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案
更新时间:2024-04-10 12: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目 录
一、沉降观测范围??????????????????2 二、沉降观测技术依据????????????????2 三、沉降观测的目的及原则??????????????3 四、沉降观测一般技术要求??????????????4-7 五、桥梁地段变形观测技术要求????????????8-10 六、路基地段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1-16 七、涵洞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6-17 八、测量频次????????????????????18-20
九、观测标的安装保护要求??????????????21 十、数据分析????????????????????21 十一、人员及测量仪器配置??????????????22-23 十二、验收标准 ??????????????????24 十三、沉降观测布置表 ???????????????25-45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范围
本段为中铁四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二工区二项目队施工,管段起讫里程为:DK1355+650~D1K1370+000,正线长14.35km。
工程主要包括迁改、路基、桥涵等线下土建工程。桥梁工程共计2.98km,其中:特大桥3座,中桥1座。路基工程共计11.37km,主要地基处理方式有:CFG桩、强夯、重锤夯实、冲击碾压、水泥搅拌桩、挖除换填水泥改良土等。涵洞工程均为箱型涵,共计24座。 二﹑技术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号)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5. 《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6.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7. 《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
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范》(TB10054-97) 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10. 兰新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 11. 铁道部有关规定。
三、沉降观测的目的及原则
(1)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2)路基上无碴轨道铺设钱,应对路基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
(3)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措施。
(4)观测期内,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队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5)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6)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面沉降观测为主,具体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观测方案。
(7)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和各种结构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
(8)过度段沉降观测以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在线路两
侧设置地基和路肩观测桩,路堤两侧坡脚埋设水平位移观测桩。 四、沉降观测一般技术要求
1.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本管段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表4-1规定执行: 表4-1
变形测量等级 一等 垂直位移测量 变形点的高程中相邻变形点的高程误差(mm) 中误差(mm) ±0.3 ±0.1 水平位移观测 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 ±1.5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二等 三等 四等 ±0.5 ±1.0 ±2.0 ±0.3 ±0.5 ±1.0 ±3.0 ±6.0 ±12.0 2.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1)垂直位移监测网
(2)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表4-2执行:
表4-2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 (mm) 每站 高差 中误差 (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 测高差 较差 (mm) 等级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一等 0.3 0.07 0.15√n 0.2√n DS05型仪器,视线长度≤15m,前后视距差≤0.3m,视距累计差≤1.5m。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DS05型仪器,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DS1或DS3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二等 0.5 0.13 0.3√n 0.5√n 三等 1.0 0.3 0.6√n 0.8√n 四等
2.0 0.7 1.40√n 2.0√n 3.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本管段范围内垂直位移监测按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施测,其监测网布设方法为: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及一般水准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根据京津城际沉降观测经验,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按不大于200m布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4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设,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对于连续梁沉降变形观测根据设计要求再进行确定。
4.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根据设计院沉降观测方案要求,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列要求:
(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
(3)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5.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水准基点的引测
沉降观测引用的水准基点,采用精密控制网高程水准点。 沉降观测从最近的水准基点引测,引测前应对引用水准基点进行检核,检核采用复测方式进行,将前后相邻的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值与原高差值进行对比,当检测的高差值与原高差值的差值满足??4L mm(L为两相邻水准基点间的距离,单位km)时,可认为拟引测水准基点处于稳固状态。否则应进一步复测,查明原因、消除问题后再进行引测。
(2)沉降观测各项限差规定及精度要求 1)水准视线长度、视距差及视线高度要求:
视线 长度 ≤50m 每站前后视距差 ≤1.0m 视距累积差 ≤2.0m 视线 高度 ≥0.3m 基辅分划 读数之差 ≤0.4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0.6mm (3)各项观测精度要求:
A.每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1nB.每测段往返较差或附合路线允许闭合差:(mm)或??4L(mm)
(注:n为测站数;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C.沉降观测点相对于水准基点高差中误差≤±1.0mm;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5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4) 仪器设备要求
使用测量精度不低于±1mm(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的电子水准仪,直接读数精度为0.1mm,估读精度为0.01mm。水准标尺采用与之配套的条形编码尺,以满足《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有关规定要求,在沉降观测前和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规定时间段对仪器和标尺进行检定。
(5)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方法
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从邻近水准基点直接测至沉降观测点的支路线法,也可采用从邻近水准基点测至沉降观测点,再闭合至邻近另一水准基点的附合水准路线法。
1)支路线法:
A、当沉降观测点距引测水准基点较近、且高差也相近时,可一次置镜测得沉降观测点与水准基点间高差。为避免单次测量可能产生的错误,应变换仪器高双次置镜观测,双次置镜测得的高差值≤0.7mm时,取两次测量高差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当双次置镜测得的高差值>0.7mm时,应重测,直至满足要求。
B、当沉降观测点距引测水准基点较远、高差较大,无法一次置镜测得沉降点与水准基点间的高差时,可最多两次置镜测量。为避免单路线测量可能产生的错误,采取往返测测量方式。当往返测的高差差值≤1.0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差值;当往返测的高差值>1.0mm时,重测,直至满足要求。
2)附合水准路线法:
附合水准路线法往返测的高差之差及附合路线闭合差均应小于
??4L mm(L为两相邻水准基点间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当高差
之差或闭合差超限时,应分析原因,进行补测,直至满足要求。
(6)观测测量操作要求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6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1)沉降观测每测站观测程序及具体要求参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有关规定执行。
2)沉降观测测量时,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应相对固定,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前、后半小时内或其他不宜观测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作业;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质量。
3)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数据和有关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直接记录在观测手簿(纸质)中,仪器自动记录电子文件备用,作为复核。
A、手工记录观测手簿。按设计院沉降观测方案规定统一格式(沉降观测记录手簿)执行,要求: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一律用铅笔直接记录于手簿中,文字、数字应清晰工整,不得潦草模糊。手簿中的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对原始记录有错误的数字(只限于米、分米的读数)与文字,应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和文字,并在备考栏内注明原因。同一测站内不得有两个相关原始数字的连环更改;对作废的连续测站的记录,应以单线划去,并注明重测原因及重测结果记于何处,重测记录加注“重测”二字。
B、电子记录应符合相关要求,观测完成后,应对电子记录成果形成硬拷贝。
4)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和计算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和计算主要包括:沉降观测手簿的计算;沉降观测成果的质量评定(计算每公里或每测站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沉降观测点每期沉降量、累计沉降量的计算;沉降趋势分析和预测;桥梁铺设时机的评估。
五、桥梁观测技术要求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7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梁体及每个桥梁承台及墩身上设置观测标。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1)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沉降观测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8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承台沉降观测标小里程方向小里程方向大里程方向大里程方向墩身沉降观测标墩身沉降观测标承台顶面地面线承台沉降观测标承台沉降观测标承台基础承台沉降观测标承台基础平面说明: 1、本图单位以cm计。 1、观测标的位置一定要预埋准确,承台观测标可用Φ20的钢筋头代替,长度为大于等于103mm。 2、墩身观测标在预埋好后,在加台上做好记号,量取距加台的距离,做好记录,便于拆模后将其凿出。 3、观测标现场一定要保护好,严禁敲打和碰撞。制 图中铁四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二工区二项目队比 例日 期第1页 共1页复 核接 受墩身沉降观测布置图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9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六、路基观测技术要求
1.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地势平坦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填方高度小于5m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
2.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3.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4.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观测断面.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 5.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2m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 6.沉降板的布设
(1)对路堤填高小于3m且压缩层厚度小于5m地段,设置断面间距为200m;
(2)对压缩层厚度大于20m地段,设置断面间距为50m; (3)其余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断面间距为50~100m; (4)地面横坡或压缩层底横坡大于1:5时,横断面布置两处沉降板,一处位于路基中心,另外一处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情况布置.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0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7.预压地段,预压期因基床表层尚未施工,路基顶面沉降观测应在预压土方底部(基床底层顶面)布置沉降元件进行,即在基床底层顶面临时布置沉降板,位移观测以及基底沉降观测布置与无预压段完全一致,预压土方卸除时临时沉降板随之拆除,基床表层施工后,于路基面上设置正式沉降观测桩.
