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阅读分析

更新时间:2023-03-11 13: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寡人之于国也

中心论点:孟子建议梁惠王实行王道政治,以民为本

孟子,战国中期皱国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常采用“欲擒故纵”的辩论手法。《孟子》共7篇。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本文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出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倡导仁政、反对霸道、消除战乱、发展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安居乐业。也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知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第一层: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层: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层: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和态度,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使人民的衣食住育均得到发展并能从中受益,并且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

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梁惠王认为自己尽心了,问为何民不加多?接着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说明梁惠王治国与邻国国君并无本质区别,从而揭示“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后,正面阐述如何使“民加多”的主张。

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秋水》(节选)

中心论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庄子(庄周),战国人,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和后学所作。 1.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得主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简要地说,就是宇宙无限,而人认识有限。这一中心旨意,在今天多极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面前,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 2.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比喻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后天教育的限制。 3.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

本文以寓言方式、对话形式说理,把一个非常深刻、抽象的哲学道理用具体的、形象的、通俗的、浅显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浅显性,很有特色。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层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4.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

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又为后面的类比论证做了形象、生动的铺垫。 5.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比喻句有:(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6.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 文中运用了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这集中体现在文中的第二段。前面

讲到的比喻排比句子体现了类比论证的特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河伯与海若的对话、海若讲话中个人与天地之间关系的阐述,都是用对比的手法阐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的哲理;最后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之有限是例证法。

这两者的区别有两点:一是思维、论证方式的不同,二是论据的不同。思维、论证的方式不同体现在:例证法只以个别证明一般,喻证法是以不同类而同性的事物证明同性;论据的不同体现在:例证法以同类的个别事物为论据,喻证法以不同类的个别事物为论据。 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其表达作用是比喻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后天教育的限制。(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亳末之在于马体乎?”其表达作用是比喻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阐明个人的地位、认识之渺小。

8.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

文中有4个否定性反诘句,以否定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内容,4个反诘句,更有力

地肯定了中心论点。

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文)

中心论点:国家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君士,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1.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2.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

即封建王朝的兴衰不在天命,而在于人事,这里的人事主要是指人的主观努力。 3.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本所在,从而证明中心论点。

4.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在第二段话中采用了事实论据,其前半部分表现了励精图治、意气昂扬的历史事实,后半部分表现了事业衰败、国破人亡的历史事实,这些都是最可靠的依据。理论依据主要存在于第三段话中, “满招损,谦得益”,这句话揭示了后唐庄宗的亡国原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使整篇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5.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这些语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教导我们事情成败往往在于人为,不要穷奢极欲,也不要耽于淫乐,否则将会导致国家衰败,自我灭亡,另外还要谦虚谨慎,注意细小琐事,要防微杜渐,不可骄傲自满,沉溺丧志。

论毅力

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败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康有为的学生,号称“康梁”。 1.认知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本文所提出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能够百折不挠取得成功,而另一些人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而应更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用毅力去克服它、战胜它、征服它,这样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3.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本文自始至终都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从论证看,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然后阐述顺境与逆境的对比;最后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总之,作者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述,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说明详细、具体、透彻,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4.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本文有两处使用到层递手法:(1)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表现了毅力的重要性。(2)操舟者“我”的三种态度,从反面论证毅力的重要性。 5.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作者用“操舟”做比喻,说明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用 孟子、孔子的话比喻,说明贵在坚持、毅力的重要性。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演讲稿)

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家,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 1.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是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 2.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

当时北京大学校风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文中列举之各种腐败现象在校中确实存在。演说中虽对“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但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猛醒之势。即使如今社会,在我们的大学中,这三方面的腐败现象也是存在的,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蔡先生的演说仍然有现实意义。

3.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蔡元培提倡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具有深刻的内涵,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升官致富,克服庸俗,正是为国家、民族发展,为科学进步,才是高尚的灵魂,体现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具有这种精神。 4.指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的特点。

“研究高深学问”和“皆有做官发财的思想”形成对比;“爱惜分阴,孜孜求学”与“放荡冶游”、“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误己误人”形成对比;“束身自爱”、“有以励人”与“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形成对比;“敬爱师友”、德国商店文明待客与“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形成对比。演说中的对比论证方法,有破有立、观点鲜明。使得主旨突出,针对性强。

5.体会本文情理并重,恳切告诫,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演说风格。

演说中有痛心地对腐败现象、道德沦丧、行有不正的指陈,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最后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可谓语重长。足以见蔡先生情理并重、恳切告诫、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演说风格。

6.体会本文亦文亦白,言简意赅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于一体,诚为中国现代演讲之经典。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作用就是要使同学们继承中国语言优良传统、具有汉语简练、典雅、通俗、明快的语言表达能力。

容忍与自由

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胡适,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 1.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本文中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显然,这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

2.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是普遍认为自己“不会错”,“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这是人性上的“喜同恶异”心理造成的。普遍的人性上的,心理上的习惯是人性和本能的体现,却是缺乏理智的,是低级的而非高级的人的品行。作者在这里所讲的是一种高级的儒雅的修养,是难能可贵的度量。

3.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而不承认“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在这些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精神内核,那就是和而不同。

4.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证明的论点。

作者选用了三个典型事实论据:(1)以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事例,证明了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2)以宗教史上宗教改革派高尔文活活烧死了敢独立的思想、批判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等科学家的事例,证明了心理上认为自发“不会错”是不能容忍的根源;(3)以提倡白话文时的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事例,证明了“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5.体会本文从自己的经验教训说起、以典型实例为依据、深入浅出、明白清楚的说理风格。 文章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文中,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咬文嚼字(文艺专论)

中心论点: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朱光潜,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1.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一是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二是阐述了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2.认知文中的实例论据及其所证明的观点,理解本文所擅长的归纳论证方法。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接着就举出《史记》中人们熟知的“李广射虎”一段文字被王若虚改的索然无味的例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在阐述论点时,往往先说结论,再广征博引,列举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的大量实例进行论证,不仅有理有据,而且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讲得有如日常生活经验那般浅显易懂。

3.认知文中的理论论据及其所证明的“文贵创新”论点,理解本文所运用的演绎论证方法。 本文中,引进“套板反应”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论说文章语言贵在创新的道理。

4.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直指意义比喻为月轮、联想意义比喻为月晕;“直指意义”是直接、明显而确实、易懂的,是一般文章中常见的;而“联想意义”是了解原事物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相似、相关联想而派生的意义,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状况、情感相一致的,迷离而不易理解,但愿在文学作品中,却含蕴地表达一种意境美和情感美。

吃饭

中心论点:由吃饭的作用,揭示吃饭背后隐藏的名实相背的社会人情世态 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长篇小说《围城》。

1.概括各段的中心旨意,理解文章的总论点是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第二部分肚子是人类的主宰,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肠胃;第三部分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本文的总论点是由吃饭的作用,揭示吃饭背后隐藏的名实相背的社会人情世态。

2.认知本文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

作者在文中提倡“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与我们当今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一致的。作者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社会现实,用音乐和烹调做类比,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即“和谐理念”。

