作用方向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差异性,便是煤泥颗粒在螺旋分选机横截面方向上进行二次循环的动力,有利于颗粒的分选。流体动压力FP在不同的流态条件下计算公式不同。

在层流状态下,煤泥颗粒承受的流体动压力FP的计算公式为:

FP?3?d?(u?v)? (2.2-4)

在紊流状态下,煤泥颗粒承受的流体动压力FP的计算公式为:

FP??d2(u?v)2? (2.2-5)

式中:?—矿浆阻力系数;u—水流速度,m/s;v—矿物颗粒运动速度,m/s;

?—液流粘滞系数,Pa·s 。

煤泥颗粒所受的流体动压力FP分析图如图2.2-3所示。

a—层流区上层;b—层流区下层;c-紊流区上层;d-紊流区下层

图2.2-3 流体动压力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受力分析图 Figure 2.2-3 Hydrodynamic pressure analysis on mineral particle

从图2.2-3中可以看出,动压力FP在不同区域方向是不同的,但是其在X轴上的分量FPX是不变的,一直指向分选槽的底部,加速煤泥颗粒的纵向运动,不同的是其在Y轴和Z轴上的分量是变化的。在层流区上层,颗粒受到的水流的动压力朝向螺旋槽外缘,其在Y轴的分量FPY促使上层低密度颗粒向槽外缘运动;而其在Z轴的分量FPZ促使低密度颗粒向水流表面运动。在紊流区上层,颗粒受到的水流的动压力也朝向槽外缘,其在Y轴的分量FPY促使上层低密度颗粒向槽

- 12 -

2 螺旋分选机结构研究现状

外缘运动;而其在Z轴的分量FPZ促使高密度矿物颗粒下沉。在紊流区下层,颗粒受到的水流的动压力朝向螺旋槽内缘,其在Y轴的分量FPY促使下层高密度颗粒及掺在其中的低密度矿物颗粒向螺旋槽内缘运动;而其在Z轴的分量FPZ促使高密度颗粒向水流底部运动。在层流区下层,颗粒受到的水流的动压力也朝向螺旋槽内缘,其在Y轴的分量FPY促使下层高密度颗粒及掺在其中的低密度颗粒向螺旋槽内缘运动;而其在Z轴的分量FPZ促使低密度颗粒向水流上层运动,进入下一次横向循环。

5)惯性离心力FC

当煤泥颗粒在螺旋槽内运动时,会产生惯性离心力[44][45][46]。煤泥颗粒的质量决定力的大小,在水流中颗粒的惯性离心力方向与其回转半径相一致,并大致与所在位置的螺旋线曲率半径?c相重合。惯性离心力FC的计算公式为:

2?xFC?d(?m??) (2.2-6)

6?c?3式中:γc—颗粒所在位置处的螺旋线曲率半径,m;νx—矿物颗粒沿槽面旋转运动的线速度,即纵向运动速度,m/s。

矿物颗粒所受的惯性离心力FC分析图如图2.2-4所示。惯性离心力FC的方向与所在位置的曲率半径?c相重合,即与Y轴重合,因此,惯性离心力FC在X轴方向上不存在分量,只能分解为平行于螺旋横断面(Y轴)和垂直于分选槽底面(Z轴)的两个分量。平行于Y轴的分量FCY有助于低密度颗粒向螺旋外缘移动,平行于Z轴的分量FCZ有助于颗粒向下移动,这两个方向上的力共同决定着颗粒在水流中的二次循环运动状态。

图2.2-4 惯性离心力作用在矿物颗粒上的受力分析图

Figure 2.2-4 Centrifugal force analysis on mineral particle

- 13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煤泥颗粒在以上各力的综合作用下,在螺旋槽面上进行分层分带,经过多圈分选后[13],在矸石排放拨块分割作用,形成精、中、矸三种产品。

2.3小结(Summary)

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影响螺旋分选机结构的参数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且对不同结构形状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做对比研究的螺旋分选机直径只针对500mm,对比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直径为1100mm的螺旋分选机,没有具体介绍。

2)对比研究分选物料的也没有提及,对于煤泥(粒度≤1mm),对比研究结果是否使用,在文献中没有查阅到。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准备针对新庄选煤厂两组直径为1100mm不同结构螺旋分选机分选同一种原生煤泥(粒度≤1mm)做对比试验,研究原生煤泥在螺旋槽面上的分选过程,找出更适合新庄选煤厂煤泥分选的螺旋分选机。

为了对两台螺旋分选机分选过程也进行对比分析,对影响煤泥颗粒在螺旋槽面上运动的因素也进行查阅。通过文献查阅,分析了螺旋角对矿浆流和颗粒的运动影响,重点分析了单一矿物颗粒在螺旋槽面上的受力情况,为两台螺旋分选机对比试验中分选过程对比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 14 -

3 研究内容及路线

3研究的内容及路线

3 Study Content and Technology Program

3.1课题研究内容(Study Content)

本课题将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分析原生煤泥在不同结构螺旋槽面上的分选效果,并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揭示在不同机构螺旋槽面原生煤泥的分选效果,选出结构更适合新庄选煤厂生产工艺的螺旋分选机。

3.2研究方法及手段(Study Methods and Means)

每台螺旋分选机中一个头设置20个采样点,分别为入料口、第一圈从里向外每隔100mm四个取样点、第二圈从里向外每隔100mm四个取样点、第三圈从里向外每隔100mm四个取样点、第四圈从里向外每隔100mm四个取样点[39]、精矿出料口、中矿和尾矿出料口。在一次试验中,每个采样点采集1个子样。所采子样做如下试验:

(1)浓度测量;

(2)筛分实验:粒度级分别为+0.5mm,0.5~0.25mm,0.25~0.125mm,-0.125mm; (3)浮沉实验:密度级分别为1.3g/L,1.4g/L,1.5g/L,1.6g/L,1.8g/L,2.0g/L,2.1g/L,2.2g/L。由于2.2g/L密度配置时浮沉液挥发快,不稳定,所以只对最后出料口物料做2.2g/L密度级浮沉试验。

