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1-13 04: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东莞城院学生家庭亲子互动关系的研究

文献综述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最早场所。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亲子互动是指父母和子女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早期研究中,大多学者注重家庭对孩子的单方面影响,而没有关注家庭与孩子的互动影响。学界关于亲子互动的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而随着生态化理论、家庭系统论等理论观点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亲子互动的角度来考察父母与孩子双方在实验室环境或是家庭环境中的交往行为。本调查希望通过对孩子与父母的一般互动交往行为,来探讨不同互动行为对亲子互动关系的影响以及为社会工作介入东莞亲职教育的服务提供参考。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

从笔者对亲子互动所搜索的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亲子互动研究大概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对亲子互动的研究 1、亲子互动的含义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最早的场所,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亲子互动的表面意思是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交往活动。早期研究中,大多学者注重家庭对孩子的单方面影响研究,而没有关注家庭与孩子的互动影响,学界关于亲子互动的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年代,但对亲子互动的定义并没有统一定论。研究者对亲子互动的偏重点不同,金科从亲子互动游戏的角度出发,认为父母与子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相互影响而发生交互作用。古东昕对亲子互动的研究偏重于互动内容和本质,认为亲子互动本质上就是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在观念、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交流。亲子互动作为家庭内部的对孩子重要影响的互动,可以看出:亲子互动是一个交互作用的交流过程,父母与孩子之间通过言语、情感和行为的沟通可以形成一定的亲密关系,交流过程对双方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亲子互动对孩子的影响

在家庭的各种互动关系中,亲子互动是最重要的一种。这一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儿童将要形成的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亲子互动关系具有不对称的特点,通常父母占据权威地位。父母往往会自行选择对孩子有效的管理方式,不同方式将导致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差异。如果父母过度地使用其权威,或者没有足够的权威,与孩子的互动就会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不良互动状态的直接后果就是病态家庭结构的形成。

由于幼儿阶段是孩子语言、知觉等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学者们用量化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分析亲子互动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发现亲子互动会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发展和智力及创造性发展。认为儿童父母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养,将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行为自立和智力上的发展。对父母和孩子进行阅读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亲子互动间的儿童阅读与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显著相关。研究了亲子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发展能力的作用中得出,孩子母亲的指导互动与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会能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消极的控制不利于学前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

3、亲子互动对父母的影响

父母的内在价值可以激发亲子的互动行为,在此过程中,父母本身的角色示范及期望的传达使儿童学习或认知父母的价值信念,进而影响子女的认知发展。不过,亲子互动并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双向互动方式进行。父母作为教养的起始者、子女作为接受管教者,父母的行为会受到子女回应的影响而出现正向或负向的后续反应,互动关系的发生是受双方作用的影响。关于亲子互动的影响,研究最多的是父母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儿童家庭的经济生活水平、父母的学历知识、父母的情感态度,消极和积极地回应方式对儿童的发展都有着相关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亲子互动的研究中,鲍姆林德对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有权威、专制和放纵型,其中他的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控制,能使亲子互动处于平衡的关系,而其他两种类型都会引起不恰当的亲子互动。在父母幼儿互动过程中,幼儿的特质和行为结果会影响父母行为方式的改变,父母对幼儿的反应也会不同。通过录影对户家庭观察,发现孩子的性别不同也会引起父母对其的态度不同,父母与男孩儿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会导致父母双方对其反应的不一致性行为发生。但是,尽管孩子自身的气质特点、行为模式会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态度和行为,但并不意味着父母的抚养方式主要由儿童决定,父母往往会自行选择对孩子有效的管理方式。由此看来,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及情感信息的沟通是由父母起主要作用。 (二)、对亲子关系的研究

对亲子关系的界定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首先是遗传学的角度,他们认为亲子关系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血缘关系。后来随着多种学科的融合,亲子关系的概念被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借鉴。有些研究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将其定义为社会关系中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朱智贤认为亲子关系指父母与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包含血缘、义务、责任、法律规定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统一体。后来有研究者认为亲子关系是在血缘和共同生活的基础上,亲子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亲子双向行为体系,它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虽然这种界定为亲子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内容研究和范围,但是未体现亲子关系中互动作用。因此近年来,更多研究将其定义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

