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

更新时间:2024-06-06 21: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新军阀和中共(西安事变序幕二)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北洋军阀直系,鲁系,新直系先后垮台,奉系败退出山海关外,其领袖大帅张作霖被炸身亡,少帅张学良宣布归顺中央。 由此,祸乱中国十几年之久的北洋军阀势力几乎被扫清了,但新军阀随即产生。 新军阀的出现

北伐成功和中国的统一,此时只是形式上的。

国民中央政府并没有像苏联红军和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一样,完全消灭敌对势力,将反对派或者处死或者流放,全部控制整个国家。

国民政府只是从形式上臣服了诸多反对派,让他们像以前的诸侯和藩镇一样,一定程度听从中央的命令。但是仍然保有自己相当的独立地位,成为新的军阀。

为什么中央不斩草除根将他们全部消灭?说到底还是实力的问题。

北伐时候,北伐军总兵力只有8个军9万多人,其中中央直属部队的第一军黄埔生大约只有2万多人,加上真正服从中央的军阀,不过5万多人。

这点人马能够通过外交政治手段和革命战士热情来消灭北洋军阀,已经很不容易了。

北伐成功以后,中央通过收编军阀部队,改编俘虏,还有新招募士兵,直属部队逐步扩展到50多万人。但地方新军阀的军事力量一点不比中央部队要差。

曾经参与北伐的一些军阀,如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之流,很快成为新一代的军阀。

其中李宗仁的桂系控制广西,湖南,湖北,河北的一部分,冯玉祥控制陕西,甘肃,察哈尔,河南,阎锡山控制陕西,绥远,河

北一部分包括平津两市在内,还有奉系少帅张学良控制东北四省。

他们四大军阀各自佣兵在20万以上,其中张学良和冯玉祥部队都有40万之众。还有如李济深,唐生智,张发奎,何健,云龙,刘湘,刘文辉,杨森之类地方小军阀,控制兵力在2万到10万之间。

他们在北伐后取代老军阀,依靠自身的军事力量割据各个省份,做法和老军阀也没有什么不同。

而此时中央政府可以控制的仅有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和河南各一部地盘,面积还不如这些大军阀。

蒋介石很明白形式上统一中国的下一步,自然是实际上统一全国。

实际上统一全国,对于这些割地为王的军阀来说,就是要将他们的军事力量消灭掉,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但面对总兵力高达170万地方新军阀,仅有50多万兵力的中央军想将他们一口吃掉不可能。

如果地方军阀联合起来,中央还有可能被他们消灭掉。 所以,必须一步步来,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分化瓦解他们,然后一口口吃掉。

欲速而不达,实际统一全国不可能短时间完成。

而这些新军阀控制的中国,各地仍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人民在北伐全国大战以后,都纷纷希望和平发展,不再有战争。 但新军阀忙着扩充实力,拥兵自重。他们不但在地盘大肆扩军,抓壮丁,强征军费和粮饷,还加紧对中央政府的敌对行动。 新军阀残害老百姓手段比北洋军阀也好不到那儿去。

地方新军阀在自己地盘横征暴敛,无恶不作。由于部队都经过大战,希望尽快补充,无所不用其极。

很多军阀在当地大肆搜刮,普通老百姓被摊多少种税收,农民种点粮食全部交税还不够,小商人做一块钱生意交二块钱的税,街上走江湖卖艺的都要交娱乐事业税。老百姓儿子被抓当兵或是作为民夫,有的地方连70岁老头和13,14岁小孩都被捉走。 穷人如此,而有钱人也不可能幸免。很多地方以剿匪为名在地方摊派,什么剿匪费,开拔费,枪弹费,军服费,伙食费,草鞋费,雨具费,将富人钱财榨干用尽。对于不愿意交钱的人,他们直接出动军队将富商和地主抓起来拷打威逼,以通敌通匪罪要求给赎金,很多人被迫害致死。

另外,新军阀为了扩军不惜一切代价,收编很多土匪和民团武装。这些部队军纪如同虚设,士兵军官公然抢劫奸淫,甚至暗地中拐卖良家妇女,搞得地方鸡飞狗跳,民众弃家逃亡。

当时中国是个经过长年战乱的贫穷国家,现在各地军队总数高达220万之众。不打仗,光是养兵的军费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国家经济发展也无从谈起。

蒋介石在北伐成功以后,开始对新军阀的打击,首先消灭地跨几省的大军阀。

所谓先礼后兵,开始尽量通过非战争手段。

1929年1月,蒋介石通过编遣会议,试图使用和平手段,让地方大军阀各自裁军到20万人以下,放弃对地方的割据。 军阀自然不可能同意,对于这些人来说,放弃了枪杆子,就等于放弃了地盘,而放弃了地盘,对他们来说比抢他们的老婆还要过分。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军阀拼死不放弃权力,就算失败了以后,还几次三番的试图东山再起。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里有些网友也是做领导的人,也知道所谓权力的感觉。

很多平时胆小懦弱的人,一旦有了小小权力就会变得不可一世,威风凛凛,到处摆个架子,似乎变了一个人。 这些人只是有些小权力罢了。

而作为军阀,就是土皇帝,地方生杀大权都在他手上,也就是这一方人民的生死都由他管。他要谁死,谁就死,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由此,很多人都不惜一切巴结讨好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把自己老婆送给他们。

