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3-05-12 10: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黄彦蓉

(2011年1月6日)

同志们: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省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召开之后,省委、省政府于年底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我省新世纪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描绘了未来十年我省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全省教育系统倍受鼓舞,信心满怀。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推动我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刚才几个学校负责同志交流了很好的经验,文涛同志作了工作部署。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经验,坚定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信心

新世纪前十年特别是“十一五”,是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推动高等教育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上来,促进了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事业发展更加协调。全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93所,其中本科院校44所、高职高专49所。国家“985工程”学校2所,“211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工程”学校5所,国家示范高职6所,国家骨干高职5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0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达到293个和883个。学校布局和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十年新增高校50所,填补4个市普通高校布点空白,8个市州设臵了本科院校,新建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和专业。目前,除巴中、资阳外的省辖市都布局了高等学校。高校学科门类齐全,覆盖所有12个学科门类,不同类型、层次高校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在学总规模达到167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08.6万人、研究生7.75万人,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21%提高到25%。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项生均条件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有所提高。建立生均拨款制度,省属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有较大提高,从2005年的生均2100元到2010年预计超过5000元。

(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部省共建、省市共建、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进一步深化,初步形成“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市州或行业共建共管,多种模式并存”的高教管理新体制。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办学模式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更加紧密。民办高教快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重要方面军。有民办普通高校25所、占全省的26.9%,在校学生18.2万人,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8.64%提高到17.52%。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完善,新的就业制度初步建立。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建立。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激励、竞争和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后勤社会化普遍推行,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极大激发了高等教育活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三)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开展本专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在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国家一等奖4项、二等奖21项,位居西部前茅,其中高职高专国家一等奖2项,排名全国第一。一是“质量工程”成效显著。建立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有国家精品课程168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1392门;分别有国家和省两级特色专业152个和356个,教学名师27人和196人,教学团队51个和23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4个和108个;8所高校的1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国家支持,5所高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入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尤其是通过学分制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中心及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就业创业和持续发展能力普遍提升。三是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优秀论文评选,110篇博士论文和256篇硕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其中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8篇成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着力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四是示范性高职建设进展明显。高职院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1所学校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校数位居全国第三。五是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积极开展教学评估,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各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5年完成25所本科高校和33所高职院校评估,整体成绩优异。

(四)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一是科技成果水平稳步提高。2006-2009年,承担自然科学类科技项目近6万项,获得科技经费111亿元、年均增长22.43%;发表科技论文13.85万篇,出版科技著作2211部;申请专利4083项,授权专利213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省科技进步奖378项。二是科研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筹建国家实验室1个,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4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大学科技园1个,高校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同时,建成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1个,其中27个成为全省重点研究基地。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有所提高。5年来,高校与400多个地县(次)、1000余家企业(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每年推广科技成果近600项,产生经济效益近200亿元,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加。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五)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教师素质进入快速提升新阶段。师德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行为逐步规范,教书育人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结构趋于合理、学科较为齐全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成为主要力量,45岁以下教师超过80%;高级职务(职称)比例和高学历比例明显提高,副高及以上教师增长43.8%。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壮大,有两院院士20人,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20个,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员669人和100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0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7人,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和创新人才奖获得者2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64个。

(六)地震灾区高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全面改善灾区高校办学条件。全省共有20所高校纳入中央专项经费补助,共计投入资金41.62亿元,其中中央基金安排39.89亿元;规划新建面积123.77万平方米,维修加固面积179.51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完成投资21.17亿元,竣工校舍203.55万平方米。除阿坝师专外所有高校灾后重建项目将在2011年5月前全部完成。通过灾后重建,灾区高校的办学条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功能更加合理,设施更加完善,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川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期盼,大幅提高了全省人口素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高等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不懈努力的结果。正是大家敬业奉献、不懈奋斗和勇于创新,使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也为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建设高教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同志们、向部属院校和全省高教系统的同志们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抢抓发展新机遇,始终牢记新时期的历史责任

高等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龙头,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是强省富民的支撑力量。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时刻牢记新时期的历史责任,抢抓发展新机遇,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

(一)着眼强省富民战略,提供坚强人才和智力支撑。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变化的发展环境,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四川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发展目标,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力求抢占人才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不断加快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大批各类高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素质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智力支撑。作为一个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内陆大省,我们需要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和经济发展方式急待转变等各种挑战。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高校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方面更具有独特优势,是推进“两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二)着手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步伐。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纵向看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横向看,相对高等教育先进省市,相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强,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与实际需要尚存一定差距;人才培养体制、学科专业结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以及招生就业制度等方面改革,还面临许多瓶颈。要改变上述状况,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把高等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切实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真正实现从外延式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的转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及其贡献率。这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盼,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更是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内在要求。