为保证在同一圈不同位置同时取样,通过反复试验,并不断改进,加工制作了取样架,把四个取样器固定在上面(见图4.1-1),这样可保证煤样同步性。

本次煤泥浮沉试验采用人工捞和离心机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于-0.125mm物料用离心机进行浮沉;对于+0.125mm物料,用捞+0.5mm浮沉的方法[42][43],先将各个粒级的浮沉煤样倒入烧杯中,再加入有机重液润湿,一段时间后,采用自制的小捞勺将浮物捞出,直至浮物完全捞尽为止。

试验过程中,为区分1#螺旋分选机和2#螺旋分选机试验数据,特做如下标记: 1)1#螺旋分选机为矿大生产,2#螺旋分选机为山东生产。

2)取样时,从第1圈半开始取样,共4圈,每圈从里向外取样,共取4个点(如图4.1-2)。

- 15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4.1-1 取样工具

Figure 4.1-1 sampling tools

图4.1-2取样示意图

Figure 4.1-2 sampling Sketch

- 16 -

3 研究内容及路线

3.3课题研究的困难及解决方案(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on the Study)

螺旋分选机槽面上原生煤泥流动是否稳定将影响分选效果。因此,一定要确保螺旋分选机入料的连续性。

要保证螺旋分选机入料的稳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保证入料稳定,可以通过保证原生煤泥桶来料稳定来实现;②要保证入料压力的稳定,可通过调整入料泵的频率来实现;③要保证螺旋入料和出料口通畅,试验前将入料和出料口的杂物清除。

- 17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4 Separation Effect Study for Sprials

4.1入选煤泥特征(Characteristic of the Primary Slime)

为了保证两台螺旋分选机入料相同,取样后对两台螺旋分选机的入料,即原生煤泥进行煤质特性分析。

4.1.1入料原生煤泥粒度组成

对物料进行+0.50、0.50~0.25、0.25~0.125和-0.125mm四个粒度级进行分析,分析入料粒度组成。

表4.1.1-1螺旋分选机入料粒度组成

Table 4.1.1-1 Spiral separator’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esults 名称 01#入料 02#入料 粒度(mm) 产率(%) 灰分(%) 产率(%) 灰分(%) +0.5 35.88 21.26 35.05 21.50 0.5-0.25 28.08 22.67 27.98 20.49 0.25-0.125 20.08 25.90 19.36 25.45 -0.125 15.96 35.89 17.60 37.60 100.00 24.92 100.00 24.82 合计 因为两台螺旋螺旋分选机入料为同一物料,所以入料筛分结果大致相同,从表4.1.1-1小筛分结果可知:

1)两煤样各粒级产率分布不均匀,主导粒级是+0.5mm,1#占35.05%,2#占35.88%;其次是0.5~0.25mm、0.25~0.125mm,1#分别占27.98%、19.36%,2#分别占28.08%、20.08%;-0.125mm粒级含量不多,1#占17.60%,2#占15.96%。

2)两煤样灰分总体趋势是随粒度减小而上升。其中+0.125mm级变化不大,1#在21.26%~25.90%之间,2#在20.49%~25.45%之间;1#煤样-0.125mm灰分高达35.89%,2#煤样-0.125mm灰分高达37.60%,这部分高灰细泥影响总体灰分。

4.1.2入料原生煤泥密度组成

1#螺旋分选机入料密度组成见表4.1.2-1,其可选性曲线见图4.1.2-1。 从表4.1.2-1可以看出:入料主导密度级是1.3~1.4和1.4~1.5g/cm3这两个密度级,含量分别为25.60%和20.89%;-1.50g/cm3密度级的物料含量为54.14%,灰分为9.92%;-1.60g/cm3密度级的物料含量为67.61%,灰分为13.18%。因此理论上讲,要得到灰分小于13.00%的精煤产品,分选密度应该接近1.60g/cm3。

- 18 -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表4.1.2-1 1#入料浮沉试验结果

Table 4.1.2-1 1# Particle float-and-sink analysis results 累 计(%) 粒度(mm) 产率(%) 灰分(%) <1.3 1.3~1.4 1.4~1.5 1.5~1.6 1.6~1.8 1.8~2.0 2.0~2.1 2.1~2.2 >2.2 合计 7.65 25.60 20.89 13.47 11.54 8.54 5.58 3.70 3.03 100.00 5.38 8.71 13.06 26.31 37.51 51.25 65.62 69.79 72.73 26.07 浮 物 产率 7.65 33.25 54.14 67.61 79.15 87.69 93.27 96.97 100.00 灰分 5.38 7.94 9.92 13.18 16.73 20.09 22.82 24.61 26.07 沉 物 产率 100.00 92.35 66.75 45.86 32.39 20.85 12.31 6.73 3.03 灰分 26.07 27.78 35.09 45.13 52.96 61.51 68.62 71.11 72.73

图4.1.2-1 1#入料可选性曲线

Figure 4.1.2 1# Particle washability curve

根据图4.1.2-1可选性曲线可知:当精煤灰分<13.00%时,1#物料理论精煤产率68.59%,理论分选密度为1.617g/L,去矸γ

δ±0.1

=20.13%,依据粒度大于0.5mm

粒级煤炭的分选可选性评定标准GB/T 16417-1996《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进行判定[1],属较难选煤。因为煤泥形状对其分选效果影响因素占很大比例,因此,可选性只能起参考作用。

2#螺旋分选机入料密度组成见表4.1.2-2,其可选性曲线见图4.1.2-2。 从表4.3.2-2可以看出:入料主导密度级也是1.3~1.4和1.4~1.5g/cm3这两个密度级,含量分别为26.44%和19.92%;-1.50g/cm3密度级的物料含量为55.25%,灰分为9.79%;-1.60g/cm3密度级的物料含量为69.74%,灰分为12.89%。因此理

- 19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论上讲,要得到灰分小于13.00%的精煤产品,分选密度应该接近1.60g/cm3。

根据图8.3-3可选性曲线可知:当精煤灰分<13.00%时,2#物料理论精煤产率70.50%,理论分选密度为1.619g/L,去矸γ

[1]

