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高二化学单元卷4、第三章单元测试A卷

更新时间:2023-11-08 09: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单元测试A卷 (总分100分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电离方程式(水溶液中)正确的是( ) A.NH4HSO4C.HCOOH

NH4++HSO4 B.NaHSO3

Na++H++SO32

H++HCOO D.H3PO4

3H++PO43

C【解析】NH4HSO4在水溶液中应该电离出NH4、H和SO42,A项错误;NaHSO3是强电解质,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3误。

2.(长春二中高二月考)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

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时,常用0.5%的Na2SO4

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解析】①中纯碱去油污利用盐类的水解;②中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是将钡离子生成难溶的硫酸钡,属于沉淀的生成;③中溶洞、珊瑚的形成属于沉淀的生成;④中利用硫酸钡做钡餐是利用硫酸钡不溶于胃酸;⑤中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盐类水解。故②③④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B项正确。

3.(包头一中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c(Cl)>c(NH4)>c(H)=c(OH)

B.将pH=4的醋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相比,Na2CO3溶液的pH大

D【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l)+ c(OH)=c(H)+c(NH4),pH=7,c(OH)=c(H),则c(Cl)=c(NH4),A项错误;在醋酸稀释过程中c(H)减小,由于c(H)·c(OH)=Kw,Kw不变,故c(OH)增大,B项错误;pH相同的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盐酸,等体积的两种酸相比,醋酸的物质的量大,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大,C项错误;由于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故同浓度的Na2CO3溶液pH大于NaHCO3溶液,

Na+HSO3,B项错误;磷酸属于弱电解质,应该分步电离,D项错

D项正确。

4.、(天一原创)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pH=6的溶液显酸性 B.A点溶液对应的温度低于C点

C.一定温度下,加入NaOH,可以使水的电离平衡从C点变化到D点

D.在B点处,0.1 mol·L

-1

盐酸与0.05 mol·L1Ba(OH)2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

C【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在A点c(H)= c(OH)=10-6mol·L1,溶液呈中性,A项错误;A点对应水的

离子积常数大于C点,由于水的电离吸热,说明A点对应的温度高于C,B项错误;在温度不变时,Kw =c(H

)·c(OH)不变,向水中加入NaOH溶液中c(OH)增大,则c(H)减小,可以实现从C点到D点,C项正

-1

--+

确;0.1 mol·LKw≠1.0×10

-14

盐酸与0.05 mol·L1Ba(OH)2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但B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

,故中性溶液的pH≠7,D项错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一元酸HA可用来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说明HA是强酸 c(NH4) B.氨水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中增大

c(NH3·H2O)

C.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AlO2—、HSO3—、Na+、SO42—

D.室温下,在pH =12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一定为10

-12

mol·L

-1

B【解析】HA能与碳酸钙反应,只能说明HA的酸性强于碳酸,并不能证明HA是强酸,A项错误;根据氨水的电离方程式:NH3·H2O

c(NH4)·c(OH)NH4+OH,可知电离常数K=,在氨水稀释过程c(NH3·H2O)

+-

c(NH4)

中K不变,但c(OH)减小,故增大,B项正确;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

c(NH3·H2O)HSO3—不能存在,C项错误;pH=12的溶液可以是强碱溶液,也可以是盐溶液,若是水解的盐溶液pH=12,则水电离出的c(H)=102mol·L1,D项错误。

6.(天一原创)常温下,pH=3的酸HA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

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的浓度的浓度大于0.1 mol·L B.HA是强酸

C.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 D.HA的电离常数约为10-5

D【解析】一元酸和一元碱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说明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A项错误;c(HA)=0.1mol·L1,而pH=3说明HA是弱酸,B项错误;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盐NaA,水解显碱性,C项

-1

错误;根据弱酸的电离方程式:HA

c(H)·c(A)10-3×10-3

H+A,K== ≈10-5,D项正确。

c(HA)0.1

7.下图是向20.00mL盐酸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时,溶液pH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盐酸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B.NaOH溶液浓度为0.08mol·L-1

