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十二五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4-23 10: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要(草案)

(征求意见稿)

《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遵循科学发展观,描绘隆回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主要阐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和现实基础 (一)宏观形势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进入了典型的后危机时代。“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环境面临许多新变化,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逐步走出衰退;增长模式面临调整;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产业转移范围更广;保护主义更加增多;气候能源问题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制约进一步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将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型,由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向一元经济体制转型,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推进,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都蕴含着巨大的市

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同时,各种结构性矛盾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较突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为了确保后危机时代我国能够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国家将继续完善和实施一揽子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型的计划。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民生和社会保障,调整收入分配,促进消费增长,激活民间投资,培育新兴产业,加强房地产调控,扩大就业,促进出口等等,这些政策都将给我县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

从全省形势看,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大战略的机遇,深入推进“一化三基”“弯道超车”“富民强省”“四化两型”战略,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十强。从全市情况看,“十一五”以来,全市突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后发赶超”主题,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周边县市经济发展快速有力。 (二)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推进“工业强县、农业转型、旅游带动、开放搞活”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0.4亿元( 2010年底数字为预计数,下同),比2005年41亿元增加29.4亿元,年均

增长11.86%;县财政总收入达到3.5787亿元,比2005年1.79亿元增加1.7887亿元,年均增长14.8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33.28亿元,年均增长41.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年均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分别年均增长9%和7%;新增城镇就业2.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17‰以下。银行存款余额达到96.6亿元,贷款余额33.7万元,贷款存贷比达到34.9%。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新建和续建了102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8亿元,交通、水利、电力、城市建设等一大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项目竣工。全县累计建设公路里程2005公里,邵怀高速顺利竣工通车,南麻公路全面拉通,“三纵七横”的公路框架基本形成。水利设施累计完成投入6.5亿元,水利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中心城区的防洪堤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县城城北部分基本扫尾,城南部分正在紧张建设当中。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加快,寺山110KV变电站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紫阳220KV变电站已经完成选址等前期工作;江子田水电站等一批水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凯迪生物质能发电、白马山风能发电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市政公用、通讯设施、老城区改造、县城和乡镇自来水建设等许多项目建成,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城区面积扩大到17.0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6.8万,城镇化率达到33.5%,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兴工强县稳步推进。全县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5.36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15.9亿元,年均增长23 %。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从2005年的24家发展到2010年的71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7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从2005年的1家发展到6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发展到3家,其中,湘丰纸业公司实现产值2.2亿元,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实现产值2.1亿元。2009年二季度,隆回县二产业产值首次超过一产业产值。湘丰特纸年产8000吨高档卷烟纸工程、隆回南方日产2×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余热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和诚医药、湖南三辣食品、湘丽食品等重点工业建设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中建集团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整体收购原雪峰水泥有限公司,首开央企进入我县工业领域先河,兴昂鞋业、三一湖汽、雨润食品、华能电力等国际国内著名企业2010年相继落户我县,隆回工业招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江子田电站、元木山电站、二氧化硅生产线等一大批工业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品牌创建工作成效明显,成功创建省级名牌产品2个,培育有机食品品牌6个。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已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1亿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1亿元;已招商入园企业35家,其中投资过亿元的企业7家,投资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8家,园内投产企业25家,在建企业10家。2010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85亿元,实现利税8907万元。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县累计建设农村公路里程1191公里,其中完成县道改造245公里,完成乡道改造385公里,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280公里,实现了乡镇通水泥路面(或油路)率达到100%,乡镇到村

通畅率达到78%,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6%,通村公路建设里程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6个乡镇的城乡光纤联网,638个自然盲点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以上,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26个乡镇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94.43万,参合率达到95.13%。完成610个村的农网改造任务,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粮食连续三年增产,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53万吨。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养殖户达到104户,生猪、肉牛的发展数、出栏数均位居全市前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生猪、竹木、果蔬、药材、烤烟六大优势产业。全县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发展到28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涌现出了湖南三辣、湘丽食品、长城生物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毅鹏等市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累计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231个,改造中小学危房126618平米,全面消除了中小学危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了25个乡镇文化站、255个农家书屋,免费送戏下乡300场次、放映公益电影50500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投入2600余万元对城区有限电视进行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及有线电视大联网;大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完成497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建设任务。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之内,计划生育率达到89.6%。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实现应保

尽保,累计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万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2万人,解决1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县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18万人,援助下岗职工再就业5100人,超额完成五年规划目标。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健全,城镇居民和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启动。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第二届中国城市盛典峰会上,我县荣获“中国最佳旅游资源城市奖”;2009年,我县又荣获苏商国际博览会“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奖”;虎形山瑶族乡被省政府评定为邵阳市唯一的生态优美乡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09年,国家7部委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兵团)参会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在我县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湖南(隆回)花瑶金银花节暨金银花高峰论坛精彩举办;虎形山-花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成功;魏源湖森林公园、屏风界自然保护区、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得到省级认证;国庆60周年大庆期间,在首都博物馆成功举办“多彩中华-花瑶之夜”文艺活动,受到了首都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邀请国内著名作曲家和词作家创作的《花瑶情歌》、《老鼠娶亲》等4首本土歌曲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首唱并录制《花瑶情歌》、《花瑶新娘》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有力的宣传了隆回;连续5年被评为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这些成绩和举措,优化了隆回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提升了隆回发展经济的新形象。 改革开放成绩斐然。机关和乡镇行政机构改革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彻底有效;社会保障得到深化,逐步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互助、城市合作医疗得到社会好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财政精细化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顺利推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全国选贤纳才,通过公开招考,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机关、学校、企业和乡镇。

