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再分配

更新时间:2023-05-24 09: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章

收入分配与再分配

收入分配

第一次分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依照生产要 素对总产出的边际贡献程度分配收入。第二次分配(再分配):通过政府和公共程序 进行。

收入再分配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

第一节 一次分配

生产要素与家庭收入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投入,分为 三类:劳动、土地和资本企业使用生产要素需要向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家庭)支付报酬,形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工人获得工资 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

收益

产品市场 企业出售 家庭购买

支出

物品与劳 务出售

物品与劳 务购买

企业 生产并出售产品与服务 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

家庭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拥有并出售生产要素

生产投入

要素市场 家庭出售 企业购买

劳动、土 地和资本

工资、租 金与利息

收入

货币 流向

物品与劳 务流向

微观经济运行图

一.要素需求1.要素需求的特点

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最 终取决于顾客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不直接关心它的工人量 (和其它要素),只关心利润对生产要素的支付构成企业的成本,企业对生产要素 的需求量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目标(MR=MC)

2.企业对要素的需求(以劳动为例)

原则: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多雇佣一个工人发生的成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w 边际收益:多雇佣一个工人所增加的收益,称为边际产品收益 (MRPL )

MRP的决定(竞争市场):

MRP=MPL ×P也可称 为边际 产品价 值MVP 增加一个工人 所增加的产量 产品的市 场价格

结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的企业雇佣的工人数量保持在 “劳动的边际 产品价值=工资”(MVP=w)这一点上。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的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边际产品 价值曲线。

企业对要素的需求w

w=MVP

D L 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

劳动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

替代效应成本效应

3.劳动需求曲线的移动

企业产品的价格:企业的产品价格越高,对劳 动的需求越大,产品价格上升会提高劳动的边 际产量收益 技术进步对高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对低技术 工人的需求降低其他投入品的价格(替代效应) 技术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w w

D0

D1

D1

D0

L

L

高技术工人

低技术工人

二.要素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由居民户的决策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取决于其价格

1.劳动的供给

劳动的供给是居民户配置时间的结果:市场活动

参加工作,供给劳动 以工资的形式获得收益 不工作,包括闲暇、做家务、接受教育和培训等 以家庭生产某种物品和劳务、更高的未来收入或闲 暇的形式获得收益

非市场活动

工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工资升高产生的效应 替代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工资 率越高,人们就愿意减少更多的非市场活动, 并增加用于工作的时间。高工资率使时间由 非市场活动转向劳动 收入效应:工资率越高,居民户的收入越多,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高收入会增加人 们对闲暇的需求,从而减少花在劳动上的时 间

劳动的供给曲线

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 应 > 收入效应,随着工 资率提高,劳动供给量 增加; 当工资继续提高时,替 代效应 = 收入效应,工 资提高不会增加对劳动 的供给; 如果工资继续提高,替 代效应 < 收入效应,工 资提高将减少对劳动的 供给

w S

L

2.资本的供给

资本是企业用向居民户借来的钱买的,企业所 能获得的资本量取决于居民户储蓄的数量。居民户提供资本的数量取决于其收入中有多少 用于储蓄。 决定居民户储蓄的最重要因素包括:

现期收入与预期未来收入的比值利率

资本的供给曲线i S

K

3.土地的供给

土地是自然资源的存量,任何一个个人都无法改变土 地的供给总量。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类型的土地总量总是固定的, 即土地的供给是无弹性的。地租

S

土地数量

三.要素市场的竞争均衡1.劳动市场的竞争均衡W W

S1

S2

D1 Q1 Q Q2

D2 Q

电脑程序员

宾馆服务员

2.资本市场的竞争均衡

不同行业(企业)所能吸引到的资本数额取决 于其利润率。资本会向利润率高的行业流动,从而使得这些 行业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增加这 些行业产品的 供给,导致其产品价格下降,利 润率降低。

不同行业的资本利率相同时,资本市场处于长 期均衡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d2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