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个国家简介

更新时间:2024-01-13 06: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芬 兰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3.89公顷。全国有66.7%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素以“千湖之国”著称,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芬兰的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公里。鱼类资源丰富。芬兰有三分之一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

二、人口:545万。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侯比较温和的南部。

三、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芬兰依靠森林工业和金属工业走上强国之路。20世纪90年代,芬兰调

1

整经济结构,加大了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能源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芬兰致力于发展清洁技术和低碳经济,十分注重能源的利用率。如今,芬兰在造纸、交通、电信、建筑、再生能源等领域有着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在环保技术及解决方案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瑞 典

一、自然地理: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半部。西邻挪威,边境长1619公里;东北接芬兰,边境长586公里;东临波罗的海,西南濒北海,同丹麦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181公里,领海12海里。地形狭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湖泊约10万个,可通航河流较少。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平均气温1月北部-16℃,南部-0.7℃;7月北部14.2℃,南部17.2℃。

二、人口:968万。绝大多数为瑞典人。外国移民及其后裔约147万人,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1万人。

三、经济:经济发达。20世纪90年代初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出现衰退,1994年经济开始回升,此后大力

2

发展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经济一直保持2%-4%的增长速度。2008年以来,瑞典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面临经济增长下降、实体经济遭受冲击、市场信心持续疲弱、企业倒闭增多、失业率上升等不利局面。2009年起经济企稳回升。

挪 威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385155平方公里(包括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等属地)。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三面环海,西濒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同丹麦隔海相望, 东与瑞典接壤。海岸线长2.1万公里(包括峡湾),多天然良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国土有三分之一位于北极圈内,高原、山地和冰川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境内大小瀑布不计其数,小丘湖泊星罗棋布,沿海峡湾纵横,岛屿环峙,约有15万个岛屿拱卫其岸。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人口:505万(2012年底)。96%为挪威人,外国移民约占4.6%。有萨米族约3万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官方语言为挪威语,英语为通用语。90%居民信奉国教基督教路德宗。

3

三、经济:挪威是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发达国家。现有可开采原油蕴藏量为42.8亿立方米,天然气4万多亿立方米。其他矿产资源有:煤2-5亿吨,铁0.3亿吨,钛0.18亿吨。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约1870亿度,已开发63%。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渔场。农业面积10463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329平方公里。副食基本可自给,粮食主要靠进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有机械、水电、冶金、化工、造纸、木材加工、鱼产品加工和造船。西欧最大的铝生产国和出口国,镁的产量居世界第二,硅铁合金产品大部分供出口。主要旅游点有奥斯陆、卑尔根、勒罗斯、北角等地。

冰 岛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冰川面积占8000平方公里,为欧洲第二大岛。海岸线长约4970公里。全境3/4是海拔400-800米的高原,其中1/8被冰川覆盖。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0多座。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为全国最高峰,海拔2119米。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

4

二、人口:32.5万(2013年)。绝大多数为冰岛人,属日耳曼族。官方语言为冰岛语,英语为通用语言。近85.4%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三、经济:渔业是经济支柱,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和渔产品加工业为主。外贸依存度大。2006年冰货币贬值,通胀率持续走高,但在政府干预及国际货币组织协助下,金融市场恢复稳定。2008年以来,冰三大银行因高风险投资失败而破产,被收归国有。冰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后经协调,冰政府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亿美元贷款以及其他北欧国家援助。2012年,冰总体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向好。冰政府积极应对危机,节约行政开支,努力重建金融体系,稳定经济秩序,鼓励传统行业的生产和对外贸易。目前,冰已偿还英、荷政府向本国储户预付最低存款保证金的90%。

丹 麦

一、自然地理: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是西欧、北欧陆上交通的枢纽,被人们称为“西北欧桥梁”。包括日德兰半岛的大部及西兰、菲英、洛兰、法尔斯特和波恩荷尔姆等406个岛屿组成,面积43096平

5

方公里(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南部与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和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314公里。全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日德兰半岛中部稍高,最高点海拨173米。境内多湖泊河流,最长河流为古曾河,最大湖泊阿里湖面积40.6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年均降水量约860毫米。

二、人口:约560万。丹麦人约占95%,外国移民约占5%。官方语言为丹麦语,英语为通用语。86.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0.6%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三、经济: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15。

法 罗 群 岛

一、自然地理: 欧洲大西洋北部的火山群岛。位于挪威、苏格兰、设得兰群岛和冰岛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域。是西北欧到冰岛航线的中途站。在北纬61°25'-62°25'和两经6°19'-7°40'之间,分布有18个小岛和岩礁,其中17个岛有居民。较大的岛屿有斯特勒姆、东岛、南岛等。

6

二、经济:90年代初经济出现困难,00年代逐渐好转。渔业资源丰富。除鱼产品和部分羊肉能自给外,工业品主要进口。捕鱼和鱼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 1/4,鱼产品占出口总额96%以上。旅游业发展较快,手工业、建筑业、贸易、服务和运输业也在法罗群岛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