“十一五”的发展,圆满完成了预期的目标,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到2010年末,地区生产总值70.4亿元,人均只有5399(省公报数是5449)元,在全省只排80位,在全市只列11位。二是经济结构不优。三次产业结构(30.8:24.4:44.8)与全省(14.3:45:40.7)和全市(30.1:28.8:41.1)经济结构对比,一产过高,比省、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6.5和5.8个百分点,二产过低,比省、市平均水平低20.6和11.6个百分点,三产不优,没有形成品牌,没有形成优势产业。三是工业经济规模偏小。工业占GDP的比重仅24.4%,缺乏骨干工业支撑,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比较低。四是财政增收后劲不足。一般纳税人增速缓慢,财政增收后继乏力,财政支出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过大。五是群众生活水平整体较低。全县贫困程度依然严重,目前仍然有贫困人口25.81万人。公共公益设施任然落后,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六是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压力较大。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治理任务艰巨,生态保护仍需加强,城市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任重道远。 (三)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新的时期里,我们迎来了一系列有利于隆回发展的新机遇。 区位变革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县交通格局将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区位优势将明显转变。已经动工的沪昆客运专线、即将开工的渝厦快速铁路怀邵衡段和规划中的常桂铁路等三条铁路,将在隆回境内形成“工”字形铁路框架;已建成的G60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安铁高速、邵金高速亦将在隆回境内形成“工”字形的高速网络;铁路和高速公路将由空白一跃而成为网状结构,国省干线也将升级转型。在邵阳市,更加巩固了承东启西的“桥头堡”地位,在湖南我县将成为“湘西南交通枢纽”,在全国,我县将成为成渝经济圈与海西经济区、珠三角和长三角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桂林与张家界等经济体连接的“轴心”,拉近我县同沿海发达地区和省会发达地区的距离,挤进省会长沙的三小时经济圈。 国家战略机遇

一是国家区域统筹政策带来发展新视野。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向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将出台扶持力度更大的一揽子新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生态保护区的政策措施也将更加倾斜和完善。特别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加快构建、娄邵衡永丘岗节水农业带建设等。这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实施,有利于我县发挥比较优势,争取更大政策优

惠和更多项目支持。湖南省实施的大湘西开发战略,也将有一系列优惠措施到位,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是旅游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带来发展新机遇。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我县“十二五”时期可以在旅游重大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极大地发挥旅游带动功能。三是绿色产业兴起给我县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契机。全球正展开以能源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和工业革命。“低碳经济”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技术竞争、经济增长竞争的关键。我县发展低碳经济空间广阔,生物资源、森林资源、可再生能源蕴含丰富,应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县、走低碳旅游之路,实现绿色崛起、跨越式发展。 产业转移机遇

沿海一些经济产业向内陆转移具有强烈的内在要求和历史必然。沿海地区产业只有转型升级才能适应国际竞争,沿海地区资源、能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出口受阻、市场有限、劳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迫切需要通过向内地转移产业来克服遇到的困难。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县交通格局的变化,工业园区建设的完善,已完全具备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各方面条件。 二.“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绿色崛起,跨越升级”发展理念,坚持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四条发展原则,实施“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旅游富县、开放活县”(讨论观点: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项目兴县、旅游富县)四大战略,推进六大基地建设,培育十大“经济增长极”。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在总量和质量上的跨越发展,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新隆回。 (二)基本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的原则。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富有拉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抓住沪昆客专、怀邵衡铁路的开工和安铁(陕西安康至广西铁山巷)高速、邵金(邵阳市至金石桥)高速进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的历史机遇,拉动我县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特色产业等一系列项目的集聚式开发,实现项目开工建设的“井喷”,促进我县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我县经济总量的跨越发展,实现我县经济的“跨越升级”。

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培育生态产业为基础,以发展生态科技为支撑,以健全生态机制

为保障,以建设生态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把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充分利用好“国家生态示范县”的牌子,切实提高绿化率,增强森林蓄积量,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闭淘汰“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企业,限制资源性项目,唱响绿色开发,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

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引进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鼓励企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转变,激励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保持我县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区域协调,根据功能区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引导侧重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注重城乡协调,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距,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注重产业协调,提高工业和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坚持协调发展,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三)发展战略

为实现我县“十二五”期间“绿色崛起,跨越升级”的总体目标,要突出实施“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旅游富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 工业强县战略。继续把发展工业作为实现全县经济“跨越升级”的第一要务来抓。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壮大支柱产业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技改提升传统产业,扶持民间中小企业。按照“抓重点、强支柱、优产业、壮园区”的思路,围绕“创品牌、做强大、促发展”的目标,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造纸、建材、林竹、特色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支柱产业。打造富硒生态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品牌,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布局科学、发展协调、颇具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项目立县战略。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观念,抓项目促转变、抓项目调结构、抓项目促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利用花瑶旅游、金银花、富硒农产品、清洁能源等独特资源优势,包装、储备、谋划项目;充分利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县”、“湘西地区开发县”、“革命老区县”的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建设一批大项目。切实做到“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壮大项目管理队伍、保障项目工作经费、加强项目工作协调、治优项目建设环境、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旅游富县战略。突出打造“湘西南休闲度假中心”,建成名副其实“神秘湘中游”核心景区。通过景点建设和交通建设推进我县旅游景区与张家界、桂林、崀山等世界级旅游航母“拼块抱团”;迅速改善和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开发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突出“强规划、强基础、强队伍、强宣传、强保护”的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我县人文、自然等资源优势,突出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三大支点,按照“全面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精心打造隆回旅游“朝阳产业”。大力发展魏源故里游、花瑶民俗游、生态休闲游。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包装,构建科学合理的黄金旅游线。深入开发旅游文化商品,培植旅游商品市场,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系列开发的要求,搞好配套设施,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品位。

开放活县战略。我县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乡。要大力弘扬先哲思想,实施全方位、多层次、高起点开放战略。通过搞活决策机制、宣传机制、用人机制、融资机制、考核机制,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思想包容性高、政策开放性高、体制民主性高、工作服务性高、形象美誉度高新隆回。按照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要求,摒弃守旧封闭意识,弘扬“睁眼看世界”的开放思想。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引资工作,加大进出口交易,发展外向型经济。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和资本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大胆创新招商方式,放宽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战略定位

