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4 00: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年级 1, 2班 科目:地理 任课教师:党拜

2012年9月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指导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制度和要就,强化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团结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以教学大纲为主,跟随学校教学进度,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程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具体措施: 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解,并针对有关的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的知识性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四,能力要求: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能力的培养和重要性,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继续教育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团结教师,多听经验丰富老师的课,交流经验,请教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纬线和经线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

提问,及时纠正、辅导。

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

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教师活动

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 →天如斗笠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活动)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0

0

0

0

0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

(总结:找不到该点,4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的经线有2条。) (学生活动)

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板书设计】

四、纬线和经线 【课后反思】

0

0

第三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

(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3E。 强化训练:

1.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0

00

0

30E、20N 120W、30S 10W、87N 160E、45S

0

0

0

0

0

0

00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板书设计】

五、经纬线 【课后反思】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

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发现地球在运动呢?(同学有不同的回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或亲身感受到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国家举办时,我们需要后半夜起床看球;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夏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大,冬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小;冬寒、夏热、春秋温和等,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在后面的四节课中来认识这些现象产生的道理。 (讲授新课)

我们先请一名同学读教材提供的关于天体运动的阅读材料。 (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感想?(同学回答)

请同学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学习他勇敢的科学精神。

(布置自学内容)请同学自读教材关于地球自转的两段文字和地球公转的相关文字,看看能否自己填出下列表格内容,填完后请同学回答: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学生4人一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产生哪些现象? 两个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补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投影展示填表内容(或由学生回答,老师将内容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填完后教师进行总结。

比较的项目 方向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 地轴 1天

地球的公转 自西向东 太阳 1年

昼夜长短的变化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地理意义

产生时差

四季变化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哪些现象?

(学生答: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 (讲授新课)

(问)假设地球不运动,地球上有没有昼夜之分呢?

同学回答后老师讲解: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太阳照射地球;之二,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问)你怎样理解教材相关文字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

(演示)用灯泡做光源,在黑暗的区域照射地球仪,并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及昼夜更替现象。

实际上,在演示过程中,以灯泡做光源的太阳不动,地球仪转动,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看到“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是太阳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应。 老师与学生一起画昼夜半球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演示)当北京由夜间进入早晨的时候,英国伦敦是什么时候?美国纽约是什么时候? (学生答:伦敦还是深夜,纽约进入晚上)

(问)在同一时刻,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打电话的问候语为什么不同? (学生答)

老师归纳过渡到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板书设计】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

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四人一组演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请同学们准备好小地球仪(每组四个)、硬纸壳(提前准备好的四个)、十字光源(自制)、短绳、刻度尺等工具。 (讲授新课)

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之一,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之二,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老师示意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公转情况,并在讲台桌上摆好地球的“二分二至日”的四个位置。 请同学们在课桌上摆好地球的“二分二至日”的四个位置,将自制的十字光源放在四个地球位置中间,观察太阳直射情况。

与老师一起画出地球公转示意图,边讨论边填出表格中的内容。

地球公转示意图 填写下表: 节气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日 期

太阳直射的纬度

北半球昼夜长短

获得太阳光热

小组活动:

用硬纸壳做晨昏圈,套在地球仪上,用细绳量出不同纬度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并换算成时间:赤道(0度)、北纬40度、北极圈(北纬66.5度)。

将量算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归纳: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使太阳知识点一年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化,从而引起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使得地球上各地不同时间获得太阳光热不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和五带,下节课我们讨论。 【板书设计】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

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在晴天的一天中,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间相比,哪个时间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利害?为什么?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划分了五带。 (讲授新课)

(活动1)读课本的“地球上的五带”图,分组完成下列内容:

1.画出五带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名称? 2.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名称?

3.讨论五带中,哪个带占的面积最大?哪个带最小?

4.哪个温度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哪个温度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哪个温度带四季变化明显? 5.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还有一小部分位于哪个带? 6.说出各带的突出特点?

