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促进高效课堂建设

更新时间:2024-06-06 01: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促进高效课堂建设

课堂规则是指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用以规定学生的言行举止,常规是指完成常规工作和其他在课堂上频繁地重复发生的具体活动的方法,其作用在于使学生能知先后顺序,循序行事等。建立了课堂规则和常规有效地降低课堂复杂程度,因而可以节省教师的指导时间,减轻师生的压力,而且因为学生知道他们该干什么,就较少可能做出不合规矩的事。 一、制定课堂规则

制定课堂规则不是老师自己想出几条然后告诉学生那么简单,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准则:

第一,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制定有三个重要考量:提升学生对规则的拥有感,增加学生遵守班规的可能性;强调学生自我控制和个人责任;视学生为道德思考者,协助他们清楚班规背后所蕴含的道德观。就参与的方式而言有很多,例如,教师提出一个暂时的规定,然后根据学生意见作出修改;或教师提出一系列选项,让学生做选择等等。

第二、为规则提供理由。规则不是随意制定的,要有支持其存在的充分理由。有关教育法规法令、培养目标、学校政策等都可以是制定课堂规则的依据。例如,制定的规则不能侵犯基本人权;我们现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那制定的规则就要符合这一精神;另外制定课堂规则也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多发的那些行为问题。

第三,规则数量不宜多。学生违规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规则。普遍认为五条规则比较适宜。由此可见对提出来的那些规则进行充分讨论、斟酌的必要性,以便把真正需要的规则制定出来。

第四,规则陈述清晰。“带着课本、笔记本、纸和笔来上课”这种表述,要比“请准备好才来学校”效果好。因为前者在描述要求的行为上是明确的,它的意义也很清楚,而后者需要额外的解释。例如,“用尊重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描述规则时最好使用积极的口吻,少采用“不准”、“严禁”之类的词句。

二、拟定课堂常规

教师除了要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则外,还要教给他们一些常规,以便学生在参与具体课堂活动时能按照这些程序来做。与数量有限的规则相反,需要建立的常规非常多,可以说几乎对学生在教室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程序:怎样传递和上交作业?怎样排队?计划外的空闲时间怎样安排?灾难应急如何处理等等……

教师应该就自己认为可能需要的程序列一个清单,并且写下每个程序的详细步骤,这是一种主动的做法,为一切做好准备,也让学生知道对于每一件事教师都是有备而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7h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