爱 沙 尼 亚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45277平方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海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濒里加湾。边界线长1445公里,海岸线长3794公里。境内地势低平,间有低矮丘陵,平均海拔50米。多湖泊和沼泽。主要河流有纳尔瓦河、派尔努河、埃迈厄吉河。最大的湖是楚德湖和沃尔茨湖。属海洋性气候,冬季最冷的1、2月平均气温-5℃,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

二、经济:自恢复独立以来,爱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迅速,年均经济增速在欧盟成员国内位列前茅。2013年,受欧债危机影响,爱经济增速放缓。

7

拉 脱 维 亚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6.458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万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位于东欧平原西部,西临波罗的海(海岸线长307公里),里加湾深入内陆。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公里,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森林覆盖率为44%,1. 4万个野生物种。

二、经济:1991年恢复独立后,即开始按西方模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1998年被正式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拉经济,拉GDP连续两年下降达20%。2009年接受IMF、欧盟委员会和瑞典等国75亿欧元贷款援助。2010年拉经济缓慢复苏,2011年GDP增长5.5%。2014年1月1日拉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加入欧元区。

8

立 陶 宛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二、人口:294.3万(2014年1月)。立陶宛族占84.2%,波兰族占6.6%,俄罗斯族占5.8%。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

三、经济:2013年,立陶宛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实体经济趋于改善,工业产值稳步回升,国内消费快速回暖,出口明显回升,失业率有所下降,通货膨胀率明显降低。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正式加入欧元区,继波罗的海邻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之后,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立陶宛本国货币立特由此成为历史。

9

白 俄 罗 斯

一、自然地理: 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东邻俄罗斯,北、西北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交界,西邻波兰,南接乌克兰。全国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白俄罗斯是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是欧亚两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路。欧亚大陆桥及与其平行的莫斯科-华沙国际公路横穿境内。因此有“交通枢纽国”的美称。境内西北部多丘陵,东南部较平坦。白俄罗斯有“万湖之国”的美称,有湖泊1.1万个,大湖有4000个左右,最大的纳拉奇湖面积为79.6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第聂伯河、普里皮亚特河、西德维纳河、涅曼河和索日河,此外还有2万余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以距波罗的海的远近不同而分属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两种气候。

二、人口:约有946万人口。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81.2%为白俄罗斯族,俄罗斯族占11.4%。官方语言为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居民多信仰东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区信奉天主教及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合并教派。

三、首都; 明斯克 (Minsk) ,人口190.1万(2014年1月)

四、经济:白俄罗斯工农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电子及激光技术比较先进;农业和畜牧业

10

较发达,马铃薯、甜菜和亚麻等产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居于前列。

物产资源丰富。30多种矿物分布在4000多个矿区。钾盐储量居世界前三甲,每年钾肥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15%,出口超过全球总量的16%。泥炭储量44亿吨,占前苏联总储量的36%。花岗石、白云石、石灰石、泥灰和白垩、亚粘土、饮用矿泉水和医疗矿泉资源也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36%,原始森林面积占19%,木材储量为10.93亿立方米,每年出口各种木材约500万吨。白俄罗斯拥有较为发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是欧洲交通走廊的组成部分,有“交通枢纽国”之称。白俄罗斯还是俄罗斯通过管道向其他欧洲国家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途经地。

五、军事:白俄罗斯武装力量于2001年底开始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目前由陆军、空防军两个军种组成,2007年有兵力4. 95万人。陆军、空防军分别设立军种司令部,直属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领导;陆军下设两个战役指挥部;边防军、内务部队分属国家边防委员会和内务部管辖。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合同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11

俄 罗 斯

一、自然地理: 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它横跨欧亚大陆,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领土面积约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二、人口:人口约1.43亿,民族194个。其中俄罗斯族占77.7%。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但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巴什基尔、楚瓦什、车臣、亚美尼亚、阿瓦尔、摩尔多瓦、哈萨克、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族。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根据全俄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50-53%的俄民众信奉东正

12

教,10%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0.8%信奉佛教。

三、首都; 莫斯科(Moscow),面积为25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4万,有850多年历史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四、经济:2014年,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和美西方制裁影响,俄经济遭遇2008年以来最严重困难。卢布大幅贬值,企业融资困难,资本加速外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71万亿卢布,同比增长0.6%。外贸总额8676亿美元,同比下降6.93%。通胀率11.4%。截至2015年1月1日,外汇储备约3855亿美元。俄政府积极应对,出台包括动用外汇储备、增加市场美元流动性、严打金融投机行为、动用预算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等在内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卢布汇率日趋稳定,社会形势和民众情绪基本稳定。数据显示,当前俄储备基金中包括227.1亿美元、202.6亿欧元、34.4亿英镑以及其他资产。2015年12月,俄总统普京签署了2016年联邦预算法案,该法案随即生效。按照该法案,2016年俄联邦财政收入将达13.738万亿卢布(约合196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5%;财政支出为16.099万亿卢布(约合2230亿美元),占GDP的2