3.认知本文将吃饭、艺术、政治连类生发的地方,体会本文善于联想的特点。

作者善于联想,巧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

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如用“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这种名实错位的现象,通过相似联想、想到讨阔人的小姐,目的不在于女人而在金钱和地位的现象,批判了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想到某些人研究艺术,总说是为了真和美,实际是为了利用艺术达到另外的目的,嘲讽了某些学者的虚伪嘴脸;想到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嘲弄了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的不良世风。

这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光芒,体现了作者机智隽永的独特风格。

4.认知文中的比喻句及其比喻意义,把握本文精于类比的论证方法。

本文是显著的一个艺术特色是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极具智慧。其中,如“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比喻名实错位,“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比喻和谐社会,都具有出奇制胜审美效果。

文章中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用吃饭与吃菜的名实错位类比结婚、艺术、政治的名不符实;用肠胃和头脑的关系类比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强调物质生活的基础地位、作用和精神生活的派生地位和反作用;用音乐和烹调的和谐类比和而不同的社会。

5.认知文中的引证论据及其含义,体会本文广征博引,理趣横生的特色。

作者文章的机智隽永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善于联想、巧设比喻、广征博引、类比论证等方面,这是由于作者知识广博、思想活泼、联想丰富、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造成的,这也正是钱钟书的魅力所在。

我的世界观(演讲词)

中心论点: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造者,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体会“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人生观的深刻意义。

对他人劳动的新生对俭朴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这一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他的真诚流露。对“善、美和真”的追求是他的人生理想,是这一人生的理念标准。对科学的热爱,以真理的执着追求是他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感的强烈而具本的体现,是他报偿别人的劳动的最好方式。身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如此平淡,如此谦虚,如此真诚,正体现了作者深邃的见识、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实在难能可贵。

2.理解“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的自律和宽容内涵。 文章第二段中引用了叔本华“人虽然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要的”名言,是演绎论证的大提前,这个结论是源于他对他人的尊重,源于他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源于他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

3.体会作者献身于科学、艺术奥秘的“深挚宗教感情”。

他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妙”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的存在。他探索“奥秘”、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是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说明科学和艺术确有相通的底蕴。 4.体会本文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为文风格。

本文具有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风格,思想深远而言语朴实,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坦率自然而真诚涌到,正是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1.理解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

由于自以为是,有些原本不难弄明白的问题因不去探究而造成常识的错误。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集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入了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带着傲慢与偏见去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就难免产生愚蠢的见解。

2.理解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有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其次要听取不同的意见,“兼听则明”,可以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还可以发挥“心理想象力”。再次,客观世界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必须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 3.理解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是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

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因为只有树立了这个基本理念,才能从世界观上,根本上地克服自以为是,自我中心主义和自高自大的认识误区,树立起谦虚谨慎、客观务实的作风。 4.指出文中的例证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1)用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我自己就以为刺猬好吃油虫、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的三个例子,证明自以为是是产生愚蠢见解的原因之一,需要亲自观察去克服;(2)用发现自己对不同意见发起火来的两个范例,告诫读者认识问题要有充分的证据;(3)用自己年轻时期在多个国家住过很长时间,对削弱狭隘偏见的强烈程度很有好处的例子,证明多听取不同意见的方法避免愚蠢的见解;(4)用圣雄甘地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的例子,证明应当设想一下去与甘地辩论,从而体验自己是否论据充分;(5)举性别中心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的两个例子证明人们的狂妄自大,实际上这些问题有的“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的“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 5.体会本文通过“我”与“你”的“对话”口吻展开说理的效果。

作者将一个关涉哲学认识论的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侃侃而谈,尤其是从头到尾使用了一般文章中较少采用的第二人称“你”,又引入“我”的生活经验作为论述的依托,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 6.指出文中的假设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本文还运用了比较法、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就体现了这个观点,作者把人类所处的星球与茫茫宇宙作了对比,用其他地方的一些生物与人类的优越关系和人类与水母的优越关系作类比,其中的“不亚于”就是用于比较的词语。

冯谖客孟尝君

中心思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生”风气和政治风貌

《战国策》,原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等,记录了战国初期到六国灭亡,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动态,全书有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对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互相辩难的言行。 1.理解文中“尽烧债券”情节所体现的传统民本思想。

“尽烧债券”这一生动细节,集中刻画出冯谖具有民本思想的远见卓识和临机大胆决断的性格特征。

2.概括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征。

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3.认知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物描写。

在再三弹铗的情节中,三次弹铗是行为描写,但三次不同的要求用语言来表达,表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和善于计谋的性格特点,孟尝君的行为和语言描写则表现了他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在“烧券市义”的情节中,对两个人都有行为、语言的描写,则表现了冯谖的智慧和孟尝君的目光短浅。在“游说梁王”的情节中,对冯谖的行为和语言描写则表现了冯谖的足智多谋,善于巧妙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矛盾)为孟尝君争夺权利。在求“立宗庙于薛”的情节中,则只写了冯谖的一句话。却表现了他善于利用宗族关系中宗庙之重来保护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孟尝君则只有言听计从的份了。 4.理解本文主要采取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展现冯谖的形象。

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5.说明本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整体构思艺术。

文中通过写冯谖由“贫乏不能自存”到三次“弹铗而歌”,由焚券市义不被理解到孟尝君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再由“有一窟”到“复凿二窟”的成功,保证了孟尝君“为相数十年”,在整体结构上一波三折,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垓下之围

中心思想:记叙了项羽最后失败、身死乌江的一些史事片断

司马迁,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写的《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写皇帝,“表”文献性质,“世家”诸侯,“列传”各行各业值得书写。鲁迅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项羽的性格特征。

主导性格是勇猛无比、所向披靡,但也体现出其宁死不辱、多情、知耻、重义、仁爱的另一面。

2.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评价。

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政治上犯了短视的错误,而专门凭借武力来经营天下的结果。 3.概括文中的三个场面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其一,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其二,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其三,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这种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4.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瞋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著。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澈、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1.概括许远、张巡、南霁云的性格特征。

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2.认知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并高度赞扬了张巡、许远共同“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两个部分既有上述分工,又有着内在联系,都紧紧围绕在赞美英雄、斥责小人主题之下,前者议论为后者的“纲”,后者叙事是前者的事实佐证。 3.理解文中为许远辨诬的驳论着眼点的论证方法。

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就是韩愈针对污蔑许远的两种错误论点进行批评。用的是事实作为论据。

4.辨识文中刻画张巡、南霁云形象所采用的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言语描写、细节描写诸方法,并说明其表现作用。

使用了肖像描写,如写张巡,“须髯辄张”;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写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都是文中精彩的片断;语言描写,如贺兰强留南霁云,宴请他,南霁云说,“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5.认知文中的相互映衬和侧面烘托方法,说明其表现作用。

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的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的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深明大意、嫉恶如仇、忠贞刚烈,一经互相辉映,就更加光彩照人。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行径,又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种树郭橐驼传 (寓言性传记文)

中心思想:这篇人物传记带有寓言性质,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柳宗元,唐代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1.认知这是一篇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 2.归纳文章的中心旨意,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民本思想。

本文是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3.理解本文的整体类比方法,指出文中诸多类比之处。