δ±0.1

=20.33%,依据粒度大于0.5mm粒

级煤炭的分选可选性评定标准GB/T 16417-1996《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进行判定,属较难选煤。因为煤泥形状对其分选效果影响因素占很大比例,因此,可选性

表4.1.2-2 2#入料浮沉试验结果

Table 4.1.2-2 2# Particle float-and-sink analysis results 累 计(%) 粒度(mm) 产率(%) 灰分(%) <1.3 1.3~1.4 1.4~1.5 1.5~1.6 1.6~1.8 1.8~2.0 2.0~2.1 2.1~2.2 >2.2 合计 8.89 26.44 19.92 14.49 11.14 8.10 4.58 3.46 2.98 100.00 5.39 8.39 13.60 24.75 41.28 55.72 63.84 68.50 71.84 25.54 浮 物 产率 8.89 35.33 55.25 69.74 80.88 88.98 93.56 97.02 100.00 灰分 5.39 7.64 9.79 12.89 16.80 20.35 22.48 24.12 25.54 沉 物 产率 100.00 91.11 64.67 44.75 30.26 19.12 11.02 6.44 2.98 灰分 25.54 27.51 35.32 44.99 54.68 62.49 67.47 70.05 71.84 只能起参考作用。

图4.1.2-2 2#入料可选性曲线

Figure 4.1.2-2 2# Particle washability curve

- 20 -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4.2试验系统(Experimental System)

选取两台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作为本次对比试验研究的对象。螺旋分选机试验系统设备流程见图4.2-1,实物见图4.2-2。

试验系统主要由原生煤泥桶、由变频器控制的入料泵、浓缩分级旋流器组、入料混料筒、入料分配器、两台螺旋分选机以及相关管路和阀门组成。两台螺旋分选机平行布置在新庄选煤厂主厂房四楼,原生煤泥桶中的煤泥水经入料泵打入浓缩分级旋流器中,旋流器底流分别进入两台螺旋分选机的入料分配器中,然后进入螺旋分选机进行分选。

每组螺旋分选机包括4台单体螺旋分选机组成,每台螺旋分选机由两头螺旋组成,根据本次试验目的,只针对两种结构螺旋分选机每台其中一头螺旋进行试验。每头螺旋第5圈末端设有一个矸石产品拨块,用以控制精煤和中煤的质量和产率。

2302——脱泥筛;2315——原生煤泥桶;2316——入料泵;2317、2318——浓缩分级旋流器;

2319——混料箱;2320、2321——螺旋入料分配器;2323、2324——螺旋分选机;

2324——螺旋精矿桶;3321——中矸磁尾桶;2325、3324——入料泵

图4.2-1 两台螺旋分选机试验系统设备流程图

Figure 4.2-1 Equipment flowsheet of two spiral separations test system

- 21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4.2-2 两台螺旋分选机试验系统实物图

Figure 4.2-2 Practicality disposal picture of two spiral separations test system

4.3分选结果对比评定指标(Separating Results Evaluation Index)

本次试验研究选取不完善度I值、数量效率?和分配曲线误差面积作为两台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的评判指标[1][32]。

1)不完善度I值

E(4.3-1) I??P?1

式中:E—可能偏差,g/L;?P—分选密度,g/L。 2) 数量效率ε

?1?100%(4.3-2) ?10式中,?1—实际精煤产率,%;?10—理论精煤产率,%。 ??

3)误差面积

分配曲线中分选密度?P左半部分曲线下部的面积及右半部分曲线上部的面积。

数量效率?是一个相对指标,数量效率高低,可以说明分选效果好坏,能够反

- 22 -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映设备处理煤泥分选效率的高低。可能偏差E值和不完善度I值是重力选煤工艺效果评定的通用标准,适用于不同重选设备分选效果好坏的评定。分配曲线误差面积虽然有计算繁琐、曲线左右不对称等缺点,但可以从图形直观反映,特别对于封闭曲线,易于对比,所以也可以作为评定指标参考。

4.4 分选过程粒度特性对比(Distribution Comparison for Separating Process)

从两台螺旋分选机对精煤、中煤和矸石产品不同粒级的分选效果指标对比情况来看,煤泥粒度大小对煤泥在螺旋槽面上的密度分选影响较大,所以,对分选过程粒度特性进行对比,将能更一步说明两台螺旋分选机分许效果的差别。

螺旋槽面上的煤泥在重力和所含水流的共同作用下,沿水流的横截面不断进行重新分布,直到达到稳定状态后,便按照不同的螺旋运动轨迹,顺着螺旋溜槽半径向下运动。因此,为了便于研究煤泥在螺旋槽面上的粒度及对应灰分分布情况,将每圈不同粒级煤泥的产率及对应灰分列出,见表4.5-1和表4.5-2。为了便于分析,绘制出每圈不同粒级煤泥的产率变化情况图见图4.5-1。

表4.4-1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粒级煤泥的产率计算结果汇总表 Table 4.1-1 Distribution rate of varied size fractions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1#螺旋分选机 2#螺旋分选机 粒度 螺旋半径 第1圈 第2圈 第3圈 第4圈 第1圈 第2圈 第3圈 第4圈 mm mm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200 30.02 28.99 32.92 29.89 32.97 37.36 39.66 27.89 300 30.63 28.17 24.92 28.73 39.70 48.67 43.20 46.94 +0.50 400 30.53 34.07 29.66 28.33 41.46 14.78 24.22 29.21 500 34.93 38.87 39.77 38.88 29.75 37.25 33.44 35.39 200 27.74 28.85 24.27 26.76 26.78 26.33 24.67 27.87 300 29.83 30.65 28.36 28.11 26.71 22.59 22.03 22.81 0.50~ 0.25 400 29.34 28.43 29.50 33.31 26.42 38.22 30.82 29.75 500 27.81 27.74 26.98 27.10 33.18 28.75 30.54 28.86 200 22.79 23.65 24.71 21.01 21.74 18.74 18.36 24.28 300 22.89 22.81 25.52 22.06 18.33 17.58 18.73 16.47 0.25~ 0.125 400 22.00 20.38 22.81 21.51 17.16 25.57 26.99 23.13 500 19.35 17.93 18.43 18.24 20.26 17.68 20.03 19.52 200 19.46 18.51 18.10 22.34 18.51 17.56 17.31 19.97 300 16.64 18.37 21.20 21.10 15.26 11.16 16.04 13.78 -0.125 400 18.13 17.11 18.03 16.85 14.96 21.43 25.72 17.91 500 17.91 15.45 14.82 15.78 16.81 16.32 15.99 16.24 从表4.4-1和表4.4-2可以看出:

