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重点 中医药大学

更新时间:2023-09-18 11:42: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更多欢迎艾特@大头单行 1

名词解释

1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手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儿琐碎,形如粟米,突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疹褪后常有皮屑脱落。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 起的咦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4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5身热不扬: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6辛开苦降(泄):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理脾胃功能。

7轻法频下:暑湿挟滞胶着肠腑,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往往需经屡次缓下,再次清利,伏邪殆尽,制剂宜轻,因势利导,不宜峻剂猛攻,即所谓“轻法频下”。

8神志昏蒙: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闭阻心包所致。

9昏聩不语: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似有谵语。多为湿热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点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10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见证,兼见津液干燥证为特征,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以及口鼻咽干燥等,发于秋季(立秋至小雪)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11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为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预后:①热退身凉,脉象平和——正能胜邪,病情向愈。②身热不退,烦躁不安——邪盛正衰。③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肢体厥泠,躁扰不卧或神情萎顿,脉急疾而微弱——正不胜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④全身战栗而无汗出——中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

12分消走泄(分消上下):是温邪与痰湿相夹阻于三焦,三焦气机郁滞之证,治疗宜用开上、畅中、渗下之法,以宣展三焦气机,利湿化痰,祛除上中下三焦之病邪的治法。如温胆汤或杏仁、厚朴、茯苓等。

1

1

更多欢迎艾特@大头单行 2

13浊邪害清:浊邪指湿热之邪,清:清窍。湿为阴邪,重浊粘腻,热为阳邪,熏蒸向上,湿热相搏,热蒸湿动,势必蒙蔽于上,致使清阳之气被阻遏,必然出现头昏重,耳聋,鼻塞,胸闷等清窍壅塞的症状。

14日哺潮热:热势于下午益甚。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时。多为热结肠腹,阳明腹实所致,湿热病亦可出现。

思考题 1吴鞠通 叶天士 刘河间 王安道 薛生白等医家的主要著作思想? 医家 代表著作 学术成就 开专论温病之先河 吴又可 《温疫论》 立杂气致病学说 创疏利透达之法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叶天士 《温热论》 阐明温病的病因病机 发展温病的诊断方法 薛生白 立湿热病专论 《湿热病篇》 丰富温病的理论及证治 倡导三焦辨证 吴鞠通 《温热条辨》 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 《温热经纬》 以经典为经,后世名著为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2暑热、燥热、温热、风热等病邪的致病特点?

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征显著;易耗伤津液。 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疠气: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部位。

3温病三宝鉴别?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三方皆性凉而有清热解毒,开窍止痉之功,属凉开之剂,治疗温热病闭窍神昏之危证,有温病“三宝”之称。 安宫牛黄丸药性最凉,长于清热解毒,多用于高热昏迷证。 紫雪丹药性偏寒,长于凉肝息风止痉,多用于高热痉厥证。 至宝丹长于芳香辟秽,开窍醒神,多用于窍闭谵语证。

2

2

更多欢迎艾特@大头单行 3

4银翘散桑菊饮的临床应用鉴别? 银翘散:辛凉平剂,适用于邪袭于表,卫气被郁。病变重点在卫,以发热为主(表郁较重) 。 桑菊饮:辛凉轻剂,适用于风热袭肺,肺气失宣。病变重点在肺,以咳嗽为主 (表郁不重,肺气闭郁较显证)。

5吴鞠通五大承气汤是什么?及其证型、治法、方药? 证型 治法 方药 生地 甘草 人参 大黄 新加黄龙汤 阳明腑实,气阴两亏 邪正合治法 芒硝 元参 麦冬 当归 海参 姜汁 宣白承气汤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降气涤痰法 石膏 大黄 杏仁 栝楼 赤芍 生地 大黄 黄连 导赤承气汤 阳明腑实,小肠热盛 导赤与通腑并举 黄柏 芒硝 牛黄承气汤 阳明腑实,热入心包 开闭通下法 安宫牛黄丸调生大黄 增液承气汤 阴液亏耗,大便不通 腑中气血合治法 增液汤加大黄芒硝

6大头瘟 烂喉痧 秋燥的定义?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多发于冬春两季。

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见证,兼见津液干燥证为特征,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以及口鼻咽干燥等,发于秋季(立秋至小雪)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7卫气营血的病理特点、辨证要点、代表方? 证型 卫 气 营 血 病理 邪郁卫表 肺气失宣 里热蒸迫 热炽津伤 营热伤阴 扰神窜络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辨证要点 发热 微恶风寒 口微渴 壮热 不恶寒 口渴 苔黄 身热夜甚 心烦 谵语 舌红绛 身灼热 斑疹 急性多部位多孔窍出血 舌质深绛 代表方 银翘散 桑菊饮 白虎汤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8三焦辨证的病理特点、辨证要点、代表方?