基于亲子关系对个体和家庭发展的重要性,对亲子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个体的心理、认知、情绪和行为在初期发展时受着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的影响。学者李晶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亲子关系满意度高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亲子关系满意度低的学生,则心理健康水平会低。张秋凤在对亲子教育对不良亲子关系的调适中发现,不良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认知能力、智力的发展,会阻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张晓、陈会昌等人认为早期互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和儿童问题行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性和冲突性对孩子的退缩性、攻击性有着正反向差别。张春光则以社区网络媒介为例,对青少年角色、互动和亲子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与青少年的网络社区互动促进了父母孩子间的平等交流,网络社区的互动引导着亲子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王美萍认为亲子关系是一个动静相融的多维系统。亲子之间的互动是动态关系,是指亲子之间通过接触、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比如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和亲子冲突等。静态是指当下亲子关系质量,即父母与子女的交往或互动的结果,静

态系统包括亲子依恋和亲子亲合。

关于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上,学者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主要解决方法有,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认识代际冲突、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倡亲子教育要平等、尊重、对话、主体间和共同体验的原则。有学者也从社会工作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开展亲子关系工作坊,为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个好的方向。 (三)、亲职教育与社会工作

从目标、对象、方法及性质四个层次来阐释“亲职教育”从目标来看,“亲职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父母成功的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从对象来看,包括现任的父母和主要照顾者;从方法来看,“亲职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从性质上来看,“亲职教育”是通过融合心理学、社会工作学、教育学等多学科,提供的一种成人教育。亲职教育是一种指引父母如何扮演角色、调整亲子关系及认真教育子女的非正规教育或社会教育活动。因此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学者朱敬先在《变迁社会中的亲职教育》一文中就提到,从指导父母从事儿童培养、保健、就学、社会行为、性教育,到指导父母协调家庭关系,善尽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等都包括在内。

一般来讲,“亲职教育”涉及很多领域,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很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称谓,本文引用的是我国台湾地区对于亲职教育的解释。在我国台湾地区,“亲职教育”不仅包括社会公共的领域,同样涉及心理学领域、教育学领域等,是多种学科和专业交叉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正因为是多种学科的交叉,就会出现学科分界不明显的情况,所以我国台湾地区并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亲职教育工作进行解释或者是有专门的称谓。而我国学者刘华丽在其《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亲职辅导》一文中提出,不同于心理学、教育学所提出的“亲职教育”,在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亲职教育是专指由社工机构的社工经由专业服务帮助父母亲习得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及相应教养方面的知识,从而调整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方法,对子女实施有效的管教,以扮演适当的“亲职角色”的助人服务。亲职教育的服务主要工作对象是父母,主要内容是如何履行“亲职职责”,专业社会工作提供的服务更倾向于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入手,持非批判的视角。亲职教育发展的水平在大陆地区并不理想,学科的交叉导致提供服务方往往会忽视社会工作在亲职教育的服务中的作用,更多的会从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问题,由此虽然已经有很多或者社区在做此方面的服务,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其实若想要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将学科分裂,而是更好的做融合,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以“亲职教育服务”取代“亲职教育”更符合社工视野下的亲职教育本意。

二、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结论

1、国内家庭亲子互动基本现状

大学生亲子关系总体来说是中等偏好的,来自父母的精神压抑很低,所以大学生将父母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学习,父母给予大学生的精神支持也比较充分,同时,大学生开始踏上自己的人生之路,对于脱离父母的精神独立需求也是比较高的。大学生亲子关系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亲子关系各具体维度的平均值仍然存在区别。 亲子关系各具体维度在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来源的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相对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感受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更多,来自父母的精神压抑更少,对父母的感谢更多。

而相对于城市的大学生来说,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有限,父母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村大学生走向社会更多的需要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他们感受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较少。大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许多研究者认为,大学生的亲子关系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亲子关系的一些维度与自我肯定,忧郁,焦虑确实成显著相关,这说明研究者所持观点是有现实依据的。(《大学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王慧璘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父母的家庭角色观念对亲子互动关系的影响