8.路堑地段观测断面分别于路基中心,左右中心线以外2m的路基面处各设1根沉降观测桩,观测路基面的沉降.
9.路堤基底设置剖面沉降管进行全断面沉降观测时,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执行.
10.在路堤填筑前埋设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1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耐磨测头。边桩埋设深度不小于1.0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
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段面通过测量埋设在设计位置,埋设深度不小于0.3m,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沉降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如下:由底板、金属测杆(Φ20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49PVC管)组成.钢筋混凝土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3cm或钢底板尺寸为30*30cm,厚0.8cm.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1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1)沉降板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2)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3)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
(4)接长套管时应确保垂直,避免机械施工等因素导致套管倾斜. 沉降观测标图示如下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2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φ20钢筋锚固砂浆级配碎石300150 路基沉降桩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3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d外=54mmd内=48mmd外=70mmd内=64mm40cm1030cm测杆顶帽板30cm上管上管板下管“o”型圈每个沉降板材料表项 目钢板(40cm×40cm×1cm)φ40厚壁镀锌钢管(测杆)φ75厚度4mm硬PVC管测杆顶帽测杆接头单位kgmm个个数 量12.56根据填方高度而定根据填方高度而定1根据填方高度而定测杆φ40mm厚壁镀钢钢管接头保护管φ75厚度4mm硬PVC管50cm下管连接管上管板下管连接管525cm每个组合式沉降板材料表项 目钢板(40cm×40cm×1cm)φ54厚壁镀锌钢管(测杆)φ70镀锌钢管顶帽“o”型橡胶圈单位kgmm个个数 量25.12根据填方高度而定根据填方高度而定1240cm40cm沉降板设计图10.1钢底板40cm×40cmδ=5mm沉降板设计图2沉降板组合关系示意图顶帽堆载预压顶面施工面板基床底层顶面顶帽顶帽板施工面顶帽垫层顶面顶帽沉降板沉降板沉降板沉降板底管底管底管底管底管组合式沉降板埋设程序图设 计 者复 核 者审 核 者审 定 者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施工图图 号比例尺日 期如 图2010.05路 基 通 用 结 构 详 图路基沉降观测设计图(一)第 张 共23 张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4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Ⅰ15cmC25钢筋混凝土N2φ8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0.150.030.030.03不锈钢耐磨测头顶部十字丝N1φ8ⅡⅠⅡ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0.034×0.261.1m位移观测桩立体图Ⅰ-Ⅰ剖面项 目单位数 量位移桩8N1φ8L-11150.150.030.03110个6201061105N2φ8106L-510.40.15N2φ8N1φ8注:本图尺寸除钢筋以毫米计及注明外,其余均以米计。位移观测桩钢筋布置图Ⅱ-Ⅱ剖面制 图复 核接 受中铁四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二工区二项目队路基位移观测设计图(一)图 号比例尺日 期第 张 共11 张如 图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5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4.32524.3沉降观测桩沉降观测桩沉降观测桩沉降磁环沉降板沉降磁环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6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七、涵洞观测技术要求
每座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6个.涵洞填土后观测点可从边墙位置移动到帽石上,涵洞进出口的帽石上各设置两个测点,位于帽石两侧位置。详见下图
涵洞观测标1涵轴断面涵洞观测标20.5左10.5中30.5右50.5箱身截面涵洞观测标30.5涵洞观测标1右20.5左1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7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八、观测频次要求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墩台基础施工完成 观测频次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备注 设置观测点 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墩身或墩顶,二者高程转换时的测量精度要求不应低于首次测量要求 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 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 墩台混凝土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架梁前 预制梁桥 预制梁架设 附属设施施工 制梁前 桥位施工桥梁 上部结构施工中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全程 全程 全程 全程 全程 全程 ≥6个月 全程 0~3个月 4~12个24个月 月 13~24个月
