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青分岭金矿金矿勘查工作报告-中色亿金3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1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甘肃天祝青分岭金矿及外围庄浪河地区

金矿勘查工作报告

中色亿金(北京)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二月

项 目 名 称 甘肃天祝青分岭金矿及外围庄浪河地区

提 交 单 位 单 位 负责 人 总 经 理 总 工 程 师

项目勘查单位 勘 查 部经理 项 目 负 责人 编 写 人 总 工 程 师 总 经 理 提 交 日 期

金矿勘查工作报告

中色亿金(北京)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吴 进 林家德 杜长泰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李丰收 肖文进

肖文进、周定湘、肖剑、孙少楠、

余志强

刘正桃 黄 浩 二〇一〇年二月

2

目 录

一、前 言 ------------------------------------------------------------------------------------------------- 1

(一)、任务目标 ------------------------------------------------------------------------------- 1 (二)、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 1 (三)、矿权登记历史沿革 ------------------------------------------------------------------ 2 (四)、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 3 (五)、本次工作时间、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工作区域---------------------------- 14

二、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特征 ------------------------------------------------------------------------- 14

(一)、区域地层 ------------------------------------------------------------------------------ 15

1、区域地层 ------------------------------------------------------------------------------ 15 2、区域构造 ------------------------------------------------------------------------------ 16 3、侵入岩 --------------------------------------------------------------------------------- 17 4、遥感地质特征 ----------------------------------------------------------------------- 17 5、矿产 ------------------------------------------------------------------------------------ 17 (二)矿区地质特征 ------------------------------------------------------------------------- 18

1、矿区地质概况 ----------------------------------------------------------------------- 18

1.1矿区地质概况 ---------------------------------------------------------------- 18 1.2矿区1/2.5万土壤化探异常特征 --------------------------------------- 21 1.3矿区1/万高磁精测异常特征 --------------------------------------------- 23 2、青分岭矿床地质概况 -------------------------------------------------------------- 27

2.1青分岭矿区 ------------------------------------------------------------------- 27 2.2外围测区地质特征 ---------------------------------------------------------- 34 2.3、矿石质量及围岩特征 ----------------------------------------------------- 35 3、控矿条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 36

3.1、控矿地质条件 -------------------------------------------------------------- 36 3.2、矿床成因 -------------------------------------------------------------------- 38 3.3、找矿标志 -------------------------------------------------------------------- 38 4、区内金矿分布特征 ----------------------------------------------------------------- 38

4.1、区内金矿分布特征 -------------------------------------------------------- 38 4.2、找矿方向 -------------------------------------------------------------------- 40

三、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 41

(一)、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 41

1、勘查类型的确定 -------------------------------------------------------------------- 41 2、手段的选择和工程布置原则 ----------------------------------------------------- 41

2.1 手段的选择 ------------------------------------------------------------------- 41 2.2工程布臵原则 ---------------------------------------------------------------- 42 3、工程控制程度 ----------------------------------------------------------------------- 42 (二)、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 42

1、槽探工作质量 ----------------------------------------------------------------------- 42 2、坑探工作质量 ----------------------------------------------------------------------- 43 3、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 43 4、地质填图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 44 5、物探、化探工作及质量评述 ----------------------------------------------------- 46

3

6、采加化工作及质量评述 ----------------------------------------------------------- 56

6.1、取样 -------------------------------------------------------------------------- 56 6.2、加工及测试工作 ----------------------------------------------------------- 56

四、资源量估算及资源潜力预测 ---------------------------------------------------------------------- 62

(一)、资源量估算 -------------------------------------------------------------------------- 62

1、工业指标的选定 -------------------------------------------------------------------- 62 2、估算方法选择及其依据 ----------------------------------------------------------- 63 3、估算参数的确定 -------------------------------------------------------------------- 63 4、矿体的圈定和连接 ----------------------------------------------------------------- 65 5、资源量类别和块段划分 ----------------------------------------------------------- 66 6、资源量估算结果 -------------------------------------------------------------------- 67 7、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 68 (二)、探矿区资源潜力预测 -------------------------------------------------------------- 68

1、各矿带资源潜力预测 -------------------------------------------------------------- 69 2、探矿区资源潜力预测结果 -------------------------------------------------------- 70

五、概略研究 ----------------------------------------------------------------------------------------------- 70

(一)、黄金市场现状分析 ----------------------------------------------------------------- 70 (二)、矿床地质特征 ----------------------------------------------------------------------- 73 (三)、加工选冶性能 ----------------------------------------------------------------------- 73 (四)、开采技术条件 ----------------------------------------------------------------------- 73 (五)、矿山建设条件 ----------------------------------------------------------------------- 74 (六)概略经济评价 ------------------------------------------------------------------------- 74

六、勘查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 75 七、下步工作建议及安排 ------------------------------------------------------------------------------- 76 八、结束语 -------------------------------------------------------------------------------------------------- 76

4

5

附 图 目 录

顺序号 1 2 图号 1 2 图 名

甘肃省天祝县两头翘-细浪沟综合地质图

比例尺 1:25000

甘肃省天祝县庄浪河地区地形地质图(附Au Ag分散流异常) 1:10000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甘肃省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床地形地质图 青分岭金矿区北矿带地表取样平面图 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地表取样平面图 青分岭金矿区Ⅱ-2、Ⅱ-3号矿体采样剖面图 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0勘探线剖面图 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4勘探线剖面图 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6勘探线剖面图 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8勘探线剖面图 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10勘探线剖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北矿带29勘探线剖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野牛坡36勘探线剖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庄浪河地区6线剖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庄浪河地区146线剖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庄浪河地区116线剖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4000中段地质平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3985中段地质平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3980中段、3977中段地质平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北矿带 3865中段地质平面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Ⅱ-2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南矿带Ⅱ-3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青分岭南矿带Ⅱ-5、Ⅱ-6、Ⅱ-7投影图 青分岭金矿区北矿带垂直纵投影图 青分岭北矿带东-野牛坡垂直纵投影图 甘肃省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区统一图例

11

1:2000 1:1000 1:1000 1:500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100 1:200 1:1000 1:1000 1:1000 1:2000 1:2000

附表

甘肃省天祝县青分岭金矿资源量计算综合表 附件

1、探矿权人法人营业执照 2、采矿权人法人营业执照 3、采矿证复印件 4、探矿证复印件

12

一、前 言

(一)、任务目标

结合以往的地质资料,补充相关地质工作,通过地质测量和必要的槽探和坑探清理,查明青分岭南北金矿化带主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位臵、质量及其变化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较大断裂构造,对外围取得的1/2.5万土壤分散流异常进行检查,寻找矿化线索。通过以上地质工作,结合综合研究,查明矿体分布、规模、产状及金品位变化情况,总结成矿地质规律,估算矿区及外围地质资源(储)量,分析预测矿区资源潜力,为进一步地质开发和深边部找矿提供地质依据。