(三)着力人民群众期盼,培养高素质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寄托着民族的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只有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才能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显著增强综合国力,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同时,教育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实实在在的人民群众的需求,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掌握知识就能改变命运,学到技能就能创业致富。特别是随着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广大群众接受教育和再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高等教育将产生巨大的需求。我们要站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高度,加快教育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千方百计为全省人民提供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规划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关键是突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为重点,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使四川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在西部领先的优势进一步巩固,竞争力显著增强。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坚持把内涵发展作为基本工作取向。内涵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特别是经过前些年的大规模扩招,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要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对发展成果进行巩固和提高,实现保持适当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统一,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保持适当规模,就是要通过努力,到2015年使全省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196万人(在校生175万人),其中研究生1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7%以上。到2020年,在学总规模达到210万人(在校生192万人),其中研究生1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通过长期不懈地奋斗,到2020年建成若干所在全国知名、在省内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能够支撑和引领区域发展的国家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形成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骨干基地;高校教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全面达到国家标准,人才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坚持内涵发展,必须统筹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促进其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整体提升办学水平。为此,必须做到两个“牢固”:一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决反对并纠正任何弱化人才培养这一高校首要职责的不良倾向。要在政策导向、资源配臵、评价考核、投入保障等方面作出必要调整,向人才培养倾斜。书记、校长要亲自抓教学工作,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定期研究教学状况,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服务教学一线,保障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学一线,要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等薄弱环节。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投入保障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二是牢固树立主动服务社会意识。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密集、学科综合交叉和国际学术交流广泛优势,瞄准科技发展前沿,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的新兴产业促进者、区域发展助推器、学习型社会建设者及高水平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以服务和贡献开辟发展新空间。当前,要着重围绕我省“两个加快”,着力整合高校科技资源,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目标、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塔尖”产业发展,全面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实施以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的重大培育项目;强化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创新基地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促进高校与地方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增加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二)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质量是一切教育永恒的主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未来10年,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提高质量。首先,要坚持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提高质量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我们一定要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有这样的认识,不热心教书育人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把教学工作臵于中心地位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不讲质量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的发展。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和“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紧密结合四川发展需要的优势学科专业。坚持面向长远与立足现实相结合、坚持继承传统与突破创新相结合、强化优势与扶持薄弱相结合的原则,以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重大项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推进学校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提升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其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多样化需求,坚持分类、分层办学。按照分类发展目标,逐步建立有利于高校分类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校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在各自类型和层次上争创一流。各高校要在科学定位办学方向、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分类型、分层次确立人才培养标准,并据此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手段方法,努力做到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与区域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接。

(三)坚持把师资队伍作为建设重点。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创新机制,抓住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完善的机制为广大教师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采取培养和引进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和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一要在师德建设上下大功夫,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大力倡导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建立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任(聘用)、评优奖励、派出进修等的主要依据。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二要把教学作为高校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深入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掌握支撑发展的真功夫为己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主要依据,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制度。要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注重把科研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成果提升教学。三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改善高校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制定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形成引导和保障教师专心教学的机制。通过教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师分类管理,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使津贴和奖励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尤其要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创造更多机会,营造平等宽松环境,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尽快成长。四要切实实施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及承担国家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的高层次顶尖人才,通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搭建协作平台,建立跨学科、跨单位和跨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一批合力攻关、勇攀高峰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创新教师专业教育机制,把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点。实施高校教育名家培养计划,着力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推进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水平,必须依靠改革创新。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和深层次矛盾,形成有利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省级统筹,切实转变管理职能,促进政府从单一直接管理向综合应用立法、投入、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等的宏观管理转变,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依法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形成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科学发展的良性机制。同时采取政策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价,促进高等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公办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开展工作。推进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方式。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评价中的决策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克服行政化倾向,保障学术自由。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申诉调解机制。

(二)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多元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坚持多种机制、多种模式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使民办教育成为今后我省高校规模扩大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我省实施办法,制定相关扶持措施,依法保障民办高等学校的权益。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和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落实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平等的法律地位。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坚持把加大政府投入作为重要保障,依法增加高等教育经费。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12年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全省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级各类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8%,以后年度随着财力的增长进一步提高。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全省教育战线反响热烈,倍感振奋。不久前,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和《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等两个重要文件,明确要求到2012年地方本科高校的生均拨款水平要不低于12000元,并通过中央财政奖励补助,引导地方和高校积极化解债务风险。两个文件的制定下发,将有效扭转我省高教投入不足的局面,极大地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为高校内涵建设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各高校一定要抢抓机遇,真正把学校工作重心和资金使用重点放到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上来,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在投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各高校要更加重视和加强经费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强化审计监察,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校务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三)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支持高校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联合推进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积极参与国家海外名师引进计划、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聘请和引进一批优秀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来川从事教学科研。鼓励高校与境外知名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观念更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大力推进高校之间的开放办学、合作办学,促进教师互聘兼课,实现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相互开放,鼓励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培养研究生、创办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密切合作和资源共享模式,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高校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志们,贯彻落实《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是我省高教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的战略取向,瞄准高等教育强省的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全力以赴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春节将至,借此机会,谨向全省高等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和你们的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感谢同志们一年来的辛勤工作,祝大家节日愉快、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a8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