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22 07: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史称“儒家八派”。 2、密宗

佛教发展到公元七世纪后,出现衰落的趋势,神秘化密教的出现就是重要标志。密教,是大乘佛教一些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基本特征,着重宣扬口诵真言即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观佛尊(意密),三密同时相应,就能即身成佛。密教至迟在三国时就已传人我国,通称“杂密”。杂密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儒术和民间巫术有许多是相通的,以至在宗教实践上相互影响,很难区别。中国密宗的正式建立,当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密教与政治结合紧密是其特征,这一点被藏传佛教所继承。

3、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释迦牟尼去世后,约在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分化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所谓“乘”,是“道路”之意,大乘是大道,小乘即小道。 4、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概述文化的特征。

“文化”一词在当今世界哲学和各门科学都取得重要发展的历史环境下,它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社会和自然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其实现成果的体现,既表现在各种自然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和发展,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所以,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1)物态文化:通常又称之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诸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緸缊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具体说来,心态文化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指人们的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著作或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流行传播,垂于后世。

3)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等制度在内。 2、简述经今古文学之争与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经今古文学之争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五经的传授全靠记诵,在师徒之间一代代口耳相传,由汉朝人用当时同行的文字“隶书”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汉武帝所尊崇的儒学,就是今文经学派。 汉武帝以后, 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称为儒家经学的一统天下, 但

是在经学内部,却因学术派别不一致,而爆发了经今古文学之争。经今古文学之争,不仅仅是书写文字和读法问题,而是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也不同,因为,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经今文学派认为孔子是政治家、教育家,尊孔子为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的“素王”,视孔子删定的“六经”为治国之道。而经古文学派则把孔子看成是史学家,尊孔子为先师,六经是古代的历史资料。 2)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六经被尊奉为神圣不可触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经学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见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之深远。 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1.与哲学和政治融为一体,构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意识形态的中心,强烈地影响着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2.具有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的色彩,特别表现在道德规范上,重视忠孝,强调整体和服从。

3.有着强烈的中庸气息,在形而上学的体系中,有些朴素辩证法的因素。

4.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这在方法上表现为重了悟不重论证,在内容上表现为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佛教是如何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1)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是唐代形成的各佛教宗派。其中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典型的中国佛教。禅宗对佛教理论的革新,实质上是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思想融入佛教,使之进一步精练化、哲学化、世俗化;摆脱繁琐的修炼过程和经论 词句的解释,由思辨推理转入神秘直觉,用“顿悟成佛”说来增强佛家法力,缩短天国和人世的距离,以吸引更多的人信仰佛教,弘大禅宗。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里仅举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和社会民俗四个方面,借以窥见一斑。

自魏晋以后,中国古代哲学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魏晋玄学,先是作

为般若学传播的媒介,进而与般若学交融汇合,最后为般若学所取代。佛教还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完成。宋、明理学固然是儒学的一大转变,是儒学的哲学化,但是,其受佛教影响的痕迹,也是明显的。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华严宗、禅宗理论的影响十分明显。佛教思想中对宇宙、对人生的分析,蕴含着独到的哲学智慧,对中国人重经验认识轻理论思维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在文学方面,佛经本身的翻译,就是我国翻译文学产生的标志;汉译佛经的流传在我国创造了变文、俗讲、语录体等新文体;中国评话、评书、戏曲、俗文学等深受其影响;佛经中的幻想、夸张等写作手法对中国小说亦有影响,如许多志怪小说,特别是神话小说《西游记》更是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的经典之作。世界闻名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的壁画,都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向来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之冠冕的诗、书、画,皆注重“境界”,这境界与佛教的“禅机”多有相通之处。另外,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这其中包括建筑与雕塑两门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建塔造像的艺术亦随之流行各地。

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实际、平等、现在、刹那、清规戒律、一尘不染、三生有幸、一针见血、天花乱坠、相对、绝对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它们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词汇,成为中国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有,佛经用梵文写作,梵文是拼音文字,发音变化高低,要求严格。我国古代音韵学,对生字的注音只靠直字注音法,唐代名僧守温参照梵文,仔细分析汉语的音素,创制30个字母,为宋人36字母的蓝本,中国音韵学从此发展起来。

