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3心理学角度

更新时间:2024-03-10 0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相对于一般人而言,我们很少问自己这个问题。除非我们暂时的失忆了。但是,这个问题在心理学,尤其是在心理治疗的理论研究中,从它出现在心理学领域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心理学治疗家们的眼球和冲动。

我个人在心理学方面的定位也是“心理治疗专家”。(当然,这个治疗家仅仅是行业内区分理论派和实践派的一个称呼。对应理论派的研习者被称为“理论专家”。也许这也是对时下的专家满天飞的社会现状的一种适应。)所以,我也比较看重,在心理学实践上,来访者对“我是谁”的解答。

大概第一个在心理学领域对此花大力气作长篇累述的人就是弗洛伊德了。在他的人格理论里面,本我、自我、超我被作为基本的三个层面。在他看来, 本我是生物我,他的生活原型就是幼儿,是一个完全没有受到社会干扰的、刚刚脱胎于动物性的我。本我的主要组成为原始本能。为着满足这种原始本能,他可以动用他的一切力量和手段。他带着冲动、疯狂和怯懦,如果说他具有动物原始特性的话,那么它既是一个横行无忌的王者,也是一个自甘堕落狐狸,还是一个闻风丧胆的老鼠........总之,他就是所有动物特性的综合。

自我是本我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地受到压抑、冲击、惩罚,并且在逃避这些冲击、压抑、惩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成长起来的一个开始懂得钻营、顺从、甚至狐假虎威的个体。他的生活原型就是沉稳、练达、而又机智的成年人。他就像社会关系中的中层,面对领导,他懂得顺从,也懂得讨好,更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最求一点私利。他的社会关系最为复杂,他既要摸透领导的心思,也要考虑下属的要求,还得为自己谋求一点点在现实生活中“显派”的机会。所以,他是个比较复杂的人格层面。于是,后来有人就把它再次的分成了三个层面。这都是后话,我们一会儿再说了。

超我就比较伟大了。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他积累了人生所有的经验,在他那里清晰地记录着我们每一次受到伤害和收获快乐的前因后果。于是,他就像一个先哲,就像一个法律专家,时刻告诫我们这样不行,那样子也要小心。反正他就是这么絮絮叨叨的,总有说不完的忠告。有时候让你心烦。但是,我

们仿佛又离不开他,毕竟他是一个智慧的宝库,面对未来未知的风风雨雨,他会指引我们避开不必要的伤害;他是那个在我们迷茫的前路上,点一盏心灯的人。只有他知道,我们未来的归属和成就。

就是由这三个我构成了我们的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像那个中层的干部,就像家里的顶梁柱。我们既要照顾到下属的不满,也要照顾到领导的要求;我们既要照顾到长者的情绪,也要照顾到孩子的哭闹。因为,哪一方面没有顾及到,他们都会跟我们为难,惹得我们心烦。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个两难的自我。而且,偏偏跟我们最熟的就是这个自我。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脸上的快乐和哀愁。他脸上的每一份快乐和哀愁都会在我们的心里泛起涟漪,甚至是波澜,更甚至是惊涛骇浪。因为这个自我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能够被心灵清晰感知的自己。也是,我们在作自我描述的时候,说得最明白的。“我心情不好”“我感觉好极了”.......这里的我,就是自我了。

刚才,我们谈到自我的社会关系是最复杂的。其实,这里说的社会的关系也是心灵社会的社会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自我和超我、本我的关系。之所以说他复杂,关键在于本我和超我的复杂。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下一个需要是什么,他的下一个要求是什么,他的下一个禁令是什么,他的下一个光辉目标是什么........于是,后来的心理学家有把自我做了三个方面的划分。这个三个方面位于同一层面,都写在脸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就像我们说的,“他说我丑”“我觉得自己还不错”“作为孩子,我能怎么样”。其实,这三句话,就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自我的三个方面-----镜我、主我、客我。

