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角下的作家与作品

更新时间:2024-03-25 12: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视角下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博物馆观后感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惊世骇俗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关于这句话本身有许多争议。这里,我撷取其中的一个解读角度:它强调历史的现实性即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连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历史可以而且应当为现实服务。一个世纪前①的鲁迅时代,中国是连拉带扯地被拽入全球化②的。今天的中国则是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的。由于同样面临着全球化境遇的考量,故鲁迅先生的文学生涯对我们今天的文学事业是有许多借鉴意义的。

一、鲁迅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轨迹

从历史的表象来看,鲁迅(1881-1936)可谓生不逢时,其一生正好处于中国历史的最低谷。直到他逝世时,中国国内还是看不到明显的希望,而且外面还面临着着“黑云压城城欲摧”般的巨大压力③。具体来说,在世界范围内,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当时“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列宁语)”。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你争我抢的最后富源。我们看看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怎样形容当时中国的处境。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大声疾呼:“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1898年4月,康有为在保国会上振臂高呼:“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加以圣教式微,种族沦亡,奇惨大痛,真有不能言者也”。在这种背景下,“救亡与启蒙”④就成了那段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895年,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各阶层人们普遍觉醒。鲁迅的父亲周凤仪(1861-1896)见国运日衰,拖着残躯,也发出最后的吼声:“我有四个儿子,将来一个留学西洋,一个留学东洋”。这让我特别震撼!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病痨子,家道中衰的“罪魁祸首”,万万没想到他虽身残但书生意气犹存!其时鲁迅14岁,我想他应该深受其父的爱国思想洗礼。后来鲁迅回忆此时家里的处境时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父亲的早故、家道的中衰以及作为长子过早承担家庭责任的磨难,使鲁迅渐渐养成了一种沉郁而理性、自尊而倔强的性格。晦暗纷乱的社会环境,父亲的爱国思想教育、早期的亲身历练以及自身独特性格的形成,这些因素都深深影响了鲁迅的成长与发展。

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很难一次性完成人生规划。这一点,我们简要梳理一下鲁迅此后的人生轨迹即可得到验证。1898年,鲁迅考入了免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不久改入其附设的铁路矿务学院。“水师”、“铁路”、“矿务”这些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都是比较新的东西⑤,鲁迅搭上了“洋务运动”的末班车。当年,鲁迅因学矿务需要,买了一本《徐霞客游记》。这本身没什么稀罕的,但令我震惊的是,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个“戎马书生印”!彼时17岁的鲁迅就透露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⑥的英气!青少年时代的鲁迅就忧国忧民,胸怀天下!

更为难得的是,他一生都保持着进步和领先的姿态!不久,他就深受维新思想影响,阅读过的材料有《原富》⑦、《仁学》、《天演论》、《时务报》等;1902年东渡日本,探寻救国救民之路⑧,成为当时留日的弘文学院江南班第一个剪辫的学生;留日期间因受日俄战争幻灯片中国人麻木场景的刺激,于是决定“弃医从文”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带领学生积极

响应革命;几年后又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二十年代中期,他公开撰文谴责段祺瑞执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惨案;三十年代初,又积极参与“左翼作家联盟”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的相关活动;1936年去世时,国人在其灵柩覆盖上“民族魂“的旗帜。与此同时,我们横向比较一下与鲁迅同时代的一个人——汪精卫(1883-1944),此人名字取得响亮,前半生态势似乎更加引人注目,从刺杀清朝摄政王到成为孙中山遗嘱执笔人,之后后又出任国民政府主席,一时风光无限!然而其光荣的历史到此戛然而止。随后他背叛了革命,再之后又背叛了民族和国家,成为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头号汉奸!这样一来,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鲁迅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列之不易!

