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6 04: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目:A区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作者:孟昂

学院(系):

指导教师:

评阅人:

1105453320

学 号: 经济管理学院 建管1131 张巍 。

摘要

随着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而质量、进度、成本控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管理要点。

本论文以无锡市积水施工项目为实例,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运用进度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从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项目从开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进度规划设计,使用横道图和网络图对进度计划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保证进度计划实施的措施;质量和安全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技术、组织措施,针对施工项目中常见问题、重点问题进行了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以保证质量与安全计划得以很好的实现。

关键词 施工项目管理;进度规划;质量规划;成本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in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Management level has become the key factor for construction company’s development and survivor. While, quality, time and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erves as the key el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this paper develops detailed pla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Human Resource Administration’s office building in Hepingli A district, Wuxi. Knowledge of time control is applied in this paper to schedule the project from the start of the work to the final completion and delivery of the pro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managers. Bar chart and net work planning are also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to develop and analyze the schedule of the project, detailed time assurance plans are carried out. In respect of quality and safety, I developed specific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and key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stablished management system to make sure that they can be well assur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chedule plan quality plan; cost plan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第1章工程概况 ................................................... 1

1.1 工程简介 .............................................................................................. 1 1.2 水文、地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现场情况 .............................................................................................. 2 第2章施工管理组织规划 ........................................... 3

2.1 施工管理目标 ....................................................................................... 3

2.1.1 工期目标 ..................................................................................... 3 2.1.2 质量目标 ..................................................................................... 3 2.1.3 安全生产目标 ............................................................................. 3 2.1.4 文明施工目标 ............................................................................. 3 2.2 总承包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能 ................................................................ 3

2.2.1 管理组织机构 ............................................................................. 3 2.2.2 各机构职能 ................................................................................. 4 2.2.3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 5 2.3 分包管理 .............................................................................................. 5

2.3.1 强化总承包管理 .......................................................................... 6 2.3.2 进度计划管理 ............................................................................. 6 2.3.3 质量管理 ..................................................................................... 7 2.3.4 安全管理 ..................................................................................... 7 2.3.5 劳动力的管理 ............................................................................. 7 2.3.6 技术管理 ..................................................................................... 8 2.3.7 考核制度 ..................................................................................... 8

第3章施工部署与准备 ............................................. 9

3.1 施工段划分 ........................................................................................... 9

3.2劳动力部署 ............................................................................................ 9 3.3 现场生产部署 ..................................................................................... 10

3.3.1 临时用水 ................................................................................... 10 3.3.2 临时用电 ................................................................................... 10 3.3.3 临时道路 ................................................................................... 11 3.3.4 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 11 3.4 现场平面布置 ..................................................................................... 11 第4章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法 ...................................... 12

4.1 测量、放线 ......................................................................................... 12

4.1.1 施工测量 ................................................................................... 12 4.1.2 误差依据 ................................................................................... 12 4.1.3 沉降观测 ................................................................................... 12 4.2 土方工程 ............................................................................................ 13

4.2.1 基坑支护 ................................................................................... 13 4.2.2 挖土机械选择 ........................................................................... 13 4.2.3 土方开挖与回填 ........................................................................ 14 4.2.4 质量标准 ................................................................................... 14 4.3 模板工程 ............................................................................................ 15

4.3.1 模板选用 ................................................................................... 15 4.3.2 模板安装与拆除 ........................................................................ 16 4.3.3 模板堆放与施工安全措施 ........................................................ 17 4.3.4 质量标准 ................................................................................... 18 4.4 钢筋工程 ............................................................................................ 19

4.4.1 钢筋进场检验及验收 ................................................................ 19 4.4.2 钢筋的加工与运输 .................................................................... 19 4.4.3 钢筋的下料连接 ........................................................................ 20 4.4.4 质量标准 ................................................................................... 23 4.4.5 安全措施 ................................................................................... 26

4.4.6 成品保护 ................................................................................... 27 4.5 混凝土工程 ......................................................................................... 27

4.5.1 混凝土供应 ............................................................................... 27 4.5.2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 28 4.5.3混凝土养护 ................................................................................ 30 4.4.5 质量标准 ................................................................................... 31 4.6 砌筑工程 ............................................................................................ 32

4.6.1 施工准备 ................................................................................... 32 4.6.2 砌体施工 ................................................................................... 32 4.6.3 质量标准 ................................................................................... 33 4.7 脚手架工程 ......................................................................................... 33

4.7.1 脚手架搭设 ............................................................................... 33 4.7.2 脚手架验收与安全事项 ............................................................ 34 4.7.3 脚手架拆除 ............................................................................... 34 4.8 机电预留预埋 ..................................................................................... 34

4.8.1 预留孔洞 ................................................................................... 34 4.8.2 电气钢管预埋 ........................................................................... 35 4.9 屋面工程 ............................................................................................ 35 4.10 防水工程 .......................................................................................... 35

4.10.1 地下室防水施工 ...................................................................... 35 4.10.2 屋面防水施工 .......................................................................... 36 4.10.3 卫生间防水施工 ...................................................................... 36 4.11 装饰工程 .......................................................................................... 37

4.11.1 主要工作内容及交叉工序处理 ............................................... 37 4.11.2 主要分部工程工艺流程 .......................................................... 38

