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结题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3 20: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3:

安徽省高等学校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项目级别: 省级一般 批准文号: 20101903 项目主持人: 王永梅 项目主持人所在学校: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结题形式: 会 议 结 题 项目起止年月: 2010年8月开始 至2012年8月结束

填表时间: 2010年 9 月 15 日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制

1

一、参加研究人员及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姓名 方 明 李绍稳 张 武 朱 诚 房文娟 李 洋 杨宝华 张筱丹 职称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研 助教 副教授 助教 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计划设计 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效果分析 方案设计 理论教学方法研究 理论教学手段研究 资料整理与收集 其中:

姓名 出生年月 学 历 项目支持人基本情况 职 称 职 务 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 王永梅 1974年8月 大学本科 讲师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13505510152

2

二、总结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成果特色、推广价值以及尚有那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项目研究背景 1、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育背景与现状 独立学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八号文件精神而诞生的高校领域的新事物,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格局下公办学校的有益补充,运用新的体制,新的办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其计算机基础教育类课程教学必然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也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有着独特的生长环境。而从这几年的办学来看,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其教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存很多问题和矛盾。 (1)部分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相重叠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层次化和个性化教学体系 (3)“教”与“练”脱节,教学效果差 (4)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5)教材建设跟不上教学和实践的要求 (6)缺乏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师队伍 (7)实验环节缺乏严格考核

3

二、项目执行情况 (1)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多层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X+Y”模式 不同类专业对计算机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不同,如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对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的要求较高;园林设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对绘图技术要求较高;农科类专业则对数据分析和算法要求较高。如何构建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多层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即一门大学信息技术、一组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若干门供学生自选的计算机提高课程的“1+X+Y”的课程体系。 (2)全面修订教学大纲,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教学环节中的首要环节,它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不但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还需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对新生计算机水平的考核、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及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的行业特色等因素,制定符合各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同时也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制定新的教学进程表,加强了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上计算机课的乐趣;完备了教研室工作规则、教学制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讨和实验课程的管理等,规范了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体现了四个特色。 ①考虑不同专业,讲求科学性; ②培养素质,注重全面性; ③改革内容,突出应用性; ④加强实践,力求适应性。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之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核心作用,就是为实现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服务。使教学的基本要素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和功能,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将“T+A”模式教学法 、“三教、四结”的教学法、和“引入实例”教学法有机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4

“T+A” 教学模式深入实验课堂。 “T+A”(Teacher+Assistant)教学法是指:实验课以Teacher讲课、演示、答疑、总结为主,Assistant辅助承担部分答疑任务。1个Teacher可以配备2个Assistant,在实验课堂中形成前面(Assistant)一中间(Teacher)一后面(Assistant)的模式,各自负责约10—20位同学的提问,每节实验课基本上可以承担150—200次之间的提问,全面指导学生。同时,指导实验员正确定位,每周参加教研室教学研究会议,并且将实验员的办公室建立在实验室旁边,随时接受学生的求助。 “三教、四结”教学法的应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教法和学习结果的研究,忽视学生的认识结构、学法和学习的认识过程的研究。学生的学被看成是一种消极被动地接受灌输的过程。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大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学不能再像中学那样采用灌输的方式,要给学生授予“渔”而不是“鱼”。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三教、四结”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这里“三教”指的是:教分析、教规律、教思想。“四结”指的是:想、看、说、练。教师通过“三教”,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领会教学的思想方法和精髓,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通过“四结”培养了思维、想象、观察、运算的能力,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也正是基于建构主义思想及其教学理论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例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这节内容的教学就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首先,课前给学生布置仟务,要求他们调查和收集关于当前计算机体系的结构,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组成等信息。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思考问题和学习的过程,如什么是计算机硬件?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等,对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不再多做解释。然后,上课时让学生将各自所搜集的信息、资料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介绍,互相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加深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的认识。最后,由教师演示硬件设备的配置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引入实例”教学法的应用。 由于大多数学生从未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加之这类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更加科学地、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了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大量应用 5

六、尚待进一步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逐步推进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化,进一步深化入校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不断地、适时地更新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的前沿性、先进性与实用性,实现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无缝隙连接。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大力研发数字教学相关系统和数据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教学,把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的《大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成为省内领先、争取接近国内一流独立学院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1)不断完善不同类专业要求的教学大纲 并在 2010 届新生开设该课程基础上,进一步通过 2011 届和 2012 届新生进行课程教学实践,以便检验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大学信息技术”应更加系统、深入地介绍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配合相应的实验课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而课程中一些工具的使用与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可通过实验课完成。教学重点应将“文化基础”的老三样(打字、排版、操作系统使用方法)改革为新三样(网络技术、数据库、多媒体信息处理)。 (2)进一步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系列教材的建设。 《大学信息技术》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教材内容选取既要与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内容无缝隙连接,又要为以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大基”课程教材应涉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开发四个领域的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领域的大多数内容。各章内容按“精讲多练”的原则组织。 (3)建立数字式教学平台。 该平台将集成课程网站、机考系统、多媒体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等。通过 2010-2012 届新生的教学实践,在众多教师制作的课件中优选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将选出的课件再经过专业美工处理,力争在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此同时,改革大面积教学采用大批教师人工授课教学模式,采用网络化的数字式授课教学模式。实现网上实时答疑、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网上自助式学习和实验、网上自我测评。 (4)研制开发“机考系统”。 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11

检验一个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最好方式是在计算机上实际使用操作。建设丰富完善的上机题库。 (5)制做与课程相关的、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 该门课程要实现数字式教学,首先要建立丰富的多媒体数字资源,不仅包括授课课件、实验课件,还要包括答疑数据库、习题数据库、实验模板数据库、学生作品数据库等。通过数字式教学平台进行发布。 (6)加强和国内名校的交流,学习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改革是一个永不止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内名校、名家的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我们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指导着我们的教学改革。因此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求实创新,才能培养出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12

三、项目成果目录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作者 成果形式为教材的请注明出版社;成果形式为论文的请注明发表的期刊名称等 继续教育研究 合肥学院学报 1 2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现实分析 ID3算法在计算机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农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实践课程的“三个阶梯”探索 无刷新 Web 客户端组件的研究与实现 多代理强化学习在智能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论文 论文 王永梅、何如海 王永梅 3 论文 杨宝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5 6 7 8 论文 论文 教材 教材 教材 李洋 李洋 王永梅 杨宝华 李洋

13

四、经费决算表

项目立项经费 课题总经费 课题支出经费 课题节余经费 10,000元 学校配套经费 10,000元 10,000元 0元 单位财务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五、学校审核意见 该教研项目按照原定研究计划已完成相应的研究目标,且研究成果丰富,体现了多项特色和创新点,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与推广价值。项目鉴定专家组经集体研究认为,整体而言,该项目的研究执行情况、实际成果和成果应用与推广均符合省厅相关文件的要求;项目结题报告脉络清晰、客观详实。基于此,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可以结题。 公章: 年 月 日

14

六、专家鉴定结论 鉴定专家组负责人:(签字) 专家组其他成员: (签字) 年 月 日

七、教育厅高教处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a4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