诸如东北王张学良,他在晚年回忆录中写道:人家说我喜欢女人,我真的很喜欢女人。但是我很少追女人,多是女人追我。我有好多女朋友,我最奇怪的是有三个女朋友的丈夫,他们大概都是明明白白地知道我跟他们的太太的事,可是还要装傻。他们也不是没地位,都是相当有地位的。

有一天,一个曾经认识的女人忽然上我这儿来,找我来了。她来了,我跟她开玩笑,我说:“这可不是我找你啊,是你送来的。”她丈夫姓齐,我说:“你来,你丈夫知道么?咱俩的事,你跟你丈夫说过么?”她说:“是他让我来的。”我说:“是他让你来的,当然就可以公开了,没事了。” 其实,她的这个丈夫,是有点事求我,这个事情,我给他解决了,解决以后,她丈夫跟她一起来谢我了,我跟她丈夫开玩笑,我说:“你别谢了,你也有代价的。”她丈夫也笑了。

另外一个,更奇怪了,这个人,我跟他太太非常好,她丈夫看出来了,后来,她自己告诉我,她说,“我丈夫跟我讲,你跟小张两个人玩,要小心啊,这个家伙靠不住的。”她这么一说,我扑哧笑了。还有什么靠住、靠不住的,都已经发生关系了呀! 她丈夫很有地位的,可是很奇怪,我打电话过去,她丈夫却说:“你接电话吧,有你一个好朋友来电话。”我在电话里都听见了。

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任何一个有权力欲望的人都无法抗拒的。

当时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特别喜欢自己判案,其实他狗屁不通,只有三年私塾的教育程度,勉强识字。

这个大老粗哪懂审判,只是很喜欢决定别人生死的感觉而已。 韩像几百年前皇帝一样坐在县政府里面,带上来的犯人简单的说明一些案情,然后或者让杀,或者让放,一般前后没有10分钟。 被放的犯人磕头大喊:青天大老爷!万岁!被杀的犯人大声哭叫:冤枉!

当时韩复榘的部下回忆,韩判案要么杀,要么放,几乎没有判处坐牢和再审的。

不但当时无数罪轻的犯人被杀,一些无辜者也莫名其妙跟着倒霉。

当时韩复榘审判的时候,一个叫做小道的政府小职员来送信,正好遇到把犯人押上车处死。由于韩审判混乱,经常临时加人枪毙,行刑队以为又临时添加犯人了,就误抓了一旁路过的小道。 还是少年的小道被押出大门的时候,正好碰到准备出门的韩复榘。

小道大叫冤枉,说:我是送信的,我是送信的,不是坏人!

韩复榘看了小道一眼,因为他审判匆忙,根本记不住那么多人。听到小道喊是送信的,以为是给土匪送信的老百姓,就骂道:送信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起毙了。

于是小道被押到刑场处死,之后收尸队发现多了一具尸体,上报韩复榘。

韩复榘知道搞错了,还不认错:这个小子现在叫“小盗”,将来不就是大盗了吗,杀了有什么冤枉。

最终赔了小道家几十块银元了事,他家也不敢向省主席讨公道。 所以,土皇帝是人人想做的,为了这些权力,什么都可以不顾。 而军阀的权力都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你现在裁军就是要他的命。

冯玉祥在裁军会议中途就傲然离场,其他的军阀也都炸开了窝,痛斥蒋介石是混蛋,独裁者,卖国贼。

各地方军阀在会议以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开始公然的武装叛乱。

------------------韩复榘原本是冯玉祥一手提拔起来的部将,从小兵出身成为一省领袖,都是冯的功劳。但是他为了权力和金钱背叛了有知遇之恩的冯。之后为了保存自己的势力,他一枪不发的放弃济南,泰安率部后撤,被蒋介石诱捕处死。军阀的本性,永远不会变。

扫平新军阀 剿桂战争

3月,实力强大的新桂系首先发难,新桂系三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联合发动了蒋桂战争。桂系十六个军23万大军全面出击,双方激战3个月。

桂系军队战斗力非常强,素有广西狼兵之称。

当时军界流传着:湘军如虎,桂军如狼,饿狼凶过虎的说法。而湘军号称中国最凶悍的军队,也有无湘不军的说法。由此可见桂军的厉害。

据中共百色起义出身的桂系张云逸将军说:桂军战斗力极强,就算阵地上只剩一个人,仍然敢于拼刺刀,顽抗到死。一般认为桂军比同等装备的日军更厉害。

但打仗并不是你能打,就一定会赢的,政治手段也很重要。 蒋介石成功利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把桂系几乎全部消灭。 桂系的缺点在于军队太分散,从广西一字长蛇阵的排到河北,犯了兵家大忌。

打蛇打七寸,蒋介石的中央军从三面集中兵力攻打重镇武汉,10天内占领该城,将桂军切成两段。

于此同时,桂系在河北的白崇禧指挥的三十六军本来是唐生智所部。蒋介石派唐生智从日本回国煽动三十六军投降。三十六军军长广西人廖磊无力控制部下,他向白崇禧密报部队的动向。

白崇禧还算机灵,他立即扔下部队逃往唐山,坐船逃回广西。蒋介石下令军舰对白崇禧坐船拦截,如果遇到反抗就开炮击沉。李宗仁得知这个情报以后,安排白崇禧中途改乘日本货船,在关东军的保护下逃到香港。

而此时的李宗仁在南京中央政府任职,在宣战同时逃往上海租界躲避。由于国民政府特工很厉害,李一时无法离开上海。三巨头最后一个的黄绍竑则在广西省,匆忙之间也无法指挥省外的桂系军队。