1)在各圈+0.5mm粒级,1#螺旋分选机的产率随螺旋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螺旋半径500mm处产率达到最大,灰分随着螺旋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

- 23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螺旋半径500mm处灰分达到最小,在10.11~11.19%;而2#螺旋分选机各个粒级的产率随螺旋半径的增大而先增大,到半径400mm后减小,并且在螺旋半径500mm处产率达到最小,灰分虽然随着螺旋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螺旋半径500mm处灰分达到最小,但在12.62~16.95%。这表明,2#螺旋分选机各个粒级在每圈半径400mm~500mm间分选过程出现干扰,部分内缘中轻产物不能到外缘轻产物中,造成轻产物流失,而外缘重产物不能及时进入内缘,造成对轻产物的污染,所以灰分较高。

在各圈-0.125mm粒级,两台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变化不大,表明对高灰细泥部分,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差。

2)在螺旋半径200mm处,随着圈层的增加,1#螺旋分选机+0.5mm粒级产率是逐圈降低,而0.5~0.125mm粒级的物料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2#螺旋分选机+0. 5mm粒级的物料都表现出先增加先后降低的趋势,0.5~0.125mm粒级表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这说明1#螺旋分选机+0.5mm粒级中的高密度物料运动至第1圈时,便得到有效分选,0.5~0.125mm粒级中的高密度物料在运动至第2圈时才得到有效分选;而2#螺旋分选机+0.5mm粒级的高密度物料运动至第2圈时,得到有效分选,0.5~0.125mm粒级中的高密度物料虽然运动到第1圈得到有效分选,但到第4圈时又产生相互干扰,出现污染。

表4.4-2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粒级矿物的灰分计算结果汇总表

Table 4.4-2 Ash of varied size fractions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1#螺旋分选机 2#螺旋分选机 粒度 螺旋半径 第1圈 第2圈 第3圈 第4圈 第1圈 第2圈 第3圈 第4圈 mm mm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200 71.69 74.35 79.40 79.19 72.04 79.80 79.85 78.17 300 44.46 68.62 74.33 67.84 56.67 78.02 78.47 74.32 +0.50 400 12.99 15.75 11.48 12.37 38.06 22.86 24.22 26.33 500 11.19 10.13 10.11 10.17 16.95 12.62 13.50 12.63 200 57.20 72.10 74.99 76.35 61.73 73.31 75.53 76.42 300 35.41 60.35 61.03 58.50 36.41 61.63 66.77 65.69 0.50~ 0.25 400 15.49 16.97 13.75 13.72 21.08 18.42 20.41 22.88 500 14.07 12.53 12.64 11.83 15.61 14.87 15.30 15.01 200 47.89 63.65 68.61 68.83 55.22 63.27 63.69 69.14 300 30.23 48.25 49.32 48.29 32.97 48.32 47.13 59.44 0.25~ 0.125 400 20.54 17.86 16.88 17.14 23.44 18.71 23.74 28.89 500 16.53 16.08 14.38 14.89 18.41 18.03 17.98 17.45 200 49.42 57.26 64.97 59.65 52.93 56.82 54.21 52.63 300 37.00 50.98 51.06 50.35 44.68 52.64 48.30 52.63 -0.125 400 34.48 22.61 32.82 30.47 38.86 33.10 40.18 33.83 500 29.82 25.34 25.32 23.73 31.99 34.44 33.06 30.17

- 24 -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1# +0.5mm42403836544944392# +0.5mm产率43230产率429242826242001914200250300第1圈350螺旋半径mm第2圈400第3圈450第4圈500250300350400450500螺旋半径mm第1圈第2圈第3圈第4圈1# 0.5-0.25mm2# 0.5-0.25mm40383634产率4333231产率0292827262524200250300第1圈28262432302826242220200350螺旋半径mm第2圈第3圈400第4圈450500250300350螺旋半径mm400450500第1圈第2圈第3圈第4圈1# 0.25-0.125mm2# 0.25-0.125mm292725产率%产率"2018162002321191715200250300第1圈350螺旋半径mm第2圈第3圈400第4圈450500250300第1圈350螺旋半径mm第2圈第3圈400第4圈45050023222120产率%1# -0.125mm28262422产率%2# -0.125mm191817161514200250300第1圈2018161412350螺旋半径mm第2圈第3圈400第4圈45050010200250300第1圈350螺旋半径mm第2圈第3圈400第4圈450500图4.4-1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粒级矿物产率变化曲线

Figure 4.4-1 Distribution rate curves of varied size fractions mineralsfor spirals

- 25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从图4.4-1可以看出,1#螺旋分选机各圈+0.125mm粒级的物料分布特性相比2#螺旋分选机变化较小,说明螺旋槽面上的二次循环流对1#螺旋分选机分选起到积极影响,而对2#螺旋分选机分选负面影响较大,造成分选效果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相同性质的原生煤泥在两台螺旋分选机上分选时,由于结构倾角的不同,虽然煤泥在第2圈都已得到分选,但到第4圈后,2#螺旋分选机二次环流对分选过程进行了干扰,造成已分选好的部分高灰物料重新混入轻产物中,不能有效降灰,从而造成在第5圈时精煤灰分较高。

4.5分选过程浓度特性对比(Zonation law study of slurry in Sprial)

原生煤泥进入螺旋槽面后,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在螺旋槽面不均匀分布,引起物料在螺旋槽面不同半径处体积浓度发生变化,螺旋槽面各圈不同半径处体积浓度分布情况见表4.5-1和图4.5-1。