1次/周 前后各1次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1次/周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前后各1次 1次/周 1次/天 1次/月 1次/3月 1次/6月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 桥梁主体工程完工~无碴轨道铺设前 无碴轨道铺设期间 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 工后沉降长期观测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8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
观测阶段 填筑或堆载 一般 每天填筑量超过3层时 沉降量突变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 每1个月 第2~3个月 3个月以后 无砟轨道铺设后 第1个月 第2~3个月 3个月以后 观测频次 1次/天 1次/每填筑3层 2~3次/天 1次/3天 1次/周 1次/2周 1次/月 1次/2周 1次/月 1次/3月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19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涵洞沉降观测频次标表
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备注 涵洞基础施工完成 / / 设置观测点 涵洞主体施工完成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测试点移至边墙两侧 洞顶填土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 全程 前后 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 涵洞完成~无渣轨道铺设前 ≥6个月 1次/周 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 无渣轨道铺设期间 1次/天 0~3个月 4~12无渣轨道铺设完成后 24个月 个月 13~24个月
1次/月 工后沉降 长期观测 1次/6个月 1次/3个月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0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九、观测标的安装保护要求:
1.各类观测标应按照附图所示标样制作和安装,并进行点号编排,各工程项目部应组织专门的部门,进行观测标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
2.施工过程中设立专职人员(现场施工员)进行巡视,负责保护观测标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完好,确保各类观测标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
3.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变形观测点布点图,确定变形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
4.首次测量
根据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
首次观测的变形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使用测量精度不低于±1mm的电子水准仪,并且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5.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1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十、数据分析
数据采集要求真实,杜绝弄虚作假。测量负责人要按照观测时间的要求,及时进行沉降和徐变观测,并注意每次进行观测的当日时间应尽可能相同。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数据整理,以书面及电子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
1.数据采集要求
按照统一的表格形式填写,现场测量原始记录要建档保存。报送的数据采用电子表格记录,数据格式统一。
2.数据汇总、管理
对测量数据建立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 3.数据分析处理
(1)单一墩台、梁跨工点变形观测曲线分析
对采集数据及时整理,绘出变形观测曲线这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通过绘制的单墩、梁跨的变形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阶段墩台基础、梁跨的变形数值。
2)对多个墩台沉降归纳、分析
观测过程中不仅仅要控制每一个墩台的沉降,同时也要控制相邻桥墩的不均匀沉降。做到对多个桥墩沉降进行整体分析,由单墩沉降曲线绘制出多个桥墩的沉降曲线。
3)计算变形与实际观测对照分析
我国的普通铁路桩基设计一直按强度理论控制,沉降控制较宽松。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2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但对于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高速暂规》有着严格的规定:“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容许值:墩台均匀沉降量:对于无碴桥面桥梁20mm。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对于无碴桥面桥梁:Δ=5 mm。”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梁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必要对设计中采用理论计算的沉降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照分析。
4.对沉降判断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及对照分析,看是否满足现行的规范、标准要求进行判断,确定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十一、人员及测量仪器配置 1.人员配置
本分部成立以总工为组长的沉降变形观测小组,具体人员分工如下:
组长:胡小龙负责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安排 副组长:寇子文 负责沉降变形观测的日常工作安排
测量资料负责人:孙杨 负责沉降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理、归档及上报
组员:成伟、武凯、陈磊、王小飞、黄虎成 2.仪器配置
表3-2 投入测量设备表 序号 1 2 仪器设备 电子水平仪 铟瓦尺 规格 Trimble DINI 数量 1 2 说明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3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3 4 全站仪 全站仪 TSO2-2” SET 210K 1 1 位移观测 位移观测
十二、验收标准
1.沉降观测装置和位移边桩的构造、结构尺寸和制作材料的规格、材质等应 符合设计要求,且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全部尺量检验。