13

0.5%;财政赤字将控制在2.36万亿卢布(约合337亿美元),约占GDP的3%。

五、军事:俄罗斯军队是在前苏联军队基础上组建的。1992年3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关于组建俄罗斯国防部的命令,同年5月7日发布了关于组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命令。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对武装力量和其他军事力量实施全面领导,并通过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对武装力量实施作战指挥。

乌 克 兰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面积的2.7%),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长900公里,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它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西部喀尔巴阡山脉的戈维尔拉山海拔2061米,为最高峰;南部有克里米亚山脉罗曼-科什山。东北为中俄罗斯高地的一部分,东南有亚速海近岸丘陵和顿涅茨岭。境内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6条,最长的是第聂伯河,流经乌克兰河段长981公里。其它的有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北顿涅茨河、 普鲁特河、多瑙河(河口部分)等。境内有3000多个自然

14

湖泊,主要有亚尔普格湖、萨赛克湖、卡古尔湖和阿利别伊湖等。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东南部为300毫米,西北部为600~700毫米,多集中在6、7月份。

二、人口:4555万(2013年1月)。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130多个民族,乌克兰族约占77%,俄罗斯族约占20%,其他为白俄罗斯、犹太、克里米亚鞑靼、摩尔多瓦、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德意志、保加利亚等民族。

三、经济:2012年,乌克兰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宏观经济整体稳定,经济总体指标小幅上扬,但政府财政拮据状况改观不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乌政府奉行审慎财政金融政策,进一步压缩财政赤字。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导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农业大丰收。国家债务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外国直接投资增多,对外贸易和贸易逆差双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向乌划拨新贷款。本币格里夫纳保持稳定,居民实际收入增加。

15

摩 尔 多 瓦

一、自然地理: 摩尔多瓦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内陆国家,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西邻罗马尼亚,北、东、南与乌克兰接壤。地处平原,境内丘陵起伏,河谷和山谷相间,平均海拔147米。中部为科德腊高地;北部和中部属森林草原带,南部是辽阔的草原。最高点是西部的巴拉涅什特山,海拔430米。河流众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为境内两大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领土的40%,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3℃至-5℃,7月为19℃至22℃。

二、人口:355.76万。摩尔多瓦族占75.8%,乌克兰族8.4%,俄罗斯族5.9%,加告兹族4.4%,罗马尼亚族2.2%,保加利亚族1.9%,其他民族1.4%。官方语言为摩尔多瓦语,俄语为通用语。多数人信奉东正教。

三、经济:传统农业国家,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业发达。摩独立后,经济形势持续恶化。2000年经济开始回升。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摩经济遭受严重打击,

16

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5%。2010年起一直保持恢复性增长。2013年摩国内生产总值74亿美元,同比增长8.9%。2014年摩国内生产总值约77亿美元,同比增长4%。

波 兰

一、自然地理: 面积约31.3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低地和平原,位于中欧东北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海岸线长528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境内主要山脉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主要河流有维斯瓦河(长1047公里)和奥得河(波兰境内长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09.7平方公里。全境属于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二、人口:3849万(2014年1月)。其中波兰族约占98%,此外还有德意志、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立陶宛、犹太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兰语。全国约90%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三、经济:2011年,经济增长4.3%,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5%,远低于欧盟88%的平均水

17

平。吸引外资142亿美元。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营商环境年度报告》指出,波是自2005年来致力于营商环境改善速度最快的欧盟经济体。2013年,经济增长1.6%,经济总量居欧盟成员国第9位。

捷 克

一、自然地理: 捷克共和国原属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东连斯洛伐克,南接奥地利,北邻波兰,西与德国相邻,面积78866平方公里,由捷克、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3个部分组成。它处在三面隆起的四边形盆地,土地肥沃。北有克尔科诺谢山,南有舒玛瓦山,东部和东南部为平均海拔500—600米的捷克—摩拉维亚高原。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0米以下,有拉贝河平原,比尔森盆地、厄尔士山麓盆地和南捷克湖沼地带。伏尔塔瓦河最长,流经布拉格。易北河发源于捷克的拉贝河,可以通航。东部摩拉瓦河—奥得河上游河谷地区是捷克盆地与斯洛伐克山地之间地带,称为摩拉瓦河—奥得河走廊,自古是北欧与南欧之间通商要道。全国丘陵起伏,森林密布,风景秀丽。国土分为两大地理区,一为位于西半部的波希米亚高地,另一为位于东半部的喀尔巴阡山地,它由一系列东

18

西走向山脉组成。最高点是海拔为2655米的格尔拉霍夫斯基峰。

二、人口:1051万(2012年)。其中约90%以上为捷克族,斯洛伐克族占2.9%,德意志族占1%,此外还有少量波兰族和罗姆族(吉普赛人)。官方语言为捷克语。主要宗教为罗马天主教。