随着交通格局历史性变化带来的区位优势,我县将成为西南腹地大枢纽,成为成渝经济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轴的轴心。要抓住机遇,把我县打造成为祖国西南的“交通枢纽城市、游客集散中心、物流贸易中心”。定位于珠三角经济八小时经济圈,省会长沙三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邵阳市连接东西的“桥头堡”作用,成为邵阳西部旅游经济圈的引擎。

要把握发展的各个要素,结合实际情况,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升级,在我县建立以金银花为支柱的中药材基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生态旅游基地、绿色能源基地、新兴产业基地等六大基地。

要整合资源要素、集中精力、花大力气扎实培育十大“经济增长极”。打造“百亿级经济增长极”3个: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增长极、火车站新城区开发建设经济增长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增长极;打造50亿级的经济增长极4个:房地产业经济增长极、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增长极、建筑材料产业经济增长极、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极;打造20亿级的经济增长极3个:现代物流经济增长极、园区经济增长极、会展经济增长极。通过对十大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和打造,强力拉动我县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保障县域财力的强力增长。 (五)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到2015年,GDP总量达到123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GDP达到10328元。并按照“提二强三”的思路,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201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25 %、40.46%、39.29% 。财政总收入达到5.7635亿元,年均增长10%,县级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9457亿元,年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

社会发展。到2015年,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加快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年总产值超亿元,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50人。加强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建成26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70%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培训明显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6‰以内,2015年全县人口总数控制在120.05万人以内。

人民生活。到2015年,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94元,年均增长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349元,年均增长7%。城镇化率达到23.4%。农村养老保险达到80%。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城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持续好转。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趋于合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5%;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继续下降20%,单位GDP用水量2015年比2010年减少3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耕地保有量继续保持在61482公顷;主要污染物排放静态总量减少10%以上。 三.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 (一)空间开发格局

根据发展现状和统筹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发展潜力、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开发密度三类指标,全县26个乡镇初步划分为三大功能区。 工业发展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以县城为核心,以国省干线为连接轴,辐射金石桥、六都寨、荷香桥、石门、北山、周旺、滩头镇、横板桥等交通、工业基础、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地区。

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西洋江、南岳庙、鸭田、司门前、羊古坳、高平、罗洪、荷田、七江、三阁司、山界、雨山铺、岩口等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较弱、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关系全县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区域。

旅游生态主体功能区-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虎形山-花瑶国家风景名胜区、屏风界森林保护区、白马山森林保护区、魏源湖森林公园、木瓜山水库库区、屺石水库库区、寨志水库库区、望云山林场、大东山林

场、九龙山林场、大水田、麻塘山、小沙江、虎形山等县域内各景区、水源区、保护区、库区、林区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北部山区。 (二)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

根据《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我县三大主体功能区域的功能及发展定位。

重点开发区域。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导向,以怀邵衡铁路、G60高速、320国道等交通主干线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扩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吸引投资、集聚产业、承接人口转移的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形成保障县域经济安全,辐射带动其它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成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教育中心。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开发时序,对目前尚不需要开发的区域,要作为预留发展区域予以必要的保护。

限制开发区域。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确保全县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产业优势为依托,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富硒资源优势,加快区域内资源整合。要形成以优质稻、烟叶、土特产加工为重点的农贸区。加大对该区的农业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把该区打造成我县的“粮仓”。充分利用该区域内的草山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建立畜牧基地。以魏源故居、魏光焘故居等为重点的生态旅游

区。在保护和发挥农业功能、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司门前矿产资源开采及其它生态型产业。

禁止开发区域。以旅游和金银花、延季蔬菜、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立足该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这一优势,通过合理规划、市场运作、综合开发,将旅游业培育成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形成大旅游格局。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对区域实施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启动水源保护计划,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形成以瑶寨风情、花瑶挑花、滩头年画、七江炭花舞、西洋江木偶戏与中药材和绿色蔬菜种植为重点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

(三)城镇发展布局

实施“一核三星三轴四镇”为重点的点轴发展模式,即重点建设好一个核心城镇(县城),积极发展三个县域次中心镇(六都寨、金石桥、滩头),以G320、S317、S219为轴线,加快发展滩头、荷香桥、司门前、小沙江等富有特色的集镇。加快重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吸引投资、集聚产业、承接人口转移的能力,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六都寨、金石桥、滩头为支点的重点城镇、一般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辐射带动其它区域的发展。 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把“兴工强县”战略作为实现全县经济“绿色崛起,跨越升级”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壮大一批规模企业,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年均增长21%;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年均增长20%;全县规模企业总个数达到120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10家,上十亿元企业达到3家。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方向: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和培育一批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高产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加快开发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以视维特电子、长春电子、格瑞尔电子、飞达电子等为基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积极引进投资伙伴和合作伙伴,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力争引进中国医药集团等央企在隆回建立金银花产学研一条龙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金银花精深加工企业产值过10亿以上;大力扶植可再生能源的装备制造业。

目标:到2015年,全县新兴产业达到年产值10亿元规模,电子信息产值达到6亿元。 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

方向:立足县域资源和区位优势,改造提升现有装备和工艺,按照“创品牌,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

重点:建材业 重点扶持以南方水泥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企业,改造提升现有装备和工艺,加快干法水泥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鼓励发展干法水泥及其延伸产业链。造纸业 扶持湘丰纸业提品质、拓市场,年产8000吨高档卷烟纸生产线实现达产目标,建成年产15万吨白卡纸和2万吨BOPP薄膜纸、烟嘴棒项目,打造成为西南五省卷烟工业辅料基地,整合祁都纸业、瀚森纸业、联发纸业等企业,形成年产30万吨包装用纸和文化用纸产能。整合和提升滩头、岩口、周旺等传统色纸、香粉纸制造工艺和设备,争创特色品牌产品,将隆回建成全国特种纸、文化纸、拷贝纸、色纸和香粉纸生产基地。冶金生物化工 加快力源生物、和诚化工、群丰化工、潇江化工、华诚实业、金杏矿业、鑫恒泰矿业、新隆矿业等化工冶炼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适应两型要求的新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业 充分利用我县的农、林、牧资源优势,以富硒大米、三辣食品、龙牙百合、金银花等品牌产品为基础,创立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附加值。