工作周期:2009年4月—2009年12月,于2009年底提交甘肃青分岭金矿及外围勘查工作报告。

(二)、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工作区位于甘肃、青海二省交界的冷龙岭东北部,采矿区行政区划属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与青海省门源县的两县分界线上的冷龙岭山脊地段,见图1。工作区东北部有兰新铁路和公路由东南至西北通过,从甘肃古浪县、天祝县及青海互助县有简易公路与青分岭金矿区相通,交通较为方便。

工作区海拔3600-4408m,一般4000m左右,高差200-400m,属高原高山地貌,地表一般沟谷平坦开阔,山区则较为陡峻。区内植被不发育,荒漠化普遍,山区岩石裸露,残坡积沙土及碎石层发育。该区气候严寒,霜冻期长,无霜期短,降水量较少,属半干旱高山型寒冷气候。年平均气温-0.1?,最高25.9?,最低-28.5?,年平均降水量404.9毫米,最多为7—8月。年平均蒸发量1577毫米。区内人烟稀少,零星散居,居民居住多集中于古浪县、天祝县、黄羊镇等人口密集区。

本区为牧业区,电力资源不甚充足;水系属内陆水系,主要河流为金强河、庄浪河、细浪河,靠高山雪水和泉水补给为主,可满足地质勘查施工

1

及生活用水。

(三)、矿权登记历史沿革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祁连地区进行地、物、化综合找矿的同时,十分重视采矿权的申请工作,于2007年2月由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从玉门甘来选矿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了甘肃天祝青分岭采矿权。2007年3月7日,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从国土资源部取得了青分岭采矿证,2007年12月,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采矿权延续和变更,有效期至2013年9月23日,采矿权勘查许可证见附件2。

采矿权区面积约8.3966km2, 采矿标高:4056-3850米,其对应的端点坐标如下表(表1)。

2007年3月,中色亿金(北京)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获得庄浪河探矿权

2

(附件),2009年5月,中色亿金(北京)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受让了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采矿权。

表1 青分岭一带矿权登记范围一览表 矿权名称 青分岭金矿采矿权 甘肃省天祝县庄浪河一带金矿普查探矿权 登记范围 经度 102°24′00″ -102°27′02″ 102°15′00″ -102°29′15″ 纬度 37°17′55″ -37°20′00″ 37°15′30″ -37°24′00″ 面积 (km2) 8.40 59.72 两工作区范围分别为:采矿权区长3800m,2200m,面积8.4km2;探矿权区长27km,宽2-4km面积约59.72km2,其对应的端点坐标如下(表2)。

表2 青分岭地区矿权工作区范围一览表 青分岭金矿 拐点 X 采矿权区 1 4136615 2(面积:8.4km) 2 4134725 3 4132800 4 4134713 庄浪河普查 拐点 东 经 探矿权区 1 102°15′00″ 2(面积:59.72km) 20 102°29′15″ 21 102°29′15″ 44 102°15′00″ Y 18270698 18274000 18272895 18269605 北 纬 37°24′00″ 37°17′00″ 37°15′30″ 37°23′00″ (四)、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1、1985-2006年的地质工作情况

工作区及其外围地区的地质工作始于五十年代,1958-1971年,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进行了1:20万武威幅区域地质调查。为区域以后的地质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在1:20万的区调工作所进行的重砂、金属测量过程中,发现有益矿物和元素有铅锌矿、锡矿、铁矿,以其重砂、金属量高含量点多处。在此期间地矿、冶金、有色等部门的地质队伍进行过金、铜、铅锌为主的普查找矿,发现了一些金、铜矿点,如哈西滩铜矿点、哈西滩铅锌矿点、于扎子铜矿点、祁财郎镍矿点等,同时发现一大批化探异常如:清河白钨矿异常、柳条河铜异常、系腰山西铜异常、雷公山西铜异常、西套子沟方铅矿异常等。

3

1985年-1987年,青分岭金矿、庄浪河沙金矿点,有民采砂金、岩金活动,该区采金历史起于1985年,甘肃省地质局第6地质队于1977年提交了《甘肃省天祝县庄浪河脑砂金矿检查评价报告》,完成主要工作量:1/5千地形地质填图46.9平方公里;浅井717.76米,试金分析79个;化学样24个;重砂样1901个。探明大小不等矿体10个,多为小透镜体产出,其中2号为主矿体,厚度大,最大长度1426米,宽度449米,平均厚1.18米,由阶地后缘往前缘变薄。平均埋深6.58-7.69米。品位最高0.8097克/立方米、最低0.5089克/立方米,随矿体厚度变化而变化。含金层沉积物较松散,含金砂砾层分选差。呈自然金产出,片状,粒径0.25-2毫米。成因类型为冲洪积或阶地底岩砂矿,审查的砂金储量385.88公斤。。

青分岭岩金地质找矿由下游的庄浪河和双龙沟砂金矿点开始,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87年,1987-1989年,甘肃省地矿局地质六队在青分岭地区普查,圈定南、北两个金矿带,33个矿体(北带17个,南带16个),采用算术法求得金金属量3.26吨,其中南带3063.12kg(表内D级941.35kg,E级2070.96kg),北带198.28kg(高品位表内E级42.26kg,表外156.02kg),于1990年2月提交了《甘肃省天祝县哈溪区青分岭金矿普查及外围金矿点异常检查地质报告》。期间完成任务见(表3)。

1991-1992年由甘肃省地矿局地质六队主要对南矿带②③⑧主矿体进行了勘探,本次勘探,采用地质块段法,探获金金属量C级表内631kg,表外8kg,D级表内1131kg,表外113kg,总储量1883 kg,其中表内1762kg,表外121kg,同时对南矿带的42个零星小矿体,采用算术平均法求得E级金金属量52kg。于1993年12月提交了《甘肃省天祝县青分岭金矿地质勘探报告》。期间投入的主要地质工作见表2。

1995-2002年,青分岭金矿大规模的民间私人团体乱采滥挖,4000米以上地段,已成为采空区,资源情况不明。因地处青海、甘肃两省边界线上,无序开采,民族矛盾激烈,南矿带主矿体近地表几乎采尽,消耗资源情况不明经国务院治理整顿停采。

2000-2002年,因两省化界问题,引起纠纷,该区金矿开采终止。2003

4

年,经甘青两省人民政府的协商,在国务院民政部的调解下,两省边界问题得到解决。

2004年,青分岭金矿采矿权经国土资源部公开拍卖,玉门甘来选矿有限责任公司得到青分岭金矿的采矿权证。

2005-2006年玉门甘来选矿有限责任公司在青分岭金矿外围开展了1:10000地质草测20km2,槽探5216m3、通过地质;初步槽探工程揭露,在细浪河一带发现了蚀变岩型含金矿化带,经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员观察认识和综合研究,认为含金矿化带属北祁连加里东金多金属褶皱成矿带,初步认为青分岭金矿带的外延,庄浪河一带工作程度较低,该区砂金矿点多,有较好的成矿条件,找矿潜力大。

