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和不正常现象及解决办法

更新时间:2024-04-26 12: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酿酒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和不正常现象

及解决办法

一、入窖粮糟 1.正常现象

黄褐色,大颗有悬头,有滑性,柔熟而粘,能形成松散的小糟团而不起疙瘩,手捏可成团,轻轻一拨可散开,闻有糟香和粮香,并略带酸涩味,入窖后曲药转色,光照下闪星星水,即柔熟不腻。

2.不正常现象及解决办法

(1)入窖粮糟无悬、无滑性、现干、小颗 产生原因:

a.糟醅水分少,润粮时粮粉吃水不足,糊化差。 b.蒸粮时火力小,时间短,糊化不完全。 c.量水不到85℃。

d.出甑打量水后未均匀翻糙。 e.量水过少。

f.使用粳高粱,未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g.粮粉过粗,整颗高粱过多。 解决办法:找准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例如,若主要是原因a,则可加水润粮;若是原因b、c、e,则采取保证蒸粮时间,量水温度,调整量水用量等措施;若是原因f,则应采取提前润粮工艺并适当加大糠和水的用量等;若是原因g,则应做到粉碎符合工艺要求;若是原因d,则应加强翻糙。

(2)入窖粮糟形成较为致密的小糟团或疙瘩 产生原因: a.粮粉过细。 b.糠用量偏小。 c.润粮时拌料不均。

d.吹风冷却过早或表面吹风太长。 e.量水偏小或出甑打量水后翻糙不均。 解决办法: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例如,若是原因b,则应适当加糠。

(3)入窖粮糟糙,不能形成松散的小糟团 产生原因:

a.糠、量水用量大。 b.投粮少,入窖淀粉太低。 解决办法:减糠减水,增加投粮。 (4)入窖粮糟软、无骨力 产生原因:

a.糠少,水大,滴窖时黄水没有滴出。 b.淀粉浓度偏高。

解决办法:加强滴窖,适当加糠或减粮,减水。 (5)入窖曲药不转色 产生原因:

a.撒曲不均匀,或撒曲后未翻糙。 b.入窖粮糟水分偏少。

解决办法:找准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二、发酵升温 1.正常现象

升温幅度在10℃左右,每天升温1℃左右,升温时间10天~20天,窖内升温要求前缓,中挺,后缓落。

2.不正常的现象及解决办法 (1)封窖后不升温 产生原因: a.入窖温度过低。 b.入窖酸度过高。

c.入窖粮糟太腻(入窖淀粉浓度过高)。

解决办法:在发酵15天左右开窖,将发酵糟醅起窖并补充适当曲药后,重新入窖发酵,即可挽回损失。

(2)封窖后2、3天内不升温,以后升温缓慢,升温幅度不高 产生原因: a.入窖温度偏低。 b.入窖酸度偏大。

c.入窖粮糟较腻(入窖淀粉浓度偏高)。

解决办法:做好后期保温工作,开窖后配料时稍加糠,适当提高入窖温度,下排即可好转。

(3)封窖后,升温快、猛,升温幅度高 产生原因: a.糠用量大。

b.清窖不严,漏气,或窖皮裂口。 c.入窖温度高。

解决办法:此现象一般在热季产生较多。

若是原因a、c,要减少用糠量,适当踩窖,降低入窖温度,保持窖内缓慢糖化发酵;若是原因b,就要认真做好清窖工作,封窖严密。

(4)倒温现象 产生原因:

a.发酵后期窖池、窖皮有裂口或漏气现象。 b.入窖时清洁卫生差,感染杂菌。

解决办法:要加强窖池后期管理工作,切实做到窖池、窖边密不走气及清洁卫生。

三、发酵吹口 1.正常现象

清凉有力而不猛不热不糙辣,不带较浓香的酒精味,略带香甜味,时间的要求与发酵升温基本一致。

2.不正常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1)封窖后无吹口 产生原因: a.窖池漏气。

b.清、封窖不严密或泥糙。 c.入窖糟酸度大。 d.入窖温度低。 e.入窖粮糟腻。

解决办法:若主要是a、b两种原因,虽无吹,但有升温,窖有跌头,只要立即认真严密清窖,窖皮不漏气,发酵一般不会受影响;若是c、d、e三种原因,

可能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无吹,还不升温,无跌头,这就比较严重,应按前面不升温所采取的办法解决;二是仅仅无吹,但有升温,也有跌头,则可视为较正常,开窖后,针对出窖糟醅、黄水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封窖后,吹口猛、快、热 产生原因: a.入窖温度高。

b.入窖粮糟糙,又没有踩窖。 c.封窖不严。

d.入窖粮糟水分过少。 e.粮糟酸度太低。

解决办法:加强清窖,若主要是原因b造成,开窖后配料时减糠。 四、跌头

正常发酵跌头一般为70cm左右(粮糟入窖经发酵后,体积缩小,形成窖帽下跌的现象,称跌头),与踩窖的松紧、窖的深浅有关。

在生产实践中,判断窖池发酵好坏,应把跌头、升温、吹口结合起来看,一般三者中有一种为正常现象,初步可判断为发酵正常。如跌头好,而升温、吹口较差,可视为发酵正常;或升温好,而跌头、吹口较差,或吹口好,而升温、跌头欠佳,均可视为发酵正常;若跌头、升温、吹口均不正常,说明发酵不良,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出窖糟醅 1.正常现象