目标:到2015年,建材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造纸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60亿元。 开发提升三大能源产业

方向:以国家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政策为契机,立足现有资源和基础条件,大力开发新能源产业。

重点:水能 合理利用水利资源,科学规划,加快促成中洲电站、江子田电站、元木山电站等中型水电站建成发电,逐步建成一批农村小水电站,到2015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2.5万KW/h。生物质能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林,确保武汉凯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成投产,达到年发电量2.88亿KW的产能。风能 加快建设白马山风能电场,使其期内竣工投产。尽快做好磨子坪、望云山风能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招商工作,到2015年建成总装机容量145MW的风能发电产业,逐步形成集风能发电和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综合经济体。合理开发和推广我县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使我县能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绿色、环保、清洁的能源产业发展体系。

目标:到2015年,形成以水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主能源产业体系,年产值达8亿元,使能源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做大做好劳动密集型产业

方向: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

重点:充分发挥我县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交通区位条件不断改善的优势,积极承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新建台资兴昂鞋业,形成年产各类男女鞋、休闲鞋500万双,用工10000人的生产规模。帮助宇

晓等20余家针织企业调结构、转方式,逐步从来料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小作坊向规模企业转变,达到就业人数6000人的生产规模。大力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滩头年画、花瑶挑花等手工制作业。 目标:到2015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 积极扎实推进园区建设

方向:改善园区基础条件,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重点:加快推进县城城东南主园区、城南园区建设。把城东南主园区打造成造纸、电子信息、化工、制造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园区,把城南工业园打造成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北山建材、周旺家私、滩头年画香粉纸、荷香桥鞭炮、803经济区等乡镇园区基地建设。

目标:到2015年,争取把城东南工业园建成新兴产业特色园区,挤进省级或国家级工业园,使我县工业园成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洼地。工业园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二)调优现代农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体系建设,实施集约化经营,提升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商品化生产水平。加大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农业产业增加值达到24.99亿元,年均增长5.5%。

1.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方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重点: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乡村道路、教育医疗设施、人畜安全饮水、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能源开发、安全卫生、农村市场体系、文化活动中心、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好农村住房建设,逐步建成一批占地少、环境好、功能齐备、布局合理的新村庄,加强对“空壳村”、废弃屋场的整治工作,开发建成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多位一体的“生态经济庄园”,实现村庄建设小城镇化;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劳务输出服务场所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

目标: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7(3349)元。完成200个以上村庄的整治,建成100个以上小康示范村。 2.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

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特色资源为依托,按照“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重点:推进“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县农业生产水平。

富硒粮食生产基地。利用我县富硒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富硒大米”品牌。以羊古坳、司门前、七江、高坪、罗洪、六都寨、南岳庙、西洋江、横板桥、金石桥、鸭田、雨山铺等20个乡镇为重点,建立优质稻基地70万亩,每年生产富硒优质稻谷32万吨以上,提供优质商品稻谷18万吨;发展玉米、马铃薯基地各5万亩。

金银花中药材种植基地。2009年,我县金银花获国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并通过广州白云和记黄埔、深圳三九药业、广州药业集团和安徽印堂药业四家企业GAP认证。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品种改良、基地培育力度,推广GAP种植,重点是巩固和扩大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大水田等基地种植规模,加强同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联系,不断提高品种产量、质量和不同环境的生存能力,推广实施“北药南扩”战略,在中低海拔乡镇全面推广金银花种植,力争到2015年,我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亩产干花由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年产干花6万吨,实现产值100亿元(其中种植50亿元,流通20亿元,加工30亿元)。定期举办“金银花”节,以节办会,以会促商,以商促产,全方位造势,实实在在地打造“中国金银花之乡”,培植百亿经济增长极。以七江、罗洪、高坪、金石桥、羊古坳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玉竹(尾参)等中药材生产,到2015年,种植规模达5万亩。

蔬菜种植基地。以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大水田、罗洪等乡镇为重点,发展萝卜、西红柿、豆角等大宗蔬菜,建立高山延季蔬菜基地6万亩;以桃洪镇、雨山、北山、石门等县城周边乡镇为重点,注重县城蔬菜安全保障,发展大棚蔬菜供应基地3万亩;以山界、三阁司、北山、雨山、南岳庙等乡镇为重点,建立“三辣”生产基地6万亩。 龙牙百合种植基地。以北山、山界、三阁司、石门、荷香桥、桃洪镇等乡镇为重点,建立龙牙百合示范基地2万亩,年产新鲜龙牙百合2万吨。引导建立好宝庆龙牙百合市场。

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以三阁司、北山、山界、南岳庙等乡镇为重点,建立双低油菜示范基地2万亩,年产优质油菜籽1000吨。

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以滩头、岩口、周旺、雨山、石门、荷香桥、西洋江、横板桥、六都寨、荷田等10个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到201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4万亩,烟叶产量突破12万担,争创国家级烤烟生产基地。

良种油茶生产基地。以高平、罗洪、南岳庙、横板桥、石门、桃洪镇、三阁司、北山、雨山、周旺、滩头等乡镇为重点,结合退耕还林,改良培育新品种,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力争“十二五”末达10万亩,年产茶油3000吨。

名优特水果基地。以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等地为中心,发展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以七江、雨山为中心,大力发展葡萄、草莓等特

色水果基地;以桃洪镇为中心发展特优水果基地。到2015年,我县水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名优水果10万吨。