互动角色呈现中心一边缘的格局。在父母与子女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处于中心、主导、控制地位,子女处于边缘、被动、依赖地位,形成不对等的两极。通常“中心”居高临下,以自己的方式主观地审视“边缘”的境况,强制性地输出“中心”的指令,根本不用顾虑“边缘”的现实状况,使“边缘”沦为客体,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中心的意志。当今父母可谓“望子成龙”心切,不断地将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子女,为子女规划、设计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要求子女参加各种成材培训,小小年纪的孩子,又是画画,又是写字,又是练钢琴,又是学外语,他们没有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简直成了父母手中的一枚棋子,任由父母摆布。虽然,今天的物质生活愈加富裕,但孩子们的感受却是一种压抑甚至窒息;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但孩子心灵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孩子内在的动力却越来越小。苦闷和烦恼已成为孩子们的共同心声,他们品尝到的不是金色的童年、快乐的少年,而是生活的压力和残酷的竞争。家已经不再是想象中的快乐天堂,而是一个束缚和“囚禁”自己的笼子。走出家庭,脱离父母的管束,意味着探寻属于自己的自由活动空间,无拘无束地享受快乐生活。正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毫无疑问,这里寄托着这些离家出走者的梦想和遐想。其实,就互动双方而言,青少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父母处于平等地位。亲子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双向交互反馈的过程。它要求父母尊重子女的主体地位,用平等的眼光与子女交流,把子女当作自己的朋友,充分尊重他们的各种权利,而不应高高在上,用极端的方式让子女屈服、让步,而应努力培养子女积极主动、乐观负责、自信自尊等良好品格。青少年的离家出走行为,可以说是对这种中心—边缘互动格局的无声的反抗和抵制,只不过我们的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将子女的离家出走视为年幼无知不懂事。(亲子互动的现状与问题、马德峰)

3、父母的教养方式如何影响亲子互动

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Smetana(1995)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因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冲突较少,冲突强度也较弱,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较频繁与激烈的亲子冲突。Buleroft(1990)通过对6一10年级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对生理正处于变化中的青少年,如果父母拒绝赋予其更大的独立性,那么青少年的自我认识(sel-fdeifintfon)与其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就会产生分歧,并进一步导致冲突的发生,亲子关系也因此而变得紧张。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尽管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但也确有一些证据表明,不同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存在差异。在一项大规模的研究中(lEder,1980),青少年被要求回答他们是否感到父母关于他们应如何行为的看法、规则和原则是“正确的和合理的”或“错误的和不正确的”。结果表明,

民主或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比那些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可能认为他们的父母是公平与合理的,他们也较少认为父母是不慈爱的或拒绝的。PikaS(1961)研究也发现,以对青少年个人利益的合理关注为基础的父母权威一般更能较好地被接受,而建立在控制或监视青少年的愿望基础上的父母权威会遭到拒绝。(《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的研究》王美萍 山东师范大学)

4、父母与青少年孩子的互动是否行为愈亲密,互动关系愈好

青少年亲子依恋和友谊质量均能够预测孤独感和抑郁,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对男生而言,父母情感支持和友谊的价值提升负向预测孤独感和抑郁,与父母冲突正向预测孤独感和抑郁;对女生而言,与父母冲突正向预测抑郁,与父母的亲密性和友谊的价值提升负向预测孤独感和抑郁。(2)青少年依恋关系存在一种“不完全补偿”模型,良好的朋友依恋可调节父亲依恋不良与内化问题的关系,良好的父亲依恋可调节母亲依恋不良与内化问题的关系。可见,如果青少年从一种依恋关系中得不到支持,其它依恋关系可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青少年亲子依恋、友谊质量与内化问题的关系刘海娇,张文新,Doranc.FernehZ田录梅,)

5、父母与孩子是否经常进行沟通互动

互动频率较低,不能适应青少年成长需要。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规范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远大生活目标的树立,这份切都需要父母的亲情鼓励与支持。由于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问辛搭理孩子,亲子互动频率较低,致使亲子之闻产生隔阂、陌生感。在广大农村,情况或许更为糟糕。伴喊肴李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许多年轻父母纷纷背起行囊去城里打工,家里只留下孩子和年迈的老人,致使亲子互动缺失。人是社会性动物,青少年也不例外,青少年的天性喜欢群体生活,特别是和同龄人一起活动、玩耍,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一起分享彼此精神上的欢愉。由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小型化,没有兄弟姐妹这样的同代群体,青少年已经失去了一个快乐的源泉,如果家庭基本三角间互动频率不高,甚至基本的两角缺失,那么青少年的情感需要更难得到满足,更容易产生孤独、烦闷的情绪。而当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离家出走,去寻觅一谈话之所,一倾诉之地,以期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当然,导致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社会环境的巨大诱惑力、学校相关教育的不足、青少年自身的个性特点等。但应该说,父母与子女间亲子互动的不当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为父母的深深地反省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在给子女一个自由活动天地的同时,采取更为恰当、合理的方式,教育、引导、鼓励子女,使其健康、茁壮成长。心理学家西尔伯艾森认为,信任和爱是避免父母和子女发生争吵的最重要的前提。给成长中的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技巧。当青少年子女情绪比较暴躁、反常,不断地与父母顶嘴,并扬言离家出走时,作父母的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不妨抽出点时间,与子女进行坦诚交流,使其内心情感得到宣泄,避免危机发生。或许这些对我们促进亲子互动有所启发和指导。

