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全套教案(14单元以后)

更新时间:2023-08-06 08: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目标

1、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音色美,了解古琴曲淡薄、优雅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的概况和古琴的相关知识,如:古琴的历史、古琴谱、古琴的传说故事等相关内容。

3、小声跟唱《流水》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再次熟悉古琴音色;积累鉴别古琴泛音的特殊音色。

4、对比欣赏古琴曲、古筝曲《流水》片段,准确辨别两种乐器的音色。

5、聆听古琴曲《广陵散》,再次感受古琴曲的古老韵味。

重点难点

1、鉴别古琴与、古筝的音色及音色特点。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视唱《流水》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加深对古琴演奏法的了解。

3、记忆泛音旋律及特殊技法泛音这种以特殊音色而创设的情景交融场景,追忆古老的文人情致。

教学内容安排

1、本节课以欣赏《流水》作为重点内容学习,《广陵散》为浏览性欣赏内容。课上教师提供视频《流水》音像资料,完整欣赏与重点段落聆听相结合,了解古琴各种演奏法,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对《流水》乐曲“起承转合”结构有初步了解,体会泛音演奏的特点。

2、利用课本教材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教师提供音视频学习资料,学生通过观赏古琴的历史、古琴形制、琴谱以及与古琴相关的音乐故事来丰富知识。

3、教师尽可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古琴这一乐器的形态、结构、性能、音乐、演奏技法等知识,讲解古琴乐器历史发展演绎过程。

4、写出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的体会与感受。

教学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以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和丰富的课件资料,教师组织好要精讲、可听、可看的教学资料

2、学生提前上网查询古琴的相关信息和故事,预听MP3古琴音乐,为课堂做前期铺垫。

3、学生可在课上交流展示预备的信息成果。

4、学校教师提供乐器实物或较为清晰的图片,教师或学生如有演奏特长可发挥作用,直观感受了解乐器特色更好。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上,也可采用“边听、边看、边讲、边讨论”的方法组织教学。

2、古琴知识性教学内容,根据课前提供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自学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活动,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3、教师、学生可以发挥个性特长,在课堂上展示弹奏乐曲的片断。

4、拓展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知道古琴《流水》的音乐“遨游太空”

响遍宇宙的音乐故事,让学生感知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世界的蕴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评价建议

1在两段古琴曲中能够听辨出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

2、播放埙、编钟、琵琶、笛、古琴,辨别乐器音色。

3、围绕本节课内容,以“古琴音乐文化带给我的……”或“古代音乐带给我的思考”等为题写短文。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学目标

1聆听《阳关三叠》,感受音乐情绪、体验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音乐思想及初步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2、学唱《阳关三叠》,初步了掌握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特征,在学唱中体会歌曲悲伤、惜别、期待的不同情感变化。

3、聆听《扬州慢》,学生使用探究的方式,对歌曲的内容、音调、情绪、结构做简单评论的尝试。

重点、难点

重点:听赏、演唱具有“极品”意义的中国古代艺术歌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初步掌握相关知识。

难点:合唱曲《阳关三叠》中“三叠”的不同情绪表达的掌握。教学内容安排

1本节课以聆听合唱曲《阳关三叠》为重点内容,并学唱《阳关三叠》,在亲身参与演唱过程中学习掌握中国古代歌曲的特点“起承转合”,“三叠”…… 及风格。

2、聆听《扬州慢》,弓|导学生自主学习,检测学生对中国古代歌曲情感风

3、欣赏名家演奏的多版本《阳关三叠》,开阔音乐视野。

4、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拓展与探究的内容,建议使用拓展与研究的第 1 2题。学习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课件资源,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

2、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准确的把握好中国古代歌曲的韵味与风格特点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建议

1聆听与学唱结合,引导学生从自我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谈感受与同学交流体会。

2、以合唱曲《阳关三叠》探究、体验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特征,以《扬州慢》引导学生使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对作品简单的评论尝试。

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搜集关于古代音乐作品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拓展式的学习'

1学唱歌曲《阳关三叠》,掌握音乐要素中,旋律、节奏、速度及情感体验, 课堂中以个人或小组演唱形式,检验学生对作品演唱的把握程度。

2、欣赏歌曲《扬州慢》,用以掌握的音乐要素独立分析歌曲的情绪情感及音乐风格,留适当的课外文字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

教学目标

1、聆听、《黄河》、《祖国歌》,并演唱歌曲《送别》,从作品的内容和旋律中,感受、体验20 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在听赏和歌唱中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

2、能运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能在讨论、探究中简单叙述说“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赏析、体验“学堂乐歌”中的代表作,并了解其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

难点: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

教学内容安排

1、学生观看电影《城南旧事》中歌曲《送别》的片段,感受并了解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极端的痛苦和压抑笼罩着每个人。如何唤醒民众?“学堂乐歌”这种新型的音乐形式自然而生。学生从中了解什么叫“新音乐”和“学堂乐歌”。