用材林生产基地。利用我县丘陵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速生林基地建设。以武汉凯迪为龙头,发展能源林20万亩;以滩头、岩口、荷田、高坪等地为中心,建立楠竹速生丰产林基地30万亩;以白马山、望云山、六都寨、荷香桥等地为中心,大力发展杉木、柏木等速生林基地60万亩。以桃洪镇、横板桥、西洋江、滩头、雨山、荷香桥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发展速生林。到2015年,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达82.9万亩,争创国家、省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县。 标准化养殖基地。充分发挥丰富的草山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以隆回善英公司成功申报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为契机,壮大畜牧养殖。以桃洪镇、雨山、南岳庙、横板桥、石门、滩头、岩口、周旺、七江等乡镇为重点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场60个;以山界、三阁司、金石桥、羊古坳为中心发展肉牛、羊养殖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大力扶持特种养殖业。到2015年,全县年出栏生猪达200万头,肉牛15万头,肉羊10万头,争创全国畜牧养殖重点县。

目标:到2015年,建成布局合理、绿色、环保的“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结构得到大幅度改善,基地年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80%以上。

3.深化农产品加工,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方向: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龙头企业。

重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优质原料为依托,做大做强大米、金银花、龙牙百合、猕猴桃、肉牛、生猪、三辣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和竹木加工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扶持、壮大港隆绿源、湘丽食品、万源生物、宝隆高新、泽林圣果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年加工生猪200万头的雨润食品项目建设进程。积极引进中国医药集团等大型企业在我县建立金银花产学研基地。大力扶持百山木业、华德家私等竹木加工企业,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竹艺产业和家具加工业。

目标: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10家,年产值上亿元的3家。

4.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方向: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重点: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乐欢天休闲山庄、九龙山庄、狐狸岛农庄、高州温泉和魏源温泉扩改,建成集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理想游乐场所;沿320国道,建成烟叶、蔬菜、葡萄、园林花卉、畜牧养殖等生态农业观光带;沿六都寨水库、魏源故居、高州温泉、花瑶民俗风情园建成水上乐园、自然风光、人文特色观光带;沿

南麻公路建成白马山风力发电、青山梯田、草原梯田、旺溪瀑布、金银花、反季节蔬菜观光带。

目标:到2015年,生态休闲农业初具规模,建成新农村观光示范村10个以上,年产值过亿元。争创全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 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方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重点:整合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机耕道建设,完善能源服务网络,整修山塘水库,完善排灌网络,加大中小流域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强水源保护,启动水源工程保护项目,加速推进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稻基地、标准粮田建设、烟基建设。

目标:到2015年,加固病险小型水库69座,改造渠道1206公里,农村山塘硬化率达50%以上。

(三)放手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湘西南旅游服务中心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特点,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以本身的壮大与第一、第二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扩大消费,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更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高端服务等方式,实现经济的高质量、低能耗增长。按照“营造旅游大

势、建设特色市场、优化传统行业、开拓新兴领域”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8.5亿元,年均递增9.47 %,占GDP的比重达到39.29%以上。 做强做大旅游业

方向:树立发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加强基础,完善功能,把我县旅游融入张家界、桂林、崀山湘中游等大板块,积极创建旅游经济强县,实施旅游富县战略。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点门票收入、旅游商品开发和服务业发展,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培育成强势经济增长极,打造西南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重点:一要谋划好旅游定位,突出花瑶为代表的“生态、民俗、文化”特色,强化“神秘花瑶”旅游品牌;突出魏源故里游,强化魏源品牌;突出生态农庄游,打造国家级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建立以花瑶为龙头的隆回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带,加快我县景区与张家界、桂林、崀山的拼块抱团。二是要完善好相关机制,要引进战略投资商,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资开发机制。三是开发好旅游要素。搞好魏源公园、乐欢天主题公园、县城沿江观光带、狐狸岛、梅山文化园、高洲温泉、滩头泥浴山庄、滩头纸文化博艺园、滩头古镇、荷田溶洞、魏源湖、魏源温泉、魏源故居、魏光焘故居、谭人凤故居、邹汉勋故居、虎形山花瑶民族风情园、花瑶古寨、虎形山大峡谷、旺溪景区、崇木凼古寨、虎形山风情小镇、旺溪瀑布群、万贯冲梯田等旅游景点的建设与开发。四是培植好精品线路。打造县城-赧水河风光带-狐

狸岛-友谊渡假村、县城-魏源湖-魏源故居-魏源温泉-虎形山花瑶民族村寨-大托峡谷瀑布群-高洲温泉、县城-滩头古镇-九龙山-荷田溶洞-魏源湖-魏源故居-魏湖温泉-花瑶古寨-高洲温泉、“桂林-崀山-花瑶-张家界-神农架-西安”国际旅游黄金通道和“邵阳市区-隆回花瑶-崀山-南山-云山”等旅游精品线路。五是开发好旅游商品。把花瑶挑花、滩头年画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旅游商品市场,加大对隆回“三辣”、龙牙百合、金银花等土特产品的加工力度,开发香粉纸、滩头年画、竹木雕刻等一批传统工艺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六是配套好农庄建设。利用好自然生态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快乐欢天休闲山庄、九龙山庄、狐狸岛农庄、花瑶古寨、高州温泉和魏源温泉的设施完善,建成集休闲、娱乐、渡假于一体的理想场所,不断提升景区品位。七是加强队伍建设。培育和充实旅游服务人员队伍,提升酒店餐饮业服务人员素质,规范酒店餐饮业收费标准,降低价位提升品位。

目标:争取在2015年,把隆回花瑶建成国家级AAAAA景区,创建国家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县实现年接待人数达435.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74亿元/年,占GDP的10.85% 。 发展现代物流业

方向: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重点:抓住“十二五”期间我县交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契机,扶植壮大金利物流、华成物流、金银花中药材物流、南方水泥物流、

红太阳物流等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运作规范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我县打造成湘西南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完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依托产业和市场优势,以配送型物流和市场流通型物流为重点,以网络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完善县域公路网络,搞好与县内主要物流节点的衔接,形成功能齐全、层次清晰、畅通高效的路网主框架格局和综合运输平台。大力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建设以条形码、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跟踪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企业货物存储、分拣、加工、配送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和运作质量。市场网络进一步完善,市场进一步繁荣。 目标: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和连锁经营销售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50%和40%以上。 稳步推进房地产业

