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更新时间:2024-02-10 02:2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读《风凰台上忆吹萧》有感李清照

《风凰台上忆吹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读《风凰台上忆吹萧》有感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俩人虽没有像朱丽叶和罗密欧一样的以死见情,没有梁山伯和祝英台般的化蝶之盟,但是俩人的生活美满。李清照的父亲李格,在朝为官,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却没有让她按常规初识文字,娴熟针绣,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因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而在语句之间,可以说她天生是一个美人坯子。而窈窕淑女,君子求之。丈夫与她有相同的志趣,俩人在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寻找生活趣味,所以可以说他们的结合是美满的。而就是这样,对于闺怨也有不一样的抒发方式,《风凰台上忆吹萧》就是爱人离去之时,李清照的所感所想。

凤凰台乃是古时候的秦穆公为女儿和萧史的琴瑟相协而建的,和后文的“秦楼”,是指代的相同,在标题和文章中借典故,相互照应,写出李清照小女人的心思:希望自己和弄玉一样,有个幸福的婚姻。也是为后面丈夫的远行,自己的惆怅埋下伏笔。

从古至今,那个女子不爱自己美丽动人,而在这里李清照“起来慵自梳头”,让人联想到一个闺怨女子,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连梳妆打扮的心思都没有了。古语有云:女为悦己者容。这里的“慵与梳头”把女子的离别之伤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而后面一句“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一句很是口头的话,欲说还休,表达自己想说可是又不想增贴丈夫的烦恼,“多少事”这一词让人看到一个女子对于自己的丈夫的离别,有多少的事情要担心,多少的烦恼在心中,多少的愁绪围绕着女子。丈夫要出行,千言万语,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但是说了只是增贴俩个人的负担,还是不说,宁肯自己承受,也不要他痛苦的心思。仿佛这句话只是冲口而出,但是却将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道出。后面一句“楼前流水”,是对年华的流逝和对爱人的远行的无线哀愁,而后唯有楼前流水能应我,似乎之一可只有流水知道她的想法,别人都不知道,而最后一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将对丈夫的远行,又一次的重申。

古代女子不能出闺阁,李清照却用了词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抒发出来。女子因丈夫的 出行而表现的愁,不舍之情荡漾在其中,而且因为和丈夫的感情很好,在丈夫出行之后,就会变得孤寂之心,没有含蓄的全部表露出来,感觉吧小女人的那种深深的不舍,怨念,给充分表现出来。把女子的形象描绘出来,让人看到她的内心,也让人在模糊中却又摸到她的心。

篇二:思君使人老-古典情诗120句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元礼《绿头鸭》)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87.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88.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89.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90.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91.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92.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93.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94.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95.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96.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万俟咏《长相思》)

97.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98.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99.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100.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101.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102.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

10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104.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105. 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106.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

107.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108.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平乐》)

109. 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110.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段克己《蝶恋花》)

111.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112.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113. 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114. 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烟花,珠泪无人见。

115.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116.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117. 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浪淘沙》)

118.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

119.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120. 断尽愁肠谁会得?哀燕声声(王鹏运《浪淘沙》)

121.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郑风》)

12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123.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躬,

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胡

篇三:丑奴儿2

辛弃疾识尽多少愁滋味?

试问千古豪杰士,个中多少愁滋味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不同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它完全不用历史故事,词句意思也通俗易懂,基本无须做什么诠释讲解。因此,我们这里重点讲一讲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其中“愁”字的涵义,以期对读者增多、加深理解这一首字面浅显的名作有所帮助。

小词作于闲居江西上饶时期,时间为孝宗淳熙九年至光宗绍熙二年(1182—1192),辛弃疾的年龄为四十三到五十三岁之间。

1175年秋天出任江西提点刑狱,从此,辛弃疾开始了为期七年的江西、湖北、湖南一带地方官的生涯。京西路转运判官(襄阳),江陵府知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今湖北江陵县),隆兴府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今江西南昌),大理少卿(杭州),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荆湖南路转运副使(长沙),潭州知府兼荆湖南路安抚使(长沙),调动十分频繁。辛弃疾曾以“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鹧鸪天》)两句词描写自己在江西、湖北任职头二年的情形。这一段担任地方官员时期,辛弃疾做了不少事情。在江西任上,他扑灭了很长时间里令许多地方官吏束手无策的以赖文政为首的茶商军,在湖南他整顿了乡社,建置了拥有二千五百人、能征善战、威震一方的湖南飞虎军,在隆兴他举办善政、平抑粮食市场,等等。