序号 1 2 3 1/2千地质修测 4 5 6 7 8 9 10 浅井 11 小圆井 12 基本分析 13 件 2952 3329 6281 m 153.25 202.8 356.05 m 80.0 80 槽探 钻探 平巷 m m m 3项目内容 1/万地质修测 表3 青分岭矿区以往工作量统计表 工作量 单位 1987-1989年 1991-1992年 2km 12.4 2合计 12.4 2 1.9 2.22 15.26 8.48 6.83 27245.4 2303.74 649.1 备注 1/2千地形地质测量 km 1/2千地质草测 km Km Km Km Km 22 1.9 2.22 6.52 4.78 13088.66 202.70 2 8.74 3.70 6.83 14156.74 2303.74 446.4 1/2千地化剖面 1/1千地化剖面 1/1千地质剖面 2007年2月,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从玉门甘来选矿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了青分岭金矿的采矿权证。2007年-2008年期间开展了以下地质工作:

5

2、2007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2007年4-11月,主要在青分岭矿区进行坑道和槽探工程进行清理,开展了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和1/万地质填图工作,工作情况如下: 1:10000遥感地质测量 145Km2 1:25000沟系次生晕测量 81Km2 1:2000地质测量 2Km2 坑探 408米 槽探 3000m3 坑道调查 87.6m 刻槽样 371件 拣块样 82件 原生晕样 123件 次生晕样 3251件 光薄片 25件 薄片 97件 3、2008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2008年3-12月,主要开展了以下地质工作,2008年项目主要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下(表4):

①采矿区:完成了矿区1/2千地形草侧2 Km2和地质修侧4 Km2,通过地表露头追索和槽探施工,在野牛坡发现了两条含金矿化带,对PD3980、PD3977以往民采坑道进行了调查和采样,对地表残留矿体进行了调查,圈出矿体地表采空区;初步了解了地表的矿渣分布情况,矿渣中金平均品位1.23 g/t,分布面积10000m2,预估矿渣资源量32Kg;指导了PD3916坑道的的穿脉施工,发现含金矿化构造蚀变带继续向深部延伸,产状变缓、厚20米,普遍具超糜棱岩化、千糜岩化、硅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现象,在169.0-169.6米,187.25-187.85米,发现金矿(化)体各1条,金品位0.46-1.24g/t,另在198.9-200米,见金矿体1条,厚1.1米,金品位1.32g/t。

6

表4 2008年青分岭勘查项目工作量统计表 设计工完成工完成比例工作项目 单位 作量 作量 (%) 1/万高磁精测 1/万水工环地质测绘与调查 1/万地质草测 1/2千地质修测 1/2千地形草测 1/2千地化剖面 槽探 坑道施工 坑道调查 坑道清理 钻探 普通试样 普通试样内外验 化探试样 岩矿标本 选矿试验 备注 Km2 Km Km2 Km2 Km2 Km m3 m m m m 件 件 件 件 件 230 10 50 4.0 2.0 10.0 5000 1500 500 2000 600 550 150 30 10 100. 100 55 4.0 2.0 13.8 5390 289.6 170 249.5 0 1449 62 1054 72 1 110 100 100 138 107.8 19.31 50.00 0 241.50 191.64 48.00 其中水质分析2组,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编录1个,岩样力学性质分析9件。 埋设控制点7个,完成控制测量25Km 含剥土100m 南矿带PD3916,穿脉285米, 避车道4.6米 人熊沟PD1120,北矿带50m 含清冰、破冰 因林业关系,未能施工 刻槽试样1052件,拣块样397件 内验49件,外验13件 标样17件, 薄片65件,光片7件 3②探矿区:通过1/2千地化剖面,配合槽探工程,完成了涵盖矿区的完成了1/万地质草测55Km2及完成了6、7、11、12、14号异常检查,开展了矿区1/万高磁精测,发现了长沟-细浪沟发现含金(铜)矿化带,在人熊沟找到金矿化线索。

4、完成的环境治理工作

完成了矿区简易公路工程修筑、边坡护理,平硐浆砌工程、拦石坝工程。

4.1简易公路工程

实施了代乾牧场-至青分岭矿区的简易公路(图2)。完成由代乾牧场通往青分岭金矿的简易公路修复21.1Km。

由代乾牧场至青分岭金矿的简易公路的路基修复、加固、铺垫,以及

7

沿途排水涵洞、过水路面、拦洪坝的修建,解决了洪水对公路冲蚀破坏,消除了雨季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隐患以及对矿区正常生产和人们出行的威胁,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4.2平硐治理工程

开展了矿区平硐的治理,完成青分岭南矿带PD3985平硐及PD3916平硐的浆砌石处理。

图2:通往青分岭矿区的简易道路

图3:简易道路的配套涵水洞

对PD3985坑道平硐进行支护及浆砌石处理(图4、图5),对预防矿山

8

潜在的滑坡危害,保证矿山正常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

图4:青分岭南矿带PD3985平硐治理外景照

图5:青分岭南矿带PD3985平硐治理内景照

对PD3916坑道平硐原洞口,进行了土石方清理,对原木支护进行了浆砌石处理,完成土石方开挖1785 m3,浆砌石65 m3(图6、图7),保证了坑道施工和生产安全。

9

图6:青分岭南矿带PD3916P平硐洞口旁侧及平硐治理外景

图7:青分岭南矿带PD3916P平硐治理内景

4.3边坡护理工程

配合矿山道路修复,开展了青分岭边坡危险地段的边坡护理,消除了了危险地段的岩石滚落对行人的伤害,消除了受岩石滚落而导致公路不畅的不利影响(图8、图9、图10、图11)。

10

图8:青分岭矿区南侧简易公路东侧边坡治理

图9:青分岭矿区PD3916坑道东边坡治理

11

图10:青分岭矿区边坡护理中的斜坡

图11:青分岭矿区边坡护理旁的涵洞

4.4拦石坝工程

实施了青分岭PD3916东侧坑道下方的拦石坝工程(图12、图13)。

12

图12:青分岭矿区拦石坝远景

通过修建拦石坝,不仅阻挡了废石对植被、灌木的破坏,解决了废石经常滚到山下和路边,对附近行人、车辆构成严重威胁的影响,避免了施工中滚石对下游牧民或牛羊造成的伤害;消除了遇到强降雨天气,发生泥石流的隐患,以及给当地下游水系造成污染,引起民族纠纷,造成不良影响的后果。