猪肝色,敞风不变色,泡气大颗有骨力,含水量适宜,浓香醇厚风格佳。 2.不正常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1)糟醅糙,刺手(多在热季) 产生原因:

a.上排配料用糠量大。 b.入窖温度高。 c.窖皮裂口或漏气。

d.上排入窖水分偏大,量水温度低。

解决办法:减糠,注意踩窖,保持水分,搞好窖池管理工作。 (2)糟醅小颗,现糙,但不刺手,粘手,出甑后现软

产生原因:

a.配料时糠少,水少,粮糟腻。 b.入窖温度低。 c.加曲不均或用量不足。 d.入窖粮糟酸度大。

解决办法: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一般说来,原因a是此种不正常糟醅出现的主要原因,可采取加糠,加水,或者减粮的措施;若是原因b、c、d则控制好入窖温度、加曲、酸度等。

(3)糟醅腻,水分大,黄水粘不好滴

产生原因:糠少,入窖淀粉浓度太高,酵母菌利用不完全。 解决办法:在滴窖时加酒尾帮助滴窖,下排配料适当加糠。 (4)糟醅花,颜色不一样,部分现糙,部分现腻,且干湿不一 产生原因:

a.挖糟不准,造成甑与甑配料不统一。 b.入窖温度不一。

解决办法:仔细操作,做到挖糟准确,配料稳定,入窖温度一致。 (5)糟醅拌料时形成较为致密的小糟团或疙瘩 产生原因:

a.上排拌料时不均匀,有灰包。 b.粮粉过细。

解决办法:将小糟团或疙瘩打散,混于糟醅中,调整粮粉粗细度。 (6)糟醅润粮时,粮粉不转色 产生原因:

a.糟醅含水量没有达到59%~60%。 b.润粮时间短。

解决办法:加水润粮,保证润粮时间。 (7)糟醅黑色,在窖内上层干、下层淹 产生原因: a.入窖温度高。 b.糠壳用量大。

c.量水温度没有达到85℃。

解决办法:减糠,低温入窖,保证量水85℃以上,加强踩窖。

(8)糟醅现糙,现干,小颗,但不刺手,润粮后粮粉不转色,出甑后量水用量较多,下排开窖后仍然现干、现糙,小颗,黄水很少

产生原因: a.糟醅含水不足。 b.糊化不好。

解决办法:加水润粮,保证蒸粮时间。 (9)糟醅刚出窖时是黄褐色,敞风后转为黑色 产生原因:

a.入窖粮糟酸度偏高。

b.入窖温度偏低,升温幅度不大。 解决办法:适当加糠,提高入窖温度。 (10)糟醅现黑,酸度大,尝时刺舌头 产生原因:

a.糠大,温高,卫生差。 b.发酵过长(三个月以上)。

解决办法:降低入窖温度,减糠,加强窖池管理;冬季采取加粮加糠,将糟醅分散入窖。

六、黄水

1.正常黄水的现象

黑褐色或金黄色,透明清亮,大挂悬或较清,味酸涩。 2.不正常黄水现象及产生原因 (1)黄水现黑(多在热季产生) 产生原因:入窖温度高,升温幅度大。 (2)黄水现淡黄 产生原因:

a.量水温度不够,入窖酸度稍大。 b.入窖温度低,升温幅度小。 (3)黄水现白

产生原因:入窖淀粉浓度高,粮糟腻,升温幅度不大。 (4)黄水清(即无悬或悬少)

产生原因:

a.入窖温高,糟糙。

b.入窖淀粉浓度低或糊化不好。 c.量水温度不够。 (5)黄水太粘

产生原因:上排淀粉浓度高,糠少,水大,入窖温度太低,升温幅度不大。 (6)黄水酸

产生原因:发酵周期太长,入窖温度高,升温幅度大。高温入窖产生的酸黄水中带甜味。

(7)黄水甜

产生原因:入窖酸度大,糟醅腻而且入窖温度高。 (8)黄水不清亮

产生原因:糊化程度低,量水温度低且用量大。 (9)黄水现花

产生原因:甑次之间配料不准,操作不一致。 七、蒸馏 1.正常的蒸馏

正常的蒸馏应是缓火蒸馏(上甑),穿汽的速度是一致的,1.72m3甑桶上甑时间约35min左右,流酒酒度高于63%vol,酒体透明无色,无异杂味。

2.不正常的蒸馏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1)穿汽快

产生原因:糟醅糙,水分小,淀粉浓度低。 解决办法:加水润粮,减少糠壳用量。 (2)穿汽慢

产生原因:糟醅腻,水分重,淀粉浓度高。 解决办法:加强滴窖,加糠或减粮。 (3)断花摘酒后酒度不高,酒味糙辣 产生原因:水分小,淀粉浓度低。 (4)流酒时不断尾

产生原因:上汽不均,有压汽现象,水分大。 (5)酒带糊焦味

产生原因:锅底水不清洁或太少,底锅水被烧干。 解决办法:做好清洁卫生,加够底锅水。 (6)酒带倒烧味

产生原因:糟醅在堆糟坝或窖内倒烧。

解决办法:将倒烧糟醅稍加糠取酒后作丟糟,倒烧酒单独装坛,不得感染其它糟醅或酒源。

(7)酒带辅料味及其它异杂味 产生原因:

a.辅料清蒸不彻底或未经清蒸。 b.原料霉变。

c.霉烂丟糟,起窖时混入糟醅。 d.清洁卫生不好。

解决办法:针对原因,及时解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b3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