第5章进度管理规划 .............................................. 39

5.1 进度计划编制 ..................................................................................... 39

5.1.1 总进度计划 ............................................................................... 39

5.1.2 标准层进度计划 ........................................................................ 39 5.1.3 进度控制点 ............................................................................... 39 5.2 影响本工程进度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 40

5.2.1 影响本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 40 5.2.2 影响进度因素的对策 ................................................................ 40 5.3 进度偏差的调整 ................................................................................. 40 5.4 进度计划的实施 ................................................................................. 41

5.4.1 技术措施 ................................................................................... 41 5.4.2 经济措施 ................................................................................... 41 5.4.3 组织措施 ................................................................................... 41

第6章质量管理规划 .............................................. 43

6.1质量管理目标 ...................................................................................... 43 6.2 质量管理体系 ..................................................................................... 43 6.3 工程质量的控制 ................................................................................. 43

6.3.1施工准备阶段 ............................................................................. 43 6.3.2 施工阶段 ................................................................................... 44 6.3.3 物资采购 ................................................................................... 49 6.3.4 经济保证 ................................................................................... 49 6.3.5 质量的持续改进 ........................................................................ 49

第7章施工安全管理 .............................................. 51

7.1 安全管理目标 ..................................................................................... 51 7.2 安全管理方针 ..................................................................................... 51 7.3 安全保证体系 ..................................................................................... 51 7.4 安全管理措施 ..................................................................................... 52

7.4.1 技术措施 ................................................................................... 52 7.4.2 管理措施 ................................................................................... 52 7.5 安全防护重点 ..................................................................................... 53

7.5.1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 53

7.5.2 孔洞防护 ................................................................................... 54 7.5.3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 54 7.5.4 现场用电安全防护 .................................................................... 54

第8章成本管理规划 .............................................. 56

8.1 成本管理流程 ..................................................................................... 56 8.2 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 57

8.2.1 组织措施 ................................................................................... 57 8.2.2 经济措施 ................................................................................... 57 8.2.3 技术措施 ................................................................................... 58

第9章冬雨季施工与文明施工 ...................................... 59

9.1 冬期施工 ............................................................................................ 59

9.1.1组织措施 .................................................................................... 59 9.1.2 技术措施 ................................................................................... 59 9.1.3 技术、质量、安全管理 ............................................................ 60 9.2 雨期施工 ............................................................................................ 61

9.2.1 混凝土工程 ............................................................................... 61 9.2.2 钢筋工程 ................................................................................... 61 9.2.3 安装工程 ................................................................................... 61 9.2.4 其他 ........................................................................................... 61 9.3 现场文明施工 ..................................................................................... 62

9.3.1 环境保护 ................................................................................... 62 9.3.2 扰民协调措施 ........................................................................... 62 9.3.3 现场管理 ................................................................................... 63

结论 ............................................................ 64 致谢 ............................................................ 65 参考文献 ........................................................ 66 附录1施工段划分图 .............................................. 67

附录2总平面布置图 .............................................. 68 附录3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 69 附录4标准层进度计划横道图 ...................................... 69 附录5 标准层进度计划网络图 ..................................... 73

第1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该工程为无锡市积水住宅项目工程,位于无锡市新区近湖路与干城路交界处,地处美丽的太湖湖畔,占地面积2796.05m2,总建筑面积24075.87 m2,总高度53.15米。

工程使用的功能为:地下为人防层,平时作为停车库。地上部分为办公室及会议室、娱乐中心等。是一幢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是集办公、会议、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建筑设计简介如表1-1。

表1-1 建筑设计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使用性质为综合办公楼,分为主楼和裙房两部分 主楼:地下二层为人防层,平时作为机动车库;地下一层为机动1 建筑功能 车库;地上部分为办公、会议室及服务中心等 裙房: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和库房;地下一层、地上一层为餐厅;地上二层为大会议室 2 建筑面积 建筑层数 地下 3 建筑规模 建筑层高 地上 24075.87 主楼地下2层,地下13层 裙房地下2层,地上2层 地下1层3.9m,地下2层4.8m 主楼首层4.8m,二层4.2m,三~十二层3.9m,十三层3.85m,机房层3.45m 裙房首层3.9m,二层5.65m 建筑总高56.05m 基础 4 结构形式 主体 屋面 外墙 5 外装修 门窗 主入口 梁板式筏板基础 框架-剪力墙结构 平屋面,钢筋混凝土屋盖 干挂花岗石饰面、玻璃幕墙 PA断桥铝合金外门窗 干挂花岗石饰面

续表1-1

顶棚 6 内装修 地面 内墙 6 7 8 内装修 通风空调 消防系统 门窗 防水 铝方板吊板、矿棉吸声板吊顶、涂料顶棚 花岗石地面、亚麻地板、地砖地面、活动地板 大理石墙面、实木墙面、涂料、乳胶漆墙面 实木门、防火门、塑钢窗 卫生间聚氨酯涂膜防水 暗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冬季供热、夏季供冷 自动报警喷淋、消火栓、送风排烟 1.3 现场情况