桂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迅速在各条战线失败。原支持桂系的湖南何健,程潜,广东陈济棠,先后投靠中央。

见势头不好,桂系大将李明瑞,俞作柏,杨腾辉阵前倒戈,并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反戈一击,出兵攻占桂系老巢广西全境。 6月桂系在河北,湖南,湖北的军队在军事打击下全部瓦解,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先后逃往国外,桂系几乎被消灭。 李明瑞,俞作柏为蒋介石任命为广西新的军政领袖。李、俞为了和蒋介石,桂系残部对抗,希望借助中共的力量,邀请中共代表邓小平来桂。后邓小平利用李俞一部,进行了百色起义,还将李明瑞这员大将收入中共麾下。不过李明瑞可没有好运气,2年以后被红军肃反运动处死。

半年后李明瑞,俞作柏终于无力控制广西复杂局面,起兵反蒋被击败,广西随之大乱。李宗仁,白崇禧借机回广西主政,但兵力已经大为减少,仅剩2万多人,再也无法对中央构成大的威胁。

------------------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他和李宗仁两人合作了几乎一生。桂系在1931年以后只剩下2万多兵力,全省也非常贫穷,相对中央政府的实力根本不值得一提。而桂系就是依靠李白两人的才能,才得以成为国民党内的一个重要力量。第二次国共战争时期,桂系的李宗仁成为总统,而白崇禧成为国防部长。 剿冯战争

为了救援桂系,加上对蒋介石的政策不满(蒋介石之前虚假许诺将山东省交给冯玉祥,之后又拒不执行),5月冯玉祥率领西北军进攻中央军,由此蒋冯战争爆发。

当时冯玉祥是中国除了张学良以外最大的军阀,所部西北军加上归附他们军阀部队总兵力高达40万之众。

但冯玉祥作战更是惨败,其西北军作风比较艰苦,部下武将多是穷苦农民出身,戎马十多年,九死一生,但都没有享过什么福。

据说当时冯玉祥部的一个师长,一个月收入才60块大洋,还不低一个中等商人。

冯玉祥对部下比较粗暴严格,始终把部将当做以前的小兵来看待。

他的大将韩复榘作为军长的时候,曾经在河南省很有名,被地方实力派当做省主席。韩复榘自己也飘飘然,到处吃喝嫖赌,很满足现状。冯玉祥知道以后,让韩复榘到自己指挥部来,当面大骂了一顿,又让韩复榘给他在冷风里面站了两个小时的岗。韩复榘表面不说,内心非常痛恨。

就像当年孙权通过富贵迷惑了一向受苦的刘备一样,蒋介石很懂得军阀这一套。他将冯玉祥部下大将韩复榘,石友三等人,以省主席的头衔和500万巨款收买。

蒋介石带着夫人宋美龄会见韩复榘时候,使用了高规格的接待标准。整齐的军乐队,豪华的晚宴,社会名流溜须拍马,还送给他豪宅,巨款。蒋介石和善的一口一个向方兄(韩复榘字向方),宋美龄笑眯眯的一口一个飞将军(韩复榘北伐期间进攻神速),捧得韩复榘飘飘然。他相比动辄张口大骂的冯玉祥,自然出生入死十几年还是孙子一样的地位,自然愿意接受蒋介石给与的权力和金钱。韩复榘和石友三率领10万精锐主力部队投降蒋介石。还没打,冯军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胜负由此可知了。

冯玉祥所部的进攻被中央军击败,后中央军全线反击,将西北军打出河南省。见西北军作战不利,归附其得军阀如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先后宣布归顺中央。

冯见事不好宣布下野,逃亡山西,被阎锡山软禁在五台县建安村。

剿张和剿唐战争

于此同时,军阀张发奎联合新桂系的李明瑞,俞作柏起兵反蒋。但是李俞两人在广西立足未稳,尚未获得军队和地方的支持,此时反蒋基本等于以卵击石。李俞两人宣告讨蒋以后,部下三个师二个旅纷纷叛变投靠中央。两人尴尬的成为光杆司令,俞逃往香港,李则参加了红军。

张发奎部在湖南被当地军阀何健击败,退往广西和桂系联手进攻广东,又被蒋介石联合粤系打的打败,败退回了广西。 张发奎作战不利,随即联系其他军阀帮忙。

另外一大军阀驻扎在河南的唐生智接到张发奎的求救,他随即联合安徽省主席石友三和阎锡山一同反蒋。驻扎在南京附近的石友三部于12月2日深夜在浦口用数十门大炮隔江轰击南京城,把毫无准备的蒋介石吓了一跳。12月5日唐生智,石友三联合阎锡山等军阀通电全国,劝蒋介石“下野”,随即出兵攻打南京。

此时许诺出兵支持的阎锡山被蒋介石的外交政治手段迷惑,背叛了之前的协议,不给于唐生智支持。中央军随即全面出击,唐部兵力战力都不是对手,一个月的激战后全线溃败,一部逃入许昌死守,一部沿着铁路向西面逃窜。唐生智见大势已去,于1930年1月6日下野,化妆逃走,余部被蒋介石收编。