讨论后学生分组回答,老师补充相关内容。 (活动2)分组讨论(以北京为例):

1.北京1年中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各几个月? (气温最高7月,开始放暑假;气温最低1月,开始放寒假;每个季节3个月) 2.你知道24节气吗?7月应该是哪两个节气?1月是哪两个节气吗? (7月小暑和大暑,最热;1月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3.北半球各季节各是哪三个月?

(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板书设计】 四、地球五带的划分

【课后反思】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 3.教学课件:

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

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 地图

(提问)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提问) 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

(提问)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缩小了10倍

(提问) 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 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 不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

(提问) 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回读比例尺,还要回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标出图中X、Y、Z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图中的X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Z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X点在Y点的西南方向,Z点在Y点的东北方向

(提问)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

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分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 黑板画板图:

(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 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学生活动)1)分别说出B、C、D各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2)假如图中B、C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B点在A点的正东方,C点在A点的正南方,D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C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

(板书)3、一般定向法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 (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 学生:1)可用指南针

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

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 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

(提问) 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

(板书)三、图例和注记

(提问) 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

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 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教 师 指 导 与 演 示 问题导入: 大屏幕出示:

1、同学们知道世界最高峰叫什么?它有多高?这个高度是什么高度?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 2、“世界屋脊”指的是什么地方?有多高?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

过渡:大家阅读的这张地图,叫地形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阅读地形图。 板书: 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确定 画板图:

请学生上前标出:

1)A、B、C、D各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标出A点与B点的垂直距离 小结:

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 两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 学 生 活 动

学生可以阅读书后边的地形图,相互商量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

过渡:

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 计算机课件演示:

“海拔的测绘与等高线的绘制” 板书: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过渡:

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 大屏幕演示:

1)

2)教材提供的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状示意图 小结:

计算机课件演示:“山地各部位等高线特征” 发给学生一张等高线地形图

过渡: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面起伏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板书:

小组同学间相互商讨: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3)分五个小组分别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模型。

(注意:各地形部位的特征要明显) 学生用彩色笔涂上不同的颜色 200 米以下 绿色 200-500米 浅黄色 500米以上 棕色

学生思考后回答:

等高线地形图可直接读出海拔高度,分层设色地形图是用颜色表示海拔高度的范围。

地表的形态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3、分层设色地形图 挂出世界地形图: 提出问题:

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读世界地形图,看地表形态都有什么? 板书: 4、地形剖面图 计算机演示: “地形剖面图”

小结:地形剖面图更能直观地表示没条线上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本节课小结: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作业:

用硬纸片或海绵做原料,做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 (参考教材提供的制作步骤) 板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 1.地图的三个要素 2、地面高度的确定 3、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4、分层设色地形图

5、地形剖面图 【课后反思】

盆地。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1填写表格——比较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生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3——绘制剖面图。

第二课时

【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 3.教学课件:

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

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了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黄山导游图) 2、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被炸,此事轰动了世界,我想知道美国在哪,应该选择什么地图?(世界地图)

3、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观光,他住在北京站附近,想去颐和园,不知道要乘什么车,怎么办?(买一张北京交通图)

(过渡)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板书)一、地图的种类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第三段 导游图、交通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等 教师挂出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让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

每两人一组上前观察着两张地图有什么不同; 每个小组讲讲自己观察的结果; 学生试着总结一下规律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包括范围的大小、地图内容的详略。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 (板书)二、比例尺的大小

(讲解)比较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就要将其转换成分数式,这时分子都是1,若分母大比例尺就小,分母小比例尺就大。世界地图的比例尺小,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提供的“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小组讨论这两幅图的比例尺、范围、内容有什么不同,并填写表格。 (巩固练习)

解决以下问题应选择什么比例尺的地图 去一个城市旅游,想知道这个城市的位置 想知道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 在这个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

(过渡)地图上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学生活动)利用教材提供的“北京地图”,分三大组分别进行: 量算北京市最西端到最东端的直线距离;(一组) 量算北京市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二组)

量算北京城区到天津城区的铁路长度大约是多少。(三组)

(提问)地图上两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比较容易,量算曲线距离呢?