根据表4.5-1和图4.5-1可以看出:

1)在同一圈,两台螺旋分选机的体积浓度都随积浓度随螺旋半径的增大而降低,这说明,越靠近螺旋槽面内缘,煤泥体积浓度越高,流动性越差,流速也越低;越靠近螺旋槽面外缘,体积浓度越低,流动性越好,流速也越高。

2)对于不同的圈层来讲,在螺旋半径200mm处,1#和2#螺旋分选机随着圈数的增加,体积浓度基本上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这说明在分选过程中,螺旋槽面外缘中高密度物不断进入矸石中,分选效果进一步增强,因此体积浓度也逐渐增大。在螺旋半径400mm和500mm处,1#螺旋分选机随着圈数的增加,体积浓度逐渐降低,表明在二次环流的作用下,高密度产物不断被选出进入矸石段,但2#螺旋分选机随着圈数的增加,体积浓度先降低后增加,表明由于螺旋面倾角作用,在二次环流作用下,已从外缘轻产物中分离出的重产物在向矸石段运输中出现干扰,造成部分重产物又回到轻产物中。

表4.5-1 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半径处煤泥体积浓度表

Table 4.5-1 Volum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slurry for two spirals 1#螺旋分选机体积浓度,g/L 2#螺旋分选机体积浓度,g/L 取样点 第1圈 第2圈 第3圈 第4圈 第1圈 第2圈 第3圈 第4圈 281 275 入料口 200 546 561 583 589 554 571 586 593 螺旋 300 405 382 347 332 413 394 371 363 半径 400 273 261 260 246 291 283 268 279 mm 500 247 238 240 234 265 251 242 253 521 537 矸石出料口 312 386 中煤出料口 241 270 精煤出料口

- 26 -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1#螺旋分选机600550500体积浓度g/L450400350300250200第1圈第2圈200mm第3圈圈 数300mm400mm第4圈500mm2#螺旋分选机570520体积浓度g/L470420370320270220第1圈第2圈200mm圈数300mm第3圈400mm500mm第4圈图4.5-1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同半径处煤泥体积浓度

Figure 4.6-1 Volum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slurry for two sprials

4.6分选过程密度特性对比(Density Zonation Comprison for Separating Process)

煤泥在螺旋分选槽横截面方向上主要按照密度进行分带,低密度颗粒向螺旋槽面外缘聚集,高密度颗粒向内缘运动,中间密度级的颗粒处于螺旋槽面中间位置。为了分析两台螺旋分选机在分选过程中颗粒的密度分带特点,通过试验的方法,以便得出不同粒级的物料在两台螺旋分选机槽面上的密度分带对比。

4.6.1 +0.50mm粒级颗粒密度分带对比

在实际的螺旋分选中,对于单台螺旋分选机,同一粒级不同密度级物料会相

- 27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互干扰,同时还受-0.50mm粒级颗粒的干扰,致使+0.50mm粒级单一密度级的煤泥颗粒在螺旋槽面上的分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0.50mm粒级矿物颗粒在螺旋槽

表4.6.1-1 两台螺旋分选机+0.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分布表 Table 4.6.1-1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0.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1#螺旋分选机半径mm 2#螺旋分选机半径mm 密度 200 300 400 500 200 300 400 500 g/L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1.3 0.00 0.00 2.27 4.11 0.00 0.00 0.78 2.15 1.3-1.4 0.00 0.49 10.02 10.55 0.00 0.00 3.63 8.84 1.4-1.5 0.00 2.35 11.96 12.67 0.00 1.79 5.91 9.07 1.5-1.6 0.00 5.39 3.76 6.46 0.00 4.92 10.56 5.41 1.6-1.8 1.23 9.09 2.07 1.13 0.83 7.90 9.61 3.38 1.8-2.0 3.44 5.74 0.45 0.00 4.23 10.97 6.17 0.89 2.0-2.1 12.64 4.12 0.00 0.00 14.38 8.64 3.27 0.00 +2.1 12.70 3.46 0.00 0.00 13.52 5.48 1.52 0.00 30.02 30.63 30.53 34.93 32.97 39.70 41.46 29.75 合计 -1.3 0.00 0.00 4.51 4.25 0.00 0.00 1.68 4.32 1.3-1.4 0.00 0.00 13.52 13.70 0.00 0.00 4.40 13.70 1.4-1.5 0.00 0.00 8.01 18.53 0.00 0.00 3.72 12.11 1.5-1.6 0.00 1.21 4.91 2.39 0.00 0.00 3.01 4.92 1.6-1.8 1.50 3.53 3.13 0.00 0.00 2.06 1.36 2.21 1.8-2.0 6.85 7.79 0.00 0.00 3.27 7.42 0.61 0.00 2.0-2.1 10.87 9.85 0.00 0.00 14.84 17.96 0.00 0.00 +2.1 9.76 5.79 0.00 0.00 19.25 21.23 0.00 0.00 28.99 28.17 34.07 38.87 37.36 48.67 14.78 37.25 合计 -1.3 0.00 0.00 7.34 9.33 0.00 0.00 2.12 5.43 1.3-1.4 0.00 0.00 14.11 18.59 0.00 0.00 4.16 12.68 1.4-1.5 0.00 0.00 4.26 9.16 0.00 0.00 2.36 13.51 1.5-1.6 0.00 0.00 2.88 2.70 0.00 0.00 4.15 1.81 1.6-1.8 0.00 1.57 1.07 0.00 0.00 0.00 2.99 0.00 1.8-2.0 1.42 3.07 0.00 0.00 2.05 3.41 0.69 0.00 2.0-2.1 8.63 9.45 0.00 0.00 11.05 8.96 0.00 0.00 +2.1 22.87 10.84 0.00 0.00 26.55 30.83 0.00 0.00 合计 32.92 24.92 29.66 39.77 39.66 43.20 16.48 33.44 -1.3 0.00 0.00 6.17 9.26 0.00 0.00 4.32 7.32 1.3-1.4 0.00 0.00 13.68 19.29 0.00 0.00 7.19 14.25 1.4-1.5 0.00 0.00 7.01 7.62 0.00 0.00 8.96 10.43 1.5-1.6 0.00 1.56 1.47 2.70 0.00 0.00 6.08 3.40 1.6-1.8 0.00 2.92 0.00 0.00 0.63 3.01 2.66 0.00 1.8-2.0 2.18 4.57 0.00 0.00 2.33 8.09 0.00 0.00 2.0-2.1 5.76 10.35 0.00 0.00 4.61 12.65 0.00 0.00 +2.1 21.95 9.33 0.00 0.00 20.32 23.18 0.00 0.00 29.89 28.73 28.33 38.88 27.89 46.94 29.21 35.39 合计 - 28 -