石友三看唐生智跨了,急忙带领余部放弃安徽逃往河南新乡,投靠阎锡山麾下,暂时保住一命。

由此,湖南军阀唐生智,张发奎也失败了。

---------------三姓家奴石友三,其人比吕布要强的多。他先后跟过7个主子,包括冯玉祥,阎锡山,国民中央政府,汪精卫,张学良,中共和日本。在抗战时期,他先是和中共合作,在河北打击日军。后不满八路军渗透他的地盘,转而和中央军合作,受封为察哈尔省主席。之后八路军展开所谓的反顽战(打国民党就打国民党,说什么反顽,真是掩耳盗铃!),两次发动冀南战役,

将石友三的2万人打了一半。石大怒之下,联合日军准备对付中共。想做汉奸,那还了得,蒋介石下了密令将石处死。石被多年同僚高树勋设计活捉,活埋在黄河岸边。 中原大战

强大的大军阀冯玉祥,李宗仁,小军阀张发奎,唐生智先后失败,那么实力处于军阀第三位的阎锡山自然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他自己。1930年开始,阎锡山向蒋介石连续施压,使用各种政治手段,试图推翻蒋介石自保。在政治手段无效以后,4月阎锡山孤注一掷,联合冯玉祥,李宗仁全部残部出兵,三家军阀出动兵力总数高达70万之多,加上中央军的60万,总数高达140万之众,这就是著名的中原大战。

双方在南线北线激战,仅仅在开封附近,共有60多万部队鏖战,3个月战斗以后,双方在开封附近伤亡总数就有20万人。 之前数月西北军,桂军和晋军很有进展,他们迫使中央军分兵多路作战,战斗力无法集中。

晋军出动主力部队,攻占了山东大部。晋军由于阎锡山在山西经营几十年,有自产和购买的大量火炮,炮弹也很充足。晋军几个军使用几百门火炮,把归顺中央的山东韩复榘打的大败。韩部装

备低劣,只有些小口径迫击炮,完全不是对手。在晋军火炮的轰击下,韩复榘的5万多人被打掉了一半,最后仅剩下了2万多人。6月山东的德州,济南纷纷失陷,晋军渡过黄河,韩复榘部败退。

西北军在河南也成功阻挡了中央军的进攻。当时西北军由于背靠陕甘两省,有数量很多的骑兵部队,在中央军后方大肆穿插攻击,搞得中央军后援不济,交通和通讯都被破坏。同时西北军还有当时中国最强悍的铁甲列车炮,他们在远距离轰击中央军阵地,造成中央军大量的伤亡。

除此以外,西北军是特别擅长防守作战的部队,他们在冯玉祥的严格训练下,是士兵人人会修筑坚固的土木工事和炮楼要塞。加上西北军士兵作战意志顽强,就算敌人攻入战壕,他们也能用于近距离搏斗,著名的大刀队就是西北军创建的。

由此中央军在河南被西北军打的很惨,几乎不能支持,尤其西北军列车炮火力猛烈,口径大,射程远,造成进攻的中央军大量伤亡,往往一炮就打伤几十人。中央军一个营冲锋上去,几炮轰过去,就剩几十人了。

为了扭转局面,中央军绝对主力的第一师师长徐庭瑶亲自登上火车中山号拼死出击。他命令将中山号挂上大铁钩,高速撞击西北军的铁甲列车炮,试图将其撞毁,也就是组成敢死队玩命了。

结果,中山号列车高速向西北军列车炮撞击的时候,被西北军发现,随即开炮轰击铁路。

中山号被炮击出轨翻覆,师长徐庭瑶受重伤。但由此西北军畏惧中央军的牺牲精神,将列车炮开往后方,不敢在前线直接支援。 进攻的中央军只有少量进展,因为西北军建筑的工事实在厉害。西北军的防御工事外壕深四公尺,宽五公尺,土垒高达七公尺,密佈地雷、鹿砦,很难攻破。

加上西北军得到晋军大量弹药支持,也使用火炮帮助防守。根据当时蒋介石回忆,开战初期的十天内,西北军向河南中央军前线阵地开炮2万多发,造成极大人员伤亡。

中央军作战不利,在西北军援军蜂拥赶到的情况下,被迫后撤。 中央军仍有一定优势,就是空军部队。这支在德国顾问帮助下建立的小空军,飞机虽然只有几十架,还是以战斗机为主,但仍然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6月4日,西北军的第八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将军在许昌战场被飞机炸弹击中,重伤而死,所部约4万人陷入混乱中,西北军士气严重受损。

在西北军和晋军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桂军也攻占湖南大部,南北全线告捷。

此时战局开始扭转,地方军阀部队士兵由于伤亡惨重开始厌战。由于战线过长补给也出现问题,加上新军阀控制新地盘时间太短,恶行暴政累累,也无法获得地方的真正支持。

中央军能用的虽然只有40多万部队,装备较差(基本没有火炮),但士兵士气高昂,还深受各方支持,控制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线,补给要好的多。他们很快调整战略,击溃的在后方捣乱的西北军骑兵部队,随即调动总预备部队,开始发动全面的反攻。

8月,中央军集中主力反击,一部在北线山东战场的青岛登陆,支援就要垮掉的韩复榘。同时各部全面进攻,大败阎锡山的晋军,攻陷战略要地泰安和济南。晋军在山东的主力损失巨大,几乎失去战斗力。

阎锡山为自保,给与冯玉祥重金和军火,让其发动全面攻击,在北线战场转守为攻。

冯玉祥破釜沉舟,所部在河南,苏北徐州全线进攻,号称八月攻势。虽然西北军进攻规模空前,一度攻陷归德。但是中央军防守特别顽强,西北军久战不胜,损失很大,粮弹告罄,成为强弩之末。

