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4-05-31 01: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
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 工业革
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动 D 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罢工和起义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5、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 辩证法 B 历史观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精髓 D 核心
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 德国 B 奥地利 C 中国 D 俄国
8、“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
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9、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
一 D科学性 10、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辩证唯物主
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 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 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
际 D 实事求是
14、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
A休谟 B爱因斯坦 C马克思 D康德 15、马克思主义是()
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 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 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
18、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那些学说的理合思想
第 1 页 共 39 页
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9、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黑格尔和费尔巴
哈 B康德和黑格尔 C康德和费尔巴
哈 D谢林和费希特
2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 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 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
2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
2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
A理论品质 B理论方式 C实践品质 D实践方式
2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
A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 B最伟大最崇高的实践
C最崇高的社会实践 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B 3.C 4.B 5.C 6.A 7.D 8.A 9.A 10.C 11.D 12.A 13.C
14.C 15.A 16.B 17.C 18.C 19.A 20.B 21.B 22.C 23.A 24.D
二、 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
义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 巴黎公社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 德国古典哲
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 康
德 B 黑格尔 C 费尔巴
哈 D 笛卡尔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马尔萨斯 D西斯蒙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 昂利?圣西门 B 沙尔?傅立叶 C 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 辩证法 B 劳动价值论 C 唯物史观 D 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 阶级性 B 实践性 C 客观性 D 人民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第 2 页 共 39 页
A 李大钊的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1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 “千 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这说明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 的( )
A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B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C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D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D 2.BCD 3.ABC 4.BC 5.AB 6.ABC 7.CD 8.AB 9.BCD 10.ABCD 11.ABCD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
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7、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9、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0、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1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B )
A唯心论 B不可知论 C诡辩论 D二元论
12、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 A ) A世界是可以认识
的 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C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 D认识是消极被动的反映
13、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 C )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创造的
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 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
1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C ) A万物皆备于我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D心外无物 15、柏拉图的“理念论”是( C )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16、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C )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观是( D ) A人们对世界的科学看
法 B人们对哲学的科学看法
C人们对整个哲学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同世界观一般是( A )
A统一的 B不统一的 C相反的 D矛盾的
3、哲学是(B )
A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C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科学化、理论化的方法论 D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论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第 3 页 共 39 页
17、“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是( A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 D二元论观点 1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C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D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关系问题
1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 A )
A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C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D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20、“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21、“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 )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22、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 D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A真实性 B客观性 C物质性 D客观实在性
24、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D)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25、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 ( B )
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 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 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 2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D )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
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2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 D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唯意志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8、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 A )
A独立性、根源性 B客观性、唯一性 C实在性、唯一性 D相对性、变动性
29、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 A )
A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
论 B坚持了直观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C坚持了抽象的能动性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
论 D坚持了直观的能动性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0、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 D )
A体现了唯物论和自然观的统一 B体现了唯物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C体现了唯物论和历史观的统一 D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 B )
A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统一 B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体现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统一 D体现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2、观念的东西对物质的东西的关系表现在 ( A ) A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互不相容的
C观念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 D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区别的
3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C ) A唯心主义理解 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
C辩证的唯物主义理解 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34、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 C )
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35、运动是物质的( A )
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 3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 B )
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
点 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第 4 页 共 39 页
37、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指 ( C )
A 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和数量的增减 B从物理运动到生物运动的转化 C 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
程 D 客观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过程 3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B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9、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 ( C )
A社会精英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在一定生产方式下活动着的人 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
4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 ( B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41、时间和空间是 ( B )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
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42、空间是指 ( A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顺序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位置
43、空间的特性是 ( C )
A一维性 B二维性 C三维性 D多维性
44、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 ( A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二元论观
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论观点
45、能够证明时间、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有 ( D )
A引力场、电磁场理论 B原子结构学说 C欧氏几何学 D爱因斯坦相对论
46、形而上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错误在于否认 ( C ) A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B时间空间的有限性
C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联系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变性
47、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D )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4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
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26.《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41、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B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87、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
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说明意识活动具有( C )
A创造性 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用 C目的性和计划性 D导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88、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 B )
A创造性 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用 C目的性和计划性 D导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89、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A ) A创造性 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C目的性和计划性 D导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
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90、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问题上,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D )
A规律是死的,人是活的 B规律是客观的,人是无奈的 C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D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第 5 页 共 39 页
9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 C )
A按客观规律办事 B通过实践这一基本途
径 C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D具有更多的创造性
42、下列说法中,那一种说法指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 )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B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 C人类社会脱离了自然界 D人类社会高于自然界
7. (B)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对立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43、下列说法中,那一种说法指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B ) A人类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指导的 B人类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
C人类实践活动是有创造性的 D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性的
44、下列说法中,那一种说法指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C ) A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 B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 D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45、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C )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是精神的 C世界是统一的 D世界是发展的 4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B )
A它的存在性 B它的物质
性 C 它的可知性 D它的矛盾性
47、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 D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
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48、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 ( B )
A庸俗唯物论 B辩证的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朴素唯物论 49、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 ( B )
A形而上学唯物论 B辩证的唯物论 C折衷主义 D二元论 5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
A物质性 B客观性 C现实性 D可知性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指( C )
A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 D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52、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是指( B )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C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活动 53、人类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这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C ) A被动性 B历史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
54、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 D )
A被动性 B历史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的
55、人类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实践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它的( B ) A被动性 B历史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
56、人类存在的方式是( D )
A社会活动 B社会生产 C社会斗争 D社会实践
57、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 A )
A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B一定的社会共同 C经济、政治共同体 D一定的人群共同体
58、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是( D ) A科学的理论 B正确的自然观 C正确的历史观 D正确的实践观
59、人类的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 D )