在长期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思想深入民间。如民间对观音菩萨和弥勒佛的崇拜。“观世音”在唐代为避唐太宗之讳也称“观自在”或“观音菩萨”,被尊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善神,其典型造像为“千眼千臂”,简称“千手观音”,表现其是遍观世界、遍护众生的神灵。对观音菩萨的信仰民间十分普遍。弥勒象征未来和光明,可普度众生,使五谷丰登,民众长寿多福。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军常打出弥勒的旗帜来号召民众参加,期望弥勒出世,改变他们的处境。佛教的传人对我国的习俗也发生重大影响:农历七月十五的孟兰盆、十二月初八的佛成道节,几乎是全族的节日;另外佛教的超度、拜佛、赶庙会、

放生、素食等活动和规戒,也成为民间习俗,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首先体现在哲学方面:对魏晋玄学及宋明理学的影响。 (2)佛教对文学也有很多的影响,体现在翻译学、小说等多个方面。 (3)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在长期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思想深入民间,对我国的习俗也发生重大的影响。

2、论述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宗法制度盛行不衰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显著特征的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举其要者概述如下: (1)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其积极作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提倡“民胞物与”,“克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做人问题上,表现为强调\慎独”、“自省”,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提倡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节。在行事上,表现为脚踏实地、积极人世、自强不息、木讷刚毅的民族精神。其消极影响表现在“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观念的形成,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一方面,使得中华民族在心理上、文化上普遍认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整体观念,因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得以产生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培植和强化了国人严重的迷信权力、服从权威的心态。

(3) 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其妙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发展定型的原因。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的倾向又是以一种不同于西方“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为前提的。 2、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史称“儒家八派”。 3、藏传佛教

据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佛教最初传人西藏始于松赞干布(约617—650)执政期间。佛教传人之前,西藏盛行一种原始信仰——苯教,苯教的主要活动是祈福禳灾,又与当地政治斗争联系较紧密。松赞干布引进的佛教,主要是印度密教和汉地的大乘佛教。它们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又吸收苯教的一些神祗和仪式,形成西藏地方宗教——喇嘛教。十三世纪后期,在元朝统治者的扶植下,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格鲁教派(俗称黄教), 后来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基础,对西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4、家族本位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家族精神在古代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答儒学的经学化进程。

在战国时代,不仅儒家典籍,其他各家各派的著作都称为“经”。儒家的经,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著作。但并非所有的儒家著作都可以称经,只有那些被封建统治阶级所认可的、所推崇的儒家书籍才能称经,因为儒经的数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儒家的经书最初只有六经,到唐宋时期,就成十三经了。

到了西汉武帝以后,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学超乎于众学之上,儒家典籍“五经”成为治国之“本”,人伦之“常”。

2、简单概述儒、玄、释、道文化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合流。

(1)魏晋玄学,是动乱年代的社会产物,是从儒学衰落中产生出来的新思潮。玄学产生之初,便同儒学发生剧烈冲突,儒学和玄学虽然相互排斥,却又在排斥中相互吸收。这导致了“儒玄双修”的学者大量涌现,表现出了儒玄合流的态势。

(2)道家学说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因此,道教从诞生之日起,便与道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范文澜在阐述儒、道关系时说:“儒家对道教不排斥也不调和,道教对儒家有调和巫排斥。”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流传的佛学主要是般若学。般若学的基本特点是视世界万物为因缘和合所生,认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性空。 儒教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从《弘明集》这部著作中,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矛盾冲突的情况。

道教一直反对佛教,当时,它的思想体系远不如佛教那么严密,于是,在排斥佛教的同时,不得不模仿佛教来完善自己。道教原来没有像样的经典,因此,它模仿佛经,摄取佛经的教理,编造道教经典,许多道教经典都是在佛教经典的直接影响下形成。

3、概述宋代四大书院与书院的优良学风。

书院是教学的场所,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在几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

了一些优良的学风。 第一,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的学风。 书院中的教师,多是德高望重、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这些大师刻苦自励、深入钻研的治学精神对学风影响很大。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质疑问难。第二,注重创发、提倡求真的学风。书院教学重视学生自行理会、独立思考。如朱熹要学生读书做事“须是更经思量方得”,张拭要学生读书“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在名师的指导下,书院中不囿旧说,注重创新,注重求真之风盛行,培养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学者。第三,师友讲习、自由讨论的学风。师友讲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向大师质疑问难,大师指点开导,可以相互争辩; 二是同学朋友之间, 不同学派之间可以讲辩讨

