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4-03-08 08: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的探究

摘要:现浇混凝土板裂缝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出现的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既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本文对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和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可供参考!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前言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具有良好的整体刚度和抗渗漏性能强、结构安全性等优点,在近几年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而且在建筑工程楼板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使很多业主为此而担忧。 1、裂缝位置分类

(1)穿线管位置的裂缝,此类裂缝由于沿穿线管位置产生。

(2)施工缝位置裂缝,此类裂缝是因为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上的因素,在平行与建筑物短向的方向上留下的临时施工缝。

(3)楼板横向裂缝,此类裂缝大都产生在半中弯矩最大处,如果严重的能横穿整个房间。

(4)建筑物阳角部位现浇楼板板角裂缝,此类裂缝一般现于建筑物的阳角位置,裂缝呈45°角。

(5)材料堆放和吊装区的裂缝,此类裂缝是因为过快上荷载造成的。

(6)现浇楼板细裂缝,此类裂缝没有什么规律,多半因混凝土干缩造成的,零散分布在房间内。

2、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 2.1设计因素

(1)平面布置异形,凹凸现象很普遍,平面转角比较多。因应力较集中,这些薄弱部位容易发生裂缝。

(2)为了满足甲方追求节约成本的目的,没有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因为房屋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应力,现浇混凝土板在较大内应力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开裂。 (3)因为设计刚度不足导致挠度过大而产生裂缝。大跨度板和悬挑板结构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4)在板角的位置没有增加辐射筋。设计上虽然已经在现浇板的周边配置了负筋,但是没有配置适当的板角辐射筋。 2.2施工因素

(1)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现浇混凝土板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

(2)模板支撑不牢,回填土没有分层夯实而且支撑下面没有根据荷载大小进行地基验算及加设垫块,使得现浇混凝土板在养护初期及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受到较大的施工荷载作用产生变形,或者起拱高度过大,而使跨中板厚变薄导致结构强度不足而开裂。

(3)钢筋的直径、数量以及间距与保护层厚度等不符合设计的要求;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及其锚固长度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不当,使得支座处负筋下沉,保护层增大,不仅使得截面有效高度减小、抗弯强度降低,而且还会变固定支座为塑性铰支座,从而使得跨中挠度增大,使板在上部沿梁或墙支座边缘及跨中下缘产生裂缝。

(4)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控制不严格,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搅拌时间不够,投料顺序不对,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混凝土运输的时间过长或

产生离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或养护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出现裂缝。

(5)施工缝留置不合理或者施工缝在二次浇筑前接缝处理不符合要求,从而造成接缝处产生开裂。

(6)混凝土开始凝固后受到较大的冲击荷载振动,从而产生开裂。

(7)在混凝土浇筑时没有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模板拆除时间过早,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允许拆模强度值,从而产生裂缝。 (8)材料堆放与吊装区裂缝是由于赶工期,在混凝土强度不够时就过早进行下道工序,由于受到吊装的冲击荷载与堆放的集中荷载的作用,在超过混凝土抗压能力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3、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

3.1从建筑设计角度考虑抗裂措施应尽量减少不规则平面房间布局或设暗梁划分不同用途使之形成较规则平面,适当控制建筑物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长度,应采取构造措施,设置伸缩缝,对建筑物外露部分进行热工计算,确定保温措施,使内部结构层的温度应力减小。控制板厚,一般不小于120mm,厨厕间不小于90mm,在现浇屋面和建筑物两端单元中(不小于6米范围内)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间距不大于100mm,直径不小于8mm。在外墙转角处设置放射筋,一般应不小于7Φ10,长度不小于板跨的1/3,亦不能小于1500mm,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水泥强度等级不应大于42.5R。

3.2从建筑材料角度考虑抗裂措施应首先根据结构类型、季节、温度、湿度要求正确选用不同类型的水泥,砂石等地方材料要优先选择级配良好,干净的中砂。对拌和用水量严格控制,根据设计和及配单,结合现场浇筑时的温度,适当调整用水量,避免由于水灰比过大而产生裂缝,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其坍落度应不大于150mm,高层时应不大于180mm。 3.3从现场施工角度考虑抗裂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浇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考虑流水施工的因素而需要在超过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后留置施工缝,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施工缝呢?浇筑施工缝处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松动的石子,提前浇水湿润,在结合处涂刷结合剂或同种类的混凝土素浆,并加强振捣与养护。

(2)穿线管应尽量采用较小直径,应尽量使线管浇筑完毕后处在板的中性轴部位,沿线管走向增加构造钢筋网片,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布置,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保证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3)在建筑物四周阳角部位增设辐射筋,一般应不小于7Φ10,长度不小于板跨的1/3,亦不能小于1500mm,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抑制裂缝。 (4)为防止材料吊卸区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其养护期一般不应小于24小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才可以上人进行放线,达到10MPA以上时才可以进行吊运施工物资,吊运上来的材料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载,对于开间较大的房间堆放材料时,应适当加密支撑,以保证模板的刚度与整体稳定性,有条件的可以在混凝土表面铺设竹胶板,并加强混凝土后期浇水养护。

(5)模板工程及其支架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底座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模板整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跨度大于4米的现浇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6)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操作工艺要求进行,浇筑完毕在混凝土终凝钱应及时进行2次抹面处理,12小时内要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并按规定完成后期养护。 (7)钢筋工程措施:板的负弯矩筋及板角的放射筋,应保证绑扎位置正确,牢固设置

钢筋支架,支架间距小于1000mm,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操作板,供操作人员使用,防止踩踏上述钢筋,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严格按规范设置。

(8)对全体操作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操作人员应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使之不偏离其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应重点整修 4、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虽然在施工中采取不少措施控制裂缝的产生,但由于各种原因,现浇板面仍有裂缝发生,为了满足美观和使用上的要求、防止钢筋锈蚀、减少渗漏、提高构件的耐久性等,就必须对这些裂缝进行妥善的处理及修补,对不影响结构的裂缝的修补主要有以下几种: 4.1表面处理法

沿裂缝铺设环氧树脂玻璃布或橡胶沥青棉纸等,起到粘贴封闭裂缝的作用,可用于对防渗要求较高的楼面上。修补前砼表面应预先干净、干燥,才能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但此法仅用于修补表面细小的砼裂缝以满足美观和耐久的需要。 4.2填充密封法

这种方法用来修补中等宽度的砼裂缝,将裂缝表面凿成凹槽,然后填以填充材料进行修补。对于固定裂缝,通常用普通水泥砂浆、膨胀砂浆或环氧胶泥等刚性材料填充;对于活性裂缝则用弹性嵌缝材料填充,以使裂缝有伸缩的余地,避免产生新的裂缝。常用的弹性密封材料有:丙烯酸树脂、硅酸脂、聚硫化物、合成橡胶等。 4.3压力灌浆法

此法也称为注入法,它不仅修补砼表面,而且能注入到砼内部,对裂缝进行粘合、封闭和补强。为了提高灌浆的饱满度,灌浆时一般都施加一定的压力。目前常用的有纯水泥灌浆和环氧树脂灌浆。 5、结束语

要避免和减少现浇板的裂缝,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预防控制、事中检查控制,并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系统的灌输,从而使各参与方共同承担起减少楼板裂缝的责任。本文来自中国鸣网论文站点(http://lunwen.mingmw.com)如需转载请声明来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d7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