图13:青分岭矿区拦石坝近景

13

(五)、本次工作时间、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工作区域

完成了采矿区1/2千地形修测2Km2,通过地表露头追索和槽探施工,在野牛坡发现了长110-850米,宽1.3-5.5米,品位1.21-37.22g/t两条含金石英脉矿化带;指导青分岭南矿带PD3916、PD3985坑道施工,在南矿带PD3985发现两条各水平厚1.01米,品位4.82-5.08g/ t的含金石英脉两条 ,在南矿带PD3985平硐Ⅱ-3号东沿脉YME追索矿体39米,品位1.05-16.10g/ t ;预估了采矿区总的资源量/储量为332+333+334为12.67吨,另预测金资源潜力8.72吨,青分岭外围探矿区的资源潜力为19.50吨,采矿区和探矿区总的资源潜力为40.89吨。

2009年青分岭勘查项目完成工作量见下表(表5)

表5 2009年青分岭勘查项目工作量统计表 序号 内容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 1/2千地质修测 Km2 2 32 槽探 m 2633.4 3 坑道 m 566.4 设计1295米;扣除清理支护实际为514.1米 ①南矿带PD3916 m 241.3 新施工 ②南矿带PD3985 m 207.5 新施工 ③野牛坡PD3975 m 117.6 新施工 ④坑道清理、清冰、支护 m 53.5 4 钻探 m 134.33 设计2660 5 普通试样 件 358

二、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北西向北祁连金铜锌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图16),冷龙岭复式倒转向斜东端南翼.已发现浪力克铜矿、松树南沟金矿、红沟铜矿,寒山、鹰咀山金矿、童子坝金矿、青分岭金矿、双龙沟砂金矿等中小型矿床十多处。

14

(一)、区域地层

1、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志留统马营沟组,以凝灰岩、碎屑岩、千枚岩、板岩为主,与下奥陶统中基性火山碎屑岩、火山岩、硅质岩层间夹大理岩透镜体的岩性组合,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该区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奥陶系火山岩地层中,三叠系及二叠系砂砾岩、页岩不整合分布于区内北部。区域地层由新至老如下:

第四系(Q):分布于区内沟谷中,以上中更新统为黄土状亚砂土、砾石、冲积物等。

图16 甘肃省天祝县区域地质图

三叠系(T):分为三叠系上统和三叠系中下统,三叠系上统为延长群(T3yn):岩性为灰绿、棕灰色砂岩、石英砂岩、页岩、炭质页岩。顶部见

15

菱铁矿透镜体及煤层。三叠系中下统岩性为灰绿色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夹黑色页岩、砂砾岩。底部为不稳定的砂砾岩、砾岩。

二叠系(P):分为上统窑沟群和下统大黄沟群。二叠系上统窑沟群紫红灰绿色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粗砂岩,底部为砂砾岩;二叠系下统大黄沟群灰绿、紫红色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粉砂岩、粗砂岩,底部为砂砾岩。 石炭系: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为黄褐、灰黑色页岩、炭质页岩、砂岩、煤层及耐火粘土。该地层北部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南部呈断层接触。 志留系:为志留系下统马营沟组(S1m),分上下两组,上组为灰色变质英安凝灰岩、灰绿色安山玢岩、变质砂岩夹千枚岩、底为砾岩;下组为灰、灰黑色板岩、砂岩互层,与上覆地层呈断层接触。该套地层为主要的含地层。

奥陶系: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广泛展布,为一套浅变质的浅海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分为上(O1)下(O2)两套岩石组合。上部(O2)为绢云母千枚岩、绢云绿泥千枚岩、变英安质(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组合。下部(O1)上部灰岩,中部含碳硅质板岩夹凝灰质砂岩、泥灰岩,下部中酸性火山岩、凝灰岩,底部含碳绢云板岩。为矿区金铜矿的主要赋矿层位。 2、区域构造

区内构造线总体呈北西西向,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

区内主要构造为由东至西见北西西向的断裂,沿断裂见长20余公里的石英脉产出,与区内已获得的1/2.5万土壤异常、1/10万地质遥感解译异常、1/万高磁精测异常吻合,北西西向的断裂控制着区内金铜矿化带的产出,其北西西向与北北西向或北北东向构造带次级构造交汇部位,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控制着区内金铜矿体的产出,该控矿构造以4Km等间距产出,具等间距分布特征,目前发现的青分岭金矿床只是其中一段。

褶皱为冷龙岭复式倒转向斜,位于冷龙岭一带,轴向北西西,南翼倾向10°,倾角60-65°,北翼倾向200°,倾角60-65°,由中下三叠统、

16

奥陶系、志留系地层组成,轴部为上三叠统,由于周围被断裂切割,呈南翼窄北翼宽,向南东倾伏的不完整形态。其南北两翼近轴部有多条近北西西向断裂平行分布并有横向断裂切割,构造较为复杂,为矿床定位造就了良好条件。 3、侵入岩

区内岩浆活动较频繁,主要为加里东晚期辉石二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其次为海西期角闪二长岩。加里东中期石英闪长岩分布于雷公山一带,呈北西向-南东延伸,侵入于奥陶系地层,在外接触带发育较宽的黄铁矿化蚀变带。加里东中期花岗闪长岩分布于红腰砚-古城大断裂以北,呈岩基产出,分布于葫芦沟一带,分布面积较小,海西期角闪二长岩仅分布于青分岭一带,与青分岭金矿关系密切,岩体分异作用明显,由边缘向中心依次出现辉石闪长斑岩、辉石二长斑岩、正长斑岩、二长岩、二长正长岩、二长正长斑岩、正常岩,岩相大多呈渐变过渡关系,二长正长岩和正长岩岩相界限明显。

该区岩浆活动为成矿地质流体的活动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同时受其影响,青分岭一带及外围在海西期花岗岩中多见含金破碎带。 4、遥感地质特征

经遥感地质解译,在采矿区西北部人熊沟一带,见多处环形、半环形构造,可能为一火山口构造,可见火山角砾岩,为区内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环境,同时在测区可见若干环形、线性影像构造,这些环线影像构造,可能为有利的成矿部位,其中与区域构造形迹一致的北西向构造、近南北向构造相交的部位,下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矿产

区内成矿区划属北祁连铜铅锌金铁钨锰铬成矿带,主要以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脆韧性剪切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主要矿点有浪力克铜矿、松树南沟金矿、红沟金铜矿,寒山、鹰咀山金矿、童子

17

坝金矿、青分岭金矿、双龙沟砂金矿,铜锌矿主要赋存于下奥陶统中基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相过度部位,金矿主要产于火山岩与沉积碎屑岩相过度带的脆韧性剪切带中。其中青分岭-双龙沟一带的砂金矿,闻名遐迩,为该带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的砂金矿。岩金矿主要有脆韧性剪切带构造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

(二)矿区地质特征

1、矿区地质概况 1.1矿区地质概况 1.1.1矿区地层

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O)(图17)。其次为三叠系中——下统,第四系(Q),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①奥陶系(O)

广泛出露于矿区、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延伸,为一套遭受变质的浅海相喷出的中——酸性火山岩夹变泥质细碎屑岩及碳酸盐沉积。可分奥陶系下部(O1)和奥陶系上部(O2)。