(学生活动)1.第三组的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做的。(可做演示,组内同学可以补充) 2.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量算曲线距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板书)三、地图的发展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课堂小结)人们的许多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就会涉及到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大小、内容的详略等。掌握这些地图的知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板书设计】

一、地图的种类 二、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的发展 【课后反思】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教案示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 (3) 四大洋的名称和面积比较。 【教学难点】

(1)亚欧、亚非,南、北美洲分界线

(2)由于学生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理解板块运动的深层次原因,只能让学生“知其然”,所以这是本节的一大难点;另一难点则因为名词、地名较多,一时难以掌握。 【课前准备】

地球仪、塑料地球仪、世界地图、白纸等。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海陆面积比例

教师活动

教师组织实验,总结 引发关于水球和地球的争论

学生活动

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小组讨论

陆地的分布 教师指图讲解大陆、岛、群岛、半岛、找图落实 大洲的概念

七大洲的分布 提问学生在图上找答案 指图落实大洲位置

把七大洲的英文名称填如图中

四大洋的分布 提问学生在图上找答案 指图落实大洋位置

把七大洋的英文名称填如图中

巩固大洲大洋分布

组织小组活动,在地图上找答案 如何才能把大洲和大洋的位置记住,自己的方法

地图大发现

摸索记忆方法,在世界地图中表示出来

七大洲的轮廓 讲解拼图游戏的方法

用最简多边行表示

拼图游戏,灵活记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借助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学习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我们来做个实验。 (学生活动)一学生模拟地球自转,另一学生闭目,右手食指触及地球仪表面,睁开眼睛看自己右手食指触及地球仪表面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洋上,分别在黑板上陆地或海洋的下面划“正”字的一笔。重复此实验10次以上,分别加和所指到陆地和海洋的次数。 教师引导:大家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预答:海洋的比例高于陆地的比例,海洋占70%,陆地占30%。

教师过度:我们从地球仪上观察到海洋的比例高于陆地的比例,我们在从地图上观察一下。 教师引导读图:首先从南北半球地图上看,估计南北半球陆地与海洋所占的比例,谁的比例大?再从东西半球地图上看,估计东西半球陆地与海洋所占的比例,谁的比例大?还有一种半球的划分,最后从陆半球和水半球的地图上看,估计陆半球和水半球陆地与海洋所占的比例,谁的比例大? 教师总结: 半球的划分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陆半球 水半球

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是否可以说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呢?我们在从地球卫星照片上看看。

教师展示: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到,海洋面积明显大于陆地面积。

教师过度:眼见不是很确定,我们再听听世界上第一位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是如何描绘他所看到的地球。

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教师小结:人们经过对各方面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陆地表面积+海洋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9% + 71% =100%

教师过渡:刚刚我们认识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这个结论,从观察地球仪到观察各种地图,再到看卫星照片和统计数据,经过20分钟的时间,但整个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里程却是怎样的?。请大家读一下阅读材料“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里程”。

教师引导: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里程是十分漫长和艰辛的。好不容易才认清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的面貌,要不要把“地球”该改名叫“水球”呢?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无论地球还是水球,我们的家只有一个。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 (3) 四大洋的名称和面积比较。 【教学难点】

(1)亚欧、亚非,南、北美洲分界线

(2)由于学生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理解板块运动的深层次原因,只能让学生“知其然”,所以这是本节的一大难点;另一难点则因为名词、地名较多,一时难以掌握。 【课前准备】

地球仪、塑料地球仪、世界地图、白纸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发现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并且世界海陆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今天,我们要更仔细的观察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具体分布。