A物质的社会关系 B思想的社会关系 C复杂的社会关系 D基本的社会关系
60、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 D )
A社会的物质生活 B社会的政治生活 C社会的精神生活 D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6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
第 6 页 共 39 页
的过程。这说明实践构成( D )
A社会的时间状况 B社会的空间状况 C社会的现实状况 D社会发展的动力 62、全部社会生活( D )
A在本质上是真实的 B在本质上是客观
的 C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D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辨证否定的观
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64、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B )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 B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 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
65、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存在于( C )
A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B各事物之间 C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 D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 6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C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化
67、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C ) A 它们出现时间的先
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6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C ) A 是否整体地看问
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 6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70、下列观点中反映规律的根本特点的是( A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C不废江河万古流 D人定胜天
7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
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7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7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C )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
76、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77、辩证矛盾的含义是( A )
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
C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 D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依赖关系
78、辩证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C )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平衡性
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79、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D ) A相互离异、相互排斥 B相互反对、相互否定 C相互分离、相互转化 D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80、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
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C )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8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B ) 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 C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D相互吸引、相互贯通
8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C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
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第 7 页 共 39 页
83、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 A )
A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的 B各自分别起作用
的 C同一性先起作用 D斗争性先起作用 84、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 D )
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B对矛盾的否定或排斥
C在排除矛盾中实现同一 D包容万物的“和而不同”
85、“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D )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86、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87、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
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8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8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C )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90、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B )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91、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 C ) A矛盾 B普遍矛盾 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
9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C )
A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B矛盾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
面 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93、度是(B)
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9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9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B) A.唯物主义决定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
论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相对主义诡辩论
96、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97、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D)
A.不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从世界演进的过程来看,自然界是( ADE ) A 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
的 B 开天辟地以来就如此,始终不变的
C 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D 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地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B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是(ABCD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 B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第 8 页 共 39 页
C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 D任何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4、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 BC ) A谁是唯物主义,谁是唯心主义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否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可知论或是不完全可知的问题
5、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 ACD ) A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
础 B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C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依
据 D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哲学观点的依据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 ABCD )
A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B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
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7、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出来的”,这说明( BC )
A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物质范畴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D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相加
8、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ABCD )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
一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9、“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
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10、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BC)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
态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11、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 ( ABDE ) A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包含和被包含的统
一 C无条件和有条件的统一 D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12、选出下列物质运动的正确的担当者 ( ABCD ) A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担当者 B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担当者
C人脑是思维运动的担当者 D分子是热运动的担当者
13、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BCDE ) A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依赖于自然界 B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 D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物质性关系
14、人类的实践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BC )
A客观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无限多样性 15、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ABC )
A生产劳动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D教育实践 16、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 ABCD )
A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B实践集中地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C人类的本质力量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和确
证 D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7、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ABCDE )
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
C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制约和改变着自然界
1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BCDE )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19、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BD)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
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20、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BCD)
第 9 页 共 39 页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1、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BCD)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22、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联系具有( ABC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形象性 23、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是指( ABC )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单一的
24、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 ABCDE ) A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B要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C要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D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5、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AB )
A 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B离开事物的运动不可能发生联系和作用
C先有事物的联系,后有事物的运动 D运动之后才发生各种联系
2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 CD )
A指一切运动变化 B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 C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BCD)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28、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D)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9、判断新事物的标志是( ABCD )
A符合发展的前进方向的 B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C具有远大前途的 D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0、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应该是( ABD ) A满腔热情支持和扶植 B为它的成长鸣锣开
道 C全面肯定,完全支持 D促使其日臻完善
31、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ABC ) A它具有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的新的结构和功
能 B它既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东西,又增添了新内容
C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的拥
护 D它抛弃了旧事物的一切,是全新的和富有创造力的东西
3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 ABCD )
A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B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C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中 D说明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历史 33、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 ABCD )
A就是对立统一 B就是相反相成 C是指客观存在的矛盾 D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3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35、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根本属性是( CD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同一性
3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BCD )
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贯通
C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和排斥 D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37、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ABC )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
件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而各自得到发展
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D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的斗争得到调和,从而推动事物发展 38、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 ABCD )
A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思想 B强调平衡、协调、合作的思想
C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 D“和而不同”的思想
39、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意义是( AD )
A科学地、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基础 B揭示事物发展的
第 10 页 共 39 页
永恒性的出发点
C反映事物的普遍本质的立足点 D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BD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相互联结的关系 41、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 ACD )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D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AD )
A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B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不变的 D在抓住主要矛盾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
43、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原理告诉我们( ABCD )
A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影响
C认清矛盾主要方面就有利于认清矛盾的性质 D处理矛盾首先要认清并抓好矛盾的主要方面
4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对指导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 ABCD )
A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B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D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锐利武器
45、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BCD)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
革 B.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C.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D.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46、辩证的否定是(ABCD)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C.扬弃 D.既克服又保留
2、认识的客体是指(D )
A客观物质世界 B客观事物 C客观自然界 D主体实践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A)
A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B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4、主体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C) A主体认识客体,客体得到改造的过
程 B主体摆脱客体的制约,实现自身价值
C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D 主体为了满足客体的需要,实现客体的价值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6、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阐明(C)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7、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