三、经济:捷克为中等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滑,2010年和2011年实现恢复性增长,2012年和2013年经济再次下滑。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9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014年GDP为2015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2%。

斯 洛 伐 克

一、自然地理: 位于欧洲中部内陆、原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的东部。北临波兰,东接乌克兰,南界匈牙利,西南与奥地利接壤,西连捷克。面积为49035平方公里。北部是西喀尔巴阡山脉较高的地带,大部分海拔1000—1500米,山地占据了国土的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全国平均气温9.8℃,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26.8℃。

19

二、人口:539.7万人(2011年)。斯洛伐克族占80.7%,匈牙利族占8.5%,罗姆族(吉卜赛人)占2%,其余为乌克兰族、日耳曼族、波兰族和俄罗斯族等。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居民大多信奉罗马天主教。

三、经济:早年为农业区,基本无工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执政期间在斯逐步建立了钢铁、石化、机械、食品加工及军事工业,缩小了斯同捷在经济上的差距。1989年剧变后,斯根据联邦政府提出的“休克疗法”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导致经济大衰退。1993年1月斯独立后,推行社会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斯政府不断加强法制建设,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大力吸引外资,逐渐形成以汽车、电子产业为支柱,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市场经济。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滑,2010年实现恢复性增长。2011年起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0

匈 牙 利

一、自然地理: 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多瑙河及其支流蒂萨河纵贯全境。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黑山,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和丘陵。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1℃左右。 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属大陆性气候,凉爽湿润,2008年平均气温约为12℃,年降雨量约为603毫米。

二、人口:人口993.1万(2013年1月)。主要民族为马扎尔族,约占90%。少数民族有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德意志等族。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66.2%)和基督教(17.9%),基督教作为匈牙利历史和文明的基础。

三、经济:匈牙利属于中等发达国家,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展较快。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匈牙利较快完成了经济转轨,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并于2004年成为首批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目前,匈牙利私有化基本完成,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旅游业是匈牙利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其主要旅游点有布达佩斯、多瑙河湾、巴拉顿湖等。

21

德 国

一、自然地理: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约为35.7万平方公里。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 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据1982年国际海洋法协定,德国在北海和东海的领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约22公里),其面积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二、人口:约8023万(2013年),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数丹麦人和索布族人。通用德语。居民中30%信奉新教,31%信奉罗马天主教。德语为通用语言。

三、首都; 柏林 (Berlin) ,人口350.2万(2012年)。

22

四、经济: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德国工业侧重重工业,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以上销往国外。中小企业是工业的中流砥柱,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较高。201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27376亿欧元,增长率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280欧元。国民总收入21188亿欧元。

五、文化: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的18世纪文学走向顶峰。歌德、海涅、席勒、莱辛和格林兄弟都是杰出的代表。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和贡特·格拉斯分别于1972年和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德国有3000多座博物馆,收藏内容十分丰富。此外,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博览会和影展等。法兰克福和莱比锡是德国图书出版业中心。德国图书出版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占第二位。

六、军事:德联邦国防军成立于1955年11月。根据德《基本法》,军队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长领导,战时由联邦总理任最高统帅。联邦国防军总监为军队最高指挥官,现任总监福尔克·维克尔(Volker Wieker)。国防政策主要

23

内容是:军事战略从本土防御转向危机处理和冲突预防;推动欧盟独立防务建设,使欧盟和北约在危机处理上成为平等的战略伙伴;拓展德军军事能力建设领域;确保德军在需要时迅速重建其本土防御的能力;积极参与北约传统防区外行动;调整国防开支重点;以欧洲内部和跨大西洋合作为平台,加强军事装备的联合开发。约21.3万人,其中陆军约7.66万人,海军约1.63万人,空军约3.63万人,其余为中央卫勤、联合支援两大职能部队。德军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革,旨在建立一支“规模更小、战斗力和机动性更高”的现代化军队,计划到2016年将部队规模缩减至16.35万人。

奥 地 利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83871平方公里。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东阿尔卑斯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大格罗克纳山海拔3797米,为全国最高峰。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北部和东南部为丘陵、高原。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境内,长约350公里。有与德国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

24

及奥匈边界的新锡德尔湖。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约700毫米。

二、人口:847.73万(2013年6月)。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总人口的0.5%。官方语言德语。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三、首都;维也纳

四、经济: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奥地利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奥地利矿产资源主要有石墨、镁、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全国森林覆盖率达46.3%。奥地利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钢铁、机械制造、化工、采矿、电子和汽车发动机制造等;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

五、文化: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

25

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瑞 士

一、自然地理: 面积4.13万平方公里。是位于欧州中部的内陆国家,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面与意大利为邻,西面与法国接壤,北部与德国交界。全国地势高峻,分为西北部的汝拉山、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中部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主要河流有莱茵河、罗讷河。湖泊众多,有1484个,最大的日内瓦湖(莱芒湖)面积约581平方公里。地属北温带,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9℃。

