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更新时间:2023-12-30 20: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园文化”一词出现由来已久,大家也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践行各自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但在国内,校园文化建设从战略的高度,在纲领性文献中被明确提出是1997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要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在这样极其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中,将校园文化同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相提并论,一起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中心学校的校长,结合自己参加本期研究班学习的理论和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起着战略核心作用。首先,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是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主流文化的精神需要。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共性与个性两方面构成,共性是社会文化在学校的延伸与具体体现,学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育人主阵地,理应把构建和谐校园、弘扬主流文化作为第一要务。其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创新学校管理、挖掘发展潜力的需要。我校正处于由农村薄弱学校向城市优质学校的转型关键期,要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制度创新与科学管理,必须借学校文化建设之力进一步挖掘潜力,走内涵发展之路。另外,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创造品牌,体现自身活力与特色的需要。如前所言。学校文化除有共性外,真正的精髓在于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独特的行为习惯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要把我校打造成在阜城乃

在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独树一帜的精品学校,做好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是首当其冲的核心因素。

自2011年4月调任本校当校长以来,经过长期的一线调研、走访,结合我校特质与自己所学理论的指导,我对未来三年学校文化建设做如下构想:

一、优化外部环境,统一规划校内布局,建设好表层物质文化建设。

美化学校物质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的表层物质物质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和谐发展、有机统一的原则下,对建筑、空间、景观、功能栏窗等要素进行反复推敲,争取在总体布局上既体现出方便实用的特点又表现出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具备全方位的环境育人功效。

根据我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遵循教育规律和我校特质,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比如校园内的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景观区的分布要合理。因为教学区是学习的主要场所,上课、阅览、自修、做实验都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要突出“静”的基调。生活区要围绕师生的生活来规划,一般是以宿舍区为中心,设置食堂、小卖部、浴室等生活设施。运动与生活区应相对集中但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互相干扰,否则会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视觉上对称或呼应的关系,建筑物的造型、功能性橱窗与各种标识、标牌的的式样、颜色等都要根据用途,美学原则、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质及时代色彩来构建。总体上一定要协调。另外,

可以在建筑物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形成一片片醒目的绿化带,甚至可以修筑假山、喷泉、池塘、人工小河与雕塑等艺术景点,错落在建筑物之间,形成一个个艺术“风景区”,给师生提供驻足流连的放松空间。争取做到欣赏性与功能性相得益彰。

二、诠释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完善内部制度,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诚信做人、自信成长”的教育理念。遵循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思路,确立公平、优质、个性、开放的教育价值观,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十七中特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主旋律,开发德育资源,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法制观念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使每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

2、促进学生五种能力发展

提高学生生活能力。开展形式多样安全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积极适应社会。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教育内容,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进步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增强实践智慧。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下,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互补、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各项活动任务。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优化运动条件。进一步改善体育运动的条件,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丰富活动形式。开好开足体育、音乐课,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和艺术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重视心理教育。坚持开展各种讲座,引进或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创建心理咨询室,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养成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4.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办好阜阳市书法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和环保特色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平台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获得接受高一层次教育机会。

促进特长生发展。做强艺体特长生教育,支持做好音乐特长生教育,通过开发特色综合课程等形式为更多有其他特长的学生提供特殊的学习、训练的条件,促进学生的特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发展。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优化学历结构。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全体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

优化学科结构。按照新课改要求,通过招聘与引进等途径配齐各学科教师,开齐开足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

优化年龄结构,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使中、青年教师成为各学科骨干,为我校提质转型后的进一步发展培植后劲。

2、提升教师职业道德。

加强师德教育。继续实施师德建设工程,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深入进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方面的师德教育。

强化法制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提升教师把握国家教育政策的能力和依法执教的水平。

提升职业幸福感。关爱教师发展,减轻教师压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3、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开展全员培训。以学校会议、专题讲座、主题教研、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全面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

大力实施名师工程。继续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名师培养力度,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扩大学校影响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力争各学科均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

实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定期开展班主任系统培训,实现对班主任的全员轮训,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团队。

4、发展教师三种专业能力。

增强管理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等方式,增强全员育人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的内驱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和教育管理能力。

提升教学能力。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学科特点,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进的教与学关系,促进每一位教师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获得教学能力的提高。全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等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力争未来三年各学科均有教师在优质课竞赛中获得阜阳市级一等奖以上的奖励。

提高科研能力。创新主题教研活动,开展教育论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各层次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表科研成果,促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三)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和工作机制建设

努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对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提高班子队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使大家能够牢牢把握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不被时代所淘汰,首先是注重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学校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次是注重实干,解决真抓实干问题。实干兴校,空谈误事。培养求真务实精神,营造务实作风,为此,一要集中精力抓大事干实事,形成扎实的作风和反对空谈的良好风气。二是创造好环境。我们,尤其是办公区同志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替基层着想的思想,要做到无关紧要的会议少开或不开,无关痛痒的文件少发或不发,五花八门的检查不搞或少搞,减轻辖区学校的压力,使他们腾出时间搞教育教学,抓工作落实。三是严格考核。要全面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防止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做到鼓励实干的,教育蛮干的,批评假干的,处理乱干的。

要围绕建章立制,着力解决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机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依法建制,把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努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随机性和盲目性。各科室、部门在制度建设上要做到“四定”,一是定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定程序,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衔接配合,工作程序科学合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定标准,对各项工作的时限、质量、目标等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四是定措施,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的落实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程序、标准的全面落实。

总之,学校的文化建设无论是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还是深层次的制度或精神文化建设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继而在实践中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关于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颍西中心学 杨殿文

2012年8月8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61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