本工程位于太湖湖畔,交通方便,但施工场地狭窄,不利于机械、现场材料的堆放布置,且距两栋高层住宅较近,扰民问题严重,对周边安全防护要求较高。

第2章 施工管理组织规划

2.1 施工管理目标

2.1.1 工期目标

合同要求2012年9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31日前竣工,合同工期491天。

计划在2012年9月1日开工, 2013年12月15日竣工,计划工期471天。

2.1.2 质量目标

优良,争创结构工程质量无锡市“太湖杯金杯”。

2.1.3 安全生产目标

避免安全隐患,杜绝因工死亡、重伤事故,一般事故发生率控制在1.5‰以内,在生产中遵循“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方针。

2.1.4 文明施工目标

市级文明安全工地,活完场清,污染排放达标。

2.2 总承包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能

2.2.1 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作为无锡市重点工程,由公司组建项目经理部承担对该工程的总承包管理,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以项目合同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为手段,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能,全面履行与建设单位、监理的合同,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技术管理与计算机辅助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项目经理部直接接受建设单位、监理指令并对建设单位负责,对专业分

包商进行管理和协调。本工程项目经理部机构作如图2-1设计: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执行经理 书记 工程部 质量安全部 物资设备部 合约造价部 土建施工队机电安装分包队通风空调分包队消防喷淋分包队高级装饰分包队其他分包队2.2.2 各机构职能

2.2.2.1 工程部

负责工程的施工管理,编制工程进度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负责施工、生产调度,协调分包施工管理;负责重大技术方案和措施的编制、审核和交底;负责材料设备进场质量控制,材料试验,试验和检验资料档案等技术管理工作;负责与监理、设计院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协调。 2.2.2.2 质量安全部

负责项目质量安全计划的编制实施;负责制定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负责日常质量工作的跟踪检查等。 2.2.2.3 物资设备部

图2-1 项目经理部机构

负责组织编制材料、设备、机械的采购、供应计划与管理;制定降低材料成本的措施等。 2.2.2.4 合约造价部

负责工程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工程预结算、工程量统计和对总分包合同的管理、工程成本管理、项目财务管理,做好成本控制与管理等。

2.2.3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2.2.3.1 项目经理(执行经理):

(1)代表企业实施施工项目管理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对进入现场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

(4)在授权范围内负责与企业管理层、劳务作业层、各协作单位、发包人、分包人和监理工程师等的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5)进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

(6)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准备结算资料和分析总结,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经理部的善后工作。 2.2.3.2 项目总工

(1)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

(2)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编制质量控制点; (3)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 (4)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

(5)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2.3 分包管理

本工程由金陵建工有限公司作为总承包管理者,基础、主体、粗装修工程将由金陵建工直接负责施工,其他项目由建设单位选择分包单位施工。

分包单位由金陵建工项目经理部纳入总承包管理体系,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协调、统一计划的原则对分包单位进行有力地协调、监督、管理。

2.3.1 强化总承包管理

项目经理部全面执行和理解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意图,认真履行施工总承包合同,同时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总包协调管理,以保证合同规定的工程质量、工期等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部着重做好下列几方面的综合管理工作:

(1)统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协助建设单位(监理)对各专业分包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将各专业工程置于整个工程的整体作战方案中,宜于统一指挥和协调监督;

(2)统一现场平面管理。由于场地狭小、项目专业分包队伍多,必须由总包对现场总平面布置做统一规划、安排和管理,使现场的施工秩序井然有序。统一编制多级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根据总的工期进度对各分部分项、分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控制,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统一施工现场的多工种、多专业交叉作业的平衡调度,便于各专业队伍在交叉施工中如工作面、时间、机械、脚手架和施工用水电等资源供应等方面的协调、组织和管理;

(4)统一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使整个工地成为文明施工现场;

(5)每周四下午16:00 由总承包单位主持召开工程生产协调、质量安全例会。

2.3.2 进度计划管理

总承包方制定严密、可行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安排、图纸等资料的提供,材料、设备订货进场时间、劳动力部署等项目施工中的每一环节都纳入总体施工计划。

A区办公楼施工项目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按倒计时排计划,只能提前不能拖后。各分包单位进场10天内报出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编制的分部分项进度计划,每月25日报出下月计划,每周一报出本周计划并汇报上周计划完成情况。

2.3.3 质量管理

确定创优质量目标,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质量计划,各分包单位必须保证质量计划的100%完成。制定《A区办公楼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与奖罚条例》,同分包单位签订责任状,总承包单位有质量奖罚权。

2.3.4 安全管理

随着工程的进展,各专业施工队伍陆续进场,由单一工种向多工种立体化发展,人员成份复杂,施工项目互相交叉,责任难以分明;中小型机具增加,安全用电管理难度大。针对这些特点,制定《A区办公楼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奖罚条例》,同各施工队签订《安全施工协议书》。总承包单位有权没收分包单位违章的小型机械、电箱等。各施工队伍重点抓好现场材料堆放、工完场清、安全用电工作。

2.3.5 劳动力的管理

(1)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施工段划分、专业需要、劳动定额编制切实可行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由主管生产的经理负责对各分包单位进入或退出项目施工的劳动力构成、数量及时间提出指导性计划,及时调整,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2)在施工队进场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制度教育,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认识该工程的重要性;