论。在书院中师生聚于一堂,朝夕讲问,各大师之间又频频来往,相互切磋,这种学风在历代书院中一直保持。第四,修身养性、重在做人的学风。 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要求学生通过研讨经书,修身养性,完备自身,完善封建人格。朱熹曾手订白麓洞书院教规规范学生行为。陆九渊建象山书院, 旨在“教人做个人”。 因此,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成为历代书院的传统。第五,尊师爱生的学风。书院生徒是自由择师,倾慕在先,道义为重,一日为师,终生不忘,故以尊师著称,“程门立雪”是其典型例子。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尽心尽力,直至终老,有的还资助贫寒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甚笃。第六,关心时事、学政兼论的学风。不少书院是既论学,又论政。宋朱熹、张拭曾指摘科举之弊,明东林书院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至今,东林书院旧址的石柱上仍然刻着顾宪成题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佛教各宗派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布。

佛教传入我国后,经过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1)汉至南北朝:传入与扩展

这个时期,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从汉至三国,佛教发展缓慢,只在上层人士中传播,教派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注重修炼精神的禅法,比较接近神仙家言;一是以支谶、支谦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即空宗学说。所谓“般若”,指的是佛教所讲的最高智慧。般若学义理认为,现实世界的认识及对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般若”,才能超越世俗认识,才能把握诸法(即一切物质现象)的绝对真理。这种般若学说与当时的玄学相表里,形成玄学化的佛教。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正式确立了佛制,建立了处理僧侣和僧团事务的制度,开始有了正式受戒的沙门。

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佛教发展迅速,很快普及到社会各阶层。在这一时期内,佛教逐渐形成了不同学风和不同佛教思想的中心──南区和北区。北区佛教的中心在长安,代表人物是道安(312—385)和鸠摩罗什(344~413),他们传播的是大乘空宗,用玄学观点释般若理论,主“本无宗”。南区的佛教中心在庐山的东林寺和建康的道场寺,代表人物是慧远(334~416)和佛

陀跋陀罗(359~429)。慧远是道安的弟子,他提出协调王权和僧团、名教与佛法的理论,还创造了弥陀净土的佛教思想,宣称只要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人死后就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南北朝时期,从广译佛经进入到深人地研究佛经,讲经和著述之风甚盛。随着对佛经研究的深入,开始出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佛教学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后来的佛教宗派。“涅檠佛性”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理论的中心问题,而“顿悟成佛”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2)隋唐:宗派林立的全盛期

隋唐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中国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也进入了成熟期。有三个标志:一是寺院林立;二是僧尼众多;三是中国化宗派涌现。 隋代有寺院3985所,僧尼23.6万人。唐代有寺院近5万所,僧尼30多万人。寺院拥有庞大田地,并有免赋役特权,寺院经济极其发达。佛教传人后,经过五个多世纪的消化吸收,到了隋唐时期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宗,即天台宗(也称法华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律宗、三论宗。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和净土宗,这几个宗派后来都传播到了朝鲜、日本和越南。

由于唐统治者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的政策,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统治者充分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在维护统治方面实现互补。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三教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宋明理学就是在儒、佛、道三教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家学说。从这些佛教宗派的思想理论观点来看,都围绕一个重心,即“心性”。心性问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向上追溯到孔孟,特别是孟子一系,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为中国心性学说奠定了基础。自晋宋以来,佛教学者就着重探讨人格本体即心性,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的研究统一起来,大讲“佛性”,以此为人心之本,成佛的根据。由于佛教中国化,使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特别是禅宗大大改变了印度佛教的原貌。佛教在中国从“出世”走向世俗化,原来被佛教排斥的“忠君”、“孝父母”等等思想也可以被容纳在佛教之中。成佛全靠自己“心”的觉性,“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3)宋至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