其中,主我就像我们的身体,他是客我和镜我的载体。说的形象一点,客我就像是我们的衣服,当我们穿上它,我们自然就进入他的角色体系,比如穿西服就得有穿西服的派头,穿便装就得有穿便装的休闲。镜我就像是我们为了打扮得更加得体一点,而在镜子面前反复的、多角度的审视的那个镜子中间的影子。而且,更多的时候,这个镜子不是我们自己家里的那一面。他会遍布社会

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会在我们不经意间,随时对我们的形象、气质作出他自己的评价。

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主我、客我、镜我的关系。那么,我们对一般心理困惑的解释就比较容易了。

首先,我们说,主我、客我、镜我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主我。这就像我们的身材、体形、容貌决定了我们当下最适合的服饰、颜色甚至佩饰这个道理一样。我们对自己的身材、体形、容貌的了解程度,也就直接影响到我们在现实社会中自我展示的效果。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评价,因为那种感觉让我们有点飘,晕晕的,挺好。但是,要真正的认识自己的容貌、身材、形体,我们又少不了需要一面镜子。

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哈哈镜是不大可信。虽然,有时候他也让我们很快乐,但是他不真实。不大能满足我们客观地了解自己的需要。于是,在心理咨询行业,有一个说法“心理咨询师就应该做来访者的一面平面镜”。这里之所以强调平面镜,就是因为它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来访者当下的容貌、身材和体形。也能相对客观的让来访者看到自己当下的着装情况。大概这就是我们在感觉到迷茫时候,寻找身边的亲戚、朋友甚至咨询师倾诉的真正意义了。是啊,这个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你说是不是”“我的是那个样子么”“他们怎么能这么说我”。其实,我们把刚才的那句话拿过来,就是说我们在不经意的时候,看到了另一面镜子中的自己。并且,那个自己让我们感到不大舒服了。 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因为选错了镜子,穿错了衣服,最后在生活的镜子面前自惭形秽的情况,比比皆是。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某种程度上,心理问题也跟着面镜子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有的朋友,从来就没有自己光着身子照照镜子的习惯。当然,这种情况也不要紧。只要我们选择了一面平面镜。我们总是在出门之前,在镜子面前照一照,通常我们也可以做到得体。 哦,调侃了这么多,我都忘了给主我、客我、镜我下一个我自己的定义了。在我的理解上,主我是个体对自身现状的评价。客我是个体对自身现状理解的

基础上,选择甚至期望的社会形象。镜我则是个体对社会第三人对自身综合评价的理解。换句话说,这三个我,都是个体对自身评价的一种主观的理解。 在上面的调侃中,我非常重视镜子的作用。并且,我把这个镜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家里的镜子;另一类是社会环境中的镜子。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我对心理问题根源的思考。个体只有充分地接受自己现在的身材、容貌、体形,并且对自身情况有相对客观的认识,才可能选择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客我设定,也才可能真正的预知社会对我们的综合评价。才可能在社会环境中的镜子面前,保持一种心态的平和。因为,这个镜我是个体在家里的镜子面前充分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之后,穿上客我这套服装反复调整、反复接纳的镜我。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社会评价,是个体自己早已熟悉、早已接纳的镜我。这就是说,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来访者从一开始起,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接纳自己的现状,从一开始起就为自己选择了一套并不适合自己的衣服,从一开始起就不愿意面对自己家里的平面镜,就不接受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甚至于,看到镜子里自己的第一时刻就要求打碎这面镜子。并试图找到一面可以让自己在镜子中间的形象满意的哈哈镜。我觉得这才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就这个意义上说,我个人以为,镜我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正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拓展自己和完善自己。我觉着就是心理咨询的真正的意义。

如果我们说,超我和本我是调节自我的工具。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把镜我理解为调解主我与客我,并通过完善主我实现客我的工具呢?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们从自己和社会的镜子中回馈的信息,在充分认识自己现状的前提下,修正自己主我的不足,最终实现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理想定位。并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主我与客我的匹配,以获得心理上的健康和快乐的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ey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