(3)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组织学习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及地方有关规定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总交底,使工人高质量地完成额定任务,确保计划用量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4)对劳动力进行必要的调节,实行动态管理,使之合理流动; (5)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2.3.6 技术管理

组织分包对图纸进行审查,代表分包与监理单位联系设计变更,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审核分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协同分包解决有关工程的技术、试验和质量等问题,负责施工技术档案的审核。

2.3.7 考核制度

每周四下午的生产例会上考核各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等工作,对一般违章的以教育为主;严重违章的将予以经济惩罚。

第3章 施工部署与准备

本工程质量目标要求较高,为了完成同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本项目部必须解决好质量、进度、成本之间的矛盾。因此施工中要注意工序合理搭接,合理流水施工,多专业工种协调配合等问题。

3.1 施工段划分

主楼和裙房各自流水施工。

(1)主楼:1段:N-M轴;2段:M-K轴;3段:K-H轴;4段:H-G轴;

流水方向:1段-4段。

(2)裙房:1段:F-E轴;2段:E-D轴;3段:C段-B轴;4段:B-A轴。

流水方向:1段-4段。 施工段划分见附录1。

3.2劳动力部署

本工程劳务选用素质良好、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在施工管理上、技术上、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保证。本工程主体施工阶段高峰期施工人数344人,平均人数330人,结构与装修施工同时进行时,高峰期有640人,劳动力计划如下。

表3-1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续表3-1

工种 木工 钢筋工 混凝土工 架子工 电气焊工 抹灰工 瓦工 油工 电工 基础 120 100 30 15 6 5 10 0 5 结构 100 80 30 15 6 5 10 0 5 装修 30 20 10 15 6 80 90 80 5

10 11 12 13 防水工 信号工 其他 合计 30 3 20 344 0 3 10 264 30 0 10 376 3.3 现场生产部署

3.3.1 临时用水

施工现场水源由市政给水管供给,设在现场西南角,给水管径100mm。由于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且现场不设立生活区,故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较小,施工期间现场用水计算考虑消防用水量,将施工用水和消防用水合一计算。

3.3.1.1 消防管线布置

地面消防管线根据要求沿建筑物四周环状布置于场区施工道路旁,距路边1米;楼层消防用水通过设置在现场南侧水泵房内的水泵加压供给。楼内设一根立管,每层设支管。同时,每层甩出一个施工用阀门作为施工用水。 3.3.1.2 消火栓布置

根据《无锡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消防管径为100mm,用水量20L/s。在施工现场均匀布置6个临时防火栓;沿建筑物四周每50米设一个消火栓,共5个。满足现场防火要求。 3.3.1.3 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的养护,用水量不大,采用消防用水。

3.3.2 临时用电

该工程由甲方提供500KV的变压器作为现场临时用电,可以满足施工高峰用电要求。

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 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采用三相五芯铠装电缆格分开使用。接地电阻不大

于4Ω,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现场沿围墙角留沟槽、盖板敷设电缆,过路电缆用钢管保护,依实际情况设立流动配电箱、开关箱,严格实行一机一闸制。

3.3.3 临时道路

本施工现场场地狭小,现场无法形成环形车道。因此在南面、北面、东面砖砌围墙,西侧与高层建筑紧邻侧设铁围挡板。施工现场主入口设在东北方向,作为机械和材料的进场通道。另在东南角设立临时入口。

现场道路全部采用C15混凝土硬化,两侧设置暗排水沟,接向东侧市政雨水井,排水坡度0.5%。

3.3.4 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办公区房屋用用场外原有办公室,现场不设生活区。

各类构件、机具、材料存放场地等区域均在现场平面图中标注,并进行严格管理。

具体布置见附录2。

3.4现场平面布置

本工程地处太湖湖畔,施工场地狭小,充分、科学、合理利用每一块场地对现场管理至关重要。平面布置根据施工阶段不同动态管理,同时车辆进出、机械安放都规划安排,避免占用空间。

现场平面布置见附录2

第4章 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法

4.1 测量、放线

为保证施工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工程开工前,由公司技术部对重要部位的放线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工。

4.1.1 施工测量

4.1.2.1 地下工程施工测量

(1)平面测量 采用外控法。根据建设单位和测绘单位所提供的定位桩将控制桩精确引测到将要开挖的基槽外。每道轴线的控制桩点不少于4点,并保持通视。根据主轴线控制桩向槽内投测“井”字形线,再依据施工平面图进行地下各层的放线。

所有轴线控制桩均应设置在建筑物四周易于保存的地点,并加以保护。 (2)高程测量 首先将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基点引测至场内,于场内北侧和东南侧测设出三个高程控制桩,作为高程控制和复核依据。依据高程控制桩,向槽内引测,传递至底板及各层楼板上来控制层高。 4.1.1.2 地上工程施工测量

(1)平面测量 同地下工程施工测量。

(2)高程测量 采用内控法,在地下一层顶板设置基准控制点,其正上方预留孔洞,通过激光铅直仪将控制点向上引测,测设出每层的标高控制点。

进行标高传递时,均要从标高起始线向上量取,以消除累计误差。

4.1.2 误差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轴线位移允许误差<3mm,混凝土柱垂直度允许偏差<3m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

4.1.3 沉降观测

由于本工程基坑开挖较深,且基坑四周紧邻高层建筑物,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土方开挖时密切配合业主委托的观测单位做好基坑监测工作。主体