图17 青分岭矿区地质略图

18

其奥陶系下部(O1)为金和铜的主要含矿层,该地层划为两个岩性段。 O11:晶屑岩屑凝灰岩夹凝灰质板岩、绢云石英片岩,局部夹安山质角砾凝灰岩,中上部为主要的含矿地层。

O12:以碳硅质板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为主,顶部结晶灰岩,为主要的含金矿化层。

O2:以绢云绿泥千枚岩、绢云片岩为主,夹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安山质熔结角砾岩、安山质角砾熔岩、辉石安山岩。

②三叠系中——下统(T3yn)

出露于矿区北缘及区外双龙沟谷及北侧,呈北西西——南东东向狭长分布,属河湖相沉积建造,为灰紫及灰白色,黄褐色中细——中粗粒砂岩,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及砂质页岩,粉砂岩互层。

与下伏奥陶系(O)呈断层接触。 ③第四系全新统(Q)

分布于山前,山凹,冲沟及沟谷地带,由坡、残积(碎石,砂土组成)、洪、冲积、冲积层。其中洪——冲积,冲积层底部往往含砂金。厚1.0—50M。

1.1.2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北祁连地槽加里东褶皱带,自加里东期至喜马拉雅山期各期构造运动,在矿区均有程度不同的显示,而以加里东期为最强烈。

①褶皱

奥陶系(O)构成轴向北西西---南东东向两翼基本对称的青分岭向斜。两翼由于受F2,F3纵向断裂破坏和沿向斜近轴部及两翼中酸性岩浆侵入,而使其形态呈现不够完整。

②断裂

断裂两组:断裂构造较发育,按其走向可分为两大类,即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NWW向压性断裂或交汇部位为主要的含矿断裂。

a、NWW断裂,韧性-脆性剪切带,以F10为代表,倾向NE(55°±),

19

贯穿于测区中部,长大于10Km,宽40-300米,控制着金异常、含金石英脉群的分布,被近NNE横向断裂带错断,右行平移300-1000米,其交汇处控制着富矿体的产出,南矿带倾角大于70°,北矿带倾向SW向,倾角30°-50°。

b、近南北向断裂,包括北北东、北北西向断裂 ③裂隙

矿区裂隙发育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组:

第一组,平均走向320--360°,属压扭性,裂隙发育出现率34.2%。 第二组,平均走向35--90°,属压扭性,裂隙发育出现率34.2%。 第三组,平均走向5--35°,属张性,裂隙较发育,出现率20.3%。 第四组,平均走向280--315°,属压性,裂隙发育出现率11.4%。 矿区裂隙发育,多为压合裂隙,充填少,对矿体质量影响不大。 1.1.3侵入岩

侵入岩属中性---酸性岩,有辉石闪长岩,角闪二长岩,二长斑岩,黑云正长岩,未分期的脉岩组成。

1.1.4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 ①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区内由于受加里东运动及其以后历次地壳运动结果作用,使矿区奥陶系引起低级变质作用,形成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粉砂岩,微晶灰岩等;动力变质作用,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作用,使金矿体内金得到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

②围岩蚀变

矿区内中—酸性侵入体在侵入过程中,使岩浆体本身及附近围岩发生了较普遍的先期热液蚀变,而使岩体,围岩内的分散金进一步活化,迁移,集中。岩浆期后伴随的含矿热液,携带金及少量硫化物沿构造应力集中带,虚脱弱带,即岩体内及与围岩侵入接触带和围岩的层间破碎带运移、扩散、渗滤、交代、充填,而出现了热液蚀变的迭加和SiO2凝胶体吸附金及少量硫化物沉淀和充填,使金再次活化、迁移、集中,构成了金矿化带的初始

20

雏形。在侵入岩体内较普遍的具绢云母化。金矿化富集往往与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高岭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迭加有关。 1.2矿区1/2.5万土壤化探异常特征

青分岭各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分配规律不但受地层岩性的控制,还受构造活动、后期热液蚀变作用等的影响,元素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性和分配差异同时出现(见表6)。分析各地球化学参数认为:

①青分岭测区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次序为As→Sb→Au→W→Pb→Sn→Mo→Cu→Ag→Cr→Zn→Co→Ni。各元素富集系数均大于1。

表6 青分岭测区地球化学参数对比一览表

参 数 平 均 值X 标准离差S 最大值 变异系数Cv 富集系数 区域背景 Cu Pb W Cr Ni Mo Sn 3.71 1.41 10.30 0.38 2.85 1.3 Ag Zn Co Au As Sb 样数 61.83 44.91 2.68 116.81 46.91 1.39 45.50 27.26 1.34 67.74 30.28 1.62 743.40 409.40 25.40 0.74 2.06 30 0.61 3.45 13 0.50 4.47 0.6 -90.11 100.93 26.25 6.00 0.06 35.31 11.95 45.43 2.05 0.57 1.96 0.057 1028 0.35 1.36 74.00 127.7 1401.5 0.46 1.19 22.00 7.58 6.0 1 22.66 1.07 33.61 0.76 833.9 1.48 15.1 1.5 16.50 3250 0.71 7.13 0.15 >500 0.58 1.39 84 385.6 0.65 1.17 40 -650.17 1.17 2.79 0.5 注:① 单位:Au为 ×10;其它为10。Cv=S/X;富集系数=X/区域背景。 ② 区域背景:取鄢明才、迟清华(1997)计算的华北地台地壳元素丰度值为参考;

②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次序为Au→As→Mo→Cu→Sb→Ni→Pb→Cr→Ag→W→Co→Sn→Zn。从青分岭测区元素变异系数看,Au、Mo、Cu元素变异系数大,尤其是Au的变异系数高达7.58,反映Au 、Mo、Cu的局部富集程度较高,极有可能富集成矿。

经工作,圈定次生晕异常18个,按元素组合及异常产出地质条件划分了五类异常,七个异常带。异常分为甲、乙、丙三级,其中甲级异常3个,乙级异常11个,丙级4个,综合分析认为Q-2、11、12、14、16、17共6个异常具较好找矿远景,主要异常地球化学特征如下:

①Q-2号异常,异常位于红腰岘沟顶北坡,面积0.425km2,异常元素组合以Au、As为主,伴弱的Mo、Sb、Ag、W异常。有多个浓集中心,异常元素套合性较好,异常强度中—高等。异常含量Au最高43.82×10-9,一般为3.08-32.94×10-9;As最高160.1×10-6,一般为32.7-143.2×10-6。异常位