二、人口:825.6万人(2015年3月),其中外籍人超过23.8%。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拉丁罗曼语等4种语言均为官方语言,居民中讲德语的约占64.5%,法语22.6%,意大利语8.3%,拉丁罗曼语0.5%,其他语言21.5%。

三、首都; 伯尔尼

26

四、经济: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减少干预。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列 支 敦 士 登

一、自然地理: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少数几个袖珍小国之一,面积仅160平方公里,是位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和中欧莱茵河上游东岸的内陆国。西邻瑞士,以莱茵河为界,东接奥地利。西部为狭长的冲击平原,约占总面积2/5,其余是山地,南部雷蒂亚山脉的格劳斯皮茨峰(2599米)为全国最高点。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月1.1℃,7月19.9℃。

二、人口:36838人(2012年12月),其中外国人12337人,约占33.5%,主要来自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和德国。官方语言为德语。

三、首都;瓦杜兹

四、经济:贫穷的农业国,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只有小规模的纺织和陶瓷等工业。战后逐步发展成为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产品95%以上供出口。低税收政策和银行保密法促进了金融业发展,但同时使列成

27

为“避税天堂”。 列国邮票闻名遐迩,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英 国

一、自然地理: 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它的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全境分为四部分: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山区。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爱尔兰的讷湖(396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之首。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多雨雾,秋冬尤甚。北部和西部的年降水量超过1100毫米,其中山区超过2000毫米,中部低地为700-850毫米,东部、东南部只有550毫米。每年2-3月最为干燥,10月至翌年1月最为湿润。

二、人口:约6410万(2014年6月),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

三、首都;伦敦

28

四、行政区划: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格兰划分为43个郡。苏格兰下设32个区,包括3个特别管辖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苏格兰、威尔士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中央政府仍控制外交、国防、总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

五、军事:英是北约集团的创始国和主要成员国,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将北约集体防务力量作为英国安全的基础;积极推动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保持强大的常规部队及核威慑力量;突出强调质量建军和联合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重点提高英军处理各种危机、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努力维护英在欧洲及海外传统势力范围的战略利益。

六、经济: 英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私有企业是英经济的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旅游业收入居世界前列,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国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国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

29

爱 尔 兰

一、自然地理: 面积70282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中南部。西濒大西洋,东北与英国的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与英国相望。海岸线长3169公里。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为高地。最长的河流香农河长约370公里。最大的湖泊为科里布湖(168平方公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2月3.2℃,8月16.2℃。。爱尔兰素有“翡翠岛国”之称。

二、人口:459.3万(2013年12月)。绝大部分为爱尔兰人。官方语言为爱尔兰语和英语。居民84.2%信奉罗马天主教,其他信奉基督教新教等。

三、首都;都柏林

四、经济:爱尔兰传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度滞后,被称为“欧洲农村”。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软件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以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大量海外投资,迅速实现由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1999年和2003年软件出口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被誉为“欧洲软件之都”。香农开发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区域性开发的成功典范”。1997年至2001年,爱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

30

均增幅达9.2%,高居欧盟榜首。2004年至2007年,GDP年均增幅达5.3%。2007年,人均GDP达43321欧元,居欧盟第二位。

荷 兰

一、自然地理: 41528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其西部沿海为低地,东部是波状平原,中部和东南部为高原。“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荷兰的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

二、人口:1690万人(2014年12月)。近81%为荷兰族,摩洛哥、土耳其、苏里南、华人为较大的少数族裔。海外领地总人口约30.84万。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弗里斯兰省讲弗里斯语,海外领地还通用英语、西班牙语、帕皮阿门托语。居民中20%信奉天主教,16%信奉基督教,海外领地居民近八成信仰天主教。

三、首都;阿姆斯特丹

31

四、经济:荷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属于外向型。80%的原料靠进口,60%以上的产品供出口。对外贸易的80%在欧盟内实现。商品与服务的出口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技术先进;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发达;陆、海、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农业高度集约化,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前列。荷兰是欧盟、北约的成员国,也是欧盟中发达中小国家的代表。

比 利 时

一、自然地理: 位于西欧,北连荷兰,东邻德国,东南与卢森堡接壤,南和西南与法国交界,西北隔多佛尔海峡与英国相望,首都为布鲁塞尔。比利时陆地面积30528平方公里,领海及专属经济区346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6.5公里。全国面积2/3为丘陵和平坦低地,最低处略低于海平面。全境分为西北部沿海佛兰德伦平原、中部丘陵、东南部阿登高原三部分。最高点海拨694米。主要河流有马斯河和埃斯考河。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二、人口:1103.6万(2014年),官方语言为荷兰语、法语和德语。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三、首都;布鲁塞尔