2、聆听《体操一一兵歌》、《黄河》和《祖国歌》,引领学生了解2 0世纪

初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音乐教育的水平状况,并使之尝试理解这个时期作品的风格及特点,拓深学生的知识面。

3、带领学生试唱《送别》、《竹马》和《体操——兵操》,体会三首歌曲的

不同情绪特点与情感表达,进一步感受“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

《体操——兵操》此曲是我国最早的校园歌曲之一,地位显著,歌曲浅显易懂,旋律发展自然,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在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的前提下,演唱歌曲,对作品印象较为深刻后再视唱《送别》、《竹马》,对三首作品在音乐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样才会易于教师开展提问和帮助学生了解此类作品的风格。教学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阅读。教师在展示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尽可能避免出现和课本知识点相同的内容。

2、利用学生对音乐、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源,选择电影《城南旧事》为切入点,搜集中不拘泥单一的形式(如:文字上可从网络中,生活中,游戏中,其余教科书等各个方面上运作),同时教师也应当从此类方向上着手进行搜集,课堂资源中应当有部分数量的资源贴近学生的认知程度(如:儿歌《两只老虎》和“学堂乐歌”《打倒军伐》之间的联系。)

3、可参考网络

学生参考:艺雅音乐在线网中国音乐简史(十二)一一学堂乐歌的兴起与

发展论文在线和久和中文社区网学堂乐歌一一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开端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本节教材中应注意运用比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对《体操一一兵操》《黄河》和《祖国歌》三首作品的逐一欣赏,从而启发学生理解三首歌曲引申出

的三个层面:强壮国民身体——维护民族尊严——热爱祖国。

2、本课所呈现的歌曲都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具有当时的时代印记, 突出音乐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性。教学中可以注重以介绍当时的音乐史为主,引导

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分析、了解、认识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思想。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教材中的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拓展与探究”栏目的安排,它的意图在教材中已明显呈现。教师在本节的教学中,应结合自身素质和学生水平,有针对性的涉及此专题的教学。

4、教师要求学生复听作品时,尽可能自弹自唱,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指导策

略建议:学会带有目的性的静心聆听。

教学过程

介绍1、《体操兵操》:欣赏《体操兵操》从歌词7二首代表2、《黄河》带领学生欣赏,引上分析三首

作品3、《祖国歌》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思“学堂乐

欣赏三首歌想,唤醒民众,人民要歌”在唤醒

曲,带领学生分析觉醒,首先要锻炼身体。劳苦大众起

从歌歌词,(歌词简

单,,1、通过分析歌词,来抗争,得

词分析很容易接受、理解了解“身体强壮”是民到真正意义

“学堂乐与记忆。)进一步众走出水深火热生活的上的幸福所

歌”产生加深当时社会状况根本。产生的影

的影响。的理解和感受。2、通过分析歌词,响:人们的

认识和了解了解不仅要唤醒民众要身体强壮,

“学堂乐歌”这些锻炼身体,还要维护祖国家的领土

歌曲所反映的时代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完整,祖国

思想及在我国近现严。才会强大。

代学校教育中所产3、通过分析歌词,学生从

生的影响。了解人们的身体强壮,中体会“学

国家的领土完整,祖国堂乐歌”产

才会强大,人们才会得生的必然性

到真正的幸福。和重要性。

分析旋律、节三首歌曲旋律都很用音乐12介绍奏、曲式等要素,简单,容易琅琅上口,要素分析

二首代表了解“学堂乐歌”人们很快可以学会,并“学堂乐

作品的风格及特点和在且深入人心,不仅要会歌”的风格

我国近现代学校教唱,更能唤醒民众内心及特点。

育中所产生的影响的迸发。学生了

及其重要意义。1、《体操兵操》解“学堂乐

中国的音乐作歌词浅显易懂,意歌”在我国用音品强调旋律线,感味深长,一段体,曲调近现代学校

乐要素分情表达细腻。简洁、上口、易记。教育中所产

析“学堂西方的音乐作2、《黄河》生的影响及

乐歌”的品强调立体的和声两段体结构。第一其重要意

风格及特感,采用大小调体乐段着重描绘了长城外义。

点。系。河套边壮伟旷然的景

三首歌曲的音色,紧凑的节奏与附点

乐中都多多少少的音符的多次运用,使中

加入了西方大小调音区的旋律带有一种悲

音乐的色彩。虽然]壮肃瑟的意境。第一段

有些地方中国音乐色彩还很浓郁,但西方音乐的手法与思想已经慢慢渗透,

两者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了解20 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和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以及“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音调高亢激越,节奏先紧后宽,最后结束在昂扬豪放的长啸主音上,全曲一字一音,铿锵有力,表达的炎黄子孙