21

于三叠系地层内,异常东南部北沟一带曾有民采砂金活动。推测该异常为含矿断裂破碎带或石英脉引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②Q-11号异常,位于高甲山东北侧,双龙沟二岔沟脑部位。异常呈不规则面状展布,面积0.675km2。异常元素组合以Au、Ag、Sb、Mo、Cu、W、As为主,伴有弱的Ni、Cr、Sn、Co异常。Au、Ag、Sb异常规模大,套合性好,强度中—高等,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含量Au最高46.4×10-9,一般为3.08-22.74×10-9;Ag最高0.52×10-6,一般为0.163-0.442×10-6; Sb最高5.75×10-6,一般为1.83-3.37×10-6;Mo最高3.66×10-6,一般为2.26-3.13×10-6;Cu最高256.4×10-6, 一般为135.5-153.8×10-6;W最高15.5×10-6,一般为3.5-13.6×10-6。从异常组合、规模和强度来看,与已知青分岭金矿的异常特征较为相似。

③Q-12号异常,位于高甲山一带。异常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800米,面积0.775km2。异常元素组合以Au、Cu为主,伴有弱的Ag、Ni、Sb、W、Cr异常。Au、Cu异常规模较大,除Au强度较高外,其它元素均为中低强度。异常含量Au最高19.35×10-9,一般为3.08-16.05×10-9;Cu最高446.9×10-6,一般为132.2-268.6×10-6;异常位于奥陶和三叠系地层接触带部位,区内(异常东部)北西向和南北向层间断裂发育,石英脉带较多,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有利,为找Au的有望异常。

④Q-14号异常:位于青分岭金矿区的西北侧,异常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异常南北宽>1000m,东西长约3000m,面积2.75km2。异常元素组合以Ni、Co、Cr、Cu、Ag为主,伴有Pb、Au、W异常。异常含量Ni最高303.3×10-6,一般为75.2-257.3×10-6;Co最高127.7×10-6,一般为45.5-97.8×10-6; Cr最高>500×10-6,一般为110.7-500×10-6;Cu最高312.9×10-6,一般为130.7-299.7×10-6;Ag最高0.487×10-6,一般为0.16-0.4×10-6;Au最高352.29×10-9,一般为3.08-31.11×10-9。从其异常组合特征看,具有含硫化物中基性岩脉或岩体的异常特征,推测该异常区有隐伏岩体或岩脉存在。从和青分岭金矿区南带异常较为相似,该异常有寻找Au多金属矿的潜力,已发现人熊沟金矿化点。

22

⑤Q-16号异常:位于细浪沟脑—青分岭金矿东部地段,面积2.975km2。异常元素组合以Pb、W、Sn、Mo、As为主,伴有Au、Ag、Sb、Cu异常。异常含量Pb最高409.4×10-6,一般为80.4-231×10-6;W最高17.1×10-6,一般为3.2-8.5×10-6; Sn最高10.3×10-6,一般为6.4-8.1×10-6;Mo最高23.93×10-6,一般为2-14.52×10-6;As最高486.3×10-6,一般为32-379.6×10-6;Au最高41.73×10-9,一般为3.08-33.45×10-9,异常中心可见含铜矿脉,推测异常受构造蚀变带和含矿岩脉控制,已发现细浪沟金矿点和细浪沟铜矿点。

⑥Q-17号异常:位于测区的东南端,属细浪沟东—神泉异常区。面积1.05km2。异常元素组合以Au、Ag为主,伴有弱的As、Sb、Mo、Sn等异常。Au、Ag异常强度高,规模较大,异常中心明显。异常含量Au最高64.92×10-9,一般为3.08-55×10-9;Ag最高0.205×10-6,一般为0.164-0.198×10-6;异常区断裂构造较发育,野外可见破碎蚀变带和石英细脉。推测其可能是由破碎蚀变带引起,是寻找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的有望异常。

⑦Q-15号异常: 位于双龙沟脑—界碑地段,面积约5.275km2。异常元素组合以Au、As、Ag、Sb、Mo、W(Ni、Cr、Co)为主,伴有弱的Pb、Cu、Sn异常。异常含量Au最高1401.52×10-9,一般为3.08-1092.95×10-9;As最高833.9×10-6,一般为32.1-540.9×10-6;Ag最高0.59×10-6,一般为0.161-0.525×10-6; Sb最高16.5×10-6,一般为1.62-13.1×10-6;Mo最高16.41×10-6,一般为2.01-14.72×10-6;W最高25×10-6,一般为3.2-18.9×10-6; Ni最高294.7×10-6,一般为75.6-197.2×10-6。本区是已知青分岭金矿的异常区,异常主要受含金石英脉和构造蚀变带控制,2009年已在该异常东侧发现野牛坡金矿点。 1.3矿区1/万高磁精测异常特征 1.3.1岩(矿)岩磁性分析

区内所收集到的地质资料较少,从地质图上看,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奥陶系的千枚岩、凝灰岩、蚀变二长岩、板岩和灰岩等。为了详细地了解区内岩矿石的磁性特征,采集了岩(矿)石标本120块。采集

23

定矿体31条,其中Ⅱ-2、Ⅱ-3号为主矿体,另外Ⅱ-5、Ⅱ-6、Ⅱ-7矿体有深部工程控制,呈脉状产于石英脉或蚀变二长岩中,以前者为主,其余26个小矿体多为单工程控制的脉状及小透镜体,矿体一般长15-115米,厚1.00-3.0米,南矿带单工程金品位品位1.0g/t-48g/t ,(其原主矿带②③⑧矿体,重新圈定后③⑧合二为一,编为Ⅱ-3,原②编为Ⅱ-2);

29

30

2.1.2青分岭主要金矿体地质特征 ①北矿带主要矿体特征

Ⅰ-7矿体:分布于2线-10线,长126米,由Tc38、由Tc1两个槽探控制,水平厚2.61-4.0米,单工程金品位1.63-14.1 g/t,矿体平均厚度3.50米,平均品位6.55g/t。

Ⅰ-9矿体:分布于27线-35线,长115米,由Tc7、Tc20槽探及PX1坑道控制,水平厚1.26-3.00米,单工程金品位1.08-1.26g/t,矿体平均厚度2.42米,平均品位1.01g/t。

②南矿带主要矿体特征

Ⅱ-2矿体长度325m,分布于5-10线,出露标高米3895-4043米。地表由9个槽探,工程间距20-40米,2个浅井,两个平硐控制(PD4000、PD3985),1个钻孔ZK801控制。单工程水平厚1.00-4.84m,平均厚度1.87m,金品位一般1.00-48.00 g/t,单工程金品位1.00-14.63g/t,平均10.29g/t该矿体总体倾向南西西,倾角70°-80°。

F F断层 照片1 Ⅱ-2号采矿坑南西侧断面, F下盘次级压扭性构造与石英脉 Ⅱ-2矿体8线一带地表见一陡倾斜呈波状的断裂面,在采坑范围内向南倾斜,坑顶向北倾斜,南侧围岩—蚀变二长岩中,次级锐交角的剪切节理——压扭性次级小构造以及充填其中的小石英脉,指示该(高度)区段——断裂南倾段呈局部张性扩容空间,是形成富矿段,见照片1。预示着矿