我们从这一连串光辉的足迹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自始至终对历史、对人生保持着一种高度自觉、负责的态度,这为他的创作活动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鲁迅的创作活动及其作品分析

国家不幸,文(原为“诗”)人之幸。在“救亡与启蒙”的历史背景下,鲁迅虽有志于文艺运动,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平台。直到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才改变了这一局面。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被大家公认为是鲁迅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开端。此后,鲁迅又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力作,“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鲁迅语)。此时,鲁迅已经37岁了!而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名作家二十出头就轰动文坛,冰心21岁出版了诗集《繁星》,曹禺24岁时创作了《雷雨》,巴金27岁时创作了《家》??相较之下,鲁迅可算是大器晚成的了。但鲁迅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毫无争议的第一人,何哉?

我们先看看鲁迅正式创作小说前的一些准备活动吧。 鲁迅小时侯就对《山海经》等神话故事很感兴趣(这些神话是中国小说的源头);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

《小说备校》课余,鲁迅继续少年时代辑录古籍的工作,抄辑备校古小说《搜神记》、《十洲记》等;

鲁迅所列拟购书,多为上海点石斋书局的新书; 1909-1912年,鲁迅辑录了《古小说钩沉》、《说郭录要》、《怀旧》;

1912年5月,鲁迅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迁至北京。行政工作之余,他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和估计校勘,并注意搜集绍兴乡邦文献;

鲁迅多次去琉璃厂⑩购买线装古书,画册,佛教书籍,金石拓片;

鲁迅曾被派去整理清宫文件,即“大内档案”,并参与历史博物馆的筹备工作?? 正是由于鲁迅对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小说的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加上之前就有志于文艺运动,所以当机会来临时,他的“有准备的头脑”一出手就有了。这也印证了苏轼所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创造经验。更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鲁迅在几十年来所积累的小说材料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出版了一部个人原创而又十分经典的学术著作,这就是有名的《中国小说史略》,它填补了中国小说史研究方面的空白!这看似偶然,细想一下,却有赖鲁迅长期积累、耕笔不辍之功,而最后收水到渠成之效!从创作技巧来看,这正所谓“大巧若拙”啊!

在上面的材料中,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这就是鲁迅“搜集绍兴乡邦文献”这一举动。鲁迅因创作了《孔乙己》、《祝福》、《故乡》等有关乡间民俗风情的小说,从而被稍晚一些的作家封为近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坛主。这一点同样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都不是没有缘由的。正是由于鲁迅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植根于中国人民,对民族风俗人情及人民疾苦的深切了解,加上之前的各方面的长期积淀,所以他的作品与其他人相比显得更加深刻和有生命力。

与此同时,看了上面的一大段材料之后,我们“遐想”鲁迅似乎钻进“故纸堆”里去了。其实,鲁迅的世界眼光也特别值得称道。我们可以从其与国际人士的交往、自觉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大量翻译外国作品、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可窥豹一斑。具体来说,第一个方面,在鲁博的鲁迅汉白玉雕像一侧,有三位国际友人的半身雕像,其中:一位是与鲁迅交往密切的、把后半生献给中国革命的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一位是鲁迅留日时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他的一位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先生(鲁迅曾写过《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怀念他);还有一位,是鲁迅与之“神交”的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两人都同样极端爱国、极富战斗精神,鲁迅在《摩罗诗力选》里特别介绍了他及他的作品)。第二个方面,鲁迅早期深受西方进化论影响,中间吸收了尼采、托尔斯泰等大家的思想,晚年还学习研究苏俄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第三个方面,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1924年翻译日本作家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1930年翻译了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光旅行》,生命后期又翻译了许多苏俄作品??第四个方面,鲁迅的名篇《拿来主义》表明了他对外来事物的立场,这种坚持批判而又敢于大胆吸收外来事物的科学态度至今仍闪耀着理性的光芒!这些使得鲁迅先生学贯中西。具体到其创作活动中,鲁迅总能用一种深邃的目光审视社会,写出的东西深刻而又有见地。

