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更新时间:2024-07-12 08: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华阳镇中心小学 汪顺红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朗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由4课组成。1.我们周围的土壤 2.了解土壤3.肥沃的土地4.土壤的保护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
本单元的重点是进行一次“种油菜”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一个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要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镊子进
行解剖和制作标本KCB可调齿轮泵的简单方法:完成种子和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探究实验;连续记录下油菜生长各阶段变化的详细情况并进行资料汇总,总结规律,使学生对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奥秘充满浓厚的兴趣。种植活动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会遇到许多有趣的问题,井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单元共分为4课。1.植物和我们2.果实和种子 3.根和茎4.叶和花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本单元分为6课。1.认识固体2.把固体放到水里3.认识液体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本单元分为5课。 1.今天天气怎么样2.气温是多少3. 雨下得有多大4.今天刮什么风 5. 气候与季节 三、教学目标
1.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物体的形态构造和变化,以培养学生的观齿轮式渣油泵察方法。采用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和多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物体。
2.实验能力:继续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养蚕的体验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并进行学科学、用科学教育。
四、教学措施:
1、现场考察:科学课就是使学生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学秘密。
2、养殖种植:通过种植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科学游戏: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学秘密。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1 我们周围的土壤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9 我们周围的土壤 了解土壤 肥沃的土壤 土壤的保护 植物和我们 果实和种子 果实和种子 根和茎 叶和花 认识固体 认识固体 把固体放到水里 认识液体 认识液体 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4 使沉入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今天天气怎么样 气温是多少 雨下得有多大 今天刮什么风 气候与季节 自由研究 观察 测量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
2.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
1.根据实际情况分小组活动。
2.小组交流: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
3.注意观察土壤中“居民”的生活,它们都在干什么? 4.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
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取一些采回的土样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科学教材第62页) 3.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了解土壤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出示几盒录像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
3.教师小结:说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
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四、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1.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研究的干燥的砂、黏土的土样,让学生使用多感官进行检测。
(检测土样的活动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取每一种土样的一小堆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土样、闻土样。 (3)通过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描述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谈话:如果弄湿每一种土样,他们又会有哪些发现? 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讨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 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
△ 在海滩或沙盘里,湿的沙子感觉上像什么?
△ 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么?你是如何制作的?
(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 (3)学生比较干燥的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 1.谈话:(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
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 (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 六、学以致用,加以拓展
1.(提供一堆家乡土)活动: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混合物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然后判断出神秘混合物的种类。 2.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它们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讨论:
△ 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 △ 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
△ 你认为家乡土高温导热油泵壤里还有其它什么成分? 3.拓展活动:调查家乡的主要农作物。 活动过程:
(1)自己的资料和经验开一个信息发布会,交流讨论土壤里生长了哪些植物?
(2)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或作品及调查结果贴在“土壤研究结果”大白纸。
(3)尝试选择土壤种类,种植一些植物。
肥沃的土壤
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风冷式离心油泵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一)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1.讨论:要注意些什么?
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二)室内活动。
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1)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 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ZYB增压燃油泵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3gr螺杆泵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 学生读一读课本第11页左下角的一段话。
(3)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3.做肥料袋。
(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2)讨论如何设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
△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 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5)教师提示:
三、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应该怎样来解决? 土壤的保护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土壤,保护耕地;
●能够将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
2.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二、交流讨论,了解土壤的破坏情况及危害
1.提问:土壤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
2.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及实验,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加以讲解或进行对比实验。 4.提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坏土壤的现象,
5.提问: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这样无止境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将是怎样的情景?
三、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 1.谈话: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以什么方式保护土壤? 3.组织全班交流。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植物和我们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调查齿轮式渣油泵植物的用途。
2、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调查、讨论,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难点:在分析吃植物的某一部分时,对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有所认识。
三、教学准备
一些植物或图片、课前收集植物对人类的贡献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贡献。
1、讲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哪些? 2、提问:在动物和植物中,谁和我们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3、学生回答。
4、讲述:大部分同学认为植物同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一说吗? 5、小组讨论。(可以结合书上插图或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
二、认识植物的局部。
1、讲述:在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植物,你能说说平常都吃哪些植物吗?
2、根据学生发言,把植物的名称写在黑板上或贴出相应图片。 3、以橘子为例,提问:橘子是大家爱吃的水果,我们是不是把整个橘子都吃下去呢?