32

四、经济:比利时是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高度对外依赖,80%的原料靠进口,50%以上的工业产品供出口,是世界十大商品进出口国之一。天然的地理优势使比利时成为西欧的“十字路口”。比利时拥有完善的港口、运河、铁路以及公路等基本设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利时历届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交通和航运,并以此带动商业和外贸的繁荣,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利时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部高速公路设置照明路灯的国家。比利时的铁路网密度在世界首屈一指。

卢 森 堡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2586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北部,东临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地势北高南低,北部阿登高原厄斯林区占全境1/3。最高点布尔格普拉兹峰海拔约550米。南部为古特兰平原。属海洋-大陆过渡性气候。

二、人口:50.21万(2012年5月)。其中卢森堡人约占56.9%,外籍人约占43.1%(主要为葡、法、意、比、德、英、荷侨民)。官方语言是法语、德语和卢森堡语,其中法语多用于行政、司法和外交,德语多用于报刊新闻,卢森堡语为民间口语,亦用于地方行政和司法。9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三、首都;卢森堡

33

四、经济:卢森堡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大。钢铁工业、金融业和广播电视业是卢经济的三大支柱。卢资源贫乏。森林面积近9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3。卢以钢铁为主,化工、机械制造、橡胶、食品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口的40%。卢素有“钢铁王国”之称,人均钢产量约5.8吨(2001年),居世界首位。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农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有耕地12.5万公顷。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4%。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麦、大麦和玉米。卢金融业发达,银行林立。首都卢森堡市系欧洲重要金融投资中心。卢森堡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欧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也是政局最稳定的欧洲国家之一。

法 国

一、自然地理: 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濒临四大海域: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

34

二、人口:6598万(2011年1月),其中本土人口6286万。通用法语。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3%信奉伊斯兰教,2.1%信奉新教,0.6%信奉犹太教,27%自称无宗教信仰。

三、首都;巴黎

四、经济:法国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在核电、航空、航天和铁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生产总值29797.6亿美元,同比下降2.2%,排名世界第五;进出口总额10086.9亿美元,贸易逆差771.8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五大出口国地位;公共财政赤字144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失业率(本土)9.6%。

摩 纳 哥

一、自然地理: 摩位于欧洲西南部,三面被法国国土包围,南临地中海。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最窄处仅200米,面积为1.95平方公里。境内多山,最高点海拔573米。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

二、人口:31109人(2008年),摩纳哥7634人,其他人口来自125个不同的国家,其中法国10029人,意大利6596人。

三、首都;摩纳哥城

四、经济:摩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稀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摩政府采取多元化、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经

35

济发展方针,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其中尤以金融业发展最为突出。除本国17家银行外,许多世界著名的银行均在摩设有分支机构。

罗 马 尼 亚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23.84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塞尔维亚、黑山及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海岸线245公里。地形奇特多样,境内平原、山地、丘陵各占约1/3的国土面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3~2℃,7月为22~24℃。

二、人口:1994万(2014年12月)。罗马尼亚族占89.5%,匈牙利族占6.6%,罗姆族(即吉卜赛人)占2.5%,日耳曼族和乌克兰族各占0.3%,其余民族为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鞑靼等,占0.8%。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55.2%,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为44.8%。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主要少数民族语言为匈牙利语。主要宗教有东正教(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86.7%)、罗马天主教(4.7%)、新教(3.2%)。

三、首都;布加勒斯特

四、经济:1989年剧变后罗马尼亚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2000~2008年经济连年增长。受

36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2010年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2011年经济启稳回升,增长2.5%。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1340亿欧元,同比增长0.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38欧元,通货膨胀率4.95%,失业率6.5%。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

保 加 利 亚

一、自然地理: 面积111001.9平方公里(包括河界水域)。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北与罗马尼亚隔多瑙河相望,西与塞尔维亚、马其顿相邻,南与希腊、土耳其接壤,东临黑海。海岸线长378公里。全境70%为山地和丘陵。巴尔干山脉横贯中部,以北为广阔的多瑙河平原,以南为罗多彼山地和马里查河谷低地。主要山脉还有里拉山脉(主峰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为巴尔干半岛最高峰)。多瑙河和马里查河为主要河流。北部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平均气温1月-2~2℃,7月23~25℃。

二、人口:728.2万(2012年)。其中保加利亚族占84%、土耳其族占9%。罗姆族(吉卜赛)占5%,其他(马其顿族、亚美尼亚族等)占2%。保加利亚语为官方和通用语言,土耳其语为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居民主要信奉东正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37

三、首都;布索菲亚

四、经济:保加利亚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1989年剧变前,保加利亚国民收入的90%靠进出口贸易来实现,进出口主要依赖于前经互会国家。1989年后保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发展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旅游和服务业。至2004年底,保大部分国有资产已完成私有化。2001~2008年经济增长均保持在5%以上。2008年,保加利亚国内生产总值为342亿欧元,同比增长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24欧元。