2.观测断面数量及每一断面观测点的布设数量、观测频率和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全部尺量清点检查。
3.观测断面数量及每一断面观测点埋设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cm。全部尺量检验。
十三、沉降观测布置表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4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DK1355+615 DK1355+623 DK1355+631 DK1355+678 DK1355+725 DK1355+772 DK1355+819 DK1355+866 DK1355+913 DK1355+960 DK1356+007 DK1356+054 DK1356+101 DK1356+148 DK1356+160 DK1356+173 DK1357+037 DK1357+046 0 8 8 47 47 47 47 47 47 47 47 47 47 47 12 13 0 9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基底 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桥路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5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DK1357+092 DK1357+130 DK1357+168 DK1357+176 DK1357+185 DK1357+238 DK1357+247 DK1357+255 DK1357+303 DK1357+351 DK1357+399 DK1357+447 DK1357+495 DK1357+543 DK1357+591 DK1357+639 DK1357+688 DK1357+699 37 38 38 8 9 53 9 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11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基底 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6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DK1357+712 DK1357+722 DK1357+734 DK1357+745 DK1357+789 DK1357+834 DK1357+879 DK1357+924 DK1357+968 DK1358+013 DK1358+058 DK1358+103 DK1358+116 DK1358+130 DK1359+101 DK1359+115 DK1359+128 DK1359+175 13 10 12 11 44 45 45 45 44 45 45 45 13 14 0 14 13 47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基底 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桥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7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DK1359+222 DK1359+270 DK1359+317 DK1359+364 DK1359+412 DK1359+459 DK1359+507 DK1359+515 DK1359+524 DK1359+529 DK1359+538 DK1359+546 DK1359+593 DK1359+640 DK1359+687 DK1359+734 DK1359+782 DK1359+829 47 48 47 47 48 47 48 8 9 5 9 8 47 47 47 47 48 47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8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DK1359+876 DK1359+923 DK1359+971 DK1360+018 D1K1360+065 D1K1360+112 D1K1360+160 D1K1360+168 D1K1360+177 D1K1360+182 D1K1360+191 D1K1360+199 D1K1360+244 D1K1360+290 D1K1360+335 D1K1360+381 D1K1360+426 D1K1360+472 47 47 48 47 47 47 48 8 9 5 9 8 45 46 45 46 45 46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29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D1K1360+480 D1K1360+489 D1K1360+494 D1K1360+503 D1K1360+511 D1K1360+558 D1K1360+606 D1K1360+654 D1K1360+662 D1K1360+671 D1K1360+679 D1K1360+687 D1K1360+695 D1K1360+736 D1K1360+744 D1K1360+753 D1K1360+758 D1K1360+767 8 9 5 9 8 47 48 48 8 9 8 8 8 41 8 9 5 9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基底 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0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D1K1360+775 D1K1360+818 D1K1360+862 D1K1360+899 D1K1360+908 D1K1360+919 D1K1362+120 D1K1362+130 D1K1362+139 D1K1362+160 D1K1362+186 D1K1362+234 D1K1362+283 D1K1362+331 D1K1362+380 D1K1362+388 D1K1362+397 D1K1362+403 8 43 44 44 9 11 0 10 9 48 49 48 49 48 49 8 9 6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涵路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1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D1K1362+407 D1K1362+411 D1K1362+419 D1K1362+428 D1K1362+449 D1K1362+455 D1K1362+475 D1K1362+496 D1K1362+544 D1K1362+592 D1K1362+640 D1K1362+689 D1K1362+737 D1K1362+785 D1K1362+834 D1K1362+882 D1K1362+930 D1K1362+979 4 4 8 9 21 6 20 21 48 48 48 49 48 48 49 48 48 49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堑 