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书信

更新时间:2023-03-16 22: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二讲 书信

各位同学,上课了。(老师鞠躬。学生起立,鞠躬还礼。)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人跟人见面的时候,有很多礼仪,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很多。那么,如果两个人异地而居,不能促膝交谈,只能通信,是不是就可以不讲礼仪了呢?恰恰相反。

两人面对面的时候,可以请安问好,作揖跪拜,互致敬意。而在书信中,这些礼数一个也不能少,只不过是借由文字来表达罢了。这种不见面的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今天我们来谈谈怎样写信。或许有的同学不以为然,我都上到大学了,还不会写信?我想,你们心目当中的书信,不过是流行歌曲《一封家书》所唱的那样:“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最后再来个“此致敬礼”,有头有尾,好像就挺好的了。这样写信,不是不可以,知识层次太低,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就可以写出来了。如果你读到高中,写出来的信,水平就应该比这高得多。你现在上大学了,如果还是写这种信,那你的书就白念了!因为你有知识没有文化,更谈不上什么学养。你们不信?好,我先来给你们看几个信封,你们看看有没有问题。

我这里有三个信封,都是选修我的课的研究生,而且是文科的研究生交作业时写的,上面分别写着:

彭林教授敬启

彭林老师敬启

敬呈 彭林老师敬启

这三个信封的用语,大家觉得有没有问题?哪个同学能告诉我?(学生甲:“应

该写‘彭老师亲启’。”学生乙:“我觉得没有写错。”绝大部分学生沉默。)好,我来公布一下答案:三封信的写法都是错误的。要知道错在哪里,先要了解这个“启”字的意思。这个“启”是个动词。谁来开启这封信呢?当然是收信人。这三位同学写上“彭林教授敬启”,意思是说:彭老师啊,你恭恭敬敬地打开这封信吧!(学生大笑。)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当然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的意思我明白,是想通过这个“敬”字来表达敬意,但是,他们不懂得这句话的主语是彭老师。我收到信,看到文科研究生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真是啼笑皆非。曾经有同学告诉我,有一位女同学给他写的信,信封上写着“某某同学跪启”。(学生拍手大笑。)一开始他还挺得意的,以为那位女同学的意思是跪着把信呈给他,后来才知道,是要他跪着把信打开!(学生大笑。)真是无奇不有。我想你们写的信封,恐怕也是问题百出,是不是?(学生笑。)

另一个例子,是发生在咱们清华的真人真事。清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先生,曾经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声名卓著,德高望重。他告诉我,有一

1

次他收到一封来信,开头的称呼是这样写的:“敬宜愚兄”;最后落款,是在自己的名字之前写上“愚弟”二字。这种称呼未免太搞笑了!你自称“愚弟”,是你的谦逊,一点没错,但是你不能称收信人为“愚兄”啊!你愚,为什么要让大家也跟着你愚呢?(学生大笑。)更可叹的是,写信者居然还是一位中学校长,这个学校的语文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我这里还有三封信韩国人用汉字写给我的信。在明朝的时候,朝鲜的世宗大王发明了拼音文字,在此之前,朝鲜人举国都用汉字,所以,我们看他们的古代文献非常之亲切,老辈的韩国人大凡受过教育的,都有一定的汉字、汉文化的功底。这三封信的信封上分别是这样写的:

彭林先生 将命 彭林博士 待史 彭林教授 行幰

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这三个信封的用语是什么意思?(学生面面相觑,一片沉默。)诸位,这是外国人用汉语写的信啊!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居然看不懂外国人写的汉语了?看来,不要以为中国人的汉语程度就一定比外国人好,诸位的汉语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努力啊!(学生:“这三封信的用语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三封信的用语都有出典,现在先不讲,等后面讲到信封写法的时候再解释。

说到这里,我插进一件事。我最近刚从上海招生回来,很受刺激。我负责面试的那个组浙江考生特别多。其中一位学生是绍兴的,我问他绍兴出过哪些文化名人。他只说了一个鲁迅,连蔡元培是绍兴人都不知道。还有一位上海考生,他所在的中学原名“格致中学”,我问他这校名是怎么来的,他竟然说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这两位学生都是重点中学文科班的尖子学生,人文知识贫乏到这种程度,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现象,有知识没有文化,包括你们在内。

中国的书信,源远流长,至迟在周代,书信就已经成了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李密的《陈情表》等。诸位如果能诵读若干,这不仅对你今后写书信大有裨益,而且能增加你的文学素养。