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代开始走下坡路,而中国佛教也由此走向衰微。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大体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附庸地位,成为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宗派内部融通趋势增强,对心性问题的认识已趋一致。宋代理学一面批判佛教的“出世”思想,一面又吸收佛教的心性学说,建立了以“心”为本的形而上学体系。程朱的“性即理”和陆王的“心即性”说法虽不同,但都是要为他们“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找一形而上学的根据,这样就使宋明理学较之先秦儒学成为一种更加精致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官方御用哲学。这样,佛教就只能处于次要的、从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又说:“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大夫等。”这就是说,禅宗的主张与世俗的道理相一致,它既要人不离世间,又应超越世间,这一观念其实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模式。 2、论述佛教和道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

佛教约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伦理纲常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它不仅是中国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佛教因其文化的外来性,遭到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的有力排斥。在夷夏之辩中,很多儒家和道家学者从民族特点、性格、民风民俗等方面来分析佛教中国传统文化的互不相容。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抵制,而且还受到了中国无神论的挑战。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的巫术、儒家、墨家、道家、阴阳五行思想,还吸收了外来佛教、摩尼教、火袄教的有关内容,形成了包容广博、独放异彩的宗教文化,丰富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的神仙学说不仅是我国古代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的思想宝库之一,而且还对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甚至形成了民间风俗。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天人合一

大体而言,“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认为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人伦道德源出于天。“天人合一”既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地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地顺从与崇拜。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3、定慧双修论

释家非常重视修养方法和途径,印度佛教把五花八门的修行途径和方法归纳为两个方面:定和慧,也叫止和观。“定”或“止”就是禅定,着重于佛教思维修习。“慧”或“观”,就是学习佛教义理,培养佛教智慧。南北朝时,南方注重义理,北方注重禅定。隋代天台宗传世人智頉综合这两种方法,提出了“定慧双修”,“止观并重”的双轨并行主张,以求达到涅槃境界,求得解脱。

4、嫡长子继承制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总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嫡子和庶子分封,五世而斩。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1.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把气看作是艺术作品的根本。无形的气,在有形的作品中显现出,这就是虚实相生。中国艺术的显著特征。

2.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从审美角度看: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或浓与淡之美。

3.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追求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和,中国艺术业把和作为最高境界,追求“和”之美。 2、分析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大乘佛教比起小乘佛教来,更具有宗教色彩,它把佛教完全宗教化和神圣化,使佛教更具有精神统治的力量。释迦牟尼最初创立的原始佛教,除了业报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具有宗教色彩外,其他主要的理论宗教化的程度不高,如小乘佛教就不承认有一个宇宙的最高主宰,也没有把释迦牟尼奉为神,而只把他奉为教祖或传教师,而大乘佛教却把释迦牟尼神化为如来佛。第二,在佛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方面,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彻底。小乘佛教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微小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合成,因而世界上无永恒的东西。而大乘佛教却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微小的物质,离开了所谓的涅檠世界,就是绝对的空。这更有利于诱导人们去追寻虚幻的精神世界。第三,在宗教实践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诱惑力。小乘佛教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大乘佛教则不局限于个人的修行,而主张普渡众生。它极力宣扬大慈大悲,把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第四,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世俗的性质,较易推广。小乘佛教主张出家,过严格的禁欲生活,这就限制了自身的推广与普及。大乘佛教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信仰,他们不必严格禁欲,只要做布施的功德就可以了。

大乘佛教的产生,使佛教具有了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3、简述中国传统宗教的总体特征

一、不发达性

宗教在中国从未占据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但又不为宗教所左右,他们始终将神权限制在王权之下,而不允许神权与王权平起平坐,更不能使其凌驾于王权之上。正因为中国大众对宗教没有表现出特殊的热情。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现诸如十字军那样的宗教战争的痕迹,也没有发现诸如在宗教改革运动以及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当中令新教和天主教双方都大为丢脸的那种宗教迫害的痕迹。

二、实用性

中国人“以研究人生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对来世生活不甚向往。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结构特色是超自然因素与伦理道德因素有相当程度的分离,中国人看宗教只是人和神灵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为求福免祸。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极大的功利性。

三、兼容性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佛、道、伊斯兰、火袄教、摩尼教、犹太教、基督教长期同时共存,这现象本身即是兼容性的表现。中国传统宗教的种种特征,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特征在宗教上的反映。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各学派的价值取向。 一、追求仁义的儒家 1、以仁为思想核心