路堑 路堑 路堑 路堑 路堑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2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D1K1362+987 D1K1362+996 D1K1363+004 D1K1363+013 D1K1363+021 D1K1363+070 D1K1363+119 D1K1363+169 D1K1363+218 D1K1363+268 D1K1363+317 D1K1363+367 D1K1363+416 D1K1363+466 D1K1363+515 D1K1363+565 D1K1363+614 D1K1363+664 8 9 8 9 8 49 49 50 49 50 49 50 49 50 49 50 49 50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3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D1K1363+713 D1K1363+763 D1K1363+812 D1K1363+862 D1K1363+876 D1K1363+892 D1K1363+900 D1K1363+915 D1K1363+929 D1K1363+969 D1K1364+009 D1K1364+049 D1K1364+090 D1K1364+098 D1K1364+107 D1K1364+117 D1K1364+125 D1K1364+133 49 50 49 50 14 16 8 15 14 40 40 40 41 8 9 10 8 8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4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D1K1364+179 D1K1364+187 D1K1364+196 D1K1364+202 D1K1364+210 D1K1364+218 D1K1364+261 D1K1364+305 D1K1364+348 D1K1364+392 D1K1364+435 D1K1364+479 D1K1364+487 D1K1364+496 D1K1364+508 D1K1364+517 D1K1364+525 D1K1364+568 46 8 9 6 8 8 43 44 43 44 43 44 8 9 12 9 8 43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5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D1K1364+576 D1K1364+585 D1K1364+591 D1K1364+599 D1K1364+607 D1K1364+655 D1K1364+703 D1K1364+751 D1K1364+799 D1K1364+847 D1K1364+895 D1K1364+943 D1K1364+991 D1K1365+039 D1K1365+087 D1K1365+136 D1K1365+144 D1K1365+153 8 9 6 8 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8 9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6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D1K1365+161 D1K1365+169 D1K1365+177 D1K1365+224 D1K1365+271 D1K1365+318 D1K1365+365 D1K1365+412 D1K1365+460 D1K1365+468 D1K1365+477 D1K1365+483 D1K1365+491 D1K1365+499 D1K1365+546 D1K1365+594 D1K1365+642 D1K1365+690 8 8 8 47 47 47 45 47 48 8 9 6 8 8 47 48 48 18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7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D1K1365+698 D1K1365+707 D1K1365+713 D1K1365+721 D1K1365+729 D1K1365+778 D1K1365+827 D1K1365+877 D1K1365+926 D1K1365+975 D1K1366+025 D1K1366+074 D1K1366+123 D1K1366+173 D1K1366+222 D1K1366+272 D1K1366+280 D1K1366+289 8 9 6 8 8 49 49 50 49 49 50 49 49 50 49 50 8 9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8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D1K1366+297 D1K1366+306 D1K1366+314 D1K1366+356 D1K1366+399 D1K1366+407 D1K1366+416 D1K1366+424 D1K1366+432 D1K1366+440 D1K1366+488 D1K1366+536 D1K1366+584 D1K1366+632 D1K1366+681 D1K1366+729 D1K1366+777 D1K1366+825 8 9 8 42 43 8 9 8 8 8 48 48 48 48 49 48 48 48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39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272 D1K1366+874 273 D1K1366+882 274 D1K1366+891 275 D1K1366+899 276 D1K1366+907 277 D1K1366+915 278 D1K1366+964 279 D1K1367+014 280 D1K1367+022 281 D1K1367+031 282 D1K1367+039 283 D1K1367+047 284 D1K1367+055 285 D1K1367+103 286 D1K1367+151 287 DK1367+200.00 288 DK1367+248.00 289 DK1367+297.00 49 8 9 8 8 8 49 50 8 9 8 8 8 48 48 0 48 49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40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DK1367+345.00 DK1367+394.00 DK1367+443.00 DK1367+491.00 DK1367+540.00 DK1367+589.00 DK1367+637.00 DK1367+686.00 DK1367+735.00 DK1367+783.00 DK1367+832.00 DK1367+881.00 DK1367+929.00 DK1367+978.00 DK1368+027.00 DK1368+035.00 DK1368+044.00 DK1368+055.00 48 49 49 48 49 49 48 49 49 48 49 49 48 49 49 8 9 