圈数 1 2 3 4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表4.6.1-2 两台螺旋分选机+0.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灰分分布表 Table 4.6.1-2 Density-ash distribution of the +0.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1#螺旋分选机半径mm 2#螺旋分选机半径mm 密度 200 300 400 500 200 300 400 500 g/L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灰分% -1.3 0.00 0.00 5.29 4.76 0.00 0.00 6.41 5.66 1.3-1.4 0.00 0.00 8.46 8.25 0.00 0.00 9.12 9.24 1.4-1.5 0.00 11.34 12.19 11.15 0.00 15.28 18.95 12.58 1.5-1.6 0.00 25.09 23.59 21.13 0.00 25.28 29.08 22.79 1.6-1.8 47.26 39.77 38.25 33.24 49.46 45.31 39.56 37.13 1.8-2.0 66.82 61.80 57.38 0.00 67.37 65.34 58.37 57.28 2.0-2.1 70.73 67.12 0.00 0.00 70.66 68.52 65.93 0.00 +2.1 74.56 70.88 0.00 0.00 73.15 71.07 70.18 0.00 平均灰分 70.94 45.68 14.28 12.08 70.73 55.62 36.66 17.07 -1.3 0.00 0.00 6.22 5.27 0.00 0.00 7.15 7.43 1.3-1.4 0.00 0.00 9.21 8.95 0.00 0.00 11.27 9.28 1.4-1.5 0.00 0.00 17.46 11.92 0.00 0.00 19.51 12.59 1.5-1.6 34.58 43.61 28.31 21.08 0.00 0.00 30.25 23.48 1.6-1.8 49.26 53.22 47.29 0.00 0.00 58.71 48.61 34.82 1.8-2.0 67.29 65.83 0.00 0.00 70.73 69.38 62.36 0.00 2.0-2.1 73.26 71.24 0.00 0.00 75.62 77.26 0.00 0.00 +2.1 80.51 75.29 0.00 0.00 79.84 81.25 0.00 0.00 平均灰分 73.04 67.14 17.01 10.71 77.37 77.01 22.29 13.53 -1.3 0.00 0.00 7.66 5.69 0.00 0.00 10.11 6.52 1.3-1.4 0.00 0.00 10.24 9.41 0.00 0.00 15.97 9.98 1.4-1.5 0.00 0.00 16.02 12.54 0.00 0.00 20.59 14.59 1.5-1.6 0.00 0.00 23.52 29.38 0.00 0.00 27.82 26.93 1.6-1.8 0.00 53.61 32.19 0.00 0.00 0.00 34.66 0.00 1.8-2.0 70.85 67.29 0.00 0.00 71.68 70.37 53.78 0.00 2.0-2.1 75.24 73.24 0.00 0.00 75.93 74.39 0.00 0.00 +2.1 79.62 77.29 0.00 0.00 80.04 79.05 0.00 0.00 平均灰分 78.09 73.03 12.51 10.61 78.46 77.40 23.83 12.20 -1.3 0.00 0.00 7.28 6.12 0.00 0.00 9.43 6.45 1.3-1.4 0.00 0.00 10.65 8.61 0.00 0.00 15.20 10.03 1.4-1.5 0.00 0.00 15.48 14.68 0.00 0.00 27.89 17.34 1.5-1.6 0.00 37.54 29.43 26.58 0.00 0.00 36.79 26.91 1.6-1.8 0.00 50.17 0.00 0.00 54.63 53.26 43.64 0.00 1.8-2.0 68.33 62.84 0.00 0.00 67.83 65.31 0.00 0.00 2.0-2.1 73.81 69.22 0.00 0.00 74.39 72.19 0.00 0.00 +2.1 79.75 75.18 0.00 0.00 79.82 78.59 0.00 0.00 平均灰分 77.77 66.49 12.08 10.46 77.35 72.95 25.32 13.07 圈数 1 2 3 4

- 29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第1圈141210864201.31.41.51.61.71.81.92.02.12.22.32#第1圈16141210864201.31.41.51.61.71.81.92.02.12.2产率%产率%密度g/L200mm300mm1#第2圈201816141210864201.31.41.51.61.71.81.92.02.12.2密度g/L400mm500mm200mm300mm400mm500mm2#第2圈22201816141210864201.31.41.51.61.71.81.92.02.12.2产率%密度g/L200mm300mm400mm500mm200mm产率%密度g/L300mm400mm500mm1#第3圈2422201816141210864201.31.41.51.61.71.81.92.02.12.22#第3圈333027242118151296301.31.41.51.61.71.81.92.02.12.2产率%密度g/L200mm300mm1#第4圈2422201816141210864201.31.41.51.61.71.81.92.02.12.2产率%密度g/L500mm400mm200mm300mm2#第4圈400mm500mm2422201816141210864201.31.41.51.61.71.81.92.02.12.2产率%产率 0mm密度g/L300mm400mm密度g/L500mm200mm300mm400mm500mm图4.6.1-1 +0.50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布曲线

Figure 4.6.1-1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curves of the +0.50mm minerals for spirals

- 30 -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面上按密度分带的情况。对于两台螺旋分选机来说,要想清楚+0.50mm粒级煤泥颗粒在螺旋槽面各圈上按密度分带对比情况,首先要分析+0.50mm粒级煤泥颗粒分别在两台螺旋槽面上的密度分布特性。

