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更新时间:2023-12-07 01: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容提要:苏东坡作为北宋文坛上的一位文学大家、一位多才多艺的全面手,少年得志,仕途沉浮一生,在跌宕起伏的人生沧桑里,不断思考人生,感受生命况味,不断去博爱人世万象,将文学生涯不断推向辉煌的境地。他,不只固守于文学体式的传统界限,凭借自己天才般的文学创造力,在文学的诸多领域全面突破:在诗歌方面,他“以文为诗”,将散文的笔触和深妙的哲理议论融会在诗歌里;在词体方面,他“以诗为词”,将词的题材从艳情的藩篱中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凡可入诗的题材皆可入词;在散文方面,他的历史人物论

文独辟蹊径,见解新奇,他的游记散文大气磅礴,空灵幽远,自然融入对历史、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尤其是他的随笔小品文,以小见大,探幽发微,留下了许多的珠玑之作。他虽然在文坛享受崇高的地位,但是他却从不要求别人学习自己的风格,而是鼓励弟子和后学按照各自的文学风格自由发展,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胸襟和气度,所以“苏门四学士”的文风各不相同,各个自成一家,所以北宋文坛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同时,他在思想上,集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一方面,他积极入世,坚持自己的治世主

张,既反对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也不苟同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在两方势力的消长反复中,始终饱受排挤,他乐观旷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同时尽情放逐自己乐山知水的天性,走进大自然,走进百姓、遍交知己,重塑了一种鲜明的活的文化人格,所以后人亲切称他为“苏子”,归于圣贤之列,永久地供后世人景仰。

[关键词]:文体革新家 多才多艺的全能手 不使人同己 文化人格重塑

如果说中国的文学史是一座绵长的山脉,那么苏东坡就毫无疑义地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几座奇峰之一,他的文学造诣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虽然他在诗、词、散文、小品文单个领域的成就不是顶尖的,但是像他如此全面地涉猎文学的诸多领域,同时达到各领域大师级水平的,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宋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特殊的朝代。在政治军事上,积贫积弱,始终受到北方辽金等政权的威胁,但是经济和思想文化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程朱理学趋

于成熟,并逐步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文人获得极大的重视,进入仕途的机会大大增加,一大批寒士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所以,许多众多的文学大家本身就是各级官僚,官位甚至高至宰相,如文学大家王安石,就是当时的一品宰相,并以改革闻名史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苏轼出现在北宋文坛上的,并凭借自己天才的文学创造力,将北宋的诗、词、散文全面推向新的高峰,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奠定了自己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凭借这种文坛地位,他广泛提携后学,一大批文学大家从他门

下脱颖而出,如“苏门四学士”,这种提携不单是文学方面的,还有思想人格方面的。所以,苏轼在宋代文坛上的地位是崇高的、立体的、多层面的。下面我们分别阐述之--------先秦以降,由汉唐入宋,中国文学的主流体式一直是诗歌、散文,词一直到宋代才成为主流文学,因此,宋代的主流文学其实就是诗歌、散文、词。 苏轼出现前,宋代诗歌基本上纠缠于晚唐五代靡丽的诗风之中,虽然已经出现了像柳开、田锡这样的“复古”理论家,也出现了像王禹偁这样以“学杜”为宗旨的成就较高的诗家,甚至还出现了象欧阳修这样的

名家,但是宋代诗歌还是以晚唐体和西昆体为主,尚未形成宋诗得以与唐诗相提并论的独立品格。苏轼的出现,使宋诗能于唐诗之后迅速别开生面,在宋诗独立品格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就这一点而言,他在宋代诗坛的地位实不亚于唐代的李白/杜甫,虽然苏轼的诗歌也接受李、杜和唐代其他唐代诗人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开辟出宋诗的新园地,造就宋诗的新生命。赵翼《瓯北诗话》云:“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

别开一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抽右旋,无不如意。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若哀梨,快若并剪,有并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这一评语,基本上道出了苏轼革新宋诗的贡献。

“以文为诗”和“才学为诗”是苏轼革新宋诗的主要贡献。诗的散文化,本非诗歌创作的正道,可苏轼才力横绝,无施不可,竟成为他矜才使气、翻新出奇的手段,他形容吴道子作画的“雄放”风格,可移做苏轼诗歌的夫子自道。如《百步洪》其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雀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绕绕师所呵。

此诗具“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气势,为才气横溢之作,诗中一连串想象丰富的比喻,亦称“博喻”,尤为人称道。这是散文化的典型表现。钱钟书《宋诗选注》说:“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一

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 苏轼诗歌还好“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苏轼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寓哲理于意象,气机流走,不落常套。

苏轼的词在宋词的发展变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他的“以诗为词,指出作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相比于他的散文和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d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