本文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 4.指出文中的对比方法,说明其表达作用。

文章阐述种树的道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郭橐驼与其他种树人对比。郭精于种树,其他人窥伺而不得;他植者中特别粗心、马虎、过于疏懒者,若不过焉则不及、与爱之过殷,忧之过勤相对比;种树的道理与做官的道理相对比。这一系列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 5.说明本文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剪裁艺术。

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写“他植者”种树的两种错误态度时,略写态度马虎方面,详写“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方面,这是为了与后文中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相对应,体现了本文详略得当、前后照应、脉络贯通的艺术特点。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他纂修了《资治通鉴》。 1.理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体会这一变革的必要性。

“胡服”比较轻便利索,适宜于骑马作战;“骑射”能驰骋沙场,灵活机动,利于克敌制胜。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为了加强战备,巩固国土,防御周边邻国的侵犯,雪洗先前受欺的耻辱。这在当时是必要的,有积极意义的。

2.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的改革成功途径。 赵武灵王欲“胡服骑射以焦柏星”时,“国人皆不欲”,群臣均反对。面对这种情况,赵武灵王没有退缩,而是坚持改革。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进这一举措:一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二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三是亲自登门说服工作;四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所以说“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是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途径。

3.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文章主要写了三段话。一是使者带的话,有理有情,既讲原则又有希望,完全符合赵武灵王既是君王又是侄子的身份;二是公子成的话,先讲儒家的大原则,又指出他认为的胡服骑射的不对之处,最后以委婉的口吻提出希望,也完全符合他既是臣子又是叔父的身份;三是赵武灵王亲自讲的话,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受辱的历史为耻,最后严厉指出公子成反对胡服骑射的错误性质,有理有据,环环推进,势如破竹,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两段话既表达了他忧国忧民,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表现他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决心和办事、说话的智慧。

4.比较赵武灵王与公子成的不同观点,体会变革精神的普遍意义。

赵武灵王具有法家“法后王”的思想,主张积极进取,实行“胡服骑射”,“备四境

之难,报中山之怨”;公子成受儒家的“法先王”思想影响,墨守成规旧习,主张遵“圣贤之所教”、“古之道”,沿周朝之“礼乐”,顺“人之心”。 这场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提示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今天看来,仍值得我们学习。

前赤壁赋(文赋)

中心思想:表现作者力排遣政治失意带来的苦闷,适意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第苏澈合称“三苏”。 1.识记这是一篇文赋,继承了赋体主客对话的形式特征。

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贬抑客人的主张,伸张主人的见解)。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2.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苏轼适意自然的人生哲学。

文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作者力排遣政治失意带来的苦闷,适意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故作旷达到陷入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极端失意时能忘怀得失,处之坦然,这是很难得的。 3.把握本文“乐——悲——乐”的情感变化线索。

文章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

4.指出文中描绘江水、明月、清风的写景句,说明景物描写与抒情、说理的关系。 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力求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的融合统一,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宣泄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哲学,极富理趣之美。 5.理解文中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作者思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最后“主”终于说服了“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6.说明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洞箫声,有什么表现效果。

作品中描绘箫声的句子是“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在这里作者通过听觉、感觉,调动想象,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写的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先妣事略

中心思想: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记述文,含蕴着对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了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归有光,明代优秀散文家。 1.概括本文的情感内容。

本文怀着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对母亲去世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了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作者没有抒情,也没有着力渲染,原用白描手法,运用典型细节,在字里行间流动着作者对母亲的悲痛之情。 2.归纳母亲的性格特征。

刻画了一位勤劳、简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 3.认知本文语言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的叙事特点。

运用白描,极少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更没有强烈地抒情,只是通过简略地

叙事,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歌颂了自己的母亲。 4.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本文没有描写母亲什么惊天地、动鬼神的大事,只是记载母亲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就是细节,比如,让丫环把没有烧透的媒晒了再用;对奴仆很好;娘家送来好吃的,分给大家来吃;对子女教育,十分严格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琐事,絮絮道来,刻画人物,抒发感情。 5.体会本文作者不动声色而读者却深受感动的艺术特色。

全篇文字简洁省净,感情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总体说来,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魅力。

马伶传(人物传记)

中心思想:想要在文艺创作、事业上获得成就,就必须学习生活、精益求精 侯方域,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 1.理解本文学习生活、精益求精的中心思想。

通过马伶与李伶较量技艺的先败后胜,说明文艺创作的成功之道在于深入和熟悉生活,在现实中学习;事业的成就来自不怕挫折、刻苦钻研和持之以恒。 2.认知作者讽刺当朝权奸的意图。

侯方域是复社成员,痛恨朝中阉党,写此文意在讥讽朝中奸权。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一举成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有力地提示了严嵩与顾秉谦是一丘之貉,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 3.识记本文的倒叙方式及其作用。

文章先写马伶第二次与李伶较量,然后再记述马伶走京师学艺的情况,是倒叙的手法。故事情节起伏变化,吸引读者探究原委,又以事实为铺垫,使对马伶获胜的原因的揭示更加坚实,充分,令人信服。 4.把握本文剪裁详略得当的特点。

本文主要描写马伶与李伶两次较量技艺,前一次较量,详写李伶演出引起的效果,略写马伶的演出。后一次,重点写马伶,而又采取以李伶的“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的反应来衬托的手法。

5.说明文中第一次技艺较量的场面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文中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采用场面描写,形象生动

西湖七月半

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以简练的文笔,重现了当时的西湖景色和世风民情。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摹刻画,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褒贬不尽妥当,但立意颇为别致。 张岱,明末清初人,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以简练的文笔,重现了当时的西

湖景色和世风民情。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摹刻画,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褒贬不尽妥当,但立意颇为别致。

2.比较五类人的游湖心态,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1)楼船萧鼓,峨冠盛筵——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达官贵人。

(2)名娃闺秀,携及童娈——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名门闺秀。

(3)名妓闲僧,亦船亦声歌——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妓女和尚。 (4)不舟不车,不衫不帻——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无赖子弟。

(5)好友佳人,邀月同坐——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风雅文士。 作者从这五类人的身份地位、情态格调上予以概括描述,生动泼辣,好恶明确,抒发了作者鄙视庸俗的情怀。

3.指出文中写人的传神语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在写作上,颇有特色,语言生动传神。

写人如“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装假醉,唱无腔曲”。 写场面如“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4.把握文中的场面描写和气氛营造。

是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如杭人游湖与“吾辈”游湖,场面不同,氛围不同,情

趣各异,通过对比,情景更为生动逼真。 5.体会本文的嘲讽意味和调侃笔调。

“轿夫擎燎,列俟岸上”、“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盛会”等语句,含带调侃嘲讽口气。 前者以轿夫之克尽职守,认真其事,反讽其侍奉的主人实乃“好名”而已;

后者则可以从“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的描述中,见出“速舟子急放断桥”,

不过是赶凑热闹,对于“看月”并不真正在意。三言两语中,便点画出了这些人的庸俗。

秋夜(散文诗)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弃医从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篇》,散文集有《野草》、《朝华夕阳》,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等,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 1.这是一篇散文诗。

这篇作品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启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2.说明本文揭露了什么、歌颂了什么、同情了什么、祭奠了什么,体会作者的战斗精神和博爱胸怀。