方向:增加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给,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增加小高层,提升城市住房品味。挖掘潜力,激活市场,把房地产业打造成50亿级的经济增长极。

重点:一是科学调控土地供应规模和结构,加强规划引导和控制,优化住房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加快成规模、高品位精品小区的开发建设,创造优质人居环境,引导和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进城农民等特殊群体的住房需求,全面推广实施廉租房制度,

强化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四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建立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

目标:到2015年,完成房地产投资25亿元,新建商品住宅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8平方米,房地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基本形成比较健全、分类型、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稳健发展金融保险服务业

方向:发展金融服务业,服务经济发展。

重点: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隆回设立分支机构,探索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完善县域金融体系。深化农村信用改革,组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培育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担保公司。培育开发资本市场,“十二五”期间,争取有条件、有优势的企业增股、扩股、上市和发行债券。政府组建金融证券办,加强社会融资管理。支持现代保险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保障,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特色产业保险。

目标:推进金信体系建设,加强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力度,争创省级金融生态模范城市。

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

方向: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发展新兴行业,提升传统服务业。

重点:一是大力发展审计、会计、法律、公证、仲裁、计量、技术和咨询、物业管理等现代中介服务业,为政府、企业和家庭提供决策咨询、投资论证、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济代理、企业诊断、市场调查、公证鉴定、工程招投标、法律服务、家庭理财等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重点打造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提升中介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二是强化行业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和法律监督,造就一支诚实守信、精通业务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便民利民社区服务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家政服务、社区医疗、托幼养老、文化娱乐等行业。四是围绕传统特色产业,配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住宅小区综合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我县商贸流通服务业水平。在继续支持现有步步升等大型超市、建材市场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完善、改建、新建一批商贸设施。饮食服务业,围绕上档次、创星级、增特色,积极创建档次高、功能全的星级宾馆酒店。培育规范一批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中高档餐饮企业。引导扶植一批方便市民、服务大众的餐饮网点和家庭旅馆。五是积极发展会展业,建设高起点、高规格的会展中心,为我县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积极发展会展经济。

目标:充分发挥新兴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高传统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到2015年创星级宾馆10家。

(四)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铁路、高速公路、能源、通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成百亿级的经济增长级。坚持建设适度超前、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夯实“跨跃升级”的基础。 1.建立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大动脉,以县城、铁路站点和主要建制镇为节点,以县级公路、旅游公路和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内联外通的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隆回在邵阳市西部地区直至湘西南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 公路建设

方向:启动安铁高速隆回段率先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县级公路、战备公路改造升级,全面铺开旅游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及站场建设。 重点:积极争取邵(阳)金(石桥)高速立项开工建设,争取安(康)铁(山港)高速隆回段开工建设,优先改造六(都寨)金(石桥)小(沙江)二级公路和旅游公路,新建南岳庙--三阁司--山界--北山--斜岭--周旺县内南环线,提高高坪—岩口—滩头公路等级,建设五里-铜盆江320国道改线工程、县城至火车站的车站大道。完善县城路网结构,完成二环路建设,县城赧水新建两座大桥,完成火车站旁客运车站和公交

车站建设。完成农村通村公路建设,完善好乡镇之间公路连接线,全面启动农村客运站场和通组公路建设。

目标:到2015年,县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2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2公里,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4.1公里,县道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4公里,农村通村公路(百分百完成)通车里程达到2888公里,农村通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29公里。 铁路建设

方向: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建设规划安排,合理布局,统筹铁路、公路联运,提升县内客货运输能力。

重点:积极配合做好沪昆客运专线隆回境内建设工作,加快渝厦快速铁路线怀邵衡隆回段建设,争取常桂铁路过境隆回,高标准建设县城火车站与县城二环线、G320的连接线,高起点建设站前广场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

目标:沪昆客运专线建成,怀邵衡隆回段运营,到2015年,县内铁路里程达到75公里,建成现代化的铁路站点和客货运输网络。 2.建立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

突出防洪保安、饮水安全、生产保障,构建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 饮水安全

方向:加大建设投入,保障饮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重点:以整村推进方式优先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地区和受污染地区的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启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城镇和人口密集地区自来水工程建设,把木瓜山水库作为邵阳市和隆回县城镇供水的保障水源,作好规划前期工作,争取“十二五”期间立项建设。

目标:到2015年,解决县城饮水安全人口21.5人,覆盖率达到100%,解决乡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0万人,实现全县饮水安全人口覆盖率达到83.7%。 防洪排涝

方向:统筹城乡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坚持加大投入,逐年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重点:加快县城赧水河两岸防洪堤工程建设进度,逐段向上下游延伸防洪堤工程,加快城镇排涝工程建设,全面规划并逐年建设重要建制镇沿河两岸城区防洪工程。统筹现代农业发展与灌溉排涝工程建设,整合涉农小水利资金,利用现代节水技术,成片推进节水灌溉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加快六都寨、木瓜山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面推进小型水库灌区配套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扩大基本农田旱涝保收面积。

目标:到2015年,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建制镇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基本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完成大中型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基本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6700公倾,占全县基本农田面积的50.38%。 3.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

坚持开源节能并举,加大新能源建设,强化节能改造,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县域用电保障能力。 能源建设

方向:调整电源结构,优先开发水能、风能、生物能、太热能、地热能,鼓励节能改造和能源综合利用,积极引进境外油气能源,提高能源供应能力。

重点:加快江子田、元木山、中州水电站建设,推动华能集团有序开发白马山、望云山、磨子坪等风能资源,加强凯迪生物能源电厂和能源林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西气东输二线项目,支持友联燃气公司做好天然气管网建设,继续抓好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大面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灯具,大力推进工业及生活用锅炉节能改造,逐步推广城市公共照明使用太阳能风能灯具,探明境内地热能储量,探索地热能开发模式,积极、有序、合理、高效开发地热能,发展地热农业。

目标:到2015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91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4.95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4.8万千瓦,新增发电量5.7亿度,城市用气达到1000万方,城区用气户数达到4万户。 电网建设