塞尔维亚

一、自然地理: 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东北与罗马尼亚,东部与保加利亚,东南与马其顿,南部与阿尔巴尼亚,西南与黑山,西部与波黑,西北与克罗地亚相连。领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二、人口:990万。其中塞尔维亚族占62.6%,阿尔巴尼亚族占16.5%,另有黑山族、匈牙利族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英语较为普及。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三、首都;布尔格莱德

38

马其顿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25713平方公里。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是个多山的内陆国家。东邻保加利亚,南界希腊,西接阿尔巴尼亚,北傍塞尔维亚和黑山(南斯拉夫)。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农业地区夏季最高气温达40℃,冬季最低气温达-30℃,西部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夏季平均气温27℃,全年平均气温为10℃。

二、人口:204.8万。马其顿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民族为马其顿族约占64.18%,阿尔巴尼亚族约占25.17%,其他少数民族土耳其族(3.85%)、吉普赛族(2.66%)和塞尔维亚族(1.78%)。居民大多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马其顿语。

三、首都;斯科普里

阿尔巴尼亚

一、自然地理: 面积为2.87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塞尔维亚和黑山及马其顿接壤,南部与希腊为邻,西临亚德里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海岸线长472公里。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西部沿海为平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39

二、人口:2319.4万(2009年),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98%。少数民族主要有希腊族、马其顿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等。官方语言为阿尔巴尼亚语。7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20%信奉东正教,10%信奉天主教。

希 腊

一、自然地理: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北同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相邻,东北与土耳其的欧洲部分接壤,西南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大陆部分三面临海,海岸线长约15021公里,领海宽度为6海里。境内多半岛、岛屿,岛屿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最大半岛是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大岛屿为克里特岛。境内多山,奥林匹斯山在希腊神话中被认为是诸神寓居之所,海拔2917米,是全国最高峰。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温湿,夏干热。平均气温冬季6~13℃,夏季23~33℃。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

二、人口:1079万人。98%以上为希腊人,其余为穆斯林及其他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希腊语,东正教为国教。

三、经济: 希腊属欧盟经济欠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基础

40

较薄弱,工业制造业较落后。海运业发达,与旅游、侨汇并列为希外汇收入三大支柱。农业较发达,工业主要以食品加工和轻工业为主。近年来,希政府积极推行经济和社会福利改革,鼓励外来投资,取得一定效果。2009年底以来深陷主权债务危机。

四、文化: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先后出现了米诺斯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800年,有数百个独立城邦在希腊建立。古希腊在音乐、数学、哲学、文学、建筑、雕刻等方面都曾取得巨大成就,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和艺术大师,包括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幼里披底斯,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雕塑家菲迪亚斯。希腊还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

斯洛文尼亚

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北端,地处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位于原南斯拉夫的西北部,东部和南部与克罗地亚接壤,西南濒临亚得里亚海,西邻意大利,北界奥地利与匈牙利。面积为20273平方公里。52%的面积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海岸线长46. 6公里。特里格拉夫峰为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2864米。最著名的湖泊是布莱德湖。气候分山地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

41

夏季平均气温为21℃,冬季平均气温为0℃。人口有205.7万(2012年)。主要民族为斯洛文尼亚族,约占83%。少数民族有匈牙利族、意大利族和其他民族。官方语言为斯洛文尼亚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斯有着良好的工业、科技基础。2005年在全球国家竞争力排行榜上名列第32位,已被列入发达国家行列。2007年1月1日,斯加入欧元区。2009年以来,斯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克 罗 地 亚

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亚得里亚海的东岸,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700多公里,1185个岛屿散落在亚得里亚海,克罗地亚因此被称为“千岛之国”。地形分三部分:西南部和南部为亚得里亚海海岸,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中南部为高原和山地,东北部为平原。气候依地形相应分为地中海式气候、山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民族是克罗地亚族(89.63%),其他为塞尔维亚族、穆斯林族、意大利族、匈牙利族、阿尔巴尼亚族、捷克族等。官方语言为克罗地亚语。主要宗教是天主教。 克罗地亚是前南斯拉夫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经济基础良好。旅游、建筑、造船和制药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42

黑 山

面积仅为1.38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西部,东南与阿尔巴尼亚为邻,东北部与塞尔维亚相连,西北与波黑和克罗地亚相接壤,西南部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293公里。气候依地形自南向北分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山地气候。一月平均气温5℃,七月平均气温25℃。人口有62万(2011年),黑山族占44.98%、塞尔维亚族28.73%,波什尼亚克族占8.65%,阿尔巴尼亚占4.91%。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20世纪90年代,黑山因受战乱、制裁影响,经济一路下滑。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及各项经济改革的推进,黑山经济逐步恢复,总体呈上升态势。旅游、建筑等产业是黑山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黑山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至今没有受到工业的严重污染。秀丽的风光、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观光旅游。因此,旅游业是黑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