本文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启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3.指出文中的象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天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人间生灵与美好事物的虐杀者,显然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它冷漠、凶险而狡黠,又色厉内荏,作者对它的态度既憎恨又蔑视;小粉红花在秋夜的寒气中瑟缩地做梦,它是作为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开头关于两棵枣树的重复修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意在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文章最后的小青虫的形象,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文章以对小青虫的“敬奠”作结,含义深长。作者身处长夜,既决心与黑暗势力誓死战斗,又深感这一斗争的艰险与悲壮,这正是他当时的复杂心态的真实表达。 4.指出文中采用拟人化手法的地方,说明其表现作用。

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对这些象征性形象的理解不宜过于指实,但其褒贬分明,作者的感情寄寓与作品的意义指向是十分明确的。

香市

茅盾,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子夜》,散文集《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1.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说明其以小见大的整体构思特点。

本文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

2.理解本文主要通过香市今昔盛衰对比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作品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通过今与昔、冷落与热闹的对比来表现主旨。 3.说明文中是用反衬手法来凸现重兴香市的冷落景况。

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点写了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他们的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得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

4.概括文章开头关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的层次内容。

文章写往昔香市热闹情景采用场面描写方法:先总写一句,然后依次写庙前、庙内和声音,层次十分清楚。

5.理解文章结尾披露香市主角转移情况的深刻含义。

文章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从而也就突出了文章中心。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小说代表作品《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 2.抓住“长宜子孙”四个字,理解本文所展现的两种对立的人生道路。

一种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子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望为子孙谋求舒适的生活,实质却葬送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灵;另一种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 3.指出文中三次出现的“灯光”的象征意蕴,把握全文以灯光为线索的结构特点。 (1)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象征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2)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3)“我的心灵的灯”,则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文中的“灯光”不仅使文章充满了诗意,而且是统贯全文的线索。三种灯光依次闪现,表示作者的思绪和感情逐层推进,标志文章思想内容不断深化,由最初看到旧家庭、旧礼教败落,然后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最后再到指出新的生活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容发展脉络。

4.理解姐姐的悲剧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

在作者离家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而这时离姐姐出嫁只有一年时间。作者通过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 5.指出行文中多次运用插叙的地方。

作者叙写自己回到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的情景,接着插入了在过去的十八年中姐姐的死亡和自己对姐姐的思念,然后再回到十八年后今天继续往下写,后来又回忆到祖父积攒家资为子孙造福等情景,这就是多次插叙。

6.把握本文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行文充满激情的写作特色。

文章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充满动人力量。

纪念傅雷

中心思想: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通过这种交往,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施蛰存,现当代作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 1.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通过这种交往,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2.认知文中所写傅雷的三次“怒”,概括傅雷的性格特征,体会文章以“怒”为行文线索的艺术特点。

第一次是在昆明 “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致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第二次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但傅雷直率的性格已经跃然纸上。写这两次傅雷之“怒”,都是为第三次“怒”作铺垫。在文革中间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最后一‘怒’”导致轻生,却是傅雷刚直性格的臻于极致的表现,令人扼腕,也令人尊敬。

3.理解本文叙后评议的内涵,体会傅雷刚直性格的现实意义。

文章前面叙述两人的交往,文章的最后两段,是作者因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指出傅雷的“怒”非止于一般的个人脾性,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极为难得的刚直品德。作者写作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才是对傅雷最好的纪念。

4.体会本文短小精悍,质朴深情的风格。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有时还显出机趣和幽默。在回忆傅雷时,又突出了他的个性,将傅雷的性格写得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哭小弟

(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

中心思想:激情烈烈地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 宗璞,当代著名女作家。 1.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结尾由哭小弟到哭蒋筑英,罗健夫的意义。

文章的中心思想:激情烈烈地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文章的结尾是希望像小弟这样的“迟开而早逝”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有所改变,能够健康长寿,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2.认知本文以“哭”为线索,将叙事、抒情、写人相交融的总体特点。

作者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用真挚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致描述,使读者了解了小弟的为人,了解了这位“好党员”、“好干部”“丹心一片向将来”的优秀事迹,从而痛感他的早逝确是壮志未酬,千古遗恨,于国于家,都是一大损失。 3.认知本文的叙述方式,理解文章将多方面材料切成块状、交叉垒积的结构方法。 将多方面的材料交叉垒积的叙写方法,是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但雕刻版。

4.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说明其表现作用。

文中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寥寥几笔就显现出他活泼、可爱而憨实的性格;也有出色的概述和议论,如父亲为小弟写的挽联,既表现出老人的深明大义,又是对小弟一生所作的很好总结。 5.指出文中的侧面描写,说明其烘托作用。

作者还写了小弟周围同志对他逝世的悲哀与怀念,抄录了他们赞扬小弟的信,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小弟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都江堰(游记)

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散文集《文化苦旅》。 1.概括本文四部分的大意,体会都江堰的文化内涵。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第二部分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这篇游记重在阐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充满现代人文理念。

2.认知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说明其对比意义。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更突出都江堰的伟大,秦始皇

筑长城与李冰筑堰对比,颂扬了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 3.认知文中运用象征手法的地方,说明其象征意义。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长锸”象征为民造福的政治。

4.认知文中描绘都江堰水流壮观景象的精神着眼点。

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包含着“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 1)强调突出了水的被驯服;

2)表示都江堰建造得科学、坚固; 3)突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4)突出李冰父子的伟大贡献 。

5.辨识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修辞手法,说明其比喻意义和比拟作用。

“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来写水流的声音,极为形象、生动,这是正面

描写;“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这是侧面描写。开始从侧面将江水与海水进行对比,突出它的喧嚣的生命力;接着用汪洋恣肆的文笔对江水进行正面描写:它的运动“极有规矩”,遇到分水堤就“刷地一下裁割为二”,遇到坚坝后,“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突然又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它“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这一段大量运作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江水的巨大声势。 6.认知本文夹叙夹议方式和思辨色彩。

与单纯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

我与地坛(记事散文)

中心思想:全文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和宁静观察、反复思索中,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母爱、人生的深切体验。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作品以关切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 1.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归纳全文中心思想。

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写地坛,围绕着地坛写自己和地坛的不解之缘。第二个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爱。母亲对自己的爱。写母亲对自己那种毫不张扬、意志坚韧的爱。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第三部分是用种种事物类比四季,象征作者对自己经历酸甜苦辣多变命运的感受。

中心思想:全文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和宁静观察、反复思索中,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母爱、人生的深切体验。 2.认知本文观察细致,体会深微的特色。

文章以深微的情思贯注始终,在叙事中抒情,在写景中抒情,在记人中抒情,熔叙事、写景、记人和抒情、象征、寄托于一体,处处给人以浑然浓郁而又精湛独到之感。 3.识别文中通过行为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三种方法表现母爱的地方。

(1)行为描写。例如,写母亲无声的行动,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我上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从不问我为什么,而只是不停地位望。

(2)心理描写。例如,第6自然段写我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第7自然段写“我”在面对古园中一些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后,受到启迪与鼓舞,于是开始思考怎样生活的问题。 (3)侧面烘托。例如由“我”的口侧面描写出来的母亲的心理活动,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最低限度的祈求,“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中间作者又反复自责,从来没有替母亲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4.理解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的地方,说明其象征意义。