方向:优化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增强供电安全保障。

重点:分期建设城南凯迪生物电厂,隆回220KV变电站;城东110KV变电站,周旺110KV变电站(由现在的35KV变电站升压改造);七江、鸭田、麻塘山、荷香桥、罗洪、石门、北山35KV变电站;改造三阁司、司门前、金石桥、雷音观35KV变电站。加强10KV主干线路和低压线路新建和改造,改造升级北部电网和木瓜山电站自供区电网,对所有未网改村及需完善村进行新一轮农配网升级改造。

目标:到2015年,新增220KV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7座,新建和改造10千伏主干线路657公里(含电缆线路),新建和改造低压架空线路5200公里,全面完成城网、农网改造任务。

4.建立快捷的信息互联体系

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提升互联网通信质量和速度,加快3G通信建设速度,实现3G通信无缝

覆盖,积极开发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建立方便快捷的政务、企业、商务信息数据网。 三网融合

方向:融合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质量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重点:以IP优化光网为“三网融合”结合点,改造现有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使用统一的TCP/IP协议,进行三网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加快光纤数据交换平台和综合宽带IP网传输光缆建设,鼓励涉及“三网融合”的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进有线电视网和电广传媒的整合,投资5000万实现全县HFC网络的全程全网管。

目标:到2015年,新建光缆500公里,光纤入户2万户,IPTV用户数达2万户,城区互联网用户平均宽带达20M,农村互联网用户平均宽带达4M ,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5万户以上,手机电视用户达到2500户,调频应急广播覆盖率达70%。 3G通信

方向:坚持以3G通信逐步取代2G移动通信技术,积极推广3G通信商用服务,提高移动通信质量。

重点:加大3G移动基站建设力度,推动三大电信运营商合理布局、共同建设3G基站共用平台,减少基站重复建设,优先发展县城、乡镇、旅游线路及景点基站建设,逐步扩大农村3G网络覆盖范围,推广3G网络商用,打造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模式。

目标:到2015年,建设移动通信基站128个(新建TD基站20个,新建电信移动基站70个,移动通信基站100个),3G信号覆盖全境,3G用户达2万户。 政务、企业、商务网

方向:优先建设政府信息网,实现政府办公网络化、文件处理电子化,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促进工业现代化,用信息化带动发展现代农业,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重点:政务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府网上办公、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加快社会保障、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服务、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领域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基础地理、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生活服务等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库,建设“数字隆回”基本框架。企业信息化,加快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装备新兴产业,提高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金银花、龙牙百合、隆回“三辣”、隆回烤烟等特色农产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商务信息化,加快发展政府对企业、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加强电子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

订购、网上支付、电子帐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建设,加强仓储、物流的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企业、消费者信用记录互联共享平台。加快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进程,大力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统一的政务外网,全面完成乡镇和县内机关单位的网站建设及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建立企业网站,在中国隆回网上实现境内企业全部联网。发展电子商务用户数达2000户。

5.建立绿色的生态环境体系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区分不同功能区划,正确处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态平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维持占补平衡,建设山川秀美的绿色隆回。 天然林、防护林

方向:以石漠化治理为突破口,坚持长江流域防护林、生态保护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境内森林覆盖率。

重点: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积极开展石漠化治理研究和工程建设,打造全国石漠化治理产学研基地县,加强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中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积极开展河流两岸、公路两旁绿化长廊建设,建立城镇园林绿化长效机制,推进园林绿化面积

快速增长。突显特色,在县城周边适宜地区栽种金银花,建设名副其实的“县花”,增加县城的绿色、绿地,彰显城市活力。加快林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天然林、防护林保护水平。

目标:到2015年,全县有林面积达到2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4%,森林蓄积量达到800万方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的50%以上,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到172万平米,新增河流两岸造林100公里,新增公路两旁造林200公里,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方向:强化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加强植被、野生动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提升隆回旅游品味奠定基础。 重点:突出虎形山-花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规划建设屏风界鸟类迁徙自然保护区、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加强望云山、大东山、木瓜山、九龙山、白马山五大国有林区建设,调查摸清并建档四大林区珍稀动植物资源种类、生物习性。加强魏源湖、木瓜山水库库区周边森林保护,提高水库集雨面积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

目标:到2015年,虎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基本完成,力争完成望云山、大东山、九龙山保护区设立工作,启动屏风界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启动魏源湖森林公园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工作。

低碳、环保、环卫

方向: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倡导低碳消费,降低产值能耗,建立机关公共节能制度。

重点:保护现有耕地面积,提高环境保护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建设,加强现有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改造,减少废弃物排放,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县城雨污分流系统,提高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县城环境卫生管理,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加强重要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引导农村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目标:到2015年,全县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在6.1482万公顷以上,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294万公顷。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0%,单位产值能耗降低XXX%,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级生态示范村比例为10%,环境优美乡镇比例为80%。。 (五)城镇建设

突出提质扩容,以“一核两星三轴四镇”为重点的点轴发展模式,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和特色镇为重点,其它集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1.实施融城拓镇的城镇发展方针,加快城市化步伐

方向:抓住县城怀邵衡火车站建设契机,建好县城新区,完善城市路网,按照“五轴四区四园两带”的空间布局,提升县城品味,把县城建设成为精品宜居城市。

县城功能定位:山水新城,西南门户,张桂节点,邵阳东西“桥头堡”,游客休闲新城,商贸物流重镇,工业经济强镇。

县城空间布局:按照“两环五区四园两带”进行空间布局。两环,即完善二环新建三环,建好县城路网,改建和新修六条城市大道,亮化桃洪路,改造北二环(现有环城路),新修东二环(白竹桥至廖阿桥,建成60米宽的景观大道),改造南二环(高速公路出口至七里村),新修北三环(五里至铜盆江,连接火车站),新修城区至火车站的车站大道(高标准城市道路,宽60米)。五区,建成五大开发区,行政开发区,城北火车站综合开发区,城西南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城东南经济开发区,城西物流商贸区。四园,完善大众山(魏源)公园和方大生态公园,新建城南(三八水库)公园和城东梅山文化公园。两带,建成赧水两岸城市风光带和伏龙江山风光带。此外,应将邵怀高速出口至总站大道改造成为进城生态景观大道。