施工阶段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做好沉降观测。

4.2 土方工程

本工程地处太湖湖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工程的土质为Ⅱ类土,地下水水位为-30.17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12.66m,故无需降水工作。同时由于基坑紧邻两高层住宅,无法放坡,故需直立边坡加支撑的施工方法。

4.2.1 基坑支护

基坑支护工程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编制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

4.2.2 挖土机械选择

4.2.2.1 挖掘机生产效率计算

(1)每小时生产效率按下式计算(挖掘机选用W-1001型,按每天开挖按10h计算)

(4-1)

(2)每天生产效率 按下式计算

(4-2)

式中 q——土斗容量; N——每分钟挖土次数

——挖掘机每次循环作业时间;本式取秒 K——系数,取0.65 ——工作时间利用系数,取0.70 经计算:

4.2.2.2 挖掘机需用数量计算 (4-3)

式中 Q——总土方量,Q=23295m3

T——工期天数,T=8天

C——每天工作班数:C取1.1台班,约计11小时(考虑白天无法外运) 经计算:

选取2台W-1001反铲挖掘机,主要技术性能为:铲斗容量为1.2m3,最大挖掘半径11.5m,最大挖掘深度7.3m。

4.2.3 土方开挖与回填

4.2.3.1 土方开挖

工艺流程:场地三通一平→土方分层开挖→剩余土方开挖→基础施工。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土方工程挖方较深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害周边环境;

(2)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基坑边缘;

(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顺序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4.2.3.2 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施工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2)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4.2.4 质量标准

(1)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目 检查项目 校基基坑基槽 主控 标高 长度、宽度 项目 (由设计中心 线向两边量) 边坡 一般 项目 表面平整度 基底土性 20 20 -50 -200 -50 挖方场地平整 人工 ±30 机械 ±50 管沟 -50 +100 地(路)面基层 -50 —— 水准仪 经纬仪,用钢尺量 观察或用坡度尺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观察或土样分析 检查方法 +300 +500 -100 -150 设计要求 50 设计要求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2)土方回填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2的规定:

表4-2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检查项目 校基基坑基槽 主控 项目 标高 分层压实系数 回填土料 一般 项目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表面平整度 20 30 -50 场地平整 人工 ±30 机械 ±50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50 20 20 管沟 -50 地(路)面基层 -50 水准仪 规定方法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用靠尺或水准仪 检查方法 4.3 模板工程

模板体系的形式与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因此,模板体系的选择应遵循支拆方便、牢固可靠的原则,同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4.3.1 模板选用

本工程木模板由现场加工,钢模板全部租赁使用。使用情况如表4-3。

表4-3 模板选用表

序号 1 2 部位 底板 墙体 模板 使用60系列小钢模,用钢管加固。 86系列二代全钢大模板组拼。次楞为8#槽钢,背楞由两根10#槽钢组成,穿墙螺栓为销式螺栓,斜撑8#槽钢 60系列小钢模,配合阴阳角模板与外墙模板相连,柱面一侧2 地下附墙柱 根据净空尺寸采用三种形式的模板(阳角模板、连接角模和硬拼),横龙骨布置同外墙 3 4 5 框架柱 框架梁 顶板 86系列钢模板,背楞为8#槽钢(竖向)柱箍采用木方。柱模支撑采用钢管架。大于900mm宽使用钢筋的对拉螺栓。 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为木楞,斜撑、侧楞、底楞增色为木主。支撑系统选用碗扣支架。 采用15mm厚多层板,使用钢管作主龙骨,木方作次龙骨,支撑系统为碗扣支架,利用U形托上下调节支撑高度。 覆膜多层板另配部分墙体小钢模板。采用12mm厚整块覆膜6 汽车坡道 多层板弯成,使用木方做背楞。相邻大块模板拼接采用企口缝,接缝处多层板背后使用螺栓连接。 4.3.2 模板安装与拆除

钢模板运到现场后,要清点数量,核对型号,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清除表面锈蚀和焊渣,板面缝隙要用环氧腻子嵌缝,模板背面刷好防锈漆,并用醒目字体喷字注明模板编号,以便安装时对号入座。 4.3.2.1 模板的安装

模板安装前要校核放线尺寸,安装时严格按模板计算书确定的支撑间距。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后,再办预检手续。以下是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1)地下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先安装附壁柱模板→从内墙体确定螺栓位置→内外墙模板同时安装;

(2)墙体大模板安装顺序:先安装外侧墙体模板→安装角模→大模板;

(3)顶板模板安装顺序:安装固定支撑→固定主次龙骨→铺装模板; (4)框架柱模板安装顺序:安装柱模→安装柱箍→安装斜杆;

(5)框架梁模板安装顺序:安装立柱→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安装侧模; (6)顶板、墙体预留洞采用多层板模板加工制作定型洞口模板的方法,在结构期间预留。 4.3.2.2 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应按照设计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竖向结构拆除顺序与支模顺序相反。水平结构先松动支撑体系,拆除主次龙骨,拆除多层板或侧模等,最后拆除支撑体系。

4.3.3 模板堆放与施工安全措施

(1)模板安装就位后,竖直模板极易倾倒,应特别注意安全,用花篮螺栓将模板同楼板吊环连接;