有一点我觉得需要申明一下。我们都知道,鲁迅一生致力于“改造(中国)国民性”,这方面他不遗余力,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把国人骂的狗血淋头。其实,鲁迅内心是深深爱着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只是在那种历史环境下,他对国人的麻木和愚昧表达了一种怒其不争的愤懑!这些仍然是理智而客观的声音。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际,鲁迅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理水》等力作,充分肯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积极的一面。另外,我在鲁博看到一段让我“内心狂野“的材料:鲁迅对汉代文物情有独钟,一生搜集汉画像拓片700余,曾想编《汉画像集》,已拟编目,但未能完成出版。我揣测,鲁迅此举是有深意的!在抗日战争来临前夕,鲁迅对中国历史上处于上升期的汉朝所显示出的生机勃勃的文化给予高度关注,表明了他对中华民族必将赢得最后胜利的坚定心迹!后来,李泽厚先生在其名著《美的历程》里高度讴歌了汉朝文化,“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呈现出来的毋宁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鲁迅先生应该和李泽厚一样,也看到了汉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历史强音,并且他相信它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即使是深处中国历史最低谷期,鲁迅先生终究是相信中国,相信中国人民的!而毛泽东主席也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一句话,鲁迅无愧于“民族魂”的光荣称号!

还有一则有关鲁迅的故事让我灵魂震颤!二十年代末鲁迅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鲁迅清楚,别人之所以想提他的名,不过就因为他是中国人,他是占了“中国”这两个字的“便宜”。他接下来很严肃地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待优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这主要是对国家而言。具体对他自己来说,他担心自己真的获得诺贝尔赏金之后会丧失进一步创作的动力或者所作将成为庙堂文学。是以他毫不犹豫地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也使得同时代其他作家能潜心创作,不做非份之想。?

三、鲁迅遗产对当下中国文学事业的意义

从世界历史来看,今天的中国自近代历史上跌入谷底后有了较大反弹。当前中国正以积极、主动的高姿态融入全球化,同时中国也逐渐得到世界范围的接纳和认可。我们可以在社

会各领域选取一个有标志性的事件来验证这一点:

经济上,中国经过15年复关长跑,终于在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政治上,西方学者先后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纵向民主论”等学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中国政府的治理经验;

军事上,今年中国航母下水并未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各国基本上都比较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文化上,前不久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些振奋人心的事件先例既开,来日方长。当今世界出现了一个对中国比较有利的对话环境。中国作为一个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有些领域正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中国和发达国家对话的机会越来越多,如中美战略对话、世界环境问题等;另一方面,中国存在着许多和一般发展中国家类似的发展问题,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又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样,中国与发达国家和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机会和可以对话的领域将越来越多。这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可能性空间。

从国内视角来看,今天的中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其场面既波澜壮阔又五味杂陈。这一绚烂多姿、不断增大的历史截面为我们的文学叙事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同时,随着中国教育和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加上新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越来越丰富的创作平台。今天,五亿多中国人利用网络提供的博客、微博、论坛等诸多平台大胆而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在这种非常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下,我们能否续写鲁迅时代中国文学的辉煌?我认为剩下的就主要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努力程度了。而鲁迅先生的丰富遗产在这时犹显得弥足珍贵!与鲁迅先生相较,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显得不足。诸如:

第一,在爱国情操和世界眼光方面。我们可能再也无法切身体会到鲁迅所面临的“亡国灭种”之愁,但我们民族在精神文化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仍然极大!毛主席建国后曾感叹,“近代以来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太小了”!世纪之交,有西方人士对中国出口电视机这种“高科技”产品表示担忧,撒切尔夫人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各位,这些可能比鲁迅留日时看到国人围观日军杀中国人时无动于衷的场景逊色一点,但我们也能同样麻木不仁吗?我们就不能学学鲁迅在民族灵魂受到巨大伤害时所迸发的爱国激情和创作能量?当然,我们不要因此妄自菲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即使中国处于“文革”期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还认为只有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的治理经验和西方的活力结合起来才能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和繁荣的时代,而中国是最有可能成为这样的领袖国家。毕竟那时中国已经站起来了。总之,一个世纪前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历史最低谷期尚身处低处而力争,何况我们现在呢?