教师讲解:首先我们看目前人类主要的生存场所———陆地。大陆(大块的陆地) 教师指图讲解: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教师讲解:和大块陆地相比,还有小块的陆地。 岛(小块的陆地) 教师小结:格陵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教师提问:最小的大陆?最大的岛? 学生回答:

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最大的岛:格陵兰岛

教师小结:比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小的就是小块的陆地—岛; 比最大的岛格陵兰岛大的就是大块的陆地—大陆。 教师过度:陆地还有一些特殊的形态如半岛(大陆伸向海洋的部分) 教师指图讲解:山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教师讲解:群岛

教师指图讲解:马来群岛、日本群岛

教师讲解:陆地的划分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大洲(大陆和周围的岛屿) 教师指图讲解: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教师提问:面积最大大洲?面积最小大洲? 学生回答: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教师指图讲解:大洲的界线。强调是自然界线。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亚洲

苏伊士运河

乌拉尔山、白令海峡

新几内亚河,高加索岛

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非洲

苏伊士运

直不罗陀海

南极洲

欧洲 乌拉尔直不罗陀海

丹麦海峡

山、河,峡

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 白令海峡

丹麦海峡

巴拿马运 河

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大洋洲 新几内亚 岛

南极洲

德雷克海 峡

学生活动:

指图落实大洲位置: 东、西半球包括那些大洲? 南北半球包括那些大洲? 赤道穿过那些大洲? 本初子午线穿过那些大洲?

教师讲解:各大洲的名称来历及相关英文名称(填图中)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英文

Asia

Africa

Europe

North South OceaniaAmerica

America

学生活动:把七大洲的英文名称填如图中。 教师讲解:下面看看包围陆地的海洋。 大洋(陆地穿插分割、连成一体的) 教师指图讲解: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指导学生记住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宝藏无限,人类共有”

德雷克海峡

南极洲 Antarctica

教师提问:面积最大洋?面积最小洋? 学生回答:

面积最大:太平洋 面积最小:北冰洋 学生活动: 指图落实大洋位置

东、西半球包括那些大洋? 南北半球包括那些大洋? 赤道穿过那些大洋? 本初子午线穿过那些大洋? 七大洲分别临那些大洋? 教师讲解:海(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 教师指图讲解:

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阿拉伯海 教师讲解:海峡(沟通海洋之间狭窄的水道) 教师指图讲解: 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教师讲解:各大洋的名称来历及相关英文名称(填图中)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英文

Pacific Ocean

Atlantic Ocean

Indian Ocean

学生活动:把四大洋的英文名称填入图中。 游戏:“地图大发现”

每小组一题,在世界地图上指出答案。全组同学依次顺序回答。 1、从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2、包围北冰洋的大洲、南极洲的大洋 3、临三大洋的大洲

4、亚洲与其它四大洲的分界 5、找出5个半岛 6、找出6个海峡 7、找出7个海

8、找出8个岛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北冰洋 Arctic Ocean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 (3) 四大洋的名称和面积比较。 【教学难点】

(1)亚欧、亚非,南、北美洲分界线

(2)由于学生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理解板块运动的深层次原因,只能让学生“知其然”,所以这是本节的一大难点;另一难点则因为名词、地名较多,一时难以掌握。 【课前准备】

地球仪、塑料地球仪、世界地图、白纸等。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小条),填入空白世界地图中。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英文名称(小条),填入上图中。

教师提问:如何才能把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印在我们的心中。 学生活动:摸索记忆方法,在世界地图中表示出来。 学生预答1:记忆七大洲的轮廓、形状。

学生活动:用最简多边形把七大洲的形状表现出来。 教师总结:实物投影仪展示总结。

教师提问:为什么七大洲的形状都成三角形? 教师提问:利用世界地图,还有什么方法记忆? 学生预答2:经纬线法

学生活动:在图中标明特殊纬线和经线。 学生预答3:东西半球法。

学生活动:分别就东西半球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学生预答4:相对位置法。

学生活动:找出各大洲、大洋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学生预答5:

教师小结:方法多样,有创造。

教师过渡:检验一下各自用自己的妙法记忆的结果。

学生综合活动(一):男生和女生代表拼图比赛(七大洲位置定位),检验同时反馈。

学生综合活动(二):世界地图裁成4*3块,然后拼合。 学生综合活动(三):四人小组共同绘制一张世界轮廓图。

注:学生预答顺序视上课情况调整,综合活动视学生情况安排。 课后反思: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海陆变迁

【难点】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大陆漂移及那布勒斯海蚀柱课件、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可以制成拼图)、有关海陆变迁的资料、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提问有关大洲大洋的内容。(重点是大洲大洋的分布,首先可以让在地球仪上指出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利用拼图巩固,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过渡)世界上的这些大洲和大洋是一直这样分布的吗?它们曾以怎样的面貌存在过呢? 教学环节一:海陆的变迁

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份关于海陆变迁的资料,(教师可参考后面扩展资料,但要把扩展资料简写成符合初一学生水平的小片段),要求学生从中找出能证明海陆曾经或正在发生变化的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以成语沧海桑田说明中国人对此早有认识;

演示那布勒斯海蚀柱课件,对海陆变迁做进一步的说明并简单分析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

(过渡)模拟演示发生在100年前的关于大洲和大洋十分固定不变的争论,请学生选择参加并说出原因。

教学环节二: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学说

请学生仔细阅读书中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观察哪些大洲的轮廓非常吻合,并思考这样的吻合说明什么问题;(可以用上述拼图辅助演示) 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用书中的证据说明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

分析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

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演示大陆漂移课件,请学生小组讨论后根据演示内容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能用它来分析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过去和未来。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海陆的变迁及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学说,那么你在知识和品格培养上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环节三:小结

简单提示,由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地表的板块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枚煮鸡蛋、一枚茶鸡蛋、一个用橡皮泥在小地球仪上包成的六大板块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活动,我们了解了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说,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只身前往北极地区考察,在他50岁生日的那一天不幸遇难。魏格纳那种善于观察、勇于探索,为了科学不惜献出生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作为一个假说,本身也有一时回答不了的问题。

1926年11月,在纽约召开了一次地质学家的大陆漂移说讨论会,当时魏格纳本人也应邀参加。据记载,共有14位参加会的人对大陆漂移说发表了意见,发表意见者中,有5人积极支持,有2人持有保留意见,有7人反对。反对者就提了这样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你能替魏格纳回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

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尤其是地球科学的发展水平,魏格纳解答不了这些问题,当时所有的人都解答不了这些问题。

主持那次纽约讨论会的主席,在会后作了非常有理智、非常有预见性的总结性发言。他说,大陆漂移说解答了许多古生物、地层以及古气候方面的事实,这些我们在上节课已经深有体会,但他又说没有任何物理学理论能够对漂移现象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言下之意是还要待将来的科学发展去检验和完善。

科学上的很多重大问题,都归根结底是时代条件所限的问题,而时代的问题只能在时代的前进中得到回答。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大陆漂移之谜终于被揭开了。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是板块运动。一个新的学说“板块学说”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从“大陆漂移说”发展起来的“板块学说”。

在引入过程中①渗透给学生一种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上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识。②了解

板块学说是由大陆漂移说发展来的。

(过渡)提到“板块学说”你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什么是“板块”? 教学环节(一)地球表层的板块结构

① 出示地球内部结构图,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② 用煮鸡蛋和茶鸡蛋对比,明确地球并不存在一张完整、坚硬的“壳”,用在地球仪上贴上用橡皮泥贴成的六大板块模型,直观的显示地表是由板块拼成的。

③ 出示六大板块图,让学生知道六大板块名称,为后面解释一些板块之间出现的地理现象作准备。

过渡:为什么如此划分?一个板块和另一个板块如何划分开?(讨论)科学家们研究了很多自然现象,他们发现其中火山、地震分布是有规律的。 教学环节(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关系 ① 火山录像,来展示地壳活跃的剧烈场面。 ② 地震录像,了解地震的危害。

