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宣传报道重点分析

更新时间:2023-11-01 04: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突发事件宣传报道重点分析

【摘 要】 近年来媒体竞争激烈,网络舆论复杂多变,中央和境外媒体关注基层,这都给我们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带来挑战与困难。本文将分析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突发事件;新闻处置

我县突发事件应急分队宣传报道组自2008年成立以来,及时对各类众多突发事件进行了新闻发布,有效地维护了乌恰的社会和谐稳定。总结基本的经验做法,一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级部门领导态度开明,主动面对媒体;二是制定完善突发事件新闻处置的预案,形成快速响应机制;三是建立覆盖全县的新闻发言人和新闻联络员队伍,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四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一、基层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面临的新挑战 (一)传统媒体的深入报道

一发生突发事件就会云集各级众多媒体前来,各家媒体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场进行报道,激烈竞争使得媒体热衷深度挖掘形成独家报道,甚至有的媒体进行舆论炒作。我们之前采取的发布新闻通稿的做法,往往是语焉不详,缺乏新闻核心元素,不正面回答热点问题,还停留在“是否发生”的初级水平,而媒体已经深入到“为什么发生”、“政府部门是否失职”的新阶段。 (二)网络媒体的抢先报道

在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道的大多是网络媒体,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往往是从互联网获知信息后再去报道。网络彻底改变突发事件的传播规律。一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二是传播工具为社会大众所掌握,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简单上网就可以发布消息,封锁消息是不可能的;三是传播过程网民参与互动,网民会发表评论,好事者会开展人肉搜索,使得一个简单事件深度发酵最终不可收拾;四是传播范围扩散,本地发生的突发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全国人民都会知道。

(三)中央媒体的广泛报道

近些年,中央媒体明显加强突发事件的报道力度,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央媒体及时全面的报道广受好评,上级宣传部门明确要求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确保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进入一线采访。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沈阳、西安、郑州等8个城市设立了应急报道驻点,每个驻点配备了小型机动卫星车、海事卫星收发终端等信息传输设备,4—6个小时之内赶到现场。本地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全可能会吸引中央媒体的广泛报道,这会产生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影响面几何性放大,有损对外美誉度;二是高度考验当地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 (四)境外媒体的国际报道

2008年10月17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和2009年颁布实施的《香港澳门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办法》明确规定,外国媒体、港

澳台媒体记者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不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就可以进行采访报道,以往采取行政手段封堵境外记者是行不通的。境外媒体报道本地发生的突发事件,将会产生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影响扩散到国际,给事件处理施加压力;二是不排除某些媒体别有用心据此攻击污蔑我方。

二、基层突发事件新闻处置的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工作,实际上是争夺“话语权”的过程,媒体充当“话筒”成为信息的放大器,党政机关和各利益方在争夺话筒发出自己的声音。成功的新闻处置是要让新闻媒体发出党政部门的声音,主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第一,全程主动提供全面信息。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国内外媒体前往现场采访,目的是获取信息,及时提供信息就有可能引导舆论。但是,要改变“我提供信息媒体就会客观全面报道”的简单认识,做好全程的新闻发布,主动提供全面信息,以满足新闻媒体的更高要求。从时间上来看,可将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突发事件刚发生情况并不明朗,新闻发布的重点是抢时间,要在1小时内简明扼要地讲清事态状况,消除公众的困惑和恐慌。第二阶段是突发事件的处理阶段,新闻发布的重点是与各类谣言做斗争,要动态跟进及时进行新闻发布,平息社会质疑。第三阶段是突发事件的善后阶段,新闻发布的重点是讲清各项善后措施,争取群众支持。在这三个阶段,可灵活采用发布新闻通稿、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媒体专访等形式,主动详尽将政府想讲的、媒体关注的和群众想知道的说出

来,修复和树立政府形象,争取群众支持理解。

第二,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远比其他舆论复杂和多变,具有传播快、影响大、互动性强、管理困难的特点。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引导。一是及时抢占主导权。以往新闻发布的顺序是先在传统媒体发,后在网络媒体发。二是开展言论引导。发挥网络评论员队伍的作用,及时在主流网站在运用“网言” “网语”进行引导,正面回应社会质疑和错误信息。三是联合信息、公安部门,及时删除各种歪曲事实、煽动矛盾、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的有害信息。

第三,开展舆情搜集与研判。《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舆情搜集与研判是开展有效舆论引导的前提。一是平时注意研究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传播规律,分析走向和影响,形成不同的处置预案;研究不同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的报道特点,掌握侧重点与喜好。二是发生后搜集掌握媒体、网络、群众三个舆论场的信息,分析研判舆论焦点和发展趋势。从现时情况看,媒体舆论场的可信度较高,易受宣传部门的引导;网络舆论场可信度较低,虚假消息流行;群众舆论场传播能力较强,易受主流媒体的影响。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约见记者、发布新闻稿等多种形式灵活发布消息,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去消除网络和群众中的各类谣言。

第四,加强记者服务与媒体管理。加强记者服务与媒体管理很有必要。一是做好信息服务,明确告知记者新闻发布的人员、时间和地点,持续时间较长的突发事件还要成立新闻发布小组,设立新闻中心,

满足记者合理的采访要求,让记者远离谣言。二是做好采访服务。对于重点媒体的记者,要提供良好工作生活的环境,争取记者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报道的客观公正。三是加强现场媒体管理。一起突发事件发生后,通常有多个现场,以火灾新闻为例:烈火升腾是第一现场,火起之后人员疏散是第二现场,伤员在医院是第三现场。在每个现场媒体都可能到,要安排人员引导媒体采访。

第五,保持与新闻媒体的良好关系。我们国家实行党管媒体制度,新闻媒体并不是天生的站在基层党政部门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质疑者与合作者的双重关系。这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想从政府部门拿到权威信息,又想找出政府部门是否存在问题过失。因此,要保持与各级新闻媒体的良好关系,平时加强沟通与合作,赢得媒体的信赖,这样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就会主动联系,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

第六,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的培训。新闻发言人是新闻发布的执行者,水平与能力直接决定突发事件新闻处置的效果。一是定期邀请专家学习对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二是组织新闻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高实战能力;三是主动减压,宣传部门提前掌握热点问题商定回答口径,鼓励新闻发言人勇敢面对媒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8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