三、认识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称。
1、讲述:刚才在交流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可能被我们食用,它们含有不同的营养,而这六个部分正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请看p17,这是一株番茄的植物图,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实,其他植物一般也有这些部分。
2、请你在活动记录上画一株你熟悉的完整的植物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外调查
调查家中的物品,看看哪些来源于植物,是植物的哪一部分提供的。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
一些带种子的植物、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种子和果实
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搅拌站渣油泵宝藏在哪里吗?
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
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
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可调压渣油泵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 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
1、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
2、讨论:种子的萌高压渣油泵发需要哪些条件? 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
根和茎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同之处。 2、能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难点:认识茎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带根的各种植物、水、油、棉花、小刀 四、教学过程
一、区分直根和须根。
1、出示大蒜和菠菜。你认识这两种植物吗? 2、观察它们的根有什么不同?
3、讲述:像菠菜这样,有明显的主根,侧根小于主根的,我们叫它是直根。像大蒜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在茎的周围长出很多粗细相似须毛状的根,我们叫它是须根。 二、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1、讲述:根对于植物来说非常重要,你知道根有哪些作用吗? 2、学生回答。
3、提问:你能设计一个证明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吗? 4、小组讨论。
汇报实验方案。注意几个条件的控制。 三、了解茎有各种形态。
1、刚才我们认识了植物的根多种多样,那么它们的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看书上图片,提问:这高压渣油泵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
3、汇报并填写习作第三题。
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四、认识茎的作用。
1、讲述: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植物的茎又是干什么的呢?
2、学生交流。 3、出示实验装置,讲述:前几天,老师把这根竹子插入红水中,现在将它取出,看一看,它的叶有什么变化? 五、课外作业
试一试把胡萝卜“头”切下来,摆在浅水盘里,放在阳光下,经常加水,几天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4、叶和花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
2、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 3、能够观察并解YHB润滑油泵剖植物的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不同的叶,培养观察能力。 难点:观察并解剖花。 三、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花、镊子、白纸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叶的煤焦油泵不同形态 1、出示一片树叶,讲述:春天到了,许多植物都已经吐枝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你们看,这是一片什么树的叶子?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片树叶,请大家看看它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 3、学生观察比较后汇报。
二、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提问: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那么你知道这些营养主要是怎么来的吗?
2、讲述:大多数植物是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想一想如果没有阳光,叶子能制造养料吗?
3、提问:你能设高压渣油泵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装置。 三、认识花的构造 1、出示几盆鲜花,提问:你认识这些花吗?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你还见过哪些花?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2、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可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吗?学生说说。
3、出示桃花模型,教师把桃花的每一部分摘下来,指导学生认识雄蕊、雌蕊、花瓣、萼片。 4、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杜鹃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 5、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
结合学生观察雄蕊和雌蕊,简要介绍花的繁殖。 四、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1、讲述: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当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
2、提问: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植物是靠哪些方法来传粉的呢?请同学保温沥青泵们阅读书上的资料。 六、课外研究
按照书上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做一做,看看有什么发现?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认识固体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3、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重点:
小组合作研究固体的导热油泵性质。 教学难点:
多角度认识、描述固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墨水、胶水等液体,冰、面粉等固体。学生实验记录单
学生分组研究材料:石头、木块、布、玻璃、磁铁、别针等,剪刀,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边说边演示: 1、出示一杯水。
这是一杯水,现在它盛在圆柱形的杯子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把它倒入方形的杯子里,它还是圆柱形的吗?(水的形状容易改变。)
2、出示一杯冰。
这是一块冰,它也盛在圆柱形的杯子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把它倒入方形的杯子里,它的形状改变了吗?这说明什么?(冰的形状不容易改变。)
3、教师小结:像水这一类形状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称它为液体;像冰这一类形状不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固体。
4、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都知KCB齿轮泵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二、物体分类。
1、同学们能够分清固体和液体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物体,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2、出示:墨水、胶水、牙膏、面粉、石头、钢笔、食醋、白酒,待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学生分类。
3、刚才有同学说面粉、牙膏形状容易改变,是液体。大家同意吗?
4、教师演示一:(水倒在纸板上,流走了。面粉倒在纸板上,却堆积下来。)这说明什么?
5、教师演示二:像不像牙膏?它里面有些什么?(水、面粉)水和面粉分别是固体还是液体?