11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41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断面间距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米)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DK1368+064.00 DK1368+072.00 DK1368+110.00 DK1368+149.00 DK1368+188.00 DK1368+227.00 DK1368+235.00 DK1368+244.00 DK1368+255.00 DK1368+264.00 DK1368+272.00 DK1368+277.00 DK1368+285.00 DK1368+294.00 DK1368+305.00 DK1368+314.00 DK1368+322.00 DK1368+368.00 9 8 38 39 39 39 8 9 11 9 8 5 8 9 11 9 8 46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42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断面间距(米) 46 46 47 8 9 11 9 8 49 50 50 49 50 50 50 48 49 48 堆载预压情路基形式 况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左侧路肩观测桩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堆载预压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DK1368+414.00 DK1368+460.00 DK1368+507.00 DK1368+515.00 DK1368+524.00 DK1368+535.00 DK1368+544.00 DK1368+552.00 DK1368+601.00 DK1368+651.00 DK1368+701.00 DK1368+750.00 DK1368+800.00 DK1368+850.00 DK1368+900.00 D1K1368+948 D1K1368+997 D1K1369+045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43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断面间距(米) 49 48 49 48 49 48 49 48 49 48 49 8 9 8 8 8 47 48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1 1 1 1 1 1 1 基底 1 1 1 1 1 1 1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D1K1369+094 D1K1369+142 D1K1369+191 D1K1369+239 D1K1369+288 D1K1369+336 D1K1369+385 D1K1369+433 D1K1369+482 D1K1369+530 D1K1369+579 D1K1369+587 D1K1369+596 D1K1369+604 D1K1369+612 D1K1369+620 D1K1369+667 D1K1369+715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堤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路涵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涵路过渡段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44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段 DK1355+650~D1K1370+000段沉降观测方案 观测点位置
序号 沉降观测位置 断面间距(米) 47 48 47 48 47 48 路基形式 堆载预压情况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左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左侧坡角观测桩 1 观测点位置 路肩中心沉降板 基床底层顶面 1 基底 1 右侧坡角观测桩 1 右侧路肩观测桩 1 1 1 1 1 1 备注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D1K1369+762 D1K1369+810 D1K1369+857 D1K1369+905 D1K1369+952 D1K1370+000 路堤 路堑 路堑 路堑 路堑 路堑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
45
正在阅读:
沉降观测方案04-10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06-15
“十三五”重点项目-石灰石硅酸盐水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10-16
2010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论文(B)05-02
物流毕业论文 - 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06-14
深圳法定代表人变更程序流程,法定代表人具有什么权利09-28
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1-4课12-23
领导力10-01
道家常用的咒语07-09
地级市烟草专卖局对复烤企业的监管制度09-1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沉降
- 观测
- 方案
- 电大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1)
- 17春《大学英语》(三)作业 - 2
- 优化操作数
- 2016.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题库
- 2015年秋浙江大学《法理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 金灿荣简介
- 英语平台听力答案
- 山塘四期工程(一期)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
- 博白镇一中123班召开2012年秋季期家长会
- 2013年秋期末检测质量分析会上的发言
- 2018年班级出游活动计划策划书格式范文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九-十六单元共101页
- 2017审计学 - 习题及答案考点汇总
-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4-6章作业 - 华为
- 二轮复习 电学实验 探究专题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
- 四年级语文3月月评价卷
- java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源代码(精)
- 111111工程力学答案 高斌主编
- 湖北省荆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