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检测设备评定方法指南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02 12: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JB/Z 3333-2003

专用检测设备评定方法指南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评定专用检测设备的评定方法、评定要求、操作程序。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适用于以监测几何量参数的专用检测设备(以下简称“设备”)。

注:用于非几何量参数的设备也可以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GB/T 18305-2003 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 GB/T 19001–2000的特

别要求(IDT,ISO/TS16949:2002)

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33-2001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实施指南 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Q-DAS GmbH etc.Measuring System Capability version 2.1 , Stand : 22.12.1999

Chrysler,Ford,Gm.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M].Troy,Mich:Automotive lndusty Action

Group,2002,The Third Version

Comite de nornalisation des Moyens de production.E41.36.110.N Agrement Capabilite des

Moyens de Me Mesur Moyens de Controls Specifique

3 术语和定义

JJF 1001-1998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3.1

专用检测设备 special metering device

设备是测量仪器中一个特殊的门类,其制造商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所提供的配备在具有批量生产特征的企业生产现场,用于实时监测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测量仪器。 3.2

测量仪器的评定 evaluation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通过既定的测量程序所得到的结果来验证被检仪器的各项特性指标是否在规定范围以内。 3.3

测量能力指数 measuring capability index

设备保证检测质量的能力的定量表征,是通过对一组或多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得来的无量纲数值。

1

JB/Z 3333-2003

4 符号及说明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所使用的符号及说明见表1。

表1 符号 T 被测量的公差范围 分辨力(也称“分辩率”) 用于获取参考值的工作标准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Ⅰ中样件的基准值 评定方法Ⅰ中样件经被评定仪器进行第i次测量的测得值 说明 RE U Xm Xi Xg 1n=??Xini?1=,评定方法Ⅰ中基准样件经被评定仪器进行n次测量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Sg 1n(Xi?Xg)2,评定方法Ⅰ中基准样件经被评定仪器进行n次测量的测量值的标?n?1i?1准偏差 =Cg 0.2?T,评定方法Ⅰ中测量能力指数,表征被评定测量仪器的重复性指标,它反映了随机误差4?Sg对测量过程的影响。 Bi 偏移,也称“偏倚” Cgk =0.1?T?Bi,评定方法Ⅰ中测量能力指数,表征被评定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指标,它综合反映了2?Sg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共同对测量过程的影响。 EV 表征被评定测量仪器的重复性 R Xg max Xg min MPE △ Xg Xgi Xmi = Xgmax-Xgmin, 工件所有测得值中的最大值 工件所有测得值中的最小值 表征被评定测量仪器所给定的允许误差极限值 表征被评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 工件经被评定仪器测量的测得值 工件经被评定仪器第i次测量的测得值 样件经被评定仪器第i次测量的测得值 2

JB/Z 3333-2003

表1(续)

符号 K L m n i k j 置信因子 评定方法Ⅱ中评定样本所包含的零件数 评定方法Ⅱ中操作者人数 评定方法Ⅱ中对样本的测试次数 评定方法Ⅱ中工件样本中某一工件的编号 评定方法Ⅱ中操作被评定专用检测设备的某一位操作者的编号 评定方法Ⅱ中对工件样本进行的某一次测量的标号 评定方法Ⅱ中由编号为k的操作者对编号为i的工件进行的第j次测量的测得值 =(Xi、k)max -(Xi、k)min,评定方法Ⅱ中某一位操作者对L 个工件中的某一件测量n次后所说明 Xi、j、k Ri、k 得测得值的极差值Ri、k (Xi、k)max (Xi、k)min 评定方法Ⅱ中某一位操作者对L个工件中的某一件测量n次后所有测得值中的最大值 评定方法Ⅱ中某一位操作者对L个工件中的某一件测量n次后所有测得值中的最小值 Ri 1l=??Ri、k, L个极差值Ri、k的平均值 li?11k=??Rikk?1 ,k个Ri的平均值 R Xi、k1n=??Xi、j、knj?1,评定方法Ⅱ中某一位操作者对某一个工件测量n次后的平均值 Xi 1m=??Xi、k,评定方法Ⅱ中每一工件测量的平均值 mk?1Xk 1l=??Xi、kli?1 =(m个m个,评定方法Ⅱ中某一位操作者对L个工件测量n次所得测量值的平均值 XDiffXkXkXk)max-(Xk )min ,m个Xk的极差值 (Xk)max (中的最大值 中的最小值 Xk )min