谈到世界眼光方面,鲁迅身上有两个与当下紧密联系的典型案例。一是鲁迅在中国面临日本大规模入侵前夕,犹对藤野先生、内山完造和小林多喜二这些日本人态度友好。而在今年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很多中国人盲目仇日,竟然连国人自己买的日货都被打砸抢!更严重的是,还引发了许多国人间的人身攻击事件!这真让人无语!我们平静下来后想想鲁迅先生的理性爱国行为吧!二是鲁迅的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颇有点现代“文化全球化”理论的味道。他的《阿Q正传》从二十年代起就被译成英、俄、日等文字。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人类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很多,中国人群中有阿Q精神,其他民族人群中可能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这为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二,在创作动机和政治立场方面。鲁迅从立志从事文艺活动后,一直致力于“改造国

民性”。他的许多作品都站在大众立场,反映了“被欺负的”和“被侮辱的”中下层人民的疾苦。与此同时,他在《“京派”与“海派”》一文中又写道:“文人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赖以糊口”。这种客观理性的分析,使得鲁迅专门从事创作以来,自觉地与政界和商界保持距离,特别珍惜自己创作的独立自主性,从而为自己争得了较大的创作空间,最终实现了“我手写我口,他人岂能拘牵”?的创作意图。反观当下,网络上所谓的“五毛党”、“五美分党”、“网络水军”、“枪手”等光怪陆离的“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泛滥成灾!这些言不由衷甚至曲意逢迎的作品当“转瞬之间,悉为刍狗”。?在此,鲁迅先生高远的创作格调仍然照亮着我们文艺活动前进的道路。

第三,在生活态度和创作态度方面。鲁迅曾谆谆告诉青年:“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之所为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今天,我们社会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甚嚣尘上,这极大地影响力我们的创作态度和创作精力。物质层面的东西关心多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关心自然就会少。想当年,鲁迅先生连“喝咖啡”的时间都舍不得,几十年如一日地学习、创作,最后终成大器!至今思来,鲁迅先生对我们青年的教诲犹有新意。

当然,鲁迅先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很多。一是我难以穷举,二是每个人面对鲁迅先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还有一点我们要清醒:在学习鲁迅先生时,我们要注意“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效应。毕竟我们的时代要求、个人条件都和鲁迅有诸多不同。我们要在吸收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时文”。

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重温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鲁迅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后记

在去鲁迅博物馆之前,我就一直很钦佩和敬仰鲁迅先生,并对其生平事迹有一定的了解。这次参观之后,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细节,如鲁迅父亲准备让儿子长大后留洋的话,17岁的鲁迅在其所购的一本书上留下“戎马书生印”,鲁迅对汉朝文物情有独钟等等,这些都引起了我灵魂极大的震撼!于是我也要“我手写我口”了。创作过程基本上是先打好稿子,只是在需要引文和注释的的地方再去查资料以求精准。由于我学力有限,对鲁迅研究不甚了解,这篇文章只是直抒胸臆罢了。部分观点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创作设想

我想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来。让我们一起回到鲁迅先生所生活的时代,追寻鲁迅先生人生足迹,探究其作品成因,并探讨其遗产对当下中国文学事业的意义。具体框架是: 文章前两个部分,根据主标题的三个关键词“历史视角”、“作家”、“作品”,理清三个层面的关系:

第一个层面,历史环境对作家的影响。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个人行为是由社会环境、他人影响以及个人态度和性格所塑造的。在分析鲁迅人生轨迹时,除了分析与之相关的大的历史环境外,其家庭影响和个人态度、性格也有所涉及,而这也是与大的历史环境分不开的。