书信的样式,有信纸、信封,这是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后才出现的形式。那么,在此之前的书信样式是怎样的呢?这里面有许多很有意思的文化史知识,一般的同学不太注意,所以几乎不了解,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大家知道,我国最早的书写材料很多,商代遗留至今的有甲骨和青铜器,还有没能保留下来的,比如竹筒。古文献里提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里确有“册”字,形状像用两根绳子把竹片编连在一起。古人最早在竹筒上写信,所以就有了“书筒”的

2

叫法。古代的书信也有写在木板上的,叫做“犊”。写完之后,出于保密的需要,就在犊上面再覆盖一块称作“检”的木板。在“检”上写明收信人的地点、姓名,这叫做“署”。“犊”和“检”要用绳子困在一起,这绳子捆在一起,这绳子称为“缄”。今天我们的信封,尤其是公家用的信封,下角往往还会写明“某某缄”的字样,用的仍然是“缄”字的古义,现在的写信人很少知道它的含义了。为了防止“缄”在木板山滑动,还要在上下叠合的木板上抠四个槽,上下各两个,然后把绳子勒进去,交叉捆扎,然后打上结。为了防止绳结松开,要在打结处包上一团胶泥,把结封裹起来,这泥称为“封泥”。信函一般都有私密性,为了不让他人解开绳子偷看,便在封泥上加盖自己的印章,这样,就可以确保信件的内容不会泄露了。那么,写在竹筒上的信件怎么解决保密的问题呢?先把竹筒卷起来、扎紧,再放进布囊中,然后将囊口的绳子收紧,再在绳结上加封泥、盖印章。 最初的书信并没有固定格式,行文比较随便,以说明事由、表达情谊为目的。魏晋以后,格式逐渐去向固定,怎么开头,如何结尾,中间怎么写,都有明确的规定,称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为了向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提供写书信的帮助,有人出来编写《书仪》,实际上就是书信规范,从称谓、问候语开始,道切入正文,道最后手笔、落款,等等,非常详备。譬如说,信的开头不能直接进入主题,而应该先问候,一般要从天气说起,询问寒暖,抒发思念之情。季节不同,物候各异,人的身体状况、挂念的内容肯定有所不同,信中的遣词用句也就有相应的变化。我们看敦煌文书中的《书仪》,可以发现每个月的问候语都不一样。读书多的人,写这种东西没有问题,文采差的人就犯难了,因此,《书仪》的作者就将这些词编写得很完备,供人套用。由此可见,当时书信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一、称谓

一封好的书信,首先要称谓得体,这就需要了解一些古代的文化知识。礼是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的,所以古代的称谓有敬称和谦称之别,说话也有敬语和谦语之分,两者是配合使用的。“文革”以后,敬语在内地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用,但在港台地区以及在日语、韩语里还多有保存。敬语既用于日常口语,也用于书信之中,比方对自己的或者对方的父亲、母亲如何称呼?现在你们喜欢称自己的父母为:“老爸”、“老妈”,称对方的父母为“你爸”、“你妈”,这是非常没有敬意的称呼,不符合我们民族的传统。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材料,说是新加坡街头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则广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周末和老爸一起去打高尔夫球!”称自己的父亲为“老爸”。当时新加坡的总理吴作栋见到之后非常气愤,说这是最没有礼貌的广告词!在书信中尤其是如此,如果信封上写“某某老爸收”,信纸开头也称呼“老爸”,那是非常不恭敬的,务必戒绝。称对方的家人,一般要在称谓之前加一个“令”字,它在古语中有“美好”的意思,称对方的父亲为

3

令尊、令尊大人,母亲为令堂、令堂大人,儿子为令郎、令息、令公子,女儿为令媛、令爱、女公子等,这是一种典雅的用法。你们可以比较一下,有人用很俗的称谓提起你家人,有人却用很雅的称谓,哪种称为的感觉更好。敬语的用法很严格,都有来历,不能混淆。比如“令堂”一词特指母亲,因为古代行礼的时候,妇女都在堂上站着, 、送客都不下堂,故名。如果用它来称呼对方的父亲,就令人忍俊不禁了。此外,敬语是对他人使用的,不能用于自己或者自己一方的人。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请问贵姓?” “贵姓张。”

“令尊大人近来身体可好?”