(2)模板堆放场地要在周围设防护架,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堆放区内; (3)角模及其它配套模板的存放,有专用场地和相应的存放措施,不要斜靠在模板上,防止造成滑倒伤人事故;

(4)大模板放在楼层上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倾覆措施,防止碰撞造成坠落。遇有大风天气,应将大模板与建筑物固定;

(5)大模板上必须有操作平台、上人梯道、护身栏杆等附属设施,如有损坏,及时修补;

(6)在安装柱外侧临边模板时,必须先搭设好外围防护架,并绑好防护架,挂好安全网。模板就位后就必须马上固定,操作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带;

(7)大模板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加以串联,并同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8)在楼层或地面临时堆放的大模板,都应对面放置,中间留出60cm 的人行通道,以便清理和涂刷脱模剂;

(9)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必须逐层搭好安全防护平台,并检查平

台支腿伸入墙内的尺寸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拆除平台时,先吊好吊钩,操作人员退到安全地带后方可起吊。

4.3.4 质量标准

4.3.4.1 主控项目

(1)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混凝土要达到规定的强度如表4-4。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表4-4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板 梁、壳、拱 悬臂构件 ——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3)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应在结构主体施工完成后方可浇筑。本工程后浇带顶板上有主楼承重外脚手架,所以后浇带的顶板模板要在外脚手架拆除后才能拆模。 4.3.4.2 一般项目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4)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5)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5的规定;

表4-5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轴线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柱、墙、梁 不大于5m 大于5m 允许偏差(mm) 5 6 8 2 5 检查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6)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7)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4 钢筋工程

4.4.1钢筋进场检验及验收

对进场钢筋必须认真检验,进场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在保证设计规格及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及漆污等,钢筋端头保证平直,无弯曲。进场钢筋由项目物资部牵头组织验收。

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必须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4.4.2钢筋的加工与运输

钢筋全部采用现场加工,在施工现场西北侧设置钢筋加工及堆放区及钢

筋加工棚。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要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cm 间距2m 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钢筋集中码放,场地必须平整,有良好的排水措施。码放的钢筋应及时作好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规格、产地、日期、使用部位等。

施工前钢筋工工长对工号送来的钢筋下料单,要认真进行审核,内容包括钢筋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角度是否正确,尺寸是否漏写,如对某份料单有疑问应及时与工号技术人员取得联系并及时更正,以免造成浪费材料。

钢筋运输主要采用塔吊进行水平和垂直运输,吊运至绑点处的钢筋应用方木垫起,并注意不得集中堆放,防止压坏正在养护期间的混凝土楼板。

4.4.3钢筋的下料连接

本工程钢筋连接方法主要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和绑扎连接两种。底板、基础梁、梁、柱受力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一级接头;的钢筋一律采用绑扎连接。顶板钢筋全部采用绑扎连接,下层钢筋接头在支座,上层钢筋接头在跨中。 4.4.3.1 钢筋下料

钢筋下冷拉及切断工作需符合以下规定:

(1)钢筋冷拉前要检查冷拉设备(卷扬机、夹具、滑轮等)。冷拉时严禁在冷拉线两端站人或跨越触动正在冷拉的钢筋;

(2)钢筋冷拉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冷拉调直,冷拉率控制在4%,冷拉速度不宜过快,待拉到规定冷拉率后须稍停,然后放松;

(3)冷拉出的钢筋必须光滑,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四周不得有毛刺、棱角或划伤的痕伤,不得有水波弯曲等现象;

(4)钢筋切断时根据料牌统筹断料,先长料后短料,精打细算,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5)在断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裂纹、缩颈或严重的弯头等情况时必须将该段切除;

(6)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起等现象;

(7)切断好的钢筋必须按工号、编号、规格、长度、数量分别堆放整齐并拴好下料牌。 4.4.3.2 钢筋连接

(1)底板钢筋

工艺流程:清理垫层→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板下层筋→放置马凳→绑扎上层横向筋→绑扎上层纵向筋→焊接支撑筋。

绑筋前应先把垫层清理干净,然后弹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同时弹好柱墙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钢筋分段连接,分段绑扎,绑扎钢筋时,纵横两个方向所有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不得跳扣绑扎。绑好底层钢筋后,放置底板马凳筋,在马凳筋上用粉笔划出上层横向筋位置线并绑扎好,然后开始绑扎上层纵向筋,待纵横向筋绑扎好后,立即点焊上下层钢筋支撑筋。与下层钢筋相同,上层钢筋不得跳扣,分段连接,分段绑扎。底板钢筋上、下层直螺纹接头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错开,钢筋配料时尽量避开在框架柱放大脚处存在接头。根据划好的墙柱位置,将墙、柱主筋插筋绑扎牢固,以确保位置准确,有放大脚的要绑上放大脚筋。

(2)柱筋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竖向钢筋接长→划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立竖向钢筋。

竖向钢筋接长:柱子竖向钢筋≥18 mm 采用等强度直螺纹接头,其余采用绑扎。

绑箍筋:箍筋的接头要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要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钢螺纹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为避免竖向钢筋在前一施工层混凝土浇筑时被污染,在混凝土浇筑前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护。