第二个层面,历史环境对作家所创的作品的影响。

第三个层面,处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作者对作品的影响。

后两个层面交织在一起,主要通过作品的内容分析来体现历史环境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文章最后一部分呼应开头部分的创作理念,把历史分析引到现实性分析的路径上来。

注释:

①我出生于1982年,与鲁迅的1881刚好相差一百又一年。 ②左大培在《全球化的倒退与“帝国主义国家利己主义”》一文中写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经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程度相当高的时代。目前整个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程度,并不比一百多年前强多少。在100年前的1900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还不知道今日限制人员流动的“签证”为何物。当时的资本流动相当自由,流动的全球性也很强;甚至产品交易的全球化程度也极高——在英国这样的老牌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③指日本入侵,鲁迅逝世第二年日本就全面入侵中国。

④“救亡与启蒙”与当前官方对那段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的任务的描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高度一致的。而且“救亡”与“启蒙”不可偏废:“救亡”是要赢得民族独立不假,但简单的义和团式的排外运动并不能救中国。中国必须吸收西方在思想和制度方面的优势,才能真正挽救中国在近代史上的颓势。在这个意义上,“启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奠定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基础。

⑤鲁迅曾回忆道,那时学“洋务”被一般人认为是“把灵魂出卖给洋鬼子了”。

⑥唐朝诗人李贺(790-816)去世时年仅26岁,其创作这句诗时自然亦年轻、英姿勃发。 ⑦《原富》即《国富论》,《仁学》即《道德情操论》。皆为亚当斯密所著。 ⑧关于留日原因,鲁迅自己回忆道:“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⑨鲁迅在《呐喊自序》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⑩清代以后成为文物古籍荟萃之地。

?后来胡适等人在面临同样情况时,亦痛快拒绝。

?清末“诗界革命”领袖人物之一黄遵宪的原话是“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梁启超曾说,“应于时势”的文章“转瞬之间,悉为刍狗”。

参考资料及文献:

①鲁迅博物馆

②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美]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⑤[美]约翰·奈斯比特 [德]多丽丝·奈斯比特著:《中国大趋势》,魏平译,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

⑥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科出版社2001年版。

注释:

①我出生于1982年,与鲁迅的1881刚好相差一百又一年。 ②左大培在《全球化的倒退与“帝国主义国家利己主义”》一文中写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经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程度相当高的时代。目前整个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程度,并不比一百多年前强多少。在100年前的1900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还不知道今日限制人员流动的“签证”为何物。当时的资本流动相当自由,流动的全球性也很强;甚至产品交易的全球化程度也极高——在英国这样的老牌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③指日本入侵,鲁迅逝世第二年日本就全面入侵中国。

④“救亡与启蒙”与当前官方对那段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的任务的描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高度一致的。而且“救亡”与“启蒙”不可偏废:“救亡”是要赢得民族独立不假,但简单的义和团式的排外运动并不能救中国。中国必须吸收西方在思想和制度方面的优势,才能真正挽救中国在近代史上的颓势。在这个意义上,“启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奠定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基础。

⑤鲁迅曾回忆道,那时学“洋务”被一般人认为是“把灵魂出卖给洋鬼子了”。

⑥唐朝诗人李贺(790-816)去世时年仅26岁,其创作这句诗时自然亦年轻、英姿勃发。 ⑦《原富》即《国富论》,《仁学》即《道德情操论》。皆为亚当斯密所著。 ⑧关于留日原因,鲁迅自己回忆道:“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⑨鲁迅在《呐喊自序》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⑩清代以后成为文物古籍荟萃之地。

?后来胡适等人在面临同样情况时,亦痛快拒绝。

?清末“诗界革命”领袖人物之一黄遵宪的原话是“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梁启超曾说,“应于时势”的文章“转瞬之间,悉为刍狗”。

参考资料及文献:

①鲁迅博物馆

②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美]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⑤[美]约翰·奈斯比特 [德]多丽丝·奈斯比特著:《中国大趋势》,魏平译,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

⑥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科出版社2001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63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