31

体在垂向上可能分段富集膨大,深部有找到新的金矿体富且厚大矿段的良好前景。

经对主矿体老坑(LD3)3985中段进行清理,为目前最低主采矿坑道,距矿脉最高露头点(4050m)垂距65m。所见岩性为南侧的碳硅质板岩、北侧的含金矿化二长岩及其中的Ⅱ-2、Ⅱ-3石英脉型金矿脉。矿脉上做了4个人工重砂样品,其中3个样品可见到金矿物颗粒(见图18)从图中可看出沿脉坑道控制矿脉规模如下表: 矿 脉 Ⅱ-2 Ⅱ-3

长度 (m) 90 98

厚度(m) 1.5-5.0 0.2-1.5

产 状

向北陡倾,倾角87°,界面波状 向南陡倾,倾角89°,界面波状

Ⅱ-3矿体长度400m,分布于5-12线,出露标高3892米-4038米。地表由10个槽探,工程间距10-40米,2个浅井,5个平硐控制(PD4000、PD3985、PD3980、PD3997、PD3916)、1个钻孔控制。厚度1.00-7.00m,平均厚度2.46m,产状总体倾向北东东向,倾角52°-87°,局部直立,金品位一般1.00-36.7,单工程金品位1.00-13.62g/t,平均4.21g/t,分布于Ⅱ-2号矿体北侧,与Ⅱ-2号矿体近平行展布。2009年在探矿中,发现厚1.00-1.02米的金矿体两层,金品位4.85-5.45 g/t,对Ⅱ-3号东段沿脉追索,金品位1.59-12 g/t。

对深部3980和3977中段民采坑道调查表明:金矿体受一近北西向断裂控制,呈舒缓波状产出,为褐色、浅黄色,由破碎蚀变岩夹石英(细)脉组成,呈脉状、近层状产出,带内褐铁矿化强,局部见它形细粒黄铁矿呈星点状产出,矿化总体连续,金品位一般1.02-8.67 g/t,最高18.58g/t,其中北西向含金矿化带与近南北向沿脉交汇部位,为金矿体的富集部位。

Ⅱ-5矿体长度110m,分布于4-10线。出露标高4023-4045米,地表由3个槽探控制,深部由PD4000和PD3985两个坑道控制。单工程水平厚度1.00-2.00m,平均厚度1.20m,单工程金品位1.10-1.90g/t,平均1.57g/t

Ⅱ-6矿体长度120m,分布于4-10线,为隐伏矿体,由PD4000、PD3985、

32

PD3916三个坑道控制,见矿最低标高3916米,厚度1.00-2.10m,平均厚度1.37m,单工程金品位1.24-4.82g/t,平均2.60g/t。

Ⅱ-7矿体长度160m,分布于2-10线,地表由1个槽探工程控制,矿体出露标高4025米,由PD4000一个坑道控制和ZK401控制,见矿标高3985米,单工程水平厚1.00-3.80m,平均厚度2.97m,单工程金品位1.40-11.0g/t,平均2.08g/t

图18 青分岭金矿区3985中段LD3平硐采样平面图

野牛坡Ⅲ-1号含金石英脉:长110米,石英脉宽5.5米,石英脉呈块状、破碎状产出,见强烈的褐铁矿化。其中TC34E、TC36-1、TC38-1计3条槽探连续见矿(各工程见矿情况如下表7),控制长度110米,单样品位1.30-37.22 g/t,单工程金品位1.30-15.70 g/t,矿体平均厚度2.47米,平均品位 10.84 g/t,产状247°∠60-70°,底板围岩为凝灰质绿泥石英片岩、安山岩,顶板围岩为凝灰岩。

表7 青分岭野牛坡Ⅲ-1号金矿化带见矿工程统计表

金品位工程号 TC34E

单工程平均厚度(m) 2.82 单工程平均品位(g/t) 15.70 试样号 LP1092 样长(m) (g/t) 1.00 37.22 33

LP1093 LP1095 TC36-1 LP1096 LP1097 TC38-1 LP1140 1.50 1.00 1.00 1.00 1.00 1.36 1.21 16.7 12.0 1.30 1.12 1.30 3.46 9.97 野牛坡Ⅲ-2号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脉:受近南北向断层的影响,与西侧(1号)可能为一条,控制长度700余米,较为连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厚1.00-1.60米,矿体平均厚度1.22米,灰白,呈破碎状、砂糖状,有较强褐铁矿矿化现象,偶见孔雀石化,单工程金品位1.66-4.07 g/t,平均品位 2.37 g/t,产状247°∠60-70°底板围岩为凝灰质绿泥石英片岩、安山岩,顶板围岩为凝灰岩、凝灰质绢云石英片岩。目前4条槽探见矿(见矿工程见矿情况如下表8),其它槽探因对冰土层深度揭露不够,可能导致见矿情况不理想。

表8 青分岭野牛坡Ⅲ-2号金矿带见矿工程统计表

工程号 TC40-2 TC48 TC56 TC68 试样号 LP1117 LP1152 LP1187 LP1192 样长(m) 1.00 1.30 1.30 1.00 金品位(g/t) 1.66 2.24 1.77 4.07 单工程平均厚度(m) 1.04 1.60 1.25 1.00 单工程平均品位(g/t) 1.66 2.24 1.77 4.07 2.2外围测区地质特征

在青分岭采矿区的东延和西延,发现细浪沟-长沟含金矿化带和青分岭-人熊沟金矿点。除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外,均产于奥陶系下统上段的凝灰质砂岩、炭硅质板岩、火山碎屑岩、岩性,前者同时受蚀变二长岩控制。在空间上,人熊沟、青分岭、长沟、细浪沟有等间距产出的规律,间距3Km。

细浪沟-长沟含金矿化带由石英脉夹蚀变岩组成,长约6Km,带内黄铁矿化普遍,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发育,其中细浪沟以西,即细浪沟-长沟含金矿化带控制程度较好,在长约3.6Km的地段圈定金矿体3条(Au1、Au2、Au3 ),铜矿体1条,青分岭-人熊沟矿化带,长约3Km,产于仅北西向断裂北侧的层间破碎带内,其中人熊沟一带控制含金矿化体2条(SB1、SB2)。

34

2.2.1细浪沟-长沟含金矿化带

共圈定Au1、Au2、Au3 三条金矿体。

①在细浪沟10线,经槽探TC6控制,见一含金蚀变带(Au1),水平厚0.96米,推测长大于100米,由蚀变凝灰岩组成,金品位1.43g/t,产状235°∠75°;

②在长沟一带,经TC101和TC123槽探控制,初步圈定两条金矿体(Au2、Au3),长各100米,金品位1.58-2.26 g/t,赋存于蚀变二长岩夹石英细脉中,带内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强烈,其中:

Au2矿体水平厚1.06米,金品位1.58g/t,推测长100米

Au3矿体水平厚0.98米,金品位2.26g/t,矿体产状30°-355°∠45-55°,推测长100米。

③细浪沟脑铜矿点

位于长沟北东侧16号中部金异常,地表出露长度大于60米,目前由两个采样面控制,宽2米,产于蚀变岩屑晶屑凝灰岩中,其绢云母化强烈,沿裂隙面可见薄膜状孔雀石化现象,局部地段可见它形细粒黄铁矿、黄铜矿呈星散状产出,并见较强的褐铁矿化现象。其顶底板围岩为蚀变凝灰岩,与含铜蚀变带呈渐变关系。其底板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为7-10°∠35-50°,对刻槽样分析 ,铜品位0.12-0.43%,。经计算,矿体厚2米,铜品位0.32%。

2.3、矿石质量及围岩特征 2.3.1矿石质量特征 ①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自然金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矿石为粗粒,细微脉状结构,稀疏侵染状构造。

②矿石自然类型、工业品级

根据自然金赋存于不同岩石中的特点,以自然金类型划分为石英脉金矿石、蚀变岩型金矿石、硅板岩型金矿石三种矿石类型。

根据矿石含金品位高低,将矿石划分为高品位矿石(金品位大于1×10-6),低品位矿石(≥0.4×10-6—<1×10-6,)两种品级。

④矿石氧化程度

35

矿石氧化程度由地表PD4000平硐物相分析结果,其矿体矿石氧化程度为:

氧化率=

氧化物中铁×100%=44.56—99.49%(属氧化矿石)

总铁—硅酸盐中铁2.3.2矿体围岩及夹石情况

上盘围岩(北侧):为蚀变辉石二长岩、蚀变黑云二长岩、石英脉。 下盘围岩:为蚀变辉石二长岩、蚀变黑云二长岩。围岩具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部分具高岭石化、褐铁矿化、叶绿泥石化等。 3、控矿条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控矿地质条件

① 地层岩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从青分岭金矿(化)带产出层位看,金矿(化)主要产于下奥陶统的上段岩性(O12),岩性主要为黄铁矿凝灰质砂岩、变凝灰岩、碳硅质板岩、结晶灰岩,该套地层的凝灰岩板岩、碳硅质板岩、黄铁矿凝灰质砂岩金丰度值 (表10) ,远大于地壳克拉克值 0.23×10-9 (黎彤,1992),说明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该套火山岩系,该岩性组合为金的初始矿源层,受区域变质作用和海西期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作用,使金得到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

② 碱性二长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岩浆分异系列较全,岩石类型有辉石闪长斑岩、辉石二长斑岩、正长斑岩、二长岩、二长正长岩、二长正长斑岩、正常岩,岩浆岩普遍具强蚀变特征,见浸染状的黄铜矿产出、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前提。

青分岭金矿受碱性二长岩控制。角闪(辉石) 二长岩的里特曼指数σ值为4. 18~5. 08,二长岩Na2O/K2O=1.1-1.2, K2O / Na2O <1,属碱性系列,经单矿物硫同位素测定:毒砂δ34S=+9.7%,黄铁矿δ34S=+6.8%, 属深源硫特征。岩体内较普遍地热液蚀变, 见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高岭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外带围岩具硅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黄铁矿化现象, 碱性二长岩类金丰度2-3×10-9, 高出正常

36

含量, 有明显的富集特征,为金成矿的母岩或矿源体。其中蚀变岩石含金丰度又高于非蚀变岩石,对青分岭矿区11件蚀变二长岩采样统计(表9),金丰度4.02-64.84×10-9,平均33.1×10-9。碱性二长岩类是金成矿的主要内在控制因素,经包体测温,均一温度为153 ?~279 ?,具深源性质。其含金丰度值高的碱性杂岩体为该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及热源条件,其中岩体内及部分外带, 沿构造挤压、压扭性剪切带、蚀变带等是金赋存的有利部位。

③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青分岭金矿带的展布

区内NWW 向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青分岭金矿带的展布,该断裂控制着海西中期二长岩类杂岩体的分布,断裂形成宽数米至数百米的断裂带,发育片理化、糜棱岩化和角砾岩化岩石。其中NWW向断裂下盘常伴生与之平行的构造带,也是金矿化体产出的主要部位。青分岭金矿带严格受北西西向断裂带所控制,其矿化体的形态、产状与断裂带一致。如青分岭金矿南矿带, 长600m , 南北宽100~ 400m , 其内已圈定的31条矿体, 产状为45-65°∠55-80°,多与北西西向断裂一致。

表9 青分岭地区主要岩性金丰度值统计表

地层 下奥陶下段上段岩石名称 凝灰岩 凝灰岩板岩 黄铁矿凝灰质砂岩 样品数13 6 8 6 6 11 12 16 Au丰度值(10 9)* 1.70 2.70 4.80 6.27 4.60 2.90 1.70 1.80 统(O1) (O11) 绿泥石英千枚岩 (O12) 碳硅质板岩 中奥陶统(O2) 安山质凝灰岩 变安山质角砾熔岩 *变安山岩 测试单位:甘肃省有色测试中心 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带对成矿起叠加富集作用

南北向断裂构造带,主要表现为NWW 向韧性剪切带内及旁侧次一级NNE及NNW向断裂,多充填含黄铁矿、磁黄铁矿的石英细(网)脉,在NWW向

37

断裂与NNE、NNW向断裂交汇部位往往形成富厚的工业矿体, 如青分岭金矿床6 线PD3980中段,在近北西西向主矿脉与北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金矿体增厚,金矿体品位变富,金品位一般达9-45×10- 6。这表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对北西西向金矿化带起叠加富集作用,控制着青分岭金矿床的富矿地段。 3.2、矿床成因

通过青分岭金矿地质特征,结合综合研究,认为青分岭金矿是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与奥陶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有关的中—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金矿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奥陶系火山岩、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通过深大断裂带到成矿热液中,热源来自变质和构造运动,成矿时代为华里西期。 3.3、找矿标志

①产于二长岩岩内北西向与进南北向断裂发育部位,往往是金的富集部位。

②靡棱岩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等发育部位。

③含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硫化物,往往是含金的有利部位。

④化探Au,As异常与金高点(>500ppb),并充分考虑到附近金重砂异常和有利地质前提,易获得较好的找金效果。 4、区内金矿分布特征 4.1、区内金矿分布特征

本区位于北祁连加里东金多金属褶皱矿带,成矿条件优越,该构造环境有利于形成火山-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同时区内砂金分布多处,金颗粒粗,有找寻中小型金矿的前提。经近年的野外工作和综合研究工作,认为青分岭金矿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

青分岭东南侧及北西测实际是青分岭金矿区青分岭金矿的外延,成矿区及外围的成矿地质背景实际可用“一带三点三个面”;一个带就是人熊沟-细浪沟岩浆-蚀变含金构造成矿带,三点就是近等间距分布的青分岭金矿点及外围的人熊沟、长沟-细浪沟金矿化点,三个面就是以青分岭金矿化区

3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a3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