用象征手法。意在言外,使文章像诗一样寓意无穷。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因为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又例如在第三节也使用了象征手法,用多种事物来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5.辨识本文第三部分将排比、类比、象征结合在一起的特点。

将排比句式与类比、象征手法结合一体。文章文笔从容,语言优美,特别是第三部分,表现手法十分独特,将排比句式与类比和象征手法三位一体融合起来。三者之间,双层排比使结构整齐而扩大,蕴涵了丰富的意象,类比把抽象的人生感悟具体化、形象化,加深读者的理解,象征手法进一步加深了丰富意象的内涵,突出了作者的表达目的,使整段文字具有了结构美、音乐美、意境美和含蓄美。所以说,这段文字物象层出,寓意含蓄,韵味分外深长。

6.识别文中采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地方。

“蜂儿如一朵小雾”、“寂寞如一间空间”比喻句;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问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拟人句;

蚂蚁大战

中心思想:本文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由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得出“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的结论,处处“微言”着社会和人生的大义。 亨利·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最有名的作品是《瓦尔登湖》。 1.理解本文的人类社会象征意义,体会战争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的深重灾难。

蚂蚁大战类比象征人类战争,战争只能给人类带来生命的毁灭和精神的痛苦。 2.指出文中将蚂蚁之战与人类战争相类比的地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描写蚂蚁大战时,作者不时插入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他们与人类并无两样”“无论是投入的兵力,还是所激发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都无法相提并论。就双方参战数量和惨烈程度,这是一场奥斯特利茨大决战,或鏖兵于德累斯顿的大血战。”“他们是在为真理而战”。 ),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大战的类比。本文描写的是蚂蚁大战,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就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隐喻。

3.认知本文将群蚁大战的场面描写与红黑三武士对决的典型形象相结合的谋篇方法。 在场面描写中,作者又采用以点带面的手法,具体选择了红黑三只蚂蚁之间的战斗,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

4.把握本文观察细致,描绘生动,寓意深远的总体特点。

第2自然段描写一红一黑两只蚂蚁的拼死争斗,“红方斗士一刻不停地噬住对手的一根触须的根部,另一根触须已被咬断。而胖大的黑色斗士,举起对手撞来撞去。”这段描写就是观察细致入微,十分生动传神。

蒹葭(最早的朦胧诗)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它的艺术特点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意蕴丰赡含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认知本诗的中心意象“在水一方”及其两种境况,体会追寻者的执著、惆怅心情。 本诗在每一章的三、四句点明“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的主题,表现出的中心意象是“在水一方”,接着四句描述追寻的两种境况:一是逆流追寻,“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二是顺流追寻,“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两种结果都是可望难即,“伊人”终不可得。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2.理解“在水一方”的普遍象征意义。

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 3.说明本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并层层推进的形式特点。

本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虽然诗中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从“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从“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4.体会本诗将具体事实虚化、意境扑朔迷离的朦胧美。

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但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

湘夫人(《九歌》)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被楚怀王疏远,复遭楚顷襄王放逐。他原先是秦时期的伟大诗人,作品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 1.识记本诗是根据楚地祭祀水神乐歌改编而成的。

《九歌》原是楚国南部流传已久的一套民间祭神的乐歌,经屈原加工改写。 2.认知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表现他对爱情幸福的执著追求。

《湘夫人》是写湘君相约湘夫人但最终未能见面的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

思念深情。

3.试梳理诗中湘君的心理活动流程。

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至湘水北岸的小洲,但期约未遇,心中充满忧伤,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灼期待和反复追寻, 湘君筑室水中以迎接湘夫人,显示出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无比向往。 湘夫人终究没有来,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

4.理解本诗期约不遇的悲剧情景渗透着屈原遭流放时的忧伤心情和对理想的向往。 屈原在对祭祀乐歌的改写中,突出了神恋的真挚情谊,显然渗透进自己对遭受排挤、打击、流放的忧伤情绪和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执追求精神,而这也正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所在。

5.认知诗中的多种抒情方法。

有直抒胸臆,通过描述举止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有融情入景,通过描写周围秋色来渲染浓郁的愁情;有因情造景,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至于水中筑室情景的描写,则是通过大肆铺陈的手法,来张扬湘君心中的美好爱情理想。

6.辨识诗中景物描写的融情入景和因情造景。

融情入景:“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因情造景:“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7.认知诗中描写布臵新房时所用的铺陈手法。

诗中极力铺陈的布置新房,准备结婚的景象,显然是将失落的东西在想象中虚拟的更加美好,张扬了湘君心中的美好爱情理想,表现了他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无比向往。

陌上桑

汉乐府,原为音乐机关,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简称为“乐府”。 1.认知本诗是由民间流传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改编联袂而成的。 这首民歌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

2.概括罗敷的性格特征,理解这是一首美女赞歌,体会其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

罗敷是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她具有惊人的美貌,外出采桑时,各种人都因见到罗敷而神魂颠倒,对美丽异性的本能向往之情,是人类爱美天性的自然流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 3.认知本诗的极力铺陈手法。

文中“罗敷喜蚕桑……紫绮为上襦”这八句话主要是从正面铺叙来进行描写,但写的是器物的精致和服饰的华美,而器物和服饰的精致华美,正是为了衬托出穿着者的艳丽动人。这几句话从环境、器物、发型、服饰等方面烘托、映衬、暗示了罗敷,不仅外表美丽,而且也追求高洁的性格品质,这为下文罗敷拒绝、批驳“使君”作了内在铺垫。 4.说明诗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诗中描写罗敷之美,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容貌,而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先渲染环境氛围的绚丽,日出东方,朝霞映照;再写她的采桑用具和服饰,篮子精美芳洁,服饰鲜明华丽;最后写旁观者为之倾倒,“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貌所吸引,均有所失态,忘了自己该做的事。这种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不仅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而且增强了诗歌的幽默风格。 5.体会本诗的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诗中描写罗敷之美,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其增强了诗歌的幽默风格。“夸夫”情节中的那位“夫婿”,实为女主人公凭借机智和口才想象、编造出来的。她是用一位才貌双全、有钱有势的夫婿来吓退眼前那个居心叵测的太守。以官压官,对症下药,不仅表现出罗敷的聪明机智,而且增加了诗篇的喜剧色彩。

饮酒(其五)(田园诗)

陶渊明,东晋田园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识记这是一首田园诗。

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田园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后的悠然自得心态。

2.理解全诗抒写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忘世、忘我、忘言的心境,认知“心远”是全诗的诗眼,体会其中适意自然的人生哲学。

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功名的虚静“忘世”心态,有“大隐隐于市”的深致;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有“物性即我”的深致;末二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有“美在无意识之中”的深致。从虚静、到物化、再到“得意”,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这是陶渊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的深刻揭示,也是他返璞归真诗歌风格的充分体现。 3.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自然天成特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一派并非有意欣赏的天然本色景物中,潜蕴着一种忘世忘我的物化心态,把作者归隐田园后的“心远”程度不动声色地显现出来,景与情天然浑成。