小结:牙膏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 三、揭题:
刚才老师带大家分辨了固体和液体,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认识固体。(板书课题)
四、探究固体的性质
1、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固体,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固体的性质呢?你想从哪些方面研究它们呢?你想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自由发言)
2、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桌子上的固体,选择4种感兴趣的固体进行研究,比一比谁用的方法多。
3、学生研究固体性质,填写活动记录表。(师巡视指导,给有需要同学提供建议或工具。) 活动记录:
认 识 固 体 颜色 形状 硬度 透明 轻重 共同之处 石头 木块 布 磁铁 4、学生汇报。 五、总结
1、固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认识一种固体,可以通过哪些方法? 六、拓展延伸
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固体继续研究
2、《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并能用言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知道哪些固体可沉浮,哪些固体可溶解。
3、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对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固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记录表
学生分组研究材料:苹果和苹果块、粉笔和粉笔头、蜡烛和蜡烛头、砂糖和方糖、土豆和土豆块各若干组 教学过程:
一、出示材料,观察比较
1、今天认识这些材料吗?
2、说一说,桌上有几类材料?
3、学生认识材料,比较两组材料的不同和相同。 二、提出问题,进行预测
1、谈话:老师这儿有一些固体,现在我要把这些固体放到水里(板书:把固体放到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2、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桌上的固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教师介绍沉浮研究活动记录表)你们先根据自己的实际高温导热油泵经验预测一下,如果小组中有不同的意见,那该怎么办?
3、下面请同学们分组预测一下自己桌上的固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是溶解还是不溶解?看哪个小组最快!(学生分组预测) 4、两种材料在水中的表现会一样吗?
5、提出自己的想法表现在记录纸上。 三、确定方案,指导探究实验。
1、小组讨论探究主题,商定探究计划。新 |课 |标|第 |一| 2、提出实验注意要求:观察在什么时间最佳?(一开始?过一段时间?)怎样放固体?(一样一样放?一组一组对比放?)需要搅拌吗?实验桌的整理等。
3、指导记录的方法。(不同的记录符号的使用指导)溶解用黑点、气泡用圆圈、沉浮用箭头等
4、学生探究,教师巡视。 5、学生完善记录资料。
6、提出整理实验资料的任务,形成总结。
有什么发现?哪些是自己想到的?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那你们认为苹果会浮在水上,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7、总结实验结果。
四、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1、有些固体不溶解于水中,有些溶解,人们正是利用了溶解的道理,做了许多事情,如喝高乐高果汁,你会发现它的溶解吗?
2、怎样提炼出海水里的盐?
3、介绍过滤、沉淀、蒸发几种常见增压燃油泵的分离固体的方法。
五、总结提升,得出结论
我们研究了几类固体放入水中的情况,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意外的现象,大家总结一下,通过研究,你有什么发现?
3、把液体倒进水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液体能互相混合,混合不同的物质能形成新物质的科学事实,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RYB内啮合齿轮泵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3、体验实验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和红色的酒精、试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 主题 1、谈话:在前面的科学课中,我们谈到了把固体放进水里,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把固体放进水中时,会出现哪些现象?(可能溶解、可能不溶解)
2、揭题:如果我们把液体也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二、认识把液体。
1、谈话:大家自己带了一些液体,说说自己带的是什么液体?在家里一般怎么玩这些液体?
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蜂蜜、和酒精(教师取出装有液体的烧杯一一介绍)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结果) 5、谈话: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最好还是亲自动手试一试,大家可以从试管架上取出装有酒精、蜂蜜、食用油的试管,把这些液体分别倒入装有水的试管里,然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静静地等待一段时间,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单“结果”一栏。
6、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这一过程大约经历5—6分钟)。
7、小组汇报观察。
三、创设情境,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
1、谈话:许多同学都发现:把酒精倒进水里后,水的上面一部分变红了,下面一部分没有变色。看来我们原来的预测:“红水会溶解于水”,好象不够准确。
2、揭疑:到底酒精能不能溶解于水呢?老师也做了一次实验,大家观察一下,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教师NYP高粘度泵出示一支装有匀色酒精溶液的试管,和学生的试管并置,供学生观察比较)
3、思考讨论:为什么老师的酒精和水混合后,酒精会溶解呢?猜猜看,老师当时是怎么做的?(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搅拌、久置、多放酒精、先放水再倒酒精、加热??)