C.滴入碱量为20.00mL时,向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甲基橙试液,溶液显橙色

D.滴到终点时,耗NaOH物质的量为0.002mol

C【解析】图中盐酸的pH=1,说明c(HCl)=c(H)=0.1mol·L1,A项正确;

由图像可知加入25.00mLNaOH溶液时和盐酸恰好反应,则c(NaOH)=

c(HCl)·V(HCl)

=

V(NaOH)

0.1mol·L-1×20.00mL÷25.00mL=0.08mol·L-1,B项正确;当滴入20.00mLNaOH溶液时酸剩余,滴入甲基橙溶液显红色,C项错误;终点时消耗n(NaOH)=0.08mol·L1×25.00mL×103L·mL1=0.002mol,D项正确。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将pH=3的醋酸稀释至10倍后,溶液pH=4 C.0.2 mol·L

-1

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解析】95℃的水尽管pH<7,但因其电离出的c(H)=c(OH),故呈中性,A项错误;醋酸为弱酸,pH=3的醋酸稀释10倍时,促进其电离,故3

-1

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相

等于将盐酸稀释1倍,则c(H)=0.1mol·L1,溶液的pH=1,C项正确;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pH<7,D项错误。

9.(天一原创)已知三种酸的电离常数:K(CH3COOH)=1.7×10K2(H2CO3)=5.6×10

-11

5

、K1(H2CO3)=4.2×10

-7

、K(HClO)=4.7×108。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浓度盐溶液的pH:CH3COONa

-1

的三种酸的pH:CH3COOH

C.化学反应:HClO+Na2CO3=NaHCO3+NaClO可以发生 D.化学反应:NaClO+CO2+H2O=Na2CO3+HClO可以发生

D【解析】酸越弱对应的钠盐水解程度越大,故同浓度钠盐的pH:Na2CO3>NaClO>NaHCO3>CH3COONa,A项正确;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的酸越强,故同浓度的三种酸的酸性强弱的顺序:CH3COOH>H2CO3>HClO,B项正确;根据K(HClO)>K2(H2CO3),可知次氯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项正确;次氯酸钠和碳酸反应,只能生成NaHCO3,D项错误。

10.(郑州一中阶段性测试)下列事实能够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 ①醋酸不易腐蚀衣服;②0.1mol·L

-1

的CH3COOH溶液的pH=2.9;③用醋酸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

④足量镁粉与稀硫酸反应时,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可以减慢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气体的总量;⑤体积相等、pH=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大;⑥中和反应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大;⑦25℃时,醋酸溶液的pH<7;⑧0.1mol·L溶液的pH=9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⑧

-1

-1

的CH3COONa

D【解析】酸性强弱与腐蚀性没有必然的联系,①错误;0.1mol·L的CH3COOH溶液pH=2.9,说明

醋酸不能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②正确;强酸的稀溶液导电性也很弱,③错误;硫酸中加入醋酸钠,反应速率减慢,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硫酸弱,④正确;pH和体积相等的盐酸和醋酸相比,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大,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⑤正确;硫酸是二元酸、醋酸是一元酸,等物质的量的二者相比不论醋酸的强弱,硫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大,⑥错误;pH<7说明醋酸显酸性,但不能证明它是弱酸,⑦错误;0.1mol·L1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是强碱弱酸盐,⑧正确。

1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2c(CO23)+c(HCO3)+c(H2CO3)

B.0.1 mol·L1NH4Cl和0.1 mol·L1 NH3·H2O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关系:c(Cl)>c(NH4)>c(H)>

c(OH)

C.常温下,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D.常温下,在pH=1的溶液中,Fe2、NO3、ClO、Na能大量共存

C【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CO23)+c(HCO3)+c(OH) ,A项错误;由于

NH3·H2O电离程度大于NH4Cl水解程度,故c(OH)>c(H),B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CH3COO)+c(OH),因c(H)=c(OH),故C项正确;H、NO3、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