而此时老狐狸阎锡山判断局势,知道难免一败。他偷偷命令晋军各部退回山西,用来保住自己老巢。晋军随即大举后撤,扔下西北军独自对付中央军。

中央军随即集中主力进攻西北军,分十八路出击。

西北军本已濒于崩溃,现在更是独木难支,全线自发的溃败,从河南省撤退。

此时,石友三再次倒戈国民政府。和石友三同时负责殿后的庞炳勋部见无法撤退,宣布投靠中央,并出兵突袭同是殿后的西北军张自忠部,将其击败。中央军由此长驱直入。

此时西北军将领都向冯玉祥痛斥阎锡山的自私无耻,同时建议冯:晋军主力还没有撤回山西,不如乘机出兵攻陷山西。山西省为阎锡山经营多年,比陕西,甘肃要富裕的多,可以作为复兴的基地。

冯玉祥从大局考虑,不愿意晋军彻底垮掉,没有同意这个计划。

冯这边稍微一犹豫,中央军第一师新师长胡宗南已经率部火速攻陷洛阳,切断西北军大部的退路,西北军处于崩溃的边缘。

与此同时,南线的桂系和张发奎联军也在湖南被击败,全军败退回广西。

见到大势已定,各地观望的军阀纷纷来占便宜,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云南军阀龙云宣布支持中央,滇军率兵进攻广西。

一直在保持中立的张学良见到蒋介石胜局已定,在得到国民政府1000万巨款后,9月18日发表巧电,宣布支持中央。张随即率领两个军数万主力入关,攻占了平津和石家庄等城市,将河北省和察哈尔省归入自己地盘。

张学良有40多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如果支持冯玉祥,那么中央军就很有可能再次陷入持久战,能否短期内获胜还很难说。张学良支持中央以后,蒋介石就彻底消除了顾虑,随即全线进攻。 西北军土崩瓦解,由于战争初期基本放弃西北倾巢而出,现在后方西北大小地头蛇纷纷叛变。加上陕西等地遭遇旱灾,到处都是饥荒,军队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冯玉祥治军严格,部下士兵战斗力比晋军要强,敢于近战,夜战。但是西北军的将领大多不可靠,被人收买倒戈的很多。

中央军攻陷潼关,西北军退路完完全全被切断。由此全军进退维谷,彻底覆灭了,如吉鸿昌,孙连仲,孙殿英,梁冠英,葛运隆之流先后投降中央,西北军张自忠、刘汝明、赵登禹等残部数万人在宋哲元率领下,投靠张学良,改编为二十九路军。 晋军由于退得早,老本没有拼光,还保有4个军的编制,勉强可以守住山西的地盘。

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先后通告下野。

由此,中央在1930年获得和军阀作战的彻底胜利,中国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已经没有占据几省的大军阀。余下的军阀除了张学良以外,多是控制一个省份,拥兵10万以下,无法对中央构成大的威胁,消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此时另一个威胁出现了,就是中共。

威胁与围剿

早在黄埔时期,通过容共政策,中共通过黄埔军校培养了自己一些军事和政治干部。大名鼎鼎的周恩来,和十大元帅中四位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都是黄埔出身的将领。

而十大元帅中其他六人,包括:朱德,陈毅,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罗荣桓要么曾经是国民党员,要么是在国军中服役过。 之后的南昌,广州,秋收起义,也基本都是策反国军部队叛变。 所以说,中共通过当时的国共合作,还是成功渗透了国民党的。从最初仅仅有120人的一个纸上谈兵的党派,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军事武装和根据地的军事集团。

三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残部迅速调整了错误的战略,开始进行务实的军事斗争和土地革命。

他们运气也不错,赶上了北伐,中央和地方军阀激战的好时机,在各方都无法顾及他们的时候飞速发展。于是到了1931年前后,中共先后建立了六大苏区,占据全国六个省份各一部,总兵力高达50万之众。

其中地处赣南,闽西,湘东的中央苏区,有31个县城,人口250多万。到了1934年,中央苏区已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也就是根本不承认当时的中华民国,自立国中之国,公开对抗国民政府。其地盘扩大到60个县,人口430万,领土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江苏省的面积。中央红军中正规军15万人,民兵15万人,总兵力高达30万。

扩展如此之迅速,又是在南方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省份,用蒋介石的话来说:一不小心就会打到南京来。

相对自私短视,一切为钱为权,没有什么追求的土军阀来说,有着明确政治主张,高效的组织机构和苏联全力支持的中共威胁更大。

中央从1930年底到1931年7月,先后利用地方军阀部队和部分中央军,对红军展开了3次围剿。由于使用兵力主要是军阀部队,

战斗力较差,之间也没有协同。加上地方军阀对中央的战乱还没有停止,国民党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各军都无心恋战,3次围剿都宣告失败。

1932年开始,中央又连续对中央苏区进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围剿,说是两次,其实从大方向看来,也就是一次。第四次围剿中国军有一定损失,加之当年蒋介石的被迫下野,128事件日军入侵上海,中央调用10万大军和日军作战,导致第四次围剿中止。但是蒋介石仍然成功的摧毁了鄂豫皖苏区和湘鄂西苏区,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被迫转移3000公里,到达川北。