+0.50mm粒级物料在各圈不同半径处的密度分布率见表4.6.1-1,密度灰分分布率见表4.6.1-2。为了便于分析,绘制出+0.50mm粒级煤泥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布图4.6.1-1。

从图4.6.1-1可以看出:

1)从第1圈来看,在螺旋半径200mm处,两台螺旋分选机的高密度物主要集中在+1.8g/L范围内;在螺旋半径300mm处,1#螺旋分选机产物+1.75g/L含量要远远小于2#螺旋分选机,表明2#螺旋分选机排矸差于1#螺旋分选机,造成产物中高密度物较多;在螺旋半径400mm处,1#螺旋分选机产物+1.65g/L含量要远远小于2#螺旋分选机,表明2#螺旋分选机由于无法及时排矸,造成产物中高密度物不断进入螺旋外缘;在螺旋半径500处,由于2#螺旋分选机产物中高密度物无法及时排出,造成螺旋外缘受污染,高密度物含量高,低密度物相对含量降低,以产率2%为基点,1#螺旋分选机产物主要集中在密度小于1.72g/L范围内,并且产率最高达13%左右,而2#螺旋分选机产物主要集中在密度小于1.85g/L范围内,产率最高只有9.5%左右。

2)从2~4圈产率曲线分布来看中,两台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差别很大。第3圈时,两台螺旋分选机螺旋半径200mm和500mm曲线相交于产率0处,表明在螺旋半径200mm处已不含低密度物,在螺旋半径500mm处已不含高密度物,但到第4圈时,1#螺旋分选机螺旋半径200mm和500mm曲线相交于产率0处,而2#螺旋分选机螺旋半径200mm和500mm曲线相交处产率不为0,表明分选出现扰乱,产物受到污染。

3)在螺旋半径500mm处,随着圈数的增加, 1#螺旋分选机产物产率最高从13%增加到19.5%,而2#螺旋分选机产物产率最高从9.5%增加到14%,1#螺旋分选机轻产物随着圈数增加,产率显著提高。

4)在螺旋半径300mm处,随着圈数的增加,两台螺旋分选机产物中高密度物含量增加,低密度物含量减少,但2#螺旋分选机高密度产物含量在第4圈时比螺旋半径200mm处还高。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不同的螺旋半径处,两台螺旋分选机+0.5mm颗粒的密度分布率不同,1#螺旋分选机随着圈数的增加,分选效果较好,轻产物与重产物分离较为彻底,而2#螺旋分选机随着圈数的增加,分选效果较差,轻产物与重产物分离不彻底,相互污染。

根据+0.50mm粒级煤泥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布特性知,每台螺旋分选机在同一螺旋半径处的密度,是几种密度物料的综合密度。根据两台螺旋分选机各圈不

- 31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同半径处+0.50mm粒级煤泥颗粒的密度组成,统计不同螺旋半径处的颗粒的加权

表4.6.1-3 +0.50mm粒级煤泥颗粒在螺旋槽面上的密度分带情况表 Table 4.6.1-3 Density zonation of the +0.50mm minerals in the spiral 1#螺旋分选机螺旋半径,mm 2#螺旋分选机螺旋半径,mm 200 300 400 500 200 300 400 500 密度g/L 密度g/L 密度g/L 密度g/L 密度g/L 密度g/L 密度g/L 密度g/L 2.08 1.79 1.44 1.42 2.08 1.87 1.66 1.47 2.05 1.97 1.42 1.40 2.11 2.08 1.46 1.42 2.15 2.07 1.37 1.36 2.14 2.15 1.49 1.38 2.15 2.01 1.36 1.36 2.14 2.08 1.44 1.38 圈数 1 2 3 4 1#2.22.12.01.91.81.71.61.51.41.3200第1圈300400螺旋半径,mm第2圈第3圈500第4圈2#2.22.12.01.91.81.71.61.51.41.3200第1圈300400螺旋半径,mm第2圈第3圈500第4圈密度g/L图4.6.1-2 +0.50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带情况曲线 Figure 4.6.1-2 Density zonation curves of the +0.50mm minerals for spirals

密度g/L1#2.22.12.01.91.81.71.61.51.41.31200mm2300mm圈数3500mm42.202.102.001.901.801.701.601.501.401.302#密度g/L密度g/L1200mm2300mm圈数400mm3500mm4400mm图4.6.1-3 +0.50mm粒级矿物颗粒在同一螺旋半径处的密度变化曲线

Figure 4.6.1-3 Density variation curves of the +0.50mm minerals at the same radius for spirals

- 32 -

4 两种不同结构的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平均密度,统计结果见表4.6.1-3,为了便于分析,根据表4.6.1-3绘制出两台螺旋分选机+0.50mm粒级颗粒在同一螺旋半径处的密度变化曲线图和其在螺旋槽面上的密度变化情况曲线图,分别见图4.6.1-2和4.6.1-3。

由表4.6.1-3、图4.6.1-2和图4.6.1-3可以看出:

1)除第1圈外,在2~4圈中的同一圈,两台螺旋分选机在各螺旋半径处密度变化基本相似,在螺旋半径300mm处,煤泥颗粒密度梯度变化较大。但在第1圈螺旋半径400mm处和500mm处,1#螺旋分选机颗粒密度基本无变化,而2#螺旋分选机颗粒密度一直在减小,变化很大,表明1#螺旋分选机在第1圈已实现分选,而2#螺旋分选机在第1圈螺旋半径400mm处和500mm处还未实现分选。

2)在第3圈处,2#螺旋分选机螺旋半径300mm处的密度高于200mm处密度,表明大量高密度物从内缘向外缘运动,造成螺旋半径400mm处的密度升高,分选受到干扰,分选效果变差,而1#螺旋分选机在螺旋半径300mm处的密度虽然增大,但低于螺旋半径200mm处密度,分选效果良好。