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段论述表明(A)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B)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选题:
1、认识的主体是指(B)
A感性存在的人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现实存在的个人 D实践所指向的人
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 C )
A只要参加实践 B只要刻苦读书 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 D依靠灵感和机遇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第 11 页 共 39 页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C)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一般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反映论的观点
1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 ) 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
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脱离(D)
A实践活动 B辩证法 C反映论 D实践和辩证法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体的特点是(D)
A摹写性和深刻性 B创造性和新颖性 C新颖性和深刻性 D摹写性和创造性
14、“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A)
A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 B直观真理的辩证途
径 C认识客观实在的客观途径 D直观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15、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D)
A内部联系 B本质联系 C全部联系 D外部联系 16、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1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D)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18、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B)
A表面联系 B本质联系 C直观联系 D外部联系 19、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A)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20、理性认知的特点是(C)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
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21、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因为(C)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
C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还有缺陷和不足
22、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B) A认识论的辩证法 B认识论的唯物
论 C认识论的唯理论 D认识论的经验论
24、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A)
A认识论的辩证法 B认识论的唯物论 C认识论的唯理论 D认识论的经验论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
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
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A抽象思维 B辩证思维 C正确认识 D社会实践
26、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必须具备(C) A善于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
力 B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的积累
C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和辩证思维方法 D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虚心请教别人
27、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A) A积极能动的过程 B消极被动的过
程 C完全自发的过程 D主观随意的过程
30、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的作用在于(A)
A能改造世界和检验理论 B能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C能认识实践和指导实践 D能认识世界和检验理论
3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C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理论来源于实践 32、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A) A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 B严格按照正确理论办事
C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第 12 页 共 39 页
34、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D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
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一次完
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35、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D)
A人们的认识欲望是无止境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
C事物的本质是深刻的 D主客观条件限制和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36、真理是(D)
A在现有知识条件下的正确认识 B永恒不变的正确认识 C客观规律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7、真理的内容是( D )
A以个人的意志去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38、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这表明真理的(D)
A正确性 B科学性 C一元性 D客观性 39、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C)
A正确性 B科学性 C一元性 D真实性
40、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的( A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机械论 4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B)
A不变性、永恒性 B无条件性、无限性 C唯一性、不变性 D根本性、无限性 4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B)
A可变性、多元性 B有条件性、有限性 C暂时性、多样性 D不稳定性、多变性 43、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D ) A陷入诡辩论 B导致怀疑主义 C防止相对主义 D防止绝对主义
44、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D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D)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45、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C)
A是否承认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C是否承认真理的辩证法 D是否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46、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 D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
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47、“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种观点是(D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
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8、真理和谬误互相贯通的含义是( C )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两者互为因果 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
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49、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C )
A多数人的意志 B先进思想 C社会实践 D逻辑推理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
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
第 13 页 共 39 页
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
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B)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50、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D)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D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51、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B ) 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 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历史性
C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
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D)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
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54、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D)
A利益范畴 B利害范畴 C有效范畴 D价值范畴
55、揭示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范畴,是(D) A利益范畴 B利害范畴 C有效范畴 D价值范畴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ACD)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
球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
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CD)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
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
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C)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D.理论优于实践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
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DE)
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 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
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 D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ABD)
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 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C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 D 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
4、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BCD) A概念 B知觉 C表象 D感觉
第 14 页 共 39 页
5、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CD) A概念 B表象 C 判断 D 推理
23、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BC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本质,指导实践
C理性认识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D感性认识没有把握事物本质,不能指导实践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因为(AB) A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 B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D 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 7、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两种错误理论是(BC)
A唯心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二元论
8、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BC)
A二元论错误 B经验主义错误 C教条主义错误 D冒进主义错误 9、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AC)
A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B大脑对感性材料要有想象力
C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感性材料 D 感性认识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 11、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AD)
A积极能动的过程 B消极被动的过程 C自发实现的过程 D质的飞跃的过程 1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是(AC)
A从感性到理性 B从理性到感性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到理性 13、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多次反复,是因为(CD)
A事物的因果联系性 B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C事物的矛盾暴露的过程性 D 人们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14、人们在剧场欣赏某一悲剧,有人听之入神,有人听之乏味,有人为之悲泣,有人不为所动。 这种意识反映的不同是由于(ABCD)
A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的欣赏能力不同 B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
C人们当时的主观精神状态不
同 D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情感不同
15、“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ABCD)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
系 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
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6、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 这种观点(ABCD)
A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B 把真理看作主观意识范围的东西
C 是主观真理论 D 认为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17、把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的观点视为真理,这种看法实质是(AD)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现 D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18、下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符合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辩证关系的是(BCD)
A马克思主义句句是真理,应该坚持永远句句照办 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必须坚持,已经过时的个别结论要修改
19、真理和谬误的关系(ABCD)
A就一定范围和一定客观对象来说,它们是对立的 B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 C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真理的发
展 D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ABCD)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0.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
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第 15 页 共 39 页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D)
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 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前进论和倒退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D)
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唯物史观对(C)
A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B哲学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D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5、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方面是(C)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C) 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
源 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D)
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 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 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8、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9、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 10、社会意识是(A)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1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A)
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
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
1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C)
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 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
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指导社会心理 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 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D)
A两者相互并存 B两者相互决定 C两者相互制约 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 14、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D) A人们的社会心理 B前人留下的学
说 C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人类的社会实践
15、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D)
A客观反映 B真实反映 C社会反映 D主观反映
16、“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D)
A 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 B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 C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
1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C)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1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能起促进作用是因为( D )
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 B它有相对独立性
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
调 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9、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是(D)
A人类的智慧 B人类的文化 C人类的思想 D先进文化 20、生产力是指(C)
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 B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
C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 D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第 16 页 共 39 页
21、生产资料包括(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和劳动
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D一切劳动产品
2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C)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