之后直到1934年,中央利用碉堡战术,让红军被迫和国军进行阵地作战,瓦解了红军的战术优势。红军在一年多的奋战中节节失利,苏区也几乎都被国军占领,从而被迫放弃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红军为什么会失败,其实道理很简单。

红军士兵虽然勇敢,作战顽强,但是毕竟装备太差。根据当时在中央苏区担任团长的粟裕回忆,每个红军战士只有三四发子弹,所以只能打伏击,不能打攻坚。打伏击的时候,只能打两枪,之后就要挺着刺刀冲锋,还残留的1,2发子弹是追击敌人时候用的。如果一场战斗没有缴获,那么红军士兵就没有子弹了。

处于这种情况的红军战士苦练作战基本功,根据粟裕说,他可以单手无依托举枪瞄准30分钟,一口气跑几十里山路,一天可以连续作战几次,让人叹为观止。至于红军士兵的作战意志更是顽强,投降和逃兵都很少。

这样一支红军,如果在山地战,丛林战等运动战中,自然很容易胜利。

前三次围剿期间,红军战术只有一个,就是放敌人进来,集中主力打伏击战。

苏区面积很大,红军主力收缩隐藏起来,地方则坚壁清野。 来围剿的地方军阀部队在苏区往往打了一个月,甚至占领了红军首都瑞金,但连红军主力影子都没有看到,自己反而被拖瘦拖垮。 在红区控制区,老百姓藏起粮食,不和国军合作。国军缺乏粮食,弹药补给也几乎没有,地方也无法得到情报。赣南多是山区,行军非常困难。这样拖上一个月,还没有作战,自己部队就接近跨了。

此时红军才出击,集中二三倍兵力打击一股疲惫敌人。 当时军阀部队多各自为战,互相勾心斗角,根本没什么协同,加上通信又差。往往一个团在山区被消灭掉了,附近一个团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继续往同一个方向行军,走进伏击圈。还有敌对的军阀部队,一个军阀的部队在前方被围,后方另一个军阀的部队根本不管,甚至还乐于看到这个军阀遭到损失。

在伏击战中,红军往往占据非常有利的地形,以数倍兵力进攻。这种情况下,即使训练有素的中央军,往往也不是对手。 平型关战斗中,林彪也是利用这种战术打掉了日军近千人的部队。

加上围剿是一盘棋,十几支进攻部队中,只要其中几支被消灭,国军就无法完成围剿的整体布局,围剿也就自然失败了。 所以前三次围剿的失败也很容易理解。

但是,有一种战斗是红军不能胜任的,就是攻坚战。道理也非常简单,红军没有重武器,尤其没有平射炮,榴弹炮,只有一些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因为红军没有自己的大型军工厂,又没有购买的条件和渠道,火炮这类重武器是没法使用的。

红军仅靠步枪手榴弹机枪,是无法攻陷敌人修建完整的工事群的,这个道理已经在一战中无数次证明了。

当时蒋介石的德国顾问都是参加过一战的,如大名鼎鼎的德国国防军之父,冯.塞克特将军,还有冯.法尔肯豪森将军。 他们根据一战大规模阵地战的经验,帮助蒋介石完善了所谓的碉堡战术。

一个修建完好的水泥石头工事,足可以抵抗红军任何轻武器的射击。碉堡里面的重机枪可以轻松打死成排成连冲锋的红军士兵,而自身毫发无伤。

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德国步兵则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等英军士兵进入百码射程之内,重机枪才一齐开火,密集的子弹像一把锋利的大镰刀,顷刻间就把英军“像割麦子一样成群地扫倒”。 在第一天的进攻中,英军就有6万人阵亡、受伤、被俘或失踪,这是英军战争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这样糟糕的一天,红军在第五次围剿中也无数次遇到。

------------1931年11月7日,中共在江西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的成立宣布中共不承认当时中华民国的地位。他自行颁布了宪法,发行货币,甚至还有我们这里看到的国旗。

蒋介石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使用这种战术对付红军。他们缓慢的在苏区四面修建碉堡群,一步一近,稳扎稳打,不在乎红军的引诱和骚扰,把红军可以活动的区域越缩越小。

也就是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利用自己的长处打别人短处。 国军不离开碉堡群贸然出击,红军也就没有伏击可以打,运动战就没法使用。

期间红军为了打破碉堡战术,也曾经多次突围和强攻,结果纷纷失败。一次彭德怀率部攻入碉堡工事群,正面突破不了,侧后方又被敌人主力包围,差点全军覆没。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后,碉堡包围圈一再缩小,最终迫使红军再也没有打运动战的空间,被迫和国军打攻坚战和消耗战。诸如决定苏区生死的广昌战役,红军和国军死打硬拼,最终损失了5500多人,国军的损失还不到红军的一半。

此时苏区四面被国军围困数年之久,各方面已经消耗殆尽,青壮年几乎全部参军,经济被封锁的十分艰难,粮食,布料等生活必备品奇缺,军火装备也无法补充。

由此,红军在经济上法支持,兵员弹药无法补充,国军大军合围逼近,如果再不突围,只有死路一条。 红军只能被迫放弃中央苏区,开始了长征。

长征与蒋介石的战略

由此,国军连续粉碎了南方的五大苏区,除了陈毅,项英等人的少量游击队以外,将中共的势力从南方彻底清除掉。

为什么不在中央苏区彻底消灭红军呢?其实从军事上说,这也并不难办到,主要是蒋介石有自己的打算。

他认为在赣南消灭红军并不理智,因为如果把红军四面包围,让其陷入绝境,其必然背水一战。当时中央军总数不过50万,要对付日本侵略军,地方军阀,中共武装,还有土匪,民团和少数民族武装,还要控制1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算100,200万兵力也是不够的。况且中日大决战已经迫在眉睫,这种关头不能任意和10万红军死拼硬拼,就算是2比1的损失中央军也是接受不起的。