4.说明诗中“而”字的转折意味和“见”字的无意心态。

“而”字则有转折的意味。用“见”字,则能体现出作者那种平和的心态,也合乎“物性即我”的深致,体会出一种无意的心态。

行路难(其一)

李白,我国最伟大的盛唐浪漫主义诗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体会诗人心情的起伏跌宕。

此诗写于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后,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他对朝廷的昏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自信,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这首诗反映出当时诗人遭受诋毁,心理上的抑郁不平,也表现出他执著自信、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 2.指出诗中借典型举止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就是作者被逐出长安、仕途受阻时,用“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典型行为举止,形象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这种抒情方式是诗人当时情感和心理的直接显现,能起到以少胜多的表情达意效果。 3.指出诗中借象征抒情的诗句,理解其象征意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隐喻自己仕途艰险受阻。这种抒情方发言在此而意在彼,可以更深刻表现诗人当时的处境。 4.指出诗中借典故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就是借用传说中吕尚、伊尹终究被重用的故事,表达诗人对未来前途依旧充满信心。这种抒情方法是借古人、古事、古言来隐喻今人、今事、今意,能抒情达言志,表明心迹,并且借典故抒情,可以起到言约意丰、委婉含蓄的功效。

秋兴八首(其一) (七言律诗)

杜甫,盛唐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杜甫写作此诗时,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局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仍无法实现。诗人面对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悲秋是古代诗歌中习见的主题,而杜甫此诗,由悲自然之秋到悲国运衰落之秋和悲人生遭际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深厚。 2.理解“他日泪”、“故园心”的内涵。

“他日泪”指的是因回忆往事而伤心落泪。“故园心”的实质内涵是作者思念长安的心意。

3.辨识诗中融情入景与移情于景的诗句。

融情入景的句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引起流寓在外的伤悲情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通过滔天波浪、接地风云与社会动荡、战争风云的同构联想,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当时忧国忧民的心情。移情于景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展开联想,抒发羁旅外地的伤感,彰显思乡之情的深长、浓烈。 4.说明诗中“开”字和“系”字的双关语意。

颈联两句,语意双关。其中“开”字,既有花开之义,又引发诗人伤心落泪。“系”字就船而言,是系岸不发,就心而言,是牵系不忘。正是因为双关意义的运用,这两句诗于平易中更显得新奇感人。 5.认知诗中对偶工整的诗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其对偶极为精当工稳,山与水对照,情与景相得,句式又富于变化,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长恨歌

抒情色彩浓厚的长篇叙事诗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他诗以平易晓畅著称,数量之多。 1.认知这是一首抒情色彩浓郁的叙事长诗。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婉转的动人故事,铺叙了唐玄宗李隆基宠幸贵妃杨玉环以及他们之间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 2.理解本诗的双重主题及其侧重点。

这首诗有两个主题,一是爱情,二是讽刺。诗中对李、杨以前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但以更多的笔墨精心描写李、杨德生离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情与深情。以“长恨”为中心,生动地描绘了唐玄宗、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及悲剧结局,白居易曾自言“一篇长恨有风情”,这说明作者是为歌“风情”而作此诗,因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3.概括李、杨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作者用力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对唐玄宗,突出了他早先宠幸杨妃和耽乐误国,以致生离死别,后来对杨妃苦苦相思,情深似海;对杨贵妃,着重描绘了她的美丽风姿和身登仙界后依然对玄宗忠贞不渝。

4.说明本诗整体构思注重心理描写和浪漫色彩的特点。

作者将笔触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理活动。诗人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得合情合理。本诗情节曲折生动,这既源于李、杨情事本身的离奇,也出自诗人的精心构撰。按常理,杨贵妃身死马嵬坡,悲剧就完成了,而作者却匠心独运,大肆铺写玄宗幸蜀途中、还京路上以及回到长安后对杨妃的苦苦思念,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情感活动,推动情节继续深入发展。使长诗波澜再起,生面别开,充满浪漫色彩,而且还在皇帝身上写出了如常人一般的真切感情,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气氛,深化了“长恨”的主题。 5.指出诗中融情入景和移情于景的诗句。

融情于景:“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而移情于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6.指出诗中借典型神态举止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用“回眸一笑百媚生”点染杨玉环使“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天生丽质”;用“宛转蛾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惨相,渲染杨贵妃缢死马嵬坡时的哀婉凄绝;用“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彻夜长思,彰显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刻骨深情;用“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的失态举止,凸现杨贵妃“闻道汉家天子使”时的激动、惶急心情,也取得了“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表达效果。

7.指出诗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

用“芙蓉如面柳如眉”来喻比杨贵妃的美貌,用“比翼鸟”、“连理枝”来喻比李、杨德生死不渝,虽有些俗套,但前者睹物思人,后者托物寄心,均十分贴切;特别是用“梨花一枝春带雨”来喻比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的情态,既活画出容颜如花、泪流纵横的外在形貌,又显现出惊喜与幽怨交织的内在心情,形神兼备,堪称神来之笔。

早雁(咏物诗)

杜牧,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同为晚唐诗坛翘楚,人称“小李杜”。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认知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托物言志。

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关系时事与逃难的人民。

2.认知本诗整体运用象征手法抒情达意,体会“言在此、意在彼”的诗性特点。

以早雁象征边地难民,通过写他们受胡人惊扰南飞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回统治者发动战争进犯中原,给边地居民造成灾难的深深的忧虑,形象传神,充分表现了灾民的惊恐、离散及思归。“言在此、意在彼”,在这首诗中,诗人表面上是在写早雁被迫四散惊飞,逃跑到潇湘之地求生,实际上则是写当时唐王朝背井离乡的边地百姓。 3.分别概括本诗四联的大意,归纳全诗的情感内容。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同时用雁遭到惊吓而四散飞逃、声声哀鸣,比兴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难的痛苦生活。颔联写失群的孤雁飞过长安、经过皇宫时的凄凉情景,暗示朝廷对百姓的漠不关心。颈联用反问的语气告诫大雁不要返回北方,反映出敌人的猖狂、朝廷的无能,以致百姓有家难回。尾联叮嘱大雁暂留南方,安居潇湘,实为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全诗表层意象与深层意蕴两相契合,含蓄而深沉。 4.指出诗中的对偶句,并比较其不同之处。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及“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区别是:前句是工对,后句是宽对。

虞美人

李煜,史称李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概括全词的情感内容。

这首词写在李煜亡国被俘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对故国河山的思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情调虽然感伤低沉,但情感真实,感触真切。

2.分析“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抒情心理,理解本词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特点。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面上写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什么时候才了结,实质上哀叹亡国之痛何时了结。作者有此感叹地原因是:原为一国之君现在却成为阶下囚,眼前的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与当年无异,但荣华富贵的往昔却已一去不返,看到这样熟悉的美景越发伤心,因此不如早些终了才好。

3.说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双重寓意。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面上写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那儿,只是自己原本红润的脸色已经变得憔悴不堪,实际上是暗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易主的感慨与伤痛! 4.认知诗中借比喻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及艺术效果。

以“一江春水”喻愁,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另外绵

绵不绝的江水也写出了胸中忧愁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给人深远之意境。

八声甘州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人的著名代表。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1.理解这首词是抒写羁旅行役之苦,把握其中“苦”的主要内涵。