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 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23、“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指出,区分社会 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A)
A生产工具 B生产力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2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或主导因素是(C)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25、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 生产力。这说明(D)
A劳动资料不能离开劳动者 B劳动对象不能离开劳动者
C生产资料不能离开劳动者 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6、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转化为(D)
A需要的生产能力 B重大的生产能力 C新型的生产能力 D实际的生产能力
27、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D) A强大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
力 B真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C新型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
力 D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8、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D)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与人的政治关
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9、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 产品分配关系。这是(D)
A广义的生产关系 B直接的生产关系 C一般的生产关系 D狭义的生产关系
30、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这是(A)
A广义的生产关系 B直接的生产关系 C一般的生产关系 D狭义的生产关系 31、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的分配关系 C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生产、分配和交换 32、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33、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C) A生产关系 B产品的分配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D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3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 观点(D)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
质 B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
C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5、“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这个观点说明了(D) A人为因素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 B在一定条件下,拔高生产关系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C它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D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36、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原理(A)
A拔高的生产关系能使生产力获得“跨越式”发展
B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C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D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3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涵义在于(D) A它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过
程 B它揭示了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这一飞跃过程 C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过
程 D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3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D)
A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道德进步是评判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 B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评判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 C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道德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D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39、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正确思想的哲学理论根据是(C)
第 17 页 共 39 页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4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D) A生产要素的总和 B生产资料的总
和 C 物质要素的总和 D生产关系的总和
41、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
A.生产力要素的总和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总和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42、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A)
A基本经济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经济体制 D基本政治体制
43、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的内在关系表现为经济体制是(A) A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B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C市场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 D经济调控的具体实现形式
44、上层建筑是指(D)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45、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的上层建筑建立在(D)
A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B一定的制度基础之上 C一定的生产基础之上 D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46、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之间是(D) A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 B两者相互制约的关系 C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 D前者指导后者,后者影响制约前者
47、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和作为核心的分别是(D) A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B观念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 C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 D政治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 48、国家的实质是(D)
A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工具 B安定社会秩序的保卫工具
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工具 D阶级统治的工具 49、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的不同之一在于(D)
A前者以民族来划分,后者以部落来划分 B前者以社会成员来划分,后者以氏族成员来划分
C前者以税收来划分,后者以道德来划分 D前者以地域来划分,后者以血缘来划分
49、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的不同之一在于(C)
A前者以民族来划分,后者以部落来划分 B前者以社会成员来划分,后者以氏族成员来划分
C前者征收赋税,后者不征收赋税 D前者以地域来划分,后者以道德来划分 50、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D)
A前者作用于后者,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B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也决定前者
C前者服务于后者,后者也服务于前者 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
5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B )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份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51、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A )
A经济基础 B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 D意识形态
52、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 D )
A只存在于封建社会 B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C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 D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
5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
A是能动而积极的 B是能动的,又是消极
的 C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D是无法判别的
54、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服务的(C) A国家制度的性质 B社会制度的性质 C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D经济体制的性质
5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D)
A为了保护国家的物质利益 B为了保护人们的既得利益
C为了保护国家的既得利益 D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5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57、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C) A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体 B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统一体
第 18 页 共 39 页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D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58、依据生产关系性质,社会历史可理解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历史。这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D)
A一直性 B一致性 C唯一性 D统一性
59、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的国家在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
不够典型,也有的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等等。所有这些,体现了 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D)
A不可认识性 B杂乱性 C无规律性 D多样性
60、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D) A相互排斥的 B相互矛盾的 C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前提 D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前提 61、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D)
A合目的性的过程 B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矛盾的过程
C 合规律性的过程 D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6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B)
A客观规律的决定性 B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C领导人的决定性 D领导人的选择性 63、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C)
A前进性与渐进性、曲折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B前进性与跨越性、渐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D前进性与发展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4、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是(D)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的矛
盾 B人与社会制度的矛盾、社会与环境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6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B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 66、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67、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
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68、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69、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指(B) 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C一切形式的阶级斗
争 D只是经济领域内的阶级斗争 7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7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A) A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
展 B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成社会形态的发展
C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 D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成社会形态的发展
7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7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D )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74、社会主义改革的直接对象是(D)
A现实的生产力 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经济制度 D旧体制和旧思想观念 75、社会革命根源于(D)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76、“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 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
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77、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D)
第 19 页 共 39 页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78、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D)
A人及其活动 B有血有肉的人及其活动 C自然存在的人及其活动 D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79、人类的本质活动是(D)
A生活 B生存 C发展 D劳动 80、人的现实本质是(C)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D一切生产关系总和 81、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
A.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具有思想意识
82、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C)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83、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
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8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C)
A社会革命是历史火车头的原理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85、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D)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
C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 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86、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
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87、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者都 ( C )
A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个人意志的体现 B用个别人的思想动机来解释社会历史
C主张精神的力量主宰历史 D主张英雄人物是神意或绝对精神的受托者 88、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
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二、多选题:
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AD)
A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B根本否定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C 根本否定精神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D根本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ABC)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 D政治上层建筑 3、社会存在包括(ABC)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4、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CD)
A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
C不同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D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5、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ABCD) A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6、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ABC) A地理环境的优劣不能决定社会制度性质 B地理环境的变化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的作用要通过社会的生产才能表现出来 D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 7、人口的数量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BCD)
A两者成正比例 B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C人口数量适度则促进社会发展 D人口数量不适度则会阻碍社会发展
8、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ABCD) 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
9、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ABCD)
A生产方式是人类生活资料谋得的方式 B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第 20 页 共 39 页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10、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BCD)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11、社会意识形式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性的和非意识形态性的两大类。下列各组社会意识
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它们分别是(AD)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法律思想、逻辑学、哲学 D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
1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各项反映两者区别的有(CE)
A前者有鲜明的阶级性,后者阶级性不明
显 B前者与实际联系紧密,后者往往脱离实际
C前者不定型、不系统,后者已经系统化、理论化 D前者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后者是对社会存在的间接反映。 13、进行某一项社会改革,实施某一项重大方针政策,都要考虑到“人心向背”和群众心理的承受能力,这说明(ABD) A社会心理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B社会心理关系到人们对某一社会改革的积极性问题
C社会心理是关系到事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D社会心理决定群众的感情、习惯和信念
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是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这是指(BC) A社会意识永远落后于社会存