另外,蒋介石还有其他的打算,根据他制定的抗日持久战略,按照当时中日两国各方面实力的巨大差别,尤其是军事力量的差别,中国想短期内战胜日本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持久抗战。而中国北方和沿海一带交通发达,地形平坦,加之日军有强大海军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陆军,在开战初期,这些地域就会被日军攻占,海岸线也会被封锁。中国想要持久抗战,必须以中国的西部作为大后方。

中国西南和西北各省,诸如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康诸省地形极为复杂,遍布高山和大河,是特别适合防守的地域。加上四川省人口众多(4000多万),土地肥沃,只要能够占据四川,以西南,西北诸省作为基地,就可以把日军拖入持久作战。而日本虽然强大,但毕竟是个小国,资源匮乏,无力长期投入百万大军作战。加上日本入侵中国和南下政策,必将和同盟国为敌,日本将来的失败是必然的。

不过,这个战略还有问题,也就是这些省份从清朝末年开始,就基本由地方军阀控制,不服从中央的领导。目前沿海中原一带的大军阀基本都被消灭,剩下的也就是西南和西北的这些军阀了,这也是统一中国必须要走的一步。

但是这一步到底要怎么走,是硬打,还是智取呢?

如果通过单纯的军事手段攻占这些省份是极为困难的,以云南为例,全省多是大山,很多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即使不是军事作战,单纯的徒步旅游,穿越这些区域也是非常困难的。 抗战中,装备精良,数量众多的日军在这些地域碰的头破血流,打了八年最终失败。而装备和人数都远远不如日军的中央军,如果持强硬攻这些省份,胜负不说,就算能够打赢,也必将陷入持久作战。

所以,蒋介石很巧妙的将包围圈露出一个口子,让红军从中央苏区突围,进入西南地区。

当时中央红军虽然失败,但仍有10万之众,而在四川北部活动的张国焘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也有10万之众,红军总数20万人(作战人员大约16,17万)。西南的云南龙云,贵州王家烈侯之担,广西李宗仁白崇禧,西康的刘文辉都不过只有2,3万人。而湖南的何健,四川的刘湘,杨森,虽然兵力较大,但是相对20万红军,也是心惊胆战的。

面对红军的压力,和中央军的威胁,他们只能两害相比,取其轻,被迫邀请中央军入境剿匪。毕竟中央军只要他们地盘,不要他们的脑袋,而红军是要革他们的命。

这样中央军可以名正言顺进入军阀的地盘,不需要军事行动产生的损失,事半功倍。

-----------各大苏区纷纷被国军摧毁,红军被迫进行了长征。长征走过了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几省,走过了包括大雪山和大草地在内的无数可怕地形,算得上非常不容易。一般的军队是无法办到的,光是走这么远的路,估计自己早就垮了。

另外,红军进入这些军阀地盘,必将和军阀部队交战,两败俱伤,这样中央军可以一枪不发,坐享其成。

所以蒋介石命令尾追的薛岳十万中央军只需在红军身后数十里,不得靠的太近。但蒋介石严令红军如果一停下试图建立根据地,中央军就必须进攻,让其无法站住脚。

由此,红军开始了长征。一路上的军阀,广东军阀陈济棠最为狡猾,他和红军达成协议,让出阵地让红军通过,没有任何损失。但是稍后的两广事变,蒋介石通过政治手段让陈济棠的部将迅速投靠自己,成为光杆司令的陈济棠狼狈逃亡香港,收复了广东省。

而湖南的何健,广西的白崇禧则在湘江截击了红军一下,把红军从10万打成了3万多人,自身也有一定的损失,但都未伤筋动骨。何健湘军打的较猛,伤亡了1万人左右,损失较大。

白崇禧的桂军主要打了红军个尾巴,损失较小。之后蒋介石通过两广事变,把广西的独立地位取消殆尽,仅有2万多兵力的李白两人再也不敢公然和国府作对。

而和红军作战损失较大的何健无力统治湖南局面,被蒋介石找机会挤出了该省。湖南后被中央控制,成为抗战中最重要的主战场之一,也是三次长沙大捷和雪峰会战大捷的主战场。

而贵州王家烈最惨,他的部队在贵州遵义,娄山关和红军傻傻的火拼了一场。由于黔军都是大烟兵,不抽大烟就浑身发抖,根本不是红军对手。王家烈的1万多人几乎被打光,本人也随即被蒋介石取消了贵州省主席和军长的职务,挤出了贵州。王家烈由此成为南京的一个挂空头衔的寓公。

但是红军此时也损失惨重,8万多战斗部队有3万人以上是新兵。在突破前三道封锁线的时候,新兵纷纷逃亡,红军急行军情况下,无力抓捕逃兵。加上湘江惨败,部队损失极为惨重,过了湘江的红军只剩下3多万人。而经过贵州到达遵义的时候,仅仅剩下2万多人。当时红军领袖是共产国际培养的代言人博古,他不懂军事,军事指挥交给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周恩来。