3)各圈在螺旋半径400mm和500mm处密度差,1#螺旋分选机要小于2#螺旋分选机,特别在第4圈,1#螺旋分选机在螺旋半径400mm和500mm处密度相同,进一步表明1#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好,有效保证轻产物质量。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对于+0.5mm粒级的煤泥颗粒,在不同螺旋半径和不同圈数处,1#螺旋分选机对轻产物质量保证要优于2#螺旋分选机。

4.6.2 0.50~0.25mm粒级颗粒密度分带对比

根据对+0.5mm粒级的煤泥颗粒在两台螺旋槽面按密度分带对比规律可知,0.5~0.25mm粒级的煤泥颗粒在两台螺旋槽面上运动时,同样也会受到其它粒级矿物颗粒的干扰。

0.5~0.25mm粒级物料在各圈不同半径处的密度分布率见表4.6.2-1,密度灰分分布率见表4.6.2-2。为了便于分析,根据表4.6.2-1绘制出0.5~0.25mm粒级煤泥颗粒在各圈的密度分布图4.6.2-1。

从图4.6.2-1可以看出:

1)从第1圈来看,在螺旋半径200mm处,两台螺旋分选机的高密度物主要集中在+1.5g/L范围内;在螺旋半径300mm处,1#螺旋分选机产物分布呈抛物线形状,而2#螺旋分选机产物分布主要在低密度区域,表明1#螺旋分选机分选效果较好;在螺旋半径400mm处,两台螺旋分选机产率分布曲线虽然都呈抛物线形状,但1#螺旋分选机产物在密度2.05g/L时含量为0,而2#螺旋分选机产物在密度2.2g/L时含量才为0,表明2#螺旋分选机由于无法及时排矸,造成产物中高密度物不断进入螺旋外缘;在螺旋半径500处,两台螺旋分选机产率分布曲线虽然也都呈抛物线形状,但1#螺旋分选机产物在密度1.9g/L时含量为0,而2#螺旋分选机

- 33 -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产物在密度2.05g/L时含量才为0,表明2#螺旋分选机螺旋外缘低密度产物受污染,同时以产率2%为基点,1#螺旋分选机产物主要集中在-1.71g/L范围内,并且产率最高达13%左右,而2#螺旋分选机产物主要集中在-1.85g/L范围内,产率最高只

表4.6.2-1 两台螺旋分选机0.5~0.25mm粒级煤泥在各圈的密度分布表

Table 4.6.2-1 Density 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0.5~0.25mm minerals for two spirals 1#螺旋分选机半径mm 2#螺旋分选机半径mm 密度 200 300 200 300 200 300 200 300 圈数 g/L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产率% -1.3 0.00 0.00 1.76 4.11 0.00 0.91 1.83 2.82 1.3-1.4 0.00 1.05 9.02 10.55 0.00 1.78 4.96 10.00 1.4-1.5 0.00 4.18 10.69 12.67 0.00 4.71 8.12 9.70 1.5-1.6 3.27 7.67 4.39 6.46 2.11 6.08 6.04 6.55 1 1.6-1.8 6.16 8.53 2.69 1.13 4.60 5.62 3.94 3.39 1.8-2.0 6.51 3.89 0.77 0.00 5.46 4.24 1.05 0.72 2.0-2.1 6.29 3.04 0.00 0.00 8.00 2.24 0.48 0.00 +2.1 5.51 1.46 0.00 0.00 6.62 1.13 0.00 0.00 合计 27.74 29.83 29.34 34.93 26.78 26.71 26.42 33.18 -1.3 0.00 0.00 4.15 2.57 0.00 0.00 5.10 2.64 1.3-1.4 0.00 0.00 11.00 9.42 0.00 0.00 12.12 9.97 1.4-1.5 0.00 0.66 7.04 13.46 0.00 0.58 13.17 9.91 1.5-1.6 0.00 2.81 3.65 2.29 0.00 1.69 5.26 4.43 1.6-1.8 1.76 4.15 2.60 0.00 0.95 2.30 2.57 1.80 2 1.8-2.0 7.25 7.88 0.00 0.00 3.84 5.98 0.00 0.00 2.0-2.1 10.46 9.84 0.00 0.00 9.70 7.04 0.00 0.00 +2.1 9.38 5.31 0.00 0.00 11.84 5.00 0.00 0.00 28.85 30.65 28.43 27.74 26.33 22.59 38.22 28.75 合计 -1.3 0.00 0.00 5.99 4.35 0.00 0.00 4.71 3.92 1.3-1.4 0.00 0.00 10.77 10.73 0.00 0.00 8.21 11.14 1.4-1.5 0.00 0.00 7.15 9.79 0.00 0.00 5.08 12.87 1.5-1.6 0.00 1.97 3.76 2.12 0.00 1.05 6.94 2.61 1.6-1.8 0.00 4.32 1.83 0.00 0.00 3.13 5.21 0.00 3 1.8-2.0 1.43 7.89 0.00 0.00 1.41 5.71 0.67 0.00 2.0-2.1 9.97 7.61 0.00 0.00 11.87 6.24 0.00 0.00 +2.1 12.87 6.57 0.00 0.00 11.39 5.90 0.00 0.00 24.27 28.36 29.50 26.98 24.67 22.03 30.82 30.54 合计 -1.3 0.00 0.00 6.68 7.71 0.00 0.00 4.80 5.61 1.3-1.4 0.00 0.00 10.72 11.35 0.00 0.00 7.07 10.80 1.4-1.5 0.00 2.04 11.15 6.00 0.00 0.00 9.41 9.34 1.5-1.6 0.00 4.10 3.30 2.04 0.00 0.00 5.80 3.11 1.6-1.8 0.00 4.39 1.13 0.00 0.00 2.08 2.68 0.00 4 1.8-2.0 2.93 6.70 0.00 0.00 2.86 4.39 0.00 0.00 2.0-2.1 6.30 6.00 0.00 0.00 7.23 7.11 0.00 0.00 +2.1 17.53 4.88 0.00 0.00 17.78 9.23 0.00 0.00 合计 26.76 28.11 32.98 27.10 27.87 22.81 29.75 28.86 - 3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f1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