辛弃疾是一个勇往直前、处事果决的人,当他“身膺一面之寄”独立处置一方军政事务的时候,作风是雷厉风行的。这可以为百姓谋得一定的福利,也可以赢得一部分士大夫的赞誉。但是,同时也必然招致一部分人的嫉恨。一位名叫王蔺的谏官就于1181年腊月,在孝宗赵昚那里参了辛弃疾一本,罗织的罪名有“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害田里”,“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等(见《辑本会要稿》第101册,《职官·黜降官类》卷八)。辛弃疾跟朋友之间正常的书信财物往来,也被说成是“缔结同类”,“方广赂遗”(崔敦诗《西垣类稿》卷二,《辛弃疾落职罢新任制》)。

没有经过认真调查核实,也不给辛弃疾任何辩解的机会,弹劾他的奏章一上,任命辛弃疾为两浙西路提点刑狱的诏书墨迹未干,就被立即取消,南宋朝廷罢免了他的一切官职。

当然,辛弃疾对于官场斗争情形已经非常了解,所以在离开湖南职位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归田的准备。1181年,他派人到江西上饶的带湖之滨购置了土地,他亲自绘制规划图样,限定日期,营建了一处有几十间房屋,还有稻田、花径竹扉、池塘茅亭的乡村别墅。其中一排面临稻田的平房,被他取名为“稼轩”(洪迈《稼轩记》)。

次年一落职,辛弃疾就携家带口来到这里居住,而且一住就是整整十年。这十年里,他过的是乡村绅士的生活,会友,饮酒,作词,流连山水,表面上看起来日子过得很悠闲,舒适。而实际上,辛弃疾的内心是充满苦闷的,有着无穷的忧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于一次游山玩水的道上吟出了这一首词,并且将其书写(题刻)在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西约二十里地的博山的一处岩壁上。 四个四言句子,四个七言句子,一共四十四个字,其中就有三个愁字。不用说,这是一首毫不掩饰地表现愁绪的词。有学者认为,词中“欲说还休”的愁是指“统治者不许他发表救国的言论”(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北京出版社2002年,113页)。我认为这种说法局限了词的意义,也未必符合辛弃疾的本意。“欲说还休”这个借自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生怕离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的词句,在辛弃疾的另一首词里也出现过。《南乡子·欹枕舻声边》下片:“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那是写感情的,无关统治者的言论钳制。我认为,辛弃疾的愁,可以包含人生种种的坎坷与磨难。

辛弃疾虽然性格豪爽,但是,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他的一首写作时间无法考知的《丑奴儿》是这样写的: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却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封向酒泉。

辛弃疾也有愁得无法透气、只得借酒浇愁的时候。

辛弃疾是人,即使他是铁打的汉子,他也有生病的时候。我们从一些文献记载得知,辛弃疾一生得过几场不轻的病。早期在滁州,就是因病离职的。什么病呢?辛弃疾自己说是“筋骸之疚”(《铅刀编》卷十九《代贺叶留守启》)。我经眼的文献似乎有说是疝气病的。后来也得过严重的痔疮,据说是服用了一位异僧的秘方这才痊愈的(谢采伯《密斋续笔记一则》)。辛弃疾自己在一首不知作于哪一年的诗中,有这样两句“日醉得非促龄具,只今病渴已三年”(《止酒》)。可见,他还有消渴症,跟司马相如、杜甫一样,可能患有糖尿病。可以肯定,辛

弃疾生过的病不止这三种,这三次。生病对于常人尚且烦恼不堪,对于一个总想着上疆场杀敌的壮士,恐怕就不只是身体上的不适,更多的是心理上挫折感。 辛弃疾经历过亲人离去的巨大创痛。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辛弃疾一生有过九个儿子:稹、秬、稏、穰、穮、穟、秸、褎、?(从匚赣)(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276—279页)。小儿子早夭,给辛弃疾留下了很深的伤痛。他写了一首悼亡长诗,《哭?(从匚赣)》,读之可以催人泪下。现摘取四节如下:

方看竹马戏,已作《薤露歌》。

哀哉天丧予,老泪如倾河。

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

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汝父诚有罪,汝母孝且慈。

独不为母计,仓皇去何之!