-+++

量共存,D项错误。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 D.两种难溶电解质,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D【解析】 由于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离子浓度改变,只改变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但Ksp不变,故A、C项正确;由于沉淀转化时,通常是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的沉淀,由于Ksp(ZnS)>Ksp(CuS),故CuS比ZnS更难溶,故B项正确;对于组成相同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小,其溶解度越小,但对于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不同的难溶电解质,则不一定,D项错误。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题, 共52分)

13、(14分)(南昌一中期末检测)现有25 ℃时,0.1 mol·L

--1

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c(OH)(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此时溶液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c(NH3·H2O)(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完全中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c(NH4)=a mol/L,则c(SO42)=________。

c(OH)

【解析】(1)加入NH4会抑制NH3·H2O的电离,使c(NH3·H2O)变大,c(OH)变小,减小。

c(NH3·H2O)

(2)恰好中和时,溶质为(NH4)2SO4,NH4水解:NH4+H2O

++

NH3·H2O+H,使溶液显酸性。在

(NH4)2SO4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NH4)>c(SO42)>c(H) >c(OH)。

(3)根据电荷守恒c(NH4)+c(H)=2c(SO42)+c(OH),因溶液的pH=7,所以有c(H)=c(OH),即c(SO42

1a+-

)=c(NH4)= mol·L1。 22【答案】(1)减小(2分)

(2)NH3·H2O+H===NH4+H2O(2分) <(2分) NH4+H2O c(NH4)>c(SO42)>c(H) >c(OH) (3分)

+++

NH3·H2O+H(2分)

a-(3) mol·L1 (3分) 2

14、(12分)(天一原创)已知下列物质的电离常数(25℃):

酸 电离常数(K) ⑴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NaClO溶液 ②NaF溶液 ③NaCN溶液 ④CH3COONa溶液,四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为 (填序号)。

⑵在浓度均为0.1 mol·L

-1

HClO HCN HF CH3COOH 4.7×10-8 6.2×10-10 6.4×10-4 1.7×10-5 的四种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

⑶在NaClO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Na):c(ClO)=1:1 B.c(Na)+c(H)=c(OH)+c(ClO) C.c(Na)=c(ClO)+c(HClO) ⑷关于0.1 mol·L

-1

D.c(Na)>c(ClO)>c(HClO) >c(OH)>c(H)

+--+

的NaF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盐酸,溶液中c(HF)和c(H)增大 B.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c(H)·c(OH)增大 C.对NaF溶液微热,溶液中c(F)和c(OH)减小 D.将溶液加水稀释,F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⑸向0.01 mol·L1C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F溶液 (填“能”或“不能”)产生CaF2

沉淀[已知:Ksp(CaF2) =1.5×10-10]。

【解析】⑴根据电离常数可知酸性的强弱顺序:HF>CH3COOH>HClO>HCN,酸越弱,对应的钠盐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故四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③>①>④>②。

⑵在浓度均为0.1 mol·L故水电离出的c(H)最大。

⑶在NaClO中,由于ClO的水解,造成c(Na)>c(ClO),A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B项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项正确;在NaF中存在水解平衡:ClO+H2Oc(HClO)=c(OH);因为还存在:H2O

-1

的四种酸中,HCN中酸电离出的c(H)最小,HCN对水的电离抑制最弱,

HClO+OH,在该反应中

H+OH,故c(OH)>c(HClO),D项错误。

HF+OH,加入盐酸,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c(HF)和

⑷在NaF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H2O

c(H)增大,A项正确;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c(OH)增大,但c(OH)· c(H)= Kw ,Kw不变,B项错误;对NaF溶液加热,水解平衡向右移动,c(F)减小,c(OH)增大,C项错误;加水稀释,NaF水解程度增大,但溶液的碱性减弱,D项错误。

⑸在HF中存在电离平衡:HF

c(H)·c(F)

H+F,则c(H)=c(F),根据电离常数K=,得出:

c(HF)

+-

c2(F)=K·c(HF)= 6.4×10-4×0.1=6.4×10-5,则c(Ca2)·c2(F)= 0.01×6.4×10-5=6.4×10-7>1.5×10-10,故有CaF2沉淀产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6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