在 B旧思想意识在其物质基础消灭之后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C新的理论学说能预言未来社会存在的变化 D新的或旧的思想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都是绝对不一致的 15、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BCD)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
生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要发生相应变化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1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BCD )
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的制约而独立发展 B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同步性
17、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 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BCD)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
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1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是( AC ) A实体性因素 B主体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客体性因素 19、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BC)
A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 B生产关系中的决定因素
C区分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志 D区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20、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产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AD) A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归谁所有 B人们创造财富的多少
C 国家政权在一定时期发布的政策 D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表现为(ABCD)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发展方向
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D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的状况
2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BD)
A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B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C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D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23、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丰富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是(CD)
A政治思想和制度 B法律思想和制度 C政治上层建筑 D观念上层建筑 24、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BCE)
A前者是后者的保证 B前者在后者的指导下建立
C前者第一性后者第二性 D后者属于观念范畴,前者属于政治范畴
2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BC)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
位 B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
C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D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第 21 页 共 39 页
26、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是(ABC)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 B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 D经济基础随着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
27、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个表述中,“一定要适合”的含义是指(ABCD)
A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调整或变革 B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状况 C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
展 D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
28、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决定于(ABC) A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 B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
C人民群众对社会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D领导层对社会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2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ABCD)
A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B规定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C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D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0、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A在社会矛盾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C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社会革命的实质是(CD)
A国家政权在各阶级之间的相互转移 B国家政权在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相互转移
C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D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32、事实雄辩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ABCD)
A发展社会主义 B发展马克思主义 C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3、下列各项反映科学的本质的有(AC) A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
系 B科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 C科学是获得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的相关活动 D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现象的知识 34、科技革命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CD)
A改变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社会的经济结构 B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C促进思维方式的变
革 D改变人们的劳动方式
35、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ABCD)
A受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 B受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C可以造福于人类 D也可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36、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有(ABC) A停留于历史现象表面的认识根
源 B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历史根源
C剥削阶级思想家出于阶级偏见的阶级根源 D社会历史很复杂因而不易认识的认识根源
37、“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
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38、所谓现实的人,是指(ABCD) A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状态中的
人 B可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C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 D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39、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观点告诉我们(ABCD)
A人不仅与动物有本质区别,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
B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
C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D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40、人民群众(ABCD)
A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B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多数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
容 D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4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AB)
A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 B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C按领袖意志实现的 D凭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的
4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BCD)
A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 22 页 共 39 页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43、群众活动和社会历史条件的辩证关系是(ABCD)
A历史条件为人民群众提供活动前提 B人民群众的活动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民群众能不断打破原有历史条件的制约 D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新的社会历史条件
4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ABCD)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45、党的群众路线是(ABCD)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在党的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 C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
用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路线
46、既承认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又承认英雄人物对历史的重大影响作用。这种观点是(BC)
A坚持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B说明对群众作用的肯定内在地包含了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 D说明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作用是等同的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6.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A)
A.生产条件 B.劳动强度 C.劳动熟练程度 D.生产规律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B)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8.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
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0.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11,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
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
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2.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D)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
14.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第四章
A.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 B.关于经济
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
C.关于思维规律的研
究 D.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D)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因素是(A) A.使用价值 B.价值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3.具体劳动(C)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4.商品的本质因素是(B)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5.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第 23 页 共 39 页
15.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D)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6.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A)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反向变化 1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C)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18.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19.货币的本质是(B)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2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
A.不会发生 B.可能发生 C.取决于商品数量 D.是不可避免的
2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C)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价格标准职能
22.“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C)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影响 D.心理因素决定价值 23.价值规律是(B)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2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D)
A.商品价格同价值相等 B之商品价值同价格相等 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 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25.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C) A.都成为资本家 B.都成为雇佣工人 C.两极分化 D.彻底破产
26.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27.资本集中的方式是(C)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8.资本主义地租是(B)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 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29.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
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
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3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B)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31.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B)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3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投人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采集者退散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34.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C)
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增殖过程 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 3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6.一个资本家通过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等方法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C)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
37.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38.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C)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39.资本的价值构成是(D)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一比例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
40.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4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A)
A.不变资本比重增大 B.可变资本比重增大 C.流通资本比重增大 D.流动资本比重增大 42.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D)
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
第 24 页 共 39 页
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4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45.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46.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47.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B)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D.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48.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49.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A)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及专制独裁制三种
C.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50.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B)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 51.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 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52.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C)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53.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C)
A.法院 B.检察机构 C.议院或国会 D.警察机构 54.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 55.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D)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
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56.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哲学】(C)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5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经济学】(B)
A.实用主义 B.利己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主主义 5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C)
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D.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
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 1.商品是(ABCD)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人类劳动的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CD)
