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31 09: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题文】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

A. 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 B. 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C. 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 D. 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元杂剧兴起的过程,展现了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材料体现的是如果科举废止,读书人便会更多地参与全新的杂剧的创作,使得杂剧发展到高潮。任何文学体裁发展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经济的发展,故排除A;本题侧重点并不是探讨科举考试和元杂剧的地位,故排除CD。所以正确选项应该为B。 【试源】 【结束】

3.【题文】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B. 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 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D. 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一手史料中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带有主观色彩,不能绝对真实的反映历史,二手史料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历史,史料价值不具可比性,只要能真实反映历史,都有其价值之处。 【试源】 【结束】

4.【题文】“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文中提到的技术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司南 D.火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是指造纸术传人西方后,引发西方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化,不仅降低了《圣经》制造的成本,而且还有利地推动了西方文化传播的快速进步,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试源】 【结束】 9.【题文】下列科技著作与称谓不符的是 :

A.《四部医典》——脉学之宗 B.《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C.《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 D.《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BCD都搭配正确,A表述错误,战国时期扁鹊被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而《四部医典》是唐朝时期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医书。 【试源】 【结束】

10.【题文】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 史书《春秋》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B.《中国通史》对封建制的评述 C.《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述 D.《九章算术》记载十进位计数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信息“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B 、C、D三项都是后人的记述和评价,并非原始资料,应排除三项。 【试源】 【结束】

11.【题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时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中国农历 A.癸巳年 B.辛卯年 C.壬辰年 D.甲午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题目中所在的年份是农历戊子年,也就是2008、1948、1888、。。。。中的某一年。那么根据农历的算法,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六十年一个轮回)。 【试源】 【结束】 12.【题文】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①按四大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司南、火药、纸、活字印刷; ②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③《齐民要术》是对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④针灸疗法是我国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项错误,四大发明先后顺序是司南、纸、火药和活字印刷术;②项正确,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简仪;③项错误,《齐民要术》是对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④项正确,针灸疗法是我国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故选D。 【试源】 【结束】 13.【题文】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许多门类的学科与近代西方科学原理相通,不过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难以用西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不太相容。但是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点的准确理解与记忆能力。由题干中“‘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可知人们日益重视的与医学研究有关,因此C符合题意,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而A属于数学方面的著作,B属于农学方面著作,D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立法,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所以排除ABD。正确答案为C。 【试源】 【结束】

14.【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注:图1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题材取自《圣经》故事,表现的是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圣母被刻画成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年轻秀丽,温文尔雅。她所体现出的青春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图2是中国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请回答:

(1)说明米开朗琪罗能够创作出该作品的经济和社会思想原因。(4分)

(2)明清时期,中国文学产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案】

(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2)小说的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 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民众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倾向于追求荣华富贵、张扬个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艺术和时代关系的理解。第(1)问,解题的关键熟知米开朗琪罗创作《哀悼基督》的历史背景,从题干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与社会思想的角度去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由已学史实及题干信息可知明清时期中国文学主要指的是小说,且与以往相比出现了繁荣的局面;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可以从经济、市民阶层、社会民众的价值取向等角度归纳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米开朗琪罗创作作品的原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时期文学形式的变化及原因 15.【题文】如图是一幅描绘矿工在井下采煤情景的插图。这幅插图收录在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一部书中。这部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梦溪笔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解题时抓住“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矿工在井下采煤”,由此可知书可能在明朝,且与手工业有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亦称之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而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符合题意,而B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业方面著作,C为明朝李时珍所著的药书,D为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因此BCD均不合题意。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天工开物》 16.【题文】下图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西周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作为史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 )

A. 青铜冶炼技术 B. 青铜造型艺术C. 铭文书法艺术 D. 铭文具体内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体现史料价值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一) 材料的真实可信程度;(二) 材料的具体、丰富程度以及它反映的历史现象的重要程度;(三) 材料的独到性及其稀见程

度。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知道D最具有史料价值。 考点:史学常识?史料价?史料价值。 17.【题文】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期墓葬,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

A.玉面人的特征 B.玉面人的年代 C.扁足青铜方鼎 D.鼎内壁的小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考古学常识前一时期的器物可能出现在后的墓葬之中,但后世之物不可能是前朝的墓葬陪葬品,所以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玉面人,扁足青铜方鼎和鼎内壁的小篆三者之中小篆出现的时间最晚,故该墓葬的时间不应早于小篆出现的时间,答案选D。

考点:探索历史的奥秘·历史与历史的重现·考古断代 18.【题文】(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意大利人利玛窦是著名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也是一位学者。1578年受命赴远东传教,当时正是明万历年间。在中国生活期间,他学习汉语,研读并翻译中国典籍,广交士绅,长期浸染在中国文化中,俨然一位地道的中国文人,被称为“泰西儒士”。在西学东渐史上,利玛窦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不仅用汉语编写《天主实义》,阐述基督教神学思想,而且和徐光启译出《几何原本》前6卷,传授欧洲天文学知识,不仅如此,他还是西方音乐、绘画和钟表制作技术最早的推介人。利玛窦为中国带来了欧洲先进的数学、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利玛窦易儒服,按士大夫礼节行事,逐渐融入中国主流社会,从此在华教士得以跻身士林。

——摘自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太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尊贤贵德,上下相安,我中土之风俗不如也。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宫室皆美石所制,高者百丈,饰以金宝,缘以玻璃,衣裳楚楚,饮食衍衍,我中土繁华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荷戈之士,皆万人敌,临阵勇敢,誓死不顾,巨炮所击,皆使坚城立碎,固垒随移,我中土之武备不如也。土地肥沃,百物繁衍,又遍贾万国,五金山积,我中土之富饶不如也。以如是之人心风俗,而鄙之为夷狄,吾惟恐其不夷也。” ————1632年信奉西教的浙江人朱宗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时的主要活动,并指出这些活动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作用。(8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时期的“西学东渐”。(10分) 【答案】

(1)主要活动:用汉语传播基督教神学思想;同中国知识分子合作,推介传播欧洲先进科学技术知识;接受中国文化,逐渐融入中国主流社会。(6分) 作用:带来了西方科技知识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传播和媒介作用。(2分)

⑵积极方面: ①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窗户;②开阔了视野,对中国人开始认识世界具有启蒙的作用;③中国社会开始产生中国科学技术已经落后于西方的认识。④冲击了某些传统的观念和认识。(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局限:①科学文化的介绍只是传教的辅助手段,带来的自然科学知识受到神学的影响较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c1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