6、正常家庭与单亲家庭,不同的家庭环境如何影响亲子互动

有研究者考察了的结构类型对亲子沟通的影响。Lanz等对来自完整家庭、离异家庭和收养家庭的450名11~17岁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较于来自完整家庭和收养家庭的同伴来讲更为困难,收

养家庭的子女比非收养完整家庭的子女和父母的沟通更为积极。(Lanz et al.,1999)

家庭结构类型和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类型及父母婚姻状况会影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较易出现亲子冲突。E-mery 认为,父母离异对于孩子对亲子关系的看法有重要的影响,孩子相对来说会不信任亲密关系,从而影响亲子关系。在再婚家庭中,青少年相对较为容易接受因感情不稳父母的离婚的事实,然而却较难适应父母的再婚,个别孩子对父母再婚意见较大,甚至会阻止父母再婚,因此引起亲子关系淡漠和冲突。

7、孩子在家庭互动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如何影响互动关系(包括对父母行为、观念...等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泛,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强烈,而其与家庭的联系却逐渐疏远,开始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对抗行为。他们想要摆脱家长的监护,打破山大人所制定的种种规则的束缚。由此表现出来的,便是青少年与父母之间时常会有一段时期无法和睦相处,在有关学习、家务劳动和外出交友等方面频繁出现冲突。此时家长常常感到青少年在情感、行为、观点等方面都开始与脱离自己,这便是所谓“代沟”现象。(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活动性研究 杜鹏飞 华东师范大学)

8、孩子对于亲子互动的态度及取向 青少年自身因素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对青少年阶段的亲子关系做出了生理学的相关说明。他认为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相关疏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阶段的生理变化及性冲动引起的。青春期阶段个体情绪容易激动且不稳定,容易引起矛盾与冲突。Steinberg 也认为性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是亲子关系波动的决定因素。赛尔曼认为青少年亲子关系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子代亲子关系认知水平的高低。他把个体亲子关系概念水平划分为如下水平: 塞尔曼的亲子关系概念水平 水平 亲子关系

0 儿童把父母看作老板

1 儿童把父母当作自己的监护人和帮助者 2 儿童把父母当作监督咨询员和需要满足者 3 父母和通融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容忍和尊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陈宛玉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周姗姗)

三、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1、主要特征

(1) 在研究主题上,关于亲子互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占了半壁江山,特别是

在学前教育领域,从学者们发表的文献资料来看,每年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逐渐增长。而亲子关系则一直是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各领域一直都在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而社会学对亲子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关于亲职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进入21世纪后开始逐年增多。目前来说,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2) 在研究对象上,大多数都以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而比较少研究大学

生这个年龄阶层的群体。其研究视角也大都从父母的管教方式来研究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3) 在经验研究方法上,相当一部分采取文献法,以及以问卷、量表为工具的

调查方法,以个案、实地分析研究进行的也占了一部分。而绝大多数研究都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亲子互动的视角出发。 2、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同一层次,同一视角的重复研究比较多。描述现象的研究较多,解释性的研究较少。

四、 值得重视和加强探讨的领域

1、孩子的态度行为与亲子互动关系的问题

亲子互动是一个双向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过程。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父母的影响,相反是具有主动性的,他们在自己已有的身体素质、气质性格、智力水平和沟渠经验的基础上,以其独特方式对父母的教化做出反应。在网络社会和数字化生存时代,我国社会在代际关系或文化传承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当代亲子互动模式发生的巨变日益引起关注。