3

JB/Z 3333-2003

表1(续)

符号 说明 Xi Rp (Xi)max K1 K2 K3 * d21m=??Xi、kmk?1, 评定方法Ⅱ中某一工件经过m位操作者的n次测量所得测量值的平均值 =(Xi)max-(Xi)min,m个Xi的极差值 L 个Xi中的最大值 评定方法Ⅱ中与被测工件数量L、测试次数n和操作者人数m有关的系数 评定方法Ⅱ中与被测工件数量L、测试次数n和操作者人数m有关的系数 评定方法Ⅱ中与被测工件数量L有关的系数 K1、K2、K3对应的常数 表征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综合结果 表征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综合结果占总变差的百分比 GRR %GRR PV TV =RP2K3 ,表征由于测量不同零件造成的彼此变差 =GRR2?PV2,表征测量系统的总变差 Xi、j Ri (Xi,)max (Xi,)min 评定方法Ⅱ中被评定的自动型检测设备测量某一工件某一次的测量值 =(Xi,)max-(Xi,)min,评定方法Ⅱ中专用检测设备对某一个工件测量n次后的极差值 评定方法Ⅱ中被评定的自动型检测设备测量某一工件n次的测量值的最大值 评定方法Ⅱ中被评定的自动型检测设备测量某一工件n次的测量值的最小值 R 1l=?Rili?1= ,L个极差值R的平均值 Se p q 1n(yej?ye),评定方法Ⅲ中样本中的某一工件的n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 ?n?1j?1评定方法Ⅲ中评定样本所包含的零件数 评定方法Ⅲ中对评定样本的测试次数 V 1P=?Vipi?1,评定方法Ⅲ中经精密仪器测量的样本中p个工件测量值的平均值 Vi 评定方法Ⅲ中定义的“基准值”,样本中第i号工件经精密仪器多次测量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4

JB/Z 3333-2003

表1(续)

符号 说明 Yi 1q=?Yi、jqj?1,评定方法Ⅲ中第i号工件在被评定设备上进行q次测量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Yi、j di、j 评定方法Ⅲ中样本中第i号工件在被评定检测设备上第j次的测量值 =Yi、j – Vi,评定方法Ⅲ中第i号工件在被评定设备进行测量的第j次测量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1q=?Yi、j?Viqj?1=Yidi 1q=?di、jqj?1?Vi,评定方法Ⅲ中第i号工件在被评定检测设备上q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基准值之差值 d 1pd=Y?X,=?Yi?Xipi?1??1P,=?dipi?1,评定方法Ⅲ中p个工件在被评定检测设备上q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基准值之差值的平均值 =?(di、j?Bi)2Sr p?q?1,式中,????i?1j?1pq,评定方法Ⅲ中被评定检测设备在工况下对零件进行测量时的标准偏差Sr (Wg)i Wgl 线性评定中名义值为被测量公差的中间值的工件的某一次测量值 1r=?(Wgl)i,线性评定中名义值为被测量公差的下限的工件的n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ri?1线性评定法名义值为被测量公差的下限的工件的某一次测量值 (Wgl)i Liu =|1-Wmu?WmWgu?WgWm?WmlWg?Wgl|,线性评定中被评定检测设备的上限偏移量 Lil UCL LCT =|1-|,线性评定中被评定检测设备的下限偏移量 = Xm+2.576?Sg = Xm-2.576?Sg

5 评定概述 5.1 设备的特性指标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bz.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