A.自然分工 B.劳动分工 C.社会分工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3.商品二因素是指(AC)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BCD)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CD)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4.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5.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
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6.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ACD)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7.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BCD)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
第 25 页 共 39 页
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
容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8.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ABCD)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9.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ABCD)
A.商品价值的变化 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 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10.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BC)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
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ACD)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2.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CD)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13.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这是因为(BCD)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
的 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
的 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14.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C)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1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ABD)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
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16.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D)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1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BC)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ABCD)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D.创造出剩余价值 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CD)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
值 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6.剩余价值(ACD)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B.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 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
系 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7.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AC)
A.延长工作日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
8.决定剩余价值率的因素有(ABCD)
A.剩余价值量 B.可变资本量 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20.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BD)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21.借贷资本的特点是(ABCD)
A.一种资本商品 B.一种商品资本 C.一种所有权资本 D.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 22.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人有(ABD)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借贷利息 D.银行利润
23.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CD)
A.成本 B.工资 C.利润 D.利息
9.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AB)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竞争的压力 C.垄断的需要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市场经济的要求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
第 26 页 共 39 页
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AC)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2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ABCD)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6.剩余价值规律(ABCD)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
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27.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D)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2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CD)
A.创造新的使用价
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C)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30.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BD)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31.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ABCD)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BCD)
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 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3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AD)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
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
点 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CD)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 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竞争规律决定的 35.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CD)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
物 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36.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ACD)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37.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BC)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
3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BCD)
A.工资被看做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
39.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AB) A.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
泉 D.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40.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CD)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41.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BCD)
A.个别资本增大 B.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D.平均利润率下降 4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BC)
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
盾
第 27 页 共 39 页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ABCD) A.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
上 B.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C.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D.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ABCD)
A.政党制度 B.国家制度 C.民主制度 D.三权分立制度采集者退散
11.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中的三权指的是(ACD) A.立法权 B.执法权 C.司法权 D.行政权 4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BC) A.立法司法职能 B.对内职能 C.对外职能 D.行政职能
45.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BCD)
A.资产阶级政党 B.军队、警察 C.监狱、法庭 D.政府机构
46.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AB) A.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
B.对邮政、铁路、水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
C.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47.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CD) A.政治上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 B.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C.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
等 D.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 4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BCD)
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B.政治组织形式 C.选举制度 D.政党制度
49.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ABCD) A.主权在民 B.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论 C.分权制衡 D.自由、平等、博爱 50.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ABD)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主权在民 C.人们当家作主 D.分权制衡
5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ACD)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52.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包括(ABCD)
A.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影响、控制议
会 B.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C.操纵选
举 D.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
5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ABC) 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C.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D.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5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ABCD)
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 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 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1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的(ABCD) A.人生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思维方式 5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CD)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56.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有(ABCD)
原理 第五章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式W’-G,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处于(C)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实现阶段 2.购买来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B)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3.G一W?P?W’-G’是(A)
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来源:考试大 4.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D)
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5.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B)
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C.提高剩余价值率 D.提高资本积累率 6.年剩余价值率是(C)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
比 B.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之比
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 7.社会资本是(A)
A.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总和
C.生产部门的资本和非生产部门资本的总和 D.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第 28 页 共 39 页
8.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间题是(D)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
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
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公式是(B)
A.I(c+v)=IIc B.I(v+m)=IIc C.I(v+m)>IIc D.II(v+m)=Ic
10.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就可实现的是(D) A.Iv B.Im/x C.II△c D.II△v 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A)
A.生产过剩 B.商品短缺 C.长期萧条 D.持续高涨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C)
A.商品经济中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社会中生产社会化和私有制的矛盾 D.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3.资本主义生产成本中不应包括(D)
A.支付的工资 B.原材料费用 C.固定资本折旧 D.固定资本未折旧部分
14.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构成是商品中的(A)
A.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价值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价值 C.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D.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15.剩余价值转化为何种形式时,一个部门中的剩余价值与利润还不存在量上的差别(A)
A.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B.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C.平均利润分割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D.平均利润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利息
16.其他各种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的基础是(D)
A.生产价格 B.平均利润 C.生产成本 D.利润 17.资本主义制度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C)
A.商品的生产价格 B.商品的市场价格 C.商品的社会价值 D.商品的个别价值 18.超额利润是(C)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 19.商业资本的职能是(A)
A.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与剩余价值 B.销售商品和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 C.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
力 D.补偿流通领域中的流通费用
20.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一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工,二是(C)
A.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 B.有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
C.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D.有商业店员可供剥削
2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D)
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 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2.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应相当于(D)
A.剩余价值 B.利息 C.年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23.商业资本家对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店员(D) A.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 B.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全部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 D.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
24.资本主义商业店员同产业工人的关系是(C)
A.商业店员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B.商业店员为产业工人实现剩余价值
C.商业店员与产业工人共同受资产阶级剥削 D.商业店员与产业工人的经济利益是对立的 25.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B)
A.既让渡其使用权又放弃所有权 B.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
C.只放弃所有权没有让渡使用权 D.既不让渡使用权又不放弃所有权
26.在平均利润率既定且借贷供求也较为平衡的情况下,影响利息率的最重要因素是(C)
A.社会心理因素 B.政府的经济政策 C.习惯和法律传统 D.风险因素 27.利息的本质是(A)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C.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 D.具有自身特殊的运动形式 28.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水平一般相当于(B)
A.本部门的剩余价值率 B.平均利润率 C.活期存款利率 D.长期贷款利率 29.股份公司本质上是()D
A.资本民主化的形式 B.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
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 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
30.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C)
A.股票票面额 B.股息 C.银行利息率 D.股票控制额 31.在同一土地上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只等于劣等地的水平,则这部分投资可带来采集者退散(D)
A.级差地租工 B.级差地租 C.绝对地租 D.平均利润 3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C.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D,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
33.形成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条件是(D)