2、不同的亲子互动行为与互动关系的联系

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少年儿童已不再是怯生生地任凭父母摆布,相反,他们一边接受着成人的指点,一边又对父母指指点点。父母在感叹孩子越发难以管教的同时,又不得不在使用电脑网络、文化时尚、娱乐休闲等方面向孩子学习。由于社会的急速变迁,以及面对这种变迁,亲子两代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在亲代丧失教化的绝对权力的同时,子代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在亲子互动过程中,男孩和女孩与父母的交往过程可能是不同的。在一项追踪研究中,选取 145个儿童(平均年龄 8.5 岁)与他们的一位父母,对儿童与父母的游戏过程进行录像。然后分别对父母和儿童的录像编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父母因素—社会性游戏(sociable play)、活跃的游戏(active play)、轻快的支持(buoyant support)和琐碎的谈话(abrasive talk),积极游戏(active play)、独自游戏(solitary play)、愉快的情绪(buoyant mood)和身体接触(physical contact seeking)。结果发现,女孩的父母更有可能进行社会性游戏,而男孩的父母更有可能进行活跃的游戏。父母的性别差异与儿童的游戏形式有关。不管儿童性别如何,母亲与儿童交往行为是相似的;而父亲的行为与女孩和男孩的行为的关系则有很大的变化。

随着性别文化的开放,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方式也比以前更加多样化,甚至在具体的互动行为上也显得比以往更加亲昵和亲密。而这种亲昵的互动方式,比如拥抱、亲吻...产生的影响是否就一定是积极的呢。

3、社会工作介入亲职教育的服务领域的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概念在社区亲职教育提供服务,带来的不仅是全新的工作方法和服务模式,更是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在社区中推广,正因为不管是对社区居民还是社区来说都是新的理念,所以社会工作在推进服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和局限。本研究在社区推进亲职教育服务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第一,文化背景的差异是服务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困难就。社会工作和亲职教育作为“舶来品”社区和居民普遍对这些概念认识不足,这是普遍现象,对推进服务产生了很大的困难,服务的实施找不到适合生长的“土壤”。在涉及亲职教育服务过程中很多方法都是从西方的文献中拿过来稍作修改后应用,比如关于沟通,是亲职教育非常强调的内容之一,但是西方所提倡的沟通和中国的沟通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从实践的经验看来,对于中产家庭比较愿意也懂得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沟通并不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沟通团体或者讲座中更多提倡的是外国人比较习惯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忽略了中国的家长是否可以接受。另外,对于很多文化水平并不高的父母、祖父母来说,沟通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观念,在访谈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听的时候可以明白,但是做起来却感觉又不明白,长此以往这一类人群会觉得亲职教育的服务是不适合自己的,而这却违背了社工的理念,我们应该让不同背景的家长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去解决亲职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接受服务后反而有“失能”的感觉。第二,家长“非主体性,,的自我定位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理念有所冲突。在亲职教育讲座后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当家长认为自己家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状况就非常希望有一个专家”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解决,他们认为就是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所以才会来寻找治病的“灵丹妙药”,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懂怎么做,而是因为失败经历导致失去了信心,但是每个人和家庭都有其特殊性,专家给的意见不一定适用。一般来讲,社工提供的服务不仅限于教授家长知识技巧,而是要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所有的家庭成员都需要共同面对需要克服的困难,社工与家庭成员应该是伙伴关系,一起探讨、判断,而不是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往往会有家长希望得到的服务和社工在违反价值理念下所提供的服务目标出现冲突的现象。由此,亲职教育不能只注重技巧训练,整体教育也尤为重要。第三,相关政策的缺失使得服务效果不具有持续性和推广性。家长作为社会的一员,亲职水平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工作的压力、社会的价值观、学校、媒体等,有效的亲职教育并不只做家长的工作,而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的支持,不仅从家长这个单一的层面介入,而从多层面介入亲职教育的服务,使家庭更好的发挥功能。亲职教育的初衷并不是将家庭教育的责任全部落在家长肩上,也不是单纯的教育,而是更多的支持。很多问题不仅是父母的责任、问题,还有教育、制度、社会结构的问题,需要社会政策来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没有制度保障的单层面服务会使家长“失能”的感觉越来越严重。第四,项目式的亲职教育的服务受到项目周期的限制、缺乏资源链接机制,难以令亲职教育的服务实现长期实施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ee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