43

马 耳 他

位于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面积316平方公里,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欧洲的乡村”。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科米诺、科米诺托和菲尔夫拉岛五个岛屿组成,其中马耳他岛面积最大,为246平方公里,第二大岛为戈佐岛。海岸线长180公里。马耳他岛地势西高东低,丘陵起伏,间有小块盆地,无森林、河流或湖泊,缺淡水。马耳他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主要是马耳他人,占总人口95%以上,其余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等。马耳他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天主教为国教,信奉人数占98%,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马耳他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其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贸易货运中转服务、电子组件和纺织品制造、旅游业是马耳他重要经济支柱,尤其旅游业是马耳他创汇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马耳他政府加快建设海岛的旅游基础设施,并着力发展银行金融等服务业,同时不断加大对国民教育的投入,其公立学校均实行免费教育。

44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南、西、北三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与塞尔维亚、黑山为邻。大部分地区位于迪纳拉高原和萨瓦河流域。南部极少部分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约22公里。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北部属大陆性气候。人口有384万(2011年),其中波黑联邦占62.5%,塞尔维亚族共和国占37.5%。主要民族为:波什尼亚克族(即原南时期的穆斯林族),约占总人口43.5%;塞尔维亚族,约占总人口31.2%;克罗地亚族,约占总人口17.4%。三族分别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什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波黑战争给经济带来严重破坏。近年来,在国际社会援助下,波黑经济恢复取得一定进展。

45

意 大 利

一、自然地理: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萨丁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东、南、西三面临海。意大利国土面积约30.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全境4/5为山丘地带。有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意、法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居欧洲第二;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较大湖泊有加尔达湖、马焦雷湖等。

二、人口:约6100万(2014年)。除西北部与东北部的少数民族讲法语、德语和斯洛文尼亚语外,大多数居民讲意大利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94%的居民为意大利人,少数民族有法兰西人、拉丁人、罗马人、弗留里人等。

三、首都:罗马

四、经济: 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欧洲第4大、世界第9大经济体(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欧盟第12位、世界第26位。服务业发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中小企业发达,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工商业发达,南方以农业为主,经济较为落后。

46

梵 蒂 冈

一、自然地理:面积为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主要是意大利人。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信奉天主教。

二、首都:梵蒂冈城

三、政治:梵蒂冈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47

圣 马 力 诺

面积为61.19平方公里。是位于欧洲亚平宁半岛东北部的内陆国。四周与意大利接壤。地形以中部的蒂塔诺山(海拔738米)为主体,丘陵由此向西南廷展,东北部为平原。有圣马力诺河、马拉诺河等流经。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西 班 牙

一、自然地理:面积约50.6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西邻葡萄牙,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北临比斯开湾,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面和东南面濒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境内多山,是欧洲高山国家之一。全国35%的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仅占11%。主要山脉有坎塔布连、比利牛斯等。南部的木拉散峰海拔3478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

二、人口:4726万,主要是卡斯蒂利亚人(即西班牙人),少数民族有加泰罗尼亚人、加里西亚人和巴斯克人。

48

卡斯蒂利亚语(即西班牙语)是官方语言和全国通用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在本地区亦为官方语言。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三、首都:马德里

四、经济:西班牙是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盟第五位。上世纪80年代初,西开始实行紧缩、调整、改革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措施。以1986年加入欧共体为契机,经济发展出现高潮。90年代初,由于出现经济过热现象,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并陷入衰退。9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 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稳步增长。1998年5月西成为首批加入欧元区国家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增幅高于欧盟国家平均水平。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西金融风险加大,房地产泡沫破灭,失业率飙升,经济急速下滑,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五、军事: 军事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力量(国家安全部队)组成,国王为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国防最高决策机构,国王任主席,政府首相主持工作。成员有副首相、国防、外交、内政大臣、国防参谋长、三军参谋长。国防部负责制定防务政策并领导国防工业。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是首相和国防大臣的军事顾问机构。

49

葡 萄 牙

一、自然地理:面积约9.24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东、北与西班牙毗邻,西、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832公里。地形北高南低,多为山地和丘陵。北部是梅塞塔高原;中部山区平均海拔800~1000米,埃什特雷拉峰海拔1991米;南部和西部分别为丘陵和沿海平原。主要河流有特茹河、杜罗河(流经境内322公里)和蒙特古河。北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平均气温1月7~11℃,7月20~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面积约9.24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东、北与西班牙毗邻,西、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832公里。地形北高南低,多为山地和丘陵。北部是梅塞塔高原;中部山区平均海拔800~1000米,埃什特雷拉峰海拔1991米;南部和西部分别为丘陵和沿海平原。主要河流有特茹河、杜罗河(流经境内322公里)和蒙特古河。北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平均气温1月7~11℃,7月20~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二、人口:1037.5万(2014年),人口密度为113人/平方公里。主要为葡萄牙人。外国合法居民约40万人,主要来自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等葡语国家及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de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