A.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B.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第 29 页 共 39 页
C.土地的交通条件不同 D.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34.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D)
A.土地自然条件好坏 B.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35.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源泉来自(C)
A.土地的劳动生产率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土地私有制 36:土地价格是(B)
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地租的资本化 C.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总和 D.农业资本家交纳的全部租金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9.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是(ABCD)
A.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B.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C.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D.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10.银行利润(ABCD)
A.来自于存贷款的利息差额 B.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与银行自有资本有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考试大论坛
11.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BCD)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
断 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C.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D.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12.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以下哪几个阶级之间的关系(BCD) A.产业资本家 B.农业资本家 C.农业雇佣工人 D.土地所有者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资本是(ABC) 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
本 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
C.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作准备的资本 D.一定数量的贵金属货币
2.资本处于生产过程的时间包括(ABCD)
A.自然力作用时间 B.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C.劳动时间 D.停工时间 3.固定资本是(ACD)
A.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
D.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BCD)
A.全部用于积累或全部用于消费 B.用于消费的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C.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 D.用于积累的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两部分 5.生产成本的形式(BCD)
A.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B.使剩余价值表规为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C.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D.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6.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BCD)
A.生产价格与价值无关 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D.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经常不一致
7.商业利润的实质是(ABD)
A.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 C.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
值 D.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8.商业资本的作用是采集者退散(ABCD)
原理 第六章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A)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垄断资本主义和非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
段 D.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2,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C)
A.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 B.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4.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C) A.资本原始积累的结
果 B: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
C.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
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B)
A.只是一般的借贷中介人 B.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C.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 D.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3.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C)
A.社会分工的发展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考试大论坛 D.商品经济的发展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C)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第 30 页 共 39 页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8.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
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
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C)
A.国有垄断资本 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 D.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A)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
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C)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
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B) A.发展缓慢不稳定 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6.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概念是指(C)
A.垄断的工业资本 B.垄断的银行资本 C.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的资本形式
D.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结合的资本形式 5.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
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A)
A.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 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 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C)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8.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B)
A.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 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 9.垄断资本主义可进一步分为(D)
A.私人垄断和一般垄断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
C.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B)
A.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国家力量逐渐增强的表现
C.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反映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
11.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B)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2.垄断价格的出现(D) A.违背了价值规
律 B.否定了价值规律
C.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受到了严重限制 D.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13.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D)
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B.垄断能转移更多旧价值
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 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D) A.自由市场经济制度 B.经济政策引导 C.国民经济计划化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5.资本主义国有经济一般不涉足的领域是(C)
A.基础设施建设 B.大型科研项目 C.普通消费品生产 D.公共产品生产
1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最主要是采取(A)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第 31 页 共 39 页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C)
A.完全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内在要求 B.代表了全社会的利益
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对社会经济发展起负作用
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计划管理的作用是(B)
A.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缓解其矛盾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量资本输出的原因是(D)
A.垄断资本主义国内不需要继续投资发展了 B.发展中国家急需大量建设资金 C.垄断资本的利润率太
低 D.对垄断资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求来说资本过剩了
20.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C)
A.资本的原始积累 B.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过剩资本”的出现 D.银行垄断的形成
2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B) A.一般都是无偿的 B.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C.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 D.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 22.打着“援助”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控制属于(B)
A.老殖民主义 B.新殖民主义, C.新老帝国主义的一贯做法 D.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
2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D)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 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 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24.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B) A.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 B.工会的产生和发展 C.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D.出现工人持股现象 25.资产阶级造就的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A)
A.工人阶级 B.社会化的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巨大的社会财富
26.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B)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B.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社会矛盾的加剧 D.国家管理经济的经验
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
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
在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12.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
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 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
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9.垄断利润是(ABD) 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
润 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1.垄断价格(ABD)
A.是垄断组织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B.并未否定价值规律 C.由垄断组织随主观愿望制
定 D.不能由垄断组织随心所欲制定
2.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未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CD) A.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B.按垄断价格进行买卖仍然是等价交换
C.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
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包括(ABCD) A.促进充分就业 B.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 C.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 D.促进国内国际收支平衡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般包括(ABCD) A.经济增长采集者退散 B.币值稳定 C.充分就业 D.收支平衡
6.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ABCD)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必要的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二、多项选择题
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3.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BCD)
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 D.垄断与竞争并存
第 32 页 共 39 页
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ABC)
A.公开市场业务 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C.再贴现利率政策 D.利率政策
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CD)
A.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量过剩资本 B.国内生产已充分满足需要、无需继续投资
C.利用资本输出可使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 D.利用资本输出可带动商品输出、扩大市场 10.战后资本输出的重要特点是(ABC)
A.多采取“援助”的方式输出资本 B.在输出流向上发展为多方向输出
C.资本输出的附加条件比战前进一步减少 D.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地位日益提高
1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ABD)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销售的全球化 D.资本的全球化
2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B)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12.资本主义生产在其自身范围内的调整包括(ABCD) A.股份公司的出现 B.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C.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 D.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 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 A.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
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
地 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D)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
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
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 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
力 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
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5.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D)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28.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C)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
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 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
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历史过程
原理 第七章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C)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指(B)
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 D.《国家与革命》 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国家政权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唯物史观 6.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D) 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7.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
第 33 页 共 39 页
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D) A.理论斗争 B.议会斗争 C.经济斗争 D.政治斗争
9.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B)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国家政权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农民问题 10,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1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C)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方向
12.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A)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取得国家政
权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3.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A)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4.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是(B)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5.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B)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16.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A)
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17.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A)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18.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C)
A.1917年11月 B.1918年春 C.1921年春 D.1936年12月 19.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是在(D)
A.1917年 B.1918年 C.1921年 D.1936年.