③ 出示1900年以来世界最大的10次地震分布图、1989年—1998年世界10次最大地震分布图、2001年1—8月世界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1900年—2001年世界最大地震分布图,通过观察这些较大地震分布图,找出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探究与板块的关系。(讨论)结论: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④ 出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明确中国在火山地震带中的位置。

⑤ 讨论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由于时间关系,可以只讨论在上课期间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

(过渡)科学家们现在虽然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它们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火山地震作为划分板块的一个重要依据,其实在板块交界处还有很多自然现象,大家观察教材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不仅有火山地震现象,还有很多红色的箭头,它表示什么呢?(板块运动方向),板块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教学环节(三)板块运动产生的地表现象

① 板块相对运动碰撞成山,演示板块碰撞示意图。根据板块运动方向,让学生查看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主要山系。结合书中图像,看喜马拉雅山形成录像。

② 结合书中活动,板块张裂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演示红海形成示意图。

③ 结合书中的预言,根据板块运动方向,让学生预言未来的地表变化,培养学生探究、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教学环节(四)小结

通过简单的提示,由学生归纳出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总结:板块学说帮助我们解释了我们以前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例如:火山的喷发,地震、山脉、海洋的形成等,但作为一个假说,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激励学生去探索。

课后反思: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天气的网站、准备语文书 2.教学器材:投影仪

3.教学课件:投影胶片——天气预报流程图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随着天气渐凉,我们所在的地区已进入了秋季,同学们都增加了衣服。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那今天要给同学介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请两位同学说一下近几天的天气状况。

学生活动

1.在语文书中查找出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描述

2.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补充更多资料 3.总结归纳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教师活动

1.制作一幅天气预报的流程图

2.介绍查阅资料的方法

板书: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教师:通过同学的描述,说明天气是不断地变化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则是长时间的过程。同学们在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一定要准确。请同学打开语文书迅速找出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描述,看那位同学找的又准确又多。(学生回答)

教师:天气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请同学回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天气过程。(学生回答) 看来天气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天气对人类生产的影响又如何? 板书:2、天气的影响: (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分析教材提供的图“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材料A说明: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材料B说明: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材料C说明:天气与农业收成的关系。 材料D说明: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补充更多资料,并给小资料加上一个标题。

(请两位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天气与旅游、航海、飞行、心情的关系。 教师总结:

看来我们人类与天气息息相关,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关注每天的天气变化。 教师:人们在描述天气时,都要强调那些天气要素?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天气图:A图:“晴” B图 :“大风”C图:“寒冷”并讨论天气包括的要素。

总结归纳:天气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

教师:天气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人们必须要提前掌握天气的发展动向,以便安排好近期的工作和学习。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历史上才出现了第一张天气图。 (学生阅读):《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

教师:天气图是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但是天气图是怎样完成的呢?天气预报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板书:3、天气预报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图的文字资料、图片,总结归纳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教师:制作一幅天气预报的流程图,做总结:

教师:除了看电视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还有那些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 学生讨论补充:收听广播、看报纸、上网

学生:请几位同学介绍《如何在网上查找天气资料》并介绍几个网站的名称。 如:www.nmc.gov.cn www.cam.gov.cn

教师:收看天气预报可以安排好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良好的习惯。请同学收看一周的天气预报,下节课的任务是《模拟天气预报》。 教师指导: 要求:

1.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日报,并在表格中填出。 2.一个小组为单位进行,由小组长负责召集。 3.讨论以什么形式进行模拟天气预报。 4.每组推荐2-3位同学共同做主持人。 5.请各小组准备的解说词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活动:利用课上及课余时间准备,教师要及时指导并督促学生准备的进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天气的影响:

3、天气预报 【课后反思】

教案示例2

【教学重点】 1.风向的判断 2.天气预报的要素 【教学难点】

天气预报的要素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⑴ 要求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并在下列表格中填出。