每次板筋绑扎完毕后,在柱筋上除套上卡位筋外,把柱筋与板筋点焊,

防止柱主筋偏位。

(3)墙筋

工艺流程:修理伸出筋→绑扎竖筋及竖筋定位架→绑扎墙体钢筋。 为保证墙截面尺寸、竖向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一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50mm 设置水平钢筋定位架,水平钢筋定位架严格按照墙截面尺寸及钢筋设计要求

立竖向钢筋:先将竖筋及竖向钢筋定位架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定位,根据竖向钢筋定位架对其余的纵、横筋进行绑扎。

墙筋应逐点绑扎,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筋接头应错开。一般先立几根竖向定位筋,与下层伸入的钢筋连接,然后绑上定位横筋,接着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

下层墙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水平定位钢筋定位准确,以利上层墙的钢筋搭接。

墙内的水电线盒必须固定牢靠,采用增加定位措施筋的方法将水电线盒焊接定位。

(4)梁筋

工艺流程:支梁底模及1/2 侧模→在底模划箍筋间距线→主筋穿好箍筋→固定弯起筋及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及主筋并绑好箍筋→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绑架立筋→再绑主筋→放置保护层垫块→封侧模。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梁的钢筋连接≥18 mm 采用等强度直螺纹接头,其余采用绑扎。 在完成梁底模板及侧模后,即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置纵筋再套外箍,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梁筋绑扎同时,木工可跟进封梁侧模。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 ㎜的同梁宽同长钢筋(端头应作防锈处理)。

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支撑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上。

(5)板筋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杂物→在模板上划主筋、分布筋间距线→先放主筋后分布筋→下层筋绑扎→放置马凳筋及垫块→上层筋绑扎。

在平台底板上用墨线弹出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或粉笔在模板上标出每根钢筋的位置。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

下层筋不得在跨中搭接,上层筋不得在支座处搭接,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绑牢,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板钢筋网的绑扎施工时,四周两行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叉扎牢,邻绑扎点的钢螺纹要成八字形绑扎(右左扣绑扎)。

为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间距离,上下层筋之间用凳筋架立。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6)楼梯筋

工艺流程:预埋平台板筋→楼梯梁筋绑扎→焊接绑扎平台板筋→绑扎踏步筋→放置垫块。

由于墙板采用大钢模板,楼梯钢筋不能甩出,所以在墙体合模前,在楼梯梁位置设置预留洞口,在墙体中预埋平台板钢筋,预留筋长度为钢筋直径10d。预留筋须紧贴墙模,待墙模拆除后立即凿出钢筋,焊接前彻底清理干净钢筋表面的混凝土。

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好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先绑扎楼梯梁筋,后绑扎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绑扎板筋时,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不得甩扣。

平台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塑料垫块。主筋接头数量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4.4.4 质量标准

4.4.4.1 主控项目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1、2、3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③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钢筋加工允许误差应符合表4-6规定。

表4-6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4.4.4.2 一般项目

(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

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符合表4-7规定;

表4-7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类型 光圆钢筋 带肋钢筋 HPB235级 HRB335级 HRB400级RRB400级 C15 45d 55d —— C20C25 35d 45d 55d C30C35 30d 35d 40d C40 25d 30d 35d (4)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表4-8规定;

表4-8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构件名称 底板 地下室外墙及顶板 柱 梁 楼板 保护层厚度(mm) 35 25 30 25 15 注: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为10mm;

2. 板、墙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

层厚度不小于15mm

(6)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9规定。

表4-9 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目 网的长度、宽度 网眼的尺寸 焊接 允许偏差(mm) ±10 ±10 检查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 网架的宽度、高度 网架的长度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焊接 绑扎 ±20 ±5 ±10 ±10 ±5 ±10 ±20 +20 ±5 +3 ±10 ±5 ±3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两端中间各取最大值 箍筋、构造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移 焊接预埋件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中心线位移 水平高差 基础 受力筋保护层 梁、柱 墙、板

4.4.5 安全措施

(1)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培训,掌握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后,才能上岗;

(2)钢筋加工机械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并接地,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机械转动的外露部分必须设有安全防护罩,在停止工作时应断开电源;

(3)使用钢筋弯曲机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钢筋活动端的反方向,弯曲短钢筋时,应有防止钢筋弹出的措施。

(4)粗钢筋切断时,冲切力大,应在切断机口两侧机座上安装两个角钢挡竿,防止钢筋摆动;

(5)在焊机操作棚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在室内进行焊接时,应保持良好环境;

(6)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7)起吊或安装钢筋时,要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距离,在钢筋

林立的场所,雷雨天不准操作和站人;

(8)安装悬空结构钢筋时,必须站在脚手架上操作,不得站在模板上或支撑上安装,并系好安全带;

(9)现场施工的照明电线及混凝土振捣器线路不准直接挂在钢筋上,如确实需要,应在钢筋上架设横担木,把电线挂在横担木上,如采用行灯时,电压不得超过36V;

(10)在高空安装钢筋必须扳弯粗钢筋时,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防止摔下,现场操作人员均应戴安全帽。

4.4.6成品保护

(1)加工成型的钢筋或骨架运至现场后,应分别按结构部位、钢筋编号和规格等整齐堆放,保持钢筋表面清洁,防止被油渍、泥土污染或压弯变形;