此时如此惨败,必然有人要负责任。毛泽东在遵义利用红军普遍的不满情绪,掀翻了中共当时的领袖,总书记博古和军队实际指挥者,共产国际顾问李德,这也是所谓的遵义会议。

云南的龙云,西康的刘文辉都没有和红军大规模交战,老政治家龙云狡猾的让出一条道,让红军从金沙江北渡,离开云南。

刘文辉被刘湘击败以后,所部只剩下2万多人。他们的几个旅在宁属和大渡河有过一定规模交手,有着相当的损失。到了后期刘

文辉判断局势,为了不让红军进入自己西康地盘,他让出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让红军进入四川。

云南龙云由于没有受什么损失,一直保有自己的地盘,直到抗战结束。

刘文辉由于和红军交手,几个旅损失过半,被蒋介石借机派兵进入西康省,将该省大部分地方收归中央控制。这个西康省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最后沦陷的一个省份,在1950年才被中共攻取。

经过云南的急行军,宁属野蛮地区的消耗(彝族区),还有大渡河的战斗,红军进入四川以后,兵力已经减少到1万多人,无力在和敌军交战。他们躲过敌人重兵堵截,从地形恶劣但是没有防守的大雪山通过,和10万人的四方面军会和。之后以很大的牺牲走过了大草地,在甘肃打开了腊子口天险,最终到达陕北刘志丹控制的全国最后一个苏区-陕北苏区。

此时中央红军仅剩下7000人左右,包括毛泽东在内,个个瘦的只剩一把骨头,衣不遮体,子弹也只剩一二发了。从外貌上看,已经不像一支作战部队,而像一群武装的难民。

在大雪山和中央红军回师以后,张国焘看到1万多中央红军不堪作战的现状,试图利用自身四方面军的10万军队来夺取中央的最高领导权。最终的结果是红军发生分裂,中央红军大部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领导下北上,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一部在张国焘领导下,南下进攻四川。

四方面军南下进攻四川,8万主力和20多万川军激战数月,最终强龙没有压过地头蛇。川军为保住地盘,各派系联合作战,孤注一掷,真正是红了眼睛玩命了。双方在百丈关等地以人海战术血拼,加上蒋介石中央军和空军部队的支持,最终20多万人压倒了8万人。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由于南下战役损失了4万人,被迫放弃进攻北上,离开了四川。

川军前后一共损失8万人左右,实力大损,中央军十万大军进入四川。损失较大的四川军阀杨森投靠蒋介石,四川王刘湘仍然顽抗,但所部对中央军已经威胁不大,稍后刘湘重病吐血而死,其他四川小军阀也不敢再公然作对,四川已经基本被中央军控制,由此也成为抗战最稳定的大后方。如果没有四川,那么抗战基本不可能获胜的。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时推翻了当时的总书记博古,由此开始掌握中共最高领导权40年之久。客观来说,毛在长征和西安事变期间,对中共都有极大的贡献。

于是,红军最终到达陕北的时候,蒋介石成功利用红军,中央军不到三万人的损失和一年左右的时间,先后收复和半收复了广东,湖南,贵州,西康,四川,甘肃六省,将云南,广西两省牢牢牵制在中央手中,收编超过50万的军阀部队,将西南完全纳

入中央的控制中,并且最终依靠这些省份获得了抗战的胜利,算得上十分辉煌。

蒋介石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在大渡河把中央红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消灭掉。其实这不是蒋介石的问题,而是刘文辉这类军阀也不是泛泛之辈,不可能随便中计。

利用红军长征的所谓一石二鸟,通过这个手段同时打击了宿敌中共和地方军阀。到了红军长征结束的时候,国民政府已经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只剩下华北和西北几省还在军阀手上。 为什么不动华北军阀?那是因为日军已经占领热河省和长城一线,直逼华北地区。华北诸如察哈尔和河北的西北军宋哲元,绥远和山西的晋军阎锡山,山东的韩复榘,都直接面对日军的威胁。这种情况下,中央不能随便对付他们,以防止他们临阵倒戈。而这些军阀出于自保,也必须和中央合作,对抗日本人,不可能有什么公然对抗中央的行为(这些人看到张作霖的下场,同时畏惧汉奸的骂名。只要中央不出兵讨伐,他们是绝对不敢投降日本人的。)。

而西北军阀就不同了,当时控制陕西的是杨虎城,控制宁夏和青海的是两个回回马鸿逵和马步芳,控制新疆的则是盛世才,甘肃省大部中央军控制。

其中宁夏和青海的回教二马割据势力,从清末开始,就成为听命于中央政权的穆斯林军阀。二马在当地割据,但并不反对中央政权,也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只是单纯为了建立自己独立的回教王国,保证本民族和自身军阀的地位,保证自己的信仰,所以二马不是大威胁。

而新疆盛世才则和苏联勾结,出卖主权换取苏联的各方面支持,到了后期,苏联出动两个师驻扎在哈密等地,阻止中央军进入新疆。到了统治的末期,盛世才甚至要求苏联把新疆变成其加盟共和国,算得上非常无耻。总之,新疆由于苏联的因素,短时间内无法控制的。不过苏联处于战略目的,一向支持中国对抗日本,以避免苏联自身两线作战。如果抗战爆发,苏联会迫使盛世才支持中央的,也会通过新疆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而盛世才在新疆兵力不大,战斗力也弱,加上地方经济落后,还有复杂的民族矛盾,不难对付。

至于陕西,就不同了,他是西北的核心省份,又是大后方四川的北方门户,是中央志在必得的省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a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