“仁”的概念,古已有之。《尚书.金滕》里有“予仁若考能”的文句,“仁”与技巧相联系;《诗经》里有“洵美且仁”,“其人美且仁”,“仁”与美相联系。此时“仁”的涵义比较单薄。到了春秋时代,“仁”的涵义丰富起来,《左传》中多次出现“仁”的概念,其意义有关政治、道德、事功等多种层面。孔子正是凭借这些思想资料,创造了“仁学”体系,并以此作为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

2、以义为价值准绳

在价值判断方面,如何确定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仁”的精神、“礼”的规范,儒家提出必须以“义”为价值准绳。孔子以义为立身之本,他说:“君子喻于义。”“君子以义为上。”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荀子也把义置于首要地位:“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二、崇尚自然的道家

道,本义是人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宇宙之本源等意义。先秦诸子中,以“道”为学说核心内容的学派,被成为“道家”。“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是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尘世的纷争。 1、“天道”、“无为” 2、超世、顺世、游世

三、主张兼爱互利的墨家

在百家争鸣中,墨家是儒家最大的反对派。墨家有自己严密的“天志”观。墨家的“天”是经过改造的下层劳动者理想的“天”,因而“天志”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秘的天命,而是下层劳动者利益与愿望的神圣的“外化”。墨家借助“天志”的权威提出尚贤、尚同、兼爱、交利等诸多社会政治主张,要求人们在利、欲与义、理的冲突面前,放弃私利、私欲,选择公利、公欲。 四、注重功利的法家

法家是现实主义者、功利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现实莫过于功和利,他们除了现实和实用之外,没有什么理想,没有什么境界,“计功而行赏”、“功多者受多,功少者受少”。“赏必出于公利”。这里的“公利”是指封建国家之利,也可以说是皇帝的“私利”。“赏功罪过”是法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功用”是法家提倡的最高价值标准。“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可见欲利是法家价值论的中心。 2、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统一性与延续性

中国文化具有连续的统一性特征,又具有一元的连续性特征。 (1)政治的统一

从政治方面看,中国文化经历了持久的统一过程。自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个时代于封建割据状态,但分裂是短暂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2)民族的融合与凝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是在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的。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特征,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融合息息相关。

(3)文化传统的承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自宋以降,其质的规定性基本上已经沉积。因此,虽然它也有起伏跌宕,并多次面临挑战,但一次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不曾中绝过的古老文化。

2.人文精神与民主主义

(1)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

中国文化就整个体系来说,是非宗教性的,充满了人文理性精神。由于中国特定的古代历史环境所决定,宗教神权始终不发达。

(2)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民本思想有以下内容构成:其一,肯定民是邦国的基础本根,即统治者赖以建立金字塔统治机构的基底。小农经济是专制王权建立的基础,是国家兵力与财政的直接来源,没有民的的支持,任何一个政权都无法维持。民在邦国之中,既处于统治地位,又对邦宁与否起着决定性制约作用。其二,主张君为民主。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国家的代表是君主不是民众。民众离不开君主,“君为民主”才符合民众的天性。君主与民众之间本质上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君主对于社稷和百姓既具有绝对统治之权,又负有贵民以存社稷之责。孟子倡“民为贵,君为轻”,君若害民“民之从之也轻”之义,实质是通过贵民以隆君之论。其三,“固本”与“宁邦”,必须重民心,以民情向背而顺导;重视民力,以农为本;重视民生,以求“元气培而本根固”。这些下恤民生之法。乃是“上筹国计”之方,“安贫保富”之计。

3.重群体轻个体 (1)家族本位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家族精神在古代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3)追求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是把人作为与牲畜、动物相等对待的整体的“类”来理解,即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把人的个体价值归结为人的社会价值,以社会标示个人,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

4.重人伦轻自然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不把外在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来研究,而把它作为一个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来体

验,其结果是不注重探求自然规律,只注重践履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中国的哲人们不去探讨自然的奥秘,反而把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视为雕虫小技。

5.崇老尚古

崇古意知识的浓厚还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尊老尚古传统客观上保留了古文化,有利于继续发扬传统,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依傍前人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注: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验,其结果是不注重探求自然规律,只注重践履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中国的哲人们不去探讨自然的奥秘,反而把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视为雕虫小技。

5.崇老尚古

崇古意知识的浓厚还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尊老尚古传统客观上保留了古文化,有利于继续发扬传统,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依傍前人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注: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ba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