四、实验验证
1、谈话:目前同学们提出了几种可能,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光说还不能解决问题啊,还得??(实验)
2、讨论得出:每一组分配一个假设研究,并且选择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假设”去研究。
3、学生分小组做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五、让学生舒心地象科学家那样搞研究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验证了自己的假设,真不错。现在,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学生的问题)
2、谈话:同学们一定还有很多自己的问题,老师不能一一写出来了。这样吧,大家可以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液体开展研究,你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再设计实验来验证,实验材料可以从实验角取用。小组内可以先分一下工,别忘了把你们的实验高压齿轮泵过程及时记录下来。
3、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这一阶段大约6—7分钟。不时有学生兴奋地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发现。
4、学生汇报(哪组同学先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搞研究的) 六、拓展
1、提问:许多同学都发现了一个现象,不管怎么搅,油都不会溶解,你们有没有办法使油溶解呢?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有一个同学问我要一个杯子,说想做实验。是啊,今天我们在单螺杆泵试管里看到的现象如果换成比试管大了许多的杯子还会重新出现吗?
2布置:大家回去亲自研究一下,等有了结果可别忘了告诉老师。
4、把液体倒进水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 2、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在水中也有沉浮现象。
2、知道有些液体可以高温导热油泵溶解在水里,有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里。
3、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制作鸡尾酒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知道有的液体溶于水,有的液体不溶于水。 最后的总结是在激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中结束的。这样的设计,更好的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索生活科学现象的兴趣,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食用油、水、蜂蜜、红酒
试管、试管架、记录纸,CAI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带自己想研究的液体。 (各色饮料、果汁、彩色颜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谈话导入,了解学生高压渣油泵的前概念,引入探究的主题
1、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把固体放进水里,会出现哪些现象?
2、学生自由发言。
(可能谈到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会变色等等)
3、师:在前面的探究过程中我们是把固体放进水中,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那么,如果我们把液体也倒进水里去又会怎样呢?大家想不想来研究这个问题?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把液体倒进水里》)
二、探究液体在水里的沉浮
1、师:这儿有三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蜂蜜和红酒,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将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怎样?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NYP高粘度泵学生的猜想。 学生的猜想可能分为:油会浮在水上,蜂蜜会沉,红酒会使水变色,有酒味油浮在水上、蜂蜜和红酒沉在水底。等等
3、师:你们猜想了这么多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怎么来验证呢?(动手实验)
4、师:老师建议同学们先不要急于动手做,先来说说做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后,出示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注意每个试管上的标签,不要把液体搞混了。 2、将液体倒入另一个试管时,要沿试管壁慢慢倒入,不要倒在外面。
5、学生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6、汇报实验现象。 组一:(展示本组记录)你们组YHB润滑油泵猜想的什么? 实验现象呢?和之前的猜想有什么不同? 实验中有什么收获? 组二:(展示本组记录)
师:第二个发言的组,要增加难度了。请在说出猜想和结论时,用你的语言给我们再现一下液体倒进水的过程,好吗?
实验中有什么收获? 7、教师相机小结。
三、探究液体在水里的溶解
1、通过前面的试验,我们得出:红酒能溶解在水里,油和蜂蜜不能溶解在水里。油和蜂蜜真的不能溶解在水里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吗?能还是不能?想想看有什么简单可行的办法吗?
2、学生发言。(说出方法和猜想)
3、师:板书“搅拌”,搅拌后会怎么样?
4、学生分组实验,用吸管搅拌。(教师强调,搅的时候轻一些,以防把试管搅破了)
5、交流试验现象。搅拌之后有什么变化?能不能溶解呢?说明什么?(搅拌可以加速溶解)看来我们以后想快速的喝到甜甜的蜂蜜水,得怎么做呀?
6、谁能对比固体在水中的情况来给大家小结一下前面的实验?(师同步板书知识点) 四、综合探究。
1、师:如果把这三种液体都倒进一煤焦油泵杯水里,会怎样? 2、学生说猜想。
3、师: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来试试看。
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提出两点要求)
实验要求:(课件呈现)
1、在一个空试管中按照蜂蜜→水→红酒→油
的顺序倒入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注意请沿试管壁慢慢倒入,不要倒在外面。
2、液体分层后,不要搅拌,观察现象并记录。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5、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6、师:如果改变放入的ZYB-B高压渣油泵顺序呢,会怎样?
学生说猜想。
7、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8、教师相机总结。(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倒入顺序无关) 五、扩展活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扩展) 1、师:请每个小组把调试的液体展示在讲台上。瞧它们像什么? 2、师:鸡尾酒就是这样被调制出来的。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鸡尾酒的风情。先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调酒师调酒的视频和图片)听,一曲悠扬的萨克斯风情把我们带入鸡尾酒的世界ZYB-33.3A。请慢慢睁开双眼,尽情欣赏。 3、怎么样?
学生自由抒发感想。
4、师: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杯鸡尾酒呢?