⑵确定以什么形式进行模拟天气预报。

⑶制作简单的电脑课件、各种天气符号图片等。

2.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北京行政区图、指图棍、磁钉。 3.教学课件:风的符号图及各种不同风力、风向的练习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这节活动课用录像开始,以同学们最容易看到的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例子,让同学观察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即天气要素:阴晴、气温、风、降水等。

二、在有关天气要素中要强调风向、风力的概念,明确风向的判断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天气预报图中并特别要强调 1.风向是风的来向 2.风力强弱用级来表示

教师要准备一幅风的符号图显示在大屏幕上(或在黑板上画出风的符号图),分别指出风标、风尾和风向,变换不同的方向,来演示风向和风力不同,强调风力级别大小不同,风尾不同。同时要进行练习:准备几种不同的风向、风力符号,学生来判断。

观察温度:3℃/—8℃ (一定要明确3℃为一日中的最高气温,—8℃为一日中的最低气温),让学生算出温差有多大。

三、在课堂活动《模拟天气预报》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鼓励创新。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组协作。学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活动:

1.用小品、相声的形式模拟天气预报。 2.讲故事、配乐诗朗诵形式模拟天气预报。 3.用网上下载的图片及资料制作成课件进行。

4.在北京市的地图上指图播报,配合自制的天气符号卡片。 四、《模拟天气预报》活动课的评价:

对于各组同学们的活动,一定要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团结协作精神。评价可以从几方面进行:

1.各组同学的点评,可以评价自己的组,也可以评价别的组。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使今后的活动课得到提高。

2.教师的评价可以从《模拟天气预报》合理性、创新性、语言的生动性及预报的科学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3.把评价过程制成表格,进行自评、互评并计入学期成绩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课后反思】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大致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 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 (板书)一、气温与生活

(提问)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 学生讨论,阅读书上例子,总结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提问)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气温是变化的还是无论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可从空间与时间上进行多方引导,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国内与国外,我国南方与北方等等,总结得出结论。 (板书)气温的变化

(副板书)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提问)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

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总结都有哪些值,这些值是如何得出来的。

常用于描述气温的值有: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这些值都是通过观测与计算得来的。

(提问)读图“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图,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 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读数。 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什么?

读出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读数。 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什么?

(展示图片)出示孟买和亚库茨克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比较两地气温年较差大小,并总结气温年较差与气温年变化大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小结)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变化就大,反之则相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阅读气温曲线图,今天请大家根据所给数据亲自绘制一张气

温曲线图。(南半球某地气温资料)

提问:这幅图的形状与我们上节课阅读的气温曲线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南半球为波谷形,北半球为波峰形;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不同地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不同。 板书:三、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供的等温线特性示意图 提问:回忆等高线的概念,了解什么是等温线。 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邻两条等温线的差。 大屏幕或挂图展示世界一月气温分布图 提问: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以北回归线为例观察海洋和陆地气温有和差别?说明什么问题? 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相反。 爬山时,感觉山顶比较凉爽为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结)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三、气温的分布 【课后反思】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一课时

【重点和难点】

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1.用雨量器和量杯观测近期的一次降雨或降雪,并记录降水量。

2.教师搜集: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资料、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童谣《小松树,快长大》磁带与录音机。

4.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的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优美的音乐告诉我们:小松树的长大,必需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阳光、雨露(及肥沃的土壤等)。雨露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的概念

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如果我们把洗干净的湿衣服晾在阳台外面,过不了多会儿,衣服就干了,这是怎幺回事? (学生的讨论结果有很多种,教师归纳:衣服上的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 教师: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接着讨论另一种现象。 活动2:

冬天的清晨,当你的父亲开车送你去上学的路上,车厢内必须开暖风,否则过一会儿,玻璃就模糊而看不清窗外了,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玻璃为什么会模糊了,这是怎幺回事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6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