本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其中的“苦”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遥望故乡,但思归难回的痛苦;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的痛苦;三是怜惜“佳人凝望”,心中相似但又不得见的痛苦。 2.认知本词上片是借景抒情,下片是借事抒情。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借景抒情,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这首词的下片,主要是借事抒情,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临远思归”之情。 3.认知“红衰翠减”用的是借代修辞手法。

“红”代指红花,“翠”代指绿叶。“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瑟。 4.体会“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情感内容。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长江之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实际上其中暗含游子的忧伤,是作者在感叹青春不再、人生易逝,在这“无语”景色描写中,表现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叹。 5.认知“不忍登高临远”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本句是关合上下片的词句。

6.分析下片的心理活动流程,理解其由己及彼、再由彼及己的婉曲抒情笔法。

首先写“不忍”之举,直接抒发了在外羁旅之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接着又转换角度,想象自己在思念佳人之时,佳人也凝望盼望自己归来,将由己之思彼,转化为彼之思己,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婉曲的抒情笔法,更曲折深入地表现了游子远游、归乡不得的凄苦心情。

鹧鸪天

贺铸,北宋著名词人。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这是一首悼亡词

这是一首悼亡词,表现作者对亡妻赵氏的深挚追怀。 2.这首词处处关合生者与死着双方的构思特点。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是将生者与死者合写,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双方:自己北行后回到苏州,想到妻子已经长眠于此,有物是人非之叹;妻子新亡,中老年丧偶,备感孤独、凄凉;霪雨连绵,长夜难眠,依稀看到妻子挑灯补衣的形象,思念无限。这是以夫妻间体贴关怀、情感交融、温馨生活为基础而写成的。“旧栖新垅两依依”,有夫妻感情已经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之感。

3.词中借象征抒情寓意的语句,说明其隐喻意义。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用梧桐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寓意丧偶之痛,表达自己寂寞凄凉。

4.词中运用典故的语句,说明其寓意。

“梧桐半死清霜后”借取枚乘《七发》中说半死半生的梧桐根,制琴声音为天下之悲的典故,来叙写老年丧偶、顿失知音的哀痛。 5.指出词中借典型举止抒情的语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最后两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是借举止抒情,在“旧栖”中彻夜不眠,辗转思念往昔妻子夜补衣的情景,抒写贫贱夫妻之间休戚与共的真情。

声声慢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婉约派词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理解这首词主要是抒写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和几近绝望的哀痛心情。

作者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孤苦伶仃,万般凄凉,这首《声声慢》可以看作是词人晚年凄风苦雨中孤苦生活的自画像。当时国破家亡、丈夫新丧,作者只身流落江浙,处境十分凄凉。这首词就是抒写她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其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哀愁。 2.认知这首词主要是通过描绘暮秋景物来借景抒情。(3.体会词中“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旧时相识”、“黄花”、“梧桐细雨”诸意象的情感内涵)

主要通过五个层次的残秋景物描写来渲染愁情:首先是通过气候的反常多变,总写词人烦闷难熬的心境;其次是借助“淡酒”和“晚风”来渲染愁情,显示出愁情的无比深重;再次是通过由南飞雁,表现词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接着又通过满地堆积憔悴的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最后则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抒发孤苦无依的绝望的哀怨。

4.认知词中的错觉意象和自喻意象,分别说明它们的表现作用。

错觉意象句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似曾相识的大雁飞过,引发起对昔日美好生活的追忆,但如今作者丈夫已去世,她孤独无靠,满腹心事无可告诉,因而反而借“大雁”难归的热闹场景而“伤心”。文中具有自喻意象的一句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作者以满地堆积憔悴的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表现自己晚年孤苦伶仃的凄凉愁苦。

5.认知词中两个直抒胸臆的呼告句,说明其艺术表达效果。

这两个呼告句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两句都是采用了宋代当时的口语入词,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寂寞难耐的痛苦,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凄苦难以言尽的哀愁,这两句采用的当时口语有“怎生”、“次第”、“了得”,正是这些口语的使用,从而使作者的感情更显得朴素、真切、自然。 6.说明开头14个叠字的三层指向及其统领全词的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词,字字珠玑,字字传神,

字字蓄情,字字生动,字字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其手法独特,铿锵有力!其中“寻寻觅觅”写行为,统领喝酒、望雁、看菊、听雨等行为线索。“冷冷清清”写环境,统领气候、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线索。“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统领秋愁、家破人亡之思、身世变迁之哀、孤苦绝望之悲等情感线索。这三条线索相辅相成,是全词的整体建构。

摸鱼儿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两宋豪放词派由苏轼开创,“苏辛”并称。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理解这首词主要抒写词人对国运危迫的焦虑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这首词借宫中美人的春愁闺怨,抒发了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微的焦虑担忧和 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全词是“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摧刚为柔,

在婉约之中洋溢着深沉的爱国激情。

2.认知本词上片是借暮春景物抒情,下片主要是借典故抒情。

上片借物起兴,以江南暮春的衰残景象象征南宋微弱的抗金形势, 借美人之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

下片托古喻今,用汉武帝时陈皇后的宫闱旧事比兴,

以美人之失宠、见妒、闲愁、苦思,暗示自己南渡以来,长期遭受朝廷冷落、排挤、猜忌的际遇,抒发

华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全词抒情委婉沉郁。 3.认知本词整体用比兴手法,以象征达意。

这首词比兴手法的运用不拘限于个别语句或局部的喻譬,而是通贯全篇,在总体上具有象征意义。全词前后三次写及的残春景象,无疑是南宋局势风雨飘摇的象征;而词中美人之失宠见妒、伤春怀怨,则显然是作者遭际、心境的比况。

4.认知上片的中心意象是“春又归去”,下片的中心意象是“佳期又误”( 5.体会上片中“春又归去”、“几番风雨”、“落红无数”、“天涯芳草”诸意象的象征意蕴)。

这篇诗歌上片以“春又归去”的衰残景象,表面上是写美好的春季又急匆匆过去,其实是象征抗金收复时机再度丧失,具有国势殆危的普遍意义;下片中心意象是“佳期又误”。 6.理解“画檐蛛网”的词人自喻意义。

“画檐蛛网”是作者的自喻。希望能多留住些春意,而春意象征着国家抗金,春意的昂扬和永驻象征着抗金形势的永盛与永久,在这里也就表现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激情了。 7.说明下片中所用典故的意义。

下片中所有的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喻指自己的失意。暗喻忠良之士遭到残害,不被理解信用,虽有思君报国之心,却无处倾诉。

一句话

闻一多,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1.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

这首短诗,就是诗人对黑暗中国的揭露,对理想中国的企盼,对民众革命的信心,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2.理解“咱们的中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

“咱们的中国”,则暗示未来的祖国将由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

3.辩识“火”、”火山“、”火山爆发”、“霹雳”的象征意义。

“火”隐喻民众革命;“火山”象征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表现出诗人对民众和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 4.认知诗中的反复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两节诗的末三句重复,仅将“突然”换成了“等到”,这用的是“反复”修辞手法。诗用反复,有一唱三叹之妙,不仅强调了“霹雳”和“咱们的中国”,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再别康桥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

