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评课

更新时间:2023-12-06 06: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国培计划”(小学)语文学科

一、课程视频名称:

人教版4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二、点评文本:

古诗教学“三看”

《送元二使安西》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表达了作者王维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我们看到的这节课,执教者是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中心小学的赵洪萱,赵老师是一位参加工作仅3年的青年教师,她底蕴深厚,勤奋好学,情感充沛,深受学生喜爱。这节课,她按照明诗题、知作者、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的步骤进行教学,环节扎实,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

怎样评价这节古诗教学课,我提倡“三看”: 一看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认读生字,理解“使”、“更”、“阳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一)关于字词

这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只有两个:舍、君,虽然没有安排写的过程,但是字形简单,属于学生已认识的二类字,学生掌握起来没有问题。

教师首先进行了多音字辨析:“舍”、“朝”,引导学生根据意思确定读音,渗透学习方法,再通过扩词,深化理解和运用。

教师在“明诗题”和“解诗意”环节,通过看注释、查阅工具书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再通过质疑解惑完成对难理解字词的学习,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第一点。

(二)关于朗读、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这节课,在“读”的处理上,凸显了几个层次: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再读古诗,读出停顿、节奏。 3、读懂诗句,结合着理解初步读出感受。

4、教师范读,品读“柳”和“酒”,想象画面、体会意境,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教师引读,配乐《阳关三叠》,入情入境。 6、熟读成诵。

通过这6个环节的诵读,实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达成了教学目标的第二点。 (三)关于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教师解读文本深入,诗歌的情感基调把握准确,教学环节的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谈话激趣,理解课题”——“学习古诗,理解诗意”——“重点品析,入情入境”——“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赵老师在课堂上,从引入到学习,从感悟到深化,有重点、有层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扎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达成了教学目标的第三点。

二看教学策略的亮点:

教学策略的选择基于备课时对于教材的解读和对于学情的分析,同时还要和《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有效对接,从这个角度看,这节课的亮点有三:

1、以学定教有方法

四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查资料等的方式,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所限,在具体、深入理解诗句上还有欠缺。同时由于学生和作者生活年代相距遥远,对古代通信和交通不便缺乏认识,对渭城和

安西当时的地域环境缺乏了解,对深入理解诗人的送别之情有难度。

(1)通过解疑释惑,扫清学习障碍。

小组先合作学习,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在小组讨论不懂的问题,之后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重点处理以下三点:

1尽:本诗中是什么意思呢?对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引导学生明白,理解字词的要结合语境。

2西出:一路向西走。通过出示唐代地图,引导学生理解送别的地点。

3君:通过字理讲解,理解这里是指对人的尊称。

教师的处理方法恰当、灵活、不单一、不乏味,学生兴趣盎然。 (2)引入课外资料,奠定学习基础

教师出示课件,对比渭城与阳关、安西的环境,引入王维同时代的诗人岑参写过的诗,感受出使路途的遥远和安西环境的艰苦。

2、难点突破有抓手

由于学生年龄阅历的限制,对离别缺乏感同身受的了解,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就是:结合想象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抓住“柳”和“酒”这两种古人送别时常见的物象,进行解读、引领。

(1)品读“柳”,体会不舍和挽留

我们看学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的师生对话:

师:清晨的一场小雨过后,一切都变得干净如新,而在此时作者为什么单单要提到这柳呢?

生1:“柳”与“留”谐音,意思是“留下吧”。

生2:古人经常会在送别时折下柳枝来表达内心对所送之人的不舍与挽留。 师:请你想象着画面,读出这份挽留。

师:清晨的一场小雨,仿佛深知旅途艰辛,于是打湿了路面,让这原本轻土飞扬的道路变得微润无尘,为远行之人创造了更好的出行环境。然而这雨又似乎理解离别之苦,把这寓意深刻的柳树装扮一新,以挽留故人离去的脚步。可见诗中处处有情啊!让我们走进这美景,

再来感情饱满地读一遍这两句诗吧。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语言不是大白话,要有含金量,有文化的气质。”我们看到,赵老师的教学语言与文本基调相吻合,诗意地解读了诗中所描绘的送别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般去体会那份不舍和挽留。

(2)品读“酒”,体会依依惜别的离情 这里,教师结合本课的上一首诗进行教学: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把长江水写入诗中,以此来表达他与孟浩然之间如江水般绵长浩荡、滔滔不绝的友情。那么王维在送别元二时要怎么透露自己的情意呢?”引出对于后两句的学习。

再通过有层次的追问,完成对“酒”的品读:

在这美景之中,王维是以什么送友人? 是一杯酒吗?从哪看出来的? 这是怎样的酒?请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回答。

为什么要再饮一杯故乡的酒呢?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拓展:无故人又会有什么?

在这样的想象、拓展中,学生深入体会了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3、理解感悟有层次 (1)情境对比,理解情感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对比:

渭城和安西相隔万里,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一片荒芜,满眼风沙。 渭城这儿有喝不完的家乡水,听不完的家乡话,安西那儿——举目无亲、乡音难觅。 从渭城到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也要走整整半年的时间。元二就要踏上漫漫征途了,引出第二个层次:

(2)换位思考,表达情感

此刻,身为好友的你,有什么话要对元二说?

话说至此,两位故人心中泛起了淡淡的惆怅,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心情了,于是只能化作这短短的两句诗。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王维的身份表达对元二的叮嘱和挂念,体会作者送别元二时内心的不舍和牵挂。

进而去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难过、担心、牵挂、不舍、依依不舍 (3)师生诵读,深悟情感

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引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 这小小的一杯酒,承载的是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学生读 是希望老朋友前路珍重的殷殷嘱托──学生读 是盼望知己早日归来的美好愿望──学生读 这些都是朋友之间最真挚的情谊!

之后,教师播放乐曲《阳关三叠》,师生在音乐声中诵读,悟诗情,入诗境。 这里,这三个层次的处理,先突出元二此去路途遥远艰辛,所去之处环境恶劣,进而体会作者送别元二时内心的不舍和牵挂;通过想象劝酒时王维对元二所说的话,让学生在表达中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紧接着,通过三次引读和配乐朗诵,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渐渐贴近、融合,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看学生主体的凸显: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对照新课程的理念,我们看到赵老师这节课,做到了一下三点: 1、角色定位清晰

这节课,教师以学定教,基于学生的质疑进行解惑,完成了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关注学

生已有经验,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感悟、诵读,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学习活动中深化。

2、学生参与积极

小组交流效果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吸收别人的学习方法,交流自己的感悟理解,解决自己的不懂问题。在交流反馈中,训练语言表达,深化理解感悟。

教师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学生精神愉悦,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基本做到了“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3、尊重个体差异

赵老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学习,善于捕捉学生及时生成的资源,进行有效提升,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中,去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享受美的体验,以此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教师说得多

在教学“重点品析、入情入境”环节,教师的语言显得有些琐碎,建议教师在平时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去除没有必要的教师语言,注意做到一语中的、言简意赅、详略得当。

二、对于学生整体的关注还有欠缺

本课的执教者赵老师,是一个参加工作只有3年的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课堂上对学生的整体关注能力还有待提升,尤其应该注意对一些后进生要多关注,让他们多说多读多练,在磕磕绊绊中慢慢进步。

三、 一处口误

教师在出示“君”字的小篆写法时,说成了“隶书”,对比教案,说明是一处口误,以后应避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ar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