“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激情。

3、《祖国歌》

以民族民间的音调,(老六板)曲调流畅,节奏活泼的丝竹乐曲。琅琅上口,唱起来亲切、动听。

^音乐实

带领学生试唱

《送别》、《竹马》

和《体操兵

操》,体会二首歌曲

的不同情绪特点与情

感表达,进步感受

“学堂乐歌”的风格

及特点。

学生试唱

《送别》、《竹马》和

《体操兵操》,体

会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特点

与情感表达,进一步感受

“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

点。

通过学生的

演唱,进一

步亲身感受

“学堂乐

歌”的风格

及特点。

8

^音乐实

学习“学堂乐

歌”的创作手法,和

学生完成课后拓展与

研究第三题。

教师举例:如儿

歌《两只老虎》和

“学堂乐歌”

《打倒军伐》之间

的联系。

学习“学

堂乐歌”的创作手法,尝试

创作自己喜爱的

“学堂乐歌”。

学生根据自

己的生活经

验,亲自创

作自己熟悉

和喜欢的

“学堂乐

歌”。从中

体验感受

“学堂乐

歌”对我国

近现代学校

教育中所产

生的影响及

10

可以采取网状评价方式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来开展。

具体方法有:让学生以短文、短句的形式写音乐短文,题目不限。(例:我

眼中的“学堂乐歌”、我学到了XXX身边的“学堂乐歌”等)教师与学生一起来总结、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体会等。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教学目标

1聆听、学唱歌曲《问》,感受、体验其在歌曲创作上的特点及当时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聆听《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讽刺时政的社会现实意义。

2、在聆听、学唱、讨论、比较活动中认知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内容,并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3、80%勺学生能够基本准确的演唱歌曲《问》的前八小节,同时在认识、了

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难点:学生在理解过程中能够用语言表述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教学内容安排

1演唱歌曲《问》,赏析《问》、《渔阳鼙鼓动地来》,感悟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性、艺术价值。

2、略听歌曲《抗敌歌》、《玫瑰三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认识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所体现的社会与艺术价值。

3、了解清唱剧的基本知识。教学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

2、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20世纪新音乐运动中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对社会及个人的发展和影响。

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 一定要反复聆听、演唱主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或视唱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

2、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3、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名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4、教师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体现出

给学生留下自

主、反思的空

间,教师可根

据学生的表述

测评本节课完

成情况。

教学评价建议

1经过课堂抽测,大多数同学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问》的前八小节。

2、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学唱中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弓|发学生思考,当堂检测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

3、在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结构的基础上,对比第三乐章与第八乐章在各音乐要素上的差别,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4、利用“拓展与探究”的第三、四题来展开评价,但第四题需要学生在课下用大量时间来进行调研工作,同时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的老师一起辅导学生完成这个社会调查。

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第二十八节聂耳

教学目标

1聆听《金蛇狂舞》,学唱《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而知道其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2、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聂耳音乐创作的艺术性与革命性。

3、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4、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演唱《毕业歌》并体会歌曲表达的时代精神。

2、通过欣赏《金蛇狂舞》感受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艺术魅力。

难点: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族旋律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的安排

1学习《金蛇狂舞》并了解聂耳简单生平及简单的歌曲创作背景。

2、学习《毕业歌》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及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3、通过探究与拓展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教学资源建议

1学习《金蛇狂舞》并了解聂耳简单生平。

2、学习《毕业歌》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及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3、通过探究与拓展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禾I」用教材配套课件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但一定要结合教师本节课教学安排h重新组合。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广泛搜集网络中的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1能有感情跟琴演唱《毕业歌》。

2、通过课堂即兴创作体验“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

3、通过填充列表检测学生了解聂耳创作歌曲的情况

4、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影响的掌握情况。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教学目标

1聆听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部分乐章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2、认识、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记住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3、了解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声乐套曲和协奏曲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感受《怒吼吧,黄河》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引导学生把握该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力度的变化。

难点:理解并思考音乐要素在该作品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内容的安排

1聆听《怒吼吧,黄河》整体感受作品情绪。

2、了解冼星海的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3、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

教学资源建议

1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图片、曲谱、学生用的mp3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

2、运用录音机、电视机、VCD机、电脑等多媒体资源。

3、利用网络、阅览室、图书馆等资源,搜集整理所需要的文字、音响和音像等学习资料。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课前指导学生分专题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学习资料。

2、课前引导学生用mp3先自听全曲《黄河大合唱》。

3、课上老师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怒吼吧,黄河》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

4、拓展鉴赏:聆听殷承宗、郎朗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不同版本,开阔

教学评价的建议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用对比、讨论,抢答等方式,了解和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对冼星海及其相关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作出评价。

3、学生结合实际浅谈该作品的现实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6u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