先在组内讨论一个方案,想想如何完成这件艺术品。 5、开始吧。Music??学生分组自制“鸡尾酒”。 6、展示学生的作品,交流。
瞧,哪一组得最漂亮?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鸡尾酒分多层的原因) 六、总结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不断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搅拌站渣油泵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四、教学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2、有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 二、教学重点:
懂得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知道气温计又可称为寒暑表。 2、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四、教学准备:
1. 学生测量气温用的寒KCB型不锈钢齿轮泵暑表、寒暑表模型。
2.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五、课时划分: 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教学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步骤 动的目的 集中1.教师问哪位同学昨晚看天气预报的,谁来做导入新课,指话题 个小小气象员,做一个气象汇报。(指名汇报) 导学生读、写2.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测出气温的吗?利用什气温的方法。 么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温度表、温度计。) 3.看到温度表你想到了什么?(里面装的什么液体?怎样读?为什么叫摄氏度?)(指名说。)教师介绍温度表(寒暑表)。 4.同座位互相说一说温度表的读法, 任意指一个刻度相互说一说。 5.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温度的仪器,能介绍吗? 探索1.教师说明温度计使用要求 1、指导学生和 (1)使用温度表测量,手轻轻地握住两边。 测量气温的调查 (2)眼睛要平视红色酒精柱顶端,读出刻度。 方法。 提问:为什么要平视?仰视结果会怎样?俯看结 果会怎样?(仰视结果偏大,俯看结果偏小,所 以要平视。)可借助图示演示。 2.教师组织小小组讨论 在测量气温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时 间相同时测量,在人少、通风处测量,等液面完 全静止在读数??) 3.教师布置测量要求 (1)测量教室、阳光下、背阴处、地面、草地 上、水泥地及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同座位两 个人,一个同学测量,一个同学记录。 (2)测量完填写教科书第83页的“活动记录” 第一题。 4.开始测量,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比较测得的结果你有哪些发现? (如:背阴处比阳光下的温度低,教室里的温度 比阳光下的温度低,??) 为什么会有你发现的结论产生? 6.教科书第41页的“交流”,全班集体讨论。 (这一部分要提前一天让每组进行测量,可以是2、学生通过每节课后进行测量)从图中看一天内气温变化发交流,了解白现了什么?(如:中午13:00~14:00气温最天气温变化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气温基本相同,??) 的规律。 回顾1、坚持测量一周的气温,并做记录。 巩固所学。 和 xK b1.Com 解释
3、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 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RYB电动齿轮泵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2、小组合作来完成。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4、师生小结。5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活动时要注意安全。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点火油泵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NYP高粘度泵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保温高粘度泵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4、 今天刮什么风 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2、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3、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会用多种方法来观测风向,会根据观察自然现象估测风
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够制作风向标,并知道怎样使用。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手绢、纸巾、纸ZYB燃烧器泵屑等轻飘物体。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 分小组进行观测。
2、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
5、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6、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7、准备好制做材料。
8、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9、连续观测一周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三、课后作业
写出两条能预报天气的谚语。
5、气候与季节 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教学重点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植物夹套保温泵的季节性变化。
课时划分 1 教学准备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四人小组讨论。 3、秋天气候的特征。
4、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5、小组汇报。 6、师生小结。
7、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8、小组讨论后汇报。 9、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正在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07-12
丽贝岛丽贝日落海滩度假村(Lipe Sunset Beach Resort)04-05
分子结构练习题03-23
小清新的相关文章推荐02-14
Vantage别墅智能家居解决方案06-12
我变成了老师作文450字06-22
作业案04-16
鼠标右键新建项目的增加和删除 注册表修改05-29
令我惭愧的一件事作文500字07-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教学计划
- 下册
- 教案
- 年级
- 科学
- 苏教版
- 监理日志、旁站记录填写要点、平行检查记录
- 2010二级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习题集增值服务2
- 法布瑞克布风管(空气分布器)在食品冷藏链中的应用
- 用于银行贷款2013年左侧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级资质+专家答
- 营改增之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简易计税方法且有分包款业务
- 张鑫 的财政报告
- 风景区项目开发申请报告
- 103025387-20101129关于在全区村(社区)党组织建立“菜单式”党日
- 2016最新北师大版数学第八、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 医学寄生虫典型病例分析
- 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1)考点强化练:4 地球的公转 Word版含解
- 血透题库
-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3) 新人教版选修3
- 余姚市泗门镇总体规划
- 2009年理论教育工作总结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套
- 蓝屏解决方案
- 数码管动态显示的51单片机时钟设计
- 六年级毕业赠言3
- 基于GSM的远程监控修改beta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