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K2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2例报道

更新时间:2023-07-19 09: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EDTA-K2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2例报道

发表时间:2012-04-01T09:21:38.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胡云霞

[导读] 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仅仅是初筛,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

胡云霞(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平凉 744000)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165-02

【关键词】 EDTA-K2抗凝剂血小板计数假性血小板减少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医院检验科进行临床血常规分析。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推广和普及,EDTA-K2也作为较理想的血常规的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使用的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最近我科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现2例由EDTA-K2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现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XT-2000i和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两台仪器已进行了比对试验);与仪器配套的试剂及质控品;奥林巴斯显微镜;改良牛鲍氏计数板。

1.2 材料

EDTA-K2真空静脉采血管,枸橼酸钠(109mmol?L)真空静脉采血管,草酸铵稀释液,瑞-姬氏混合染液。

1.3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66岁,2011年10月12日入住我院泌尿外科,择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入院后进行手术前各项检查:①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身无出血点及瘀斑;血压正常;心电图正常;B超示前列腺5×3×5mm,实质回声均匀,中央沟不清,前列腺增生;②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检查(PT、APTT、TT、Fbg)正常;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尿常规、便常规及潜血的检查均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梅毒检测(RPR),艾滋病毒检测(HIV)均为阴性。血常规(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BC5.66×109?L,RBC3.57×1012?L,HGB119g?L,PLT13×109?L,同时用抗凝血推制血涂片,瑞-姬氏染色后复检,发现血小板聚集成簇,甚至成片,极少见单个血小板存在。10月14日复查血常规(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为31×109?L,此标本同时用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血小板计数为27×109?L,并推EDTA-K2抗凝血制成血涂片,瑞-姬氏染色后复检,发现片中仍是大量血小板聚集。遂报告给临床医生,医生要求我们手工复查血小板,采末梢血20ul加入草酸铵稀释液0.38ml中,用改良牛鲍氏计数板计数血小板为170×109?L。难道是EDTA-K2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有文献报道,用枸橼酸盐抗凝可消除此现象[1]。我们遂用不同抗凝剂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进行对比检查,结果见表1。同时血涂片检查:EDTA-K2抗凝血镜下见血小板聚集成簇,枸橼酸钠抗凝血镜下血小板散在易见,末梢血推片镜下见血小板散在及成丛易见。

病例2,患者,女,46岁,5年前体检时查出患有乙型肝炎,2011年10月25日因“恶心,呕吐”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查体:血压正常;全身无出血点及瘀斑;X线、心电图检查正常;B超示脾脏轻度肿大,肝、胆、胰未见异常。凝血功能检查(PT、APTT、TT、Fbg)正常;血常规检查WBC3.49×109?L,RBC3.28×1012?L,HGB104g?L,PLT12×109?L,血涂片镜下见血小板聚集成簇。是否和病例1患者情况一样,遂报告临床,用不同抗凝剂和手工法复查血小板,结果见表1,同时推制血涂片,结果同病例1患者一致。

不同抗凝剂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109?L)结果对比

表1

方法病例1 病例2

XT-2000i Kx-21 XT-2000i Kx-21

EDTA-K2抗凝血 24 29 15 19

枸橼酸钠抗凝血 136 149 177 179

草酸铵稀释液

(手工法) 128 169

2 结果

XT-2000i和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两台仪器无差异。两位患者用EDTA-K2抗凝血检测血小板均减低,并用此抗凝血制成血涂片镜检血小板聚集;而改用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均正常,血涂片镜检血小板分布正常。两位患者全身均无出血现象,凝血功能也都正常,那就说明是EDTA-K2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使仪器不能识别,而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

3 讨论

临床上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①计数血小板方法学的缺陷造成;②血小板体积偏大;③标本放置时间太短;④抗凝剂EDTA的影响造成;⑤高镁血症、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等。这两例患者均属于EDTA-K2抗凝剂所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建议,1.5~2.2mg的EDTA-K2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但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反而会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和?或抗心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关,但无任何病理、生理意义,也与特殊药物使用无关,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免疫病、肺心病、晚期孕妇、肝病、毒血症及一些不明原因疾病,此现象是其他疾病发生的伴随现象,因其出现于其他疾病开始或治疗过程中,故随着疾病好转而消失。对于这类标本,只能换用非EDTA抗凝剂进行重新计数,比如枸橼酸盐或在EDTA抗凝血中加入肝磷脂[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多采用电阻抗原理,根据血小板的体积大小及通过微孔时产生的脉冲数计数的,当血小板发生聚集时,会使一些血小板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3]。

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仅仅是初筛,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在临床工作中,若不能鉴别血小板是真性减少还是假性减少,有可能误诊,使手术推迟、延误治疗等,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提醒广大检验工作者遇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8g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