(2)钢筋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不得随意抛掷和碰撞,防止钢筋变形;

(3)在板筋绑扎过程中和钢筋绑好后,不得在已绑好的钢筋上行人、堆物,特别是防止踩踏压塌雨篷、挑檐、阳台等悬挑结构的钢筋,以免影响结构强度和使用安全;

(4)楼板等的负筋绑好后,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整修,保持不变形,在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负责整修;

(5)绑扎钢筋时,防止碰动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

(6)模板内表面涂刷隔离剂时,应避免污染钢筋,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设专人用湿布对墙、柱筋进行及时清理;

(7)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管线埋设物时,应避免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

4.5 混凝土工程

4.5.1 混凝土供应

4.5.1.1 原材料

本工程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进度需要,认真编制好预拌混凝土供应计划。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预拌混凝土做出如下要求:

(1)水泥: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冬季施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结构墙体混凝土应采用同一种粉煤灰,同一牌号、同一品种水泥,以保证外观颜色一致;

(2)粗骨料:粒径,级配良,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0%,含泥量按重量不应大于1.0%,且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细骨料: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3.0%,防水混凝土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4)粉煤灰:粉煤灰等级应不低于Ⅱ级,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宜为18 %;

(5)外加剂:外加剂的掺加应根据施工部位及季节等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4.5.1.2 混凝土运输

预拌混凝土运输必须保证匀速、准时到场,并取样进行坍落度试验,同时观察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符合要求后由现场专人负责签收。

4.5.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4.5.2.1 施工准备工作

(1)各种施工机具落实到位,对各种机具进行检查,避免施工中出现机器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停工;

(2)搭好临时电源线路,安全防护措施、操作台等;浇筑混凝土时要铺好跳板,跳板支在预先制作好的钢筋支架上,不得直接铺放在钢筋网片上。跳板应具有一定的宽度,待混凝土浇到一定的位置,随浇随撤掉钢筋支架;。

(3)作好工人尤其是机器操作手的班前集中交底工作,使工人做到心中有数。岗位人员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4)会同质量检查员对该施工段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给上道工序专业工程师。待整改后报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再进行本道工序的施工;

(5)确定此次浇筑混凝土的值班人员及具体分工。 4.5.2.2 混凝土浇筑

(1)底板混凝土浇筑 主楼筏基底板厚度650mm,分两次浇筑完。裙房筏基底板厚度400mm,一次浇筑完毕。底板采用连续推进、自然流淌、连续施工的方法,浇筑时从西向东施工,以一跨(两纵轴间)为一单元连续施工。浇筑完一个单元大约需3小时,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条件下,浇筑速度适当放慢,控制每小时泵送量为;

(2)墙、柱混凝土浇筑 新浇混凝土与下部混凝土结合处,先在底部填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份相同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450mm左右,并用尺杆进行严格控制。浇筑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h。门窗洞口两侧应同时振捣,避免洞口形。地下室内外墙体之间,应按是否渗设置拦砼网,先浇筑抗混凝土,再浇普通混凝土,两种不同混凝土禁止混用;

(3)梁、板、楼梯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同时浇筑,采用随浇随振捣,随刮随抹平。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刮杆刮平,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平,在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抹压,保证混凝土表面,特别是大风、燥热天气浇筑时应加强抹压工作,防止出现塑性与干缩裂缝;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在浇筑前,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待结构封顶后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确定浇筑时间,采用比原构件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内掺微膨胀剂,认真振捣密实;

(5)施工缝 底板与外墙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上,做平口形式。 墙体垂直施工缝留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1/3范内,采用快易收口网封挡;

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分两次留设,第一次留在顶板底标高以上25mm处,第二次留在顶板顶标高处。墙体在框架梁处按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筋锚固长度

出梁豁。

框架柱施工缝留置在梁底标以上25mm处。

顶板施工缝留置于跨中1/3处,采用快易收口网封挡。

楼梯施工缝高在平台板1/3处,楼梯梁处按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筋锚固长度留出梁豁,采用快易收口网封挡。

后浇带作为自然施工缝。 4.5.2.3 混凝土振捣

振捣时要求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各个施工部位时责任到人,细化具体部位,做好各个部位的振捣记录。拆模后各个部位的振捣质量反馈给各个振捣手,促使其改进工作,达到提高混凝土振捣质量的目的。

柱、墙、梁混凝土均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厚度不得大于振捣棒的长度。混凝土的振捣采用随浇筑随振捣,振捣棒垂直插入混凝土,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以使上下层互相结合;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防止出现分层离析和空洞缺陷。

振捣器的插入点要均匀排列,排列方式采用行列式和交错式两种,由振捣手灵活掌握。插点间距不超过500mm,振捣器距模板应大于20cm;用振捣器振捣时应避免碰振钢筋、模板、吊环及预埋件。在分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浇筑首层混凝土时注意不要将振捣器插到已经浇筑并初凝的混凝土上。

4.5.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表现进行养护,普通混凝土养时间不少于7天,掺缓凝型外加剂和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为14天。后浇带处混凝土养护时间为28天。

常温施工时竖向结构拆模后裹塑料布并浇水养护;水平结构拆模后立即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b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