3

3

更多欢迎艾特@大头单行 4

证型 温邪犯肺 湿蒙心包 邪陷心包 阳明热炽 中焦 湿热中阻 下焦 肾精耗损 虚风内动 阳明邪结 病理 卫气受郁 肺气失宣 邪热壅肺 肺气闭郁 湿热阻肺 肺失清肃 湿热酿痰 蒙蔽包络 邪热内陷 机窍闭阻 胃经热盛 热炽津伤 肠道热结 传导失司 湿热积滞 搏结肠腑 湿热困阻 升降失司 热邪久羁 耗损肾阴 肾精虚损 肝失涵养 辨证要点 发热 微恶风寒 咳嗽 身热 喘咳 苔黄 恶寒 身热不扬 胸闷 咳嗽 苔白腻 神志时清时昧 舌苔垢腻 神昏 肢厥 舌绛 壮热 汗多 渴饮 脉洪大而数 潮热 便秘 苔焦燥 脉沉实有力 身热 腹痛 大便溏垢 苔腻 身热不扬 脘痞 呕恶 苔腻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口燥咽干 舌绛不鲜 干枯而萎 脉虚 手指蠕动或瘛瘲 舌干绛而萎 脉虚 代表方 银翘散 麻杏石甘汤 三仁汤 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 清营汤+温病三宝 白虎汤 大小承气汤 枳实导滞汤 王氏连朴饮 加减复脉汤 三甲腹脉汤+大定风珠 上焦 9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和解表里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滋阴生津法的适应证和代表方? 治法 疏风散热 泄卫透表法 解表清暑 宣表化湿 疏卫润燥 轻清宣气 清解气热法 辛寒清气 清热泻火 清泄少阳 和解表里法 分消走泄 开达膜原 宣气化湿 祛湿清热法 燥湿泄热 分利湿热 通腑泄热 通下逐邪法 导致通便 增液通便 通瘀破结 滋养肺胃 滋阴生液法 增液润肠 滋补真阴 适应证 风温初起 邪在卫表 夏日暑湿蕴阻于内 寒邪父侵犯于表 湿温初起 邪郁肌表 气机失畅 秋燥初起 燥热侵袭肺卫 温邪初入气分 热郁胸膈而热势不甚或里热减退而余热扰于胸膈 阳明气分 邪热炽盛 表里俱热 邪热内蕴 郁而化火 热郁少阳 兼有痰湿胃 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 湿热秽浊之邪郁闭膜原 温病初起 湿中蕴热 湿遏表里气机 中焦湿热遏伏 湿渐化热 遏伏中焦 湿热阻于下焦 膀胱气化失司 热入阳明 热结肠腹 湿热积滞胶结肠道 阳明热结而阴液亏虚 温病燥结和瘀血蓄于下焦 温病气分邪热渐退 肺胃阴液未复或肺胃阴伤 温病气分邪热渐解 津枯肠燥而便秘 温病后期 邪热久羁 真阴耗损 邪少虚多 代表方 银翘散 新加香薷饮 藿朴夏苓汤 桑杏汤 栀子豉汤加竹叶连翘等 白虎汤 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 蒿芩清胆汤 温胆汤加减或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雷氏宣透膜原法或达原饮 三仁汤 王氏连朴饮、杏仁滑石汤 茯苓皮汤 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 枳实导滞汤 增液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增液汤 加减复脉汤 10热陷心包 湿蒙心包的症候 治法 病机 方药?

4

4

更多欢迎艾特@大头单行 5

热陷心包 湿蒙心包 症候 病机 治法 清心凉营(养阴)豁痰开窍 清热化湿 豁痰开窍 方药 清宫汤+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神昏,肢厥,舌謇,舌绛 热陷心包,闭窍扰神 神志昏蒙,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痰湿蒙窍,扰乱心神 11热盛动风证、阴虚动风证的鉴别? 病机 表现 实风 邪热炽盛、热极生风 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两目上视、角弓反张,来势急剧,抽搐频繁有力 治法 方药 清泄邪热、凉肝熄风 羚角钩藤汤 虚风 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抽搐无力,手指蠕动、口角震颤、心中憺憺大动等,伴肝肾阴虚其它表现 补益肝肾、滋阴熄风 大定风珠,复脉类方

12湿热病本证三证?湿热蕴毒证的症候 治法 代表方? 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热重湿轻,蕴阻中焦 湿热蕴毒 症候 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 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或见见白培,便溏色黄,小溲短赤,苔黄滑腻,脉濡数 壮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脘痞身重,苔黄微腻,脉洪大滑数 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小便黄赤,或身目发黄,脘腹胀满,肢酸倦怠,苔黄腻,脉滑数 清泄胃热,兼燥脾湿 白虎加苍术汤 辛开苦降,燥湿泄热 王氏连朴饮 芳香宣化,燥湿运脾 三仁汤 治法 代表方 清热化湿解毒 甘露消毒丹

13积粉苔、白霉苔、白砂苔、白碱苔、杨梅舌、猪肝舌、镜面舌各自主证?

5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d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