“我家令尊大人身体很好。我家令尊大人向你家令尊大人问好!” 这种回答会被别人当作笑柄流传的。对别人提及自己一方的人,必须用谦称,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等,这是谦虚自守、低调做人的表现。此外称呼他人的父母家人,还可以在称呼前加“贤”字,如贤弟、贤妹、贤伉俪,也可以两字叠加使用,称“令贤弟”等。

此外,古代的敬辞还有一个“台”字。可能诸位看到以前的文人书信里常有“兄台”、“台览”、“台鉴”之类的用语,其中的“台”字,是指“三台”,即北斗星附近的三颗星。古人将朝廷的司徒、司马、司空三公与“三台”星对应,认为它们是辅佐天子的要职,因而每每尊称对方为“台甫”、“台衮”、“台衡”。在书信中常见的“台览”、“台鉴”等,也含有尊比三公的意思。

这里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古代“台”和“臺”是两个不同的字。“台”字有三个读音,一个读yi,义项很多,这里就不讲了;另一个读tai,这个读音专用于浙江的台州;还有一个就是“三台”的台,读音和“台子”的台一样。但是在繁体字里“台子”的“台”有两个写法,高出地面的土台写作“臺”,木头做的台子写作“檯”,区别得很清楚,但在简化汉字里,这几个字被合并为一个字,一律写作“台”。如果不了解上述情况就会出笑话,有人将台州写成繁体字“臺州”,结果弄巧成拙。古代使用的尊称很多,最常用的办法,是把对方的官衔或者爵位当作称谓。比方说,“君”原本是指国君,是一国之尊,地位很高,人们借用它做尊称,例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君”,倘若父亲已经故去,则称“先君”,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夫君”,都是取尊敬之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妇女都称自己丈夫为“老公”,非常俗气。古代太监称“公公”,有权势的太监称“老公公”。老公的称谓常让人想到太监,希望在座的女同学将来千万不要用这种称谓。此外,君也可以用在同学之间,称对方为“某某君”,显得很文雅。日语里这种用法非常普遍,写作くん或者さん(女性),同学们以后不妨试着这样称呼,肯定感觉特优雅。

4

我国古代的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最高爵位是公,所以后世用“公”来称呼学问渊博、道德卓异之人。比如康南海(有为)先生学富五车,学界多以“康公”相称。我们从资料上看到,周恩来在重庆时期,文艺界的人士都尊称他为“周公”,这种现象当今还偶然可以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庞朴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每逢开会之时,年轻一点的学者见到他,都称呼他“庞公”,以示尊敬。如果有年轻人喊他“老庞”,虽然这是现在一般的叫法,但会显得这个人没大没小,不知深浅。当然,“公”字不能滥用,如果同学之间打招呼都用“公”作为尊称,章贡、李公的,足见其狂妄自大,你们的学识和地位还没有到这份上,会成为笑料的。(学生笑声)

被后人用作尊称的古代爵称,还有“卿”。大家知道,上古时代朝廷的命官,有卿、大夫、士,卿是其中的最尊者,所以往往也用作尊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称荀子为荀卿。荀子是战国后期最著名的学者,《史记·荀子列传》说他在齐国“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地位非常之高(学生:“老师,‘祭酒’是什么意思?”)从汉代开始,“祭酒”是官名,后来,国子监,也就是国立大学的校长称谓“祭酒”。诸位听说过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吗?(学生:“听说过。”)他就曾经在北京担任过国子监祭酒。但是,荀子的时候还没有过自建的机构,他不可能有王懿荣那样的身份。那么为什么称他为祭酒呢?原因是这样的,在上古的礼仪中,在即将饮酒、吃食物时,首先要从与礼者当中选出一位最尊者做代表,由他来举行“祭先”的仪式,祭祀创造酒和食物的人,以表示不忘古昔的造物者。所以,祭酒者是地位很高的人,荀子“三为祭酒”,使用“祭酒”一词来比喻他曾有三次排在列大夫之首。后人将“祭酒”的意义加以引申,就成了官名。大家知道,荀子名况,而《史记》介绍他开头就说“荀卿,赵人”,为什么要称他为荀卿呢?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解释说:“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可见,当时的人用“卿”字作为对他的尊称。后世“卿”的词义有所转化,成为普通的尊称,相当于“你”,今天的汉语里还常常出现的“卿卿我我”一词,就是古义的孑遗。 对配偶如何用尊称呢?这个问题说来比较复杂。近代以来,追求人人平等成为潮流,所以称谓上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男女,都称“同志”,地位再高的人也是如此,连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也不例外,称“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配偶一律称“爱人”,无论男女。“爱人”一词,不知是从哪里来的,这不是中国人传统的叫法。在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港台、日本、韩国,“爱人”一词是指“情人”。所以,改革开放之初,有人请港台朋友吃饭,席间向客人介绍自己的配偶说:“这是我爱人。”客人听了无不愕然:“想不到大陆开放的步子这么快,敢在大庭广众之中介绍自己的情人!”(学生大笑)当然这是一场误会。 今天,我们生活当中介绍夫妻关系,最流行的称谓是“老公”、“老婆“。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7u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