20.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B)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 D.完成剥夺剥夺者的任务
21.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C)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人无阶级社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A)
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23.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
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24.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C)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25.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D)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D)
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人民群众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D.人民群众享有完全的自由 2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B)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几 B.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全体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 D.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的
28.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D)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9.马克思主义政党(C) A.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
织 B.是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C.可以吸收其他阶级、阶层认同党纲、愿为其奋斗的人人党 D.不应接受任何非工人阶级的人士人党 3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C)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 B.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C.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各个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3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建设社会主义 D.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第 34 页 共 39 页
3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
A.集体领导制度 B.个人负责制度 C.群众监督制度 D.民主集中制
3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C)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4.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B)
A.无产阶级先锋队 B.工农联盟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ACD)
A.英国的欧文 B.英国的斯密 C.法国的傅里叶 D.法国的圣西门 2.空想社会主义者(ABCD)
A.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B.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C.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D.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1.空想社会主义者(AB)
A.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B.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并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3.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这是因为它(ABCD)
A.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4.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CD) A.只能是暴力革
命 B.要采取和平方式
C.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 D.暴力革命是迄今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的基本形式
5.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ABCD) A.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 B.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C.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6.社会主义民主(CD)
A.只是一种目的 B.只是一种手段 C.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7、社会主义民主是(ABCD)
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人民当家作主 D.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 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 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 C.内容是相同的 D.指导思想是相同的
8.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采取(AB)
A.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国体 B.民主共和国形式的政体
C.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政体 D.民主共和国形式的国体
9.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BCD)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 B.商品经济逐渐消亡,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D.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逐渐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10.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ABCD)
A.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C.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AB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ABC)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从本国国情出发 C.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D.以发达国家为样板 13.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ABC) 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1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ABC)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社会主义建设中 C.改革开放事业中 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
原理 第七章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第 35 页 共 39 页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C)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指(B)
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 D.《国家与革命》 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国家政权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唯物史观 6.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D) 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7.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D) A.理论斗争 B.议会斗争 C.经济斗争 D.政治斗争
9.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B)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国家政权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农民问题 10,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1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C)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方向
12.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A)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取得国家政
权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3.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A)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4.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是(B)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5.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B)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16.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A)
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17.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A)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18.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C)
A.1917年11月 B.1918年春 C.1921年春 D.1936年12月 19.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是在(D)
A.1917年 B.1918年 C.1921年 D.1936年.
20.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B)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 D.完成剥夺剥夺者的任务
21.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C)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人无阶级社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A)
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23.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
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24.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C)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25.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D)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
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第 36 页 共 39 页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D)
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人民群众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D.人民群众享有完全的自由 2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B)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几 B.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全体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 D.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的
28.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D)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9.马克思主义政党(C) A.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
织 B.是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C.可以吸收其他阶级、阶层认同党纲、愿为其奋斗的人人党 D.不应接受任何非工人阶级的人士人党 3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C)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 B.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C.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各个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3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建设社会主义 D.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3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
A.集体领导制度 B.个人负责制度 C.群众监督制度 D.民主集中制
3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C)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4.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B)
A.无产阶级先锋队 B.工农联盟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ACD)
A.英国的欧文 B.英国的斯密 C.法国的傅里叶 D.法国的圣西门 2.空想社会主义者(ABCD)
A.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B.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C.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D.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1.空想社会主义者(AB)
A.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B.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并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3.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这是因为它(ABCD)
A.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4.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CD) A.只能是暴力革
命 B.要采取和平方式
C.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 D.暴力革命是迄今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的基本形式
5.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ABCD) A.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 B.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C.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6.社会主义民主(CD)
A.只是一种目的 B.只是一种手段 C.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7、社会主义民主是(ABCD)
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人民当家作主 D.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 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 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 C.内容是相同的 D.指导思想是相同的
8.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采取(AB)
A.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国体 B.民主共和国形式的政体
C.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政体 D.民主共和国形式的国体
9.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BCD)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 B.商品经济逐渐消亡,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D.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逐渐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第 37 页 共 39 页
济 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10.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ABCD)
A.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C.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AB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ABC)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从本国国情出发 C.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D.以发达国家为样板 13.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ABC) 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1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ABC)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社会主义建设中 C.改革开放事业中 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
4.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D)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10.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D)
A.原始社会 B.阶级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5.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存
C.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并存 D.生产资料的个人和公共所有并存
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D)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D.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7.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C)
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 B.按需分配 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8.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物质条件是(A)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社会条件是(B)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1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C)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11.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D)
A.打碎旧的国家 B.建立社会公有制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解放全人类
1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是指我们今天通常讲的(B)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
1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
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14.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D)
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15.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要(B) A.坚持进行市场导向的改
革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与国际接轨 D.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所有结论
原理 第八章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 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
力 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
12.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B)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2.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3.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B)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
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采集者退散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第 38 页 共 39 页
二、多项选择题
1.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是(ABCD)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ABCD)
A.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C.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D.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3.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BCD) 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
现 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D.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4.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ACD)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B.干部和群众的差别 C.工农差别 D.城乡差别
5.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并将长期存在上(ABCD)
A.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 B.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 C.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 D.传统习惯势力和思想观念
6.下列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有(BC)
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共产主义是(ABCD)
A.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B.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C.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D.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最终实现 8.向共产主义过渡(ABCD) A.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
程 B.必须经过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
C.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逐步创造条件 D.对经济落后国家需经更长期的实践过程
第 39 页 共 39 页
正在阅读:
马哲选择题05-31
译林版7A英语期中专项试题复习:翻译12-01
广州市七年级英语教学通讯 - 图文09-30
《桥涵水力水文》试卷大专A06-07
广工各专业及课程介绍10-27
电信机务员数据通信设备及维护篇08-19
中医药治疗结核病的理论依据05-16
2016关于技术部管理规范与流程05-14
心得体会经典评语大全01-13
17.2 欧姆定律习题及答案05-1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马哲
- 选择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犯罪审判中参照适用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金牌练习册重点内容
- 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仑分局公告doc
- 4600-1500米复卷机操作说明书
- 2013年成人河北学士学位英语考试答案-115712.9066
- 河南许昌花都温泉项目开发经营计划书 - 32页 - 旅游度假 - 规划
- netbackup_5220安装配置维护
-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深圳选拔赛
- 浙江省温州市2018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
- 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设计任永攀
- 让学生不再讨厌作业
-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一标
- 2014年的党政办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 2015年希望杯六年级全国获奖名单
- 论我国现行夫妻约定财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关于印发《市建设局开展“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 材料员考试试题
- 实验一 金相分析操作指导书 - 图文
- 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
- 2016-2017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