昨宵北窗下,不敢高声语。

悲深意颠倒,犹恐惊着汝。

(《稼轩集抄存》卷四)

有如鲁迅先生诗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辛弃疾因为心里有深深的爱子之情,当儿子夭亡的时候,就必然会有长长的切肤之痛。

心高气傲的辛弃疾,不是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不会轻易“下人”(黄榦在给朱熹的一封信中就说“辛宪又非下人者”)。因此,在官场处理复杂的上下、同僚等方面人际关系时,难免会出现许多的不愉快,他必然会受到一些心胸狭窄之辈的诬陷、排挤、迫害。他的一首词,《千年调·卮酒向人时》,以多种比喻,尽情嘲笑了一位一团和气、万事称好的官员。另外一首《卜算子·刚者不坚牢》

词,也借牙齿比舌头先堕落,说明“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的道理。都可以反衬出辛弃疾本人处世的刚正不苟。辛弃疾屡次被参落职,给他罗织的罪名有“奸贪凶暴”、“残酷贪饕”、“凭陵上司”、“敢为贪酷”、“惟嗜杀戮”、“淫刑聚敛”、“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等等(陈揆、赵雄等《宋会要辑稿》);参他的人,除了言官,还有不少僚属。不难想象,辛弃疾在官场,憋屈、窝火的时候少不了。不然他也不会发出“别有人间行路难”之类的感叹(《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干》)。

当然,最令辛弃疾感到懊恼愁闷的还是早年立下的恢复中原的志向没能实现。因为这个理想没能实现,辛弃疾的一生就都过得不痛快,他念兹在兹都是“西北”“神州”“天裂”一类的词语。请看:

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 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

凭栏望,由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声声慢·征尘成阵》)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细把君诗说》)

西北有神州。(《水调歌头·日月如磨蚁》)

英雄没有做成,却做成了诗人。辛弃疾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跟苏轼齐名。辛弃疾本人对这个不期而至的崇高荣誉,从未感到沾沾自喜过。他的门生范开说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是无意于歌词的,词对他而言,不过是“陶写之具”(《稼轩词序》)。带湖闲居期间,他在《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中写下“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两句;后来闲居江西铅山瓢泉别墅期间,辛弃疾写过这样两句词:“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他对刀剑化为耕蚕、弓刀事业换成了诗酒功名,显然是不满意的。吟诗填词,不是他当初举起抗金大旗、手刃投敌叛徒义端、智擒叛徒张安国、带着一万多弟兄南归时的本意。因此,尽管官职一直在向上升迁,他还是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惆怅,太多的痛苦。带湖闲居期间,他说自己:“而今识尽愁滋味”(《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为“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被公惊倒瓢泉》)愤愤不平。一次辛弃疾送别湖南任职时的部下,写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愧我明珠成薏苡”(《送别湖南部曲》)。即使是

做到了一方军政大员,辛弃疾还是有明珠被当成薏苡的憋屈,说明他自己也根本不是以职位论成败的。

跟陆游一样,辛弃疾的恢复中原志向也是矢志不渝的。他的《贺新郎·细把君诗说》中的“一夜狂歌幽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跟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精神上是相通的。他的《好事近·彩胜斗华灯》中的“红旗铁马响春水,老去此情薄”,其实不过是牢骚话,这种情怀他是不会随着年月的流逝而淡泊的。

虽然所引的不少诗词是写于创作这首《丑奴儿》词之后的,但我们知道,这种未能实现初始志向的苦恼,辛弃疾早在南归的最初十年里就已经有了,而且一直贯穿了他的整个后半生。

辛弃疾可以有那么多的苦闷忧愁,读者却不一定都有这么多的苦闷忧愁。没有关系,只要有一点人生阅历,经历过一些坎坷挫折的人,都可以被辛弃疾的这一首小词打动,被深深地打动,从而产生共鸣。辛弃疾虽然没有将他四五十年人生中经历的坎坷苦难都一股脑儿地倾诉给读者听——实际上他是只字未提,但是,他给所有的读者讲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苦闷忧愁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而不断累积的,到了中年老年,回首往事,年轻时的那些忧愁就都算不得什么了。这个道理,悲观的人读了,或许会悟到人间正道是沧桑,因此有所振作;乐观的人读了,会更加轻松地对待眼前的困难,甚至一笑了之。

这,大概正是辛弃疾的词之所以总能给人以力量的奥秘所在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5kb.html

Top