《再别康桥》是1928年徐志摩出国讲学、再度游览剑桥后所写的著名诗篇,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寄托着他对西方文明的深挚向往和追求。 2.从情景交融互渗的角度,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诗人的情感都是通过描写物象来渲染的,所以诗意含蓄而蕴藉。垂柳艳影、青荇柔波、榆潭彩虹、篙船星辉、夏虫笙箫,一个个画面动静交错、历历在目。作者将自己的身影、心意、向往糅合进画面,情与景水乳交融,使意象内涵丰富而韵味浓郁。 3.认知诗中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是自喻为物,托物寄情,贴切而易懂。以“夕阳中的新娘”喻“河畔的金柳”,以“别离的笙箫”喻“悄悄”,是通过美化对象来激发感情,新鲜而动人。 4.体会“西天的云彩”和“彩虹似的梦”的象征意味。

“西天的云彩”和“彩虹似的梦”是象征,前者是即景暗示西方文明,后者是造景隐喻美好理想,均意在言外。

5.从句式、节奏、韵律几方面体会本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

建筑美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完善、章节的整齐、句式的匀称;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的流畅、音节的顿挫、韵律的和谐。尤其应当指出的是,本诗的建筑风格和音乐节律,与诗情的轻柔基调、诗人的幽微心态十分吻合,而首尾内容的呼应、形式的对称、韵律的合拍,则给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旋律感,相当委婉精妙。

雨巷

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诗歌深受法国象征派影响,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雨巷》就是他的成名作。 1.认知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

雨巷中的许多意象诸如“丁香姑娘”、“雨巷”、“独自彷徨”等都富于象征意味,试的意象既具有古典情调又具有现代性。

2.从日常生活、现实斗争和抽象理念三个层面体会这首诗的丰富蕴含。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爱情诗。抒情主人公“我”孤独地撑着雨伞徘徊在悠长而无人走过的雨巷,是在等待梦中情人的出现。诗的被隐蔽在“想象”里面的“真实”,可能是诗人曾经有过的一段感情际遇。

从现实斗争的角度来讲,可以将其置放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中加以阐释。本诗渲染了一种孤独愁苦的情感主调,但内里生长的也不无思索、希望与探求的积极因素。

从哲学角度来讲,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美”和“理想”的追求。 3.理解“丁香姑娘”、“雨巷”、“独自彷徨”、“颓圮的篱墙”、“雨的哀曲”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丁香姑娘”,从日常生活层面看,“她”是“恋人”;

从现实斗争层面看,“她”可以理解为“革命”; 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看,“她”还可以被解读为“美”与“理想”的象征。

“雨巷”是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象征。

“独自彷徨”等待,希望和追求的象征。

“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的破落与环境总值的低潮的象征。 “雨的哀曲”是环境凄苦、遭际不幸的象征。

4.体会本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在言外、韵味无穷的意境美。

意境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强调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强调耐人品味的和谐整体的艺术空间。在本诗中,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独行者等,编织出雨中江南小城一隅的画面,显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与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浓郁韵味。 5.体会本诗句式、节奏、韵律的音乐美。

本诗突出的成就还在于诗歌节奏的音乐性方面。标点符号的运用,韵脚的有无,排列方式的变化,重复的大量出现,都与诗人内心情绪的变化谐调一致。诗歌语言的节奏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的情感节奏。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当代著名诗人。 1.归纳本诗的情感内容。

本诗共有四节其内容及感情分别是:第一小节抒发了为祖国苦难过去而悲伤的情感;第二小节抒发了为祖国的希望未能实现而遗憾的情感;第三小节抒发了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的情感;第四小节抒发了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献身的情感。 2.概括诗中四个意象群的大意,体会“蜗行”、“希望”、“黎明”、“沸腾”逐层推进的祖国形象。

在第一节象征历史悠久的祖国陈旧、颓败、贫瘠,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在第二节中象征祖辈的美好理想在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在第三节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在第四节中抒情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献身祖国的热枕。在这之中诗人营造出了不同的意象群,将“蜗行”、“希望”、“黎明”、“沸腾”的祖国形象逐层推进,直到高潮。 3.认知全诗运用象征达意的方法。

在第一节中,诗人通过“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这些意象,营造出了陈旧、颓败、贫瘠、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祖国带来的沉重负载,表现出诗人深沉、悲痛的感情。 4.体会全诗将“我”和“祖国”交融一体的特点。

抒情主人公“我”在诗中与祖国“你”对举,具有灵活的象征含义,诗中的“我”与祖国“你”密切联系、紧紧关联,是祖国不同时期、不同命运的意象化身,本诗正是通过这种“你我”合一的结合,深深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无比悲痛、感伤、热爱的情感。

我愿是一条急流

裴多菲,匈牙利诗人、革命家。 1.这是一首爱情诗,体会诗人对待爱情和事业的态度。

从本诗中的表述可以看出他对爱情是忠贞的,具有为对方奉献的精神,1849年7月31日,诗人在塞盖斯瓦尔战役中阵亡,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格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2.这首诗通篇借比喻抒情。(3.理解诗中10个比喻的喻义,以及两两对应的关系意义。) 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这些喻体的选择,把夫妻之间相依为命、坚贞不渝的纯真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敬重与赞美。诗中“我”的形象都显得荒芜、简陋、残缺,只有在“我的爱人”的衬托与关爱下,才具有了生机与活力,形成和谐之美,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虔诚。在这些喻体的对应关系之间,还渗透着诗人对爱情和事业的献身精神。 4.全诗意象生动丰满、比喻鲜明奇特点。

本诗的语言朴实,不加雕琢;结构匀称,节奏明快。

婴宁

蒲松龄,明清小说家,他的创作《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1.认知“爱笑”是婴宁的个性特点,自然天性是她的主要性格特征。

她个性的表层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千姿百媚的笑;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事。整篇小说几成婴宁笑声的组曲、憨性的乐歌。无疑,这个性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的自由流淌,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

2.认知婴宁的性格有一个转化过程,并从而理解小说昭示人类困境的主题思想。

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狐女要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如果说这里有一种“隐于笑”的悲剧情味,那就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小说的深刻内涵和普遍意义或许就在这里。

3.理解小说的表层叙事线索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内里推动情节发展的机杼却是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

这篇小说的整体建构特点表现为叙事的双层性。小说的表层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内里实情,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表面上的重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完成托养义务所作的有意安排;而鬼母无所不能,则是她导演这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杼。

4.理解鬼母形象在小说结构和主题表达上的作用。

鬼母形象具有整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小说的表层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内里实情,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表面上的重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完成托养义务所作的有意安排;这就是《婴宁》整体构思的奥妙所在。

5.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说明环境描写与婴宁性格的关系。

小说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刻画,达到了妙合无痕的境地。婴宁的生父是人,生母是狐,长期由鬼母教养,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乱山幽谷之中,正是这样的特定环境,才养成了她纯真、痴憨而又略带狡黠的天性。 6.体会小说中“花”的类比象征意味。

正是花的描写,养成了她的纯真、痴憨而又略带狡黠的天性;通过类比、象征之能事,更是对她音容笑貌、独特个性的有力烘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bw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