县城产业布局:建成六大经济开发区。城东行政开发区(行政功能区,居民生活区),城北火车站综合开发区(商贸区,房地产开发区),城西南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城东南经济开发区,城西物流商贸区(以

高速公路出口至火车站周边形成物流企业富集区),北山建材工业园区(水泥、环保砖、家私、碎石、河沙、大理石)。

县城拓城方针:一是扎实推进新区拓城 切实搞好县城的规划修编,按照枢纽车站和区域中心站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好怀邵衡快铁客运站场和货运站场,大手笔建设好站前广场;按照方便旅客出行换乘需求,配套建设好中长途汽车客运站、公交车站、社会车辆停靠站;按照新老城区通畅宽裕的要求,规划建设好火车站大道;按照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建设好车站新城区,拓宽县城城区。二是加快城南开发建城 要加快城南沿江大道至城南二环路之间区域的建城进度,推进城市南北的平衡发展。三是努力加快园区融城 完善城东南工业园、城南工业园、北山建材工业园的园区配套,规划建设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城东工业园、烟厂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加快园区融城步伐。四是引导实施房产靓城 整顿规范和有序开发县城房地产,要规划建设数座高层的地标性建筑。加快朝阳大厦、风华水岸等一批高层楼盘建设。五是适时规划周边乡镇切块扩城 拓宽县城控制区范围条件成熟时将城乡结合部的一些行政村划归县城修编,扩大县城发展空间。六是适时启动行政中心建设拓城 加快气象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档案局、人防基本指挥所、工业园综合服务大楼等机关业务用房建设。

目标: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21.5万。

2.加快城市设施配套

方向: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城镇市政公共设施体系。 重点:

道路桥梁工程。完善县城路网,启动县城东、西、南环路建设,新建北环路,完成火车站至城区的车站路建设及城南新区路网建设,改建320国道(老环城路)和县城老城区街道。新建赧水三桥、赧水四桥,加固改造资江大桥。

供水。县城城区给水管网改造升级,城南新区管网建设;沿江北路给管网建设,县城—雨山—周旺北山供水600管网建设;完成六都寨、金石桥、滩头等建制镇给水干管网升级,县城新增供水管网30公里。实施县城自来水厂二期扩改工程建设,实现县城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

供气:争取国家的西气东输项目落户隆回,建设邵阳至隆回县城天燃气管道铺设,增设一个液化汽储备站、汽车加汽站。

公交:延伸公交线路,建成城乡通畅的公交运输体系,到十二五末,县城周边的公交线路东边要延伸至周旺、滩头,西边要延伸至南岳庙、三阁司,北边要延伸至荷香桥,南边要延伸至罗白、云峰。

公园建设:完善魏源公园后期建设、方大公园建设,新建城南公园、梅山文化公园。

垃圾污水处理:县城城东片排水管网配套建设,县城城南排水管建设,县城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申报建设县城雨污分流综合体系建设项目,县城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完成县城垃圾处理场及中转站停车场的建设;完成南面十个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建设北面乡镇垃圾处理场。

其他公共设施:加强市政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好新城区的广场、绿地、公厕、社区道路、居民健身体育设施,完善改善好老城区公益设施,规划建设好体育馆、游泳馆、展览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培训中心、会展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县老年大学校舍等公共公益设施。县城防空警报覆盖率达到100%,防空地下室结建面积达10000平方米,结建率达70%以上,全面完成人民防空指挥所建设。 目标:建设人居环境适宜的生态城镇。 3.搞活城镇经营

方向:充分发挥城镇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依托,完善城镇经营机制,盘活城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重点:规范房地产市场,充分利用土地,收回闲置地,鼓励集中连片、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运用市场手段实现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拓宽城建筹资渠道。积极、稳妥放开城镇经营方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人投资市政公用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城

镇建设投资主体由政府向社会过渡格局,实现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目标:以城养城,以城拓城。 4.加强城镇管理

方向:切实加强城镇管理,注重城镇功能的不断完善。

重点:建立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管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综合执法新路。重点整治脏乱差、违法建筑、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老大难问题,积极实施“蓝天、绿地、碧水”和“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力开展文明示范路、平安示范街、优美示范乡镇等系列活动。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部署,按照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在城镇建设中加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市容市貌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初步建设成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镇。 目标: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巩固国家生态示范县。

5.坚强次中心和重点镇建设。加强六都寨、金石桥次中心城镇和滩头、小沙江、荷香桥、司门前等重点镇的建设,支持加快城建开发,发展特色产业。 (六)社会事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就业,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1.坚持教育优先。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点,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内动力,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方向: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平,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重点: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办好初中寄宿制学校,试办农村低龄保育制寄宿小学。每年完成5000 m2危改工程和校安工程,五年内建好60所合格学校,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同时,在农村偏远地区,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从而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完成县城九龙学校一到三期工程,实施城南学校建设,扩展城东小学,改造好东方红小学、群贤小学、梨子园实验学校校舍等硬件设施,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同时又有效解决县城大班额问题。 目标:到2015年,小学、初中阶段巩固率达到 93%。 重视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方向: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把普通高中教育做强、做精。 重点:推进高中学校教育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放活激励机制,提倡多样化办学模式,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音、体、美等特长教育,每所高中应各有侧重,有关师资、设备、生源、经费等紧缺教育资源实行集中倾斜,不搞平均摊。严把高中教师准入关口,积极提高现有高中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强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改革,大幅度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确保一中、二中综合实力至少一所进入全省前10名,撤销隆回十二中,公办普通高中县城只保留一中、二中、九中、万和,农村区域保留隆回六中。建好一中松坡大厦、二中北校区及校园西部开发工程、九中实训楼和学生宿舍。

目标:到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85%以上,其中城镇要达100%。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方向: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做大做强县职业中专的服装设计、机电、电子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8a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