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处处有学问课后随笔

更新时间:2024-05-25 03:5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课 堂 处 处 有 学 问

————《剪枝的学问》课后随想

本课的设计思路比较明显,我力图通过两个主要环节“读写结合”和“读中感悟”培养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内容、感悟道理的能力。授课之后,整体回顾,感觉不够细腻,节骨眼儿的点拨不到位,效果并不理想。关于授课前后的一些思考,总结如下: 一、关于阅读

相对于以前的课而言,此次讲课在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和指导上有了进展。原来,在怎么让学生多读并兴致不减的问题上十分困惑,操作方法也不多,这次随着备课的深入,发现这里面也是“别有洞天”。像一些“有感情”、“真棒”这样生硬的评价语言就是学生没有听烦,估计老师们也都说烦了。其实,文本之中就隐含着许多真实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如在《剪枝的学问》第四小节的朗读指导上,我这样引导激励:“如果同学们用心去读,春天就会来到你身边,咱们的教室也会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如果能深入的挖掘教材,这样的语言一定会层出不穷,自己就再也不会为了评价和引导而大伤脑筋了。长期坚持,相信课堂会变得自然真实,扎实有效。

在这一方面只是略有进展,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多种读书形式的运用,多给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来,以及老师语言的感染力等方面还应该虚心借鉴,努力实施,切实体现“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策略。

二、 二、 坚持学法指导和读写结合

从“会”到“不会”,这必须有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时合理的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质疑”的方法就有很多:从课题入手,抓关键词句,找矛盾所在等等。这不仅需要备课的精心深入,更需要老师有高度的敏锐力,能抓住这样的契机进行自然有效的引导总结。如王文丽老师在讲授《五彩池》时,在学生背诵之后,顺水推舟,请学生说一说背诵的窍门,可以说是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教材选文大都文质兼美,优美的语言文字能够对学生的表达、习作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因此,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有效引导,不仅有助于学生读中理解,也是对教材合理的发散和延伸。不仅要抓住,还要抓好。这次讲课,虽然有这样环节的设计(课文第四小节、第五小节),但因指导不够细腻,语言文字品位不足,显得不够扎实。还要注意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选取尽可能多的呈现方式,有时候需要说、写,有的时候就可以放得更开,让学生唱、画,自主选择。 老师问题的提出和关键之处的点拨,一定要做到清楚明了,具有导向性。

虽然教参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若每篇课文都有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过后,无论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写作,学生必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三、 三、 板书的问题

本课的板书比较失败,出现的时机不合理,板书的意图也没有凸现出来。仔细想想,与日常教学板书随意有关,因为一到需要时,老师别扭,学生也不适应。板书慢慢成了“鸡肋”,可有可无。

解决方法既从平时入手,注意板书的规范性,重视板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总之,反思归反思,关键在落实。还记得课上小结时对学生说:“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教学工作不也正是如此吗?在以后的教学中处处留心,让反思体现在教学中,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环节,这才是一节课给自己最大的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d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